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层状产品 / 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 / 聚硅氧烷 / 与未涂布的铝质工具具有低粘附的反应性聚烯烃热熔粘合剂及其作为层合热熔胶的用途

与未涂布的质工具具有低粘附的反应性聚烯热熔粘合剂及其作为层合热熔胶的用途

申请号 CN201380057498.9 申请日 2013-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4755573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1
申请人 SIKA技术股份公司; 发明人 D·简科; K·帕斯寇斯基;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热熔 粘合剂 组合物,所述 热熔粘合剂 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 硅 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 烃 ,和至少一种 石蜡 。相比于 现有技术 ,所述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未涂布的 铝 质工具表面上的低粘附性,其中所述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同时具有与常规粘合剂相当的高最终强度和耐热性以及良好的耐环境影响性。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特别适合作为用于层合热塑性烯烃 薄膜 的层合粘合剂,其对于随后的深冲层合具有足够的 稳定性 。
权利要求

1.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包含
a)至少一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和
b)至少一种石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具有70至150℃,特别是80至120℃和特别优选90至110℃的软化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为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优选为硅烷接枝的聚乙烯或聚丙烯。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为借助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得的其上接枝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包含硅烷基团的固体聚-α-烯烃。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40重量%、优选50至95重量%、特别是60至80重量%的至少一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计。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石蜡具有在80至
130℃、优选90至120℃范围内的熔点或软化点。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为费托蜡。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以至多5重量%的量包含在组合物中,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计。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促进硅烷基团的反应的催化剂,特别是有机磷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形式的催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0.05至5重量%的量,特别是以0.1至0.5重量%的量包含在组合物中,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计。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额外包含在25℃下为固体的不具有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特别是不具有硅烷基团的无规立构聚-α-烯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用途,用于粘合薄膜,特别是聚烯烃薄膜,或天然纤维材料,特别是作为层合粘合剂。
14.复合体,包括
-第一基材(S1),其包含塑料,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或可由所述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获得的经交联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以及
-第二基材(S2),
其中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或经交联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设置在第一基材(S1)和第二基材(S2)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S2)为纤维材料,特别是天然纤维材料,或薄膜,特别是聚烯烃制成的薄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复合体的用途,用于在深冲方法范畴内制备三维成型体。
17.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熔化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
(ii)将熔化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施用至第一基材(S1)上,所述第一基材(S1)优选包含塑料,
(iii)任选加热第一基材(S1),
(iv)使第二基材(S2),优选天然纤维材料或薄膜,特别是聚烯烃制成的薄膜,与熔化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体在步骤(iv)之后经历届深冲步骤。

说明书全文

与未涂布的质工具具有低粘附的反应性聚烯热熔粘合

剂及其作为层合热熔胶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1] 可以作为热熔粘合剂(也被称为热熔胶)使用的反应性聚烯烃组合物长期已知。其通常由烷接枝的聚烯烃预聚物组成,所述聚烯烃预聚物通过与其它聚合物树脂混合而获得。这类粘合剂紧接着其施用之后通过冷却建立高的初始强度并且通过逐步进行的“固化”(即硅烷基团与空气分的化学反应)获得其最终性能,特别是有利的耐热性和耐环境影响性。
[0002] 对于薄膜层合,特别是对于汽车制造中的真空深冲方法,主要使用不同形式的聚酯(PUR)粘合剂。PUR粘合剂主要以分散或溶解形式使用。在所述粘合剂体系的情况下,由于聚氨酯的高分子量使得以接触方法操作是必须的,即粘合剂必须连同载液一起施涂在载体部件上从而可以建立与载体部件的良好粘附性。为此,预先用底漆处理待层合的薄膜。在原本的层合过程中,随后加热薄膜并且通过真空将薄膜挤压在载体部件上。存在于载体上的粘合剂在此与薄膜的底漆结合。
[0003] 然而,使用溶解或分散的粘合剂的缺点在于,必须将粘合剂施涂在载体部件上。载体部件通常是三维成型的。因此需要将粘合剂喷射至所述成型载体上,这在实践中是相对昂贵的。此外特别重要的是出现的“过度喷射”,即一部分粘合剂组合物不能被施涂在载体部件上的事实。
[0004]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最近越来越多地研究将聚氨酯粘合剂以反应性热熔粘合剂的形式用于薄膜层合方法。在使用聚氨酯粘合剂时不需要喷射三维成型的载体部件,而是将粘合剂施涂在薄膜上即可。这明显更简单,因为薄膜是二维的。粘合剂能够以不同方法以膜的形式容易地施涂在薄膜上,并且可以避免“过度喷射”。
[0005] 现有技术中已经描述了适合于相应应用的反应性聚氨酯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通常由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组成,所述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合适的多元醇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的反应获得。所述粘合剂在其施用之后通过冷却立即建立高的初始强度并且通过逐步进行的“固化”(即异氰酸酯基团与空气水分的化学反应)获得其最终性能,特别是有利的耐热性和耐环境影响性。相比于相应的溶解或分散的聚氨酯粘合剂,反应性聚氨酯热熔粘合剂在加工时具有显著更低的分子量。
[0006] 然而,在具有烯烃基材的应用中,目前在层合中所使用的聚氨酯粘合剂(无论其溶解、分散还是以热熔粘合剂的形式施涂)具有严重的缺点。通常需要预处理相应的基材,否则极性聚氨酯粘合剂不会粘附在非极性的烯烃表面上。
[0007] 对于基于无定形聚-α-烯烃的粘合剂,在具有烯烃基底的应用中,由于粘合剂的性能与待处理薄膜的性能非常相似,所以极性性能非常不同的这一缺点明显降低。尽管具有所述优点,但是在实践中几乎不存在用于层合应用的基于聚-α-烯烃的粘合剂体系。其原因在于,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烯属粘合剂通常不适合真空深冲层合,或者具有其他明显缺点。
[0008] 除了纯烯属粘合剂之外,还描述了作为粘合剂的用硅烷基团改性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GB 2 197 326 A公开了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由乙酸乙烯酯含量在18至40%范围内的硅烷接枝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催化剂和增塑剂组成。所述粘合剂的特征在于特别有利的相对于有机溶剂的耐受,高粘合力和对于粘合剂蠕变失效的高耐受性。作为这种粘合剂的应用,在GB 2197326 A中特别提及例如在家具工业和汽车工业中的安装、包装或标记。
[0009] US 5,731,384同样描述了基于硅烷改性的乙烯乙酸乙烯酯的热熔粘合剂,所述热熔粘合剂在水分作用下交联。所述粘合剂的特征也在于与不同基材的良好的粘合力和在高温下的特别是在玻璃和铝上的有利的粘合性能。
[0010] 烯属粘合剂例如可以溶解体系的形式获得,然而需要避免含溶剂粘合剂的加工。此外,适合溶解非极性烯属粘合剂的溶剂在其使用方面是特别严格的。与此相反,基于烯烃的热熔粘合剂非常流行,特别是在汽车工业中。其通常以热塑性粘合剂的形式使用,但是不用于三维成型的载体部件的层合。然而,在没有化学固化的情况下,粘合剂在热作用下与载体部件不具有足够的内聚力来保证持久稳定性
[0011] 相比于目前已知的粘合剂技术,反应性聚烯烃热熔粘合剂是相对较新的开发产品并且目前尚未广泛用于汽车领域中的层合。由于其化学基础、作为热熔粘合剂加工而无需载液的可能性和借助于硅烷固化的化学后交联,所述技术特别适合于层合烯烃基材。目前例如在交通工具领域中首次使用烯属热熔粘合剂。然而,相比于极性(例如聚氨酯)层合粘合剂,现有的烯烃粘合剂溶液具有的缺点在于,其与未涂布的和聚四氟乙烯涂布的铝质表面建立极强的粘附并且因此在用相应工具加工时存在问题。
[0012] 因此,这类粘合剂不适合实际的层合应用。经层合的部件在层合之后很难从工具中取出。这使得不可能在实践中使用。
[0013] 在层合中,特别是热塑性烯烃(例如聚丙烯)薄膜的层合中,出现的特别困难在于,不允许层合热熔粘合剂与层合工具建立粘附。在真空深冲层合方法中,将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为反应性热熔粘合剂)施涂在装饰薄膜的背侧上然后经受深冲层合。薄膜连同粘合剂一起加热并且在载体部件(通常基于聚丙烯或树脂结合的天然纤维)上牵拉。在此,熔化的粘合剂不仅与待层合的载体部件接触,而且在载体部件的边缘(薄膜在所述边缘上与载体部件粘合)范围内与层合工具接触。
[0014] 因此不允许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粘合剂粘附在工具上,否则随后不再能够从工具中立即取出构件。该问题在下文中被称为粘附问题。为了避免薄膜的粘附,层合工具通常配置有脱离涂层。特别经常使用聚四氟乙烯涂层,因为聚四氟乙烯涂层不仅显示出良好的排斥作用,而且同时具有较长寿命。在相应工具中还使用有机硅涂层,然而所述有机硅涂层由于较短寿命而不太流行。
[0015] 这些涂层的缺点在于,寿命取决于涂层的种类而或长或短。这些涂层的更新导致工艺停工时间和高成本。发明内容
[0016] 为了一方面避免昂贵工具涂布的问题并且另一方面避免在层合工具上的粘附,需要适合于用未涂布的铝质工具的真空层合的基于聚烯烃的热熔粘合剂。所述热熔粘合剂使得不再需要昂贵的涂布以及定期更换涂层。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特别基于聚-α-烯烃热熔粘合剂,所述聚-α-烯烃热熔粘合剂在其加工时在未涂布的铝质工具上不显示粘附。
[0017] 在此出人意料地发现,可以通过包含如下组分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实现所述性能[0018] a)至少一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和[0019] b)至少一种石蜡
[0020]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特别实现在未涂布的铝质表面和用聚四氟乙烯或有机硅涂布的铝质工具上粘附性的剧烈降低。这使得免去了昂贵的涂布和铝质工具的涂层的频繁更换。
[0021]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例如 Chemie Lexikon(1998版)中给出的定义,“聚-α-烯烃”被理解为通式为 的聚合物,1 2
[0022] 其中R表示氢并且R 表示氢、直链或支化的饱和脂族或脂环族基团。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聚-α-烯烃理应不包含杂原子,例如、氮或硅。
[0023]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用于粘合薄膜或天然纤维载体材料的用途。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涉及复合体,所述复合体包括第一基材(S1),第二基材(S2)和施涂在其间的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层,以及用于制备所述复合体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包含a)至少一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和b)至少一种石蜡。
[0025] 在25℃下为液体的硅烷包含硅烷化合物,其中硅烷包含至少一个甲硅烷基烷氧基官能团。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固化的过程中,所述硅氧烷基团首先反应并且释放醇从而形成硅烷醇,硅烷醇可以通过消去水与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其它硅烷醇基团反应。通过这种缩合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形成连接位点。
[0026] 优选地,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为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
[0027] 优选地,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具有70℃至150℃、特别是80℃至120℃、特别优选90℃至110℃的软化温度。在此,软化温度使用环球法根据DIN EN 1427测得。
[0028] 这种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例如通过不饱和硅烷(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聚-α-烯烃上的接枝制得。用于制备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的详细描述参见例如US 5,994,474和DE 40 00 695 A1。
[0029] 特别适合作为包含硅烷基团的固体聚-α-烯烃的是硅烷接枝的聚乙烯或聚丙烯。
[0030] 其它优选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为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其为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得的其上接枝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特别地,其为硅烷接枝的聚乙烯均聚物或聚丙烯均聚物。
[0031] 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的接枝度有利地大于1重量%,特别是大于3重量%硅烷,以聚-α-烯烃的重量计。当使用根据齐格勒纳塔方法制得的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作为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时,接枝度则优选在1和8重量%之间,特别是在1.5和5重量%之间。当使用通过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聚-α-烯烃作为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时,接枝度优选在8和12重量%之间。
[0032] 特别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最优选的是,使用可以通过齐格勒纳塔方法获得的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和可以通过茂金属催化剂方法获得的硅烷接枝的聚丙烯均聚物的组合。
[003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有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份额大于40重量%,优选在50和95重量%之间,特别是在60和80重量%之间。
[0034] 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石蜡。石蜡优选为熔点或软化点在80至130℃范围内,特别优选在90至120℃范围内的石蜡。在一个非常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石蜡为费托蜡。
[0035] 关于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的蜡的量,本发明没有相关限制,前提是蜡的份额不应过高从而显著损害粘合剂的粘着性。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显著损害”应当被理解为相比于包含相同量的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代替石蜡的组合物,具有石蜡的组合物在相同基材上的粘着性低50%以上。
[003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包含至多5重量%的石蜡。当所述组分的份额更高时,明显损害粘合剂例如与聚丙烯的粘着性。同样优选的是,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至少1重量%、特别优选至少2重量%的石蜡,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计。
[0037] 除了石蜡之外,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还可以附加其它蜡状组分。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蜡状组分为例如借助于茂金属方法制得的蜡,例如来酸酐官能化的聚烯烃,特别是马来酸酐官能化的聚丙烯。这种蜡应当优选具有在100至180℃范围内,特别是在120至160℃范围内的软化点。关于所述蜡状组分的量,本发明同样没有相关限制。然而证明适宜的是,所述额外的蜡状组分的份额不大于15重量%。优选地,额外的蜡状组分的含量在5至12重量%的范围内。
[0038] 蜡状组分与石蜡的比例应当适宜地在约1:1至约1:3的范围内,特别是约1:2。
[0039] 可能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除了包含硅烷基团的聚-α-烯烃之外还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在25℃下为固体的不具有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所述聚合物可以为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不饱和单体特别选自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异戊二烯、乙酸乙烯酯或具有C3-至C12-羧酸的乙烯基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甲基)丙烯酸酯被理解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的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无规立构的聚-α-烯烃、以及作为均聚物的以接枝或非接枝形式的聚丙烯和聚乙烯。
[0040] 优选地,这些固体热塑性聚合物具有根据环球法测得的大于90℃、特别是在约90和130℃之间的软化点。所述额外组分的分子量(Mn)优选在约7000和250000g/mol之间的范围内。
[0041] 可能有利的是,为了制备不具有硅烷基团的无规立构的聚-α-烯烃使用茂金属催化剂。
[0042] 特别优选地,包含硅烷基团的固体聚-α-烯烃与不具有硅烷基团的固体热塑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例在约1:1至20:1的范围内。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固体热塑性聚合物的份额为约5至35重量%,特别是约15至30重量%,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
[0043] 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可以适宜地包含促进硅烷基团的反应的催化剂作为其它组分。该催化剂特别为有机磷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特别是二丁基月桂酸锡(DBTL)。适合作为有机磷化合物的优选为磷酸酯,所述磷酸酯适宜地以磷酸的单酯、二酯和三酯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所述磷酸用烷醇(特别是用链长在12至24个原子范围内的烷醇)酯化。磷酸酯的酸值适宜地在约120至240mg/KOH每克的范围内。
[0044] 催化剂优选以大于0.05重量%但是不大于5重量%的量,特别是以在约0.1至0.5重量%范围内的量包含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
[0045]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其他助剂和添加剂,特别是选自如下的那些:增塑剂、粘附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和热稳定剂、光学增亮剂、颜料、染料、填料和干燥剂。在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的有利的紫外线稳定剂为例如位阻酚。待包含的有利的光学增亮剂为例如2,2-(2,5-噻吩二基)双[5-(1,1-二甲基乙基)]-苯并噁唑,其以商标名Odyssey OB市售获得。
[0046] 然而所述额外成分的含量应当优选不大于10重量%。特别优选的是,所有上述额外成分的总和不大于5重量%,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
[0047]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基本上由两种在25℃下为固体的包含硅烷基团的热塑性聚-α-烯烃、至多5重量%的石蜡、马来酸酐官能化的聚烯烃蜡、任选的固体热塑性聚合物、任选的催化剂以及任选的光学增亮剂和任选的紫外线稳定剂组成。
[0048] 原则上以常见的、热熔粘合剂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制备。
[0049] 通过熔化热塑性成分使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液化。在此,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应当适应施用温度。通常地,粘合剂以可良好加工的形式存在的施用温度在90至200℃的范围内。在该温度范围内,粘度为约1500至50000mPa*s。如果粘度显著更高,则难以施用,而如果粘度显著低于1500mPa*s,则粘合剂过稀,使得其在施涂时在其由于冷却而凝固之前从待粘合的材料表面流走。
[0050] 通过冷却进行的本发明热熔粘合剂的凝结和凝固造成迅速建立起强度和粘合复合物的高的初始强度。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时需要注意的是,粘合在粘合剂尚未剧烈冷却的时间内进行,亦即只要粘合剂仍为液体或至少仍粘且可变形就必须进行粘合。除了所述物理凝固方式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在通过水(特别是空气水分)的影响冷却之后在通常数小时或数天的时间段内仍然继续交联并且获得机械强度。不同于非反应性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反应性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不可可逆地加热并由此再次液化。因此对于经粘合的复合体在其使用或寿命期间与高温接触的应用来说,这种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使用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所述温度下不会损坏粘合。同样地,这种热熔粘合剂的使用的有利之处还在于由于交联而造成它们的蠕变显著更低。
[0051]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复合体,所述复合体包括:第一基材(S1),所述第一基材(S1)包含特别是薄膜形式的塑料,如上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或经交联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第二基材(S2),其中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或经交联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设置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S2)之间。
[0052] 薄膜特别被理解为厚度为0.05毫米至5毫米的可以卷起的可弯曲聚烯烃平面薄膜。因此,除了“薄膜”(严格意义上厚度低于1mm)之外,还被理解为密封幅面,例如厚度通常为1至3mm、特别情况下甚至厚度为至多5mm的通常用于密封隧道、屋顶或游泳池的密封幅面。这种聚烯烃薄膜通常通过刷涂、浇铸、压延或挤出制备,并且通常以卷的形式市售获得或者现场制备。它们可以为单层或多层构造。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聚烯烃薄膜可以包含其它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例如填料、紫外线稳定剂和热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生物剂、阻燃剂、抗氧化剂、颜料如二氧化炭黑,和染料。亦即,并非100%由聚烯烃组成的薄膜也被称为聚烯烃薄膜。
[0053] 第二基材(S2)可以具有不同种类和性质。第二基材(S2)可以例如同样由塑料或者由纤维材料,特别是由天然纤维构成。所述基材优选同样为平面基材,特别是以薄膜的形式或以无纺布的形式。
[0054] 所述复合体例如为具有适合于深冲层合的稳定性的热塑性烯烃薄膜,特别是用于汽车制造的热塑性烯烃薄膜。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因此涉及上述复合体用于在深冲方法范畴内制备三维成型体的用途。
[0055]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复合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i)熔化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
[0057] (ii)将熔化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施用至第一基材(S1)上,所述第一基材(S1)优选包含塑料,特别是塑料薄膜,
[0058] (iii)任选加热第一基材(S1),
[0059] (iv)使第二基材(S2),优选薄膜或天然纤维载体材料,与熔化的粘合剂组合物接触。
[0060] 通过加热薄膜(S1)使其软化并且可以适应载体的几何形状而不会产生皱纹。
[0061] 此处所使用的聚烯烃薄膜可以为具有表面结构的装饰薄膜。可以例如在粘合之前或期间或之后压印该表面结构。
[0062] 还优选的是,通过在步骤(iv)之后进行深冲复合体的步骤来进一步改进上述方法。
[0063]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可以将粘合剂组合物直接施用在聚烯烃薄膜上而无需预先施涂“底漆”,正如例如聚氨酯分散体粘合剂的情况那样。
[0064] 在挤压层合方法中,将熔化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施涂在载体上。在热影响下通过接合和挤压进行载体与第两个基材的粘合。
[0065] 在用铝质工具加工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特征特别在于在所述铝质工具上不显示出明显的粘附。因此可以避免该铝质工具的昂贵涂布和涂层的定期更换。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显示出与常规粘合剂相当的粘合作用,并且特别是对于随后经受深冲方法的粘合薄膜与基于聚氨酯的常规粘合剂体系相当。与此相比,其特征还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在深冲过程之前已经可以被施加在薄膜上并且无需额外的底漆来改进聚烯烃薄膜的表面性能。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用水分迅速和完全固化而不形成气味,并且即使在厚层施用的情况下仍然不形成气泡。在固化之后,根据本发明的热熔粘合剂具有相对高的最终强度和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环境影响性。
[0066] 下文通过实施例阐述本发明。
[0067] 实施例
[0068] 确定下表1中列出的组合物的滚筒剥离强度
[0069] 表1
[0070]
[0071] 1=硅烷含量为10%的硅烷接枝的聚-α-烯烃;2=软化点为约140°并且酸值为约48mg KOH/g的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丙烯;3=软化点(根据环球法)在118至130℃范围内、分子量Mn为7300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的无定形聚-α-烯烃;4=软化点为118±4℃并且熔体粘度为8000±2000mPa*s的无定形聚-α-烯烃;5=位阻酚;6=P4O10和酸值(用mgKOH/g表示)为180的醇的反应产物;7=密度为0.94g/cm3、分子量为750g/Mol并且滴点在108至124℃范围内的非官能化的硬费托蜡。
[0072] 实施例1至4为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实施例1至3各自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石蜡含量。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无定形聚-α-烯烃和加入了增粘剂
[0073] 对比实施例2基于市售获得的粘合剂 9632。
[0074] 同样确定根据现有技术的两种粘合剂组合物的滚筒剥离强度,其中对比实施例1具有与实施例4相当的组成,其中仅不包含石蜡。与此相对,对比实施例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聚氨酯粘合剂,其在铝质表面上的粘附性质方面显示出有利的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