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380028944.3 申请日 2013-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4736345A 公开(公告)日 2015-06-24
申请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池田伸二; 阿部秀俊; 荒木好则; 齐藤公二; 大友信哉; 迈克尔·R·凯斯蒂;
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制造为背面可清晰印刷(BSPC)且具有优异层间粘合 力 的层合膜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第一紫外线 固化 步骤和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并且层合膜包括透明膜层、紫外线墨层和 粘合剂 层。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透明膜层上设置紫外线墨层,并且通过执行第一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紫外线墨层。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相对透明膜层的紫外线墨层的表面上设置粘合剂层,并且通过执行第二紫外线辐照进一步固化紫外线墨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包括透明膜层、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的层合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以及
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所述透明膜层上设置所述紫外线墨层,以及通
2
过执行辐射率小于0.5J/cm的第一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所述紫外线墨层,以及其中所述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通过在执行所述第一紫外线辐照之后的1个小时
2 2
内执行辐射率为0.5J/cm至1.5J/cm 的第二紫外线辐照来固化所述紫外线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透明膜层上设置所述紫外线墨层的步骤包括:通过喷墨印刷从而在所述透明膜层上印刷所述紫外线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紫外线辐照还包括:在与所述透明膜层相对的所述紫外线墨层的表面上设置所述粘合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相对于具有200nm~800nm波长的光是透明的,并且所述第二紫外线辐照是通过所述粘合剂层来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层合膜为约50μm至约150μm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为可移除的压敏粘合剂层。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制造包括紫外线墨层的图形层合膜的方法。发明内容
[0002] 根据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制造具有优异层间粘合的层合膜是可能的。
[0003] 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涉及包括透明膜层、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的层合膜。该层合膜还可包括载体膜和/或隔离衬片。优选地,层合膜为约50μm至约150μm厚。
[0004]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包括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和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透明膜层上设置紫外线墨层,以及通过执行辐射率2
小于0.5J/cm的第一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紫外线墨层。优选地,在透明膜层上设置紫外线墨层包括通过喷墨印刷在透明膜层上印刷紫外线墨。
[0005] 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与透明膜层相对的紫外线墨层的表面上设置粘合剂2
层,以及通过执行辐射率为0.5J/cm2至1.5J/cm的第二紫外线辐照进一步固化紫外线墨层。有利地,第二紫外线辐照在执行第一紫外线辐照之后的1小时内执行。
[0006] 优选地,粘合剂层相对于具有200nm~800nm波长的光是透明的,并且第二紫外线辐照通过粘合剂层来进行。
[0007] 优选地,粘合剂层为可移除的压敏粘合剂层。
[000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层合膜由图1中的剖视图示出,并且包括按透明层102、紫外线墨层104和粘合剂层106次序排列的层。在图1的实施例中,层合膜也包括设置在透明膜层102上方的载体膜108和设置在粘合剂层106下方的隔离衬片110。
[0009] 本公开的上述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描述本公开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更具体地例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在本专利申请全文的若干地方,通过示例列表提供指导,所述示例可用于多种组合中。在每一种情形下,所列举的列表仅仅作为代表性群组,而不应被理解为排他性列表。附图说明
[0010] 结合附图来考虑本公开以下各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完全地理解本公开。
[0011] 图1为具有背面可清晰印刷(BSPC)结构的层合膜的剖视图。
[0012]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示出在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中使用的层合膜制造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用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 具有固定在内部照明标识牌的照明单元上的图形层合膜的各种产品可商购获得并且可用于广告、标志和商品名显示。俗称内部照明标识牌的这些产品通过打开照明单元的灯来使用以便提供内部照明标识牌。在使用之后,通过与内部照明标识牌的照明单元分离可移除图形层合膜。在将图形层合膜分离时,优选的是膜的残留物不会余留在内部照明标识牌的照明单元上。
[0015] 本公开涉及具有BSPC结构的图形层合膜,其包括用于接受形成印刷层的印刷墨诸如紫外线墨的受体层。优选地,受体层为透明膜。在受体层为透明膜的方面,受体层也可称为透明膜层。粘合剂层设置在受体层上。受体层可具有设置在印刷层上的层合膜顶层以保护印刷层。与常规图形层合膜相比,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简单的层合结构,因此具有BSPC结构的图形层合膜需要较少的有机物质和较低的燃烧热。因此,在不损害其上施加有层合结构的结构的不燃性的情况下,使用之后的处理对环境冲击较低。具有BSPC结构的图形层合膜提供用于标识牌应用的改善的产品。
[0016] 根据本公开,“(甲基)丙烯酸”为“丙烯酸类或甲基丙烯酸类”。
[0017] 根据本公开,紫外线辐射的量为辐照时间(秒)和从光源辐照的辐照表面上的辐2
照强度(W/cm)的乘积。例如,320nm-390nm的波长在紫外线A条件下用四通道紫外线能量计(EIT有限公司)测量。
[0018] 根据本公开,包括层合膜的层和材料为“透明的”,意味着层和材料相对于具有200nm~800nm波长的光应具有大于70%的透射率,优选地大于80%,并且更优选地大于
90%。透射率根据JISK 7105塑料光学性质测试方法5.5“透光率和整个光的反射率的测量方法A”测量。例如,通过使用分光色度计CM-3700d(柯尼卡美能达有限公司)测量。
[0019] 日本公布的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2009-282471描述了“包含受体层、通过在受体层上印刷而创建的印刷层和丙烯酸白色粘合剂层的图形结构,其中丙烯酸白色粘合剂层包含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羧基,相对于100质量部分的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羧基,丙烯酸白色粘合剂层包含8至150质量部分的白色颜料”,其中该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
[0020]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造具有带优异层间粘合力的BSPC结构的图形层合膜的方法。
[0021] 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包括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和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层合膜按次序包括透明膜层、含有紫外线墨的印刷层、以及粘合剂层。根据本公开,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透明膜层上设置紫外线墨层,以及通过执行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紫外线墨层。根据本公开,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与透明膜层相对的紫外线墨层的表面上设置粘合剂层,以及通过执行紫外线辐照进一步固化紫外线墨层。
[0022] 图形层合膜的透明膜层包括常常用作用于各种类型印刷的受体的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可为例如根据所使用的墨和用于印刷该墨的方法所选择的热塑性树脂。透明膜层的树脂组合物可包含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聚甲酸酯、聚氨酯、聚酯、聚乙烯醋酸、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过在具有期望厚度的载体膜上施加树脂组合物并且按照需要将其干燥或固化可形成透明膜层。
[0023] 透明膜层的厚度无具体限制,但其可大于约1μm或5μm且小于约100μm或50μm。透明膜层的厚度可根据层合膜的应用和用于印刷墨的方法来选择。透明膜层可任选地具有底漆层,以增加紫外线墨层在其所印刷的表面上的粘附性。为增加紫外线墨层的印刷性能,可在透明膜层的表面上执行表面处理,诸如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框架处理、电子辐照处理、粗糙表面处理或臭处理。
[0024] 层合膜可任选地在与紫外线墨层相对的透明膜层的表面上包括载体膜。通过在层合膜的制造期间支撑透明膜层来增加处理性能,载体膜可保护透明膜层表面。在此类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透明膜层和载体膜的层合主体制造层合膜。在使用层合膜时移除载体膜。载体膜可包括例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聚酯,诸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的聚烯,丙烯酸类聚合物,聚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或氟化聚合物。通过在透明膜层上施加包含以上聚合物中任一个的组合物并且将其干燥或固化,可形成载体膜。
[0025] 载体膜的厚度可根据层合膜的制造条件和使用条件来选择。例如,该厚度可大于约5μm或10μm,或小于约500μm或300μm。载体膜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如果载体膜是透明的,则紫外线辐照可通过载体膜和透明膜层在紫外线墨层上进行。载体膜可具有粘连抑制处理层,例如在与透明膜层相对的表面上包含微型小球和非粘性树脂的背部表面处理层。
[0026] 图形层合膜的印刷层通过使用各种方法诸如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和静电印刷将墨印刷在受体层上来形成。优选地,所述墨为紫外线墨。在墨为紫外线墨的方面,印刷层也可称为紫外线墨层。紫外线墨具有固化性并可通过紫外线辐照来固化。在固化时,性材料接收较少的热值。由于这一点,其具体地用于印刷到易受到热影响的塑料膜。此外,紫外线墨大体不溶解,并且由于在固化时溶剂没有被排放到环境中,因此紫外线墨适用于印刷具有低耐溶剂性的膜。此外,其也可减少环境冲击。然而,与具有低流平能力的常规溶剂墨相比,不溶解的紫外线墨是厚的。因此,印刷层趋向于厚的。当使用喷墨印刷来执行细小印刷时,不充分的流平使得印刷层变得不平。因此,粘合剂层在印刷层上得到积累,并且在具有BSPC结构的图形层合膜中,印刷层和粘合剂层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粘合力。如前所述,在从内部照明标识牌的照明单元中移除图形层合膜时,这可产生余留在内部照明标识牌的照明单元上的膜残留物的问题。
[0027] 通过使用喷墨印刷、丝网印刷、静电印刷等在透明膜层上印刷紫外线墨并且通过紫外线辐照固化而形成紫外线墨层。紫外线墨层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就紫外线墨层而言,印刷可通过显示字符、图案、图像和标记的此类方式执行。紫外线墨层可以是单色的或多色的。
[0028] 紫外线墨层的厚度没有特定限制,但是其可为例如大于约1μm或2μm并且小于约10μm或5μm。紫外线墨层的厚度根据墨的流变学特性(例如粘度)、用于印刷墨的方法和条件而改变。墨层的厚度可根据层合膜的应用来调整。
[0029] 紫外线墨包括聚合单体或低聚物、光固化引发剂和着色材料。根据需要,其也可包含分散剂和/或洗涤剂。根据所使用的聚合单体或低聚物和光固化引发剂,紫外线墨可分成两种类型:自由基聚合类型和阳离子聚合类型。自由基聚合类型紫外线墨常常包括丙烯酸酯单体或低聚物和光固化引发剂诸如二苯甲或苯基膦氧化物。阳离子聚合类型紫外线墨常常包括环氧树脂单体和光固化引发剂诸如 盐(例如,二烯丙基碘 盐或三烯丙基锍盐)。紫外线墨不溶解,但在低环境冲击和低成本方面有用。为进一步增加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当包括在粘合剂层中的粘合剂或压敏聚合物为丙烯酸时,自由基聚合紫外线墨是优选的,并且当包括在粘合剂层中的粘合剂或压敏聚合物为聚氨基甲酸酯或酯时,阳离子聚合类型紫外线墨是优选的。
[0030] 粘合剂层包括粘合剂或压敏聚合物,诸如丙烯酸、聚氨基甲酸酯、聚酯或。粘合剂或压敏剂还可包括白色颜料,诸如酸锌、氧化锌、硫化锌或氧化(二氧化钛),以给层合膜提供覆盖物并且减少在紫外线墨层中的色密度差值。然而,如下所述,如果粘合剂或压敏剂是透明的,则通过经粘合剂层执行紫外线辐照,其可进一步增加粘合剂层和紫外线墨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根据层合膜的应用,粘合剂层可为可移除的压敏层。有利地,在粘合剂层为可移除的压敏层的方面,在使用之后,图形层合膜可容易地从粘合体中移除。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粘合剂层中包括丙烯酸系粘合剂或压敏剂是有利的。丙烯酸系粘合剂或压敏剂可包括未反应的丙烯酸基。当使用自由基聚合类型紫外线墨时,通过与存在于紫外线墨中的反应基起反应,以及增加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未反应的丙烯酸基可在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形成化学键。当使用包括聚氨基甲酸酯或聚酯的粘合剂或压敏剂的阳离子聚合类型紫外线墨时,在粘合剂或压敏剂中的羟基或羧基可与存在于紫外线墨中的环氧基起反应,从而以同样的方式增加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
[0032] 如在日本公开的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的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2009-035602中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包括含重均分子量小于800,000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至-30℃的(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聚合物的羧基,和含平均分子量为30,000至100,000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至90℃的(甲基)丙烯酸系非粘性聚合物的氨基,并且还通过包括交联剂,诸如双酰胺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环氧树脂交联剂和异氰酸酯交联剂,来根据需要使用丙烯酸压敏剂以与羧基和/或氨基起反应,可形成粘合剂层,其中相对于含(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聚合物的羧基的100质量部分,含(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聚合物的氨基的量为大于1质量部分并且小于20质量部分。
[0033] 对于粘合剂层的厚度无特定的限制。例如,该厚度可大于约5μm或10μm并且小于约100μm或50μm。有利地,当紫外线辐照将通过透明粘合剂层执行时,粘合剂层根据应用而尽可能的薄以获得必要的粘附强度,并且从通过成功固化紫外线墨而进一步增加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的方面是有利的。在此类实施例中,粘合剂层的厚度可小于约50μm或30μm。具有规则凹凸形状或不规则凹凸形状的粘合剂层表面的平均粗糙度(Ra)可为约大于0.1μm,使得在层合膜的粘贴期间可以重新定位。通过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上保持具有凹凸形状的工具,并且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上复制该工具的凹凸形状,可在粘合剂层上形成凹凸表面。也可通过给隔离衬片的表面提供不规则性,以及在粘合剂层上层合隔离衬片,在粘合剂层上形成凹凸表面。
[0034] 例如,当在紫外线墨层上形成通过紫外线辐照部分固化的图像和图案准确时,包含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的粘合剂片材被层合在紫外线墨层上,并且在不破坏这些图像和图案的情况下粘合剂层可设置在紫外线墨层上。在紫外线墨层上层合粘合剂片材时,通过施加压力和温度,粘合剂片材可充分符合紫外线墨层的表面的形状。粘合剂片材的厚度实际上等于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该厚度可大于约5μm或10μm,并且小于约100μm或50μm。
[0035] 层合膜还可任选地包括隔离衬片以保护粘合剂层。在使用层合膜时移除隔离衬片。隔离衬片可包括在粘合带的领域中常用的物品。例如,可使用包含聚合物的膜,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或醋酸纤维素,或者可使用由这些聚合物涂覆的层合纸。隔离衬片可通过例如接触粘合剂层的表面的硅处理释放。如上所述,关于粘合剂层的表面,可类似地将凹凸表面赋予隔离衬片的表面。如果粘合剂层和隔离衬片是透明的,则紫外线辐照可通过隔离衬片和粘合剂层在紫外线墨层上实行。
[0036] 层合膜还可任选地包括其他附加层,诸如支撑层和/或反射层。
[0037] 包含载体膜和隔离衬片的层合膜的厚度可大于约10μm或20μm,并且小于约1mm或500μm。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合膜包括粘合剂层、紫外线墨层和透明层,该层合膜的厚度大于约50μm且小于约150μm。具有此类简单层合结构的薄层合膜使用较少的有机物质,带有较少的燃烧热。因此,在不损害其上施加有层合膜的结构的不燃性的情况下,使用之后的处理对环境的冲击较低。
[0038] 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包括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和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透明膜层上设置紫外线墨层,以及通过执行辐射率小于2
0.5J/cm的第一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紫外线墨层。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包括在与透明
2
膜层相对的紫外线墨层的表面上设置粘合剂层,并且通过执行辐射率为0.5J/cm至1.5J/
2
cm的第二紫外线辐照,以及在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中的第一紫外线辐照后的1个小时内执行第二紫外线辐照来进一步固化紫外线墨层。
[0039]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用于制造层合膜的方法中使用的层合膜制造设备10的示意图。参考图2描述了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示例。图2描述了通过使用辊到辊方法制造连续层合膜的方法。然而,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可通过在单张处理之后使用分批方法实施。
[0040] 透明膜层102和载体膜108的层合主体120在已卷绕辊12中供应。在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中,通过使用喷墨印刷、丝网印刷或静电印刷来印刷紫外线墨,紫外线墨层1042
设置在透明膜层102上,并且通过执行紫外线辐射率小于0.5J/cm的第一紫外线辐照来部分地固化紫外线墨层104。紫外线辐射率的辐射率的下限值可根据紫外线墨层的厚度而变
2
化,但常常为约0.1J/cm。紫外线辐射率可根据紫外线光源的线速度和输出而变化。例如,
2 2 2 2 2
其可小于约0.1J/cm至0.5J/cm ,和约0.15J/cm至0.48J/cm ,或约0.2J/cm至0.45J/
2
cm。在图2中,通过使用内部具有紫外线辐照设备的喷墨印刷设备16,执行紫外线墨的喷墨印刷和紫外线墨层104的部分固化。尽管不受任何理论的限制,但通过执行在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中描述的紫外线辐照,因为由于紫外线墨层的部分固化而引起的紫外线墨层未过度固化,因此与粘合剂层物理接触的区域可进一步减小,并且/或者通过允许余留在紫外线墨层中的聚合基诸如丙烯酸盐基和环氧基,与包括在粘合剂层中的反应基起反应可形成化学键。因此,在粘合剂层和紫外线墨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可增加。
[0041] 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很好地适合于包括使用喷墨印刷在透明膜层上印刷紫外线墨的实施例。用于制造本公开的层合膜的方法很好地适合于辊到辊印刷方法。
[0042] 然后,根据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粘合剂层106设置在与透明膜层102相对的紫外线墨层104的表面上的紫外线墨层104上,并且通过第二紫外线辐照进一步固化。再次,紫2
外线辐射率可根据紫外线光源的线速度和输出而变化。例如,其可为约0.5J/cm至1.5J/
2 2 2 2 2
cm,和约0.5J/cm至1.3J/cm ,或约0.5J/cm至1.2J/cm 。在干燥之后如有需要,可通过使用刮刀涂布机、刮棒涂布机或交联剂在紫外线墨层上施加粘合剂或压敏剂来形成粘合剂
2 2 2 2
层。粘合剂或压敏剂的涂覆量约为0.1g/m至30g/m ,或约2g/m至10g/m 。使用以上范围可保证足够的粘附强度并且可避免干燥或固化缺陷
[004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紫外线墨层104上放置且层合粘合剂片材,将粘合剂层106设置在紫外线墨层104上。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在紫外线墨层上形成的图像和图案是准确的,但仍可在不破坏这些图像和图案的情况下将粘合剂层轻易地设置在紫外线墨层上。在图2中,具有隔离衬片110(未在图中示出)的粘合剂片材130从辊18被卷起且由辊18供应,并且粘合剂片材130固定且层合在紫外线墨层104上,使得如有需要,可通过使用具有加热机构的辊形式层压机20来使粘合剂片材130与紫外线墨层104接触。在紫外线墨层104上层合粘合剂片材130时,通过施加压力和温度,粘合剂片材130可充分符合紫外线墨层104的表面的形状。
[0044] 之后,通过使用紫外线辐照设备22在紫外线墨层104上执行紫外线辐照。以此方式获得的层合片通过使用卷绕辊14被卷起并且可获得辊形产品。
[0045] 作为紫外线辐照设备的紫外线光源,可使用低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卤素灯、准分子灯、激光光源(诸如氦镉激光器或准分子激光器的光源),或紫外线LED。
[0046] 当层合膜通过使用辊到辊方法制造时,线速度(透明膜层的供应速度)为约0.01m/分至4m/分,和约0.05m/分至2m/分,或约0.08m/分至1m/分。
[0047] 因为可以增加紫外线墨层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因此在第一紫外线辐照之后立即执行第二紫外线辐照固化步骤是有利的,例如在1个小时内,优选地在10分钟内,并且更优选地在1分钟内。
[0048] 在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中的紫外线辐照常常通过紫外线墨层执行,但其可通过透明膜层执行。当使用载体膜时,当载体膜透明时通过透明载体膜和透明膜层执行紫外线辐照是可能的。根据均匀地部分固化厚紫外线墨层的需要,通过使用透明载体膜从紫外线墨层的两个表面执行紫外线辐照更可取。
[0049] 因为其进一步增加粘合剂层和紫外线墨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因此通过在紫外线墨层上提供透明粘合剂层,经该透明粘合剂层执行在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中的紫外线辐照是有利的。紫外线辐照也可通过透明膜层执行,或通过透明载体膜和透明膜层执行。为完整且均匀地固化厚紫外线墨层,通过透明膜层和透明粘合剂层两者,从紫外线墨层的两个表面执行紫外线辐照是有利的。
[0050] 当紫外线墨为自由基聚合类型时,在第一紫外线固化步骤和第二紫外线固化步骤中的紫外线辐照可在惰性气氛诸如氮气和氩气下执行,以减少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的聚合抑制。此外,当紫外线墨为阳离子聚合类型时,最好是调整在制造设备或操作环境内的温度以避免由于空气中的分引起的固化缺陷。
[0051] 为增加紫外线墨层的印刷性能,在设置紫外线墨层之前,在原位透明膜层的表面上执行表面处理是有利的,诸如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框架处理、电子辐照处理或粗糙表面处理。
[0052] 通过用于制造本公开层合膜的方法获得的层合膜可通过粘附到室内和室外的交通工具、大型建筑(墙壁、柱等)、交通信号灯、包装材料或标识牌被使用。此外,通过将其固定在内部照明标识牌表面上,层合膜可用作内部照明图形或内部和外部照明图形。
[0053] 实例1
[0054] 本公开以具有本公开的下列基本实施例的实例说明;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理解为由该实例的范围限制。
[0055] 用于制造层合膜的原材料或产品如下:
[0056] 透明膜层和载体膜:在Scotchcal(注册商标名)膜IJ5384中使用的丙烯酸膜(透明膜层)/聚酯膜(载体膜)层合主体(住友3M有限公司)。紫外线墨:3M(注册商标名)紫外线2800墨(住友3M有限公司),墨密度300%(黄66%、品红66%、青66%和黑100%)粘合剂层:丙烯酸透明压敏粘合剂片材(对象,其中在日本公布的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2009-035602的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像在聚乙烯覆盖物防粘纸上的片材一样形成)隔离衬片:厚度为50μm的透明聚酯膜和覆盖着硅的一侧。
[0057] 层合膜通过下列过程制造:
[0058] 通过使用VUTEkQS2000(EFI有限公司)作为紫外线喷墨式打印机,将紫外线2800墨印刷在丙烯酸膜/聚酯膜的层合主体的丙烯酸膜的表面上的尺寸为250mm×250mm的正方形上,并且同时执行紫外线辐照。然后,通过使用手推辊,将丙烯酸透明压敏粘合剂片材层合在部分固化的紫外线2800墨上。将聚乙烯覆盖物防粘纸从获得的层合主体中移除,并且将透明聚酯膜(隔离衬片)粘在丙烯酸透明压敏粘合剂的表面上,使得硅覆盖物表面与透明压敏粘合剂接触。之后,除去比较例1至比较例4,紫外线通过透明聚酯膜和在其下的丙烯酸透明压敏粘合剂在紫外线2800墨中辐照。所获得的层合膜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
[0059] 图1中示出QS2000辐射率和紫外线辐射率(波长为320nm至390nm,紫外线A)的设定之间的关系。
[0060] 表1:紫外线A辐射率
[0061]
[0062] 所获得的层合膜的层间粘合力由T-剥离测试评估,该测试的过程在下面示出。载体膜从层合膜中移除,并且白色PVC膜(S/C3650PR,住友3M有限公司)粘在透明膜层上作为给层合膜提供刚度的支撑介质。将层合膜切成长150mm×宽25mm的条。然后,移除隔离衬片,将条以此种方式折叠,即条的两个短边得到重叠并与粘合剂层面对面,通过使用手推辊将粘合剂层固定,在650℃的烘箱中执行30分钟的老化,并且此外在室温下执行10分钟的老化。用左右手将获得的材料的两个重叠短边紧紧保持,并且在180℃迅速拖动两个短边之后,在视觉上确认透明膜层/紫外线墨层/粘合剂层的层间粘合力。当层合膜在两个紧紧附接的粘合剂层之间释放时,该层合膜的分裂被认为是0%。当透明膜层与紫外线墨层和/或紫外线墨层与粘合剂层分开时,这些分裂产生的区域用百分比表示。
[0063] 表2示出在此类紫外线辐照条件下制造层合膜之后由T-剥离测试获得的评估结果。
[0064] 表2:具有紫外线辐照条件的T-剥离测试结果
[0065]
[0066]
[0067] 附图标号
[0068] 10层合膜制造设备
[0069] 12已卷绕辊
[0070] 14卷绕辊
[0071] 16喷墨印刷设备
[0072] 18粘合剂片材已卷绕辊
[0073] 20层压机
[0074] 22紫外线辐照设备
[0075] 100层合膜
[0076] 102透明膜层
[0077] 104紫外线墨层
[0078] 106粘合剂层
[0079] 108载体膜
[0080] 110隔离衬片
[0081] 120透明膜层/载体膜的层合体
[0082] 130粘合剂片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