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袋

申请号 CN200410031800.6 申请日 200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0588385C 公开(公告)日 2010-02-10
申请人 尼普洛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岩佐昌畅; 本田稔; 池之上正纪; 大森健司;
摘要 本 发明 的药剂袋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视觉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从而能够对混合后的药剂进行正确 给药 的。本发明的药剂袋具备的药剂袋本体(2)包含以可通过至少局部设置的前部薄片(51)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收容药剂的药剂收容室(4)。药剂袋本体(2)设有将药剂收容室(4)分隔为多个区划室(5、7)的弱密封部(4a、4b),通过提高下部区划室(7)的室内压 力 ,解除与下部区划室7相邻的弱密封部(4a、4b)的密封状态。另外,还具备在药剂袋(2)上剥离可能地安装的 覆盖 片(52)和在给药之前的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悬挂孔(54)。覆盖片(52)具备通过覆盖前部薄片(51)来防止上部区划室(5)内收容的药剂受光照的遮光部(52a),以及与该遮光部(52a)连接设置并在安装有覆盖片(52)的状态下,防止悬挂孔(52)使用的连设部(52b)。
权利要求

1.一种药剂袋,具有药剂袋本体,该药剂袋本体具备能以可通过至少局部设置的透光部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收容药剂的药剂收容室,该药剂袋本体设有将所述药剂收容室分隔为多个区划室的弱密封部,能通过提高特定区划室的室内压,解除与该区划室相邻的弱密封部的密封状态,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可剥离地安装在所述药剂袋本体上的覆盖片,和在所述药剂给药之前的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必须使用部, 所述覆盖片具备:通过覆盖所述透光部的规定部分,对至少一个区划室内收容的药剂进行遮光的遮光部,以及与该遮光部连接设置,且设置成让使用者认识到安装有覆盖片的连设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上述药剂袋本体上 且用于悬挂该药剂袋本体的悬挂啮合部,所述连设部以妨止该悬挂啮合部使用的状态剥离可 能地安装在所述药剂袋本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啮合部采用预先在药剂袋本体上形 成的悬挂孔,所述连设部以封闭该悬挂孔的状态与所述药剂袋本体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至少在以上述悬挂孔为基准的与 上述遮光部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和上述药剂袋本体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在偏离所述悬挂孔周边部的位置 上接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挂啮合部的周边,沿着悬挂孔的周 边部设置预先切入部,且所述连设部与该切入部内侧结合,通过剥离该连设部,使所述切入 部内侧的药剂袋本体部分被去除,以形成悬挂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釆用缝纫针眼。
8. 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和所述连设部形成 一体。
9. 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沿悬挂方向跨越 该遮光部所遮光的收容药剂的区划室。
10. 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覆盖与设置在悬 挂孔近旁的区划室对应的透光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 的下部,用于排出所述药剂收容室内药剂的排出接口,所述连设部在上述排出接口的至少一 部分剥离可能地予以安装,以防止药剂从上述排出接口排出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被安装成封闭所述排出接口的 排出口。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包含在所述排出接口使用时可 被取下的填塞密封片,该填塞密封片被安装成封闭上述排出接口的排出口。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 的下部,用于排出所述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的排出接口;所述连设部覆盖上述排出接口以防 止药剂从该排出接口排出。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袋本体的两个表面被相对的一对 覆盖片所覆盖,同时上述覆盖片的相对的一对连设部相互剥离可能地予以接合,以覆盖所述 排出接口。
16. 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排出接口连通的区 划室是不充填药剂的空室。
17. 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设部的与所述药 剂袋本体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显示必需将覆盖片与所述药剂袋本体剥离的内容的联络栏。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 的表面,用于显示所述药剂收容室内收容的药剂的余量的余量显示部,所述连设部至少遮蔽 上述遮光部所遮蔽的区划室以外的区划室所设置的余量显示部的一部分。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显示部具备作为药剂余量的位 指标的刻度部,以及表示与该刻度部对应的药剂余量数值的余量数值部,所述连设部至少遮 蔽所述刻度部的一部分,或者余量数值部的一部分,或者上述两者的一部分。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至少遮蔽上述刻度部的一个刻 度以及与该刻度对应的余量数值部。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遮蔽所述刻度部的全部,或者 余量数值部的全部,或上述两者的全部。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设部的与所述药剂袋本体相反 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显示必需将覆盖片与所述药剂袋本体剥离的内容或所述连设部遮住了余量显示部的内容,或上述两种内容的联络栏。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设部剥离可能地安 装在所述药剂袋本体上。

说明书全文

药剂袋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在医疗现场使用的药剂袋,详细地说,涉及设有将药剂袋内部分隔为多个区 划室的弱密封部,通过提高特定区划室内的压解除该区划室相邻的弱密封部的密封状态, 将容纳于规定的区划室内的药剂混合后使用的药剂袋。

背景技术

通过静脉注射方法注射给患者的药剂有时是多种药剂混合使用,这样的药剂中,有一些 是如果预先混合好,在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变质的不稳定药剂。以往,在保管这样的不稳定的 药剂时,通常釆用以下结构的药剂袋,其具备将构成这种药剂的的药剂在混合之前分别予以 存放的多个区划室,在使用时使各区划室连通,将各区划室收容的药剂加以混合。
但是,在药剂中存在着一些因长时间光线照射而发生劣化的药剂,在将上述光变异性药 剂收容于上述区划室中时,需由箔等遮光层加以覆盖的药剂袋。
具有上述遮光层的药剂袋,如例如专利文献1 (即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3079403号)和 专利文献2 (即日本外观设计登记号第1107140号)所述,利用可剥离的弱密封部将药剂袋 本体内部分隔为容纳液体药剂的液体药剂收容室和容纳光变异性的干燥药剂的药剂收容室。 构成该药剂收容室的内壁,山透明的挠性片构成,具有覆盖该内壁使该内壁内的药剂不受光 线照射的铝加工膜或着色薄膜构成的遮光层部的外壁,可剥离地安装干药剂袋本体上。
通常上述药剂袋在使用时,通过用手按压上述液体药剂区划室对该药剂区划室内加压, 利用此时产生的药剂压力使上述弱密封部剥离,以此使液体药剂区划室与药剂区划室连通, 使各区划室内的药剂混合在一起。接着,利用设置于药剂袋本体上的悬挂孔将药剂袋悬挂在 悬挂架上,同时通过药剂袋本体所设的显示如上所述混合后药剂余量用的药剂余量显示部(刻 度等),确认药剂使用前的总药剂量,最后,将用于向患者注入药剂的输液管与药剂袋的接 口连接,将药剂袋内的混合后的药剂输给患者。另一方面,除了上述一连串的给药之前的操 作外,为了确认提供的药剂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必须剥离上述外壁后通过透明的挠性片, 在视觉上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可是,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药剂袋的情况下,尽管已提醒上述视觉上确认的必 要性,但有时候由于使用者的习惯而不剥除外壁(以下称为"覆盖片")或工作繁忙时使 用者忘记剥除覆盖片,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没能得到视觉上的确认 就进行一连串的给药工作,其结果是,有可能或在本来应该混合的药剂在仍未混合的情 况下就向患者给药,或将外观已变化的药剂就此混合后提供给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进行一连串的 给药之前操作的过程中,使操作者确实地实施覆盖片的剥离,以使其视觉确认药剂的混 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从而能够更正确地给药的药剂袋。
本发明的药剂袋可具备药剂袋本体,该药剂袋本体包含能够以可通过至少局部设置 的透光部视觉确认的状态收容药剂的药剂收容室,该药剂袋本体设有将所述药剂收容室 分隔为多个区划室的弱密封部,通过提高特定区划室的室内压力,解除与该区划室相邻 的弱密封部的密封状态,可剥离地安装在所述药剂袋本体上的覆盖片,在所述药剂给药 之前的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必须使用部,所述覆盖片具备覆盖所述透光部的规定的部 分,以防止至少一个区划室内收容的药剂受光照射的遮光部,以及与该遮光部连接设置, 且在安装着覆盖片的状态下防止使用上述必须使用部的连设部。
采用本发明,因为上述覆盖片的连设部在安装有覆盖片的状态下可防止上述必须使用部 的使用,因此使用该药剂袋时,在给药前进行的一连串操作中,必要去除配置于必须使用部 的连设部。而且, 一旦使用者利用剥离等方法去除防止必须使用部使用的连设部,与连设部 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过程中被一起剥离,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过部露出,因此, 使用者就能够视觉确认该药剂的存在。这样,在一连串的给药之前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可靠 地实施遮光部的剥离,使用者就能够视觉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因此能够正确 无误地给药。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于上述药剂袋本体上且用于悬挂该药剂袋本 体的悬挂啮合部,所述连设部以防止该悬挂结合部使用的状态剥离可能地安装在所述药剂袋 本体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连设部以防止该悬挂结合部使用的状态与所述药剂袋本体接合, 因此只要连设部不剥离,就不能将上述药剂袋本体悬挂在悬挂架上,因此,在为了将混合后 的药剂向患者给药而进行的一连串给药之前的操作中,有必要由使用者从药剂袋本体上剥下连设部,使悬挂啮合部从防止使用状态变成使用可能状态。而且, 一旦剥离了该连设部,与 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剥离过程中一起被剥离,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 出,使用者就能够视觉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悬挂啮合部采用预先在药剂袋本体上形成的悬挂孔,所述连设部 以封闭该悬挂孔的状态与所述药剂袋本体接合。
釆用这样的结构,在医疗现场只要剥离覆盖片,就能够使悬挂孔确实地进入使用可能状态。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至少在以上述悬挂孔为基准的与上述遮光部相反一侧的位 置和上述药剂袋本体结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上述连设部切实封闭悬挂孔的状态,即防止使用的状态下覆盖 悬挂孔,因此作为使悬挂孔进入使用可能的开放状态而进行的一连串给药之前的操作,使连 设部切实地予以剥离,由此使遮光部能更加切实地予以剥离。
在上述的药剂袋中,连设部在偏离所述悬挂孔周边部的位置上接合。
也就是说,在药剂袋本体上预先形成悬挂孔的情况下,如果上述连设部与上述悬挂孔周 边部的药剂袋本体的规定部分结合,则在该接合部分,有可能发生从悬挂孔周边拉裂药剂袋 本体,甚至有时会导致拉裂区划室的情况发生。因此,采用如上所述的上述连设部在偏离上 述悬挂孔周边部的位置接合的结构,则在悬挂孔周边不会发生应力集中的情况,能够有效地 防止药剂袋本体拉裂。
在上述药剂袋中,在所述悬挂啮合部的周边,沿着悬挂孔的周边的部设置预先切入部, 且所述连设部与该切入部的内侧结合,使通过剥离该连设部,所述切入部内侧的药剂袋本体 部分被除去,以形成悬挂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只要剥离连设部,就能够使悬挂孔切实地进入使用可能的状态。而且, 由于在悬挂啮合部只是形成切入部而没有形成悬挂孔,因此为了形成悬挂孔需将连设部切实 剥离,同时随着连设部的剥离,使遮光部也被切实剥离,由此能够将覆盖片切实剥离,从而 可对上述药剂进行视觉确认。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切入部可采用缝纫针眼。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在剥离连设部的同时确实地形成悬挂孔。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遮光部和所述连设部可形成一体。
采用这样的结构,随着连设部的剥离可使遮光部更加切实地予以剥离。而且,与遮光部 和连设部分别制造然后连接的结构相比,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7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遮光部沿悬挂方向跨越该遮光部所遮光的收容药剂的区划室。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遮光部沿悬挂方向跨越整个由该遮光部遮光的收容药剂的区划室,
因此遮光部一旦被剥离,就能够沿悬挂方向对整个区划室的内部进行视觉确认,能够以更高
精度进行确认工作。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遮光部覆盖与设置在悬挂孔近旁的区划室对应的透光部。 采用上述结构,与遮光部连接设置的连设部可尽可能地縮短,从而尽量减少新设连设部
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的下部、用于排出所述药剂 收容室内药剂的排出接口,所述连设部在上述排出接口的至少一部分剥离可能地予以安装, 以防止药剂从上述排出接口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因为所述覆盖片的连设部以防止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排出的状态安装于 排出接口上,因此在使用药剂袋时,作为为排出药剂而进行的一连串给药之前的操作,有必 要将连设部从排出接口上剥去。而且,在从排出接口上剥去连设部的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 覆盖片的一部分的连设部从排出接口上予以剥去,能够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上安装有 覆盖片,且应该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该覆盖片。
又, 一旦该连设部从排出接口上予以剥离,与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剥离过 程中一起从药剂袋本体上予以剥离,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就能够对药 剂的混合状态和药剂的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因此能够执行合适无误地给药。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被安装成封闭所述排出接口的排出口 。
采用这样的结构,只要连设部不剥离,药剂收容室中的药剂就不能够排出,从而,作为 将已经混合的药剂向患者给药而进行的一连串给药之前的操作,使用者必须从排出接口上剥 离连设部,使用于向患者给药的导管等与该排出口连接。而且在该剥离过程中遮光部也被一 起剥离,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能够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 行视觉确认。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包含在所述排出接口使用时可被取下的填塞密封片(tamper seal),该填塞密封片安装成封闭上述排出接口的排出口。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所述覆盖片的连设部包含在排出接口使用时能够取下的填塞密封 片,使用药剂袋时,与为排出药剂而进行一连串的给药之前的操作中所包含的取下填塞密封 片的操作相连动,包含该填塞密封片的连设部相对于药剂袋本体产生位移。于是,随着该连 设部被剥离排出接口,能够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上安装有覆盖片,且该覆盖片应该从药剂袋本体上予以剥离。
又, 一旦将该填塞密封片从排出接口剥离,包含该填塞密封片的连设部也被剥离,与该 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剥离过程中被一起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原来被遮光部遮 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就能够视觉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这样,在 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确实将覆盖片加以剥离,从而能够视觉确认药剂的混合状态 和保存状态等。因此能够合适地给药。
还有,如上所述因在连设部包含有填塞密封片,所以能够利用已有的填塞密封片形成连 设部,从而能够在尽可能维持已有的药剂袋制造方法的同时比较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药剂 袋。
还有,上述的填塞密封片,是指为证明药剂袋未使用过而设置的密封片,换句话说,填 塞密封片不去除就不能够从上述排出接口排出药液。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的下部、用于排出所述药剂 收容室内的药剂的排出接口;所述连设部覆盖上述排出接口,以防止药剂从该排出接口排出。
采用这样的结构,上述覆盖片的连设部以覆盖排出接口的状态设置,因此有必要使其从 该覆盖位置向使排出接口露出的位置移动。于是,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的连设部向露出位置 移动,能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上安装有覆盖片,且该覆盖片应该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
又, 一旦使该连设部向露出位置移动,与该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该位移过程中 一起从药剂袋本体上予以剥离,原来由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能够对药 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这样,在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切 实地剥离覆盖片,可以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从而可进行合适地给 药。
在上述述的药剂袋中,所述药剂袋本体的两个表面被相对的一对覆盖片所覆盖,同时上 述覆盖片的相对的一对连设部相互剥离可能地予以接合,以覆盖所述排出接口。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药剂袋时,有必要将各连设部相互剥离开来,在该剥离的过程 中,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上安装有各覆盖片,且上述各覆盖片应该从药剂袋本体 上剥离。
又, 一旦该连设部被剥离,与该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剥离过程中--起从药 剂袋本体上剥离下来,原来由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可以对药剂的混合 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
在上述药剂袋中,与所述排出接口连通的区划室是不充填药剂的空室。
9采取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各区划室内的药剂不混合的状态下,实施了一连串的给药前的 操作,也由于与排出接口连通的区划室为空室,使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可以维持在不被排出 的状态,从而避免不恰当的给药。
在上述药剂袋中,在所述连设部的所述药剂袋本体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显示必需 将覆盖片与所述药剂袋本体剥离的内容的联络栏。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上述连设部时,能够让使用者 更加确实地认识到应该将覆盖片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必须使用部是设置在所述药剂袋本体的表面、用于显示所述药剂 收容室内收容的药剂的余量的余量显示部,所述连设部至少遮蔽上述遮光部遮蔽的区划室以 外的区划室所设置的余量显示部的一部分。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上述覆盖片的连设部至少翁够遮蔽遮光部所遮蔽的区划室以外的 区划室的余量显示部的一部分,因此在使用药剂袋时,在使药剂排出的一连串的给药之前的 操作中,为了通过余量显示部来确认药剂总量,有必要使被上述连设部遮住的余量显示部露 出。而且在使该余量显示部露出的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的一部分的连设部从药剂袋 本体移开,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上安装有覆盖片,且该覆盖片应该从药剂袋本体 上剥离。
又, 一旦该连设部移动,与该连设部连接设置的遮光部也在这一移动过程中一起从药剂 袋本体上予以剥离,原来被遮光部遮住的药剂通过透光部露出,使用者可以对药剂的混合状 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这样,在一连串的给药之前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将覆盖片确 实地剥离,可以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因此可以恰当地进行给药。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余量显示部具备作为药剂余量的位指标的刻度部,以及表示与 该刻度部对应的药剂余量数值的余量数值部,所述连设部至少可遮蔽所述刻度部的一部分, 或者余量数值部的一部分,或者上述两者的一部分。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上述连接部至少可遮蔽所述刻度部的一部分,或者余量数值部的 一部分,或者上述两者的一部分,因此,通过遮蔽作为给药前的药剂余量的指标(即表示药 剂收容室内的药剂总量)的刻度部的一部分,使得在为排出药剂而进行的一连串的给药操作 中确认药剂总量时,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该连设部,从而能够确实将该连设部与遮光 部--起剥离。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至少可遮蔽刻度部的一个刻度以及与该刻度对应的余量数 值部。
1200
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连设部遮蔽给药前的药剂余量指标的刻度部以及与该刻度部对应 的余量数值部,这样,就使得在为排出药剂而进行的一连串的给药之前操作中确认药剂总量 时,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该连设部,从而能够确实将该连设部与遮光部一起剥离。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可遮蔽所述刻度部的全部,或者余量数值部的全部,或者 上述两者的全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连设部遮蔽整个刻度部,这样,就使得在为排出药剂而进行的一 连串的给药操作中确认药剂总量时,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上剥离该连设部,从而能够确实将 遮光部与该连设部一起剥离。
在上述药剂袋中,在所述连设部的与所述药剂袋本体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显示示 必需将覆盖片与所述药剂袋本体剥离的内容,或者所述连设部遮住了余量显示部的内容,或 者上述两种内容的联络栏。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进行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上述连设部时,能够让使用 者更确实地认识到应该从药剂袋本体上将覆盖片予以剥离。
在上述药剂袋中,所述连设部剥离可能地安装在所述药剂袋本体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为了确认药剂总量,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上剥去连设部,因此能够切-实地将遮光部与该连设部一起从药剂袋本体上予以剥离。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药剂袋,由于覆盖片的连设部在该覆盖片安装于药剂袋本体的 状态下可防止上述必须使用部的使用,因此,为了使用该必须使用部,就有必要将连设部从 必须使用部上去除,该连设部与遮蔽收容于至少一个区划室的药剂的遮光部连接,因此能够 隨着连设部的去除将遮光部也一起从药剂袋本体上予以剥离。通过剥离该遮光部,使对应的 透光部露出,通过该露出的透光部,使用者能够对被遮光部遮住的药剂的保存状态和混合状 态等进行视觉确认。这样在向患者给药时,能够确实剥离遮光部,并通过剥离后露出的透光 部,对药剂的保存状态和混合状态进行视觉确认,因此,能够给患者提供合适的混合药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2是沿图i的n—n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i的m—ni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覆盖片部的连接状态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上部收容容器和下部收容容器的连接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药剂袋的覆盖片部的连接状态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第1实施形态的又一变形例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8是第2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9是沿图8的K一K线的剖面图。
图10是沿图8的X — X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
图M是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XVIII—XVIII线的剖面图。
图19是沿图1的X1X—XIX线的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正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10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
图23是沿图22的xxm—xxiii线的剖面图。
图24是图23的药剂袋的变形例的剖面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药剂袋就将光变异性粉末药剂与 溶解液(液态药剂)这样两种药剂(在这里以包括溶解液和稀释液等的广义概念使用)混合的药 剂袋进行说明,但是混合的药剂及其性质、种类等并不受此说明的限制。也就是说,混合的 药剂中只要包含液态药剂、被遮光的药剂即可,例如可以是将光变异性的液体药剂与粉末或 固体形态的药剂或作为稀释液的液体药剂等混合而成的混合药剂,进行混合的药剂也可以有 三种以上。在这里,所谓被遮光的药剂当然包括一旦受到光照会变质的光变异性药剂,也包 含为了防止化、吸潮及水分蒸发的目的而使用铝片等遮光片覆盖的药剂。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II一II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III一III线的剖面图。如这些图所示,药剂袋1具备正面看大致为纵长方形的药剂袋本 体2和设置于该本体2下部的接口 3。
上述药剂袋本体2具有以能通过透光部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收容药剂的药剂收容室4, 该药剂收容室4由弱密封部4a、 4b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划室5、 7。该上部区划室5成为能够 收容光变异性固体药剂(例如二甲胺四环素盐酸盐)的区划室,而下部区划室7成为能够 收容所述固体药剂用的溶解液(例如生理盐水)的区划室。该药剂袋本体2具备构成上部区 划室5的上部收容容器6和构成下部区划室7的下部收容容器8,预先分开形成的这些收容 容器6、 8以可以连通各区划室5、 7的状态相连结。
还有,区划室的数目和药剂袋本体2内的配置状况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考虑要混合的 药剂的种类及其状况等适当设定。
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是正视时大致为长方形的挠性容器,形成上述上部区划室5内不透 水、氧气,不透光的结构。该上部收容容器6包含具有遮光层70的后部薄片50和设置于该 后部薄片50前面的前部薄片51。后部薄片50和前部薄片51在其周边部分通过熔敷接合为 袋状,在其上端部的接合部分的大致中央的悬挂孔形成区域以贯通两片薄片50、 51的形态 设置规定形状(在图1中为圆形)的悬挂孔54 (悬挂结合部)。
具体地说,后部薄片50由叠层片构成,该层叠片包含遮住光线的遮光层70和在周边部 能够与前部薄片51牢固熔敷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最内层。在本第1实施形态中,后薄片50 如图3所示,从最内层起依序层叠有:聚乙烯、聚丙烯或其混合物等构成的热塑性树脂形成 的熔敷层71,蒸有铝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或铝箔等构成的遮光层70, 以及PET、尼龙等构成的增强层72。而且,利用上述遮光层70,防止上部区划室5收容的 药剂受到通过后部薄片50的光线的照射,因此不能够通过该后部薄片50对上部区划室5内 部进行视觉确认。还有,本第1实施形态中,这一遮光层70形成水分和氧气也不能够通过 的结构。
前部薄片51是包含在周边部能够与后部薄片50熔敷的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最内层的叠 层片,并形成透明(包括半透明、着色透明)片结构,以便通过该前部薄片51能够用视觉 确认上述区划室5的内部情况。也就是说,该前部薄片51相当于透光部。在本第1实施形 态中,该前部薄片如图3所示,是从最内层起依序层叠下述叠层而构成的,即,由聚乙烯、 聚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等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熔敷层73,由蒸镀有二氧化或氧化铝的PET、 尼龙或EV0H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构成、形成不透水和氧的结构的阻挡层74,由PET或 尼龙等构成的增强层75,以及由聚乙烯、聚丙烯、PET等构成的弱熔敷层76。该前部薄片51
13的熔敷层73采用与上述后部薄片50的熔敷层71的互溶性好的热塑性树脂,以使各薄片50、 51能够牢固熔敷(牢固密封)。
下面对后部薄片50和前部薄片51的具体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在上部收容容器6的上端 部和左右侧边缘部,后部薄片50和前部薄片51通过熔敷牢固连接。另一方面,在上部收容 容器6的下端部,弱密封用的薄片40以其下端部从各薄片50、 51的下端边缘伸出的状态夹 设于其间,在该弱密封用的薄片40的上端部,通过该弱密封用的薄片40以弱熔敷接合(参 照图5)。也就是说,在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的下端部,用弱密封用薄片40形成弱密封部4a, 该弱密封部4a形成能够通过提高上下区划室5、 7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压力而剥离(解除密 封状态)的结构。具体地说,该弱密封用的薄片40利用与构成后部薄片50和前部薄片51 的熔敷层71、 73的热塑性树脂相溶性小的热塑性树脂形成。例如,在采用聚乙烯系的合成 树脂作为熔敷层71、 73的情况下,弱密封用的薄片40适于釆用聚乙烯以及与其不具有互溶 性的树脂、例如聚丙烯等的混合物。作为这样构成弱密封用的薄片40的热塑性树脂,采用 与构成熔敷层71、 73的热塑性树脂相溶性小的热塑性树脂,因此作为该熔敷部分的弱密封 部4a比较容易剥离。
又,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具备以覆盖上述上部区划室5的前表面和悬挂孔54的状态可 剥离地安装于上述前部薄片51的前表面的覆盖片52。
覆盖片52由包含遮住光线的遮光层77和与构成前部薄片51的最外层(在本实施形态 中为弱熔敷层76)的热塑性树脂相溶性小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最内层在内的叠层片所构成。 在本第l实施形态中,覆盖片52如图3所示,从最内层起依序层叠上述弱熔敷层78、由蒸 镀有铝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或铝箔等构成的遮光层77、由PET或尼龙等 构成的增强层79而构成。而且,作为构成上述弱熔敷层78的热塑性树脂,采用与构成前部 薄片51的弱熔敷层76的热塑性树脂相溶性小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利用聚乙烯构成弱熔敷性 层76的情况下,使用聚丙烯或混合聚丙烯的聚乙烯等,使得比较容易从前部薄片51上剥离 该覆盖片52。
还有,上述覆盖片52在规定的部分被熔敷,可剥离地接合于前部薄片51,但是,两薄 片51、 52的具体接合结构并不受此限制,例如也可以在覆盖片52和前部薄片51中的至少 任一薄片的接合面上设置粘接层,通过该粘接层可剥离地接合。
具体地说,该覆盖片52具备覆盖上部区划室5的前表面的大致为长方形的遮光部52a, 以及连设于该遮光部52a上端并覆盖上述悬挂孔54 (悬挂结合部)的左右对称舌状的连设 部52。也就是说,在本第1实施形态中,悬挂孔54 (悬挂结合部)相当于必须使用部。还有,在本第1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对遮光部52a和连设部52b —体成型作为覆盖片52的 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其分别形成然后相互连接为一体。
该覆盖片52的遮光部52a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周边部以覆盖上部区划室5的前表 面的状态可剥离地与前部薄片51接合。而且,在该覆盖片52与前部薄片51接合的状态下, 利用上述遮光部52a的遮光层77,防止上部区划室5中容纳的药剂被通过前部薄片51进入 的光线所照射,因此也就不能够通过该前部薄片51对上部区划室5内部的情况进行视觉确 认。另一方面, 一旦剥除上述覆盖片52,就能够通过前部薄片51对上部区划室5内部的情 况进行视觉确认。
又,在上述遮光部52a的上沿部的连设部52b延伸出的部分的两旁具有切成大致为三 形的切口部52c,在剥离覆盖片52时,从上述切口部52c将遮光部52a切开一个切口,在 使遮光部52a的两侧部的接合部分接合的状态下,可以在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方向上的整个 长度上剥取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遮光部52a。
覆盖片52的连设部52b在以上述悬挂孔54为基准、与遮光部52a相反侧的位置上可剥 离地与前部薄片51接合,在该接合状态覆盖该悬挂孔54,悬挂孔54处于封闭状态,即不 能在该悬挂孔54插入悬挂架等的钩子进行悬挂的状态。从而在该连设部52b与药剂袋本体 2接合的状态下,悬挂孔54处于使用受到防止的状态,即不起悬挂孔作用的状态。通过剥 离连设部52b,使悬挂孔54恢复可使用状态。
更具体地说,连设部52b的接合部58,如图1和图4所示,处于偏离悬挂孔54的周边 的位置,沿着连设部52b的上沿部形成细长形状。这样,使接合部58形成于偏离悬挂孔54 的周边部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随着该连设部52b的剥离,悬挂孔54周边部受到过度的应 力作用,从该悬挂孔54的周边开始,发生层间剥离等药剂袋本体2被拉裂的情况。
还有,上述接合部58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封闭悬挂孔的目的适当设定。从 而,也可以把接合部58的形状做成全部或部分包围上述悬挂孔54的形态,将其设定为圆形、 椭圆形、方形、圆弧形、3字形等。
这样,上述结构的上部收容容器6被具备后部薄片50的遮光层70和覆盖片52的遮光 部52a的遮光层77的遮光层部大致完全乃至完全覆盖,也就是说,上部收容容器6内的上 部区划室5被上述遮光层部覆盖,因此可以遮住向该上部区划室5内射入的光线,因此,可 以有效防止收容于上部区划室5的药剂受光照射外观发生变化的情况发生。又,在上部区划 室5被遮光层部覆盖的状态下,不能够对上部区划室5内的情况进行视觉确认,但是,在上 述遮光层部的一部分由可剥离的遮光部52a形成,通过剥离该遮光部52a,可以对上述上部
15区划室5内部进行视觉确认,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通过剥离遮光部52a,可以对收容的药 剂的保存状态等进行确认。
另一方面,下部收容容器8是在正面看来大致为方形的挠性容器,能够在上述下部区划 室7内收容液态药剂。该下部收容容器8通过包含热塑性合成树脂的筒状薄片的上下端熔敷 接合形成袋状,在其下端边沿的大约中央部,以与下部区划室7连接的状态设置圆筒状的上 述排出接口 3。
上述下部收容容器8利用透明薄片(包括半透明、着色透明薄片)形成内部可以通过视觉 确认的结构,在其侧面上印刷表示内部容量的刻度等(未图示)。形成该下部收容容器8的透 明筒状薄片,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形成的薄片。此外,形成上述下部收容容器 8的透明筒状薄片不限于上述单层结构的薄片,也可以是多层结构的薄片,例如,从最内层 起依序为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内表面层、蒸镀有二氧化硅的PET等构成的阻挡层、聚 乙烯等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外表面层多层叠层构成的薄片。
该筒状透明薄片的具体的接合结构,在下端部,在插入排出接口 3的状态下,通过熔敷 使其牢固接合,另一方面,在上端部,将从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的下端边沿伸出的弱密封用 薄片40的下端部以介于中间设置的状态利用熔敷方法接合(参照图5)。也就是说,本第1 实施形态的药剂袋1中,下部收容容器8的下端部的熔敷工序与两收容容器6、 8的连接工 序同时进行。
具体地说,在下部收容容器8的上端开口部插入弱密封用薄片40的下端部,同时在后 部薄片50和前部薄片51之间夹入下部收容容器8的上端部,在该状态下在重叠部分进行熔 敷,以此连接上部收容容器6与下部收容容器8。又,在这时,弱密封用薄片40的下端部 熔敷于上述筒状透明薄片,形成弱密封部4b。该弱密封部4b也形成通过提高区划室5、 7 的室内压力可以剥离的结构,从而,弱密封用薄片40利用与构成上述透明筒状薄片的内表 面层的热塑性树脂相溶性小的热塑性树脂形成。
下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1的使用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使悬挂药剂袋1、特别是药剂袋本体2用的悬挂孔54形成贯通状态(可使用 状态),将覆盖片52剥离。
具体地说,用手抓住覆盖片52的连设部52b的未接合部份向下拉,该连设部52b就从 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下来,悬挂孔54就形成贯通状态。因为该连设部52作为覆盖片52与 遮光部52a形成一体,因此,随着上述连设部52b的牵拉动作,遮光部52a也可以一起剥离, 借助于此,使前部薄片51的大约整个面露出,通过该前部薄片51,可以视觉确认上部区划室5中收容的药剂的保存状态。
然后, 一旦用手按压药剂袋本体2的下部收容容器8,下部区划室7的内部压力就升髙, 以此可以使弱密封部4a、 4b剥离,使上下两个区划室5、 7形成连通状态。在该状态下,上 下摇动药剂袋1,将收容于两个区划室5、 7中的药剂混合。也就是说,使上部区划室5中 收容的药剂溶解于下部区划室7收容的溶解液中,调制出提供患者的混合药剂。
在这种状态下,也因为覆盖片52被剥离,前部薄片51的大致整个表面露出,因此可以 通过该前部薄片51在药剂袋1的整个长度上高精度地确认各药剂的混合状态,容易判断例 如是否有剩下未溶解的药剂。
然后将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54挂在药剂袋吊架的钩上,将药剂袋l(药剂袋本体2)加 以悬挂,在排出接口3上连接管等,通过该管道将药剂袋本体2内的混合药剂输给患者。
在这里,在例如繁忙等情况下医生或护士等使用者忘记剥离覆盖片52,各区划室5、 7 中收容的药剂没有混合就要将药剂袋1悬挂于吊架上的情况下,因为覆盖片52的连设部52b 将悬挂孔54覆盖成封闭的状态(防止使用的状态),所以不能将药剂袋1悬挂在吊架上。从 而在向患者给药时,连设部52b能够可靠地被剥离。而且,通过剥离连设部52b,如上所述, 也可将遮光部52a可靠地剥离,这样,就可以看到上部区划室5收容的药剂,了解到各区划 室5、 7收容的药剂尚未混合。因此,在该时刻可以视觉确认被遮光层70、 77所遮蔽的药剂 的保存状态,而且在将该药剂与下部区划室7收容的药剂混合之后,可以视觉确认其混合状 态。
也就是说,采用该药剂袋1,可以将剥离连设部52b作为给药之前操作的一部分、即悬 挂孔54的形成操作,随着该连设部52的剥离操作的进行,也确实剥离了遮光部52a。又, 遮光部52a剥离之后,通过剥离了该遮光部52a的前部薄片51的大约整个表面,可以视觉 确认药剂的保存状态和是否进行了混合,混合的状态如何等,这样就可以对患者正确地将混 合药剂提供给患者。
还有,以上对本第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1进行了说明,对于该第1实施形态,例如可以 有以下所述的变更。
(l)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是对在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形成区域预先形成悬挂孔54, 并以封闭该悬挂孔54的状态配设连设部52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剥离连设部52b以 在悬挂孔形成区域形成贯通状态的悬挂孔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设置于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形成区域(悬挂孔结合部) 预先沿着悬挂孔54周边形成缝纫针眼110,另一方面,通过熔敷使连设部52b与该缝纫针眼110内侧的药剂袋本体111牢固接合,通过剥离该连设部52,上述悬挂孔形成区域112 内侧的药剂袋本体部分111就被除去,在悬挂孔形成区域112形成贯通状态的悬挂孔54。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连设部52b剥离之前,在上述悬挂孔形成区域112只形成缝纫针眼110 而不形成悬挂孔54,因此不能够吊挂在悬挂架上,从而,为了形成悬挂孔54,就要确实剥 离连设部52b,与此同时,也更可靠地一起剥离遮光部52a。
(2)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能够利用切口部52c在吊挂方向的全长只剥离遮光部52a 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但是切口部52c可以适当省略。也就是说,在图7所示的药剂袋100 中,不设置切口部,整个覆盖片152加以剥离。
(3)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覆盖片52沿着吊挂方向跨越上部区划室5,也就是覆盖片 52在上部区划室5的上下方向整个长度上设置,但是覆盖片的配置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 也能以只覆盖上部区划室的下半部的状态可剥离地配置覆盖片,在这种情况下,前部薄片的 上半部釆用利用遮光层遮光的结构。但是,如果像上述第1实施形态那样,前部薄片的大约 整个面形成透光部,在该透光部配置覆盖片52并使其跨越上部区划室5,则在剥离覆盖片 时,在吊挂方向(上下方向)的全长就露出前部薄片51的透光部,通过该前部薄片51的透 光部能够以视觉确认上部区划室5内部的情况,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确认。
(4)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上下两个区划室5、 7中在悬挂孔54近旁配置的上部区划 室5由作为遮光层部的遮光层70、 77覆盖,但是利用遮光层覆盖的区划室不限定于上部区 划室5。也就是说,也可以利用遮光层部覆盖下部区划室7。但是,如果用遮光层部覆盖上 部区划室5,对内部容纳的药剂进行遮光,连设部的延伸长度可以做得尽可能短,这样就可 以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减轻经济负担。
(5) 又,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连设部152b设置与前部薄片151不接合的剥片155,摘 下该剥片155就能够剥离覆盖片152的结构。
(6)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采用夹着弱密封用薄片40进行熔敷,形成弱密封部4a、 4b 的结构,但是形成弱密封部4a、 4b的方法也不限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方法。
例如,也可以对弱密封部设定比其他熔敷部分更短的加热熔融时间,或设定较小的熔敷 压力和温度值,形成能够用比其他熔敷部分小的外力剥离的结构。
(7)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上部区划室5,其前表面用透光部(前部薄片51)形成, 利用遮光部52a覆盖该透光部,但是也可以将后部薄片也作为透光部形成,配设遮光部以覆 盖前部薄片和后部薄片。
(8) 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本体2,是分别形成上部收容容器6和下部收容容器8,然后把它们加以连接形成的,但是药剂袋本体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长的 后部薄片和前部薄片两片重叠,将这两片在规定的地方熔敷形成将药剂袋本体内部分隔成多 个区划室的状态。
第2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8〜图IO对本发明的药剂袋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8是第2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图9是沿图8的IX —K线的剖面图。图10是 沿图8的X — X线的剖面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药剂袋201,与第1 实施形态一样,具备正面看来纵向略长的长方形的药剂袋本体2和设置于该药剂袋本体2的 下部的排出接口3。
第2〜第7实施形态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不同点是,被配置覆盖片52的连设部的必 须使用部是设置于药剂袋本体2的下部的排出药剂收容室4内药剂用的排出接口 3。下面对 该不同点进行重点说明。第2实施形态中,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乃至大致相同的结构在图 中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2实施形态中,也是上部收容容器6具备与上述前部薄片51可剥离地接合的覆 盖片252,在该接合状态下,该覆盖片252覆盖着上述区划室的前表面。
该覆盖片252具备:具有为上部区划室5收容的光变异性药剂遮光的遮光层77的遮光 部252a,从该遮光部252a下部延伸出的、配置于下部区划室7的前方的舌部252b,以及从 该舌部252b的下部至上述排出接口 3延伸设置、可剥离地熔敷于排出接口 3以覆盖配置于 该排出接口 3的下端部的排出口 3a的接口连接部252c。也就是说相当于连设部的接口连接 部252c通过舌部252b与遮光部252a连接设置。
还有,本第2实施形态中,由上述遮光部252a、舌部252b、以及接口连接部252c利 用一枚薄片形成为覆盖片252,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形成遮光部252a、舌部252b、 以及接口连接部252c,然后将其接合为一体,构成覆盖片252。
上述覆盖片252的遮光部252a如图8和图9所示,在其周边部P以覆盖上部区划室5 的前表面的状态可剥离地与前部薄片5】接合。
上述舌部252b设定为比上述遮光部252a的宽度尺寸稍微小的宽度尺寸,沿着下部收 容容器8的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上述接口连接部252c设定为比上述舌部252b 的宽度尺寸小,比排出接口 3的宽度尺寸稍大的宽度尺寸。又,接口连接部252c的下端部, 以向后侧弯折的状态,其上表面(即弯折以前的背面)可剥离地熔敷于排出接口 3的下表面, 覆盖着向排出接口 3的下方开口的排出口 3a。而且,接口连接部252c的后端部(即弯折前的下端部)延伸设置到排出接口 3的后方侧,该延伸设置部分在将接口连接部252c从排出接 口 3上剥离时作为抓住剥离的剥离头252d起作用。
这样,上述结构的上部收容容器6几乎完全被后部薄片50的遮光层70和覆盖片252 的遮光部252a的遮光层77所覆盖。也就是说,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内的上部区划室5被上 述遮光部252a所覆盖,因此,能够遮住射向上部区划室5内的光线,因此可以避免上部区 划室5中存放的药剂受光照而发生外观变化等情况。又,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在上部区划室 5被遮光部252a所覆盖的情况下,处于不能够对上部区划室5内的药剂进行视觉确认的状 态,而在上述遮光部252a被从上部区划室5剥离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区划室5内的情况 进行视觉确认,通过剥离遮光部252a能够确认所收容药剂的状态。
另一方面,具体地说,上述排出接口 3具有向下方开口的排出口 3a和配设于该排出口 3a内部的被穿孔部。该被穿孔部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即 利用穿刺针等进行穿刺,可以使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从该穿刺针排出,而在该穿刺针拔出时 由于与弹力对应的恢复力的作用,将上述排出口3a封闭,使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不能排出。 本第2实施形态中,上述排出接口 3的排出口 3a由上述覆盖片252的接口连接部252c覆盖, 因此,在将该接口连接部252c从排出接口 3上剥离时,上述被穿孔部露出,并能够利用穿 刺针对上述被穿孔部进行穿刺。
下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使用时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使上述排出接口 3的被穿孔部露出,抓住上述接口连接部252c的剥离头252d 向下拉,将该接口连接部252c从排出接口 3剥下。再使接口连接部252c向前侧移动,以此 将在上述周边部P处接合的遮光部252a从前部薄片51上剥离。
接着,用手按压药剂袋本体2的下部收容容器8, 一旦下部区划室7的室内压力增大, 由于该压力,弱密封部4a、 4b剥离,上下两个区划室5、 7形成连通状态。在该状态下,上 下摇动药剂袋l,使两个区划室5、 7内收容的药剂混合。
然后,将悬挂架的钩子插入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54,将药剂袋1 (药剂袋本体2)吊挂 起来,然后,用穿刺针对排出接口 3的被穿孔部进行穿刺,通过与该穿刺针连接的导管将药 剂袋本体2内的混合药剂输给患者。
如上所述,采用上述药剂袋201,上述覆盖片252的接口连接部252c被安装于该排出 接口3,通过覆盖排出接口 3的排出口 3a,防止药剂收容室4内的药剂的排出,因此,在使 用药剂袋l时,有必要在为排出药剂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中进行从排出接口 3剥离接口连接 部252c的操作。而且在从排出接口 3上剥离接口连接部252c的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覆盖
20片252的一部分的接口连接部252c被从排出接口 3上剥离,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 体2上安装着覆盖片252,以及该覆盖片252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另一方面,如上 所述,随着接口连接部252c被从排出接口 3剥离,能够将具备该接口连接部252c的覆盖片 252整个从药剂袋本体2剥离,其结果是,覆盖片252的遮光部252a也从药剂袋本体2上 剥离,使用者能够对原来由该遮光部252a遮住光线的药剂的存在情况进行视觉确认。
如上所述,药剂袋201由于在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确实实施覆盖片252的剥 离,故能够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其结果是,能够合适地给药。
第3实施形态
在实施第2实施形态中,覆盖片252安装在排出接口 3上,并覆盖着排出口 3a,但是 也可以改变这一结构,做成如下所述的结构。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上述药剂袋本体2以及排出接口 3具有与第2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对这些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药剂袋201的排出接口 3上,可剥离地接合有填塞密封片S。该填塞 密封片S配置成覆盖着上述排出口 3a的状态,是为了通过与排出接口 3接合证明该药剂袋 201是未使用过的药剂袋而设置。换句话说,上述填塞密封片S不去除,就不能够用穿剌针 对上述排出接口 3的被穿孔部进行穿刺,因此,在使用药剂袋201时,必定要将上述填塞密 封片S从排出接口 3剥离。
另一方面,上述覆盖片252具备上述遮光部252a以及舌部252b,在该舌部252b的下 端部延伸设置有固定于上述填塞密封片S上的密封连接部252e。由于该密封连接部252e固 定于上述填塞密封片S的一端部(图中为前端部),因此,在使用药剂袋l时,当从排出接口 3上剥离填塞密封片S时,该密封连接部252e与该填塞密封片S —起被移开。
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1,上述覆盖片252的密封连接部252e安装于在使用排出 接口 3的时候将被取下的填塞密封片S上,因此在使用药剂袋1时,与为排出药剂而在给药 前进行的一连串动作中包含的,取下填塞密封片S的操作连动,使密封连接部252e也相对 于药剂袋本体2移动。而且,随着安装密封连接部252e的填塞密封片S从排出接口 3上剥 离,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装有覆盖片252,以及该覆盖片252应该从药剂 袋本体2上剥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随着填塞密封片S被从排出接口3取下,能够将具 有安装于该填塞密封片S的密封连接部252e的覆盖片252整个从药剂袋本体2剥离,其结 果是,覆盖片252的遮光部252a也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使用者能够对原来由该遮光部 252a遮住光线的药剂的存在情况进行视觉确认。
21还有,采用上述实施形态的药剂袋1,如上所述,是将密封连接部252e相对填塞密封 片S进行连接,因此,在像以往那样制造药剂袋的过程中,在覆盖上覆盖片252时,如果将 上述密封连接部252e连接填塞密封片S上,就能在尽可能维持已有的药剂袋制造方法的状 态下,比较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药剂袋l。
第4实施形态
又,药剂袋可以采用以下所述的结构代替上述第1〜3实施形态的结构。
图12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的xni—xin线的剖面
图。还有,第4实施形态的药剂袋301是第1实施形态的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和下部收容容 器8的构成的上下翻转的状态,也就是在与上部收容容器6具有相同结构的本实施形态的下 部收容容器308的下端部设置排出接口 3,另外一方面,在与上述下部收容容器8具有相同 结构的本第4实施形态的上部收容容器306的上端部形成悬挂孔54。也就是说,在上述下 部收容容器308的下部区划室307收容光变异性的粉末,另一方面,在上述上部收容容器306 的上部区划室305收容溶解上述粉末药剂用的溶解液,这些上部区划室305和下部区划室307 是由弱密封部4a、 4b(与上述各实施形态上下位置相反)将药剂袋本体2内的药剂收容室104 分隔形成的区划室。
上述药剂袋301具备以覆盖下部区划室307的前后两个侧面以及排出接口 3状态配置 的一对覆盖片352。这些覆盖片352具备分别用具有与上述遮光部252a大致相同结构的不 透光性树脂等形成,正面看来大致为矩形的本体薄片352a,以及在该本体薄片352a的下端 部向侧方延伸的剥离头352b。这些本体薄片352a在其周边部R可剥离地相互熔敷,同时该 周边部R的上边部夹着上述前部薄片51和后部薄片50与它们可剥离地熔敷在一起。
如上所述,各覆盖片352覆盖下部区划室307的前后两侧面,以此避免光线通过前部 薄片51照射下部区划室307内的药剂,其结果是形成从药剂袋301的外部不能够通过前部 薄片51对下部区划室307内部的情况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也就是说,与该本体薄片352a 的下部区划室307对应的部分相当于遮光部。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剥离头352b相互扯开, 将各覆盖片352的周边部K的熔敷部剥离,形成上述下部区划室307呈露出的状态,在这种 状态下,可以通过上述前部薄片51对下部区划室307内的药剂进行视觉确认。
换句话说,上述覆盖片352通过从配置成覆盖排出接口 3状态的覆盖位置将上述各剥 离头352b相互扯开,能够使上述各覆盖片352移动到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位置。这样,在 本第4实施形态中,上述各覆盖片352的下端部构成将上述覆盖位置和露出位置具体化用的 接口覆盖部352c,该接口覆盖部352c相当于连设部。
22而且,在使用上述药剂袋301时,不进行上述实施形态的从排出接口 3上剥离接口连 接部252c的工作,而是将上述各覆盖片352相互扯开,进行使接口覆盖部352c成为露出位 置的操作。
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301,由于上述覆盖片352的接口覆盖部352c配置成能从 覆盖排出接口 3的覆盖位置到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露出位置自由移动,因此在使用药剂袋301 时,为了排出药剂,有必要使处于上述覆盖位置上的各接口覆盖部352c移动到露出位置。 而且,在使各接口覆盖部352c向露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各覆盖片352的一 部分的接口覆盖部352c的剥离(移动),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装着覆盖片 352,以及该覆盖片352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随着接口覆盖 部352c被移向露出位置,就能够将整个覆盖片3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其结果是,使 用者能够对原来由该覆盖片352遮住光线的药剂的存在情况进行视觉确认。 第5实施形态
在上述第4实施形态中,利用一对覆盖片352覆盖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前后两侧面,但 是也可以采取下面所述结构取代该结构。
图14是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一部分的示意图。除了上述覆盖片352以外 的结构与药剂袋301相同,因此,对这些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药剂袋401具备取代上述覆盖片352的覆盖片452。该覆盖片452由结构 大致与上述遮光部52a相同的不透光性合成树脂等构成,从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前侧面上端 部向下方延伸,同吋在排出接口 3的下方折回,延伸到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后侧面上端部为 止。这样折回的覆盖片452分别在上边和左右两边可剥离地熔敷,从而在整体上形成袋状, 在该上边部的熔敷处,夹着上述前部薄片5】和后部薄片50。也就是说,覆盖片452通过折 回,可剥离地熔敷,形成在其内部容纳下部区划室307和排出接口 3的袋状,同时,固定在 下部收容容器308上端部的前后两个面上。又,覆盖片452的一端部延伸设置到与下部收容 容器308后表面熔敷的部位上方的位置,构成剥离头452b。
如上所述,覆盖片452覆盖下部区划室307的能后两侧面,以此避免下部区划室307内 的药剂受到通过前部薄片51进来的光线照射,其结果是形成了不能够从药剂袋401的外部 通过前部薄片51对下部区划室307内的情况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 剥离头452b从药剂袋本体2上扯开,剥离对下部区划室307熔敷的部分,使覆盖片452向 下侧移动,以此使下部区划室307和排出接口 3露出,在这种状态下,可以通过上述前部薄 片51对下部区划室307内的药剂进行视觉确认。换句话说,上述各覆盖片452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可以通过拉扯上述各剥离头452b,使 其离开药剂袋本体2,使其从覆盖排出接口 3的位置上移动到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位置。这 样,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覆盖片452的折回当中的部分构成了实现上述覆盖位置和露出位 置用的接口覆盖部452c,该接口覆盖部452c相当于连设部。
而且,在使用上述药剂袋401时,进行从上述下部区划室307上剥离覆盖片452,使接 口覆盖部452c处于露出位置的操作。
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401,由于上述覆盖片452的接口覆盖部452c被配置成能从 覆盖排出接口 3的覆盖位置向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露出位置自由移动,因此能够取得与上述 药剂袋301同样的效果。
第6实施形态
在上述第4和第5实施形态中,采用覆盖下部收容容器308前后两侧面的结构,但是也 可以采用下面所述结构代替这种结构。
图15是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一部分的示意图。除上述覆盖片452以外的 结构与药剂袋401大致相同,因此,对于这些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同时在这里省略 其说明。
本第6实施形态的药剂袋501具备取代上述覆盖片452的覆盖片552。覆盖片552具备: 具有上述遮光层77的遮光部552a、从该遮光部552a的下端向排出接口 3延伸设置的舌部 552b,以及设置于该舌部552b的下端部并外嵌于排出接口 3上的盖体552c。上述遮光部552a 和上述药剂袋1 一样,熔敷于下部收容容器308,以便为上述下部区划室307内的药剂遮光。 上述舌部552b是为了连接上述遮光部552a和盖体552c,以便盖体552c能够从覆盖排出接 口 3的排出位置移动到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露出位置而设置的。
于是,在使用上述药剂袋501时,必须进行从排出接口 3上取下覆盖上述排出接口 3的 覆盖位置上的盖体552c,使其移动到让该排出接口 3露出的露出位置上的操作。
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501,由于设置为容易将上述覆盖片552的盖体552c从覆盖 排出接口 3的覆盖位置移向使排出接口 3露出的露出位置的结构,所以能够取得与上述药剂 袋501相同的效果。
又,在上述药剂袋501设置弱密封部4c,通过该弱密封部4c将上述下区划室307分隔 为两个区划室307a和307b。在区划室307a和307b中,与排出接口 3连通的区划室(以下 表示为"下侧区划室307b")作为不充填药剂的空室。
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假定在各区划室307a、 305内的药剂为非混合状态下,实施了一连
24串的给药操作的场合,由于与排出接口 3连通的下侧区划室307b形成空室,所以能够保持 药剂收容室104内的药剂不被排出,其结果是,能够控制住不恰当的给药。
还有,在上述第6实施形态中,采用以盖体552c覆盖排出接口 3的方法,但是也可以 采用上述具有接口连接部52c的覆盖片取代这种结构。
第7实施形态
图16是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药剂袋剖面一部分的示意图。除了上述覆盖片552以外 的结构与药剂袋501大致相同,因此对这些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药剂袋601具备取代上述覆盖片522的覆盖片652。覆盖片652具备;具 有上述遮光层77的遮光部652a,以及从该遮光部652a的下端部延伸设置、与上述接口连 接部252c(参照图9)同样以覆盖排出口 3a的状态可剥离地熔敷于排出接口 3的接口连接部 652c。上述遮光部652a,与上述药剂袋1 一样,熔敷于下部收容容器308,以便为上述下部 区划室307内的药剂遮光。
于是,在使用上述药剂袋601时,必须从上述排出接口 3剥离覆盖片652的遮光部652a, 同时从下部收容容器308上剥离上述遮光部652a。
采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601,由于覆盖片652的接口连接部652c安装于排出接口 3 上,通过覆盖该排出接口 3的排出口 3a,来防止药剂收容室104内的药剂的排出,因此能 够得到与上述药剂袋201相同的效果。
又,在药剂袋601上,与药剂袋501—样设有弱密封部4c,因此,即使假定在各区划室 307a、 305内的药剂处于非混合的状态下,进行了一连串的给药操作的情况下,也由于与排 出接口 3连通的下侧区划室307b形成空室,能够抑制不恰当的给药。
还有,在上述第2〜7实施形态中,在上述接口连接部252c、接口覆盖部352c、 452c以 及密封连接部252e的外侧(也就是与上述药剂袋本体2背离的一侧的表面),例如,也可以 如图12所示,形成表示必须从药剂袋本体2剥离覆盖片252、 352、 452、 552的意思的联络 栏V。
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一连串的给药前的工作过程中操作接口连接部252c、接口覆盖部 352c、452c以及密封连接部252e的情况下,可以让使用者更可靠地认识到应该将覆盖片252、 352、 452、 5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去。
又,在上述第4和第5实施形态的药剂袋301、 401中,采用由覆盖片352、 452覆盖下 部收容容器308的前后两侧面的结构,因此,上述后部薄片50不必一定要有遮光性,在采 用透光性的树脂形成后部薄片5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前部薄片51和后部薄片50两个侧面确认内部药剂的状态,其结果是,在确认药剂的余量时,不仅可以省去将药剂袋本体2正反 面翻转的麻烦,而且可以确认合适的药剂注入状态,因此,可以使注入该药剂的患者有放心 的感觉。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前部薄片51和后部薄片50相当于透光部, 通过该透光部可以对下部收容容器308中收容的药剂进行视觉确认。
还有,在上述第4和第5实施形态的药剂袋301、 401中,采用以覆盖片352、 452覆盖 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前后两侧面的结构,因此,也可以在上述下部收容容器308的外侧被覆 盖片352、 452覆盖的空间内配设例如脱氧剂或干燥剂。采取这样的结构,在上述下部收容 容器308内的药剂是容易氧化的药剂或吸湿性药剂的情况下,在药剂袋保存时可以抑制该药 剂的氧化,防止其受潮。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釆取通过弱密封用薄片40进行熔敷形成弱密封部4a、 4b的结构, 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对弱密封部的加热熔融时间设定得比其他熔敷部分短,或 是将熔敷压力或温度设定为较小的值,以形成可以用比其他熔敷部分小的外力剥离的结构。
还有,上述第2〜7实施形态的药剂袋本体2采用将上部收容容器6、 306与下部收容容 器8、 308分别形成,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方法形成,但是对药剂袋本体的具体形状并不 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两片长的后部薄片和前部薄片加以重叠,在规定处将这两片薄片 熔敷以在药剂袋本体2内分隔形成多个区划室。
又,在上 述说明中,对遮光部252a、 552a、 652a及本体薄片352a分别就对光变异性药 剂进行遮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为了分别抑制药剂的氧化、吸湿和蒸 发而覆盖该药剂的铝片等,也构成上述覆盖片。也就是说,上述遮光部52a、 552a、 652a以 及本体薄片352a只要是覆盖药剂使得不能够从外部对药剂进行视觉确认的即可。
第8实施形态
下面利用图17〜19对本发明的药剂袋的第8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7是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图18是沿图8的XVIII—XVII1线的 剖面图。图19是沿图17的XIX—XIX线的剖面图。如这些图所示,本第8实施形态的药剂 袋701与第1实施形态一样,具备正面看来纵向稍长的矩形的药剂袋本体2以及设置于该药 剂袋本体2下部的排出接口 3。
第8〜11实施形态在配置覆盖片52的连设部的必须使用部是表示药剂收容室4内收容 的药剂的余量的余量显示部,这点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大为不同。下面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说 明。在第8实施形态中,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乃至于大致相同的结构在图中以相同的符号表 示并省略其说明。该第8实施形态中也具备构成下部区划室7的下部收容容器8。
在该下部收容容器8的侧面印刷有作为对上述药剂收容室4内的药剂余量的水位指标的 刻度部Ml和表示对应于该刻度Ml的药剂余量数值的余量数值部Sl。也就是说,上述刻度 部Ml是上部区划室5内的药剂与下部区划室7内的药剂混合成的混合药剂的水位指标,余 量数值部S1以数值表示与该水位对应的药剂量。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余量数值部S1在上 下方向上排列75mL、 50mL、 25mL三种数值,在与这些数值对应的上下位置上形成上述刻度 部Ml。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刻度部Ml和余量数值部Sl构成余量显示部H的一个 例子。
另一方面,上部收容容器6上,和第1实施形态一样,覆盖片752与上述前部薄片51 的前表面可剥离地接合。
该覆盖片752包含具有为收容于上部区划室5的光变异性药剂遮光的、即上述遮光层77 的遮光部752a,以及从该遮光部752a的下端延伸出、配设于下部区划室7的前方而阻碍上 述余量显示部H的使用(目视)的遮蔽部752b (连设部)。又,在本第8实施形态中,遮蔽部752b 与下部收容容器8处于未接合状态,该遮蔽部752b在从上述前部薄片51上剥离上述遮光部 752a时作为剥离头起作用。
上述覆盖片752的遮光部752a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其周边部P以覆盖上部区划室5 的前表面的状态可剥离地与前部薄片51接合。而且,在该覆盖片752与前部薄片51接合的 状态下,利用上述遮光部752a的遮光层77,为上部区划室5中容纳的药剂遮挡通过前部薄 片51照射进来的光线,其结果是,形成不能够从药剂袋1的外部通过前部薄片51对上部区 划室5内部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另一方面, 一旦将上述覆盖片752剥离,就形成能够通过 前部薄片51对上部区划室5内部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
上述遮蔽部752b,其宽度尺寸设定为比上述遮光部752a的宽度尺寸稍小,沿着下部收 容容器8的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又,在本实施形态中,遮蔽部752b延伸到上述收容容 器8的中部,以覆盖上述余量数值部S1的75mL部分和与其对应的刻度部Ml。
下面对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701的情况下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确认上述药剂收容室4内的药剂总量, 一旦如上所述,将遮蔽刻度部MI以 及余量数值部Sl的遮蔽部752b向上方拉开,相应于该操作在上述周边部P接合的遮光部752a 也从前部薄片51上被剥离开来。
接着,用手按压药剂袋本体2的下部收容容器8,下部区划室7的室内压力提高,于是, 由于该压力,弱密封部4a、 4b剥离,上下两个区划室5、 7形成连通状态。然后,将悬挂架的的钩子插入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54,将药剂袋l(药剂袋本体2)吊 挂起来,然后用穿剌针对排出接口 3的被穿孔部进行穿刺,通过与该穿刺针连接的导管将药 剂袋本体2内的混合药剂输给患者。
如上所述,采用上述药剂袋1,由于上述覆盖片752的遮蔽部752b遮蔽在下部收容容器 8上设置的余量显示部H的至少一部分(75mL的余量数值部Sl以及与其对应的刻度部Ml), 因此,在使用药剂袋701时,作为为了排出药剂而在给药之前进行的一连串的操作,需要使 用药剂显示部H对药剂余量进行确认,为此,需要去掉上述遮蔽部752b,使余量显示部H 露出。而且,在去掉遮蔽部752b使余量显示部H露出的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752 的一部分的遮蔽部752b被从药剂袋本体2上移开,能够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 装有覆盖片752,以及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该覆盖片752。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随 着隐蔽部752b被从药剂袋本体2剥离,能够将具备该遮蔽部752b的覆盖片752整个从药剂 袋本体2剥离,其结果是,覆盖片752的遮光部752a也被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使用者 能够对原来由该遮光部752a遮住光线的药剂的存在情况进行视觉确认。
如上所述,上述药剂袋701,通过在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确实实施覆盖片752 的剥离,能够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其结果是,能够恰当地给药。
第9实施形态
上述第8实施形态中,遮蔽部752b遮住75raL的余量数值部Sl以及与其对应的刻度部Ml, 但是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代替这种结构。
图20是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正视图,上述药剂袋本体2和排出接口 3具有与上面所 述相同的结构,因此对这些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在下面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20,第9实施形态的药剂袋801具有覆盖片852。该覆盖片852包含具有与上述 遮光部752a相同结构的遮光部852a、以及向该遮光部852a的下方突出的遮蔽部852b。上 述遮光部852a与上述遮光部52a同样,在周边部P与上部收容容器6的前部薄片51可剥离 地接合,为上部区划室5内的药剂遮光。另一方面,上述遮蔽部852b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 伸的长条状,其下端部以接合部Jl与下部收容容器8的熔敷部分(即构成下部区划室7的下 端部用的熔敷部分)可剥离地接合。
还有,第9实施形态的药剂袋801用如下所述方法制造,即在进行封闭下部收容容器8 的上端部的工序的同时,进行将上部收容容器6和下部收容容器8连接的工序,其后在遮光 部852a的周边部P将覆盖片852与前部薄片51可剥离地接合,接着,以接合部Jl将向遮 光部852a的下方突出的遮蔽部852b与下部收容容器8的熔敷部分可剥离地接合。这样,与下部收容容器8接合的遮蔽部852b的中部被设置为遮住整个余量数值部Sl即 遮住75mL、 50mL、 25mL全部数字的状态。又,上述遮蔽部852b从上述接合部Jl稍微向下 方位置延伸设置,该延伸设置的部分作为将覆盖片8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下来用的剥离 头852c起作用。
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801时,为了确认上述药剂收容室4内的药剂余量,如上所 述,抓住剥离头852c将遮住整个余量数值部SI的遮蔽部852b向上拉,以此将该遮蔽部852b 从接合部Ji起剥离,同时相应于该动作遮光部852a也从周边部P上剥离。这样,在将覆盖 片8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之后,进行上述给药之前的操作,对患者输送混合药剂。
如果如上所述采用药剂袋801,遮蔽部852b将余量数值部SI全部遮住,作为排放药剂 之前的一连串的给药前操作在对药剂总量进行确认时,必须将该遮蔽部852b从药剂袋本体 2上剥离,其结果是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去遮蔽部852b。
又,釆用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药剂袋801,上述遮蔽部852b用接合部Jl可剥离地安装 于药剂袋本体2,因此,为了对药剂总量进行确认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去遮蔽部852b, 其结果是,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852的一部分的遮蔽部852b被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可 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装着覆盖片852,以及该覆盖片852应该从药剂袋本体 2上剥离。
还有,在上述药剂袋801中,采用遮蔽部852b将整个余量数值部Sl遮住的结构,但是 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整个刻度部M1遮蔽住,还可以像作为第IO实施形态说明的那样,把 余量数值部Sl和刻度部Ml都全部遮住。
第10实施形态
图21是第10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上述药剂袋本体2以及排出接口 3具有与上 面所述相同的结构,因此,对这些相同的结构都使用相同的符号,同时在下面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21,第10实施形态的药剂袋901具备覆盖片952。该覆盖片952包含具有与上 述遮光部752a相同结构的遮光部952a,以及向该遮光部952a的下方伸出的遮蔽部952b。 上述遮光部952a与上述遮光部752a —样,在周边部P可剥离地与上部收容容器6的前部薄 片51接合,为上部区划室5内的药剂遮光。另一方面,上述遮蔽部952b设定为比上述遮光 部952a的宽度尺寸稍小的宽度尺、j,沿着下部收容容器8的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同时 其下端部以左右一对接合部J2可剥离地接合于下部收容容器8的熔敷部分。
还有,第10实施形态的药剂袋901用如下所述方法制造,即在进行封闭下部收容容器8 的上端部的工序的同时,进行将上部收容容器6与下部收容容器8连接的工序,其后在遮光部952a的周边部P将覆盖片952与前部薄片51可剥离地接合,接着,在左右一对接合部J2 处将向遮光部952a的下方伸出的遮蔽部952b与下部收容容器8的熔敷部分可剥离地接合。
这样,与下部收容容器8接合的遮蔽部952b的中部被设置为遮住整个余量数值部Sl及 遮住整个刻度部Ml的状态。又,上述遮蔽部852b,其左侧部延伸设置到上述接合部J2往 下一些的位置为止,该延伸设置部作为将覆盖片9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下来用的剥离头 952c起作用。还有,上述隐蔽部952b的相对于药剂袋本体2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印刷有表示 必须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覆盖片952的意思的联络栏V。
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901时,为了确认上述药剂收容室4内的药剂余量,如上所 述,抓住剥离头952c将遮住余量数值部Sl和刻度部Ml的遮蔽部952b向上拉,以此将该遮 蔽部952b从各接合部J2上剥离,同时随着该动作,遮光部952a也从周边部P上剥离。这 样,在将覆盖片952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之后,进行上述给药之前的操作,对患者输送混 合药剂。
如果如上所述采用药剂袋201,由于遮蔽部952b将余量数值部Sl和刻度部Ml全部遮住, 作为排出药剂之前的一连串的给药前操作,在对药剂总量进行确认时,就必须将该遮蔽部952b 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其结果是,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去遮蔽部 952b。
又,采用上述药剂袋901,上述遮蔽部952b的相对于上述药剂袋本体2的相反侧的表面 上印刷有表示必须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覆盖片952的意思的联络栏V,因此,在进行一连 串的给药前的操作的过程中操作遮蔽部952b时,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清楚认识到覆盖片952 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还有,在上述药剂袋本体901上,联络栏V上记载了有必要从 药剂袋本体2上剥去遮蔽片952的内容,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记载关于上述遮蔽部 952b遮住了余量显示部H的内容,还可以有包含上述两项内容的记载。
还有,采用上述第10实施形态的药剂袋901,上述遮蔽部952b以接合部J2可剥离地安 装于药剂袋本体2,因此,为了对药剂总量进行确认,有必要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遮蔽部 952b,其结果是,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952的一部分的遮蔽部952b被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 离,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装着覆盖片952,以及该覆盖片952应该从药剂 袋本体2上剥离。
第11实施形态
又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代替上述各实施形态的结构。
图22是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的正视图,图23是图22的X XIII—X XII1线的
30剖面图。
参照各附图,第11实施形态的药剂袋1001呈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和下部收容容器8的 结构上下颠倒的状态,即对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上述上部收容容器6相同结构的本实 施形态的下部收容容器1008的下端部设置排出接口 3,另一方面,在具有与上述下部收容 容器8相同结构的本第11实施形态的上部收容容器1006的上端部形成悬挂孔54。也就是 说,在上述下部收容容器1008的下部区划室1007收容光变异性药剂粉末,另一方面,在上 述上部收容容器1006的上部区划室1005收容溶解上述粉末用的溶解液,这些上部区划室1005
和下部区划室1007是利用弱密封部4a、 4b (与上述各实施形态处于上下相反的位置上)将 药剂袋本体2内的药剂收容室1004分隔形成的。
上述上部收容容器1006的侧面上印刷有作为对上述药剂收容室1004内的药剂余量的水 位指标的刻度部M2和表示对应于该刻度M2的药剂余量数值的余量数值部S2。也就是说, 上述刻度部M2是上部区划室1005内的药剂与下部区划室1007内的药剂混合成的混合药剂 的水位指标,余量数值部S2以数值表示与该水位对应的药剂量。在本第ll实施形态中,上 述余量数值部S2在上下方向上排列125niL、 100mL两种数值,在与这些数值对应的上下位置 上形成有上述刻度部M2。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刻度部M2和余量数值部S2构成了 余量显示部H的一个例子。又,在上述下部收容容器1008的侧面(即图中被覆盖片1052所 覆盖的部分)上印刷有表示比上述刻度部M2和余量数值部S2小的余量用的余量显示部(未图 示)。 '
如上所述构成的药剂袋1001中的下部收容容器1008上,覆盖片1052可剥离地与上述 前部薄片51的前表面接合。该覆盖片1052具备为下部区划室1007内的药剂遮光用的遮光 部1052a,以及从该遮光部1052a的上端延伸出、设置于上部区划室1005的前方的遮蔽部 1052b。在本实施形态中,遮蔽部1052b与上部收容容器1006处于未接合的状态,该遮蔽部 1052b作为从上述前部薄片51上剥离上述遮光部1052a用的剥离头起作用。
上述覆盖片1052的遮光部1052a以覆盖下部区划室1007的前表面的状态在周边部P可 剥离地与前部薄片51接合。另一方面,上述遮蔽部1052b,其宽度尺寸设定为比上述遮光 部1052a的宽度尺寸稍小的尺寸,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上部收容容器1006的表面延伸。又, 在本实施形态中,遮蔽部1052b延伸到上部收容容器1006的中部,将上述余量数值部S2和 与其对应的刻度部M2全部遮蔽。
下面就使用时的顺序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药剂袋1001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确认上述药剂收容室1004内的药剂总量,如上所述,将遮蔽刻度部M2和余量数值部S2的遮蔽部1052b往下拉扯,于是,对应于该操作,在上述周边部P接合的遮光
部1052a也从前部薄片51上被剥离下来。
接着,用手按压药剂袋本体2的上部收容容器1006,上部区划室1005的室内压力升高, 于是,相应于该压力弱密封部4a、 4b就发生剥离,上下两个区划室1005、 1007形成连通状 态。在该状态下上下摇动药剂袋1001,将两区划室1005、 1007中收容的药剂加以混合。也 就是说,使下部区划室1007中收容的药剂溶解于上部区划室1005中收容的溶解液中,对提 供给患者的混合药剂进行调整。
然后,将悬挂架的钩子插入药剂袋本体2的悬挂孔54,将药剂袋1001(药剂袋本体2)吊 挂起来,然后,用穿刺针对排出接口 3的被穿孔部进行穿刺,通过与该穿刺针连接的导管将 药剂袋本体2内的混合药剂输给患者。
如上所述,釆用上述药剂袋1001,因为上述覆盖片1052的遮蔽部1052b遮蔽设于上部 收容容器1006上的余量显示部H,因此,在使用药剂袋IOOI时,作为为了排出药剂而进行 的一连串的给药前操作,要使用余量显示部H确认药剂余量,因此有必要使余量显示部H从 上述遮蔽部1052b的遮蔽下露出。于是,在使余量显示部H从遮蔽部1052b的遮蔽下露出的 过程中,随着构成上述覆盖片1052的一部分的遮蔽部1052b被从药剂袋本体2上移开,可 以让使用者认识到药剂袋本体2上安装着覆盖片1052,以及应该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该 覆盖片。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随着遮蔽部1052被从药剂袋本体2剥离,能够将具备该遮 蔽部1052b的覆盖片1052整个从药剂袋本体2上剥离,其结果是,覆盖片1052的遮光部1052a 也从药剂袋本体2上被剥离,使用者能够对原来由该遮光部1052a遮住光线的药剂的存在情 况进行视觉确认。
如上所述,上述药剂袋1001由于在一连串的给药前的操作过程中可靠地实施覆盖片352 的剥离,这样就能够对药剂的混合状态和保存状态等进行视觉确认,其结果是,能够合适地 给药。
还有,上述各实施形态的药剂袋701、 801、 901、 1001并非如上所述限定于具备两个区 划室,也可以是具备多个区划室的药剂袋,例如,也可以形成如图24所示的药剂袋。 图24是图23的药剂袋1001的变形例的剖面一部分的示意图。
参照图24,上述药剂袋1001中,上述弱密封部4a的下方位置上设置有弱密封部4c, 利用该弱密封部4c将上述下部区划室1007分隔为两个区划室1007a、 1007b。这些区戈ij室 1007a、 1007b中,与排出接口 3连通的区划室(以下表示为下侧区划室307b)形成不充填药
剂的空室。
32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假定在各区划室1007a、 1005内的药剂为非混合的状态下实施了一
连串的给药操作,也由于与排出接口 3连通的下侧区划室1007b形成空室,所以能够维持使 药剂收容室1004内的药剂不排出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不合适的药剂的投放。又, 由于上述下侧区划室1007b形成空室,所以能对下述情况防患于未然,即,能防止例如在下 侧区划室1007b内收容有药剂粉末的情况下,该药剂进入上述排出接口 3内,致使该药剂在 混合时未能溶解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还有,因为如上所述能够抑制药剂进入排出接口 3内, 所以该排出接口本身不必用具有不透光性或氧气不透过性等屏障(barrier)性材料形成。
还有,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是夹着弱密封用薄片40进行熔敷以形成弱密封部4a、 4b、 4c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对弱密封部4a、 4b、 4c设定比其他熔敷部分更短的 加热熔融时间,或设定较小的熔敷压力或温度值,以形成能够用比其他熔敷部分小的外力剥 离的结构。
还有,上述各实施形态的药剂袋本体2是分别形成上部收容容器6、 306和下部收容容 器8、 308,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的,但是,对药剂袋本体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也可以将两片长的后部薄片和前部薄片重叠,将这两片在规定的地方熔敷,以此将药剂 袋本体2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划室。
又,在上述说明中,是对遮光部752a、 852a、 952a、 1052a分别为光变异性药剂遮光的 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为了分别抑制药剂的氧化、吸湿以及蒸发而对该 药剂进行覆盖的铝片等,也构成上述遮光部752a、 852a、 952a、 1052a。也就是说上述遮光 部752a、 852a、 952a、 1052a只要是能够覆盖药剂以形成从外部不能对其进行视觉确认的状 态即可。
还有,上述遮蔽部752b、 852b、 952b、 1052b只要形成能够遮蔽余量显示部H的至少一 部分的结构即可,与上述各实施形态不同,例如,也可以将余量数值部Sl中的数字的一部 分遮蔽到读不出该数字的程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