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及筒状网的卷绕装置

申请号 CN200780019229.8 申请日 200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1454222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申请人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发明人 白石保行; 大西健司; 藤田智之; 辻雅人; 平本慎次;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正确且迅速地卷起呈 块 状或球状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将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N) 覆盖 在柱状的支承体(6)上,通过在该网(N)的周向多个部位配置的辊式传送带(30),使网(N)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强制反卷,同时使辊式传送带(30)向网(N)的基端侧地沿轴向移动,从而通过辊式传送带(30)的转动和轴向移动,使网前端部强制转动并卷绕,由此,形成网(N)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C)。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其将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于柱状的支承体;
第二工序,其通过在该网的周向多个部位配置的转动部件,使所述网 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强制反卷,同时使所述转动部件向所述网的基 端侧沿轴向相对移动,由此,通过转动部件的转动和轴向移动,使网前端 部滚动并卷绕,由此形成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 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三工序,其在形成筒状网从轴向前端部朝向轴向基端侧向径 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之后,由与该环状卷绕部的基端 侧侧部抵接的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 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从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四工序,其在第三工序之后,对通过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 侧突出的网在轴向规定位置切断而形成的网基端部加以固定,而闭塞该基 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工序中,将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的轴向中途部保持 于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
5.一种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三工序,其在形成筒状网从轴向前端部向轴朝向基端侧向径向外侧 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之后,由与该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 抵接的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 端侧相对抽出,从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
6.一种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状的支承体,其用于让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
转动部件,其使覆盖于该支承体的网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强制 反卷;
第一驱动装置,其向所述网的基端侧沿轴向驱动该转动部件,
其中,通过转动部件的转动和轴向移动,使网前端部滚动并卷绕,由 此,形成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支架,其可在将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的轴向中途部 保持于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的保持姿势和解除该保持的解除姿势之间 进行姿势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支架和收缩机构,
该支架与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抵接;
该收缩机构利用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 突出的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从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支承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凹部,
所述转动部件的一部分嵌入该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动部件是由环状的传送带构成的履带
该传送带的循环轨道跨所述支承体的外周面的径向内外。
11.一种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状的支承体,其用于让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
引导构件,其与覆盖于该支承体的网的前端部抵接,以向径向外侧或 内侧反卷的方式进行引导,
还具备:
第一驱动装置,其向所述网的基端侧沿轴向驱动该引导构件;
支架,其以通过引导构件的轴向移动而形成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 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的方式构成,并且与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 侧侧部抵接;
收缩机构,其利用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 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从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将可在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的轴向中途部保持 于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的保持姿势和解除该保持的解除姿势之间进行 姿势变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缩机构具备:放入网内部的平衡;承受该平衡块的环状的平衡块 支架;相对于支承体而沿轴向驱动该平衡块的第二驱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扭曲检测装置,其在比所述平衡块更靠网基端侧检测筒状网的扭曲;
扭曲返回机构,其根据该扭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旋转驱动平衡块, 由此解除筒状网的扭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承体的轴心铅直配置,平衡块配设于支承体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驱动装置,其相对于平衡块支架向上方驱动支承体,
在向上方驱动支承体时,平衡块载置于该支承体的上端,且该平衡块 从平衡块支架向上方离开。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受器,其在支承体和收缩机构之间把持筒状网的前端部,并 沿轴向驱动,使得网从该位置在规定的轴向长度上覆盖于支承体。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中,
具有网切断机构,其在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切断网。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中,
具有网熔敷机构,其在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使网的轴向中途部 熔融固化
20.一种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制造具备网向径向外侧或 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容器的填塞物。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及能够适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筒 状网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人开发出向固态药剂用溶剂的上部空间填塞的新形态的填塞 物及其制造装置,并公开在专利文献1或2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0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76754号公报
这种制造装置通过一端闭塞的筒状的网覆盖于柱状的支承体,并将筒 状的网从该网的开放端侧向径向外侧卷绕,从而卷起呈状或球状。
然而,当使用试作机实际进行卷起时,从被闭塞的一端部到块状或球 状的卷绕部的没有卷起的部分的长度还残留在30~50mm左右,而在由装 置进行卷绕之后,需要利用手工作业卷起并齐整形状的作业。
另外,在具有以卷绕网的前端部的方式而引导的弯曲部的卷起构件配 置于支承体的外周部的情况下,当将网的前端部向支承体的径向外侧扩张 同时向轴向基端侧反卷之际,会频繁发生网的开放端由弯曲部挂住,而不 能顺利地正常卷起的情况。这时,网只能呈松垮袜(loose socks)状,而 无法呈大致块状或球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且迅速地卷起呈块状或 球状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以及筒状网的卷绕装置。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对下面的技术手段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第一工序, 其将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于柱状的支承体;第二工序,其通过配设 于该网的周向多个部位的转动构件,使所述网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或内侧 强制性地反卷,同时使所述转动部件向所述网的基端侧沿轴向相对移动, 从而,通过转动部件的转动和轴向移动,使网前端部滚动并卷绕,由此, 形成为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从而,通过 转动部件的转动,使网前端部强制性地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卷起,因此,能 够大幅降低产生卷绕不良的情况。另外,通过调整转动部件与网前端部接 触的部分的旋转速度和向转动部件的轴向的移动速度,能够控制环状卷绕 的卷绕密度和环状卷绕部的直径和高度等,从而也可灵活地对应所使用的 网的材质等。
另外,本发明还具备第三工序,其在形成为筒状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 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之后,通过抵接于该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 的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 相对抽出,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由此,能够使环状卷绕部的尺寸和形 状更加均匀化。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第一工序, 其将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网覆盖于柱状的支承体;第二工序,其通过在配设 于该网的周向多个部位的引导构件,使所述网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或内侧 强制性地反卷,同时使所述引导构件向所述网的基端侧沿轴向相对移动, 由此,形成为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第三 工序,其在形成环状卷绕部之后,通过抵接于该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 的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 相对抽出,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此处,引导构件可以为与上述专利文 献2所述的制造装置的卷起机构相同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利用上述的转 动部件而构成,还可以是同时设置上述的转动部件,与上述转动部件协同 动作而卷起网的结构。
此外,优选通过支架支承的环状卷绕部设为被保持于支承体的端部的 状态,但在收缩环状卷绕部之际,也可以从支承体端部脱离。另外,优选 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的抽出操作由具有把持该部分的网的把 持部的收缩机构来进行。这种把持部可以是与网产生的拉伸对应而相对 于网发生滑动的结果,由此,在对网施加较大的拉伸力时,可防止由于滑 动而被过多抽出,并可防止网的破损或破洞,但也可以采用不产生滑动的 构件。
在上述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具有第四工序,其在第三工序之后,对 通过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在轴向规定位置切断而形成的网 基端部加以固定,而闭塞该基端部。由此,可依次供给长条纽状的网,同 时制造大量产品,而能够实现生成线的自动化,并能够实现由批量生成带 来的成本降低。而且,也可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的轴向规定 位置固定之后,切断该固定部分。在第四工序中,在切断之后经由取出卡 盘取出环状卷绕部之际,若在卡盘上设置高频等加热机构,则能够在取出 的同时,对网的基端部加以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也能够实现由批量生成带来的成本降低。
优选的是,在第二工序中,将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的轴向 中途部保持于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由此,在由转动部件和引导构件进 行的网卷起的最终阶段,可以防止网从支承体的端部滑落,从而可靠地卷 起到规定位置。
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优选利用以下的卷绕装置来实施。
该发明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具备:柱状的支承体,其用于让具有伸 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转动部件,其将覆盖该支承体的网的前端部向径向 外侧或内侧强制性地反卷;驱动装置,其向所述网的基端侧沿轴向驱动该 转动构件,其中,通过转动部件的转动和轴向移动,使网前端部滚动并卷 绕,由此,形成为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
优选上述支承体设为具有所覆盖的筒状网沿径向伸长的状态下的直 径的圆柱状,该支承体可以为内部空心。支承体可以为铅直竖立设置,也 可为悬挂式,另外,也可以平横向设置。支承体可以为其一端部固定于 板状或框架状的台座,可以从该支承体的前端部覆盖筒状网。优选在该支 承体的前端部(换言之,网的基端侧端部)设置随着到达前端侧而逐渐变 小径的锥面状的肩部,由此,利用肩部引导网的前端部,而使网更顺利地 覆盖在支承体上。
优选的是,可以还具备支架,其可在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 的轴向中途部保持于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的保持姿势和该保持解除的 解除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这里,姿势变更的具体形态可以是支架的平 行移动实现的位置变更、支架的旋转、支架的变形乃至支架的物理特性的 变化以及上述变更的组合等体现网的保持和解除的作用的任一种形态。另 外,在卷起网之际,网的保持也可用于防止由于网从支承体滑动而脱离, 而无需可靠固定。
上述本发明的卷绕装置可以还具备:支架,其与所形成的环状卷绕部 的基端侧侧部抵接;收缩机构,其利用支架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 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而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 此外,该支架可以利用与上述可解除地保持网轴向中途部的支架不同的构 件构成,另外,也可以共用同一支架。
另外,本发明可以为下述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状的支承体,其用于让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覆盖;引导构件,其与覆 盖该支承体的网的前端部抵接,而以使所述支撑体的网的前端部向径向外 侧或内侧反卷的方式进行引导,还具备:第一驱动装置,其向所述网的基 端侧沿轴向驱动该引导构件;支架,其以通过引导构件的轴向移动而形成 使所述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的环状卷绕部的方式构成,并且 与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抵接;收缩机构,其利用支架支承环状 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而紧 密收缩环状卷绕部。所述支架可在将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附近的网的轴 向中途部保持在支承体的网基端侧端部的保持姿势和解除该保持的解除 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
上述收缩机构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可以具备:放入网内部的平衡 块(weight);承受该平衡块的环状的平衡块支架(weight holder);以及将 该平衡块支架相对于支承体沿轴向驱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由此,夹入平衡 块和平衡块支架之间的网,借助平衡块的自重而被上述结构把持,并可通 过使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而相对于支承体向网基端侧拉动,从而实现结构 的简单化,并迅速且可靠地进行网的卷起。在该结构中,优选的是,支承 体的轴心铅直配置,平衡块配置于支承体的上方。进而,具备相对于平衡 块支架向上方驱动支承体的第三驱动装置,其结构为,在使支承体向上方 驱动时,在该支承体的上端载置有平衡块,该平衡块从平衡块支架向上方 离开。由此,根据需要,利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能够进行由平衡块实现 的网的保持和解除。另外,优选平衡块的最大直径设为将网向径向外侧伸 张时具有的充分大小。
在该卷绕装置中,可以具备:扭曲检测装置,其在比所述平衡块更靠 基端侧而检测筒状网的扭曲;扭曲返回机构,其基于该扭曲检测装置的检 测结果,通过旋转驱动平衡块而解除筒状网的扭曲。由此,在将网覆盖在 支承体上之前,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网的扭曲,可利用平衡块的旋转驱动矫 正扭曲。更优选的是,可以在利用平衡块和平衡块支架夹持网之际,通过 同向驱动平衡块及平衡块支架使其旋转而防止扭曲。此外,平衡块的旋转 驱动可经由平衡块支架来进行。
优选的是,使平衡块的最大直径与支承体的外径大致相等。由此,网 通过平衡块之际被预先扩径,从而,能够使筒状网的扭曲在覆盖支承体之 前得到缓和,使得向支承体的网的被覆状态更加良好。如上所述,为预先 将网扩径而可另行设置网通过外周面的构件。这种预扩径构件优选配置于 将网覆盖在支承体上正前方的位置,但是,在设有平衡块的情况下,可以 在平衡块的前后任一位置设置预扩径构件。
另外,可以还具备接受器,其在支承体和收缩机构之间把持筒状网的 前端部,并沿轴向驱动,使得网从该位置在规定的轴向长度上覆盖于支承 体。根据该结构,形成一个具有环状卷绕部的产品之后,当切断从环状卷 绕部突出的网基端部时,网的开口端形成在支承体和收缩机构之间,但是, 可以立即利用接受器把持该开口端,将网向支承体侧拉动,由此,将后面 的网覆盖在支承体上。
收缩机构除上述机构以外,可以使平衡块并不利用自重而是利用电磁 的磁力而相对平衡块支架按压或离开,尤其在横向设置支承体时,由磁 力实现的滑块的动作有效。
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承体的外周面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凹部,所述转动 部件的一部分嵌入(臨入)该凹部。这里“凹部”包括有底的槽及狭缝。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转动部件更加可靠地与网前端部接触并反卷。
进而,转动部件为由环状的传送带构成的履带,优选该传送带的循环 轨道跨设于所述支承体的外周面的径向内外。
优选在转动部件的表面设置用于容易挂住网前端部的凹凸,在利用环 状的传送带构成转动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其表面设置锯齿状凹凸。
另外,支承体的外表面可以为圆滑的结构,另外,在覆盖网时,不会 产生网被卡住或大阻力,但可以进行表面加工和表面处理,以使网从支承 体向拆出的方向相对于支承体的轴向移动而产生挂住和阻力。
进而,本发明的卷绕装置可以具有网切断机构,其在所形成的环状卷 绕部的基端侧切断网。该切断机构可以为由刀具等构成的机械性切断机 构,也可以为利用加热到网的熔点以上的电热丝烧断网,也可以采用其他 现有公知的合适切断机构。
另外,可以具有网熔敷机构,其在所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基端侧使网 的轴向中途部熔融固化。优选的是,由上述切断机构进行的切断部位比由 该熔敷机构进行的熔敷部位作为网基端侧更好。
另外,本发明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本 发明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制造具备将网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多重卷绕而成 的环状卷绕部的容器的填塞物。
此外,筒状网的材质可适用通常使用的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 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乙烯-醋酸乙酸或尼龙等,但是,它们的发 泡体也同样可以利用。考虑到网的线径或小型包装容器内适用固态剂的填 塞物,优选直径5mm以下。另外,网的网眼的大小在使用时压缩在包装 容器内,因此固态剂不会从网眼拔出,但实用的是使用一边为20mm以下 的网眼。另外,网眼的形状并不限于菱形,也可以形成为正方形、矩形、 三形、六边形或圆形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网规格的材质(例如,LDPE/L-LDPR配合比)、 目付(日本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合每平方米4.356克)、经线密度、折径、 拉伸比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转动部件的转速、各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 的相关关系,而不进行装置的换型,只是通过各部分的调整,即可使筒状 网正确且迅速地卷起为块状或球状,并能够进行其尺寸和形状的控制,提 高产品的生产率和成品率,从而能够廉价且批量地生成具有环状卷绕部的 容器的填塞物。本发明尤其可优选实施用于使一端不闭塞,并由连续供给 的筒状的网来批量生产具有环状卷绕部的填塞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网的卷绕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该装置的局部截面整体侧视图。
图3是该装置的整体后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向视图。
图5是图2的B-B线向视剖视图。
图6是图2的C-C线向视剖视图。
图7是该装置的支承体的放大主视图。
图8是该装置的支承体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该装置的网被覆机构及支架的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该装置的网被覆机构及支架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设置三个接受器的网被覆机构的放大俯视图。
图12是该装置的辊式传送带单元的放大俯视图。
图13是该装置的辊式传送带单元的放大主视图。
图14是该装置的辊式传送带单元的放大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引导构件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引导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引导构件的再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该装置的收缩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9是表示该装置的收缩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20是表示该装置的收缩结构的放大俯视图。
图21是网取出装置的俯视图。
图22是网取出装置的主视图。
图23是网取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4是网取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5是网取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6是网取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7是网取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8是使用该装置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工序图。
图29是使用该装置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制造工序图。
图30是使用该装置制造的容器的填塞物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筒状网的卷绕装置,6-支承体,9-支架,30-转动部 件(辊式传送带),N-筒状网,C-环状卷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筒状网的卷绕装置1的整体组 图及主要部分横截面,该装置1具备:基体4(基台),其在底面侧具有转 动轮2及安装脚3;框架5,其竖立设置在该基体4上;支承体6,其为内 部空心的圆柱状;网被覆机构7,其将网覆盖于支承体6;卷起机构8,其 将覆盖于支承体6的网向径向外侧卷绕并卷起;支架9;收缩机构10,其 利用支架9支承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 端侧相对拉出而紧密收缩筒状卷绕部;扭曲检测装置50,其在网被覆于支 承体6之前检测网的扭曲;以及扭曲返回机构60,其基于扭曲检测检测装 置50的检测结果,而解除筒状网的扭曲。
在框架5的上端部经由支承臂36安装有辊37,并使其旋转自如。该 辊37位于后述的平衡块40的上方,对从卷绕为辊状的网卷体抽出的网进 行引导。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支承体6的前端部隔着逐渐变窄的肩部6a设 有小径轴部6b。在支承体6的外周面的周向多个部位(在图中为四处)设 置有在轴向大致全长上延伸的狭缝6c(凹部),并分别配置有后述的辊式 传送带30,使该狭缝6c通过其径向内外,各辊式传送带30(转动部件) 的径向内端部嵌入狭缝6c内。支承体6使轴心铅直而竖立设置在台座12 上,台座12经由导轨11而沿轴向往复运动自如地设置在框架5上。在台 座12和基体4之间设置有对支承体6进行驱动使其沿轴向往复运动的驱 动器15(第三驱动装置)。
另外,在支承体6的轴向中途部形成有随着到达基端侧(图中下侧) 而逐渐成为小径的锥部6d。在通过该锥部6d而成为稍微小径的部分中, 使被覆的网产生周向的松弛,并使在网前端部的卷起最初部分形成更可靠 的卷绕部。
如图9及图10所示,上述网被覆机构7具有:移动台17,其经由导 轨16而在支承体6的轴向上往复运动自如地设置于框架5;驱动器18(第 四驱动装置),其对该移动台17进行驱动使其沿支承体6的轴向往复运动; 以及在移动台17上设置多个的接受器19。
各接受器19具备:第一驱动器21,其使向径向内方突出的伸缩杆20 沿径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器22,其安装在伸缩杆20的前端部;以及左 右一对臂23,其通过该第二驱动器而驱动开闭,第一驱动器21固定在移 动台17。接受器19至少一个即可,但优选如图1~图10所示在直径方向 两个部位配置,更优选如图11所示在周向三个部位设置,也可以在四个 以上部位设置。
此外,在图示实施例中,使用无杆气缸作为驱动器18,但也可以使用 具有伸缩杆的液压汽缸和电机等。另外,在图示实施例中,引导支承体6 的导轨11和网被覆机构7的导轨16共用一个导轨,但也可以单独设置。
如图1~图3所示,上述卷起机构8具备:移动台24,其经由导轨14 沿支承体6的轴向往复运动自如地设置在框架5上;驱动器25(第一驱动 装置),其对该移动台24驱动,使其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四个辊式传送 带单元26,其设置在移动台24上。如图12~图14所示,各单元26具备: 左右一对的侧板27;驱动辊28及从动辊29,其设于该侧板27之间并旋 转自如;辊式传送带30(转动部件),其由经过这些驱动辊28和从动辊 29而卷绕的环状的履带而构成;调整辊31,其进行该传送带30的张力调 整;以及电机32,其对驱动辊28进行驱动使其旋转。四个单元26与设于 支承体6的四个狭缝6c对应而分别配置,通过配置为从动辊29位于比支 承体6外周面更靠径向内侧,驱动辊28位于比支承体6的外周面更靠径 向外侧,使得辊式传送带30的循环轨道经过支承体6的外周面的径向内 外。
在与覆盖支承体6的网的前端部对置的一侧(图中上侧的循环路), 辊式传送带30通过驱动辊28而驱动,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转动,并且, 传送带30的朝向网前端部的对置面成为随着从径向内侧至外侧向网的基 端侧(图中上侧)倾斜的倾斜面。
为控制形成的环状卷绕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在各单元26设置引导 环状卷绕部的外周部的引导构件34。该引导构件34可以利用长孔自由调 节安装角度及安装位置地安装固定在左右侧板27。另外,如图15~图17 所示,引导构件34可以交换使用具有各种形状和曲率的构件,由此,可 对应于网的材质和所要求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等。
在图示实施例中,上述支架9经由驱动器33安装在网被覆机构7的 移动台17上,并设置成可通过该驱动器33沿径向内外变更位置。如图9~ 图11所示,该支架9在直径方向上对置地设置一对,当通过驱动器33使 一对支架9向径向内侧移动时,通过一对支架9包围支承体6前端的小径 轴部6b,并在与该小径轴部6b之间保持网的轴向中途部。在将支架9向 径向外侧位置复位时,解除网的保持。另外,该支架9通过与形成的环状 卷绕部的基端侧侧部抵接,而在进行后述的收缩工序时,发挥支承环状卷 绕部的作用。
此外,上述接受器19及支架9在向径向外端移动时,退避到比支承 体6的外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收缩机构10利用支架9支承形成的环状卷绕部,同时将从环状 卷绕部向基端侧突出的网向基端侧相对抽出,而紧密收缩筒状卷绕部,如 图18~图20所示,其具备:平衡块40,其放入网的内部;环状的平衡块 支架41,其承受该平衡块40;以及驱动器42(第二驱动装置),其相对于 支承体6沿轴向驱动该平衡块支架41。
平衡块40的轴向中途部具有与支承体6大致相同的外径,并在轴向 两侧具有随着到达轴向两端而逐渐成为小径的锥面。另外,在平衡块40 的支承体6侧的端部,突出设置有可与支承体6的前端部结合的小径轴部 43。
平衡块支架41通过导轨44沿支承体6的轴向往复运动自如地安装在 框架5上,平衡块40的承受面形成为与平衡块40的锥面吻合的锥形状。
通常,平衡块40载置于平衡块支架41上,通过平衡块40自身的自 重,可将网固定在平衡块40和平衡块支架41之间。
平衡块40配置在支承体6的上方,这些小径轴部6b、43配置为同心 状,通过使支承体6相对于平衡块支架41向上方驱动,使得平衡块40载 置于该支承体6的上端,该平衡块40从平衡块支架41向上方离开。
此外,在考虑网的进给的情况下,平衡块4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纺 锤形,但是,由于与支架41的接触面大则容易保持网,因此优选具有锥 面的形状。另外,平衡块优选3~6kg左右的重量,但是,根据驱动器的 推力也可以为4.5kg左右。另外,平滑块可以为金属制物品,也可以为在 塑料容器中放入水的物品,另外,可通过磁力将平衡块从支架41离开或 接近。
另外,在图示实施例中,平衡块支架41具备:主体部41a,其安装并 固定在框架5;和环状的转动部41b,其旋转自如地保持在该主体部41a, 该转动部41b的内周面为承受平滑块40的锥形状的支承面,并且,旋转 驱动该转动部41b的电机等驱动装置45安装于主体部41a。于是,利用驱 动装置45和转动部41b,构成通过驱动平衡块40使其旋转而解除网的扭 曲的扭曲返回机构60。
另一方面,在平衡块40的上方(网的基端侧)设置有检测网的扭曲 的扭曲检测装置50。该扭曲检测装置50主要由在辊37与平衡块40之间 的检测网的宽度的面传感器51构成,如果利用该面传感器51检测的网宽 比基准值小则可判定在网上产生扭曲。该判断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来进行。在该控制装置输入来自面传感器51的信号,如果该输入值比基 准值小则向驱动装置45输出使驱动装置45向一个方向以规定量旋转驱动 的控制信号,然后,再次基于来自面传感器51的信号判定网宽是否比基 准值小,如果小则使驱动装置45进行反向旋转驱动,从而消除网的扭曲。
上述的各驱动器能够通过电子控制装置及液压回路等合理控制其驱 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卷绕装置可以具备图21~图27所示的产品取出 装置70。该取出装置70可以设于支承体6的上方(网的基端侧),在图示 实施例装置中,优选设置在支承体6和平衡块支架41之间,也可以安装 固定于框架5。该取出装置70作为在形成的环状卷绕部C的基端侧切断 网的网切断机构,以及在形成的环状卷绕部C的基端侧使网的轴向中途部 熔融固化的网熔敷机构而发挥作用,其具备:基台71,其安装固定于框架 5;转动台73,其通过转动轴72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基台71上;卡盘74, 其设置为相对于转动台73沿网的径向可驱动进退;以及网切断卡具75, 其设置为相对于转动台73沿网的径向可进退。
在基台71内部安装有旋转驱动转动轴72的电机等驱动装置(未图 示)。对卡盘74进行沿网的径向驱动使其进退的驱动器76和对网切断卡 具75进行沿网的径向驱动使其进退的驱动器77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安装在 转动台73上。卡盘74由左右一对的把持臂构成,驱动该一对臂开闭的驱 动器78设置在卡盘74的基部。另外,臂的至少内侧面由可利用高频加热 的金属构成。
上述切断卡具75由安装在基板79的电热丝构成,并利用驱动器77 经由该基板79驱动使其进退。在基板79上设有以包围卡盘74的周围的 方式而形成的由等构成的导线80,在该导线80的一端部连接有切断卡 具75。导线80的另一端部,以及导线80的另一端部连接有电源供给用配 线,通过该配线对导线80及切断卡具75施加高频电压,而对切断卡具75 加热。进而,上述导线80能够用作高频线圈,通过施加上述高频电压而 对臂进行高频加热。并且,当利用加热的臂把持网时,通过该臂使网熔融, 在把持部分上熔敷网结构材料,然后,通过臂的冷却或从臂脱离,使得上 述熔敷部分固化。此外,也可以在臂的内侧面设置加热电极,通过直接向 该加热电极施加电压而加热臂的内侧面。
在对上述的取出装置70的动作进行说明时,在形成环状卷绕部C并 保持在支承体6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使卡盘74与从环状卷 绕部C向上方突出的网对置。这时,卡盘74及切断卡具75以从网远离的 方式后退,预先打开卡盘74,并通过高频加热等预先加热卡盘74。接着, 如图24所示,通过使驱动器76驱动,使卡盘74向网前进,如图25所示, 利用驱动器78使卡盘74关闭,从而把持从环状卷绕部向上方突出的网, 在该把持部分上使网形成为板状。这时,通过臂的热量使网的把持部分一 体熔敷为板状。接着,如图26所示,通过使驱动器77驱动,使切断卡具 75前进,在利用卡盘74把持的网的把持部分的上方切断网。然后,如图 27所示,在卡盘74把持环状卷绕部的状态下,使转动台73转动,从而使 环状卷绕部C移动到取出位置,如图21及图22所示,通过打开卡盘74 使得环状卷绕部C自然落下。
图21及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利用连续供给 的具有伸缩性的筒状的网N来制造具有环状卷绕部C的容器的填塞物的 工序(a)~(h)。
首先,用工序(a)表示图1所示的初期状态。制造开始时,利用手 作业等将平衡块40放入网N内,如工序(b)所示,将平衡块40设置于 平衡块支架41。这时,从平衡块支架41垂下的网前端部成为比接受器19 稍靠下方。当在该状态下开始驱动装置时,首先,如工序(c)所示,通 过接受器19把持网N的前端部,如工序(d)所示,网N的前端部被大 幅扩径,在将网前端开口扩径的状态下,通过接受器19向下方下拉,由 此,如工序(e)所示,网N被覆于支承体6。此外,在该网N的被覆工 序之际,通过支承体6将平衡块40提起,而预先从平衡块支架41离开。
使网N被覆之后,使接受器19及支架9返回上限位置,如工序(f) 所示,通过关闭一对支架9,使得网N的轴向中途部保持在该支架9和支 承体6的前端小径轴部6b之间,且网N由于滑动而不会从支承体6中拔 出。在该状态下,使卷起机构8动作,在使传送带30循环转动的同时向 轴向上方移动时,使网N的前端部向径向外方强制反卷,同时使网前端部 滚动并卷绕,由此,如工序(g)所示,形成将网N向径向外侧多重卷绕 而成的环状卷绕部C。虽然该卷绕部C被支承体6上端的锥面引导而要从 支承体6向上方跳起,但通过支架9使该环状卷绕部C保持在支承体6上 端的锥部。
其次,通过与平衡块40一起使平衡块支架41向上方移动,利用与环 状卷绕部C的基端侧侧部抵接的支架9来支承环状卷绕部C,同时将从环 状卷绕部C向基端侧突出的网N向基端侧相对抽出,而如工序(h)所示, 紧密收缩环状卷绕部C。由此,获得均匀尺寸和大小的填塞物,并且,由 于紧密收缩,所以即使解除由支架9进行的保持,卷绕部也不易松弛,从 而实现进一步的质量均匀化。
然后,通过手作业或另行设置的切断/熔敷装置,将从环状卷绕部C 向基端侧突出的网N在轴向规定位置切断,由此,使形成的环状卷绕部C 的网基端部固定,而闭塞该基端部。该固定工序可以在上述装置上进行, 也可以将获得的环状卷绕部C取出,通过其他装置来进行。由此,能够制 成如图30所示的容器的填塞物。此外,优选的是,在切断网N之后,将 后面的网覆盖在支承体6之前,通过扭曲返回机构60解除网的扭曲。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设计变更。例如,转动 部件并不限定于辊式传送带,可以采用纽状构件、轮子、球等的具有旋转 机构的合适构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