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袋包装

申请号 CN201010115278.5 申请日 2010-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804871B 公开(公告)日 2012-04-18
申请人 株式会社石田; 发明人 中川幸夫; 近藤真史; 山本晃;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速度并形成侧面褶裥型袋的制袋 包装 机。制袋 包装机 (10)具备制袋部(3)、袋承接部(71)、和底形成部(73、74)。制袋部将筒状的 包装材料 横向密封,制造在包围商品的主体部的上下形成有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的袋。袋承接部承接从制袋部落下来的袋的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底形成部使与袋承接部 接触 的袋 变形 ,将袋底的形状形成为规定形状。由此,不降低速度就可以形成侧面褶裥型袋。
权利要求

1.一种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袋部,其将筒状的包装材料横向密封,制造在包围商品的主体部的上下形成有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的袋;
袋承接部,其承接从所述制袋部落下来的所述袋的所述下密封部和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和
底形成部,其使与所述袋承接部接触的所述袋变形,将所述袋的底部形状形成为规定形状,
所述制袋部制造所述袋以使得所述袋的正面和背面比其两侧面宽,
所述底形成部具有将所述袋向所述袋承接部挤压的挤压机构,
所述挤压机构具有与所述袋的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部件、与所述袋的背面相接触的第二部件、和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向所述袋的主体部的上部挤压的第一移动单元,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与所述袋的接触面朝向斜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形成部具有真空机构,所述真空机构吸引所述袋以使得与所述袋承接部接触的所述袋的一部分紧贴于所述袋承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承接部具有形成有多个孔的承接部件,
所述真空机构通过所述承接部件的孔来吸引所述袋。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机构还具有第二移动单元,该第二移动单元使挤压到所述袋的主体部的上部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向下方移动。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承接部具有承载所述袋的所述下密封部和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的平面、从所述水平面向铅垂上方立起且与所述袋的正面相对的正面侧垂直面、和从所述水平面向铅垂上方立起且与所述袋的背面相对的背面侧垂直面,
所述底形成部使所述袋变形,以使得与所述袋承接部接触的所述袋的包装材料顺沿着所述水平面、所述正面侧垂直面和所述背面侧垂直面。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形成部使所述袋变形以使其顺沿着所述袋承接部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与所述袋承接部接触的所述袋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该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在所述袋与所述袋承接部接触前,使得通过所述制袋部横向密封而形成的所述袋的下密封部与所述袋的主体部接触,使所述下密封部顺沿着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还对所述下密封部进行加热。

说明书全文

制袋包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袋包装机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作为制造袋并在袋的内部填充点心之类等的被包装物然后进行制袋包装的装置,使用制袋包装机。作为制袋包装机所制造的袋,有图1B所示的侧面褶裥型的袋(gusset package)等的自立型袋。自立型袋因易于陈列商品、且展出效果优异而被用于包装多种被包装物。
[0003] 在制造侧面褶裥型袋时,例如,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0-335511号)所记载的制袋包装机中,首先,将包装材料形成为筒状,然后,在横向上密封筒状的包装材料,以形成枕头状的袋。进而,该制袋包装机使袋的输送暂时停止,将由于刚刚密封后的余热而软化的横向密封部位(下部横向密封部)挤压成L状的折入部分,由此弯折横向密封部分并贴附于袋底部。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5511号

发明内容

[0006]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制袋包装机中,需要暂时停止袋的输送过程,然后才能形成侧面褶裥型袋。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袋包装机,在形成侧面褶裥型袋时无需显著降低袋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形成侧面褶裥型袋的制造速度。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制袋包装机,包括制袋部、袋承接部、和底形成部。制袋部将筒状的包装材料横向密封,制造在包围商品的主体部的上下形成有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的袋。袋承接部承接从制袋部落下来的袋的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底形成部使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变形,并将袋底的形状形成为规定形状。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由袋承接部承接落下来的袋的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此外,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被底形成部变形,将袋底形状形成为规定形状。所谓规定形状是所期望的底的形状。
[0010] 由此,在形成侧面褶裥型袋时,无需显著降低袋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形成侧面褶裥型袋的制造速度。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制袋包装机,底形成部具有真空机构。该真空机构吸引袋,以使得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的一部分与袋承接部紧密接触。
[0012]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真空机构吸引袋,使得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的一部分与袋承接部紧密接触。
[0013] 由此,能够向袋施加向下的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制袋包装机,袋承接部具有承接部件。该承接部件形成有多个孔。此外,真空机构通过承接部件的孔吸引袋。
[0015]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下落到袋承接部的袋,通过在承接部件上形成的多个孔,被真空机构吸引。
[0016] 由此,能够在大范围内吸引袋。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制袋包装机,底形成部具有挤压机构。该挤压机构将袋向袋承接部挤压。
[0018]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由挤压机构对下落到袋承接部的袋向袋承接部挤压。
[0019] 由此,袋的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能够与袋承接部的表面紧密接触。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制袋包装机,制袋部制造袋以使得其正面和背面比两侧面宽。此外,挤压机构具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一移动单元。第一部件与袋的正面相接触。第二部件与袋的背面相接触。第一移动单元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向袋的主体部上部挤压。
[0021]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通过第一移动单元将第一部件向袋的正面上部挤压,且通过第一移动单元将第二部件向袋的背面上部挤压。由此能够矫正袋的姿势。
[0022]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制袋包装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与袋的接触面朝向斜下方。
[0023]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相对于袋向斜下方倾斜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与袋接触。通过该结构,在将袋向平方向和上下方向挤压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挤压机构还具有第二移动单元。该第二移动单元将挤压到袋的主体部的上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向下方移动。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能够对袋施加向下的力。由此,能够使下密封部与主体部的一部分紧密接触。
[0026]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何一个记载的制袋包装机,制袋部制造袋以使其正面和背面比两侧面宽。此外,袋承接部具有水平面、正面侧垂直面、背面侧垂直面。水平面承载袋的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正面侧垂直面与从水平面垂直向上立起的袋的正面相对。背面侧垂直面与从水平面垂直向上立起的袋的背面相对。此外,底形成部使袋变形以使得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的包装材料顺沿着水平面、正面侧垂直面和背面侧垂直面。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使袋变形以使其顺沿着水平面、背面侧垂直面、正面侧垂直面。由此,袋能够形成形底部。
[0028]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何一个记载的制袋包装机,底形成部使袋变形以使其顺沿着袋承接部的形状。
[0029]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中,使袋的形状变形以使其顺沿着袋承接部的形状。由此,能够使袋变形为所期望的形状。
[0030]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何一个记载的制袋包装机,还具备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对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进行加热。
[0031]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制袋包装机,通过加热单元对与袋承接部接触的袋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使下密封部和主体部的一部分牢固地粘合。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何一个记载的制袋包装机,还具备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该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在袋与袋承接部接触前,使由制袋部横向密封所形成的袋的下密封部与袋的主体部接触,使下密封部顺沿着主体部的表面。由此,能够使下密封部与主体部的适当部分粘合。
[0033]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制袋包装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制袋包装机,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还对下密封部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使下密封部与主体部的表面牢固地粘合。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制袋包装机,在形成侧面褶裥型袋时,无需显著降低袋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形成侧面褶裥型袋的制造速度。附图说明
[0035]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36] 图1B是表示由制袋包装机制造的侧面褶裥袋的图。
[0037] 图2A是表示图1A的制袋包装机所包括的成型机构、下拉传送带机构、纵向密封机构、横向密封机构和侧面褶裥形成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8] 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制袋包装机所包括的各部件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0039] 图3是压边部形成机构的截面图。
[0040] 图4是表示制袋包装机所包括的侧面褶裥形成机构和横向密封机构周边的结构的正面图。
[0041] 图5A是表示折入部件挤压筒状薄膜的状态的平面图。
[0042] 图5B是表示折入部件挤压筒状薄膜的状态的正面图。
[0043] 图6是表示横向密封机构的热压接合和切断动作的模式图。
[0044] 图7是表示横向密封机构的一对密封钳(seal jaw)的放大图。
[0045] 图8是表示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的动作的图。
[0046] 图9是表示前后移动汽缸使接触部件在筒状袋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图。
[0047] 图10是上下移动汽缸使接触部件向下移动的状态的图。
[0048] 图11A是表示送出机构、底形成机构中的袋承接部和接触部件的图。
[0049] 图11B是表示图11A的筒状袋落下的状态的图。
[0050] 图11C是表示在图11B之后,利用前后移动汽缸移动接触部件的状态的图。
[0051] 图11D是表示在图11C之后,利用上下移动汽缸移动接触部件的状态的图。
[0052] 图11E是表示侧面褶裥袋被送出到中间路径的状态的图。
[0053] 图11F是表示通过排出推杆将侧面褶裥袋向下游挤压出的状态的图。
[0054] 图11G是在表示在图11F之后,新的筒状袋下落到袋承接部的状态的图。
[0055] 图11H是表示多个侧面褶裥袋被送出到中间路径的状态的图。
[0056] 图12A是根据变形例(B)的水平面的正面图。
[0057] 图12B是表示根据变形例(B)的袋承接部和真空机构的图。
[0058] 图13是表示根据变形例(C)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的图。
[0059] 附图标记说明
[0060] 2 组合计量装置
[0061] 5 制袋包装单元
[0062] 6 薄膜供给单元
[0063] 7 底形成机构
[0064] 8 送出机构
[0065] 10 制袋包装机
[0066] 31 成型机构
[0067] 32 下拉传送带机构
[0068] 33 纵向密封机构
[0069] 34 横向密封机构
[0070] 35 侧面褶裥形成机构
[0071] 36 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
[0072] 61 压边部形成机构
[0073] 71 袋承接部
[0074] 80a、80b 送出部
[0075] 81 中间路径
[0076] 82 排出推杆
[0077] 83 传送带
[0078] 710 水平面
[0079] 710a、710a……孔
[0080] 710b 加热器
[0081] 711a 正面侧垂直面
[0082] 711b 背面侧垂直面
[0083] 73、73 真空机构
[0084] 74 挤压部
[0085] 741a、741b 接触部件
[0086] 742a、742b 前后移动汽缸
[0087] 743a、743b 上下移动汽缸
[0088] F 片状薄膜
[0089] Fm 角筒状薄膜
[0090] B1 筒状袋
[0091] B2 侧面褶裥袋(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制袋包装机10的“左”、“右”是以从正面观看制袋包装机10的情况为基准。此外,关于制袋包装机10,“上游”、“下游”是指相对薄膜F的输送方向的上游或下游。
[009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制造图1B所示的侧面褶裥型的袋(以下为侧面褶裥袋)B2。图1B为侧面褶裥袋B2的立体图。侧面褶裥袋B2具有4个侧面部F1~F4和一个底面部BB。侧面褶裥袋B2为将所述底面部BB作为支撑面而能够自立的自立袋。侧面褶裥袋B2上形成有折入部分(侧面褶裥)G、G、4个褶边部H1~H4、纵向密封部位L1、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侧面褶裥袋B2被形成为使得其正面和背面的宽度比其两侧面的宽度宽。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侧面部F1~F4中,使形成有纵向密封部位L1的侧面部F1为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
[0094] <制袋包装机的整体结构>
[0095] 首先,用图1A说明制袋包装机10的整体结构。制袋包装机10是对小吃点心等的商品进行装袋的机器。制袋包装机10主要由对商品进行装袋的制袋包装单元6、和向制袋包装单元6供给片状薄膜F的薄膜供给单元5构成。此外,在制袋包装单元6上,面对正面时在右侧配置有操作开关类装置18。另外,在操作操作开关类装置18的用户可见的位置配置有显示操作状态的液晶显示器19。以下,对制袋包装机10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0096] <各部分的结构>
[0097] 1.薄膜供给单元
[0098] 薄膜供给单元5是向后述的制袋包装单元6供给片状薄膜F的单元。薄膜供给单元5以与后述的下拉传送带机构32的动作同步的方式供给片状薄膜F。
[0099] 2.制袋包装单元
[0100] 制袋包装单元6将从薄膜供给单元5送来的片状薄膜F成型为角筒状,并且填充由图1A所示的组合计量装置2计量的点心等被包装物,形成侧面褶裥袋B2。此外,如下所述,片状薄膜F通过图2A和图2B所示的各机构,被变形为角筒状薄膜Fm、然后变形为筒状袋B1,最终变成侧面褶裥袋B2。
[0101] 制袋包装单元6,主要具备压边部形成机构61、成型机构31、下拉传送带机构32、纵向密封机构33、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横向密封机构34、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底形成机构7、送出机构8。
[0102] 1)压边部形成机构
[0103] 首先,使用图3说明压边部形成机构61的结构。图3为压边部形成机构61的示意性截面图。
[0104] 压边部形成机构61是在片状薄膜F上形成压边部H1~H4的机构。压边部形成机构61配置在薄膜供给单元5和后述的成型机构31之间。具体而言,配置在图2B中由双点划线R1所示的区域。
[0105] 压边部形成机构61,主要具有输送面610、插入部件611、加热612、和一对辊(未图示)。
[0106] 1-1)输送面
[0107] 从薄膜供给单元5供给的薄膜F,一边与输送面610的表面接触一边被输送至后述的成型机构31。输送面610由相对于薄膜F的输送方向从上游向下游延伸的多个板状部件m、m、……构成。多个板状部件m、m、……被排列在薄膜F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板状部件m、m、……被配置得使得在规定位置处有4个狭小的间隙66、66、66、66。由此,在输送面610上形成有相对于薄膜F的输送方向从上游向下游延伸的4个细长的槽。
[0108] 1-2)插入部件
[0109] 插入部件611是从上方插入形成于上述输送面610上的槽的部件。插入部件611在薄膜F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4个。通过输送面610的槽附近的薄膜F与插入部件611接触,并被插入槽内。由此,在薄膜F的规定部分形成压边部相当部H1’~H4’。
[0110] 1-3)加热块
[0111] 加热块612配置在形成于输送面610上的槽的长边方向两侧。加热块612从槽的两侧对通过上述插入部件611插入到输送面610的槽内的压边部相当部H1’~H4’进行加热。
[0112] 1-4)一对辊
[0113] 一对辊(未图示)配置在输送面610的下游侧。一对辊从槽的两侧夹持在输送面610的上游侧形成的压边部相当部H1’~H4’,使得薄膜F的相互面对的面粘合。由此,在片状薄膜F上形成压边部H1~H4。
[0114] 2)成型机构
[0115] 接着,使用图2A和图2B说明成型机构31。
[0116] 成型机构31将形成有压边部H1~H4的片状薄膜F成型为角筒状。成型机构31主要具有管道31a和成型器31b。
[0117] 2-1)管道
[0118] 管道31a是角筒形状的部件,上下端开口。在管道31a的上端的开口部投入由组合计量装置2计量的被包装物C。在管道31a的下端开口部设置有导轨312、312……。导轨312、312……是从下端开口部的四角向下游方向延伸的薄壁的板状部件。薄膜F沿管道31a的表面向下游方向输送。
[0119] 2-2)成型器
[0120] 成型器31b被配置以包围管道31a。成型器31b的形状为使得片状薄膜F在成型器31b和管道31a之间通过时被成型为筒状的形状。
[0121] 3)下拉传送带机构
[0122] 接着,使用图2A和图2B说明下拉传送带机构32。
[0123] 下拉传送带机构32连续输送成为角筒状的薄膜F(以下,称为角筒状薄膜Fm)。下拉传送带机构32是吸附卷绕在管道31a上的角筒状薄膜Fm并将其向下方连续输送的机构。
[0124] 下拉传送带机构32主要具有传送带32a、驱动辊32b、从动辊32c、未图示的辊驱动电动机
[0125] 3-1)传送带
[0126] 传送带32a设置在管道31a的左右两侧。此外,传送带32a吸附与其抵接的角筒状薄膜Fm。
[0127] 3-2)驱动辊、从动辊和辊驱动电动机
[0128] 驱动辊32b由未图示的辊驱动电动机旋转。从动辊32c随着驱动辊32b的旋转而旋转。通过驱动辊32b和从动辊32c的旋转,上述传送带32a旋转。由此,被吸附在传送带32a上的角筒状薄膜Fm输送到下游。
[0129] 4)纵向密封机构
[0130] 接着,参照图2A说明纵向密封机构33。
[0131] 纵向密封机构33是对卷绕在管道31a上的角筒状薄膜Fm的重合部分加热并进行纵向密封的机构。纵向密封机构33位于管道31a的正面侧。
[0132] 纵向密封机构33主要由加热器、利用加热器加热的加热带、和用于使加热带靠近或远离管道31a的驱动装置构成。纵向密封机构33,通过以一定压力将角筒状薄膜Fm的重合部分压靠到管道31a上,且通过加热器加热,对角筒状薄膜Fm的重合部分进行密封。由此,在角筒状薄膜Fm上形成纵向密封部位L1。
[0133] 5)侧面褶裥形成机构
[0134] 下面使用图2A、图2B、图4、图5A和图5B说明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
[0135] 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是用于形成侧面褶裥袋B2的侧面褶裥G、G的机构。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如图2A和图2B所示,配置在上述的下拉传送带机构32和后述的横向密封机构34之间。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如图4所示,主要具有折入部件35a、35b,和伺服电动机M。
[0136] 折入部件35a、35b为薄壁的板状部件。一对折入部件35a、35b配置在角筒状薄膜Fm的左右,夹持角筒状薄膜Fm。折入部件35a、35b,如图4、图5B所示,通过伺服电动机M的驱动沿着大致圆形的轨道移动,往返于离角筒状薄膜Fm最远的外侧位置、和与外侧位置相反的一侧的内侧位置。折入部件35a、35b,当移动到内侧位置时,进入上述的导轨312、312……之间。详细来说,如图5A所示,各折入部件35a、35b分别进入两根导轨312、312之间。由此,角筒状薄膜Fm通过导轨312、312和折入部件35a、35b而被弯曲,向内侧折入的部分成为侧面褶裥G、G。
[0137] 6)横向密封机构
[0138] 接着,使用图2A、图2B、图6和图7说明横向密封机构34。
[0139] 横向密封机构34,通过在横向上密封角筒状薄膜Fm而封闭袋B的上下端部。如图2A和图2B所示,横向密封机构34配置在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的下方。
[0140] 横向密封机构34包括内置加热器的一对密封钳34a、34b。一对密封钳34a、34b相互接近、远离。更具体而言,密封钳34a、34b相互取得同步,并且以管道31a为轴,以D字状回旋(参照图6)。密封钳34a、34b在相互最接近的状态下夹紧角筒状薄膜Fm。由密封钳34a、34b夹紧了的角筒状薄膜Fm的被密封部,通过内置的加热器被热封。由此,形成侧面褶裥袋B2的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和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其中,在一个密封钳34a中内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切刀,通过一次夹紧动作由切刀在横向上从被热封的部位的中央切断。由此,从沿纵方向延伸的角筒状薄膜Fm切掉筒状袋B1。
[0141] 此外,如图7所示,密封钳34a、34b中,前方侧的密封钳34a的与后方侧的密封钳34b相对的面的中央突出。而后方侧的密封钳34b的与前方侧密封钳34a相对的面的中央凹陷。详细来说,分别从前方侧密封钳34a的上端面341或下端面342延伸的边倾斜,且倾斜角为θ1(110~120度)。此外,从后方侧密封钳34b的上端面343或下端面344分别延伸的边也倾斜,倾斜角分别为角θ2(60~70度)。前方侧的密封钳34a的突出的面,和后方侧的密封钳34b的凹陷的面相啮合,由此,在密封钳34a、34b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截面形状为大致V字状的间隙22。因而,夹在前方侧的密封钳34a和后方侧的密封钳34b的间隙22中的横向密封部位T1、T2向一个方向倾斜。
[0142] 7)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
[0143] 接着,使用图8说明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图8为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的右侧面图。
[0144] 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配置在上述横向密封机构34的下游。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是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顺沿着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表面而与之接触的机构。更详细地说,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是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与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一部分接触的机构。在此,所谓筒状袋B1的主体部是指筒状袋B1的整体中除去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和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以外的全部的部分。此外,在此,所谓主体部的一部分是指由于被包装物的重量而形成的底面部相当部BB’。
[0145] 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主要具有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支撑部件362。
[0146] 7-1)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
[0147] 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是矩形形状的板状部件。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与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的宽度基本相同。而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与筒状袋B1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的宽度基本相同。
[0148] 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短边方向的一端固定在支轴361a。支轴361a被安装在筒状袋B1正面侧的制袋包装单元6的内部框架(未图示)上。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如图8所示,被构造成为能够以支轴361a为中心上下移动。即,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短边方向的另一端能够以支轴361a为中心转动。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由后述的支撑部件362驱动而上下移动,在上方位置与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接触。
[0149] 7-2)支撑部件
[0150] 支撑部件362是从下方支撑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部件。支撑部件362的一端也安装在制袋包装单元6的内部框架(未图示)上。支撑部件362的另一端安装于上述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下侧的面,即,与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支撑部件362具有能够伸缩的机构。支撑部件362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在规定的时刻进行伸缩。在此,所谓的规定的时刻是指,形成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筒状袋B1从筒状薄膜Fm切掉之前。由此,支撑部件362使上述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上下移动。
[0151] 8)底形成机构
[0152] 接着,使用图9、图10和图11A说明底形成机构7。其中,图9和图10是底形成机构7的右侧面图。此外,图11A是表示底形成机构7的袋承接部71和后述的送出机构8的图。
[0153] 底形成机构7配置在上述横向密封机构34的下游,其调整筒状袋B1的形状。具体而言,底形成机构7将形成于筒状袋B1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筒状袋B1的底面部相当部BB’、和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形成为水平的底面部BB,从而形成具有适当的角底形状的侧面褶裥袋B2。
[0154] 底形成机构7主要具有袋承接部71、真空机构73、73和挤压部74。
[0155] 8-1)袋承接部
[0156] 袋承接部71配置在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的下方,承接由横向密封机构34从角筒状薄膜Fm切掉而落下的筒状袋B1。袋承接部71包括承接从上方落下的筒状袋B1的水平面710、和从水平面710垂直向上立起的垂直面711a、711b。
[0157] (水平面)
[0158] 水平面710是由导热性高的材料制造而成的板。作为导热性高的材料,能够使用例。水平面710具有矩形形状。水平面71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与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的宽度基本相同。而水平面710的短边方向的长度,与筒状袋B1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的宽度基本相同。筒状袋B1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主体部的一部分(底面部相当部BB’)与水平面710接触。在水平面710的中央设置有在水平面71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加热器710b。加热器710b,在筒状袋B1下落到水平面710之前打开(ON),在由后述的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向筒状袋B1施加力之后切换为关闭(OFF)。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承受筒状袋B1内装的被包装物的重量和由后述的挤压部74向下方施加的力。
由此,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被热熔接。
[0159] 此外,在水平面710上设置有多个孔710a、710a、……。具体而言,如图11A所示,多个孔710a、710a、……被配置成在长边方向上排成两行。更具体而言,在长边方向上排列的两行孔710a、710a、……大致平行地分别配置在上述加热器710b的两侧。
[0160] (垂直面)
[0161] 垂直面包括正面侧垂直面711a和背面侧垂直面711b,所述正面侧垂直面711a是与筒状袋B1的正面相对的面,所述背面侧垂直面711b是与筒状袋B1的背面相对的面。如上所述,垂直面711a、711b从水平面710向铅垂方向立起。即,正面侧垂直面711a从水平面710的正面侧的一端向铅垂上方立起,背面侧垂直面711b从水平面710的背面侧的一端向铅垂上方立起。
[0162] 8-2)真空机构
[0163] 真空机构73、73,通过设置于上述水平面710上的多个孔710a、710a、……,吸引底面部相当部BB’和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真空机构73、73被设置以与多个孔710a、710a形成的行数对应。即,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筒状袋B 1的正面侧配置的一行多个孔710a、710a、……连接有一个真空机构73,在筒状袋B1的背面侧配置的一行多个孔
710a、710a、……也连接有一个真空机构73。
[0164] 在筒状袋B1下落到水平面710之前,真空机构73、73为接通状态(ON),在由后述的上下移动气缸743a、743b向筒状袋B1施加向下的力之后,真空机构73、73切换为断开状态(OFF)。由此,当筒状袋B1下落到水平面710上时,位于多个孔710a、710a、……的上方的和多个孔710a、710a、……的附近的筒状袋B1的部分经多个孔710a、710a、……被吸引,而与水平面710紧密接触。
[0165] 8-3)挤压部
[0166] 挤压部74是将筒状袋B1向上述袋承接部71挤压的部件。挤压部74主要具有接触部件741a、741b,和移动单元742a、742b、743a、743b。
[0167] (接触部件)
[0168] 接触部件741a、741b是具有与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的矩形形状的平板部件。接触部件741a、741b包括与筒状袋B1的正面接触的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与筒状袋B1的背面接触的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如图9所示,分别相对于筒状袋B 1倾斜规定的角度θ3。
[0169] (移动单元)
[0170] 移动单元742a、742b、743a、743b使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移动,或者施加力而使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与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上部接触,或者使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与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上部分离。
[0171] 移动单元742a、742b、743a、743b包括,使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相对于筒状袋B1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和使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相对于筒状袋B1在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
[0172] 此外,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包括配置在筒状袋B 1的正面侧的正面侧前后移动汽缸742a、和配置在筒状袋B1的背面侧的背面侧前后移动汽缸742b。此外,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包括配置在筒状袋B1的正面侧的正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a,和配置在筒状袋B1的背面侧的背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b。
[0173] 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通过连接部件76、76固定在后述的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上。详细来说,正面侧前后移动汽缸742a通过连接部件76固定在正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a上,背面侧前后移动汽缸742b通过连接部件76固定在背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b上。
[0174] 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向如图9的箭头A1、A1所指的方向伸长、而向与箭头A1、A1所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由此,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通过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使接触部件741a、741b与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上部接触或分离。
[0175] 此外,前后移动气缸742a、742b,在箭头A1、A1所指的方向伸长的情况下,即,在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使接触部件741a、741b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接触部件741a、741b的接触面与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接触,矫正筒状袋B1的姿势。
[0176] 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通过支撑上述接触部件741a、741b的支撑部件75、75,与接触部件741a、741b固定在一起。详细来说,正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a通过支撑部件75被固定于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而背面侧上下移动汽缸743b通过支撑部件75被固定于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
[0177] 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在图10的箭头A2、A2所指的方向伸长,而在与箭头A2、A2所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由此,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使接触部件741a、741b上下移动。更详细地说,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使接触部件741a、741b的下端从图9和图10中所示的上方位置P1向图10中所示的下方位置P2移动。上方位置P1和下方位置P2之间的距离d约为1cm。当接触部件741a、741b的下端位于下方位置P2时,上下移动汽缸
743a、743b通过接触部件741a、741b在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施加向下的力。由此,筒状袋B1的形状变形以使得顺沿上述袋承接部71的形状。即,利用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筒状袋B1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底面部相当部BB’、和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产生变形以便与水平面710、正面侧垂直面711a、背面侧垂直面711b紧密接触。由此,在筒状袋B1上形成底面部BB,从而形成适宜的角底形状的侧面褶裥袋B2。
[0178] 9)送出机构
[0179] 接着,使用图2B和图11A~图11H说明送出机构8。图11A~图11H是表示底形成机构7的水平面710和接触部件741a、741b、以及送出机构8的平面图。送出机构8是用于将侧面褶裥袋B2送出到装箱阶段的机构,所述侧面褶裥袋B2是由底形成机构7形成了底面部BB的筒状袋B1。如图11A~图11H所示,侧面褶裥袋B2沿大致L状的路径被输送。
[0180] 送出机构8,主要包括送出部80a、80b,中间路径81,排出推杆82,和传送带83。
[0181] 9-1)送出部
[0182] 送出部80a、80b,将侧面褶裥袋B2从袋承接部71移动到后述的中间路径81。送出部80a、80b包括位于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的正面侧送出部80a和位于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的背面侧送出部80b。送出部80a、80b,使用正面侧送出部80a和背面侧送出部80b二者,将侧面褶裥袋从袋承接部71送出到中间路径81。
[0183] 送出部80a、80b主要包括一对传送带801a、801b,驱动各传送带801a、801b的辊802a、802a、802b、802b,和安装在各传送带801a、801b的表面(即侧面褶裥袋B2所接触的接触面)的叶片803a、803a、803b、803b。具体而言,位于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的送出部
80a包括传送带801a、驱动传送带801a的辊802a、802a、和安装在传送带801a的接触面上的叶片803a、803a。而位于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的送出部80b包括传送带801b、驱动传送带801b的辊802b、802b、和安装在传送带801b的接触面上的叶片803b、803b。
[0184] (传送带)
[0185] 传送带801a、801b,如图2B所示,被配置在上述垂直面711a、711b的上方,且夹着侧面褶裥袋B2。详细来说,传送带801a、801b在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各配置一个。更详细地说,在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上配置传送带801a、而在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上配置传送带801b。传送带801a、801b具有与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和背面的宽度基本相同的长度。
[0186] (辊)
[0187] 如图11A~图11H所示,在上述传送带801a、801b的里侧配置辊802a、802a、802b、802b。详细来说,在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配置的传送带801a的里侧设置有辊802a、802a。
而在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配置的传送带801b的里侧设置有辊802b、802b。在1个传送带801a的里侧配置的两个辊802a、802a中的任何一个辊802a,由未图示的辊驱动电动机进行驱动。另一个辊802a随着一个辊802a的旋转而旋转。当辊802a、802a、802b、802b旋转时,上述传送带801a、801b运动。使配置在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的传送带801a旋转的辊802a、802a,和使配置在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的传送带801b旋转的辊802b、802b同步旋转。由此,上述传送带801a、801b也同步运动。
[0188] (叶片)
[0189] 在与侧面褶裥袋B2接触的上述传送带801a、801b的接触面上分别安装有2对叶片803a、803a、803b、803b。详细来说,在侧面褶裥袋B2的正面侧配置的传送带801a与侧面褶裥袋B2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叶片803a、803a,在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侧配置的传送带801b与侧面褶裥袋B2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叶片803b、803b。
[0190] 在各传送带801a、801b上安装的两个叶片803a、803a、803b、803b,以相互点对称的方式分别配置在传送带801a、801b的接触面上。具体而言,如图11A的背面侧送出部80b所示,在相对于送出部80b的中心点O对称的位置上配置有叶片803b、803b。因而,在2对叶片803a、803a、803b、803b之中,在一对叶片803a、803b与侧面褶裥袋B2接触的情况下,另一对叶片803a、803b不与该侧面褶裥袋B2接触。传送带801a、801b同步动作。于是,各传送带801a、801b的1对叶片803a、803b(以下,称为一对叶片803a、803b)与侧面褶裥袋B2接触,且该一对叶片803a、803b开始推压侧面褶裥袋B2。由此,侧面褶裥袋B2送出至相邻的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侧面褶裥袋B2,以正面朝着后述的传送带83的状态从水平面710输送至中间路径81,在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的一端直立。
[0191] 9-2)中间路径
[0192] 中间路径81是连接底形成机构7和传送带83的路径。详细来说,中间路径81用于将由送出部80a、80b从底形成机构7送出的侧面褶裥袋B2输送到后述的传送带83。
[0193] 中间路径81是从上游向下游延伸的矩形形状的板。该板由导热性高的材料(例如铝)制造。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的一侧的端部与底形成机构7连接。此外,中间路径81的下游侧的一端与传送带83连接。即,底形成机构7与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的一端直线连接,中间路径81下游侧的一端和传送带83直线连接。底形成机构7与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的一端连接的路径,相当于侧面褶裥袋B2被输送的大致L状路径的底边部分。
[0194] 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一端的输送面的高度,为与底形成机构7的水平面710基本相同的高度。此外,中间路径81的下游侧一端的高度,为与传送带83的上游侧一端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
[0195] 在中间路径81中在长边方向上内置有具有规定长度的加热器811。加热器811对输送到中间路径81的侧面褶裥袋B2的底面部BB进行加热。加热器811在中间路径81中内置的位置,优选在中间路径8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由此,加热器811的热被散布到中间路径81的整个空间。
[0196] 9-3)排出推杆
[0197] 排出推杆82,如图11A~图11H所示,设置在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的一端。排出推杆82具有与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接触的接触面。排出推杆82的接触面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0198] 排出推杆82与输送到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一端的侧面褶裥袋B2的背面接触。此外,排出推杆82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使接触面向前方(下游方向)移动(参照图11F)。由此,侧面褶裥袋B2从中间路径81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更具体而言,侧面褶裥袋B2从中间路径81的最上游区域(即与底形成机构7的水平面710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被推出。
[0199] 9-4)传送带
[0200] 传送带83,如图11A~图11H所示,配置在中间路径81的下游。传送带83将从上游的中间路径81送出的侧面褶裥袋B2输送至下游。
[0201] <制袋包装机的动作流程>
[0202] 薄膜供给单元5对制袋包装单元6供给片状薄膜F。由薄膜供给单元5供给的片状薄膜F,首先通过压边部形成机构61(参照图3)。因此,在片状薄膜F上形成压边部H1~H4。
[0203] 之后,片状薄膜F通过成型机构31(参照图2A和图2B)。通过从成型机构31通过,片状薄膜F被形成为具有压边部H1~H4的角筒状的薄膜Fm。
[0204] 进而,角筒状薄膜Fm通过下拉传送带机构32向下游输送。向下游输送的角筒状薄膜Fm由纵向密封机构33对其重合部分进行加热、使其粘合。由此,在角筒状薄膜Fm上形成纵向密封部位L1。
[0205] 接着,角筒状薄膜Fm被输送到侧面褶裥形成机构35(参照图4)。在此,角筒状薄膜Fm被夹在折入部件35a、35b和导轨312、312……之间而被弄褶(参照图5A)。由此,在筒状薄膜Fm上形成侧面褶裥G、G。
[0206] 进而,角筒状薄膜Fm输送至下游,通过横向密封机构34进行横向密封(参照图6)。具体而言,横向密封机构34首先在角筒状薄膜Fm上形成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在横向密封机构34形成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的时刻,或形成后的时刻,由组合计量装置2计量的被包装物C被从管道31a投入角筒状薄膜Fm内。此外,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通过在一对密封钳34a、34b之间形成的间隙22而被倾斜规定角度(参照图7)。被倾斜了规定角度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由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进一步大幅度地倾斜,使得其与筒状袋B1的底面部相当部BB’接触(参照图8)。
[0207] 横向密封机构34进而对角筒状薄膜Fm的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进行横向密封。此外,横向密封机构34通过未图示的切刀从上部横向密封部位T1的中央切断。由此,从角筒状薄膜Fm切掉筒状袋B1。
[0208] 从角筒状薄膜Fm切掉而落下的筒状袋B1,由底形成机构7形成侧面褶裥袋B2的底面部BB(参照图9和图10)。
[0209] 具体而言,首先,落下的筒状袋B1被袋承接部71承接(参照图11B)。接着,挤压部74与筒状袋B1的上部接触,将筒状袋B1向袋承接部71挤压(参照图9和图11C、以及图10和图11D)。
[0210] 详细来说,移动单元742a、742b、743a、743b,使倾斜了规定角度θ3的接触部件741a、741b分别从筒状袋B1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与筒状袋B1的上部接触,并向筒状袋B1施加力。更详细地说,首先,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将配置于筒状袋B1正面侧的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配置于筒状袋B1背面侧的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分别向筒状袋B1移动,矫正筒状袋B1的姿势(参照图9和图11C)。进而,由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将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向下方推压,向筒状袋B1施加向下的力(参照图10和图11D)。
[0211] 此时,内置于水平面710中的加热器710b为打开(ON)状态。因而,由加热器710b对与加热器710b相接触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的重合部分施加热量。
[0212] 此外,此时,真空机构73、73也处于打开(ON)状态。因此,真空机构73、73通过设置在水平面710上的多个孔710a、710a……吸引被挤压到水平面上的筒状袋B1的底面部相当部BB’和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
[0213] 筒状袋B1的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通过挤压部74和真空机构73,与袋承接部71紧密接触。由此,将侧面褶裥袋B2的底面部BB成型为由袋承接部71的水平面710、垂直面711a、711b而形成的角底形状。
[0214] 然后,侧面褶裥袋B2由送出部80a、80b从底形成机构7送出到中间路径81(参照图11E)。输送至中间路径81的侧面褶裥袋B2,由排出推杆82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推压其背面,使其向下游方向移动(参照图11F)。新的筒状袋B1落在袋承接部71上(参照图11G)。在中间路径81中排列有多个侧面褶裥袋B2、B2、B2(参照图11H)。在中间路径81上排列的多个侧面褶裥袋B2、B2、B2之中,开头的侧面褶裥袋B2以被后续的侧面褶裥袋B2、B2、B2推出的方式传送至传送带83。
[0215] <制袋包装机的特征>
[0216] (1)
[021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中,在横向密封机构34的下方具有底形成机构7。该底形成机构7,由其袋承接部71承接落下来的筒状袋B1,形成侧面褶裥袋B2的底面部BB。此时,在被包装物为咖啡或小麦粉等有重量的物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被包装物的重量稳定地形成底面部BB。即,通过被包装物的重量,使得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的重合部分充分地热压结合,进而能够形成足够面积的底面部BB。
[0218] 但是,在被包装物为薯片、花糖等重量轻的物质的情况下,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的重合部分的热压结合不充分,不能形成足够面积的底面部BB。
[0219]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底形成机构7,在筒状袋B1落下时,真空机构73通过设置在水平面上的多个孔710a、710a……吸附筒状袋B1以使其与袋承接部71紧密接触(参照图10)。由此,不论被包装物的重量如何,都能够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底面部相当部BB’的重合部分充分热压结合,并且能够形成具有足够面积的底面部BB。
[0220] 此外,根据该方法,能够保持制袋包装机10的运转速度,并能够迅速地形成侧面褶裥型袋。
[0221] (2)
[0222]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具有挤压部74。具体而言,当筒状袋B1下落到袋承接部71上时,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动作,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从筒状袋B1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与筒状袋B1接触。由此,例如,即使在筒状袋B1下落到袋承接部71的时刻发生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筒状袋B1立起适当的角度。
[0223] 此外,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动作,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向筒状袋B1施加向下的力。由此,当初与袋承接部71没有接触的底面部相当部BB’附近的主体部被押宽使得与袋承接部71的水平面710和垂直面711a、711b紧密接触。由此,能够稳定地制造顺着袋承接部71的各面的、适当的角底形状的侧面褶裥袋B2。此外,将被包装物C与侧面褶裥袋B2内的空气一起向下压,能够将侧面褶裥袋B2形成为更稳定的形状。
[0224] (3)
[0225] 另外,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中,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相对于筒状袋B1倾斜规定角度。因此,即使正面侧接触部件741a和背面侧接触部件741b由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移动而与筒状袋B1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向筒状袋B1施加向下的力。由此,能够在使筒状袋B1稳定的状态下形成侧面褶裥袋B2。
[0226] (4)
[0227] 此外,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中,在袋承接部71的水平面710上内置有加热器710b。因而,能够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与底面部相当部BB’很好地紧密接触。
[0228] (5)
[0229] 此外,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机10中,在一对密封钳34a、34b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的间隙22为大致V字形状。由此,形成在一定方向上倾斜的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此外,在筒状袋B1从角筒状薄膜Fm切掉前,由下部横向密封部位姿势矫正机构36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大幅度倾斜。由此,在筒状袋B1下落到袋承接部71时,能够使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与底面部相当部BB’接触。
[0230] <变形例>
[0231] (A)
[023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连续的制袋动作,但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制袋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比现有技术更高速的制袋动作。
[0233] (B)
[023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袋承接部71的水平面710上在长边方向排列的两行孔710a、710a……大致平行地配置在加热器710b两侧,如图12A和图12B所示,也可以在加热器710b两侧分别配置两行。另外,也可以将由多个孔710a、710a……构成的行的数目分别设计成三行。
[0235] 此时,真空机构73的个数,如图12B所示,也可以与孔710a、710a……的行的个数对应而设置多个。此外,在设置有多个真空机构73a、73b……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中央附近的真空机构吸引筒状袋B1的主体部。即,首先,真空机构73a、73a通过加热器710b附近的孔吸引筒状袋B1的主体部,之后,使筒状袋B1的主体部被吸引到真空机构73b、73b。由此,使得与水平面710紧密接触的筒状袋B1的主体部的面积能够渐渐扩大。即,能够使侧面褶裥袋B2的底面部BB的形状确实地接近所期望的形状。
[0236] (C)
[023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宽度是与筒状袋B1的正面和背面的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但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宽度也可以是部分地与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抵接的宽度。
[0238] 此外,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的长度是与筒状袋B1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的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但也可以是与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所接触的程度的长度。
[0239]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下部横向密封部位提升部件361中内置加热器。由此,能够更牢固地粘合下部横向密封部位T2和主体部。
[0240] (D)
[024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用挤压部74挤压筒状袋B1时,使用前后移动汽缸742a、742b和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使接触部件741a、741b移动,但也可以代替前后移动汽缸
742a、742b和上下移动汽缸743a、743b,使用使接触部件741a、741b在斜方向上移动的汽缸,将筒状袋B1向袋承接部71挤压。
[0242] [其它实施方式]
[0243]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244] 工业上的实用性
[0245] 本发明的制袋包装机可以能够广泛应用于高速制作侧面褶裥型袋,即不降低速度就可以形成侧面褶裥型袋的制袋包装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