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转向柱及生产该转向柱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380015640.3 申请日 2013-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4470789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申请人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发明人 T·海兹; S·雷格纳; A·沙赫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 机动车辆 的 转向柱 及生产该转向柱的方法,所述转向柱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到 转向轴 支承单元中的转向轴以及用于将转向轴支承单元连接到机动车辆的 车身 的导向 支架 ,其中转向柱的至少一个组件是至少部分由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形成的,其中,组件具有对应于后续组件形状的薄壁编织核(10),编织核(10)由热塑材料形成,并且编织以纤维材料(13),其中编织核(10)以 注塑成型 方法生产,并且包含安装于其中的功能元件(1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转向柱(101),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到转向轴支承单元(104)中的转向轴(102)以及用于将所述转向轴支承单元(104)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身的导向支架(105),所述转向柱(101)的至少一个组件是至少部分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位于所述转向轴(102)和所述车身之间所述转向柱(101)的流上,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组件的形状的薄壁编织核(1,10,30),所述编织核(1,10,30)由热塑或热固材料制成并且用纤维材料环绕编织,所述编织核(1,10,30)是以注塑成型方法生产的;以及其中所述组件被配置成在固化纤维区域中的热塑材料或合成树脂之后,在一纵向侧通过切割或铣削至少部分开口;其中,具有复合纤维材料的所述编织核(1,10,30)被制造为连续部分,所述连续部分具有成品结构元件的整数倍长度,并且随后在所述复合纤维材料固化之后可被切割成单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直接或间接支持所述转向轴(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核(1,10,30)包含并入的功能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选自包括紧固条、导向件、运动限制件和缆线容纳器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是具有口、孔或凹槽的钣金条。
6.根据权利要求1、2和4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是用于转向轴支承单元(104)的导向支架(1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105)在工作期间位于上部一侧的中间区域中在横截面上是开口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为了露出所述导向支架(105)的向上开口侧,所述纤维材料通过切割或铣削而被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1、2、4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是转向轴支承单元(104),所述转向轴支承单元(104)具有热塑或热固方式生产的低固有稳定性的编织核(1,10,30)以及利用基于纤维材料的复合纤维材料的环绕编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在其穿过所述复合纤维材料的区域中,被布置为与所述组件的纵轴(14)成20°至85°
11.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柱(10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注塑成型方法从热塑或热固塑料生产简单的编织核(1,10,30),所述编织核(1,
10,30)实质上具有所述转向柱(101)中要生产的组件的几何结构;
b)将所述编织核(1,10,30)紧固到辅助核上;
c)环绕所述编织核(1,10,30)编织适于制造复合纤维材料的纤维;
d)通过固化纤维区域中的热塑材料或合成树脂,产生所述复合纤维材料与所述编织核(1,10,30)的内部材料一体连接;以及
e)在所述组件被配置成在一纵向侧至少部分开口的情形中,在步骤d)发生固化之后,通过切割或铣削在该侧进行开口;
其中,在一个生产操作中生产多个类似的结构元件,其中在步骤a)中,依次排列的多个个体核或连续廓形被用作所述编织核(1,10,30),并且在进一步的方法步骤中,在步骤d)中发生固化之后,如此生产的工件被分离成单个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d)中发生固化之后,去除所述辅助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集成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在步骤a)中被并入到所述编织核(1,10,30)中或者被连接到所述编织核(1,10,3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压和弯曲部件形式的所述功能元件在步骤a)中以条或带的形状被引入用于生产所述编织核(1,10,30)的模具中,并且所述冲压和弯曲部件形式的所述功能元件随后在注塑成型方法中被环绕注塑,并且被连接到所述编织核(1,10,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以下述方式执行编织操作,即在所述编织操作期间,个体纤维丝(13)环绕所述功能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编织核(1,10,30)上,从而所述功能元件在所述纤维材料的所述个体纤维丝(13)之间突出超过它们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操作中,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个体纤维丝(13)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纤维丝(1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操作期间使得所述纤维丝(13)相对于所述组件的纵轴(14)成20°至85°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纤维丝(13)相对于所述组件的纵轴(14)的夹角不是恒定的,而是在20°至85°的范围内变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在其穿过所述复合纤维材料的区域中,被布置为与所述组件的纵轴(14)成20°至85°角。

说明书全文

用于机动车辆转向柱及生产该转向柱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及生产该转向柱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是多部分组件,其中转向轴或转向杆被安装在支承单元中。支承单元自身常常相对于支架可枢转地进行安装,从而可以对方向盘进行高度调节。此外,通常还将转向柱设置为可伸缩的,用以在轴向调节方向盘的位置。支架自身被固定到机动车辆的车身上。转向柱的高度调节和轴向调节可以电动方式或纯手动方式进行。此外,转向柱是众多功能元件的载体,其可能包括电气组件,例如方向盘上的操作按钮和转向柱控制杆,还可能包括机电组件,例如点火。因此,在现代汽车中,转向柱是复杂的组件。
[0003] 转向柱不仅要确保转向操作所需的机械功能,还必须在车祸事故中通过精确定义的变形能量吸收来最小化对驾驶者的伤害。这些任务与机动车辆构造的基本要求相矛盾,从而使用的组件应当具有尽可能轻的重量,以便保持车辆的总重尽可能轻。
[0004] 为此目的,已知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车辆的个体组件如机动车辆转向柱。
[0005] 德国专利DE 69810553 T2示出了具有锁的可调节转向柱,其具有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扇形齿板。
[0006] DE102004025245 A1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的混合型横梁,其使用了复合纤维材料。
[0007] 作为本发明背景技术的WO99/03716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能量吸收器,其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的。
[0008] 专利说明书US5632940公开了由复合纤维材料制成的自行车踏板曲柄
[0009] 以纤维编织物生产机动车辆部件的方法也是已知的,例如德国专利说明书DE10259593B4描述了一种编织方法,其通过在编织操作期间反转操作方向可以在特定区域增强碳纤维编织物。

发明内容

[0010]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柱,其中复杂配置的结构元件通过复合材料的纤维增强技术而变硬,从而本身并不足够稳定的模塑物获得了所需的机械性能,同时总重很轻。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以所需的形式生产机动车辆转向柱上的结构元件,同时该方法适于连续生产。
[0011] 由于在机动车辆的转向柱中,其中转向轴可旋转地安装到转向轴支承单元中并且导向支架将转向轴支承单元连接到机动车辆的车身,转向柱的至少一个组件是至少部分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的,并进一步规定了组件具有对应于后续组件的形状并且由薄壁塑料形成的编织核,编织核用纤维材料进行环绕编织,并且由于编织核是以注塑成型的方法生产的,因此编织核可以保留在成品组件中。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到转向轴支承单元中的转向轴以及用于将所述转向轴支承单元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身的导向支架,所述转向柱的至少一个组件是至少部分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位于所述转向轴和所述车身之间所述转向柱的流上,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组件的形状的薄壁编织核,所述编织核由热塑或热固材料制成并且用纤维材料环绕编织,所述编织核是以注塑成型方法生产的;以及其中所述组件被配置成在固化纤维区域中的热塑材料或合成树脂之后,在一纵向侧通过切割或铣削至少部分开口。
[0013] 优选地,所述组件直接或间接支持所述转向轴。
[0014] 优选地,所述编织核包含并入的功能元件。
[0015] 优选地,所述功能元件选自包括紧固条、导向件、运动限制件和缆线容纳器的组。
[0016] 优选地,所述功能元件是具有口、孔或凹槽的钣金条。
[0017] 优选地,所述组件是用于转向轴支承单元的导向支架。
[0018] 优选地,所述导向支架在工作期间位于上部一侧的中间区域中在横截面上是开口的。
[0019] 优选地,为了露出所述导向支架的向上开口侧,所述纤维材料通过切割或铣削而被去除。
[0020]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是转向轴支承单元,所述转向轴支承单元具有热塑或热固方式生产的低固有稳定性的编织核以及利用基于纤维材料的复合纤维材料的环绕编织物。
[0021] 优选地,具有复合纤维材料的所述编织核被制造为连续部分,所述连续部分具有成品结构元件的整数倍长度,并且随后在所述复合纤维材料固化之后可被切割成单件。
[0022] 优选地,所述功能元件以如下方式从所述编织核的表面向外突出,即所述功能元件的平坦侧相对于所述组件的纵轴成20°至85°
[0023] 优选地,组件是后续待制造的转向柱的元件,该元件直接或间接支持转向轴。
[0024] 如果进一步规定编织核包含注入的功能元件,则这些功能元件在环绕编织操作之后已经存在,而不必在后面添加。功能元件在此情形中可以是紧固接头、导向件、运动限制件、或缆线容纳器等。在此情形下还可以设想将有源或无源减震器和电子接触的功能元件集成到编织核中。优选地,固件冲压和弯曲部件,其被引入编织核,并且其在注塑成型方法中被环绕注塑。这些优选是具有口、孔或凹槽的钣金条。
[0025]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中,导向支架可以设计成直接紧固到车身,或者也可以例如经由旋转接头和保持支架间接紧固到车身,以便提供调整的可能。
[0026] 适当的纤维材料特别包括由碳(=碳纤维)或芳纶制成的纤维。然而,也可以使用由例如聚酯或POM的塑料制成的纤维以及由玻璃、金属、陶瓷或自然纤维制成的纤维。还可以设想使用特别是上述的多种纤维的混合物。
[0027] 在优选实施例中,组件是用于转向轴支承单元的导向支架,该导向支架被配置为在横截面上在一侧开口。该组件可以初始以热塑方式被注塑为在横截面上为U形的导向支架,该编织核因而具有低的固有稳定性。在环绕编织操作之前,编织核可以连接到辅助核,以便简化操作。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被辅助核保持的编织核被环绕编织,并且进而利用纤维从外部进行增强。在复合纤维材料固化之后,可以去除辅助核。然而,由于使用了辅助核,还可以设想在纤维材料完全固化之前去除辅助核。从而在连续操作模式下可以节约周期时间。为了露出导向支架的向上开口侧,那里的纤维材料随后被切割或铣削。
[0028] 优选地,所述组件是转向轴支承单元,所述转向轴支承单元具有热塑或热固方式生产的低固有稳定性的编织核以及利用基于纤维材料的复合纤维材料的环绕编织物。
[0029] 还可以规定利用热塑方式生产的低固有稳定性的编织核以及利用复合纤维材料的环绕编织,生产转向轴支承单元。在此情形中,具有复合纤维材料的编织核优选被制造为连续部件,其具有成品结构元件的整数倍长度,并且其在复合纤维材料固化之后被切割成单件。
[00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a)以注塑成型方法从热塑或热固塑料生产简单的编织核,所述编织核实质上具有所述转向柱中要生产的组件的几何结构;
[0032] b)将所述编织核紧固到辅助核上;
[0033] c)环绕所述编织核编织适于制造复合纤维材料的纤维;
[0034] d)通过固化纤维区域中的热塑材料或合成树脂,产生所述复合纤维材料与所述编织核的内部材料一体连接;以及
[0035] e)在所述组件被配置成在一纵向侧至少部分开口的情形中,在步骤d)发生固化之后,通过切割或铣削在该侧进行开口。
[0036]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d)中发生固化之后,去除所述辅助核。
[0037]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38] 在一个生产操作中生产多个类似的结构元件,其中在步骤a)中,依次排列的多个个体核或连续廓形被用作所述编织核,并且在进一步的方法步骤中,在步骤d)中发生固化之后,如此生产的工件被分离成单个组件。
[0039]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40] 集成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在步骤a)中被并入到所述编织核中或者被连接到所述编织核。
[0041] 优选地,冲压和弯曲部件形式的所述功能元件在步骤a)中以条或带的形状被引入用于生产所述编织核的模具中,并且所述冲压和弯曲部件形式的所述功能元件随后在注塑成型方法中被环绕注塑,并且被连接到所述编织核。
[0042]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43] 以下述方式执行编织操作,即在所述编织操作期间,个体纤维丝环绕所述功能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编织核上,从而所述功能元件在所述纤维材料的所述个体纤维丝之间突出超过它们的外表面。
[0044] 优选地,在所述编织操作中,所述功能元件位于所述个体纤维丝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纤维丝。
[0045] 优选地,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操作期间使得所述纤维丝相对于所述组件的纵轴成20°至85°角。
[0046]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纤维丝相对于所述组件的纵轴的夹角不是恒定的,而是在20°至85°的范围内变化。
[0047] 优选地,所述功能元件在其穿过所述复合纤维材料的区域中,被布置为与所述组件的纵轴成20°至85°角。
[0048] 在组件将被配置为在其纵向侧开口或部分开口的情形中,有利的是可以规定,在进一步的步骤中,在固化之后,通过切割或铣削在该侧开口。本方法的变体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纤维材料在所有侧上的环绕编织的相对简单制造操作还可以在后续开口侧上进行,并且在固化之后,可以提供想要的结构,并且在此情形中,可以以与在整个外周上环绕编织的结构元件类似的方式实现想要的形状和强度。在此情形中,可以规定用树脂或粘合剂覆盖纤维分离的边缘,以便纤维后续更难松脱。
[0049] 为了安装在机动车辆的转向柱上并且正常工作,功能元件(优选是冲压和弯曲部件的形式)被包含在编织核中或连接到编织核是有利的。在特别简单的实施例中,条或带状的冲压和弯曲部件被引入用来生产编织核的模具中,并且这些组件随后在注塑成型方法中进行环绕注塑,并且以被包裹的方式连接到编织核。
[0050] 优选地,编织操作是以这样的方式执行的,在编织操作期间,将个体的纤维丝环绕功能元件编织在编织核上,从而在纤维材料的个体纤维丝之间,功能元件突出其表面。在此情形中,可以规定功能元件已被布置在编织核中,从而在后续编织操作中,它们位于个体纤维丝之间。纤维丝可以相对于组件的纵轴成约20°至85°的角度来引导。功能元件随之也可以相对于组件的纵轴成相应角度进行布置。此外,可以提供已知的稳定线,其相对纵轴成近乎0°的角或0°至3°范围的角,并且被布置在编织核的表面上,并且也在编织操作期间进行编织。附图说明
[0051]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结合附图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
[0052] 图1示出了具有侧向功能元件的转向轴支承单元的几何形状的编织核;
[0053] 图2示出了包括依次前后排列的多个转向轴单元的管状编织核;
[0054]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编织核在用纤维材料进行环绕编织操作期间的示意图;
[0055] 图4示出了图3中处于基本完成环绕编织状态下的编织核;
[0056] 图5示出了图4中其上被施加了纤维材料的编织核在完成编织操作之后,被引入两部分形式的开口磨具;
[0057] 图6示出了闭合状态下的图5中的模具,其中安设有工件;
[0058] 图7示出了在固化之后从模具6移出的工件,其中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分离个体转向轴支承单元的分离器件;
[0059] 图8示出了用于将转向轴支承单元连接到机动车辆车身的导向支架的编织核;
[0060] 图9示出了图8中用于导向支架的编织核的另一方向的透视图;
[0061] 图10示出了环绕纤维材料的图9中的导向支架,其中功能元件突出编织的纤维材料;
[0062] 图11示出了完成复合纤维材料的固化之后的图10的导向支架的示意图;
[0063]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导向支架,其中在保持支架的可见顶部具有部分切开的复合材料纤维;以及
[0064] 图13示出了图12中的导向支架,其中在开口的顶部区域复合纤维材料被完全去除;以及
[0065] 图14示出了图10中处于分离复合纤维材料的准备步骤下的导向支架;
[0066]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的实施例;
[0067] 图16示出了图15的转向柱的另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图15和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101,其包括转向轴102,转向轴102以可绕其旋转轴103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套单元104(也被称为转向轴支承单元104)中。套单元104可移动地沿转向轴的纵轴103在导向支架105中被引导。导向支架105可绕枢转轴106枢转地被安装在保持部件107中。保持部件107可以在紧固点108处被固定到车身(未示出)。驾驶者通过方向盘(未示出)引入到转向轴102的旋转运动经由万向节109和进一步的转向杆部件110被引入到转向装置(未示出)中。为了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转向柱可以在调节方向111上进行高度调节,并且在调节方向112上进行长度调节。为此,设有固定机构113,其包括本领域公知的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张力螺栓114、凸轮机构15、推力轴承116和拉杆117。作为拉杆117旋转的结果,凸轮机构115的两个凸轮相对彼此旋转,并且侧颊面107a、107b被拉到一起,从而发生保持部件107的侧颊面107a、107b与导向支架105的侧面并且进而与套单元104的侧面的摩擦支撑
[0069] 张力螺栓114穿过保持部件107的侧颊面107a、107b中的长孔以及导向支架105的侧面105a、105b中的孔。凸轮机构115被布置在张力螺栓114的一端,并且推力轴承116被布置在张力螺栓114的另一端。侧颊面107a和107b、侧面105a和105b以及套单元104被布置在凸轮机构15和推力轴承116之间。
[0070] 制动杆117旋转的结果是,固定系统13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到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在打开位置,转向轴102或固定到其上的方向盘(附图中未示出)在该位置可进行调节,特别是在纵向112上以及高度或倾斜方向111上移动。在固定系统113的闭合位置,转向柱被固定。该类型的转向柱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0071] 基于转向轴支承单元104的示例,图1至图7示出了具有环绕编织核编织的纤维材料的转向轴支承单元的示意图,这些图形有时是高度简要示例的。
[0072] 基于导向支架105的示例,图8至图14示出了具有环绕编织核编织的纤维材料的导向支架的示意图,这些图形有时是高度简要示例的。
[0073] 图1示出了用于转向轴支承单元104的编织核1。编织核1具有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3,其间延伸有基本为八角形的管状壁4。功能元件,如导向件5、停止件6和容纳件7a和具有缺口7c(用于后续紧固的转向锁(未示出))的附着件7b向外突出壁4。
[0074] 编织核1是以注塑成型方法制造的。为此,功能元件被预制为钣金部件(冲压和弯曲部件)并且被引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模具的模具空腔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编织核1。在注塑成型并且从模具移除后,即获得图1中所示的结构元件,其因薄的壁厚度以及该模具中具有低刚度的轻量注塑成型材料,因此还不能作为转向轴支承单元使用。只要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可以在模具中引入缺口4a,以便节约材料和重量。这变得可能是因为所需的刚度是通过环绕编织获得的,并且不需要由编织核提供。缺口可以形成为通孔或盲孔。盲孔具有以下优势,即内部空间可以相对于外周容易地被密封,这对后续方法步骤是有利的。
[0075] 图2示出了包括前后依次排列的整个四单元的编织核10的示意图。这些单元是以基本相同的方式构造的。四个单元中的每一个实质上对应于图1中的编织核1。编织核10具有向外突出的功能元件,其仅被简要示意为销11。它们是以与图1中的功能元件5、6和7a、7b、7c相似的方式配置、引入以及制造的。
[0076] 图3示出了通过公知的“外层编织法”环绕编织核10编织多条纤维丝形式的纤维材料的方法步骤。根据已知的方法编织机12释放环绕编织核10布置的多条纤维丝13。该方法例如是基于作为现有技术提及的文件DE10259593B4。编织操作在编织核10的纵轴14的方向上从面向观察者的编织核10的端面开始进行。纤维束13在此例中被布置在编织核10的外表面上并且绕功能元件11布置,从而功能元件11向外突出编织纤维的外部包络表面。
[0077] 图4示出了进一步的编织核10已被纤维材料完全环绕编织的方法步骤。所获的编织物位于编织核10的外部之上。编织机12到达编织核10远离观察者的一端。纤维束13在那里被分离。编织物位于其上的编织核10随后作为生产方法的中间产品。在实践中,编织机是静止的,而工件在纵轴方向上被传送。
[0078] 图5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方法步骤中呈现的编织核10是如何被引入模具15的。模具15具有两个部分:底部16和顶部17。顶部17具有近似半圆柱形的模具空腔18。模具底部16具有对应的近似半圆柱形的空腔19。具有环绕编织物的编织核10被引入模具空腔19。在本例中还可以发现模具顶部17具有两个填充口20,通过填充口可以从外部进入模具空腔,并且填充口允许树脂流入以及空气的流出。
[0079] 图6示出了编织核位于其中的模具15。在闭合状态下,模具空腔完全环绕编织核。合成树脂材料可以通过管道21被引入模具空腔。合成树脂材料随后可以渗透进入模具空腔中编织核外部的编织物中。在本例中,可以有利地采用防止合成树脂渗透进入编织核内部空间的装置。合成树脂随后被固化。这可以以化学方式或加热方式进行。在后者的情形中,模具优选是可加热的。或者,可以通过超声加热或紫外线辐射进行固化。为此,必须在模具
15中提供相应的装置,例如超声发生器或具有相应紫外线可穿透模具区域的紫外线灯,从而紫外光线可以到达工件。还可以设想多种所提及固化方法的组合。
[0080] 图7示出了在塑料材料固化之后以及从模具15释放之后的带有功能元件11的编织核10。如上所述,编织核10具有多个结构上相同的单元,这些单元在纵轴方向上依次前后排列。通过分离器件22,编织核10随后被在位置23处沿垂直于其纵轴14的方向被分割,以便获得个体的组件,该组件最终对应于图1的组件。与图1所示的仅仅为编织核的组件相比,在外表面上环绕编织和固化合成树脂获得了由复合材料形成的组件,其不仅具有轻的重量,还具有强度使得其能够用作机动车辆的转向轴支承单元组件。功能元件5、6用于碰撞元件的紧固,并且功能元件7a、7b、7c用作转向锁的结构元件的紧固。还可以提供用于保持电缆的装置。功能元件11有利地作为定位辅助和/或保持装置而被用于分离操作。
[0081] 图8示出了用于导向支架的编织核30,其将适用于将转向轴支承单元(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到机动车辆的车身。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旋转接头和枢转轴106以及通过保持支架107进行到车身的连接。然而,还可以设想通过相应的紧固装置将导向支架直接紧固到机动车辆的车身。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编织核30也是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的,由薄壁热塑塑料制成的壁31承载功能元件,功能元件例如包括导轨32、停止件33和缆线容纳器34。
[0082] 出于制造的目的,功能元件32、33、34是以冲压和弯曲部件的形式被引入到相应注塑模具的模具空腔之中。作为注塑热塑塑料的结果,壁31随之形成,其以材料上一体的方式牢固地连接到功能元件,并且其进而形成编织核30。编织核30因其薄壁以及热塑塑料的材料特性,以其当前形式并不适宜用作机动车辆的转向柱中的枢转杆。这里也可以提供缺口31a以便节省材料和重量。
[0083] 图9示出了图8中的编织核30的另一方向的透视图。相同的结构元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
[0084] 编织核30在大约停止件33的区域中,在横截面上具有U形的截面配置,其由底部和两个侧壁限定,并且其在图9的示意图中向上开口。导轨32还连接到钳口35或被布置在钳口35的附近。钳口35在编织核30的一端使内横截面变窄。它们在该区域结束编织核30的横截面配置,以形成向上开口的八角形。例如根据图1的转向轴支承单元可以被引入该八角形中。转向轴支承单元随后在纵向上(即在编织核30的纵轴36的方向上)伸缩,从而实现方向盘(未示出)的轴向调节。该设置基本是公知的。钳口35与垂直于纵轴36布置的夹紧元件一起以夹紧的方式用来将转向轴支承单元锁定在导向支架105中。
[0085] 同样地,钳口35可以是这样的功能元件,其在生产编织核期间即已被引入注塑模具,并且随后通过注塑成型操作连接到塑料材料。
[0086] 为了进一步处理编织核30,提供有利用纤维编织物优选是碳纤维的环绕编织,如图3和图4有关转向轴支承单元所描述的那样。
[0087] 图10示出了施加纤维编织物之后的编织核30。可以发现,功能元件(停止件/弹簧支持件33、缆线容纳器34)突出编织物的外表面。在编织操作期间,纤维束被导引使得其围绕功能元件的突出部分布置,以便其完全布置于编织核30的热塑材料的表面之上。功能元件以可自由使用的方式突出。产生编织物的纤维束围绕编织核30连续布置。因此他们也环绕上开口端(图9中可见),进而形成了基本上管状的编织物,该编织物作为外表面环绕编织核30延展。
[0088] 此外,为了提供导向支架,编织的未处理部分可以被引入模具中,并且充以合成树脂,并且可以随后被固化并从模具移除,其方式与已在上文描述的用于转向轴支承单元的过程相类似。为了防止树脂渗透进入空腔,编织核可以是密闭的(这里未示出),或者可以提供额外的压铸件,其填充或屏蔽将形成的空腔,进而防止合成树脂进入。
[0089] 图11简要示出了合成树脂材料在边缘部分从储藏室36被注入到编织物。边缘部分在本例中是形成组件随后被切割出尺寸之后的边缘37的区域。利用环绕注入的合成树脂材料,将防止成品组件在边缘37处的松脱。在环绕纤维的树脂及边缘部分的树脂固化之后,即获得了管状结构,其形成了编织核30的外包络。该管状结构在顶部例如在缆线容纳器34之间是封闭的。这对于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导向支架的例子来说是非期望的。
[0090] 因此,在图12中示出了复合纤维材料在编织核30的顶部利用分离工具38沿着边缘37被切开或分离,以便在编织核30的顶部开口,如图9中所见的那样。复合纤维材料为此目的被去除。本例中适当的分离工具38是切断刀或激光束。最后,图13图示了制造操作的最终产品。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获得了带有功能元件和一个层的编织核30,该层在编织核外部环绕编织核,并且由环绕编织核30的复合纤维材料构成,其在内部以材料上一体的方式连接到编织核30并且加强编织核30,从而获得了具有适当强度的组件。所用的方法和组件产生了如下结果,如此生产的组件是特别轻量的,就如转向轴支承单元的例子一样。
[0091] 通过编织核的适当生产,如在示例中所示那样,导向支架也可以以依次排列的单元形式进行生产。在填充满彼此编织在一起的纤维的树脂被固化之后可以进行分离操作。
[0092] 还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生产机动车辆转向柱的其它组件。
[0093] 为此目的下述步骤是实质性的,首先机械性能上并不适于用作组件的轻量编织核在注塑成型方法中被制造,同时引入功能元件,该编织核随后由优选为碳纤维的纤维编织物进行环绕编织,以及随后通过固化编织物中的塑料材料加强编织核。塑料材料在本例中可以在环绕编织之后被引入,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还可以使用包裹的碳纤维,其为了被固化仅仅需要加热和再次冷却。在这些特别例子中,作为如结合图11所描述的覆盖边缘部分的替代,还可执行边缘部分上纤维的交联。图14中图示了此类型的方法步骤。最终的经环绕编织的编织核30随后通过激光器39的激光束40沿着边缘部分进行照射,并且进而相应地加热。由此发生边缘部分的交联。在分离纤维之后,其可以与图12完全相似的方法执行,组件的边缘37通过交联可以防止松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