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板

申请号 CN200980151992.5 申请日 2009-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2264987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申请人 帕克里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卡洛斯·怀波; 萨米·拉塞尔;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覆板(1,25),具有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且优选至少部分由重复利用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 挤压 支撑 板(2),带有平坦和平滑的顶表面(3),底面(18)且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34,35),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具有一个侧部上的凸形轮廓边缘(6;26;36)和另一侧部上的凹形轮廓边缘(7;27;37)的形式的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通过夹固或锚固的方式,优选根据垂直于所述顶表面的延伸的方向D,能够将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36)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28)的凹形边缘(7,27)。在它们的底面(18)中,存在多个条形凹槽(19),所述多个条形凹槽根据挤压的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的支撑条(20)在该处交替,多个支撑条中的至少一部分(46)沿着该底面具有宽度S,所述宽度S符合1.5T<S<10T,并且其中符合0.4T<C<0.7T,其中C是这些凹槽(19)的平均深度。本发明还涉及合成塑料板的挤压的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覆板(1、25),具有厚度为T的由相当硬的且至少部分重复利用的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挤压支撑板(2),具有一平坦和平滑的顶表面(3)、一底面(18)且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34、35),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4、5;34、35)以在所述对的一个侧部(4)上具有凸形轮廓边缘(6;26;36)且在相对侧部(5)上具有凹形轮廓边缘(7;27;37)的形式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通过夹固或锚固的方式,根据垂直于所述顶表面延伸的方向D,该覆板(1、25)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36)能够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28)的凹形边缘(7、37),其中,在它们的底面(18)中存在多个条形凹槽(19),所述多个条形凹槽(19)按照挤压的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支撑条(20)在该处交替,多个支撑条(20)中的至少一部分(46)沿着所述底面具有宽度S,所述宽度S符合1.5T<S<10T,从而部分支撑条大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覆板的宽度B上,并且其中适合0.4T<C<0.7T,其中C是这些凹槽(19)的平均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板,其支撑板(2)具有9mm的最大厚度T,并优选具有约
6mm或甚至小于5mm的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板(1、25),其中所述支撑板(2)的重量低于9000g/
2 2
m,并优选低于6000g/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开口空间(19)实际具有梯形截面,所述梯形截面的大底边位于所述底面(18)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板,其中,能够通过在互补的轮廓边缘(4、5)上的夹固连接工艺实现与同样的相邻板(8)的凹形边缘(7)的夹固连接,连接形式为凸形轮廓边缘(6)的至少一个肋(9)交叉地卡入相邻的凹形轮廓边缘(7)内,所述凹形轮廓边缘(7)的凹槽(10)至少靠近其开口(41)处具有燕尾形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肋或多个肋(9)与该凸形边缘(6)的上边沿(11)的底部相接,而所述凹槽(10)沿着所述凹形轮廓边缘(7)的下边沿(12)的顶面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肋或多个肋(9)与该凸形边缘(6)的下边沿(13)的顶面相接,而所述凹槽(10)沿着所述凹形轮廓边缘(7)的上边沿(14)的底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肋(9a、9b)在接合中沿相反的方向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板,其中,在肋(9)的顶表面(15)中存在槽(16)。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板,其中,将弹性可压缩条(17)附接至肋(9)的所述顶表面(1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合成塑料材料包括从占其重量的50%至高达占其重量的100%的重复利用PVC。
12.一种覆板(1、25),具有厚度为T的由相当硬的且至少部分重复利用的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挤压支撑板(2),具有一平坦和平滑的顶表面(3)、一底面(18)且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29、32;34、35),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4、5;29、32;34、35)以所述对的一个侧部(4)上的凸形轮廓边缘(6;26;36)和相对侧部(5)上的凹形轮廓边缘(7;27;37)的形式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该覆板(1、25)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36)可通过夹固或锚固的方式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28)的凹形轮廓边缘(7、27、37),其中,在它们的底面(18)中存在多个条形凹槽(19),所述多个条形凹槽(19)按照挤压的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支撑条(20)在该处交替,并且其中在这些凹槽(19)的上壁(52)处平均来说没有支撑板(2)的顶表面(3)平滑。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覆板(25),其中能够通过可能没有间隙的夹固或锚固连接工艺实现在同样的相邻板(28)的边缘(27)上与互补轮廓边缘(4、5)的所述夹固连接,连接形式为所述覆板(25)的凸形轮廓边缘(26)的凸舌(29)进入相邻板(28)的槽(30)中,位于限定该槽的上边沿(31)和下边沿(3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覆板,其中当接合所述点到达刚刚低于支撑板(2)的顶表面(3)处时在相邻的板边缘(38)之间存在小V槽(4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板,其中凹槽(19)的上壁(52)平均来说没有支撑板的底面(18)光滑。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支撑板被防层(21)覆盖,特别是被装饰覆层覆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覆板,其中,至少两个相对侧部(4、5)的上边缘设置有倾斜的侧部(22)。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覆板,具有矩形顶表面(3)。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覆板,其中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或26)和凹形轮廓边缘(7或27)能够被制造在覆板短边(24)和覆板长边(23)两者上。
20.一种支撑板(2),应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覆板(1、25)中。
21.一种覆壁层(33),具体的说用于防水地板的浮置式覆层,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板(1、8;25、28)。
22.一种覆板(1、25),具有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挤压支撑板(2),具有一平坦的顶表面(3)、一底面(18)且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4、5)以所述对的一个侧部(4)上的凸形轮廓边缘(6;26)和相对侧部(5)上的凹形轮廓边缘(7;
27)的形式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该覆板(1、25)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能够沿垂直于所述顶表面延伸的方向D以夹固方式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28)的凹形边缘(7、27),其中,支撑板(1、25;8、28)具有7mm的最大厚度T,优选小于6mm,并且具有向下指向底面(18)的条形凹槽(19),所述多个条形凹槽(19)根据挤压的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支撑条(20)交替,所述支撑条的至少一部分(46)沿着所述底面具有宽度S,所述宽度S符合
1.5T<S<10T,其中所述部分大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覆板的宽度B上,并且满足0.4T<C<0.7T,其中C是这些凹槽(19)的平均深度。
23.一种覆板(1、25),具有厚度为T的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挤压支撑板(2),所述合成塑料材料例如包括相当硬的且至少部分重复利用的合成塑料树脂,所述覆板具有一平坦和平滑的顶表面(3)、一底面(18)且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29、32;34、35),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4、5;29、32;34、35)以所述对的一个侧部上的凸形轮廓边缘(6、26、36)和相对侧部上的凹形轮廓边缘(7、27、37)的形式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该覆板(1、
25)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36)能够以夹固或锚固的方式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
28)的凹形边缘(7、27、37),所述覆板在它们的底面(18)中具有条形凹槽(19),所述条形凹槽(19)根据挤压的方向延伸并且与多个支撑条(20)在该处交替,并且其中这些凹槽(19)的上壁(52)平均来说没有支撑板(2)的顶表面(3)平滑。
24.根据权利要求12或23所述的覆板,其中,支撑条(20)的至少一部分(46)沿着该底面(18)具有宽度S,所述宽度S符合1.5T<S<10T,其中所述部分大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覆板的宽度B上,并且满足0.4T<C<0.7T,其中C是这些凹槽(19)的平均深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覆板,其中,能够通过在互补的轮廓边缘(4、5)上的夹固连接工艺实现与同样的相邻板(8)的凹形边缘(7)的夹固连接或接合,连接形式为凸形轮廓边缘(6)的至少一个肋(9)交叉地卡入相邻的凹形轮廓边缘(7)内,所述凹形轮廓边缘(7)的凹槽(10)至少靠近其入口处具有燕尾形截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覆板(25),其中能够通过可能有或没有间隙的夹固或锚固连接工艺实现在同样的相邻板(28)的边缘(27)上与互补轮廓边缘(4、5)的所述夹固连接,连接形式为所述覆板(25)的凸形轮廓边缘(26)的凸舌(29)进入相邻板(28)的槽(30)中,位于限定该槽的上边沿(31)和下边沿(32)之间。
27.一种用于合成塑料板(2)的挤压的工艺,所述合成塑料板(2)具有一平滑的顶表面(3)和一底面(18),所述底面具有突出条(20、43、46)的轮廓,具有根据挤压的方向在该处与平行延伸的中间条形凹槽(19)交替的倾斜直边缘(53),其中接着将新挤压出的覆板通过可控冷却的校正部分,所述校正部分至少紧靠所述顶表面(3)设置有局部真空设备,并且其中用于要在该校正部分中被校正的所述塑料板(2)的通道空间从输入缝(62)到其输出缝逐渐向下游缩窄,在输出缝上的板的所述突出条的位置处在顶表面(3)和底面(18)之间的高度大约等于塑料板(2)的厚度T(67),而在所述中间凹槽(19)的位置处的通道空间从其输入缝(64)到其输出缝缩窄的程度较小或甚至根本不缩窄,因此由于补偿腔(68)的存在,在该区域中在顶表面(3)和输出缝的底部之间的高度略大于T-C。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工艺,其中校正的板接着被通过水槽并在水槽中冷却,而它同时沿它延伸的方向经历至少一个弯曲工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工艺,其中,加热覆层(21)被粘至合成塑料板的顶表面(3)。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工艺,其中,将所述板锯成合适长度的覆板并且其中在侧部的轮廓边缘(6和7)处进行合适的打磨过程。

说明书全文

覆板

[0001] 本发明涉及覆板;具体地说涉及带有挤压支撑板的覆壁板,所述覆壁板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板是不可渗透的。除此之外,在本文中,术语覆壁层适用于,用于墙、地板上、天花板,家具表面上的覆层并尤其用于防地板的浮置式覆层。

背景技术

[0002] 从本发明人的EP1808546中得知该类型的防水地板覆层。考虑到越来越严格的生态要求或出于节约材料、重量和能量的目的,除此之外,出现了对于更薄板的需求,该更薄板仍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形状保持性,并且在板或瓷砖(tile)与相邻板或瓷砖的边缘处具有足够强的接合或连接元件。根据EP1808546,在挤压板的相对厚的芯层中,已经预先形成有密闭的空气槽。不过,这些板的重量仍然非常重。
[0003] 因此已经出现了对于可设计成大约减轻15%至20%重量的板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存在将尽可能多的重复利用材料尽可能高效地用于所述板的不断增加的更重要的生态需求。然而,至少重复利用合成材料中的相当一部分(例如合成材料中重复利用PVC)的应用会导致得到具有不均匀强度和在其体积上分布的其它特征的局部差异的板的险。所述重复利用合成塑料材料可以是磨碎的材料、微化粉末状颗粒或预挤压合成绞股的形式,例如,所述预挤压合成绞股由所述磨碎的材料和粉末状颗粒制成以及由从它们中切出的混合粒料制成。然而,作为要使用的原材料,重复利用合成材料的这些颗粒或均匀粒料并不都具有相同的成分和特征。根据它们的体积、密度、成分和之前的用途,不论对于消耗前和消耗后的重复利用,它们均可能包括或多或少的各种成分和形状的填充材料。此外,消耗后的重复利用材料经常涉及由于杂质颗粒的存在而导致的过度失泽,或,例如由于老化(聚合物的性能与新的刚制备的聚合物明显不同)而导致的过度失泽。因此,当在螺旋冲压机中的挤压喷嘴上游融化和混合时,会得到在其体积上具有或多或少非均质特性的熔融物质,也就是说在熔融物质中的局部地方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性,例如,黏性或流变性。在熔融物质供给并通过挤压喷嘴的过程以及冷却的熔融物质进入相邻的冷却定型区的过程中,这可导致改变熔融物质中的流型和/或流量波动
[0004] 这样,变得难于在挤压喷嘴的通道开口的整个宽度上连续实现充分且均匀稠密的填充,并且尤其是难于产生具有平滑和平坦顶表面的支撑板。平滑表面在本文中是指其上的潜在不规则凸出小于100微米,优选小于50微米,高于或低于(理论上)需要的表面水平的表面。然而,具有该平滑挤压顶表面的支撑板的实现对于保证用于防水和耐磨涂层的后续安装的足够平滑的顶表面是必要的,因此对于覆板也是必要的。此外,相反,不能降低根据EP1808546的挤压支撑板的令人满意的不可渗透性和其它特征。
[0005] 根据EP1808546,较厚板的相对侧部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一面为凸舌形状的,另一面为槽形状的。所述槽由上边沿和下边沿限定。因此,通过将一个板边缘上的凸舌以大约平行于板顶表面的方向插入到相邻板边缘上的互补槽的插入过程实现相邻的板的接合或连接。板越薄,凸舌和限定槽的这些边沿的厚度也越小。因此,板的厚度不能减小至一极限以下,在该极限下所述凸舌在槽边缘之间的连接或接合强度变得不足。然而,存在对于极薄板或瓷砖的需要,而根据EP1808546的凸舌-槽连接(tongue-in-groove connection)的强度可能不再能够满足需要,因此需要应用另一种连接构造。
[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从EP1808546已知的那种类型板的改进不可渗透板,所述改进的不可渗透板具有由具有小到非常小厚度的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挤压支撑板,但所述支撑板和边界连接部分仍足够坚固。总之,为了能够在覆壁板中的连续板之间实现耐用的和非常平坦的过渡的目的,所述连接部分必须至少在横向(垂直)于顶表面的方向中充分夹固或锚固。此外,当使用较薄板时,存在随后为了更换它们或为了拆卸并在其它地方再次利用覆板而从组装的或安装的覆壁板将它们分离的需求。为此目的,本发明还旨在利用尽可能多的重复利用合成塑料,甚至多达其重量的100%,但仍优选得到带有非常平滑顶表面的支撑板。另外,所述板优选还应具有强的隔声能

发明内容

[0007] 目前,已经通过提供带有支撑板的覆板满足这些需求,所述覆板被挤压成单片的并由相当硬的优选至少部分是重复利用的合成塑料材料制成,带有平滑的顶表面和成对的相对侧部。这些侧部优选设置有互补的轮廓边缘,其中在所述成对的相对侧部中的一个侧部上具有凸形轮廓边缘的形状,而在相对侧部上具有凹形轮廓边缘的形状。根据本发明,该板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根据与所述顶表面横向或交叉的方向D,以锚固或夹固方式,优选以可释放的夹固模式连接至同类型的或至少等同和兼容的类型的凹形边缘,连接至相邻的覆板。
[0008] 为了能够实现对于其顶表面每平方米重量尽可能低的支撑板的强度和耐压力的最优水平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重要特征,优选在板的底面上,以沿挤出方向的条形凹槽的形式形成多个开口空间。根据本发明,这些凹槽与平行的支撑条交替,所述支撑条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底面中具有宽度S,所述宽度S符合1.5T<S<10T,而所述开口空间的平均深度C适合0.4T<C<0.7T的范围。因此,所述具有宽度S的部分支撑条大体均匀或对称地分布在支撑板的宽度B上。
[0009] 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板具有9mm并优选7mm的最大厚度T,例如具有约6mm的T或2 2
甚至T<5mm。支撑板的重量是小于顶表面9000g/m,优选低于顶表面的6000g/m。此处的“单片”意为整个支撑板在一个挤压步骤中形成,即使包含并排放置的具有相互不同组分(例如硬的垂直芯部分和至少一个较软的边缘部分,反之亦然)的合成材料的相邻的竖直、水平部分的共挤压成形。此外,例如不同着色的原生树脂顶层可与重复利用树脂底层水平地共挤压成形。
[0010] 所述条形凹槽优选具有近似的梯形截面,所述梯形的大底边位于板底面的表面中。所应用的合成塑料,例如PVC,优选主要为硬合成材料,其至少一部分包括,例如占其重量的至少50%,优选大于80%或甚至超过90%高达其重量的100%的重复利用合成材料。
[0011] 所述锚固或夹固连接或根据相对于板顶表面横向定向的方向D与同样的相邻板的凹形边缘的连接可通过与互补轮廓边缘的夹固连接过程实现。该连接过程包括,例如,例如安装在凸形轮廓边缘上的至少一个肋横向卡入相邻凹形轮廓边缘中的互补凹槽中的连接。该凹槽优选靠近其入口至少具有基本的燕尾形截面。这尤其促进了足够结实,同时还促进了互补的肋可释放地卡入其凹槽中。总之,所述燕尾形有助于设置有该凹槽的边沿的更容易的弯曲。该形状还允许在凹槽中存在潜在需要的附加集尘腔。
[0012] 因此所述肋中的至少一个与该凸形边缘的上边沿的底部接触,而所述凹槽在所述凹形轮廓边缘的下边沿的顶表面的长度上延伸。相反地,至少一个所述肋可接靠该凸形边缘的下边沿的顶表面连接,而所述凹槽在所述凹形轮廓边缘的下边沿的底面的长度上延伸。
[0013] 为了允许一些灵活性或为了有益于或提升需要的夹固效果,可在所述肋的顶面中存在合适的槽。此外,可将或多或少弹性可压缩的条附接至肋的所述顶表面。这可通过在共挤压成形的过程中挤压所述板自身的同时挤压该条而实现。在大多数情形中,所述覆板的支撑板将涂覆有普通的防水层或箔,例如HPL箔,CPL箔,RENOLIT箔等。此外,可将防水层或箔与耐磨装饰或非装饰覆层结合。
[0014] 此外,所述板的至少两个相对侧部的上边缘可设置有斜削边或斜切边。所述板还经常具有矩形顶表面。根据本发明,例如具有肋-凹槽(rib-in-recess)型连接的所述凸形和凹形轮廓边缘仅能设置在所述板的短侧部上。然而,它们同样可同时设置在板的短侧部和长侧部上。技术人员也可以在长侧部上应用凸舌-槽连接以及沿着短侧部应用肋-凹槽耦合,反之亦然。最后,技术人员可将凸舌-槽连接同时应用至长侧部或短侧部。
[0015] 当然,本发明还涉及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单片的挤压支撑板,例如,主要由重复利用的PVC制成的,用于覆板中的应用;以及所有种类的覆壁板,包括借助本发明的特征连接的多个覆板,尤其是用于防水地板的浮置式覆层。
[0016] 最后,本发明涉及允许板或支撑板的挤压的独特过程,其中或多或少的预混合的和增塑的合成材料,板中潜在地局部带有需要的添加剂,其可能是填充料或增强颗粒和/或发泡剂。首先将该增塑合成材料挤压通过合适受热的具有适合缝形挤压开口的挤压喷嘴或共挤压喷嘴。因此,所述过程大体涉及通过适合的缝开口制造合成塑料板,所述板具有平滑的顶表面和底面,所述底面具有带有倾斜直侧壁的突出条的凸起,所述突出条沿挤压方向与中间的条形凹槽局部交替。
[0017] 当所述增塑合成混合物从该适合的挤压缝挤出时,由于脱离挤压压力导致所述板经历小的体积膨胀。该新挤压出的板接着穿过可控冷却校正部分,所述可控冷却校正部分至少紧靠所述顶表面安装有局部真空设备,所述局部真空设备用于产生该表面的局部吸力。因此合适地选择该校正部分的输入缝的形状,但不与挤压缝开口的形状相同。
[0018] 根据所述过程的重要特征,在该校正部分中用于合成板校正的通道空间设计成使它逐渐向下游变窄,例如,从其入口缝到其出口缝成锥形。在所述突出条的位置处(在区域中)的板的顶表面和其底面之间的输出缝的高度大体等于板的厚度T。同时,在所述中间条形凹槽的位置处的通道空间从其入口缝到其出口缝将更少缩窄,或几乎不,或根本不缩窄,以使得在该区域中在出口缝的顶表面和底面之间的高度(或距离)稍大于T-C。因此,通过所述校正部分可能在从板突出的条的底面上产生一定减速,滑过,并因此还将冷却突出条逐渐横向压薄至需要的大体恒定厚度T并因此超出由于其冷却导致的树脂的收缩程度。此外,除了通过局部真空设备实现的尤其是紧靠所述板的顶表面的吸住动作以外,还假设该减速动作可有利于所述板的光滑和平滑的顶面的实现。
[0019] 作为在校正部分中的该收窄或压薄的结果,合成塑料的仍然相对柔软的多余量从沿着在中间的槽或凹槽的上壁中的它们的倾斜直边缘远离突出条被对地向上挤压。因此,所述槽用作该压出的合成材料相对于它们上壁的收集腔、缓冲或补偿腔。作为该操作的结果,所述槽的上壁,即,槽的梯形截面的小底边的区域中,变得更不平坦和更不平滑。然而,因为所述槽在覆壁层的内侧部上,这是不方便的。因此,由于在它们的上壁中存在的任何不规则,所述槽的深度C实际是平均深度。相反,由于这些补偿腔,在所有要彼此连接的板上突出条的厚度T应当保持并实际上保持相同和恒定。否则覆壁层的表面可能显示出例如与相邻的板边缘之间的不允许的水平差异。附图说明
[0020] 现在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在该解释中将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益处。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覆板的简图。
[002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板的横截面,特别示出了一交替系列的条形槽在一个板的底面中的应用。
[0023] 图3示出了连续轮廓边缘的夹固连接或接合的设计,具有位于互补槽中的肋。
[0024] 图4涉及类似的连接可能性。
[0025] 图5是在板的底部中条形凹槽的区域中沿挤压方向的板的横截面图。
[0026] 图6是凸形轮廓边缘的立体概略图。
[0027] 图7是互补的凹形轮廓边缘的立体概略图。
[0028] 图8关于在板的侧部边缘上的凸舌/槽连接的横截面图。
[0029] 图9是在具有凸形边缘的调节插入肋的凹形轮廓边缘中的替换凹槽的横截面图。
[0030] 图10和11示出了具有处于两个凹槽中的两个肋的连接的设计。
[0031] 图12示出了旨在通过打磨工艺进行附加精整的挤压形式。
[0032] 图13示出了具有多个连接板的覆壁层的部分。
[0033] 图14涉及挤压喷嘴的出口侧的前视图并示出了挤出的支撑板的横截面。
[0034] 图15a和15b分别相似地示出了在校正部分的入口端处的喷嘴缝,以及,在该校正部分的出口或出口端处的喷嘴缝,示出了当校正的支撑板离开所述校正部分时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根据附图的覆板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用于具有挤出支撑板2的非常薄的板,由合成塑料材料制成,并一般具有公知的防水、装饰、和耐磨保护涂层21。这些板可具有3至6mm的总厚度T。所述支撑板2具有平坦的并通常是矩形或方形的顶表面3。在板2的挤压期间同时或之后通过在没有在挤压成形过程中形成轮廓的板边缘上执行的打磨过程,在成对的相对纵向侧部4和5上分别制造凸形轮廓边缘6,和相应的凹形轮廓边缘7。如果需要,可通过之后的适当打磨过程更精确地精整在挤压过程中预制的轮廓边缘
6,7。
[0036] 通过打磨,在成对的短或横切侧部34、35处分别产生凸形轮廓边缘36和互补凹形轮廓边缘37,如下面参照图4至6进一步讨论的。
[0037] 为了对于预先设定的板强度最大化地节省材料,根据本发明重要的是,在板的底面18中形成开口空间(如沿挤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合适尺寸的条形凹槽19)。位于板的底部中且同时挤压出的支撑条20在连续的凹槽19之间多次(repeatedly)出现。在根据图1的该实施例中,所有连续凹槽19的宽度W和所有中间条20的宽度S可为彼此相等的:W=S。现在,根据本发明已经发现对于该设计符合0.5T<W<5T是更合适的。
[0038] 在根据图2的设计中,通过平行于挤压方向的侧部处的凸舌-槽连接,在板的底面18中出现了支撑条20、43、46,所述板的一部分,也就是大体上三个支撑条具有相对重要的宽度S:靠近板侧部的一对支撑条20和中央支撑条46。因此,它们均匀并对称地分布在板的宽度B上。在这些较宽的支撑条之间存在相似的支撑条43,所述支撑条43每个都具有可同时挤压出的附加槽44。这在实际中对于垂直于板表面的相同耐压性来说进一步节约了塑料材料。宽的中央支撑条46是特别有益处的,因为至少在该位置,本设计在板的用于齿-槽或肋-凹槽连接的短的或横切的侧部上允许附加的强连接元件。
[0039] 如果需要,板的底面中的边缘凹槽45可制造得比其它的凹槽19和44略深。这可有益于轮廓边缘区域47、48的灵活性。如果需要,这些边缘区域47、48可通过与除中间中央板区域以外的不同的组分共挤压而同时成形。对此,例如这些边缘区域可因此更硬或设置有加强颗粒。甚至通过共挤压成形的具有宽度S的中央支撑条46包括更硬或更强的合成材料。结果,在横切(短的)板边缘34上可给予该中央支撑条46额外强的锚固或夹固区域。技术人员甚至可以想到通过共挤压成形的方式仅将多个支撑条20、43、46的基部49构成为不是较软的合成材料的。具体的说,在连续的宽支撑条20、46、20之间的区域或部分50可包括较软的合成材料,例如可能为泡沫材料或添加有填充料(例如锯末或粉笔末)的塑料。
[0040] 为了能够保证在板1、25到相邻板8、28的连接区域中的平滑过渡,而与相邻的上部边缘38之间不存在水平差异,根据本发明,重要的是在横向于相邻板的顶表面21的方向D中确保耐用的夹固或锚固连接。通过应用图2或图8中所示的凸舌-槽连接这是可能的,但也可通过提供如图3或图4中所绘的将凸形轮廓边缘6、36的肋9卡入相邻的凹形轮廓边缘7、37中的互补凹槽10中的横向卡入连接而使之可行。对于该目的,所述凹槽10可具有近似燕尾形的截面。在该情形中,肋9具有带有凸出弯曲侧壁的可调形状,所述凸出弯曲侧壁合适地夹靠在凹槽10的大约下凹的侧壁中。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根据图3和4的连接,以及另一方面根据图8的连接,在平行于连接的板的顶表面3、21的方向中同时产生夹固或锚固以阻止板的横向滑脱。这种横向夹固可设计成利用或不利用连接的板的相邻上部边缘38的夹固或锚固。
[0041] 根据图3以及图8至10的关于浮置式地板的实施例,例如,示出了当连接时所述上部边缘38之间的特别有优势的窄V槽40。它的点完全到达支撑板2的表面3之下,目的是阻止硬覆层21的相对边缘彼此接触。实际上,塑料地板一般设置在相对软的底层地板片上。现在,如果一个人在这种地板覆层中的两个相邻边缘38中的一个上放置重量,例如在它上面走动时,那么它相比于相邻的边缘被竖直地向下压。如果随后相邻的边缘38接触的话,它们竖直地相互揉搓和碾磨并因此被损坏到不能使用的程度。所制造的V-槽系统地避免了该缺点。
[0042] 在根据图3的设计中,肋9与凸形轮廓边缘6的上边沿11的底侧接触,同时所述凹槽10在凹形轮廓边缘的下边沿12的顶侧长度上延伸。相反,在根据图4的设计中,肋9接触凸形轮廓边缘6的下边沿13的顶侧,同时所述凹槽10在凹形轮廓边缘7的上边沿14的底侧上延伸。
[0043] 所述边沿从支撑板2的中央体开始的突出长度E通常符合E<7T。在凹形轮廓边缘上的突出边沿的最薄区域的厚度F或G优选在0.25T和0.30T之间,而在凸形轮廓边缘上的突出边沿的最薄区域M或N的厚度优选在0.35T和0.45T之间。此外,所述肋9的最大厚度P可小于所述肋搁置于其中的凹槽10的深度R,,因而可适合为0.30T<P<0.35T。通过这种方式,在图3中的设计中在肋9的顶表面15的下面能够具有较小的余隙或间隙顶表面15,这可以作为用于储存残留板材的附加集尘腔,例如在打磨板边缘或锯所述板之后在边缘连接区域中残留的板材。相反,可以选择P>R。在该情形中,顶表面15抵靠图3中的凹槽10的底部上并且在边沿11的底侧与边沿12的顶侧之间存在小间隙。
[0044] 还可建议将或多或少弹性的压缩条17附接在肋9的顶表面15上。这有益于不可渗透性。根据本发明,当它周期性地经历非均匀分布的横向负载(根据方向D)时,例如当在覆层上走动时,它还可抑制覆层中的可能的吱呀和碾磨的噪音。所述条17可通过共挤压成形方法应用。
[0045] 图5示出了通过打磨产生的两个交叉轮廓边缘:分别在板的相对侧部34和35上的凸形36和凹形37。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使板的底面18中的凹槽19的深度C大于凹形轮廓边缘37的底边沿的最薄区域的厚度F。这因此可产生图7中清晰示出的开口39。这些开口39可潜在地作为用于那些侧部34、35上的相邻板的夹固连接产生的板尘的疏散区域。此外,它们可有助于在边缘37中稍容易地将底边沿向外弯曲一点儿。如果需要这有益于连接特性。当凹槽19的深度C小于边沿12、14的最薄区域的厚度F、G时,那么肋9将是连续的梁而不是如图6中所示的一系列连续的。在这种情形中在边沿12、14中也将不存在任何开口39。
[0046] 图5显示了在凸形侧边边缘36上的其(上)边沿的底侧上的肋9,所述肋在其底侧上设置有槽16。该槽基本上可分别改进肋9进入和脱离凹槽10的卡入和取出。结果,所述板可以更容易从壁上拆下,例如以便更换它们,特别是当所有的板边缘都具有例如图1、3和5中所绘的轮廓时。实际上,在横向于板的顶表面的方向(D)中进行卡入或取出操作。
[0047] 图8示意性描绘了将用于相邻覆板25、28的凸舌-槽连接应用至它们的侧边缘26、27的应用,其所述边缘平行于它们的支撑板的挤压方向延伸。此处在横向于支撑板的顶表面3的方向D中自然还存在夹固。凸舌-槽连接还可应用至垂直于挤压方向延伸的支撑板的边缘。同样,例如可将图5-7中所示的肋9在凹槽10中的夹固连接应用至交叉边。自然,肋9在凹槽10中的夹固连接还可被应用至平行于挤压方向和那些与挤压方向相交的方向中延伸的板边缘。最后,技术人员可在所述交叉边上设置凸舌-槽连接并且在挤压的方向中的边缘上设置肋-凹槽连接。
[0048] 根据图9,凹形轮廓边缘中的凹槽10在其底侧上具有例如图3或5中所示的不太明显的燕尾形。然而,靠近其入口41,所述凹槽确实基本具有燕尾形截面。然而,与其向外弯的能力相比,对于凹槽10底侧中的曲线42的明智选择可有效地调节边沿12的强度和夹固力的平衡。如果需要,所述肋的顶表面15的形状还可被调节成该适合的形状。
[0049] 图10示出了两个肋9在两个互补凹槽10中的连接的类型。该实施例因此包括能够相当地增加夹持力或锚固力的四个夹固表面。这对于极薄的板是尤其有优势的。此处,肋9具有相同的朝向。然而,在图11中,连接示出了肋9a的朝向与肋9b的朝向是相对的。显而易见的是,在靠近凸形连接部的板边缘处,肋9a的朝向可被反转(向上)为9b的朝向。
还可以将指向上方的9a和指向下方的9b结合。
[0050] 在支撑板的相对侧部上,平行于挤压方向,互补的凸形和凹形轮廓边缘可与剩余部分一起被挤压或不与剩余部分一起被挤压。如果它们不是同时挤压的,它们全部需要通过之后的打磨过程被加工。如果它们令人满意地以恒定的尺寸被挤压,之后的打磨过程变得多余。在允许带有余隙或间隙的情形中这是可以特别可接收的。技术人员还可同时挤压出所述互补的轮廓边缘的前身。
[0051] 图12是用于肋9在凹槽10中的连接的成对的可能前身轮廓9、51;10、51的挤压过程的简略图。在挤压成形中,凸形边缘11的外周被合成材料的盈余部分51包围,随后所述合成材料的盈余部分51可被精确地打磨成肋9的所需外边缘尺寸,这对于这些前身轮廓是重要的。所述盈余部分51还可被留在凹形轮廓边缘的凹槽10的内部空间中以用于适当的打磨过程,从而获得该凹槽的正确尺寸和形状。打磨下材料的盈余部分51不需要具有图12中所示的同心层的形状。考虑到挤压成形中实际可接受的公差,该盈余部分相对于用于特定轮廓外周的打磨设备的最佳位置可具有完全不同并且更大的形状。无论技术人员使用哪种加工过程制造轮廓边缘:挤压成形和/或打磨,都不会浪费任何的合成材料,因为在任意一种情形中所述打磨下来的合成材料都被收集并复原成用于重复利用的基础材料。所以理论上,根据本发明,将不存在无用的废料。
[0052] 根据图13的带有宽度为B的相邻矩形板1、8的覆壁部分示出了在短板侧部24上的突出凹形轮廓边缘35的顶部图。凸形轮廓边缘6(虚线)沿着靠近板边缘23(沿挤压方向)的板表面的底侧突出。在每个板的另一侧部上可看到相对的平行凹形轮廓边缘7。当使用所述覆层作为浮置式地板覆层时,其通常放置在例如由泡沫材料制成的柔软的片材或底层地板上。毫无疑问在该底层地板上的凹槽19的中空开口剩余空间确保了地板覆层的出色的消声特性。噪声测试证明根据本发明的壁或地板覆层的消声特性比EP1808546的(地板)覆层的消声特性更好。这些凹槽还可被作为用于保持通风和干燥的通风槽,例如,潮气具体的说通过交叉板边缘上的开口39(图7)渗透到相邻的边缘38之间的底层地板。
[0053] 图14和15中示出了挤压头和校正部分的喷缝的不同形状。在图14中示出了挤压头57的出口缝的一部分。该挤压头57具有上模制部58和下模制部59。在截面60中间示出了正从挤压头挤出的挤压板。
[0054] 在用于合成塑料板2的连续生产线中,校正部分的模制部54的入口缝62正好位于挤压喷嘴57的出口缝的下游。该模制部54(图15a)也具有上模制板55和下模制板56。至少上模制板55被通过其本体(未示出)循环冷流体而被内部冷却。此外,该模制板55中的吸气回路路产生需要的亚大气压力以实现和保持前进的挤压塑料板2的上平面3与冷却和校正部分中的冷却模制55的紧密接触。
[0055] 应当注意校正模制部54(图15a)的入口缝62中的倾斜直边缘53可具有小于挤压喷嘴57(图14)的出口处的倾斜直边缘61的倾斜度。此外,在凹槽19(图14)上方的新挤压的塑料板60的厚度63优选略小于校正部分(图15a)的入口54处的对应缝宽64。这些措施可促进校正部分中的塑料材料从支撑条20(还没有完全固化)向中间凹槽19(图
15b)区域中的缓冲或补偿或收集腔68流动。
[0056] 挤压喷嘴(图14)出口处的支撑条20的厚度65大体等于进入校正部分(图15a)的支撑条的厚度66。同时在该出口(图15b)处的倾斜直边缘53的倾斜度可能小于图15a中所示的它的入口侧处的倾斜度。这还可以促进简单地从较大的厚度62(图15a)向较小的厚度67(图15b)从逐渐横向变薄或变窄的支撑条20将多余量的树脂流推开和向上推。实际上该多余量的流动被向上推至中间凹槽19并因此到达补偿腔68。
[0057] 前面所述的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加工,凹槽19用作用于剩余合成材料的收集腔68,所述剩余合成材料是在校正过程中沿其倾斜直边缘53从这些凹槽19的上壁52(图2)中的突出支撑条20、43、46被向上推的。结果,这些凹槽19的最终深度C平均来说变得比紧邻其后的挤压喷嘴更低(或更小)并且这些凹槽的上壁52一般没有板的顶表面3或支撑条20、43、46的底面18平滑。这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可能包括各种杂质和灰尘的重复利用塑料材料的重要实施例是有优势的。这些颗粒因此可被或多或少地在校正部分中推向例如位于凹槽19的有些不平滑的上表面52中的补偿腔68。
[0058] 本发明还涉及覆板1、25,其具有厚度为T的单片挤压支撑板2,由合成材料制成,例如主要包括硬的且至少部分重复利用的塑料树脂,具有平坦的顶表面3,底面18以及具有成对的相对侧部4、5;29、32;34、35,以上侧部设置有互补轮廓边缘,其形式为所述对的一个侧部上是凸形轮廓边缘6、26、36,而相对侧部上是凹形轮廓边缘7、27、37,其中该板1、25的所述凸形轮廓边缘6、26、36可以以夹固或锚固方式连接至同样的相邻覆板8、28的凹形轮廓边缘7、27、37,所述覆板在它们的底面18中具有条形凹槽19,所述条形凹槽19沿着挤压的方向并且在该处与多个支撑条20交替,并且其中这些凹槽19的上壁52平均来说没有支撑板2的顶表面3平滑。
[0059] 在这些覆板中,这些支撑条20中的至少一部分46具有沿底面18优选符合1.5T<S<10T的宽度S,其中该部分大体均匀地分布在板的宽度B上并且符合0.4T<C<0.7T,其中C是这些凹槽19的平均深度。
[0060] 当离开校正部分时,校正板优选水平地通过并在水槽(water shoot)中被冷却,而校正板可沿其行进方向同时经历至少一次弯折,该弯折优选靠近水槽的出口。所述板接着,例如,被迫从它的平坦轨道偏离,通过导向元件上方的水槽,所述导向元件交叉设置在管上并且被安装成稍高于排水沟中的水平轨道路线。这可能至少在板的平坦顶表面中产生张力,所述张力赋予板这种趋势:在已经完全冷却下来后在其长度上稍微向上凸出弯曲。
[0061] 当将防水层且通常也将耐磨覆层箔21依次热粘至板的顶表面3时,随着覆板的再次冷却和覆层箔的再次收缩,该凸出弯曲曲线至少被部分抵消。然而,之后当将已经覆膜并再次冷却的板横向地锯成适当的单位长度时,凸出曲线至少部分地趋于回复原来的状态。这对于接下来将所述板令人满意地连接至覆壁表面来说是极其有优势的基础。最后,如前面所述的,沿着锯开的板的周边制造合适的轮廓边缘,具体的说通过在锯开的截面侧或端
34和35上进行打磨加工。
[0062] 当然,除了PVC外还存在多种其它的可挤压合成塑料材料和组分,所述组分是适合作为用于支撑板原料的,无论是否能重复利用,或与新聚合物混合或相互混合在一起,例如聚烯、聚苯乙烯、聚酯、聚酰胺、丙烯酸类聚合物、乙烯和亚乙烯树脂、多乙酸乙烯酯和各种共聚物。抗静电化合物和纤维素粉也可被加入进合成材料。显而易见的,如权利要求3至10和12至21所列的板特性,除了与根据权利要求22中的特性相组合以外,其本身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3] 图2和图8提供了凸舌-槽设计并且在其它附图中提供了肋-凹槽设计,在板边缘上示出了具有用于这两种类型的卡入连接。然而,本发明还包括其它轮廓边缘和没有卡入连接的其它连接,不论是否存在间隙或余隙,例如仅通过枢轴旋转运动来连接,并且例如允许沿着横向于板或覆板的顶表面3延伸的方向D的夹固或锚固连接。还能够挤压出支撑板2并促使它倒置地通过校正部分,即,使它的平表面3作为板的下侧而支撑条20位于其上侧。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这些和其它变型被认为是属于本发明或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