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塑料及其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201110047451.7 申请日 2011-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153801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7
申请人 殷正福; 发明人 殷正福;
摘要 一种秸秆塑料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原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将长度为1.5~2.0mm的 农作物 秸秆经干燥后与塑料、塑料助剂混合,经双螺杆 挤出机 挤出 造粒 。本 发明 形成的粒料颗粒均匀,状态稳定,可通过吹塑、拉片或注塑等成型工艺制成 薄膜 、片材或注塑制品。料制品呈现出天然木材的 颜色 ,表面具有 植物 纤维 的纹理,并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强度高、韧性好、手感舒适。本发明减少因抛弃不可降解塑料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秸秆塑料,包括塑料和塑料助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农作物秸秆,所述塑料、农作物秸秆和塑料助剂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63~73%、23~33%、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稻草秸秆、麦草秸秆、麸皮、玉米芯或玉米秆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助剂为偶联剂酸酯/酸酯复合偶联剂、硬脂酸、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聚乙烯蜡或钛白粉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塑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长度为1.5~2.0 mm的农作物秸秆经干燥后与塑料、塑料助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投料时,塑料、农作物秸秆、塑料助剂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63~73%、23~33%、4~6%。

说明书全文

一种秸秆塑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原料的生产技术领域,也涉及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使用量越发巨大。由于这些塑料多为不可降解材料,在消耗大量石油资源的同时,产生的废弃物也会造成巨大的污染。
[0003]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通常作焚烧处理。此方法不但浪费了这些秸秆潜在的价值,还会造成空气污染。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会阻挡视线,造成安全隐患,焚烧时的火焰还可能引发火灾。现有的秸秆还田技术还存在不成熟的条件。因此目前存在农作物秸秆不能充分利用的现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秸秆塑料,以减少因抛弃不可降解塑料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将收集农作物秸秆加以利用。
[0005] 本发明包括塑料、塑料助剂和农作物秸秆,所述塑料、农作物秸秆和塑料助剂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63~73%、23~33%、4~6%。
[0006] 本发明可代替聚丙烯等常规塑料,通过吹膜、拉片、注塑等成型方法制作日常用品、餐具、容器、文具、塑料袋等,加工温度低,仅需160~180℃即可成型,而制成的制品的耐热温度可达80~100℃,完全满足一般使用需求。由本发明为原材料生产的塑料制品呈现出天然木材的颜色,表面具有植物纤维的纹理,并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强度高、韧性好、手感舒适。本发明减少因抛弃不可降解塑料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0007] 本发明所述塑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稻草秸秆、麦草秸秆、麸皮、玉米芯、玉米秆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塑料助剂为偶联剂酸酯/酸酯复合偶联剂、硬脂酸、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聚乙烯蜡、钛白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秸秆塑料的生产方法:将长度为1.5~2.0 mm的农作物秸秆经干燥后与塑料、塑料助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投料时,塑料、农作物秸秆、塑料助剂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63~73%、23~33%、4~6%。
[0009] 本发明方便生产,形成的粒料颗粒均匀,状态稳定,易于进一步生产加工,且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本发明可通过吹塑、拉片或注塑等成型工艺制成薄膜、片材或注塑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注塑级产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