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448369.8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7520947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9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国辉; 王建华; 谢兰敏; 金玲玲;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柱纵筋、预留上排 钢 筋、立模吊 耳 、 钢筋 预留孔、 螺栓 预留孔、侧面立模、底座纵向边 支撑 、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预留下排钢筋、螺栓、 混凝土 、箍筋,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均由槽钢加工而成,所述侧面立模的 角 部均外伸预留一定长度的钢板,角部从上到下均匀排列有螺栓预留孔,相邻立模的螺栓预留孔之间用螺栓紧密连接;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比钢筋稍大,利用 大底 盘框结构做稳定支撑,解决了传统预制柱接头四面出筋难生产的问题,使用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柱纵筋(1)、预留上排筋(2)、立模吊(3)、钢筋预留孔(4)、螺栓预留孔(5)、侧面立模(6)、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预留下排钢筋(15)、螺栓(16)、混凝土(17)、箍筋(18),所述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均由槽钢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边支撑(9)的两端部分别与底座纵向端支撑(10)和底座纵向端支撑(8)焊接,组成一个底部框架结构;所述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均焊接在底座纵向边支撑(7)和底座纵向边支撑(9)的中部;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和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均焊接在底座纵向端支撑(8)及底座纵向端支撑(10)的中部;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与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相互交错焊接围成的区域呈矩形,能容纳四个侧面立模(6)相互连接组成的柱模装置;所述侧面立模(6)为一定厚度的钢板加工而成,侧立面上部均分布有钢筋预留孔(4),顶部焊接立模吊耳(3);所述侧面立模(6)的部均外伸预留一定长度的钢板,角部从上到下均匀排列有螺栓预留孔(5),相邻立模的螺栓预留孔(5)之间用螺栓(16)紧密连接;所述钢筋预留孔(4)的直径比钢筋稍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相互焊接组成大底盘结构,保证了结构的安全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相互焊接围成的区域为矩形,目的是固定方形柱侧面立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预留孔(4)的直径比预制柱的预留上排钢筋(2)或预留下排钢筋(15)稍大,在浇筑混凝土(17)前,可用橡胶塞封堵钢筋预留孔(4)的间隙,目的是防止浆体外流和固定钢筋位置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立模(6)相互之间靠螺栓(16)实现角部可靠连接,拆卸方便,也可实现模板迅速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
首先将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焊接而成的大底盘放置于模台上,并在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焊接围成的方形区域内均匀喷涂脱模剂;其次在四个侧面立模(6)上均匀喷涂脱模剂,绑扎柱接头钢筋骨架,再将侧面立模(6)穿过预留上排钢筋(2)及预留下排钢筋(15),然后通过角部螺栓(16)将侧面立模(6)组装固定,最后用钢丝绳拴紧立模吊耳(3),起吊组合好后的侧面立模(6)至大底盘中部方形区域内;在预留上排钢筋(2)及预留下排钢筋(15)上套入橡皮塞,塞紧预留钢筋与钢筋预留孔(4)的间隙;最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至设计强度脱模,脱模时,先拆卸螺栓(16),然后通过立模吊耳(3)起吊侧面立模(6),最后起吊预制柱即可。

说明书全文

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建筑工业化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装配结构随之涌现,目前对框架柱的预制生产,基本都采用平躺生产工艺或世构体系装配,这不仅导致接缝增多,处理困难,而且削弱了整体连接刚度。另外,对于四面出筋柱采用平躺方式无法生产。为克服这一难题,人们开始采用直立的生产模具,改变预制柱的生产方式,这不仅能保证预制柱的质量,而且满足了预制柱四面出筋的装配要求,克服传统生产弊端。目前,对于采用平躺方式生产的预制柱,无法一次完成四面出筋的要求,而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可解决四面出筋柱无法生产的难题,预留筋与柱纵筋一次绑扎浇筑混凝土,满足“强节点,强锚固”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直立的生产模具,来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一次实现四面出筋预制柱的生产。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柱接头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柱纵筋、预留上排钢筋、立模吊、钢筋预留孔、螺栓预留孔、侧面立模、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预留下排钢筋、螺栓、混凝土、箍筋,所述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均由槽钢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的两端部分别与底座纵向端支撑和底座纵向端支撑焊接,组成一个底部框架结构;所述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均焊接在底座纵向边支撑和底座纵向边支撑的中部;
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和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均焊接在底座纵向端支撑及底座纵向端支撑的中部;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与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相互交错焊接围成的区域呈矩形,能容纳四个侧面立模相互连接组成的柱模装置;所述侧面立模为一定厚度的钢板加工而成,侧立面上部均分布有钢筋预留孔,顶部焊接立模吊耳;所述侧面立模的部均外伸预留一定长度的钢板,角部从上到下均匀排列有螺栓预留孔,相邻立模的螺栓预留孔之间用螺栓紧密连接;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比钢筋稍大。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相互焊接组成大底盘结构,保证了结构的安全稳定。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相互焊接围成的区域为矩形,目的是固定方形柱侧面立模。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比预制柱的预留上排钢筋或预留下排钢筋稍大,在浇筑混凝土前,可用橡胶塞封堵钢筋预留孔的间隙,目的是防止浆体外流和固定钢筋位置的作用。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立模相互之间靠螺栓实现角部可靠连接,拆卸方便,也可实现模板迅速组装。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首先将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纵向边支撑、底座纵向端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焊接而成的大底盘放置于模台上,并在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纵向支撑、底座中部横向支撑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焊接围成的方形区域内均匀喷涂脱模剂;其次在四个侧面立模上均匀喷涂脱模剂,绑扎柱接头钢筋骨架,再将侧面立模穿过预留上排钢筋及预留下排钢筋,然后通过角部螺栓将侧面立模组装固定,最后用钢丝绳拴紧立模吊耳(3),起吊组合好后的侧面立模至大底盘中部方形区域内;在预留上排钢筋及预留下排钢筋上套入橡皮塞,塞紧预留钢筋与钢筋预留孔的间隙;最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至设计强度脱模,脱模时,先拆卸螺栓,然后通过立模吊耳起吊侧面立模,最后起吊预制柱即可;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大底盘框结构做稳定支撑,靠四个组合好的侧面立模直立在底盘中央区域,实现预制柱的直立生产,解决了传统预制柱接头四面出筋难生产的问题,简单易操作,使用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1] 在附图中: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工艺图。
[0012]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图。
[0013]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B-B剖面图。
[0014]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A-A剖面图。
[0015] 图中:1、柱纵筋;2、预留上排钢筋;3、立模吊耳;4、钢筋预留孔;5、螺栓预留孔;6、侧面立模;7、底座纵向边支撑;8、底座纵向端支撑;9、底座纵向边支撑;10、底座纵向端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5、预留下排钢筋;16、螺栓;17、混凝土;18、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包括柱纵筋1、预留上排钢筋2、立模吊耳3、钢筋预留孔4、螺栓预留孔5、侧面立模6、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预留下排钢筋15、螺栓16、混凝土17、箍筋18,将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相互焊接形成大底盘框架结构,在底盘中部矩形区域内固定四个侧面立模6,如此便可实现对预制柱接头的生产。
[0018] 制作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过程如下:将大底盘框架结构起吊至钢模台上,在中心区域矩形内均匀喷洒脱模剂;把柱纵筋1、预留上排钢筋2、预留下排钢筋15、箍筋18按设计要求绑扎成钢筋骨架;将侧面立模6穿过预留上排钢筋2及预留下排钢筋15,并在角部使用螺栓16组装固定;用钢丝绳拴紧立模吊耳3并起吊至底盘框架中央矩形区域内;在预留上排钢筋2、预留下排钢筋15与侧面立模6的缝隙处,塞入止浆橡皮塞;分层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拆模
[0019]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底座纵向边支撑7、底座纵向端支撑8、底座纵向边支撑9、底座纵向端支撑10、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焊接而成的大底盘放置于模台上,并在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1、底座中部纵向支撑12、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3及底座中部横向支撑14焊接围成的方形区域内均匀喷涂脱模剂;其次在四个侧面立模6上均匀喷涂脱模剂,绑扎柱接头钢筋骨架,再将侧面立模6穿过预留上排钢筋2及预留下排钢筋15,通过角部螺栓16将侧面立模6组装固定,用钢丝绳拴紧立模吊耳3,起吊组合好后的侧面立模6至大底盘中部方形区域内;然后在预留上排钢筋2及预留下排钢筋15上套入橡皮塞,塞紧预留钢筋与钢筋预留孔4的间隙;最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至设计强度脱模。脱模时,先拆卸螺栓16,再通过立模吊耳3起吊侧面立模6,接着起吊预制柱即可。
[0020] 作为优选,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侧面立模6,选用一定厚度的优质钢板加工而成,目的是防止钢模因侧压而变形
[0021] 作为优选,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钢筋预留孔4,其直径比预制柱的预留上排钢筋2或预留下排钢筋15稍大,在浇筑混凝土17前,在缝隙处用橡皮塞塞紧,目的是防止漏浆和固定钢筋的作用。
[0022] 作为优选,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立模吊耳3,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钢材焊接在侧面立模6上,防止因承载不足导致出现起吊安全事故。
[0023] 利用大底盘框结构做稳定支撑,靠四个组合好的侧面立模直立在底盘中央区域,实现预制柱的直立生产,解决了传统预制柱接头四面出筋难生产的问题,简单易操作,使用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