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功效和/或黄斑色素沉着的改善或与之相关的改善

申请号 CN201280031190.2 申请日 2012-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379671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申请人 霍华德基金会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J.诺兰; S.比蒂; J.劳格曼; A.霍华德; D.特恩哈姆;
摘要 在此披露了一种用于口服消费以改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内消旋玉米黄质,用作一种膳食补充剂或 食品添加剂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口服消费以改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MZ,用作一种膳食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叶黄素或玉米黄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包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呈单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每个剂量含有至少0.1mg M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每个剂量含有至少100mg MZ。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种或多种维生素和/或矿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MZ与叶黄素以及玉米黄质的比率为大约
10∶10∶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种植物油和/或鱼油、和/或ω3脂肪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任何以下一项或多项:一种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化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调味剂、增味剂、防腐剂、稳定剂、甜味剂增稠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处于获自用包含MZ的饲料饲养的母鸡的蛋的形式。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受试者的视觉功效在以下一项或多项被改善:对比敏感性、视觉敏锐度、以及眩光失能。
13.根据这些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用于改善在具有高于-2
3Cdm 光照平的光适应条件下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用于改善具有正常黄斑色素水平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用于改善不具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受试者具有非典型“中心下凹”黄斑色素分布。
17.一种用于改善需要这样的改善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给予一种有效量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至少每周一次消费该组合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至少每周3次消费该组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每天消费该组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在历经至少8周的一个时期内以一个所希望的频率消费该组合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在历经至少3个月的一个时期内消费该组合物。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受试者在历经至少6个月的一个时期内消费该组合物。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执行引起对比敏感度、最佳矫正视、以及眩光失能中的一项或多项的改善。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执行引起在光适应条件下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改善。
26.根据权利要求17-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执行引起具有正常黄斑色素水平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改善。
27.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执行引起不具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改善。
28.根据权利要求17-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执行引起具有非典型“中心下凹”黄斑色素分布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改善。
29.一种制造用于人类消费的组合物的方法,该组合物有待用于改善视觉功效的目的而被人类受试者消费,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MZ与一种可接受的膳食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混合的步骤。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该优选地呈单位剂型的组合物、连同用于消费该组合物的说明书一起包装在一种包装中的步骤,该组合物的消费处于足够的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以便实现视觉功效的改善。
31.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造用于改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药剂中的用途。
32.基本上如在上文中描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说明书全文

视觉功效和/或黄斑色素沉着的改善或与之相关的改善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人类受试者视觉功效的组合物和方法,并且涉及一种制造该组合物的方法。
[0002] 发明背景
[0003] 中央视网膜,也称作黄斑(macula),对颜色和精细视负责。由两种膳食类胡萝卜素叶黄素(L)和玉米黄质(Z)、以及一种典型地非膳食类胡萝卜素内消旋玉米黄质(MZ)组成的色素在称作黄斑色素(MP)的黄斑处累积。MP是一种蓝光过滤器以及一种强大的抗化剂,并且因此被认为保护人们免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目前西方世界中失明登记的最常见原因。不同的科学家已经提出黄斑色素可以增强视觉功效(VP),但是似乎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支持这种假设。
[0004] 已经披露了含有MZ的组合物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中是有用的,参见例如,US6,329,432。含有L、Z以及MZ的每一种的补充剂是已知的,并且为了预期的治疗和/或预防眼部疾病如AMD的目的而被出售。这样一种补充剂的一个实例是在商标下出售的,并且每剂量分别含有10mg、2mg和10mg量的这三种MP类胡萝卜素L、Z和MZ。
[0005] WO03/063848披露了一种化合物,如叶黄素、玉米黄质、内消旋玉米黄质或其混合物用于制造改善在黑暗条件下的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组合物的用途。然而该文献相当不寻常,因为它不包含任何实验证据或数据来支持所声称的用途。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该披露相当怀疑并且当然不会从中获得任何成功期望。
[0006] EP1 920 711披露了一种评定视觉功效的方法,该方法事实上包括测量或确定存在于受试者眼中的黄斑色素(如叶黄素、玉米黄质或内消旋玉米黄质)的量(即,测量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如果MPOD平低,该文献建议给予一种包含叶黄素和/或玉米黄质的组合物,旨在导致视觉功效改善。然而,该文献并未披露任何实际实验数据来显示黄斑色素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视觉功效改善。因此,再一次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谨慎一些地对待该文献的披露并且不会从中获得任何成功期望。
[0007] 发明概述
[0008] 诸位发明人已经发现仅含有叶黄素的膳食补充剂的消费对展示出在视网膜中央部分中的异常低浓度的MP的受试者的MP几乎没有影响。相比之下,仅包含MZ的膳食补充剂的消费可以将视网膜中央部分中的MP水平大致恢复至正常,但是对中央部分之外的MP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含有相对高量的MZ、以及还有Z和L的一种组合补充剂的消费,不仅可以使视网膜中央区的MP水平正常化,而且可以增加视网膜中央区之外的MP水平。
[0009] 出于当前的目的,视网膜“中央区”是指具有0.25°或更低的离心率的视网膜中央部分,该离心率是如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和/或眼底照相术确定的。
[0010] 在一个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口服消费以改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MZ,用作一种膳食补充剂、食品添加剂等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受试者是不具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受试者。
[0011] 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果受试者在AREDS(年龄相关性眼部疾病研究)11步黄斑病变分级系统(Klein(克莱因)等人,1991 Ophthalmology(《眼科学》)98,1128-1134)中具有1-3分,则他们被认为不具有AMD。
[0012] 在一个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需要这种改善的人类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给予一种有效量的、包含MZ的组合物的步骤。如在下面所解释的,该组合物将优选地还包含叶黄素和/或玉米黄质。该组合物将优选地经口、典型地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给予。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是在不具有AMD的受试者上进行的。
[0013] 考虑到在本说明书中给出的指导,可以通过非发明性常规试错法容易地确定对于特定受试者的该组合物的有效量。最初可以给予低剂量并且可以增加剂量直到检测到视觉功效的改善为止。可以在如下详尽阐述的多种便利方法的任何一种中测试受试者的视觉功效。
[0014] 出于当前目的,MZ被理解为是指具有表1中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反式、3R、3’S、内消旋)-玉米黄质。还包含在术语“MZ”之内的是MZ的酯,例如,乙酸酯、月桂酸酯、肉豆蔻酸酯、棕榈酸酯、亚油酸酯、亚麻酸酯以及花生四烯酸酯,以及具有ω3脂肪酸的酯。
[0015] 如果按照视网膜病学家(retinologist)的检查不存在通常与AMD相关联的任何以下任何特征的体征,则该人类受试者被视为没有经历AMD,这些特征包括:软性玻璃膜疣、在黄斑处的色素过多和/或色素不足变化(早期AMD)、或地图状萎缩或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晚期AMD)。
[0016] 该组合物将优选地包含浓度为至少0.001%w/w至高达20%w/w的MZ。在一个实施例中,MZ的优选浓度可以在3%w/w-10%w/w的范围内。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发明组合物中MZ的精确浓度不是关键性的:可以通过消费较高剂量的包含较低浓度MZ的组合物而获得对受试者的视觉功效的有益效果,并且反之亦然。由正常人类成年受试者消费的MZ的典型有效平均日剂量将典型地在每天0.1mg至100mg的范围内,更合宜地在每天1mg至50mg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在每天5mg-25mg的范围内。
[0017] 该组合物可以合宜地处于单位剂型形式,例如,为片剂、胶囊等等。合宜地但不是必须地,可以将该组合物包装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种类的箔泡罩包装内。理想地每天摄入一个剂量或两个剂量,这些剂量中的MZ的量相应地被调整。
[0018] 本发明的组合物理想地将不仅包含MZ,还包含叶黄素和/或玉米黄质。最优选地,该组合物将包含MZ、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它们被统称为黄斑类胡萝卜素。合宜地,但不是必须地,MZ将以比叶黄素或玉米黄质更高的浓度或相同的浓度存在于该组合物中。MZ或叶黄素在该组合物中的百分比可以在(存在于该制剂中的黄斑类胡萝卜素色素的)从10%至90%的范围内。玉米黄质的百分比典型地可以在(存在于该制剂中的黄斑类胡萝卜素色素的)从5%至45%的范围内。一种特别有利的组合物具有10∶10∶2(或45%、45%、10%)的MZ∶叶黄素∶玉米黄质比率。
[0019] 这三种黄斑类胡萝卜素可以像这样被组合或优选地被制造为单一制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处于适用于人类受试者口服消费的任何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凝胶、液体、粉末等等。在包含在该制剂中之前,这些黄斑类胡萝卜素可以被例如制粒为微胶囊。该组合物可以合宜地包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稀释剂(尤其是植物油,例如向日葵油、红花油、玉米油以及菜子油)、赋形剂、增量剂等等。此类物质包括:硬脂酸和/或硬脂酸镁、淀粉或改性淀粉。
[0020] 该组合物中可以存在其他常规配制剂,包括以下非排他清单中的一种或多种:酸度调节剂、防结剂(例如,酸钠、酸钙或碳酸镁、硅酸钙、亚氰化钠或亚铁氰化)、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E、维生素C、多酚类)、着色剂(例如,人工着色剂像FD&C Blue No.1、Blue No.2、Green No.3、Red No.40、Red No.3、Yellow No.5以及Yellow No.6,以及天然着色剂像焦糖、胭脂树红、胭脂虫红、甜菜苷、姜黄、藏红花色(saffron)、红椒色(paprika)等等)、保色剂、乳化剂、调味剂、增味剂、防腐剂、稳定剂、甜味剂以及增稠剂
[0021] 可以将含有MZ的上述组合物添加到含有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制剂中;例如,含有人类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全部RDA的每天一片/粒的片剂/胶囊;或由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膳食产品;或连同ω3脂肪酸一起。
[0022] 可以向母鸡饲喂含有MZ的黄斑类胡萝卜素并且由此获得的鸡蛋可以提供用于人类消费的优良的MZ来源。
[0023] 视觉功效
[0024] 视觉功效是一种状态、状况或参数,不是异常或疾病。由此,在不存在任何潜在视网膜或黄斑疾病的正常受试者中存在着值的范围。然而,像其他人类状况一样,VP的改善被认为是有益且希望的。
[0025] 存在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许多不同的“视觉功效”的量度。
[0026] 出于当前的目的,改善“视觉功效”是指产生在受试者中的以下一项或多项中的可检测的改善:对比敏感度;视觉敏锐度,优选最佳矫正视力;眩光失能;不舒适眩光;眼部杂散光;光应力恢复(photostress recovery);以及S-视锥敏感度(S-cone sensitivity)。优选地由本发明组合物的消费产生的视觉功效的改善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改善:对比敏感度、最佳矫正视力、或眩光失能。
[0027] 优选地该组合物的消费导致视觉功效参数的改善,更优选上述视觉功效参数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并且最优选三个或更多个的可检测的改善。
[0028] 在下文中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上文列出的不同的视觉功效参数。
[0029] (i)对比敏感度函数
[0030] 对比度是使一个物体(或以它的图像表示)与其他物体和背景可区分的视觉特性的差。在真实世界的视觉中,对比度由相同视野内的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颜色和亮度的差决定的。对比敏感度是受试者对对比度变化的敏感度的一种量度;是将目标从其背景中精确检测出为不同需要多大对比度的一种量度。
[0031] 通过改变目标的大小(空间频率)、以及背景的亮度,有可能测试对比敏感度函数,该函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世界视觉,其中视觉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对比度、大小以及亮度。如在Loughman(拉夫曼)等人,2010 Vision Res.(《视力研究》)50,1249-1256中披露的,可以使用功能性视力对比度测试(FACT)来评定对比敏感度函数,该对比度测试被设计为在不同空间频率设置下测试对比敏感度。可以使用可商购的“汤姆森图表(Thomson Chart)”测量字母对比敏感度。
[0032] (ii)视觉敏锐度
[0033] 视觉敏锐度是一种简单且直观的评定视觉功效的方式。这是一种有用的视力量度,因为它直接涉及眼镜的需要(即,如果个体是远视或近视,眼镜透镜的引入典型导致视觉敏锐度的可预测的改善)。同样地,这倾向于不利地受到眼部疾病的影响并且因此异常的视觉敏锐度可以是发生异常的征象。
[0034] 尽管其广泛使用和流行,这不是视力评估的最佳技术,这是因为(a)它倾向于不与在不同于通亮(brightly lit)、高对比度测试环境的条件下的视力良好相关,以及(b)它仅估计在光谱的高空间频率(即,小写字母大小)末端处的功效。
[0035] 典型地,在受试者的视力已经用矫正透镜矫正为可能的最佳水平之后,使用高对比度(接近于100%,即,在白色背景上的黑色字母)字母表来评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受试者的任务是读出他们可以识别的最小的可能的字母大小。使用标准表示法(例如,斯奈隆表示法(Snellen notation)对视觉功效进行定量;其中20/20或6/6视力被接受为正常人视力。一般而言,BCVA的改善暗示在视觉敏锐度方面的益处。
[0036] (iii)眩光失能
[0037] 眩光失能是一个用于描述典型地由视网膜像对比度丧失引起的视觉功效退化的术语。如果,例如经常由表面光反射、或强光源汽车车头灯引起的眩光失能,并且典型地是在眼内的向前光散射增加的结果。新的双氙高强度气体放电(“HID”)汽车车头灯包含更多的“蓝”光并且经常被认为是与较旧的车头灯源相比的另外的眩光失能的一个原因。
[0038] 由于黄斑色素的光学过滤特性,这对于黄斑色素研究是特别重要的。黄斑色素起短波长(蓝)光过滤器的作用。其接受前(prereceptoral)以及中心区位促进相对于眩光的视觉功效的优化,因为眼内的向前光散射是短波长(蓝)光占优势的。
[0039] 如在Loughman(拉夫曼)等人,2010 Vision Res.(《视力研究》)50,1249-1256中披露的,可以使用功能性锐度对比试验(FACT)来评定眩光失能。
[0040] (iv)不舒适眩光
[0041] 不舒适眩光导致目光从强光源离开的本能欲望或在看任务方面的困难。它是指当总光照太强,例如,在明亮的太阳下的地上时一个人所经历的一种感觉。
[0042] 黄斑色素具有减少不舒适眩光的影响的能力,因为(a)它过滤含有最多能量的蓝色分量;因此较少的光以及较低的能量到达光感受器以影响功效,以及(b)黄斑色素还具有二色性,这表示它具有过滤平面偏振光的能力。平面偏振光是从一个表面(例如,雪覆盖的地面、水等等)反射到眼中的一种光。它是单向的,因此能量集中并由此对视力具有增加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滑雪者、钓鱼者等等佩戴偏光太阳镜以减少此类不舒适眩光的原因。
[0043] 如在Wenzel(文策尔)等人,2006 Vision Res.(《视力研究》)46,4615-4622中披露的,使用不舒适评定量表来评定不舒适眩光。
[0044] (v)眼部杂散光
[0045] 眼部杂散光是在实验设置中研究许多年之后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个相对新的参数。它涉及被眼介质分散的入射光部分,并且不参与视网膜上的正常成像。这种光反而在视网膜像上引起更多或更少的均匀雾状混浊。已知几种病状大幅度增加视网膜杂散光,这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如对比敏感度的丧失、失能眩光、以及光晕。这将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视力质量,例如,当夜间驾驶以及识别背着光源的人时,如在眼科检查过程中测量的,但是对视觉敏锐度仅具有非常有限的影响。
[0046] 由于黄斑色素吸收占优势的短波散射分量,它具有显著减少眼部杂散光的量的能力,并且因此进一步富集视觉功效,特别是在眩光的情况下。
[0047] 如在van Bree等人,2011 Ophthalmology(《眼科学》)118,945-953中披露的,使用Oculus C-Quant来评定眼部杂散光。
[0048] (vi)光应力恢复
[0049] 光应力恢复测试是一种通过在适应强光源之后的视觉功能的恢复定时来评定视觉功效的方法。该测试包括使黄斑暴露于光中,这种光足够亮以至使显著比例的视色素褪色。正常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和敏感度取决于这些视色素的再生。该测试实质上提供了黄斑功能的间接评估。
[0050] 如在Loughman(拉夫曼)等人,2010 Vision Res.(《视力研究》)50,1249-1256中披露的,使用汉弗莱视野计,使用黄斑自动光应力试验(macular automated photostress test)来评定光应力恢复。
[0051] (vii)S-视锥敏感度
[0052] S-视锥是“蓝光”敏感视锥,即,它们的峰值敏感度是针对短波长的。典型地,预期具有高水平黄斑色素的个体应展示出低S-视锥敏感度,因为黄斑色素使照在光感受器上的蓝光的量降低至最低限度。将S视锥敏感度测试与光应力测试组合可以提供关于黄斑色素对受眩光影响最多的这些视锥的实际敏感度的直接效应的信息。
[0053] 如由(Davison(戴维森)等人,Optom.Vis.Sci.(《验光与视力科学》)2011年,第88卷)所描述的,使用短波长自动视野检查法程序(SWAP)来评定S-视锥敏感度。
[0054] (viii)通过问卷评估VP
[0055] 用于测试视觉功效改善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问卷对受试者他们的视觉功效的自我评定进行评分。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可检测的视觉功效改善是通过与开始该组合物消费之前完成的对照评估问卷相比在该组合物消费数周或数月的一个适合的时期之后在主观评估问卷中的得分增加来确定的。
[0056] 适合的问卷由Charalampidou等人,Arch.Ophthalmol.(《眼科学文献》)2011(5月9日,在打印之前的电子出版物)披露,其中描述的是30份、未经确认的“常态视觉功能”(Visual Function in Normals)问卷(VFNq30),该问卷被设计为评定主观的视觉功效改善。该设计部分地基于先前确认的视力问卷(Sloane(斯隆)等人,“The Visu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problems in everyday visual tasks.(视力问卷:用于评定日常视觉任务中的问题的仪器的研发)。Technical Digest,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the Visual System,Topical Meeting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2(1992年美国光学学会专题会议技术文摘,视觉系统的无创评估),但是适合于正常、年轻和健康的群体样本。这个问卷允许受试者使用三种分离的量度来量化他们的视觉功效:情境分析(SA),需要受试者评价在特定日生活情境中他们的视觉功效;比较分析(CA),需要受试者将他们感知的视觉功效与他们的同事/家人/朋友感知的视觉功效进行比较;受试者满意得分(SSS),需要受试者提供他们感知的视力质量的总体估计。计算这三种量度中的每一个以针对他们的视力的五个不同功能方面给出功效得分:敏锐度/空间视觉;眩光失能;光/暗适应;日常视觉任务;以及颜色辨别。
[0057] 实现VP改善的时间
[0058] 显然,刚刚在受试者消费本发明组合物之后,人们未期望任何可测量的、可辨别的或可检测的视觉功效改善。需要产生可测量的视觉功效改善的膳食补充的时期将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在开始膳食补充之前受试者中的黄斑类胡萝卜素的平均每日剂量大小、受试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等等。在测量一个或多个视觉功效参数以测试在其中的任何改善之前,典型地人们将期望需要本发明组合物的膳食补充持续至少8周,并且更加优选地至少3或6个月。
[0059] 受试者可能需要至少每周一次、更通常地至少每周三次、并且优选每日消费本发明的活性组合物。优选实施例
[006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具有其黄斑中央部分中黄斑色素的量不足的受试者消费该组合物。通过解释,诸位发明人已经发现存在着一个比例的群体,他们可能大体上未经历AMD(如在此定义的),但是在黄斑的中央具有统计上显著低水平的黄斑色素(如使用TMMacular Densitometer 通过定制的异色闪烁光度法(cHFP)确定的)。这些受试者被描述为具有一个非典型的黄斑色素分布,称为“中心下凹(central dip)”。使用这种技术,通过HFP用精神物理学方式测量MP。HFP是基于MP吸收蓝光的事实。要求受试者观察在测试视野之内的一个目标,该目标以方波反相在蓝光(460nm)与绿光(550nm)之间交替,即,闪烁。他们必需调节蓝光的亮度以便获得无效闪烁,换言之,直到目标变得稳定。将在中心凹处获得无效闪烁所必需的蓝光量的比率与旁中心凹(其中假定MP为零)中所必需的蓝光量的比率进行比较,将其对数称作光学密度。使用Densitometer,可以测量在横跨黄斑的五个点处的MP;0.25°、0.5°、1°、1.75°以及7°。对于每一个目标,HFP的原理保持相同。
对于在中心凹的那些视网膜离心率,即,0.5°、1°、1.75°以及7°,将注视点置于距离闪烁盘的所希望的距处。在每一个位置处取三个测量值并且计算平均值。为了最小化HFP设置中的误差,要小心优化用于每一个受试者的闪烁率,另外称作临界闪烁频率(CFF)。CFF是在此处受试者不再能够感知在550nm处0.5°目标的闪烁的频率。用极限法来确定CFF,通过该方法,将闪烁频率进行性地降低(或增加),直到受试者报告从融合到闪烁(或从闪烁到融合)的变化。具有非典型的黄斑色素分布(“中心下凹”)的受试者具有这样一个在
0.5°离心率处的MPOD,该MPOD大于或等于在0.25°离心率处的MPOD。
[006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组合物被具有统计上正常水平的黄斑色素的受试者消费。
[0062] 在一个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用于人类消费的组合物的方法,该组合物有待用于改善视觉功效的目的而被人类受试者消费,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MZ与一种可接受的膳食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混合的步骤。该方法可以另外地包括将向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添加叶黄素和/或玉米黄质(或反之亦然)。该方法的执行将令人希望地导致具有如上列出的这些优选特征的组合物的制造。该方法可以另外地包括将该组合物、连同用于消费该组合物以实行视觉功效改善的说明书一起包装在一种包装中的步骤。合宜地,该组合物能以单位剂型的形式被包装,例如,为可以被松散包装(例如,在桶中)的多个片剂、胶囊或丸剂或可以被单独包装(例如,以泡罩包装的形式)。
[006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人类受试者视觉功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a)向产蛋禽类如母鸡或鸭供应一种饲料,该饲料包含MZ,以致引起这些禽类产下包含MZ的蛋;
[0065] b)收集所述蛋,并且以可食用的形式向受试者供应这些蛋或至少其蛋黄部分。
[0066] 可以提供生的全蛋,用于由受试者蒸煮。可替代地,可以对向受试者提供的这些蛋或至少其蛋黄部分进行加工,这些蛋的MZ含量被浓缩在蛋黄中。加工可以包括,例如,去壳、蒸煮以及干燥这些蛋。
[0067] 典型地将至少每周一次,优选至少每周两次,更优选至少每周三次,并且最优选至少每天地消费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超过每天一次(例如,早上一次并且晚上一次)地消费该组合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调节消费频率以考虑存在于该制剂中的黄斑色素类胡萝卜素,尤其是内消旋玉米黄质的浓度。可以相应地调整本发明的方法。
[0068] 经过一个充分的时期(典型地至少8周,优选至少3个月,更优选经至少6个月,并且最优选持续12个月或更久),本发明组合物的消费或发明方法的执行将典型地导致受试者中黄斑色素水平的增加。
[0069] 通过该组合物的消费获得的、在受试者中的黄斑色素水平的增加量可以取决于,例如,在开始该组合物的消费之前存在于在该受试者眼中的黄斑色素类胡萝卜素的水平。如上所述,诸位发明人已经发现在爱尔兰存在一个比例的群体(大约10%左右),在他们的黄斑内具有异常低水平的黄斑色素以及类胡萝卜素色素的异常分布,并且预料相似的受试者存在于其他群体中。可以预期,在长期(即,6个月或更久)消费本发明组合物之后,这样的人可能会被期望展示出大幅增加的黄斑色素水平。
[0070] 然而,显著地并且出人意料地,诸位发明人还已经发现可以通过本发明组合物的消费来改善视觉功效的至少一些参数(例如,字母对比敏感度;眩光失能)而无需黄斑色素水平的相应增加。
[0071] 具体地说,本发明组合物/方法可以产生可检测的在除了低光以外的条件下的受-2试者的视觉功效改善。例如,本发明组合物/方法可以产生在光照超过1Cdm 的条件,更特-2
别是在光适应条件(例如,光照水平大于或等于3Cdm )下受试者的视觉功效改善。
[0072] 更特别地,本发明组合物/方法可以产生以下一项或多项视觉功效参数的改善:视觉敏锐度,尤其是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比敏感度(CS);以及眩光失能(GD)。测量这些视觉功效参数的适合的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详述在此。典型地,相对于本发明组合物消费/本发明方法执行之前测量的相同参数,本发明方法/组合物将产生至少5%,优选至少8%,更优选至少10%的改善。
[0073] 为免生疑问,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指出,在此明确陈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任何特征都是优选的、有利的、合宜的、所希望的、典型的,等等,并且它们能以分离、与任何一种或多种其他的此类特征处于任意组合的形式存在于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中。另外,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指出,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相关描述的特征将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0074] 在该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以及引证的内容特别地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0075] 现在将通过说明性实施例的方式并且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0076] 图1是叶黄素、玉米黄质以及MZ的结构式的图示;
[0077] 图2是在正常以及AMD受试者混合组中针对中央黄斑色素OD(任意单位)的矫正视力的曲线图;
[0078] 图3是针对受试者消费多种黄斑类胡萝卜素组合物的时间的黄斑色素OD(在0.25°离心率处)的曲线图;
[0079] 图4是显示针对发现具有非典型MPOD分布的特定受试者在不同离心度处的黄斑色素OD测量的曲线图,其中具有“中心下凹”(即,在黄斑中央黄斑色素的较低水平));
[0080] 图5和6是针对接受三种不同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中之一的针对时间的MPOD(分别在0.25°以及0.50°离心率处)的曲线图;
[0081] 图7-9是分别针对在8周时期的具有三种不同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之一的膳食补充之前以及之后的、1-3组的、针对视网膜离心率的平均MPOD的曲线图(参见实例2);并且[0082] 图10是针对在具有10mg L、10mg MZ以及10mg Z的日剂量补充3个月之前(圆形符号)或之后(方形符号)的、针对视网膜离心率的MPOD的曲线图(八个受试者的平均值;参见例如实例5)。
[0083] 实例1:
[0084] 在具有三种不同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的补充之后的黄斑区反应的比较
[0085] 受试者和招募
[0086] 这项研究在爱尔兰共和国的沃特福德怀特菲尔德诊所视力研究所(Institute of Vision Research,Whitfield Clinic,Waterford,Republic of Ireland)进行。七十一名受试者志愿参与到这项研究中,这得到了当地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受试者年龄在32至84岁之间并且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将志愿者分为两个组:AMD组和正常组。已经证实有34名受试者的至少一只眼睛为AMD早期阶段(AMD组;通过在黄斑处的玻璃膜疣的存在和/或色素改变而分类和鉴定的),并且37名受试者不具有眼科病状(正常组)。重要的是,对于AMD组,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来鉴定目前未服用类胡萝卜素补充剂的、具有早期AMD的患者。
[0087] 研究设计和制剂
[0088] L=叶黄素MZ=内消旋玉米黄质Z=玉米黄质
[0089] 这项研究是口服补充有如下三种不同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的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0090] 组1:高L组
[0091] (n=24[正常组=12并且AMD组=12];
[0092] L=20mg/天,Z=2mg/天);
[0093] 组2:混合类胡萝卜素组
[0094] (n=24[正常组=13并且AMD组=11];
[0095] MZ=10mg/天,L=10mg/天,Z=2mg/天);
[0096] 组3:高MZ组
[0097] (n=23[正常组=12并且AMD组=11];
[0098] MZ=18mg/天,L=2mg/天L)。
[0099] 指示所有的受试者每天随着膳食服用一粒胶囊(油基),持续8周。通过在每次研究访问时计数药片来评定依从性。
[0100] 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的测量
[0101] 使用Macular DensitometerTM,使用定制的异色闪烁光度法(cHFP)测量MP的空间分布,cHFP仪是从一种装置稍加改变的,该装置由Wooten&Hammond(2005 Optometry&Vision Science(《验光与视力科学》)82,378-386)以及由Kirby(卡比)等人,(2010 Invest.Ophthalmol.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51,6722-6728描述。
[0102] 在基线、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以及第八周(分别为V1、V2、V3、V4、以及V5)对受试者进行评定。测量了在以下离心率处的MPOD:0.25°、0.5°、1°、1.75°、3°,但是仅在此报告在0.25°处(相应于黄斑的视网膜中央部)的结果。
[0103] 统计分析
[0104] 使用统计软件包PASW Statistics 17.0(SPSS公司,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Chicago,Illinois,USA)以及R进行分析并且使用Sigma Plot 8.0(Systat软件公司,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进行图示。所研究的所有定量变量展示了典型的正态分布。我们使用了5%的显著性水平。
[0105] 结果
[0106] MPOD以及视觉敏锐度
[0107] 如在图2中所示的,在中央MPOD(在0.25°处)与在基线处(r=0.303,p=0.008)的矫正视力之间存在着正的并且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图2是矫正视力对MPOD(任意单位)的曲线图,显示了在用三种类胡萝卜素制剂之一补充之前在这两组中的个体受试者的数据点。这个发现表明中央MP与视觉功效是显著且正相关的。
[0108] MPOD随时间增加
[0109] 在0.25°离心率处,每组的基线MPOD是不同的,如下所示;组1:0.42±0.20,组2:0.44±0.18,组3:0.49±0.21,其中所有组的平均值是0.45±0.20。为了简化该比较,将所有组绘制为在平均值处开始。如在图3中展示的,该研究显示了MPOD随时间增加,图3是在0.25°离心率(任意单位)处的MPOD对时间(时间点1至5,分别相应于0、2、4、6&8周)的曲线图。如在图3中可见的,组2制剂(MZ=10mg/天,L=10mg/天,Z=2mg/天)实现了中央MPOD的最大增加,这与组1和3统计上显著不同。在组1和3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0110] 结论
[0111] 出人意料地,对于含有MZ10mg L10mg Z2mg的混合类胡萝卜素组(组2)看出对黄斑色素的最大效应,而其他两组的结果非常相似。发现在MZ&L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高MZ组(组3)能够增加MP证明MZ可以大幅升高MPOD而无任何其他类胡萝卜素的作用,但是不如MZ与L的组合有效。
[0112] 在其黄斑色素空间分布中具有“中心下凹”的受试者中的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0113] 中央视网膜,称作黄斑(macula),对颜色和精细视力负责(Hirsh(赫什)&Curcio(库尔西奥)1989;Vision Res.(《视力研究》)29,1095-1101)。由两种膳食类胡萝卜素叶黄素(L)和玉米黄质(Z)、以及一种典型地非膳食类胡萝卜素MZ(MZ)组成(Johnson(约翰逊)等人,2005 Invest.Ophtalmol.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46,
692-702)的色素在称作黄斑色素(MP)的黄斑处累积。MP是一种蓝光过滤器(Snodderly等人,1984 Invest.Opthalmol.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25,660-673)以及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Khachik等人,1997 Invest.Ophthalm.&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38,1802-1811),并且因此被认为保护人们免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目前西方世界中失明登记的最常见原因(Klaver(卡文)等人,1998 Arch.Ophthalmol.(《眼科学文献》)116,653-658)。
[0114] MZ与Z是中心凹区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而L在旁中心凹区占优势(Snodderly等人,1991 Invest.Opthalmol.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32,268-279)。MZ的浓度在中央达到峰值,其中MZ∶Z的比率在中央视网膜(在中心凹的3mm之内)中为0.82并且在周边视网膜(距离中心凹11-21mm)中为0.25(Bone(博恩)等人,1997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实验眼研究》)64,211-218)。视网膜MZ主要由视网膜L的异构化产生,因此说明了在中央黄斑中相对较低的L水平以及相对较高的MZ水平,并且在周边黄斑中反之亦然,并且还解释了为什么MZ占总MP的大约三分之一。
[0115] MP的浓度在个体之间变化很大(Hammond(哈德蒙)等人,1997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Optics Image Science&Vision(《美国光学学会杂志A-光学图像科学&视力》),14,1187-1196)。非典型MP空间分布(即,“中心下凹”)存在于某些个体的MP分布中。更加重要的是,当使用定制的异色闪烁光度法(cHFP,一种用于测量MP的确认的技术)测量时,证实认这些“中心下凹”是MP空间分布的真实且可再现的特征。若有的话,在MP空间分布中的此类变化的重要性(例如,“中心下凹”的存在)仍然是未知的,但是可能与这种色素的假定的保护功能相关。例如,在黄斑中央处降低的MPOD(即,“中心下凹”的存在)可能与产生AMD的险增加相关联。
[0116] 已经显示正常爱尔兰群体的12%(484名受试者的样本数据库中的58名受试者)在其MPOD空间分布中具有可再现的“中心下凹”并且显示这样一种下凹在年长受试者以及吸烟者的MP空间分布中更加常见(确认的针对AMD的风险因素中的两个)。
[0117] 实例2向在其MP轮廓中具有“中心下凹”的受试者补充含有黄斑类胡萝卜素的制剂
[0118] 用来自在“中心下凹研究”中的以上提及的数据库的志愿受试者进行在这个实例中描述的研究(n=58),鉴定并证实这些受试者为在其MP空间分布中具有“中心下凹”(即,在0.5离心度处的MPOD是≥在0.25离心度处的MPOD,参见图4)并且邀请这些受试者参与8周的具有三种不同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之一的补充试验(见下文)。
[0119] 方法
[0120] 受试者以及研究设计
[0121] 邀请五十八名在其MP空间分布中具有“中心下凹”的受试者(鉴别自标准MP数据库(a master MP database);n=484)参与该研究。在40名同意回来试验的受试者中,31名被确认为仍然具有“中心下凹”(即,在0.5离心度处的MPOD是≥在0.25离心度处的MPOD)并且因此登记到该8周的补充试验中。
[0122] 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实验措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这项研究经爱尔兰沃特福德的沃特福德理工学院研究伦理委员会(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Waterfor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aterford,Ireland)评审和批准。参与这项研究的纳入标准如下:在0.5离心度处的MPOD是≥在0.25离心度处的MPOD(即,在MP空间分布中的“中心下凹”的证据);不存在眼科病状;在研究眼中的视觉敏锐度为20/60或更好;目前未服用L和/或Z和/或MZ膳食补充剂。
[0123] 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之一中;
[0124] 组1:高L组(n=1),L=20mg/天,Z=2mg/天;
[0125] 组2:混合类胡萝卜素组(n=10),MZ=10mg/天,L=10mg/天,Z=2mg/天;
[0126] 组3:高MZ组(n=10),18mg/天MZ,2mg/天L)。
[0127] 指示所有的受试者每天随着膳食服用一粒胶囊,持续8周。在基线、第四周以及第8周时测量MPOD,包括其空间分布,即在0.25°、0.5°、1°、1.75°、3°处。
[0128] 黄斑色素光密度的测量
[0129] 如在实例1中描述的,使用Macular DensitometerTM,使用cHFP测量MP的空间分布。为了测量MP的空间分布,在以下视网膜离心度(使用以下大小的目标直径获得)处做出测量:0.25°、0.5°、1°、1.75°、3°以及7°(参考点);30分钟,1°、2°、3.5°、1°以及2°,
[0130] 统计分析
[0131] 使用统计软件包PASW Statistics 17.0(SPSS公司,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Chicago,Illinois,USA)进行分析并且使用Sigma Plot 8.0(Systat软件公司,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进行图示。所研究的所有定量变量展示了典型的正态分布。在文本以及表中呈现的是平均值±SD。在适当情况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卡方分析,进行了这三个不同的干预组在基线处的统计学比较。贯穿我们的分析,我们使用了5%的显著性水平。
[0132] 结果
[0133] 经过8周补充期的MPOD的变化
[0134] 用一个受试者间因子:处理(组1、组2、组3)和年龄作为协变量,使用一般线性模型法,经一段时间(即,经该研究期[基线、4周和8周]),针对测量的全部视网膜离心率(即,在0.25°、0.5°、1.0°、1.75°、以及3°处),我们进行了MPOD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图5和6分别显示针对在0.25和0.5°离心率处的、该试验过程中的MPOD变化。图1分别呈现了针对每个组和针对每个视网膜离心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如在这个表中所看到的,在0.25°和0.5°处的MPOD增加在组2(即,混合类胡萝卜素组)中是统计上显著的。类似地,在组3(即,高MZ组)中可以看到在0.25°处的MPOD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组2中,在多重检验的邦弗朗尼校正(Bonferroni correction)之后,仅在
0.25°处MPOD的增加仍然显著。
[0135] 组1-3的每一个的MPOD的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展示在图7-9中。
[0136] 结论
[0137] 仅有含有MZ的两种制剂能够矫正“中心下凹”并增加MP。出人意料且与预期相反地,含有L但是不含MZ的制剂在任何离心率处对MPOD均无影响。
[0138] 含有混合类胡萝卜素(组2)的制剂具有优越的作用,因为其在0.25和0.5离心率两者处均显著增加MP。这与来自在基线处不具有中心下凹的、接受用所有三种类胡萝卜素补充的这些受试者的结果一致(参见实例1),即,使用含有MZ、L以及Z的每一种的补充剂观察到最大反应。
[0139] 表1.根据组&访问方式(visit wise)的所有受试者在每个离心度处的平均MPOD值
[0140]
[0141]
[0142] 值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n=31;MPOD=黄斑色素光密度;0.25°=在0.25°视网膜离心率处测量的MPOD;0.5°=在0.5°视网膜离心率处测量的MPOD;1.0°=在1.0°视网膜离心率处测量的MPOD;1.75°=在1.75°视网膜离心率处测量的MPOD;3°=在3°视网膜离心率处测量的MPOD;组1:高L组;组2:组合的类胡萝卜素组;组3:高MZ组;p值表示3次研究访问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受试者内效应),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球形度缺乏的Greenhouse-Gesser校正。
[0143] 实例3在具有早期阶段AMD的受试者中在用三种不同的黄斑类胡萝卜素制剂补充之后视觉功效的比较。
[0144] 受试者和招募
[0145] 用72名受试者进行这项研究,许多这些受试者具有早期AMD。详见实例1。
[0146] 研究设计和制剂
[0147] 将这些受试者分为3组(具有20-27名受试者)并且给予以下补充:
[0148] 组1:L=20;Z=2mg/天
[0149] 组2:L=10;MZ=10;Z=2mg/天
[0150] 组3:MZ=17-18;L=2-3;Z=2mg/天
[0151] 以软凝胶胶囊的形式给予溶解于0.3ml植物油中的这些制剂。
[0152] 使用上文先前描述的这些技术,测量在基线处以及在补充之后3个月和6个月处的视觉功效。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显著值被考虑为P<0.05。仅在至少一组是统计上显著的情况下给出结果。
[0153] 结果:
[0154] 由于在3个月处理之后,在VP中未检出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在此(下文)仅呈现6个月以及12个月的结果:
[0155] 1.组之间的基线比较:
[0156] 表2基线比较
[0157]
[0158] 相对于MP和视力(通过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定的),这些组在基线处是统计上可比较的。在组3与其他两个组之间,针对年龄在基线处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就年龄而言,组1和组2是统计上相似的。
[0159] 2.最佳矫正视力(BCVA)
[0160] 存在着在中央MPOD(0.25)与BCVA之间的正向的且统计上显著的关系的基线相关性(在补充之前),重要的是这是在AMD群体(r-=0.368,p=0.002)中。在3个月和6个月之后,在任何组中都不存在BCVA的统计显著性变化。
[0161] 使用Sloan ETDRS凸版胶印,用计算机生成的LofMAR测试表(Test Chart 2000 Pro;Thomson Software Solutions公司)来确定在4m视距处的BCVA。将BCVA确定为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具有由软件假随机化特征促进的字母和线的变化。使用字母打分视觉敏锐度等级评定(letter-scoring visual acuity rating)记录最佳矫正视力,其中20/20(6/6)视觉敏锐度被指定为值是100。相对于这个值对最佳矫正视力打分,其中正确鉴定的每个字母被指定为正常值一,这样,例如,20/20+1(6/6+1)的BCVA等于101的得分,并且20/20-1(6/6-1)为99。
[0162] 3.MPOD反应
[0163] 下表3呈现了在基线处、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以及十二个月之后的每一组和所测量的每一个离心率的MP数据。
[0164] 仅在接受含有MZ补充剂的组2和组3中观察到在12个月处的统计上显著的MPOD增加。
[0165] 表3
[0166]
[0167]
[0168] 4.字母对比敏感度(汤姆森图表)
[0169] 表4A呈现了在基线处以及在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之后的字母对比敏感度数据。在1.2、2.4、6.0、以及9.6cpd处做出测量。仅在组2(10mg MZ;10mg L;2mg Z)中在1.2、2.4以及9.6cpd处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改善而在其他两个组中完全没有。这显示了在组2中的非常优越的作用。
[0170] 表4A:
[0171]
[0172] 表4B显示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针对五个空间频率(1.2-15.15cpd)中的每一个的字母对比敏感度(CS)。
[0173] 表4B.在基线处以及在12个月处的平均值(±sd)字母对比敏感度(CS)值。
[0174]
[0175] 缩写:cpd=周/度
[0176] 在12个月处这些结果类似于6个月,在于在对于较大物体(1.2和2.4cpd)的所有组中字母对比敏感度均增加,但是仅在组2中且具有较小物体(6.0-15.5cpd)。
[0177] 表4C报告了在观察到的MPOD变化(在0.25°离心率处)与在1.2cpd处观察到的字母CS变化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空间频率处,在MP变化与字母CS变化之间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
[0178] 表4C.
[0179]
[0180] 彩色眼底照片
[0181] 在每一次研究访问时,使用Zeiss VisuCamTM(Carl Zeiss Meditec AG公司,德国,耶拿(Jena,Germany))拍摄彩色眼底照片并且将这些照片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眼流行病学阅读中心(Ocular Epidemiology Reading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USA)实立体镜地分级。使用威斯康辛州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的修改版本对这些照片进行分级。早期AMD被定义为在至少一只眼睛中玻璃疣存在和/或色素变化,这是由与威斯康辛大学的等级分类者合作的就地眼科医师确认的。一个损伤接一个损伤地对每张眼底照片进行评估以确定最大玻璃膜疣尺寸、类型、面积、以及视网膜色素异常情况。所有发现报告于一个11级AMD严重性度量表中。依照该严重性度量表,两个或更多个级的变化被定义为是临床显著性的。获得针对基线和12个月访问的分级照片。
[0182] 在基线处,就AMD分级而言,不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p=0.679)[表4D]。
[0183] 表4D.在基线处针对全体组以及亚组的AMD分级。
[0184]
[0185] 对于这三个组中的每一个在基线与12个月之间的AMD等级变化总结于表4E中。负向变化(即,-1、-2)指示依照AMD严重性度量表的进展,而正整数指示依照该AMD严重性度量表的退行。在基线与12个月之间,就AMD严重性变化而言,在治疗组之间没有统计显著性差异(p=0.223,皮尔森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 test))。
[0186] 表4E.在基线与12个月之间的AMD等级(11级度量表)变化。
[0187]
[0188]
[0189] 缩写:n=受试者的数量;负值指示疾病进展;正值表明疾病退行;0=无等级变化。
[0190] 值得注意的是,表4E显示86%的受试者展示出在基线与12个月之间其AMD状态无临床显著性变化,7%展示退化并且7%展示改善(注意:两个或更多个等级的变化已经被接受为是临床显著性的。)
[0191] 讨论
[0192] 最有趣的结果是针对字母对比敏感度。这个测试仅仅在日光下进行并且测试不同大小的字母。在6个月与12个月处的结果相似。在MP增加与这个参数增加之间没有关联,表明黄斑类胡萝卜素的神经生理学效应。
[0193] 从基线处的AMD等级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与对AMD病理学的影响无关。
[0194] 5.夜间对比敏感度(在FACT设备上评定)
[0195] 下表5呈现了针对夜间评定的、在基线处以及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之后的对数对比敏感度数据。在1.5、3.0、6.0、12以及18cpm处做出测量。在这种VP测量中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仅仅呈现于在1.5、3.0cpd处的组2中以及在1.5cpd处的组1中,表明了组2的优越的作用。
[0196] 表5:
[0197]
[0198]
[0199] 6.白天对比敏感度(在FACT设备上评定)
[0200] 下表6呈现了用于白天评估的、在基线处以及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之后的对数对比敏感度数据。在1.5、3.0、6.0、12以及18cpm处做出测量。在这种VP测量中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呈现于在1.5、3.0、以及18cpd处的组2中以及在1.5cpd处的组1中,表明了组2的优越的作用。
[0201] 表6:
[0202]
[0203] 7.在眩光存在下在夜间的对比敏感度(在FACT设备上评定)
[0204] 下表7呈现了在基线处以及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之后的、在眩光存在下的在夜间的对数对比敏感度数据。在1.5、3.0、6.0、12以及18cpd处取测量值。在18cpd处,仅在组2中存在着在这个VP方面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
[0205] 表7
[0206]
[0207] 8.在眩光存在下的白天对比敏感度(在FACT设备上评定)
[0208] 下表8呈现了在基线处以及用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六个月之后的、在眩光存在下的在白天的对数对比敏感度数据。在1.5、3.0、6.0、12以及18cpd处做出了测量。在这种VP测量中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呈现于在1.5、3.0、6.0以及18cpd处的组2中以及在1.5、3.0以及6.0cpd处的组1中,以及在6cpd处的组3中,表明了组2的优越的作用。
[0209] 表8
[0210]
[0211]
[0212] 9.在基线与12个月之间的对比敏感度以及眩光失能
[0213] 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有关昏暗的(夜间)以及光适应的(白天)条件下对比敏感度(CS)和眩光失能(GD)的数据呈现于表9-12中。
[0214] 表9.在昏暗条件下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的对数CS(FACT设备)
[0215]
[0216] 缩写:FACT=功能性敏锐度对照试验;CS=对比敏感度;cpd=周/度;v1=基线访问;v4=12个月访问
[0217] 表10.在光适应条件下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的对数CS(FACT设备)
[0218]
[0219] 缩写:FACT=功能性敏锐度对照试验;GD=眩光失能;cpd=周/度;v1=基线访问;v4=12个月访问
[0220] 表11.在昏暗条件下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的对数GD(FACT设备)
[0221]
[0222]
[0223] 缩写:FACT=功能性敏锐度对照试验;GD=眩光失能;cpd=周/度;v1=基线访问;v4=12个月访问
[0224] 表12.在光适应条件下在基线处以及12个月处的对数GD(FACT设备)
[0225]
[0226] 缩写:FACT=功能性敏锐度对照试验;GD=眩光失能;cpd=周/度;v1=基线访问;v4=12个月访问
[0227] 讨论
[0228] 在12个月处的结果类似于在6个月处的结果,在于这些结果是可变的并且难以解释。在昏暗(夜间)条件下,在组1和组2中仅仅大物体对比敏感度增加(1.5和3.0cpd)。对于眩光失能,组1没有变化,而组2和3显示出大物体的一些变化。
[0229] 在光适应(日光)条件下,在组1和3中仅仅大物体的对比敏感度增加。对于眩光失能,所有的组仅有大物体增加。
[0230] 10.视觉功效参数的变化以及MPOD的变化
[0231] 表13报告了在观察到的MPOD(在0.25°离心率处)的变化与观察到的视觉功效参数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在1.5cpd处的昏暗和光适应对比敏感度、以及昏暗和光适应眩光失能的CDVA和量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这些组中,在MP的变化与视觉功效的变化之间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仅在组1中在1.5cpd处在MPOD增加与光适应CS之间的负相关除外)。
[0232] 表13.
[0233]
[0234]
[0235] 缩写:MPOD=黄斑色素光密度;CDVA=矫正的辨距视敏度;L=叶黄素;Z=玉米黄质;MZ=内消旋玉米黄质;CS=对比敏感度;cpd=周/度;GD=眩光失能。
[0236] 讨论
[0237] 视觉功效增加与黄斑色素增加之间无相关性,表明黄斑类胡萝卜素的神经生理学效应。
[0238] 其他结论:VP变化仅在6个月或更久之后才是统计上显著的
[0239] 在这里报道的在对比敏感度方面的方法是在不同的空间频率处。低空间频率(例如,1.2cpd)指示非常大的物体(例如,汽车、房子)。反之,高空间频率(例如,18cpd)指示小物体(例如,餐馆中的菜单)。这些数据导致以下结论;
[0240] 1.最重要的效应是在对比敏感度上,并且它反映该患者实际上如何感知他们自己的视力,对比敏感度是最重要的VP量度之一。
[0241] 2.可以达到跨许多空间频率的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所检测的改善对于总的和现实生活视力具有影响。
[0242] 3.对于组2干预(即,10mg MZ;10mg L;2mg Z),存在着优越的VP改善。
[0243] 实例4:在正常受试者中两种黄斑类胡萝卜素以及一种安慰剂制剂对VP的影响[0244] 受试者和招募
[0245] 在36名没有AMD的正常受试者上进行这项研究。在实例1中给出了招募细节。在这36名受试者中,32名完成了该试验,其中从每个干预组中途退出一人并且有两人从组3、安慰剂组中途退出。所有的进一步分析都局限于具有完整数据集的那些受试者(组1,n=11;组2,n=11;组3,n=10)。
[0246] 研究设计和制剂
[0247] 将这些正常受试者分为(初始)每组具有12名受试者的3个组并且给予以下补充剂:
[0248] 组1:L20;Z2mg/天
[0249] 组2:MZ10;L10;Z2mg/天
[0250] 组3:安慰剂0mg/天
[0251] 这些类胡萝卜素制剂处于0.3ml植物油中并且以软凝胶胶囊的形式给予。
[0252] 如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在基线、第3个月以及在第6个月处来评定视觉功效。
[0253] 统计分析
[0254] 使用统计软件包PASW Statistics 18.0(SPSS公司,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Chicago,Illinois,USA)进行分析。所研究的所有定量变量展示出典型的正态分布。在文本以及表中呈现的是平均值±SD。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基线处的这三个补充组进行了统计学比较,同时研究访问过程中针对变化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以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使用普通线性模型方法)对每个补充组中的视觉功效以及MPOD量度进行分析。在相关的情况下,使用球形度破坏的Greenhouse-Geisser校正。贯穿这些分析,使用5%的显著性水平。
[0255] 结果
[0256] 1.基线分析:
[0257] 就人口统计学、黄斑色素、视觉功效参数、或其他参数而言,遵循随机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如在下表14中所选择的参数所展示的。
[0258] 表14
[0259]
[0260] SD=标准差;BMI=体重指数;BCVA=最佳矫正视力;MPOD=黄斑色素光密度[0261] 2.3个月与6个月时的MPOD反应
[0262] MPOD测量
[0263] 相对于7°的参考位置,横跨0.25°、0.5°、1°、1.75°以及3°的视网膜离心TM TM度,使用Macular Densitometer 产生MPOD的空间分布,Macular Densitometer 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法(HFP)技术。在测试开始之前,向受试者展示该技术的解释性视频,并且提供一个实践期。在优化MP测量的定制过程中,依照个体临界闪烁融合(CFF)频率测量值的确定来优化HFP闪烁频率(Stringham(斯特林汉姆)等人,Exp.Eye res.(《实验室眼研究》)2008,87,445-453)。MPOD测量值包括在每个视网膜离心率处的六个读数的平均值(计算为受试者在此处报告无效闪烁的辐射值),并且仅当无效闪烁反应的标准差低于0.1时,该测量值被认为是可靠且可接受的。
[0264] 表15:研究访问过程中在每个视网膜离心率处的MPOD反应和显著性
[0265]
[0266]*
[0267] 在基线与3个月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
[0268] 在基线与6个月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
[0269] ***所有访问过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0270] 在此可以看出,在所测量的所有离心率处,MP的最大增加可以在组2(含有10mg MZ;10mg L;2mg Z的补充剂)中看出。
[0271] 视觉功效评估
[0272] 在基线处,使用Sloan ETDRS凸版胶印,用计算机生成的LofMAR测试表(Test Chart 2000 Pro;Thomson Software Solutions公司,英国哈特菲尔德(Hatfield,UK))测量在4m视距处的视觉敏锐度(VA)。使用单字母打分视觉敏锐度等级评定来测量VA,并且记录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这是由软件字母随机化特征促进的。选择具有较好视觉敏锐度的眼睛作为研究眼;然而,当两只眼具有相同的矫正敏锐度时,选择右眼作为研究眼。
[0273] 使用功能性锐度对比试验(Optec6500视力检测仪;立体光学有限公司(Stereo Optical Co.Inc),伊利诺伊,芝加哥),其结合正弦波光栅,呈现为Gabor补丁(Gabor patch),在1.5、3、6、12以及18周/度(cpd)的空间频率处测量对比敏感度,以产生对比敏2
感度函数。在昏暗(每平方米3坎德拉[cd/m])以及光适应(85cd/m2)条件下进行该测试。(以解释的方式,每平方米3坎德拉被认为是代表昏暗条件的上限:任何更高水平的照明都被认为是构成光适应条件)。使用汤姆森图表或使用EDT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字母,以对数MAR的形式,在五个不同的空间频率处进行对比敏感度测试(参见Lorente-Velazquez等人,2011 Optom.Vis Sci.(《验光与视力科学》)88(10):1245-1251)。
使用相同的测试以及测试条件,但是在内置环状LED眩光源(对于昏暗眩光测试为42lux并且对于光适应眩光测试为84lux)的存在下对眩光失能进行评定。LED眩光源提供了
6500°K的日光模拟色温、以及具有在453nm处(靠近峰值MP光谱吸光度)的单一大峰的谱发射分布。这些测试已经更加详细地在别处进行了描述(Loughman(拉夫曼)等人,Vision Res.(《视力研究》),2010;50:1249-1256;Nolan(诺兰)等人,Vis Res.(《视力研究》)2011;51:459-69)。在测试开始之前,详细地解释了受试者的任务以及该测试的性质,并且在该测试过程中,由一个受过训练的检查者密切监测受试者的表现,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再次指导受试者的表现。测量瞳孔直径用于所用的背景昏暗以及光适应条件,并且也TM
在两种眩光源存在下,使用Neuroptics VIP -200瞳孔计(Neuroptics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92612,尔湾(Irvine,CA 92612,USA))。
[0274] 使用黄斑自动光应力试验,用于中心凹增量光阈评估的汉弗莱视野分析器(型号745i Carl Zeiss Meditec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都柏林(Dublin,CA,USA))的一种改变形式,来评定短波长敏感性(SWS)视觉系统的光应力恢复时间(PRT)(Dhalla(德哈拉)等人,Am J Ophthalmol.(《美国眼科学杂志》)2007;143(4),596-600)。为了分离SWS视锥,
2
使用一个三分钟持续暴露于100cd/m、570nm脱色背景将中波长以及长波长敏感性视锥脱敏。在光应力之前和之后,使用Goldmann V、440nm刺激物,出现持续200毫秒来测试SWS系统的敏感度。遵循三分钟的适应和实践期(在此期间为了可靠性和理解而评定受试者的表现),指示受试者在四个环状光刺激物之间在中心注视,并且响应于“蓝色”刺激物的检测(在该位置处使用提供的响应按钮)。将中心凹敏感度确定为以分贝(dB)记录的三次连续测量的平均值,其中每dB表示一个0.1对数单位的敏感度变化。遵循基线中心凹敏感度计算,将受试者暴露于短波长占优势的光应力刺激物,其包括通过一个低通玻璃二向色滤光片在1m处观看300W的灯而暴露5秒,由此产生暂时的中心凹“蓝色”后像,以掩蔽注视并降低中心凹敏感度。在光应力之后立刻进行并记录连续且定时的循环的中心凹敏感度测量值。记录中心凹敏感度从基线的降低、连同SWS系统敏感度的恢复特征。针对背景光条件,并且在光应力光源的存在下再次记录瞳孔直径。
[0275] 使用Oculus C-Quant(OCULUS GmbH,德国韦茨拉尔(Wetzlar,Germany))来测量眼部杂散光,其被设计为用于定量光散射对视力的影响的一种仪器。通过仪器目镜单眼观看中央二部14°测试视野。使用适当的响应按钮指示受试者做出响应,从而指示右或左测试半视野的最强闪烁的位置。允许受试者一个规定的实践期,在此期间通过受过训练的检查者评定该任务的可靠理解。仅当测量的杂散光值的标准差(esd)≤0.08、并且可靠性系数(Q)≥1时,测试结果被视为是可接受的。以对数形式[log(s)]记录绝对杂散光值。
[0276] 在眩光失能和光应力测试步骤过程中评定视觉不适。要求受试者在眩光和光应力光源呈现之后立即在范围从1-10的度量表上对他们的不适进行等级评定,其中“1”表示“无眼部不适”,“5”表示“中度眼部不适”,并且“10”表示“无法忍受的眼部不适”。这样一种度量表先前已经有效地用于模型黄斑色素/眩光研究中(Stringham(斯特林汉姆)等人,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2011;52(10):7406-15)。还通过问卷对视力体验进行评定,该评定使用视力问卷的一个修改版本,如在别处使用和详细描述的(Loughman(拉夫曼)等人,Vision Res.(《视力研究》),2010;50:1249-1256;Sloane等人,“The Visu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problems in everyday visual tasks,(视力问卷:用于评定日常视觉任务中的问题的仪器的研发)Technical Digest,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the Visual System,Topical Meeting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光学学会专题会议技术文摘,视觉系统的无创评估),1992年1月))。还使用Seddon(塞登)等人(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1990(31),8:1592-1598)所定义的一种标准化虹膜分类表对虹膜颜色分等级。
[0277] 3.证明了在3个月时BCVA对于这些干预组中的任一个无显著效应。在6个月时,对于组2,配对t检验分析揭示了相比于基线的BCVA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p=0.008)。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证实了这三个研究访问中针对组2的显著变化(p=0.034)。
[0278] 4.对比敏感度
[0279] 在三个月时,并且特别是在六个月时,跨一系列空间频率的昏暗以及光适应的对比敏感度从基线值提高。在三个月时,对于组2,针对昏暗条件在1.5cpd处(p=0.008),并且针对光适应条件在3cpd(p=0.024)以及12cpd(p=0.025)处注意到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在六个月时,最显著的是对于组2在昏暗条件下,跨实质上更宽的一组空间频率注意到CS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在六个月时对于组1在6CPD处的昏暗CS显著改善(p<0.05)。对于在昏暗以及光适应条件下测试的5个空间频率中的至少3个,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证实在所有研究访问中对比敏感度的改善是统计上显著的。对比敏感度结果的详细总结提供在表16中。
[0280] 表16:在昏暗以及光适应条件下测试的在每个空间频率处的对比敏感度变化和显著性水平
[0281]
[0282]
[0283]
[0284] RM ANOVA-所有研究访问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S-非显著的(统计值未计算为差值的标准误=0)
[0285] *在基线与6个月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
[0286] **在所有访问过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0287] 组1:n=11;组2:n=11;组3:n=10
[0288] 5.眩光失能
[0289] 在三个月时并且在六个月时,跨一系列空间频率的昏暗以及光适应眩光失能从基线处提高。在三个月时,对于组2,针对昏暗条件在12cpd处(p=0.048),并且针对光适应条件在1.5cpd(p=0.023)以及3cpd(p=0.033)处注意到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在六个月时,对于组2,跨实质上更宽的一组空间频率注意到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对于组1和3,在昏暗或光适应眩光失能中,在任何空间频率处,在所有研究访问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均未显示统计上显著的变化。对于所测试的所有空间频率(除了18cpd之外),在昏暗和光适应两种条件下,针对组2的眩光失能的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对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稳健的。眩光失能结果的详细总结提供在表17中。
[0290] 表17:在昏暗以及光适应条件下测试的每个空间频率处的眩光失能变化和显著性水平
[0291]
[0292]
[0293] cpd-周/度*
[0294] 在基线与6个月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
[0295] 在所有访问过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0296] 组1:n=11;组2:n=11;组3:n=10
[0297] 6.光应力恢复时间
[0298] 在该研究期间,对于这些组中的任一个的光应力恢复时间均未显著改善(对于所有组,p>0.05)。然而,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对于组2(与基线相比较,在六个月处,平均短PRT37秒[或21%])的RRT改善接近但是未达到统计显著性(t=2.067,p=0.069)。
[0299] 对于任何组,眼部杂散光量度没有显著变化(对于所有组,p>0.05)。如通过问卷合不适等级评定所确定的,视力体验和眼部不适对于任何组在该研究期间没有显著变化。
[0300] 7.MP变化与视觉功效参数变化的比较
[0301] 在基线与6个月之间,在黄斑色素变化与视觉功效参数变化之间做出了比较。在黄斑色素变化与任何视觉功效变量之间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对于所有组,p>
0.05)。表18给出了在1.5cpd处针对光适应(白天)以及昏暗(夜间)对比敏感度的结果。
[0302] 表18在基线与6个月之间,将黄斑色素变化(0.25°离心率处)与以下视觉功效参数变化进行比较:BCVA、光适应(白天)对比敏感度、昏暗(夜间)对比敏感度、在眩光条件下的光适应对比敏感度、在眩光条件下的昏暗对比敏感度。
[0303]
[0304]
[0305] 缩写:MP=黄斑色素;BCVA=最佳矫正视力;L=叶黄素;Z=玉米黄质;MZ=内消旋玉米黄质;CS=对比敏感度;cpd=周/度;GD=眩光失能。
[0306] 出人意料地,这些数据显示,这些观察到的视觉功效参数的增加独立于黄斑色素的增加。
[0307] 讨论
[0308] 就MPOD而言,在用不含MZ的制剂补充的受试者中或在给予安慰剂的受试者中,在3个月或6个月时,在任何离心率处不存在显著变化。相比之下,在3个月处并且在6个月处,补充有所有三种黄斑类胡萝卜素的受试者在所测试的5个离心率中的4个处展现出MPOD的显著增加。
[0309] 当前的研究证明MP增加对在不具有眼科疾病的健康受试者中的视觉功效的新颖且重要的作用。经过宽范围的测试模式和条件,在展现MPOD显著上升的受试者中,视觉功效显著改善。确切地说,对比敏感度以及眩光失能的改善(跨几乎所有空间频率,并且在白天和夜间条件下)、以及视觉敏锐度的改善,在补充有所有三种黄斑类胡萝卜素的受试者中均被证实,但是在安慰剂对照受试者或补充有L和Z(没有MZ)的受试者中未见这样的观察结果。
[0310] 数据支持MP通过其光学过滤效应影响视觉功效的观点,因为眩光失能测试方案包括一个LED眩光源,该眩光源展现出与MP的已知光谱吸光度相匹配的短波长峰值发射分布。然而,观察到的敏锐度和对比敏感度的改善与单独的光学解释较不一致。然而,所使用的刺激物确实含有相对小的短波长分量。因此,通过色差和光散射的有害作用的减少,MP增加有可能导致光学图像增强,并且由此改善视觉敏锐度和对比敏感度,甚至对于这样的光谱宽频带刺激物也是如此。还有可能的是,作为细胞内化合物的黄斑类胡萝卜素还起着神经生物学作用,由此促成和/或促进最佳神经生物学功效、以及由此的视觉功能(空间视觉的限制表示光学与神经效率限制的结合影响)。这一观点由在视觉功效增加与黄斑色素增加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的观察结果支持,表明MP类胡萝卜素可能通过神经-生理学机制对视觉功效发挥作用。
[0311] 总之,我们已经证明了在用所有三种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之后快速且持续的MPOD上升,并且这在安慰剂-对照的受试者中或在用缺乏MZ的制剂补充的受试者中未观察到。此外,用所有三种黄斑类胡萝卜素补充导致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失能的显著改善(在光适应和昏暗条件下)以及矫正远视力的显著改善,而在安慰剂对照中或在用缺乏MZ的制剂补充的受试者中未见这样的变化。这些发现对于从事其中视觉重要性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活动的人们(尤其是如果在明亮条件下操作的话)具有潜在重要的意义,并且使进一步的研究显得必要。
[0312] 实例5
[0313] 含有MZ的补充剂在具有黄斑色素的非典型分布(中心下凹)的受试者中对视觉功效的影响
[0314] 受试者和剂量
[0315] 如在实例2中描述的在其黄斑色素空间分布中具有预先鉴别的中心下凹的八名受试者被招募到这项研究中。全部八名受试者每天消费含有10mg L、10mg MZ、以及10mg Z的一种补充剂,持续3个月。
[0316] 方法
[0317] 在基线处并且在MZ补充3个月之后,如在实例1中测量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使用在实例3第4节中描述的方法,同样地测量了字母对比敏感度(汤姆森图表)[0318] 结果
[0319] 1.MPOD结果:如从表19和图10中看出的,在用10mg L、10mg MZ、以及10mg Z补充3个月之后,MP的空间分布被标准化。所有受试者响应于这种干预。除了0.5°之外,在所有离心率处均见到统计上显著的增加。
[0320] 表19.
[0321]
[0322] 2.对比敏感度:如从表20中看出的,在用10mg L、10mg MZ、以及10mg Z补充3个月之后,存在着对比敏感度的改善。
[0323] 表20.
[0324]
[0325]
[0326] 实例6:
[0327]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采取增加有MZ、L以及任选的Z的、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膳食补充剂的形式。该补充剂被配制为一种片剂,具有以下多种活性成分的组成:-
[0328]
[0329]
[0330] 以下成分可以用作这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来源。
[0331] 矿物质:碳酸钙、氢氧化镁、富酸亚铁、氧化锌、硫酸、碘化钾、硫酸锰、氯化铬、硒酸钠、钼酸钠
[0332] 维生素:
[0333] 视黄醇乙酸酯、硫胺素单硝酸盐、核黄素、盐酸吡哆醇、氰钴铵、叶酸、尼克酸、D-泛酸钙、D-生物素、抗坏血酸钠#、胆钙化醇、D-α-生育酚乙酸酯
[0334] 这些片剂合宜地可以另外包含以下填充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麦芽糊精、微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虫胶、滑石、阿拉伯树胶、甘油、二氧化、多聚果糖
[0335] 每天服用一片(例如,500mg)。
[0336] 实例7:用于人类消费的蛋黄中的MZ的提供
[0337] 几名工作者已经显示来自蛋黄中的L和Z的吸收比来自胶囊中的L和Z是2-4倍更有效的(Handleman(汉德曼)等人,1999 Am.J.Clin.Nutr.(《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70,247-251;Goodrow(古德罗)等人,2006 J.Nutr.(《营养杂志》)136,2519-2524;Johnson(约翰逊),2004,J.Nutr.134(《营养杂志》),1887-1893)。
[0338]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向母鸡饲喂L、MZ以及Z的混合物以确定蛋黄中MZ的总量。另外,在该实验结束时收集24枚鸡蛋,由一个受试者消费,每天一枚鸡蛋,并且确定血液MZ组成。
[0339] 方法
[0340] 获得八只大约18周龄的Bovan Goldline母鸡。
[0341] 当这些母鸡总计每天产生至少8枚鸡蛋时,将这些母鸡分离并且仅饲喂一种商业食物(commercial meal)。当向该食物中添加含有该混合类胡萝卜素的预混物1周之后,开始该实验。该预混物提供了250mg MZ/kg饲料,其中比例是L50、MZ30、Z20。
[0342] 测量从在基线处、第三周以及第六周处收集的所有鸡蛋制备的混合物中的蛋黄类胡萝卜素。
[0343] 蛋黄悬浮液的制备
[0344] 对蛋黄进行个体称重并且与磷酸盐缓冲盐水混合并补足至50ml。分别针对这三批中的每一个批,将两毫升的每种悬浮液在分离的通用管中混合并在-40℃储存。
[0345] 类胡萝卜素提取
[0346] (i)蛋黄悬浮液
[0347] 将蛋黄悬浮液(0.1ml)与0.15ml水性KOH(25gl 100ml水)、0.15ml无水乙醇以及0.1ml海胆(内标,0.4mg/500ml乙醇)在玻璃提取管中混合,并且在45℃孵育45分钟。
[0348] 然后将溶液冷却并与1.5ml己烷(含有BHT500mg/l)强力混合并离心以分离己烷层和水层。将一毫升的上层己烷转移到蒸发管中并且将残余物用1.5ml己烷再提取。在离心之后,将1.5ml的上层去除并且将提取物合并,并在40℃氮气下蒸发至干燥。将该残余物用流动相补足至0.15ml(参见下文Ultracarb HPLC)并将0.1ml注射到用于HLPC分析的Ultra Carb Column上。
[0349] (ii)血浆
[0350] 在基线处,在每天消费一枚鸡蛋12天以及14天之后,将来自人类受试者的血液(10ml)收集在锂肝素管中并离心以提供血浆,随后储存在-40℃。将0.25ml血浆与0.2ml十二烷基硫酸钠、0.4ml乙酸乙酯(内标)混合。添加含有BHT的己烷(1.0ml)并且将该混合物强力提取4分钟,离心10min并且去除0.7ml的上部己烷层,然后蒸发至干燥。
[0351] 将该残余物用流动相补足至0.1ml(参见下文HPLC方法)并将0.05ml注射到该柱上。
[0352] 液相色谱法(HPLC)以测量L、MZ、Z
[0353] 使用两柱法实现MZ的分离和定量。
[0354] Ultracarb方法:将如上所述制备的提取物在包含乙腈∶甲醇(85∶15,含有0.1%三乙胺)的一种流动相中复原。使用在1.5ml/min的相同的溶剂混合物,使用3micro m Ultracarb ODS柱(250x4.6mm,菲罗(Phenomenex),英国)将提取物进行等度洗脱(isocratically)色谱并且在450nm处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型号2996,Waters Ltd(沃特斯公司))进行检测以定量L以及Z+MZ。从废水线中收集与MZ+Z同时出现的洗脱液并且在氮气下蒸发至干燥。
[0355] 手性色谱法:然后将Z+MZ提取物在0.1ml的己烷∶异丙醇(90∶10)中复原并且将50uL在10micro m Chiralpak AD柱(250x4.6mm;Chiral Technologies Europe公司,67404 Illkirch Cedex,法国)上使用0.8ml/min的梯度洗脱(开始用90%己烷和10%异丙醇并且经30分钟以线性梯度增加到95%己烷)进行层析以确定MZ以及Z同分异构体的比例。
[0356] 结果
[0357] 蛋黄中的MZ
[0358] 在基线处并且在第3周和第6周结束时,这些蛋黄的平均值(SD)重量分别是12.29(0.35)、14.23(0.87)以及15.73(0.72)g。这些蛋黄的MZ含量示于表21中。在基线处仅存在L与Z;
[0359] 饲喂250ppm的类胡萝卜素混合物持续3周,产生的鸡蛋的蛋黄含有2.78mg MZ/个蛋黄,其中L是大约76%,Z是大约13%并且MZ是大约11%。在第6周处没进一步增加[0360] 血浆
[0361] 来自每天消费一枚鸡蛋的一个人类受试者的血浆中的MZ含量示于表22中。
[0362] 基线总MZ浓度是0.81微摩尔/升,其中L是53%、Z是47%、并且MZ是0%。L的浓度在第12天时几乎为三倍,但是该浓度随后在第24天时降至仅是基线值的两倍。
[0363] MZ+Z在第12天和第24天时的增加分别是30%和23%,并且仅归因于MZ的增加。
[0364] 结论
[0365] 持续3周和6周向鸡饲喂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增加了蛋黄以及每天消费一枚鸡蛋的受试者的血浆中的L+MZ+Z。
[0366] 每个蛋黄的MZ含量从大约0.8mg上升至2.8mg。由于已知来自蛋黄的L与Z的吸收被增强,来自饲喂L、Z、以及MZ混合物的鸡的两枚或三枚鸡蛋可以提供足以改善受试者视觉功效的MZ,虽然这还未被测试。
[0367] 表21.来自饲喂250mg/kg混合类胡萝卜素的鸡的蛋黄中的MZ含量,毫克/蛋黄[0368]周 L Z MZ 总计
0 563 278 0 841
3 2100 366 315 2781
6 2260 328 272 2860
[0369] 表22.每天消费一枚鸡蛋的一个人的血浆中的MZ含量(单位是毫摩尔/升)
[0370]天 L Z MZ 总计
0 0.55 0.26 0 0.81
12 1.20 0.28 0.06 1.54
24 1.06 0.25 0.07 1.38
[0371] 实例8:向膳食制剂和VP中添加MZ
[0372] 通过混合5mg MZ、5mg L以及1mg Z可以制备一种干粉制剂膳食补充组合物,其中4小袋的内容物各自含有大约50g的“The Cambridge Diet”产品(获自剑桥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斯坦福豪思,Brakey路,科比NN175LU,英国(Cambridge Nutritional Foods Limited,Stafford House,Brakey Road,Corby NNl7 5LU,United Kingdom))(The Cambridge Diet是注册商标)。
[0373] 实例9:鱼油、MZ以及VP
[0374] 视网膜含有高浓度的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在鱼油中尤其丰富,例如,来自鲑鱼、鲱鱼、鲭鱼、凤尾鱼、沙丁鱼;以及来自磷虾和绿唇贻贝(green-lipped muscle)的油。发现ω3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C22.6n-3(EP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并且合并构成鱼体油的大约30%。EPA+DHA的可接受的每日大量营养素剂量(AMND)是大约对于男性1.6g/天并且对于女性1.1g/天,即,分别为大约5g和3.5g鱼油。
[0375] 视网膜中高浓度的ω3脂肪酸的存在表明它们可能在视力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含有MZ的黄斑类胡萝卜素(MC)与ω3脂肪酸的组合对于视网膜将是有益的并且改善视觉功效。该混合物可以在胶囊中或为小药囊中的一种乳剂。后者具有可以在小药囊中给出较少剂量的优点,而若干大胶囊(发现许多老年人难以吞咽)是AMND所需要的。这种乳剂可以含有从25%-60%的鱼油以提供从0.5-2.0g的ω3脂肪酸、以及充分的MC以给出每日0.5mg至50mg MC的每日剂量。
[0376] 将由内消旋玉米黄质10g、叶黄素10g以及玉米黄质2g在78ml磷虾油中组成的活性黄斑类胡萝卜素(MC)的商业制剂与900ml鲑鱼油混合并制成软凝胶胶囊,每胶囊含有1g油制品。5粒胶囊的每日剂量将提供1.5g的ω3脂肪酸以及用于改善视觉功效的22mg的黄斑类胡萝卜素剂量。
[0377] 可以如以下配制一个替代性实施例:
[0378] 成分
[0379]
[0380] 使用标准技术在一种惰性氛围下制造一种乳剂并且然后包装在密封的小药囊中,每个小药囊含有5克的乳剂。每日剂量是含有6gω3脂肪酸和22mg MC的2个小药囊/每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