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的介质切割设备

申请号 CN200780014389.3 申请日 2007-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1426623B 公开(公告)日 2010-08-18
申请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斯科特·D·皮尔森;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细长的介质切割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中心 线轴 ,沿其长度将设备分为第一和第二半 块 。所述设备包含:(a)柄部,具有前末端和后末端;(b)头部,从柄部前末端延伸;以及(c)刀片,被设置在所述头部并且具有切割刃,该切割刃的前刃与导向装置的顶部表面在第一基准点相交。所述设备还包含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的出口不对称。
权利要求

1.一种细长的设备,用于切割介质,所述设备沿其长度具有中心线轴,将所述设备分为第一半和第二半块,所述设备包括:
柄部,具有前端和后端;
头部,从所述柄部的前端延伸出来,所述头部包含:(i)盖板,具有从其延伸的侧壁;以及(ii)导向装置,设置在盖板的下方,具有相对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所述顶部表面邻近盖板,所述底部表面是平的,所述导向装置还具有沿所述中心线轴分开的第一半块和第二半块、设置在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一半块上的第一出口、和设置在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二半块上的第二出口;以及
刀片,设置在头部并且具有切割刃,其中该切割刃的前刃在第一基准点处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顶部表面相交,
其中,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点与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半块上的第一出口的第一条线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底部表面不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点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二半块上的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二条线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底部表面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盖板的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直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两个侧壁,所述导向装置的每一半块上各一个,并且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直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基准点到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或第二出口的距离小于约两英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偏转器,该第一偏转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半块的内表面上并且邻近所述刀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偏转器的形式为第一导轨,其始于邻近所述刀片的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半块的所述内表面,并延伸到所述头部的所述第一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偏转器,该第二偏转器设置在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二半块内,靠近并越过所述刀片的所述前刃并且远离所述导向装置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偏转器的形式为第二导轨,其始于靠近所述刀片,然后越过其前刃并延伸到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二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一半块中,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顶部表面具有向下的斜坡,该斜坡从所述刀片的所述前刃附近开始至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出口,所述向下的斜坡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底部表面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二半块中,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顶部表面具有向上的斜坡,该斜坡从所述刀片的前刃附近开始至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二出口,所述向上的斜坡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底部表面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相交的两条线L1和R2形成θ,其中线L1将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二出口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点;线R2是位于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底部表面的平面中的线,该线被平移到所述第一基准点,θ角大于约5°并且小于约2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柄部的所述后端的穿孔工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由注模聚合物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注模聚合物选自由聚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柄部由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形成,其中第一种聚合物具有与第二种聚合物不同的性质,该性质选自由硬度、颜色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从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出口垂直于所述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测量的第一距离D1小于从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二出口垂直于所述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测量的第二距离D2。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从刀片纵向中心线至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内壁测量第一距离δ1;,从刀片纵向中心线至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二内壁测量第二距离δ2,并且其中δ1和δ2可以采取以下排列:δ1小于δ2,δ1等于δ2,以及δ1和δ2为零。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刀片的一部分被嵌入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个当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刀片是可更换的。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强的导向装置设计的介质切割设备。具体地讲,所述设备的导向装置设计用于劈出切割介质的路径。其中切割介质的一侧被导向一个退出路径,该退出路径的高度与另一侧不同。

背景技术

如今,有多种工具可用来切割诸如纸张、塑料、纸板等介质,最常用的工具是剪刀和实用性刀子。一些剪刀和实用性刀子的缺点包括裸露切割刃以及在某些设计中,如果剪刀或实用性刀子使用不当,尖锐的末端可能会无意伤害到人。
虽然剪刀和实用性刀子为寻常物件,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是设计了新型而且可用的切割设备。例如,3M公司销售一种Scotch切割器,用于切割各种类型的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礼品包装纸。
新型切割设备仍然存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的导向装置的介质切割设备,其中切割介质沿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和第二路径离开设备。据信,通过在不同退出高度劈出切割介质的路径,可以减小在切割过程中设备受到并施加给介质的切割应。该设备能够切割更重的介质(即重于传统影印机所使用的20磅的纸张)、柔性较差的介质、以及通常抗切割的介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量轻、手持式、便携式切割设备。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长的介质切割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中心线轴,沿整个长度将设备分为第一和第二半,该设备包含:(a)一个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柄部;(b)一个由柄部前端延伸的头部。该头部包含:(i)一个具有侧壁的盖板以及(ii)基本上设置在盖板下方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具有相对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顶部表面设置靠近盖板,底部表面基本上是平的,该导向装置还具有沿中心线分开的第一和第二半块、设置在导向装置的第一半块上的第一出口、和设置在导向装置的第二半块上的第二出口;以及(c)设置在头部的刀片,该刀片具有切割刃,该切割刃的前刃在第一基准点与导向装置的顶部表面相交,其中,将第一基准点连接到导向装置第一半块上第一出口的第一条线与导向装置底部表面不平行。
如本文所用,“头部”是指安装刀片并包含盖板和导向装置的设备部分;“盖板”是围绕刀片切割刃的头部部分。盖板的部分功能是将使用者和刀片切割刃隔离;而“导向装置”是在切割过程中倚在介质下方的头部部分,导向装置与刀片的一部分相交。
在本文档中,术语“约”被推定修饰所有数字尺寸值。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示例设备的一个等轴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底部平面视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头部的前面透视图;
图6是图1实施例头部的前面视图;
图7是图1实施例头部的后部透视图;以及
图8是图3的侧视图。
这些图为理想化的情况,不是按比例绘制,仅为示例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示例的切割设备10等轴视图。切割设备包含一个具有前末端和后末端的细长手柄20,后末端通常标注为区26。在一些实施例中,柄部的后末端设置有一个穿刺工具28。如图4最理想的显示,设备具有一个中心线轴(CL),沿设备长度将其分为第一半块10a和第二半块10b,以使得柄部、盖板、和导向装置均具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半块和相对应的第二半块。柄部具有背部或上侧22和腹部或下侧24。使用过程中,当消费者将所述设备握在手中时,手指包裹着下侧,手掌将很可能与柄部后面接触。柄部在背面和下侧的弯曲会提供舒适的握持。柄部向其前端收缩成喉状颈杆40。从喉状颈杆延伸,即柄部前端是一个头部60。
如图1所示,设备包含一个供使用者手抓握的细长手柄,该手柄采用其他柄部设计也属于本发明范围之内。例如,柄部可以是椭圆形或矩形的且基本上是平的,以使得柄部被抓握在使用者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区域。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柄部也可以是“T”形杆,供抓握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任何其他两个手指之间。
头部包含盖板62,盖板具有两个从其延伸的侧壁,第一个侧壁通常表示为66a,第二个侧壁通常表示为66b。然而,具有单个侧壁的设备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侧壁包括介质接触点68。如果需要,侧壁可以有多个介质接触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基本上是直的,允许设备紧贴直边使用,诸如尺子。盖板侧壁外表面是使用者容易接触到的表面。盖板具有一个前端,通常标注为61。在切割过程中,盖板前端是第一次遇到未切割介质的一端。在头部的第一半块10a上,凹口67位于靠近头部的一个出口65处。可选地,盖板包括参考标记64以帮助使用者将设备和介质对齐,如果介质包含使用者在切割过程中要遵守的参考线,该参考标记将特别有用。该实施例中的参考标记是沿盖板的中心线轴设置的,也可以位于别的地方,诸如导向装置上、柄部上、或中心线轴以外。此外,参考标记也可以是光指示装置的形式,诸如向介质投影光束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一个基本上设置在盖板下方和两个侧壁之间的导向装置80。这里的“基本上”,意思是绝大部分,即大于50%的导向装置都设置在盖板下方。导向装置具有相对的顶部表面81,该顶部表面靠近盖板的内表面(请参见图4的参考号63)和一个基本上是平面的底部表面82。刀片100至少与导向装置的顶部表面相交。设备设计使得侧壁覆盖刀片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使刀片碰不到使用者。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基本上是平的,允许导向装置在放置介质的切割表面滑动。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还起到基准平面(有时表示为线“R”)的作用,从基准平面,导向装置的其他点得到基准。应用的时候,未切割介质在盖板的前端和导向装置的前端进入设备,而切割过的介质留在头部出口和导向装置出口离开设备。
图2和3各自表示图1实施例的第一半10a(右)侧和第二半10b(左)侧的侧视图。导向装置具有前端84和出口,由于出口处的不对称性,第一出口88a不同于第二出口88b。第一和第二出口可以基本上是直的或可以有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抽力,向设备中心线移动。导向装置的前端远离盖板的前端延伸,以使得至少导向装置的这一部分不设置在盖板的下方。在导向装置出口处可以与底部表面成直地划出假想线。从导向装置第一出口88a到导向装置底部表面的第一距离(在图2中标注为D1)小于从导向装置第二出口88b到导向装置底部表面的第二距离(在图3中标注为D2)。结合图7,测量从导向装置第一出口88a的距离D1,该距离跨越从导向装置第一个侧壁80a跨越到第一个内壁94。类似的,测量从导向装置第二出口88b的距离D2,该距离从导向装置第二个侧壁80b跨越到第二个内壁96。
可选地,柄部可以包含小孔30以方便设备的运输、摆放、或储存。例如,通过小孔可以穿一个挂绳。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导向装置第一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个外表面基本上是直的,允许设备紧贴直边使用。导向装置侧壁的外表面通常是使用者容易接触到的表面。刀片的一部分与向前和出口之间的导向装置相交;交点出现在刀片前刃((请参见参考编号102,图5中)(本文中也称作“第一基准点”)。图5表示前刃102的详细情况。将第一基准点连接到导向装置第一半块上的第一出口88a的第一条假想线与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不平行。类似地,将第一基准点连接到导向装置第二半块上的第二出口88b的第二条假想线与导向装置的底部表面不平行。结合底部表面82,从顶端向刀片的前刃观察时,导向装置的前端具有通常向上的斜坡。从中心线轴观察时,导向装置的前端一般来讲是对称的。导向装置的不对称性结合图5和6予以进一步描述。
为举例说明设备示例性的尺寸而不限于该尺寸,图1中的设备具有的一般长度为6.5英寸(16.5厘米),沿中心线轴从导向装置的前端84至穿孔工具的顶端28a测量而得;柄部宽度为0.625英寸(15.9毫米),在最宽点且于中心线轴垂直处测量;靠近喉部截面的宽度为0.375英寸(9.5毫米),垂直于中心线轴测量;头部宽度为0.5英寸(12.7毫米),垂直于靠近导向装置出口处的中心线轴测量。导向装置长度从前端至底部表面出口附近测量,大约为1.4英寸(3.6厘米),宽度大约为0.31英寸(0.79厘米)。从刀片前刃至导向装置出口的距离小于2英寸(5厘米)。
图4表示图1设备的底部平面视图(中心线轴沿其长度)。从该底部平面视图可以看出导向装置在其出口处是不对称的。此外,盖板的内表面用参考号63表示,该表面靠近导向装置的顶部表面且围绕刀片切割刃。
现在转到到导向装置的更详细视图,图5表示头部的前面视图,盖板的前端61和导向装置的前端84直接可见。刀片100的前刃102与导向装置的顶部表面相交。在一个实施例中,刀片最靠近前刃的部分嵌入在导向装置中。刀片的后刃至少设置在盖板的内表面上(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刀片最靠近后刃的部分嵌入在盖板和头部中。刀片切割刃请参考103。介质切割后,将按两个路径移动。第一个路径以一般向下的方向引导切割介质,因为,相对于基准平面,导向装置第一半块顶部表面(即与导向装置侧壁80a相关的半块)包含从刀片前刃至导向装置第一个出口的一个向下斜坡。第二个路径以一般向上的方向引导切割介质,因为,相对于基准平面,导向装置第二半块的顶部表面(即与导向装置侧壁80b相关的半块)包含从刀片前刃至第二个出口的一个向上斜坡。
本发明所述的设备还采用某些其他部件以确保切割介质顺利离开设备。例如,盖板第一半块的内表面移动到头部出口时,邻近刀片设置第一导轨87。在其他方面,结合图6,第一导轨的作用是,即使不能消除,也会最大程度地减小切割介质在第一内部拐角90卡住的可能性。在导向装置的第二半块上,从约越过刀片的前刃至导向装置第二出口88b放置第二个导轨85。在其他方面,第二导轨的作用是,即使不能消除,也会最大程度地减小切割介质在第二内部拐角92卡住的可能性。显示导轨时,使用任何第一或第二偏转器将切割介质从第一和第二内部拐角导开,这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6还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几个内部尺寸。从刀片纵向中心线(即沿刀片长度的中心线)至第一个导向装置内壁94的第一距离标注为δ1。从刀片中心线至第二个导向装置内壁96的第二距离标注为δ2。这些内壁直接靠近刀片分布且基本上平行于刀片的纵向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δ1小于或等于δ2。此外,第一和第二内壁位于设备第一和第二半块,如图所示,即,第一内壁位于导向装置的第一半块,第二内壁位于导向装置的第二半块。这些设计特征连同导轨或突出在需要时还允许使用者使用相当小的曲率半径来切割介质,例如,约1英寸(2.54厘米)的半径。进入的未切割介质在刀片前刃处如果分开太大,会引起介质撕裂。这些设计特征还可以将此可能性降低到最大限度。最后,设计特征还最小化切割介质退出设备时出现折叠的可能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δ1和δ2值基本上为零,即,第一和第二内壁几乎与刀片中心线准直。图6表示δ1和δ2为正值,即数值大于零。这样,第一内壁94位于刀片中心线的右侧,而第二内壁96位于刀片中心线的左侧。δ1和δ2正值数越大,刀片中心线和第一与第二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大,而一般来讲,设备也更容易切割弯曲或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弯曲。此外,δ1和δ2至少一个可以采用负值。该设计将平移到设置在刀片中心线左侧的第一内壁,而设置在刀片中心线右侧的第二内壁96如图6所示。
图7表示头部出口和导向装置出口的一个直接可见的后部透视图。设备头部延伸出的是一个横梁89,导向装置由此伸出。在一个方面,横梁在导向装置出口处将导向装置的第一半块连接到第二半块。横梁增强导向装置和整个设备的功能,因此,使设备可以处理比纸张更坚固的介质,诸如墙纸等。
图8表示导向装置第二半块的侧视图。θ角代表两条线L1和R2之间的角。线L1连接导向装置第二出口88b和第一基准点。线R2是位于最多平移到第一基准点的导向装置底部表面平面的线。在一个实施例中,θ角大于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θ角小于约20°。
现在,转到设备的各个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头部、柄部、和导向装置整体地形成。然而,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各个部分单独形成,然后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例如,所述的设备第一半块可以与所述的设备第二半块分离形成,并在将两个半块组装起来之前添加一个刀片。无论是否整体地形成,设备均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金属、木材、聚合物、陶瓷、以及它们的组合。也可以使用注模聚合物。适用的注模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烯(诸如,但不限于,聚丙烯、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柄部本身也可以由聚合物组合制成。例如,柄部可以由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制成,通常比第一聚合物软的聚合物(如硬度值中所反应)可以在第一聚合物的基础上模制而成,以提供柔软的接触效果。如果需要,可给第一和第二聚合物使用不同的颜色,以为消费者提供附加的审美吸引力。
虽然上面的参考图以刀片作为工具来切割介质,然而,也可以利用其他装置来切割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线材来替代刀片。尽管刀片的切割刃从前刃延伸到后刃显示为基本上是直的、线性的边缘,但也可以采取其他设计。例如,切割刃可以是斜的、凿形的、锯齿状的、波状的、圆齿状的、或弯曲的。切割介质的刀片或任何装置可以是任何边数的几何形,诸如,但不限于,三角形、矩形、或圆形。圆形几何形状可能最有利,因为如果切割刃变钝,刀片可以旋转以使得圆形刀片的新面暴露出来进行切割。如果需要,可以给设备添加一个前进机构,允许切割刃旋转。切割介质的刀片或装置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金属、陶瓷、和塑料等。适合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不锈冷轧钢、冷轧镍钢、黄铜。此外,可以将刀片设计为可更换的,允许使用者用新刀片更换磨损后的刀片,如共同未决的美国申请号11/408781所述。
尽管已展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显然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众多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应用设计的可能的具体结构的示例。本领域中具备普通技能的人员可根据这些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设计出许多不同结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本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结构,而只应受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结构和其等同结构的限制。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是提交于2006年4月21日、序列号为11/408781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