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式手柄结构

申请号 CN200380102057.2 申请日 2003-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0402316C 公开(公告)日 2008-07-16
申请人 百龙企业有限公司; 百龙企业美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福井久男; J·塞纳; K·J·科斯特尔洛; D·马蒂厄;
摘要 弹性部件与固定该弹性部件的轴体可相对地旋转,并且设置维持该相对旋转动作的机构,所以通过其轴体与弹性部件的相对旋转可以与握持的各种手的大小或喜好形状一致,并且可预先维持该形状,作为进一步的效果,还可以选择·维持适当的硬度,而且可以用比较简单的零件构成来实现上述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式手柄结构,弹性部件与固定该弹性部件的轴体可相对地 旋转,并且设置维持该相对的旋转动作的旋转装置,能够利用上述弹 性部件与轴体的上述相对的旋转动作而使上述弹性部件扭转变形,能 够由上述旋转装置维持该扭转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部件 的截面形状为异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弹性部 件的外表面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狭缝或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使前述弹性 部件的硬度局部地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使前述弹性 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局部地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基材和非 基材部构成前述弹性部件,并将该非基材部局部地设置在基材上,且, 非基材部的硬度比基材的硬度要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弹 性部件向轴体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在前述弹性部件的两端的内表面 或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卡合部,与该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承 接部形成在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的至少一个上,其中所述前方部件位 于前述握持部分的前方,所述后方部件位于前述握持部分的后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 及卡合承接部的截面形状可以为T字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 及卡合承接部的构成为孔与该孔卡合的突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 及卡合承接部在相对于前述轴体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形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 及卡合承接部形成在手柄的前端面或后端面的至少一个上。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部 及卡合承接部在相对于前述轴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手柄 的内表面上形成卡止部,用多个轴筒夹装该卡止部。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长度方 向压缩了前述弹性部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弹性部件夹装在前述前方部 件与后方部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相对 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中的任一个部件的内侧夹设由弹性体构 成的环状部件。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使前述相对 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接触,并在该接触部上形成相互卡合·脱 离的肋。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使前述相对 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相互加载。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相对 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成相互卡合·脱 离的肋。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限制部, 对前述相对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
20.一种书写工具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在构成书写工具的筒状主体的 前轴与后轴之间,使大致圆筒状的弹性部件串联状地结合而作出握持 主体,
上述弹性部件的前端固定在上述前轴的后端上,
上述弹性部件的后端固定在上述后轴的前端上,进而,
在上述串联状地结合的握持主体内,备有可使上述前轴与上述后轴相 对地旋转并将其卡止在规定的旋转位置上的旋转机构。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握持部分的手柄结构。作为具有该 手柄的装置的一例,可以列举活芯铅笔或圆珠笔、涂改笔等的书写工 具、切刀或雕刻刀、螺丝刀等工具类、PDA(个人·数字·助理)或电 子记事本中所用的输入笔、自行车的把手等。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在追求上述手柄结构中的良好的握持性。其中一例是对握 持部分的硬度或表面状态、形状等进行了改良的研究·开发。
可是,一般来说,由弹性部件形成的握持部分固定在轴筒上,所以要 满足符合握持的手的大小或喜好等握持侧的要求就受到了限制。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发明,采用了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相符合地形成手 柄的方法(参照特开2001-001681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可是,由于需要压印部件和阴模而导致成为高价的产品,此外,用于 成形的作业非常麻烦,尽管对使用者个人来说很适合,但这样就成为 了这个人(使用者)专用的书写工具
于是,提出了旋转轴筒而使握持部分局部地鼓出·缩回的发明(参照 特开2000-313193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2))。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2中尽管使握持部分沿径向鼓出·缩回,但还留 有尚待开发之处。即、在该专利文献2中,因为沿圆周方向均匀地鼓 出·缩回而使特定的手指感到不舒服。即、通常用拇指、食指、中指 这三根手指来握持书写工具。在此,若以拇指为主来使前述握持部分 鼓出(缩回)而加以调整,则使食指、中指感到不舒服。
又,在另一方面,对握持部分的硬度(硬度、柔软度)也有种种的要 求,主要在乎硬度的使用者买入硬度与自己喜好一致的产品,所以也 就成为了这个人(使用者)专用的书写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弹性部件与固定该弹性部件的轴体可相对地旋转 并设置维持该相对的旋转动作的机构,其目的在于可以选择握持者感 受到最合适的握持感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可变式手柄结构的特征在于,弹性部件与固定该弹性部 件的轴体可相对地旋转,并且设置维持该相对的旋转动作的旋转装置, 能够利用上述弹性部件与轴体的上述相对的旋转动作而使上述弹性部 件扭转变形,能够由上述旋转装置维持该扭转变形。
在上述结构中,前述弹性部件的截面形状为异形形状。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前述弹性部件的外表面的长度方向上 形成狭缝或槽的结构。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使前述弹性部件的硬度局部地不同的 结构。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使前述弹性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局部地 不同的结构。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由基材部和非基材部构成 前述弹性部件,并将该非基材部局部地设置在基材上,且,非基材部 的硬度比基材的硬度要硬。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作为前述弹性部件向轴体 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在前述弹性部件的两端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 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卡合部,与该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承接部形成在前 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的至少一个上,其中所述前方部件位于前述握持部 分的前方,所述后方部件位于前述握持部分的后方。
又,在上述结构中,前述卡合部及卡合承接部的截面形状可以为T字 状。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前述卡合部及卡合承接部 的构成为孔与该孔卡合的突起。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前述卡合部及卡合承接部 在相对于前述轴体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形成。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前述卡合部及卡合承接部 形成在手柄的前端面或后端面的至少一个上。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前述卡合部及卡合承接部 在相对于前述轴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在前述手柄的内表面上形 成卡止部,用多个轴筒夹装该卡止部。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在沿长度方向压缩了前述 弹性部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弹性部件夹装在前述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 之间。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在前述相对地旋转的前方 部件与后方部件中的任一个部件的内侧夹设由弹性体构成的环状部 件。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使前述相对地旋转的前方 部件与后方部件接触,并在该接触部上形成相互卡合·脱离的肋。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使前述相对地旋转的前方 部件与后方部件相互加载。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在前述相对地旋转的前方 部件与后方部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成相互卡合·脱离的肋。
又,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作成以下结构:设置限制部,对前述相对 地旋转的前方部件与后方部件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
进而,本发明是书写工具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在构成书写工具的筒状 主体的前轴与后轴之间,使大致圆筒状的弹性部件串联状地结合而作 出握持主体,
上述弹性部件的前端固定在上述前轴的后端上,
上述弹性部件的后端固定在上述后轴的前端上,进而
在上述串联状地结合的握持主体内,备有可使上述前轴与上述后轴相 对地旋转并将其卡止在规定的旋转位置上的旋转机构。
在本发明的可变式手柄结构中,在旋转变形的握持部中,凹部与凸部 以扭转后的状态形成,各手指可分别位于该扭转后的凹部。此外,可 以根据使用者各自的喜好来调整该扭转度。此外,因为握持部通过 扭转而伸缩,所以可通过握持部的扭转角度来改变硬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书写工具中采用了本发明的可变式手柄结构的一例的 外观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手柄结构的动作的外观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握持部与前轴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旋转维持机构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旋转维持机构的又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C-C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旋转维持机构的又一变形例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握持部的变形例的外观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动作前的一例的横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握持部的又一变形例的动作的外观图。
图16是图15的D-D线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握持部的又一变形例的动作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握持部与轴体的固定机构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E-E线剖视图。
图20是图18的F-F线剖视图。
图21是图18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握持部与轴体的固定机构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G-G线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握持部与轴体的固定机构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图示,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
图1~图4表示并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是弹性部件与轴体 未产生相对旋转时的外观图。标记1是由软质的弹性部件构成的握持 部,该握持部1形成中空部1c,该握持部1的前端侧(图中下侧)不 能旋转地固定在前轴(前方部件)2上,而握持部1的后端侧(图中上 侧)也不能旋转地固定在中轴(后方部件)3上。其后轴4经由连结部件 7而不能旋转地固定在前轴2上,但可旋转地配置在中轴3上。由此, 若以手指等捏住该中轴3与后轴4而使其相对地旋转,则前轴2经由 连结部件7(图4)而与后轴4一起旋转。因此,握持部1在扭转的状 态下旋转变形(图2)。此外,因为用手指等捏住前述前轴2与中轴3 而使其相对地旋转也会使握持部1旋转变形,所以不一定如前述操作 所述那样用连结部件7连结前轴2与后轴4。
基于图4、图5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前述握持部1的前 方内侧形成多个槽1a,并卡合在形成于前述前轴2的后方的多个突起 2a上。由此,握持部1的一端(前方)不能旋转地固定在前轴2上。 此外,在握持部1的后方内侧同样地形成多个槽1a并卡合在形成于中 轴3外侧的多个突起2a上,从而握持部1的另一端(后方)不能旋转 地固定在中轴3上。又,前述握持部1与前轴2的固定以及前述握持 部1与中轴3的固定不限于形成在握持部1的两端的槽(或突起)1a、 以及与该槽1a卡合的形成在前轴2及中轴3上的突起(或槽)2a,例 如也可以采用粘接剂或热熔接、声波熔接所得到的固定、或者密接 或压入等的固定方法。
前述多个突起和槽没有限定,可以适用种种的例子。图6示出并说明 其变形例。在握持部1的前端内侧形成多个T字状槽1b,形成在前述 前轴2的后方的多个T字状突起2b在插入该T字状槽1b中的状态下 与其卡合。即、握持部1的前方部分与前轴2不能旋转地固定着。此 外,所谓T字状是指以下构成:在横截面上距离轴心较远的部分上形 成较宽的槽部1b1(或者前轴2的突起2b1),而在距轴心较近的部分 上形成较窄的槽部1b2(或者前轴2的突起2b2)。这样,通过使握持 部1与前轴2的卡合机构为T字状,可以极大减少握持部1的端面中 与前述前轴2连结的连结部伴随着相对旋转而产生的变形,还可防止 握持部1相对于前轴2脱落。
又,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夹设有可在轴体内部出没的圆珠笔6的出 没式书写工具,但也可以夹设活芯铅笔或固态涂改工具等。此外,在 前述中轴3与连结部件7之间形成有间隙16,在该间隙16中夹设着由 软质部件构成且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椭圆形的环8,相对于前述中轴 3与连结部件7的相对旋转而赋予摩擦阻。即,通过在旋转的方向上 赋予摩擦阻力,可以阻止在中轴3与握持部1相对地旋转时的、该握 持部1的复原作用。即、该环8对手柄扭转时产生的复原作用进行阻 止。又,从前述中轴3的后端部到环8所位于的内表面成为从该环8 所处的部分朝向前述后端部稍稍展开的圆锥部。将环8组装到连结部7 上,接着从前方安装中轴3,通过极力地减少该安装过程中环8与中轴 3内表面的摩擦阻力,可以防止前述环8的扭转等。
又,本例中的前述出没机构采用了包括凸轮筒9或旋转子10、滑动 子11、固定在该滑动子11上的击打部件11a、凸轮弹簧12、前弹簧 13等的所谓借记(debit)凸轮机构(旋转凸轮机构),但并不限定 于此,可以是由手柄操作所控制的出没机构,此外,也可以是旋转抽 出机构。进而,也可以是没有出没机构的例如安装着覆盖书写部的笔 帽的书写工具等。该出没机构的、例如通过由后端击打所得的击打动 作使书写前端部可出没的构造已被公知,所以以图示(图4)为基础, 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前述握持部1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1d,在该凹部1d上实施了由表 面比较光滑的橡胶状涂料构成的涂层,但也可以由另外的部件来成形 该凹部1d,并将其局部地埋入到握持部1中。又,可以通过双色成形 等的方法来一体地成形前述凹部(非基材部)1d与该凹部1d以外的部 分(基材)。此时,可以使双方的硬度相同而颜色不同,又,也可以 使双方的硬度不同等,但优选地在使硬度不同之际使凹部1d的硬度较 高。具体地说,优选地,将手指所抵接的凹部1d设为肖氏硬度50度~ 70度,将其他部分设为肖氏硬度20度~50度。
作为前述握持部1的材质,作为代表例可以举出橡胶或丁腈橡 胶、天然橡胶、苯乙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 丁二烯橡胶、聚酯橡胶等,但不限于这些材料,可以适当选择各种 材质。
此外,也可以不改变前述硬度,使各自的表面粗糙度不同。可以与前 述同样地利用涂层或者双色成形等的方法使各自的表面粗糙度不同。 具体地说,优选地将凹部1d的表面、即、各手指所接触的部分作成比 较粗糙表面的形状,而其它部分作成比较光滑的表面。期待着提高防 滑效果且进一步提高握持感。
此外,如图7所示,在前述中轴3的内周面上局部地形成有圆弧状的 旋转卡止槽3a,在该旋转卡止槽3a中卡合着形成于连结部件7的外周 面的一部分上的圆弧状突起7a。通过这些旋转卡止槽3a与突起7a的 抵接、卡合,防止前述中轴3与后轴4(握持部1)的过度旋转,防止 施加到握持部1的必要程度以上的旋转变形应力。又,在本实施例中, 在中轴3与后轴4的相对旋转中,若向一方向旋转大约90度,则前述 连结部件7的突起7a与中轴3的旋转卡止槽3a的端部抵接,前述相 对的旋转受到限制,但该旋转角度(范围)可适当设定。
接着,图8示出并说明了相对于前述中轴3与连结部件7的相对旋转 而赋予摩擦阻力的变形例。在前述中轴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阶梯部 3b。另一方面,在前述连结部件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阶梯部7b。截 面为圆形且由软质部件构成的环8夹入并压接在这些内阶梯部3b与外 阶梯部7b之间。通过压接该环8来对中轴3与连结部件7的相对旋转 赋予摩擦阻力。此外,作为前例或本例中的环8的材质,虽然可以列 举硅酮橡胶或丁腈橡胶、天然橡胶、苯乙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 胶、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等橡胶状弹性体,但也 可以是聚乙烯或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软质树脂材质。
图9、图10所示的例子是相对于前述中轴3与连结部件7的相对旋 转而赋予摩擦阻力的又一变形例。在前述中轴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 个肋3c。另一方面,在连结部件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与前述肋3c 卡合·脱离的可越过的卡合肋7c。通过这些肋3c及卡合肋7c的卡合 来维持由前述握持部1的复原力引起的旋转变形。
可是,在使握持部1旋转变形之际,该握持部1在长度方向上也伸长, 所以其实质上的硬度变高,并且也产生要使其伸长复原的应力。由此, 在前轴2(中轴3)与握持部1接合的接合部内产生间隙。为了防止产 生该间隙,可以通过粘接或热熔接来固定各轴与握持部。可以将握持 部1形成为比轴筒1的安装部分要长,由此在握持部1沿长度方向压 缩了的状态下将其安装到中轴3上。
图11、图12所示的例子是旋转自如地连结前轴14与后轴15的例子。 即、是不使用前例的连结部件7而谋求制作费用的降低的例子。以下 详细地进行说明。前述握持部1的后端固定在后轴15的中间部上,而 握持部1的前端固定在前轴14的前方部上。若使前轴14与后轴15相 对地旋转,则握持部1发生扭转。又,在本例中也配置有对后轴15与 前轴14的相对旋转赋予摩擦阻力的机构。即、在后轴15的后端部与 前轴14的前端部上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可相互抵接的多个肋14a、15a。 此外,后轴15与前轴14始终被加载而对合,以维持前述肋14a与肋 15a的抵接作用。固定在各个轴上的握持部1拉近该各个轴而施加该加 载力。即、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在比自然长度更为伸长的状态下 固定在后轴15与前轴14上。因此,握持部1产生要收缩的应力,从 而产生牵引后轴15与前轴14的那样的作用。可是,也可以利用其他 部件、例如螺旋弹簧等的弹性部件来作用前述加载力。在这样构成的 装置中,若使前轴14与后轴15相对地旋转,则各个肋14a、15a相互 越过,由此使握持部1旋转变形,又,在前述越过结束的时刻,握持 部1维持在该变形了的形状。
标记14b、15b是T字状突起,该T字状突起14b、15b与前述例子 同样地插入·卡合到形成于握持部1的T字状槽部(例如图4及图6 所示的T字状部2b)中。
在以上的例子中,在握持部1形成由凹状圆弧构成的凹部1d,在适 度地旋转变形时,凹部1d易于配合所握持的手指,但具体的握持部的 形状可以适当选择。例如有图13~图15所示的例子。握持部1在未旋 转变形的状态下(参照图14)呈沿大致六棱柱的在纵向上延伸的条纹 状,而在旋转变形时则变形为螺旋状的条纹状(参照图13)。在变形 为该条纹状的握持部1上形成凸部1e与凹部1d。
又,也可以是图15、图16所示的形状。在未旋转变形的状态下,握 持部1维持截面为大致圆筒的形状。旋转变形时则变化成中央部为扁 平(扁平部1f)的形状(参照图15、图16)。
进而,也可以采用图17所示的例子。在未旋转变形的状态下,握持 部1沿纵向形成了多个槽部1g。利用旋转变形使槽部1g旋转变形为螺 旋状。
以上,列举说明了种种例子,但在任一例子中,都可以通过适度地旋 转变形,容易地得到与握持的人的喜好相符且更适宜的握持部的形 状。
接着,参照图18~图21,示出并说明使前述握持部与轴固定的固定 机构的种种变形例。轴筒由后方轴筒17、中间轴筒18及前方轴筒19 构成。前述后方轴筒17与中间轴筒18夹装手柄20的卡止阶梯部20d, 同时不能旋转且不能沿长度方向脱落地结合在一起。前述中间轴筒18 与前方轴筒19虽然能够以轴筒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而相对地旋转, 但不能沿长度方向装卸地结合在一起。
在前述前方轴筒19的前方形成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延伸且截面为大致 局部圆弧状的突起19a,突起19a分别插入到形成于手柄20的前方内 侧且截面与其形状大致相同的孔20a中。这些突起19a或孔20a在本 例中形成在放射状的4个部位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在3个部 位或5个部位或者1个部位上,优选地为形成在4个部位上。又,在 前述突起19a的前端形成有锥面19e,从而易于插入到孔20a中。又, 在前方轴筒19的前端安装有笔头21,但该笔头21通过螺纹机构而装 卸自如地安装。
另一方面,在前述后方轴筒17的前方,形成有多个沿轴筒的长度方 向延伸且截面呈长圆状或大致局部圆弧状的突起17a,该突起17a分别 插入到形成于手柄20的后端面20f且截面与前述突起20a形状大致相 同的孔20b中。在前述中间轴筒18的后方设有缩径部18g,在该缩径 部18g中的对置的两个部位上形成后方平坦部18e。又,在前述缩径部 18g的弧状侧面上设有比缩径部18g直径要大的突起部18c。进而,在 中间轴筒18与缩径部18g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大径的外径部18f,通 过形成该外径部18f来形成卡止阶梯部18b。又,在后方轴筒17的前 方内侧形成有:与形成于前述中间轴筒18的平坦部18e相对应的平坦 面17c、与突起部18c对应的大径部17d。
在前述手柄20的内侧后方形成有缩径部,通过形成该缩径部而形成 卡止阶梯部20d。
根据这些构成,中间轴筒18与后方轴筒17利用各自的平坦部18e 与平坦部17c的卡合而不能旋转地结合在一起,且利用前述中间轴筒 18的大径突起部18c与所对应的后轴大径部17d的卡合而不能从轴筒 的长度方向脱落地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利用中间轴筒18的卡止阶 梯部18b与后方轴筒19的前端面17b来夹装手柄20的内侧的卡止阶 梯部20d与后端面20f,由此手柄20的后方也结合成相对于中间轴筒 18(及后方轴筒17)不能旋转且相对于长度方向不会脱落。
又,在前述前方轴筒19的后方外表面上形成有缩径部19f,在该缩 径部19f的整个圆周上形成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延伸且截面为圆弧状的 突起19b。另一方面,在中间轴筒18的前方内表面上,在内表面的整 个圆周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截面为圆弧状的槽18a。前方轴筒19的 突起19b与中间轴筒18的槽18a的数量相同,各个突起19b与槽18a 相互卡合。标记19c是连结前述中间轴筒18与前方轴筒19的卡合阶 梯部。
根据前述的构成,若使前方轴筒19与中间轴筒18相对地旋转,则突 起19b一边越过槽8a一边旋转。此时,由旋转而变形的手柄20虽然 要复原,但是因为突起19b与槽18a的卡合力比前述复原力大,所以 前述手柄的旋转变形形状得以维持。进而,在前方轴筒19的突起19b 的后方设有旋转限制部19d,该旋转限制部19d可以与设于中间轴筒 18的槽18a的后方的旋转限制部相抵接。即、通过对前方轴筒19与中 间轴筒18的相对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手柄20的显著旋转变形得到 限制,可以防止破损等情况。
又,在手柄20旋转变形的过程中手柄20也要复原其旋转变形,但通 过手柄20的孔20a与前方轴筒19的突起19a的卡合以及前述手柄20 的后方与中间轴筒18、后方轴筒17的结合,前述旋转变形形状得到维 持。
图22~图24示出并说明变形例。在手柄20后方的、被后方轴筒17 覆盖的缩径部20g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与轴筒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 的孔20c,而在前述中间轴筒18的后方形成有突起18d,该突起18d 在嵌入了前述孔20c中的状态下与其卡合。即、中间轴筒18在卡合于 手柄20的孔20c的状态下,不能旋转且不能沿长度方向脱落地与后方 后轴17结合在一起。进而,中间轴筒18的卡止阶梯部18b与后方轴 筒17的前端面17c夹入形成于手柄20的后方内侧的卡止阶梯部20d 以及手柄20的后方外侧的卡止阶梯部20h而对其进行夹接。上述构成 以外的结构与前述例子相同,所以仅标出图中参照标记,省略其详细 的说明。
图25示出并说明又一变形例。在手柄20的后方内表面上,与前方内 表面同样地形成有多个与轴筒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孔20e,形 成于前述中间轴筒18的后方的多个突起卡合在该孔20e中。除了上述 构成之外都与前述例子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又,本例中的手柄20的多个孔20e的后方一侧是封闭的,但考虑到 成型性,也可以是后端开放的状态、即、作成贯通的孔。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上所示的结构及其作用,能够作出解决上述课题的性能 优异的可变式手柄结构。即、弹性部件与固定该弹性部件的轴体可相 对地旋转,并且设置维持该相对旋转动作的机构,所以通过其轴体与 弹性部件的相对旋转可以与握持的各种手的大小或喜好形状一致,并 且可预先维持该形状,作为进一步的效果,还可以选择·维持适当的 硬度,而且可以用比较简单的零件构成来实现上述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