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

申请号 CN201710862924.6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744285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惠元; 张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包括带式运输机一和带式运输机二,所述 支撑 架的外侧面两根立杆之间和内侧两根立杆之间均横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 连杆 ,所述连杆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传动 齿轮 与 齿槽 啮合 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也与齿槽啮合连接。该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通过将普通的切割 手柄 设计为通过伺服 电机 控制的下落结构,使得该切割装置能够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完成切割的工作,节省了人 力 资源,结构简单,通过加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使得该切割装置具有了自动化处理物料的能力,满足了使用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包括带式运输机一(1)和带式运输机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电动滚筒(3),所述电动滚筒(3)的一侧均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电动滚筒(3)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电动滚筒(3)与支撑架(5)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所述支撑架(5)的外侧面两根立杆之间和内侧两根立杆之间均横向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所述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之间留有间隙(19),且间隙(19)的正上方设置有横杆(14)和切割轮(9),所述切割轮(9)的轮心与切割电机(10)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切割电机(10)嵌装于横杆(13)的中部,所述切割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的内侧开设有齿槽(16),所述横杆(14)的两端均安设有传动齿轮(17),所述传动齿轮(17)与齿槽(16)啮合连接,所述支杆(15)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转子末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8)也与齿槽(16)啮合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的顶部嵌装有数控装置(13),所述数控装置(13)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4)、红外发射器(7)、红外接收器(8)、切割电机(10)和伺服电机(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19)的平宽度为5至10cm,所述切割轮(9)的厚度为1至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轮(9)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有锯齿状的切割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的皮带表面均压制有耐磨花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7)的发射方向指向红外接收器(8)方向,且两者的工作接口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与滑轨(6)之间通过轮齿啮合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控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切割设备的要求也在提升。切割机分为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切割等。然而现在普遍使用的切割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手柄手动控制或电动手臂控制切割,操作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且不具有自动化处理物料的能,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包括带式运输机一和带式运输机二,所述带式运输机一与带式运输机二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的一侧均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电动滚筒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电动滚筒与支撑架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外侧面两根立杆之间和内侧两根立杆之间均横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带式运输机一与带式运输机二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正上方设置有横杆和切割轮,所述切割轮的轮心与切割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切割电机嵌装于横杆的中部,所述切割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开设有齿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安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所述支杆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末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也与齿槽啮合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顶部嵌装有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切割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间隙的水平宽度为5至10cm,所述切割轮的厚度为1至2cm。
[0006] 优选的,所述切割轮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有锯齿状的切割刃。
[0007] 优选的,所述带式运输机一与带式运输机二的皮带表面均压制有耐磨花纹。
[0008]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发射方向指向红外接收器方向,且两者的工作接口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滑轨之间通过轮齿啮合连接。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通过将普通的切割手柄设计为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的下落结构,使得该切割装置能够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模拟手柄下压的动作,从而完成切割的工作,节省了人力资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通过加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使得该切割装置能够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智能的选取切割长度,具有了自动化处理物料的能力,满足了使用的要求。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带式运输机一、2带式运输机二、3电动滚筒、4驱动电机、5支撑架、6滑轨、7红外发射器、8红外接收器、9切割轮、10切割电机、11连杆、12伺服电机、13数控装置、14横杆、15支杆、16齿槽、17传动齿轮、18主动齿轮、19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数控型物料处理切割设备,包括带式运输机一1、带式运输机二2、电动滚筒3、驱动电机4、支撑架5、滑轨6、红外发射器7、红外接收器8、切割轮9、切割电机10、连杆11、伺服电机12、数控装置13、横杆14、支杆15、齿槽16、传动齿轮17、主动齿轮18和间隙19,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的皮带表面均压制有耐磨花纹,防止待切割物料从传送带上掉落,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电动滚筒3,电动滚筒3的一侧均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4,电动滚筒3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架5,电动滚筒3与支撑架5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支撑架5的外侧面两根立杆之间和内侧两根立杆之间均横向设置有滑轨6,滑轨6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连杆11,连杆
11与滑轨6之间通过轮齿啮合连接,方便滑动,进而方便设置切割的距离,连杆1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7和红外接收器8,红外发射器7的发射方向指向红外接收器8方向,且两者的工作接口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工作时避免误差的发生,带式运输机一1与带式运输机二2之间留有间隙19,且间隙19的正上方设置有横杆14和切割轮9,间隙19的水平宽度为5至10cm,切割轮9的厚度为1至2cm,间隙19较大,避免切割轮9误切,合理的间隙19大小设置也避免了待切割物料的滑落,切割轮9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有锯齿状的切割刃,切割迅速,切割轮9的轮心与切割电机10的转子同轴连接,切割电机10嵌装于横杆13的中部,切割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杆15,支杆15的内侧开设有齿槽16,横杆14的两端均安设有传动齿轮17,传动齿轮17与齿槽16啮合连接,支杆15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转子末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8,主动齿轮18也与齿槽16啮合连接,伺服电机12的顶部嵌装有数控装置13,数控装置13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4、红外发射器7、红外接收器8、切割电机
10和伺服电机12电连接。
[0015]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工作时,首先依照切割距离要求设置好红外发射器7与红外接收器8与切割轮9之间的距离,然后接通电源,使得驱动电机4带动电动滚筒3开始转动,物料经带式运输机一1传送到带式运输机二2,当物料经过红外发射器7与红外接收器8时将红外发射器7发出的红外光线遮住,数控装置13会接收到信号,控制驱动电机4停止转动,与此同时伺服电机12和切割电机10开始动作,使得转动的切割轮9降下将物料切割,从而完成切割的工作,切割完成后,数控装置13控制伺服电机12将切割轮9抬起,停止切割电机10的转动,再控制驱动电机4继续转动,从而将切割完成后的物料运输至下一处理机器,剩余的待切割物料继续传送至红外发射器7与红外接收器8的位置处,开始下一轮的切割工作。
[001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