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筋框制造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964404.7 申请日 2015-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53448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申请人 李加振; 发明人 李加振;
摘要 电 力 施工用 钢 筋框制造装置,用于解决电力施工工地 钢筋 框制作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含位于 基座 上并顺次设置的输送总成、折弯总成、转运总成和储料总成,输送总成通过上、下输送轮的配合夹紧和转动实现对钢筋的输送;折弯总成通过弧形板的圆周运动并配合挡杆实现对钢筋的折弯得到圆形的钢筋框;转运总成可实现对钢筋框的输送,并对钢筋框的接头处进行 焊接 固定;储料总成用于储存钢筋框,以便于取用。在 制造过程 中,直钢筋的运输由设备完成,不需要人工搬运,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钢筋框的折弯一次成型,且钢筋框的搬运和焊接由设备完成,工序前后衔接,加工效率高。
权利要求

1.电施工用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基座、输送总成、折弯总成、转运总成和储料总成,在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在所述基座的左侧设有输送总成;
所述输送总成主要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摆杆、第二摆杆、摆动蜗轮、摆动蜗杆、摆杆电机、线轮、下输送轮、第一驱动机构、上输送轮、升降齿条、升降齿轮、升降电机、横杆、齿条滑、轮垫、导向块和防脱,所述第一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侧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固定有摆杆电机,在所述摆杆电机输出端设有摆动蜗杆,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转动安装有摆动蜗轮,在所述摆动蜗轮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摆杆,在第一机架的前侧还铰接安装有两个第二摆杆,两所述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结构、形状均相同且两第一摆杆位于两第二摆杆之间;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同步动作,在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设有弯钩,在所述第一摆杆的外壁上设有延伸杆,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与延伸杆对应的摆杆行程开关,所述摆杆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摆杆电机信号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铰接安装有L形的防脱锁,在所述防脱锁与第一摆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防脱锁的作用端朝向弯钩所在的一侧,所述防脱锁的另一端为驱动杆,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侧转动安装有线轮,在所述线轮与第一机架之间设有卷簧,在所述线轮与驱动杆之间设有钢丝绳;当延伸杆与摆杆行程开关接触时,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朝下倾斜,此时在卷簧的作用下,钢丝绳卷绕在线轮上;当摆杆电机驱动摆动蜗杆转动一定度后,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朝上倾斜,此时钢丝绳拉动驱动杆克服扭簧的作用使得防脱锁的作用端向背离弯钩的一侧倾斜;在所述第一机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转动安装有若干同步动作的下输送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驱动下输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三凹槽中固定有升降电机,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设有升降齿轮,在所述第三凹槽中设有与升降齿轮啮合配合的升降齿条,在所述第三凹槽中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升降齿条上方和下方的齿条行程开关,所述齿条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升降电机信号连接;在所述升降齿条上固定有横杆,在所述横杆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上输送轮,若干所述上输送轮分别位于下输送轮的正上方,在上、下输送轮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轮垫,所述轮垫为环形的柔性件,在所述轮垫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当所述升降齿条与下方的齿条行程开关接触后,两所述轮垫上的环形槽围成夹持钢筋的夹持腔;在若干所述下输送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块,两所述导向块分别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在靠近下输送轮的导向块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低端与下输送轮的顶部平齐,钢筋由第一、第二摆杆滑下或滚下后落在第一机架的顶部,然后经导向块的斜面滑落在下输送轮的顶部;
在所述输送总成的右侧设有折弯总成,所述折弯总成主要包括第二机架、下盘、弧形板、转盘、径向杆、连杆、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挡块、挡杆和挡杆油缸,所述第二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圆环形的下盘,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下盘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下盘的顶部设有四条沿下盘的径向设置的下盘滑槽,四条所述下盘滑槽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每一所述下盘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圆弧形的弧形板,在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圆弧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径与下盘的外径相同并大于弧形板的外径;在所述下盘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盘,在所述转盘的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四根径向杆,在四根所述径向杆与四个弧形板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连杆,在所述下盘的底部设有驱动转盘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在其中一所述端盖的外壁上设有挡块,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上部设有竖向的挡杆,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在所述第四凹槽中设有驱动挡杆升降的挡杆油缸,所述挡杆与弧形板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挡杆与转盘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输送总成中钢筋的移动方向,且钢筋沿切线方向进入到挡块与弧形板之间;
在所述折弯总成的右侧设有转运总成,所述转运总成主要包括第三机架、夹持油缸、平移齿条、平移电机、固定块、夹持器和焊机,所述第三机架为U形结构并固定在基座顶部,在所述第三机架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夹持油缸,两所述夹持油缸的夹持油缸活塞杆共轴线设置,在所述夹持油缸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圆弧形的夹持器,两所述夹持器配合作用夹持钢筋框,在每一所述夹持油缸的底部固定有滑动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的平移齿条,在所述第三机架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平移电机,在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平移齿条啮合配合的平移齿轮,所述平移齿条的移动方向与夹持油缸活塞杆的轴向垂直,在所述第三机架的中部设有焊机;
在所述转运总成的右侧设有储料总成,所述储料总成主要包括第四机架、支撑盘、第四驱动机构、支撑杆、杆架和储料杆,所述第四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四机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支撑盘,在所述第四机架上设有驱动支撑盘旋转的第四驱动机构,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方形的杆架,在所述杆架的四个外壁上分别设有一组储料杆,每组包含位于同一圆周上的三个储料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在相邻的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两第一摆杆之间分别设有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杆,在每相邻的两所述横向连接杆之间设有竖向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蜗杆和输送蜗轮,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第二凹槽中,所述输送蜗杆固定在输送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输送蜗轮与其中一个下输送轮共轴设置并与输送蜗杆啮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轮垫为橡胶件,在上、下输送轮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圆弧形的轮槽,所述轮垫的内壁与上、下输送轮的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杆的末端成U形结构,在所述驱动杆的末端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齿圈、下盘电机和下盘齿轮,所述齿圈转动安装在第二机架的顶部,在所述齿圈的顶部固定下盘,在所述第二机架上固定有下盘电机,所述下盘齿轮固定在下盘电机输出端并与齿圈啮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竖轴、竖轴电机、竖轴蜗杆和竖轴蜗轮,所述竖轴电机固定在下盘底部,所述竖轴固定在转盘的底部,在所述竖轴电机输出端设有竖轴蜗杆,在所述竖轴上设有与竖轴蜗杆啮合配合的竖轴蜗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垫板,在所述垫板上转动安装有一对导向轮,自输送总成输送而来的钢筋从两导向轮之间穿过并向挡块所在的一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立柱、立柱蜗轮、立柱蜗杆和立柱电机,所述立柱固定在支撑盘的底部,所述立柱电机设置在第四机架的内部,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立柱蜗轮,在所述立柱电机输出端设有与立柱蜗轮啮合配合的立柱蜗杆。

说明书全文

施工用筋框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用钢筋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力行业中,钢筋架是常用的金属构件,钢筋架与混凝土结合应用于电力施工作业中,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在电力工地施工现场,需要单独制作钢筋架,最常见的钢筋架包括圆形的钢筋框和设置在钢筋框内部的直钢筋,钢筋框是由钢筋折弯而成的,钢筋框与直钢筋焊接连接或者通过钢丝绑扎固定。圆形钢筋框的制作往往是人工操作折弯机进行弯制,弯制好后在进行搬运和焊接,这种方式下工人的体力劳动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用于解决电力施工工地圆形钢筋框的制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基座、输送总成、折弯总成、转运总成和储料总成,在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在所述基座的左侧设有输送总成;
[0005] 所述输送总成主要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摆杆、第二摆杆、摆动蜗轮、摆动蜗杆、摆杆电机、线轮、下输送轮、第一驱动机构、上输送轮、升降齿条、升降齿轮、升降电机、横杆、齿条滑、轮垫、导向块和防脱,所述第一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侧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固定有摆杆电机,在所述摆杆电机输出端设有摆动蜗杆,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转动安装有摆动蜗轮,在所述摆动蜗轮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摆杆,在第一机架的前侧还铰接安装有两个第二摆杆,两所述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结构、形状均相同且两第一摆杆位于两第二摆杆之间;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同步动作,在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设有弯钩,在所述第一摆杆的外壁上设有延伸杆,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与延伸杆对应的摆杆行程开关,所述摆杆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摆杆电机信号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铰接安装有L形的防脱锁,在所述防脱锁与第一摆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防脱锁的作用端朝向弯钩所在的一侧,所述防脱锁的另一端为驱动杆,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前侧转动安装有线轮,在所述线轮与第一机架之间设有卷簧,在所述线轮与驱动杆之间设有钢丝绳;当延伸杆与摆杆行程开关接触时,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朝下倾斜,此时在卷簧的作用下,钢丝绳卷绕在线轮上;当摆杆电机驱动摆动蜗杆转动一定度后,第一、第二摆杆的自由端朝上倾斜,此时钢丝绳拉动驱动杆克服扭簧的作用使得防脱锁的作用端向背离弯钩的一侧倾斜;在所述第一机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转动安装有若干同步动作的下输送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驱动下输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三凹槽中固定有升降电机,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设有升降齿轮,在所述第三凹槽中设有与升降齿轮啮合配合的升降齿条,在所述第三凹槽中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升降齿条上方和下方的齿条行程开关,所述齿条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升降电机信号连接;在所述升降齿条上固定有横杆,在所述横杆上转动安装有若干上输送轮,若干所述上输送轮分别位于下输送轮的正上方,在上、下输送轮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轮垫,所述轮垫为环形的柔性件,在所述轮垫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当所述升降齿条与下方的齿条行程开关接触后,两所述轮垫上的环形槽围成夹持钢筋的夹持腔;在若干所述下输送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块,两所述导向块分别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在靠近下输送轮的导向块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低端与下输送轮的顶部平齐,钢筋由第一、第二摆杆滑下或滚下后落在第一机架的顶部,然后经导向块的斜面滑落在下输送轮的顶部;
[0006] 在所述输送总成的右侧设有折弯总成,所述折弯总成主要包括第二机架、下盘、弧形板、转盘、径向杆、连杆、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挡块、挡杆和挡杆油缸,所述第二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圆环形的下盘,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下盘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下盘的顶部设有四条沿下盘的径向设置的下盘滑槽,四条所述下盘滑槽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每一所述下盘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圆弧形的弧形板,在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圆弧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径与下盘的外径相同并大于弧形板的外径;在所述下盘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盘,在所述转盘的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四根径向杆,在四根所述径向杆与四个弧形板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连杆,在所述下盘的底部设有驱动转盘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在其中一所述端盖的外壁上设有挡块,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上部设有竖向的挡杆,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在所述第四凹槽中设有驱动挡杆升降的挡杆油缸,所述挡杆与弧形板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挡杆与转盘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输送总成中钢筋的移动方向,且钢筋沿切线方向进入到挡块与弧形板之间;
[0007] 在所述折弯总成的右侧设有转运总成,所述转运总成主要包括第三机架、夹持油缸、平移齿条、平移电机、固定块、夹持器和焊机,所述第三机架为U形结构并固定在基座顶部,在所述第三机架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夹持油缸,两所述夹持油缸的夹持油缸活塞杆共轴线设置,在所述夹持油缸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圆弧形的夹持器,两所述夹持器配合作用夹持钢筋框,在每一所述夹持油缸的底部固定有滑动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的平移齿条,在所述第三机架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平移电机,在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平移齿条啮合配合的平移齿轮,所述平移齿条的移动方向与夹持油缸活塞杆的轴向垂直,在所述第三机架的中部设有焊机;
[0008] 在所述转运总成的右侧设有储料总成,所述储料总成主要包括第四机架、支撑盘、第四驱动机构、支撑杆、杆架和储料杆,所述第四机架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在所述第四机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支撑盘,在所述第四机架上设有驱动支撑盘旋转的第四驱动机构,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方形的杆架,在所述杆架的四个外壁上分别设有一组储料杆,每组包含位于同一圆周上的三个储料杆。
[0009]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两第一摆杆之间分别设有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杆,在每相邻的两所述横向连接杆之间设有竖向连接杆。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输送电机、输送蜗杆和输送蜗轮,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第二凹槽中,所述输送蜗杆固定在输送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输送蜗轮与其中一个下输送轮共轴设置并与输送蜗杆啮合配合。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轮垫为橡胶件,在上、下输送轮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圆弧形的轮槽,所述轮垫的内壁与上、下输送轮的外壁接触。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末端成U形结构,在所述驱动杆的末端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齿圈、下盘电机和下盘齿轮,所述齿圈转动安装在第二机架的顶部,在所述齿圈的顶部固定下盘,在所述第二机架上固定有下盘电机,所述下盘齿轮固定在下盘电机输出端并与齿圈啮合配合。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竖轴、竖轴电机、竖轴蜗杆和竖轴蜗轮,所述竖轴电机固定在下盘底部,所述竖轴固定在转盘的底部,在所述竖轴电机输出端设有竖轴蜗杆,在所述竖轴上设有与竖轴蜗杆啮合配合的竖轴蜗轮。
[0015]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垫板,在所述垫板上转动安装有一对导向轮,自输送总成输送而来的钢筋从两导向轮之间穿过并向挡块所在的一侧移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立柱、立柱蜗轮、立柱蜗杆和立柱电机,所述立柱固定在支撑盘的底部,所述立柱电机设置在第四机架的内部,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立柱蜗轮,在所述立柱电机输出端设有与立柱蜗轮啮合配合的立柱蜗杆。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力施工用钢筋框制造装置,包含顺次设置的输送总成、折弯总成、转运总成和储料总成,并依次实现对钢筋的输送、钢筋框的制作、钢筋框的运送和钢筋框的储存,最终得到钢筋架。整个制造过程前后衔接,可有效提高制造钢筋框时的工作效率。在制造过程中,直钢筋的运输由设备完成,不需要人工搬运,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钢筋框的折弯一次成型,且钢筋框的搬运和焊接由设备完成,工序前后衔接,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输送总成的正面示意图;
[0020] 图3为输送总成的侧面剖视图;
[0021] 图4为第一摆杆抬起后的示意图;
[0022] 图5为钢筋滑入夹持腔的示意图;
[0023] 图6为第一摆杆的示意图;
[0024] 图7为防脱锁的示意图;
[0025] 图8为下输送轮的示意图;
[0026] 图9为图8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10为在轮垫上设置凸起的示意图;
[0028] 图11为凸起的示意图;
[0029] 图12为输送钢筋时的示意图;
[0030] 图13为横杆与第一齿条的配合示意图;
[0031] 图14为折弯总成的示意图;
[0032] 图15为折弯总成的内部示意图;
[0033] 图16为图14中的B向局部向视图;
[0034] 图17为图15中的C向局部向视图;
[0035] 图18为挡杆的驱动示意图;
[0036] 图19为顶板缩回后的示意图;
[0037] 图20为转运总成的示意图;
[0038] 图21为转运总成的转运气缸驱动示意图;
[0039] 图22为转运总成的内部示意图;
[0040] 图23为储料总成的示意图;
[0041] 图24为储料总成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1基座,11行走轮,12铰接,13轴承,14钢筋,15钢筋框,16直钢筋;
[0043] 2输送总成,20第一机架,21第一摆杆,21′第二摆杆,211弯钩,212竖向连接杆,213横向连接杆,22第一凹槽,221摆动蜗轮,222过渡圆弧,223摆动蜗杆,224摆杆行程开关,225延伸杆,226摆杆电机,23线轮,231钢丝绳,24第二凹槽,241下输送轮,242输送蜗轮,243输送蜗杆,244输送电机,25上输送轮,251轮轴,252第三凹槽,253升降齿条,254升降齿轮,255升降电机,256齿条行程开关,257齿条支撑,258横杆,259齿条滑块,26夹持腔,27轮垫,271螺钉,272环形槽,273防滑圈,274凸起,275波谷,28导向块,281斜面,29防脱锁,291驱动杆,292转动环,293缺口;
[0044] 3折弯总成,30第二机架,31垫板,311导向轮,32下盘,321下盘滑槽,33弧形板,331盖板,332空隙,34转盘,341径向杆,342连杆,35齿圈,351下盘齿轮,352下盘电机,36竖轴,361竖轴蜗轮,362竖轴蜗杆,363竖轴电机,37挡块,38挡杆,381支撑块,382第四凹槽,383挡杆油缸;
[0045] 4转运总成,40第三机架,41夹持油缸,411夹持油缸活塞杆,412平移齿条,413夹持齿轮,414平移电机,415平移齿条行程开关,416齿条滑槽,42固定块,43夹持器,44焊机;
[0046] 5储料总成,50第四机架,51支撑盘,52第五凹槽,53立柱,531立柱蜗轮,532立柱蜗杆,533立柱电机,54支撑杆,55杆架,551储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如图1至图2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基座1、输送总成2、折弯总成3、转运总成4和储料总成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8] 如图1所示,基座1为本发明的基体,在基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1,可便于整体的移动。在基座顶部的左侧设有输送总成2,如图2至图13所示,输送总成主要包括第一机架20、第一摆杆21、第二摆杆21′、摆动蜗轮221、摆动蜗杆223、摆杆行程开关224、摆杆电机226、线轮23、下输送轮241、输送蜗轮242、输送蜗杆243、输送电机243、上输送轮25、升降齿条253、升降齿轮254、升降电机255、齿条行程开关256、轮垫27、导向块28和防脱锁29。如图2、图3所示,在第一机架20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2,在第一凹槽中固定有摆杆电机226,在摆杆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摆动蜗杆223,摆动蜗杆的上端固定在轴承13的内圈中,轴承固定在第一凹槽的顶部。在第一凹槽中转动安装有与摆动蜗杆啮合配合的摆动蜗轮221,在摆动蜗轮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摆杆21,在第一摆杆的末端设有弯钩211,弯钩为半圆弧形。在第一摆杆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二摆杆21′,第二摆杆为两个且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摆杆21′铰接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在相邻的两第一摆杆之间、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设有若干横向连接杆212,在对应的横向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竖向连接杆213,通过横向、竖向连接杆将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固定在一起。当摆杆电机工作时,可驱动第一、第二摆杆的摆动。
[0049] 如图6所示,在第一摆杆的中部铰接12安装有防脱锁29,防脱锁的实质为L形的金属件,防脱锁的中部与第一摆杆铰接,并在防脱锁与第一摆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防脱锁的作用端朝向弯钩。防脱锁的另一端为驱动杆291,如图7所示,驱动杆的末端设有缺口293,使得驱动杆的末端成U形结构,在驱动杆的缺口中转动安装有转动环292,转动环为圆弧形的金属件,在第一机架的前侧壁上通过板转动安装有线轮23,在线轮与耳板之间设有卷簧,在线轮的外壁上缠绕有钢丝绳231,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线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环上;当第一、第二摆杆向下倾斜时,在卷簧的作用下,钢丝绳缠绕在线轮上。为实现对第一摆杆倾斜角度的控制,在第一凹槽中设有摆杆行程开关224,在摆动蜗轮的外壁上设有延伸杆225,摆杆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摆杆电机信号连接,当摆杆行程开关与延伸杆接触后,控制器控制摆杆电机停止动作,此时第一摆杆的末端向下倾斜,可在弯钩与防脱锁之间放置钢筋14。
[0050] 如图4所示,在摆杆电机的带动下摆动蜗轮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该角度可以设定,第一、第二摆杆的末端朝上倾斜,在此过程中,防脱锁拉动钢丝绳从线轮上抽出,直至钢丝绳完全从线轮上抽出时,第一摆杆还可继续摆动;随着摆动蜗轮的继续转动,第一摆杆继续摆动,此时在钢丝绳的拉力下,克服扭簧的弹性力,拉动防脱锁绕铰接点摆动,以使得防脱锁的作用端向靠近第一摆杆铰接点的一侧摆动。如图5所示,随着防脱锁的不断摆动,防脱锁与弯钩之间的钢筋在自身重力下逐渐下滑,并沿着防脱锁的作用端滑落至第一机架顶部的前侧。
[0051] 如图3至图5所示,在第一机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凹槽24,在第二凹槽中转动安装有若干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下输送轮241,若干下输送轮同步动作,下输送轮的轮轴通过轴承13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中,输送蜗轮242与其中一个下输送轮共轴设置,在第二凹槽中固定有输送电机244,在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输送蜗轮啮合配合的输送蜗杆243;若干下输送轮的轮轴通过链传动机构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同步动作,输送电机、输送蜗杆和输送蜗轮构成了驱动下输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下输送轮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块28,导向块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在朝向下输送轮的导向块的一侧设有斜面281,斜面的低端与下输送轮的顶部平齐。沿第一、第二摆杆滑下或滚下的钢筋经第一机架的顶部落在导向块上,然后沿导向块上的斜面落在下输送轮的顶部。为保证第一机架顶部与钢筋之间良好的滑动性,第一机架的顶部设有过渡圆弧222。且位于下输送轮前侧的导向块上的斜面与过渡圆弧相切。
[0052] 如图8所示,下输送轮为圆形的金属件,在下输送轮的圆形外壁上设有轮槽,如图9所示,在下输送轮的圆周外壁上套有轮垫27,轮垫的形状与下输送轮圆周外壁的形状相适应,且轮垫紧紧的套在下输送轮上。为防止轮垫的打滑,在轮垫与下输送轮之间设有螺钉
271,轮垫的外壁为环形槽272。轮垫为具有弹性的柔性件,最好为橡胶材质,这样可以增大轮垫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如图10所示,在轮垫的环形槽272中设有若干防滑圈273,防滑圈与轮垫可一体制造。如图11所示,在防滑垫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凸起274,凸起274之间为波谷275,当凸起受到挤压时,凸起变形后便会向波谷位置倾斜。
[0053] 在下输送轮的正上方设有上输送轮25,如图3所示,在第一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三凹槽252,在第三凹槽中固定有升降电机255,在升降电机输出端设有升降齿轮254,如图2所示,在第三凹槽中固定有齿条支撑257,在齿条支撑上滑动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齿条253,齿条支撑的实质为升降齿条的支撑部件,任何可支撑升降齿条且能滑动安装升降齿条的齿条支撑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为方便升降齿条的安装,在升降齿条的两侧设有与齿条支撑滑动连接的齿条滑块259。升降电机工作时,可驱动升降齿条的升降。为控制升降齿条升降时的极限位置,在第三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齿条行程开关256。如图13所示,在升降齿条的自由端固定有横杆258,在横杆上固定有若干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轮轴
251,在每一轮轴上转动安装有上输送轮25。上输送轮与下输送轮的结构、形状均相同,在上输送轮上也设有轮垫。上输送轮与下输送轮上的轮垫之间围成夹持钢筋的夹持腔26,即两轮垫上的环形槽围成的区域。
[0054] 当钢筋沿导向块上的斜面滑下或滚下后,落在下输送轮上的环形槽中,然后驱动升降电机动作,使得上输送轮下降,直至升降齿条与位于下方的齿条行程开关接触,此时上输送轮与下输送轮将钢筋夹紧,如图12所示,此时通过输送电机驱动下输送轮转动,便会驱动上输送轮转动,而钢筋与上、下输送轮之间具有摩擦力,因此便会拉动钢筋移动。
[0055] 如图1所示,在输送总成右侧的基座上设有折弯总成3,如图14至图19所示,折弯总成包括第二机架30、垫板31、导向轮311、下盘32、下盘滑槽321、弧形板33、盖板331、转盘34、径向杆341、连杆342、齿圈35、下盘齿轮351、下盘电机352、竖轴36、竖轴蜗轮361、竖轴蜗杆362、竖轴电机363、挡块37、挡杆38、支撑块381和挡杆油缸383。如图14所示,第二机架30为金属件,用于安装、支撑其它部件。如图15所示,在第二机架的顶部设有圆槽,在圆槽的上部固定有轴承,在轴承的内圈中固定有齿圈35,在齿圈的顶部固定有位于第二机架上方的下盘32,下盘为圆环形的金属件。为驱动下盘的转动,在圆槽中固定有下盘电机352,在下盘电机输出端设有与齿圈啮合配合的下盘齿轮351,下盘电机、下盘齿轮和齿圈构成了驱动下盘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如图17所示,在下盘的上方设有四个弧形板33,弧形板为圆弧形的金属板,在下盘的顶部设有四个下盘滑槽321,四个下盘滑槽均沿下盘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四个下盘滑槽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四个弧形板分别滑动安装在下盘滑槽中,弧形板的外径小于下盘的外径,在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盖板331,盖板的实质为圆弧形板,且盖板的外径与下盘的外径相等,盖板与弧形板同心设置。为驱动弧形板的滑动,如图
15所示,在下盘的内腔中固定有轴承,在轴承内圈中固定有转盘34,转盘的顶部与盖板的顶部平齐。在转盘的外壁上固定有四个径向杆341,四个径向杆与四个弧形板一一对应。在对应的径向杆与弧形板之间设有连杆342,连杆与弧形板、连杆与径向杆铰接连接。当径向杆与连杆共线设置时,四个盖板的外壁与下盘的外壁上下平齐,每相邻的盖板之间形成空隙332。为驱动转盘的转动,在转盘的底部固定有竖轴36,在竖轴上固定竖轴蜗轮361,在齿圈内部固定有竖轴电机363,在竖轴电机输出端设有与竖轴蜗轮啮合配合的竖轴蜗杆362。
当竖轴电机工作时,可驱动转盘旋转,进而通过连杆驱动弧形板相对下盘的滑动。竖轴电机、竖轴蜗杆、竖轴蜗轮和竖轴构成了驱动转盘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
[0056] 在其中一盖板的外壁上设有挡块37,挡块与弧形板、盖板和下盘之间围成一钢筋末端夹持空腔,自输送总成输送而来的钢筋的一端伸入到该钢筋末端夹持空腔中,此时钢筋与弧形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为保证钢筋顺利的进入到钢筋末端夹持空腔中,在第二机架的左端设有垫板31,如图16所示,在垫板的顶部设有一对导向轮311,钢筋从两导向轮之间穿过后进入到钢筋末端夹持空腔中。如图18所示,在下盘的外围设有挡杆38,在第二机架上设有第四凹槽382,在第四凹槽的上部设有支撑块381,支撑块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支撑块固定在第四凹槽的内壁上,挡杆滑动安装在支撑块的内腔中。在挡杆的底部固定有挡杆油缸383,挡杆油缸驱动挡杆伸出第二机架。挡杆与弧形板之间具有间隙,挡杆与转盘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输送总成中钢筋的移动方向,且钢筋沿切线方向进入到挡块与弧形板之间,该切线与折弯后的圆形钢筋相切。
[0057] 当钢筋的一端伸入到挡块与弧形板之间后,驱动挡杆油缸动作使得挡杆伸出第二机架,此时,挡杆与钢筋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该间隙值为1-3mm;然后驱动下盘电机转动,使得下盘转动,下盘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钢筋转动,挡杆的设置可使得钢筋绕弧形板的外壁进行折弯,直至下盘转过一周时,钢筋被折弯成为一个圆形。如图19所示,然后驱动转盘电机工作使得转盘转动并转过一定的角度,此时连杆带动弧形板相对下盘滑动,四个盖板向中心靠拢,直至露出圆形的钢筋。此时四个盖板置于圆形钢筋的内侧,可将圆形钢筋取下。每次折弯作业完成后,下盘应回到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满足挡杆位于挡块处,以保证下盘转动时挡杆就能与弧形板配合作用实现对钢筋的折弯,且保证钢筋能顺利进入到钢筋末端夹持空腔中。
[0058] 如图1所示,在折弯总成的右侧设有转运总成4,如图20至图22所示,转运总成包括第三机架40、夹持油缸41、平移齿条412、夹持齿轮413、平移电机414、平移齿条行程开关415、固定块42、夹持器43和焊机44。如图22所示,第三机架10为U形的金属件,在第三机架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对夹持油缸41,两夹持油缸分别位于第三机架的两端,两夹持油缸的夹持油缸活塞杆411共线设置,且任一夹持油缸的活塞杆朝向对应的另一夹持油缸。为驱动夹持油缸的滑动,在每一夹持油缸的底部固定有平移齿条412,平移齿条与第三机架滑动连接。在第三机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平移电机414,在平移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夹持齿轮413,夹持齿轮与平移齿条啮合配合。在每一夹持油缸活塞杆的末端固定有夹持器43,夹持器为圆弧形的金属件,在夹持器上设有弧形槽,放置圆形钢筋时,将圆形钢筋放在弧形槽中。当两夹持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两夹持器上的弧形槽位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的直径与圆形钢筋的直径相适应。平移齿条的滑动方向与夹持油缸活塞杆轴向垂直,如图21所示,在第三机架的顶部设有齿条滑槽416,平移齿条滑动安装在齿条滑槽中,在齿条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平移齿条行程开关415,以对平移齿条的位移进行控制。平移齿条行程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平移电机信号连接。在两夹持器之间的第三机架上设有焊机44,当将圆形钢筋放在夹持器之间后,驱动夹持油缸活塞杆伸出并夹住圆形钢筋,并使圆形钢筋的接头处朝下设置,然后通过焊机对圆形钢筋的接头处进行焊接,得到圆形的钢筋架。随后平移电机动作,驱动夹持油缸及钢筋架自左向右移动。
[0059] 如图1所示,在转运总成的右侧设有储料总成5,如图23至图24所示,储料总成5包括第四机架50、支撑盘51、立柱53、立柱蜗轮531、立柱蜗杆532、立柱电机533、支撑杆
54、杆架55和储料杆551。如图24所示,第四机架50为中空结构,在第四机架上设有第五凹槽52,在第五凹槽的上部设有轴承,在轴承内圈中设有支撑盘51,在支撑盘的底部设有立柱53,立柱的下部转动安装在轴承中。在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立柱蜗轮531,在第五凹槽中固定有立柱电机533,在立柱电机输出端设有立柱蜗杆532;立柱、立柱电机、立柱蜗杆和立柱蜗轮构成了第四驱动机构。如图23所示,在支撑盘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54,在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杆架55,杆架为方形结构,在杆架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组储料杆551,每组储料杆包括三个储料杆551,三个储料杆位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与钢筋框的直径相同。在平移电机的作用下,夹持器将钢筋框挂在储料杆上,夹持器在运送钢筋框的过程中,沿钢筋框轴向方向,钢筋框位于储料杆的外围。夹持油缸活塞杆缩回后,钢筋框可挂在储料杆上。
在杆架上设有四组储料杆,在立柱电机的带动下支撑盘每次转动90度,以使得立柱电机每工作一次,便有一组储料杆朝向转运总成。
[0060] 本发明的输送总成、折弯总成、转运总成和储料总成自左向右依次设置,输送总成通过上、下输送轮的配合夹紧和转动实现对钢筋的输送;折弯总成通过弧形板的圆周运动并配合挡杆实现对钢筋的折弯得到圆形的钢筋框;转运总成可实现对钢筋框的输送,并对钢筋框的接头处进行焊接固定;储料总成用于储存钢筋框,以便于取用。整个制造过程前后衔接,可有效提高制造钢筋架时的工作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