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

申请号 CN201710365489.6 申请日 2017-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7116160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1
申请人 镇江震东电光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子玢;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包括传输机构、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通过卷曲装置 支架 固定,卷曲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分别通过捋直装置支架固定,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捋直装置位于第一捋直装置、卷曲装置之间,本发明整形机构通过传输机构、捋直装置、卷曲装置的相互配合,先将 导丝 进行3次捋直,导丝完全贴合于排气管后将导丝在排气管上卷曲缠绕,降低了人 力 成本,大大提高了整形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通过卷曲装置支架固定,卷曲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分别通过捋直装置支架固定,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捋直装置位于第一捋直装置、卷曲装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台,传输台为圆环形结构,传输台上设有传输带、第九链轮、第十链轮,所述传输带为环形链条,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端,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均与传输带相啮合,所述第九链轮设有中心孔,第四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九链轮的中心孔,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九链轮固定连接,第四电机通过第四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第十链轮设有中心孔,第五电机输出轴贯穿第十链轮的中心孔,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十链轮固定连接,第五电机通过第五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传输带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8个,支撑架以传输带为中心两两对称分布,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为矩形结构,第二连接条为圆环形结构,第一连接条一端与传输带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条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条与传输台接触;所述传输带上均匀设有灯芯架,灯芯架为圆柱形结构,灯芯架上端设有灯芯凹槽;所述灯芯包括芯柱,芯柱上设有灯丝支架,灯丝支架上设有灯丝,芯柱下方延伸出排气管、导丝,导丝围绕排气管分布,所述排气管下端位于灯芯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捋直装置包括旋转结构、开合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第一电机支架上,第一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下端部,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大小相同,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中轴,第二中轴的上端部与第一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中轴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三锥齿轮上设有第三中轴,第三中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二链轮相啮合,第二链轮上设有第四中轴,第四中轴贯穿第一连接板后与第一圆盘刷相连,第四中轴与第二链轮、第一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四中轴与第一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四锥齿轮上设有第五中轴,第五中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三链轮与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四链轮相啮合,第四链轮上设有第六中轴,第六中轴贯穿第二连接板后与第二圆盘刷相连,第六中轴与第四链轮、第二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六中轴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杆的下端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包括第一短柄、第一齿条区、第一连接条、第一滑,第一连接条位于第一齿条的背面中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T字形,第一连接条的下端和第一滑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短轴、第二短轴、第三短轴、第四短轴,第一短轴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短轴与第一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三短轴与第二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第四短轴与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一侧相啮合,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另一侧相啮合,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五短轴、第六短轴,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七短轴、第八短轴,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五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六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七短轴可活动连接,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八短轴可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均为海绵丝圆盘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捋直装置包括第一捋直装置、第四中轴加长段、第六中轴加长段、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所述第四中轴加长段与第四中轴固定连接,第六中轴加长段与第六中轴固定连接,第五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六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五圆盘刷套设于第四中轴加长段上,第六圆盘刷套设于第六中轴加长段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卷曲结构、开合结构,卷曲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第二电机支架上,第二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二电机输出轴下端设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上设有第一长轴,第五齿轮上设有第二长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分别与第二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长轴与第三长轴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第二长轴与第四长轴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第一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一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一长轴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二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包括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二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二长轴固定连接,第一保护套套设于第三长轴上,第一保护套与第三长轴固定连接,第三圆盘刷套设于第一保护套上,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一夹板通过第一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保护套套设于第四长轴上,第二保护套与第四长轴固定连接,第四圆盘刷套设于第二保护套上,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二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外层为毛毡材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灯泡的产量逐年增加,劳动成本在整个产品的成本所占的比率上升,企业技术工人的流失,又无法招到合适的工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促使企业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0003] 扣丝封排机主要用于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的加工,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的要求,需要将灯芯上的导丝进行卷曲和捋直,以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完成,由于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加工设备多为非标准设备,现在市面上还并未有专针对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灯芯进行整形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结构合理。
[0005]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包括传输机构、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通过卷曲装置支架固定,卷曲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分别通过捋直装置支架固定,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捋直装置位于第一捋直装置、卷曲装置之间。
[0006]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台,传输台为圆环形结构,传输台上设有传输带、第九链轮、第十链轮,所述传输带为环形链条,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端,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均与传输带相啮合,所述第九链轮设有中心孔,第四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九链轮的中心孔,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九链轮固定连接,第四电机通过第四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第十链轮设有中心孔,第五电机输出轴贯穿第十链轮的中心孔,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十链轮固定连接,第五电机通过第五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传输带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8个,支撑架以传输带为中心两两对称分布,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为矩形结构,第二连接条为圆环形结构,第一连接条一端与传输带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条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条与传输台接触;所述传输带上均匀设有灯芯架,灯芯架为圆柱形结构,灯芯架上端设有灯芯凹槽;所述灯芯包括芯柱,芯柱上设有灯丝支架,灯丝支架上设有灯丝,芯柱下方延伸出排气管、导丝,导丝围绕排气管分布,所述排气管下端位于灯芯凹槽中。
[0007] 所述第一捋直装置包括旋转结构、开合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第一电机支架上,第一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下端部,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大小相同,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中轴,第二中轴的上端部与第一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中轴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锥齿轮;
[0008] 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三锥齿轮上设有第三中轴,第三中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二链轮相啮合,第二链轮上设有第四中轴,第四中轴贯穿第一连接板后与第一圆盘刷相连,第四中轴与第二链轮、第一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四中轴与第一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
[0009] 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四锥齿轮上设有第五中轴,第五中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三链轮与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四链轮相啮合,第四链轮上设有第六中轴,第六中轴贯穿第二连接板后与第二圆盘刷相连,第六中轴与第四链轮、第二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六中轴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
[0010]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杆的下端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包括第一短柄、第一齿条区、第一连接条、第一滑,第一连接条位于第一齿条的背面中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T字形,第一连接条的下端和第一滑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短轴、第二短轴、第三短轴、第四短轴,第一短轴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短轴与第一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三短轴与第二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第四短轴与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一侧相啮合,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另一侧相啮合,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五短轴、第六短轴,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七短轴、第八短轴,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五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六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七短轴可活动连接,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八短轴可活动连接;
[0011]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均为海绵丝圆盘刷。
[0012] 所述第二捋直装置包括第一捋直装置、第四中轴加长段、第六中轴加长段、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所述第四中轴加长段与第四中轴固定连接,第六中轴加长段与第六中轴固定连接,第五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六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五圆盘刷套设于第四中轴加长段上,第六圆盘刷套设于第六中轴加长段上。
[0013] 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卷曲结构、开合结构,卷曲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第二电机支架上,第二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二电机输出轴下端设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上设有第一长轴,第五齿轮上设有第二长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分别与第二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长轴与第三长轴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第二长轴与第四长轴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第一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一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一长轴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二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包括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二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二长轴固定连接,第一保护套套设于第三长轴上,第一保护套与第三长轴固定连接,第三圆盘刷套设于第一保护套上,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一夹板通过第一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保护套套设于第四长轴上,第二保护套与第四长轴固定连接,第四圆盘刷套设于第二保护套上,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二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外层为毛毡材质。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中开合结构通过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齿条沿第一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分别控制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移动,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开合运动控制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开合运动;本发明开合结构设计合理,能起到良好的捋直效果,且成本低;旋转结构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设计,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电机输出轴与第三中轴通过锥齿轮相互垂直的传动,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能够将导丝沿竖直方向捋直,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能够将导丝沿竖直方向捋直;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将灯芯损坏;本发明捋直装置通过开合结构、旋转结构的合理配合能够简单快速的将导丝捋直,降低了人力成本,且大大提高了捋直效率。
[0016] (2)卷曲装置中第一气缸的上下往复运动控制开合结构的开合运动,当开合结构合起来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夹住排气管,第二电机控制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同向旋转,使得导丝下端缠绕在排气管上,导丝在排气管上缠绕,形成了电感,增大了冷态电阻,在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泡点亮时,产生阻抗,减小了电流,从而降低道路机动车辆信号灯泡在点亮的瞬间产生的温度,防止钨丝在瞬间点亮时由于温度过高而熔断,提高了灯泡的稳定性和寿命,从而减少灯泡报废,保护环境;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将灯芯损坏;本发明卷曲装置通过开合结构、旋转结构的合理配合能够快速精确的将导丝卷曲,降低了人力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卷曲效率。
[0017] (3)传输机构中第四电机、第五电机提供动力输出,通过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带动传输带传输,结构合理,传输带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传输台相接触,能够对传输带起支撑作用,传输带上设有灯芯架,方便固定灯芯,对灯芯进行传送,以保证加工工序的完成。
[0018] (4)本发明整形机构通过传输机构、捋直装置、卷曲装置的相互配合,先将导丝进行3次捋直,导丝完全贴合于排气管后将导丝在排气管上卷曲缠绕,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整形效率。
[0019] 使用说明:首先将灯芯置于传输机构中的灯芯架中,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带动传输带旋转,第一捋直装置中的开合结构通过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齿条沿第一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分别控制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移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连接板固连,第三固定板与第四连接板固连,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连,第四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固连,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四中轴,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六中轴,第四中轴与第一圆盘刷固定连接,第六中轴与第二圆盘刷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开合运动控制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开合运动;当灯芯处于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之间时,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开合运动,旋转结构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设计,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电机输出轴与第三中轴通过锥齿轮相互垂直的传动,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能够将导丝沿竖直方向初次捋直;
[0020] 传输机构将灯芯传输至第二捋直装置处,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将导丝进行二次捋直,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将导丝进行再次捋直,经过了3次捋直,导丝完全贴合于排气管上;
[0021] 传输机构将灯芯继续传送至卷曲装置处,卷曲装置中开合结构通过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齿条沿第一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分别控制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移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五连接板固连,第三固定板与第六连接板固连,第五连接板与第一滑动轴承外圈固连,第六连接板与第二滑动轴承外圈固连,第一滑动轴承外圈与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之间设有滚珠和保持架,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与第三长轴固定连接,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为旋转运动,第一滑动轴承外圈为往复摇摆运动,同理,第二滑动轴承内圈为旋转运动,第二滑动轴承外圈为往复摇摆运动;当灯芯处于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之间时,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三圆盘刷、四圆盘刷的开合运动,旋转结构通过齿轮的设计,使得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夹住排气管,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将导丝缠绕在排气管上。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第一捋直装置主视图;
[0024] 图3为第一捋直装置左视图;
[0025] 图4为第一捋直装置后视图;
[0026] 图5为第二捋直装置主视图;
[0027] 图6为第二捋直装置左视图;
[0028] 图7为卷曲装置主视图;
[0029] 图8为卷曲装置左视图;
[0030] 图9为卷曲装置后视图;
[0031] 图10为传输机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传输机构俯视图;
[0033] 图12为灯芯示意图;
[0034] 图13为第一齿条示意图;
[0035] 图14为图13中A‐A方向剖视图;
[0036] 图中:1‐灯丝,2‐灯丝支架,3‐芯柱,4‐导丝,5‐排气管,6‐灯芯,7‐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支架,9‐第一电机输出轴,10‐第一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二中轴,14‐第二锥齿轮,15‐第三锥齿轮,16‐第三中轴,17‐第一链轮,18‐第一链条传送带,19‐第二链轮,20‐第四中轴,21‐第一连接板,22‐第一圆盘刷,23‐第四锥齿轮,24‐第五中轴,25‐第三链轮,26‐第二链条传送带,27‐第四链轮,28‐第六中轴,29‐第二连接板,30‐第二圆盘刷,31‐第一气缸,32‐第一气缸推杆,33‐第一齿条,34‐第一短柄,35‐第一齿轮区,36‐第一连接条,37‐第一滑块,38‐第一固定板,39‐第一凹槽,40‐第一短轴,41‐第二短轴,42‐第三短轴,43‐第四短轴,44‐第一支撑杆,45‐第一扇形齿轮,46‐第二支撑杆,47‐第二扇形齿轮,48‐第三支撑杆,49‐第四支撑杆,50‐第二固定板,51‐第五短轴,52‐第六短轴,53‐第三固定板,54‐第七短轴,55‐第八短轴,56‐第三连接板,57‐第四连接板,58‐第一限位块,59‐第二限位块,60‐第一固定板支架,61‐第一气缸支架,62‐第四中轴加长段,63‐第六中轴加长段,64‐第五圆盘刷,65‐第六圆盘刷,201‐第二电机,202‐第二电机支架,203‐第二电机输出轴,204‐第三齿轮,205‐第四齿轮,206‐第五齿轮,207‐第一长轴,208‐第二长轴,209‐第一万向节,210‐第二万向节,211‐第一滚动轴承,212‐第一滚动轴承内圈,213‐第一滚动轴承外圈,214‐第二滚动轴承,215‐第二滚动轴承内圈,216‐第二滚动轴承外圈,217‐第三长轴,218‐第四长轴,219‐第一保护套,220‐第二保护套,221‐第三圆盘刷,222‐第四圆盘刷,
223‐第一夹板,224‐第二夹板,225‐第一夹板连接条,226‐第二夹板连接条,301‐传输台,
302‐传输带,303‐第九链轮,304‐第十链轮,305‐第四电机输出轴,306‐第四电机支架,307‐第五电机输出轴,308‐第五电机支架,309‐支撑架,310‐第一连接条,311‐第二连接条,312‐灯芯架,313‐灯芯凹槽,401‐传输机构,402‐第一捋直装置,403‐第二捋直装置,404‐卷曲装置,405‐卷曲装置支架,406‐捋直装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0038] 一种用于扣丝封排机的整形机构,包括传输机构、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通过卷曲装置支架固定,卷曲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分别通过捋直装置支架固定,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位于传输机构上方,所述第二捋直装置位于第一捋直装置、卷曲装置之间。
[0039]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台,传输台为圆环形结构,传输台上设有传输带、第九链轮、第十链轮,所述传输带为环形链条,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端,第九链轮、第十链轮均与传输带相啮合,所述第九链轮设有中心孔,第四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九链轮的中心孔,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九链轮固定连接,第四电机通过第四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第十链轮设有中心孔,第五电机输出轴贯穿第十链轮的中心孔,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十链轮固定连接,第五电机通过第五电机支架固定于传输台上,所述传输带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8个,支撑架以传输带为中心两两对称分布,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为矩形结构,第二连接条为圆环形结构,第一连接条一端与传输带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条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条与传输台接触;所述传输带上均匀设有灯芯架,灯芯架为圆柱形结构,灯芯架上端设有灯芯凹槽;所述灯芯包括芯柱,芯柱上设有灯丝支架,灯丝支架上设有灯丝,芯柱下方延伸出排气管、导丝,导丝围绕排气管分布,所述排气管下端位于灯芯凹槽中。
[0040] 所述第一捋直装置包括旋转结构、开合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第一电机支架上,第一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下端部,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大小相同,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中轴,第二中轴的上端部与第一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中轴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锥齿轮;
[0041] 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三锥齿轮上设有第三中轴,第三中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一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二链轮相啮合,第二链轮上设有第四中轴,第四中轴贯穿第一连接板后与第一圆盘刷相连,第四中轴与第二链轮、第一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四中轴与第一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
[0042] 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垂直设置,第四锥齿轮上设有第五中轴,第五中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三链轮与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上端相啮合,第二链条传送带的下端与第四链轮相啮合,第四链轮上设有第六中轴,第六中轴贯穿第二连接板后与第二圆盘刷相连,第六中轴与第四链轮、第二圆盘刷为固定连接,第六中轴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
[0043]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杆的下端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包括第一短柄、第一齿条区、第一连接条、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条位于第一齿条的背面中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T字形,第一连接条的下端和第一滑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短轴、第二短轴、第三短轴、第四短轴,第一短轴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短轴与第一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三短轴与第二扇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第四短轴与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一侧相啮合,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区的另一侧相啮合,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五短轴、第六短轴,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七短轴、第八短轴,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五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六短轴可活动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七短轴可活动连接,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八短轴可活动连接;
[0044]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连接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均为海绵丝圆盘刷。
[0045] 所述第二捋直装置包括第一捋直装置、第四中轴加长段、第六中轴加长段、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所述第四中轴加长段与第四中轴固定连接,第六中轴加长段与第六中轴固定连接,第五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六圆盘刷与第一圆盘刷结构相同,第五圆盘刷套设于第四中轴加长段上,第六圆盘刷套设于第六中轴加长段上。
[0046] 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卷曲结构、开合结构,卷曲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第二电机支架上,第二电机支架下方延伸出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二电机输出轴下端设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上设有第一长轴,第五齿轮上设有第二长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分别与第二电机支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长轴与第三长轴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第二长轴与第四长轴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第一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一滚动轴承内圈、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一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一长轴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节下方设有第二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包括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位于第二滚动轴承内圈、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第二滚动轴承内圈与第二长轴固定连接,第一保护套套设于第三长轴上,第一保护套与第三长轴固定连接,第三圆盘刷套设于第一保护套上,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一夹板通过第一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第二保护套套设于第四长轴上,第二保护套与第四长轴固定连接,第四圆盘刷套设于第二保护套上,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与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板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滚动轴承外圈之间设有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与第三固定板、第二滚动轴承外圈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板支架与第一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与第二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外层为毛毡材质。
[0047] 传输带、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均为匀速运动,传输带带动灯芯依次经过第一捋直装置、第二捋直装置、卷曲装置。
[0048] 使用说明:首先将灯芯置于传输机构中的灯芯架中,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带动传输带旋转,第一捋直装置中的开合结构通过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齿条沿第一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分别控制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移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连接板固连,第三固定板与第四连接板固连,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连,第四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固连,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四中轴,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六中轴,第四中轴与第一圆盘刷固定连接,第六中轴与第二圆盘刷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开合运动控制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开合运动;当灯芯处于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之间时,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开合运动,旋转结构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设计,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电机输出轴与第三中轴通过锥齿轮相互垂直的传动,使得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能够将导丝沿竖直方向初次捋直;
[0049] 传输机构将灯芯传输至第二捋直装置处,第五圆盘刷、第六圆盘刷将导丝进行二次捋直,第一圆盘刷、第二圆盘刷将导丝进行再次捋直,经过了3次捋直,导丝完全贴合于排气管上;
[0050] 传输机构将灯芯继续传送至卷曲装置处,卷曲装置中开合结构通过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一齿条沿第一固定板上下移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分别控制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左右移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五连接板固连,第三固定板与第六连接板固连,第五连接板与第一滑动轴承外圈固连,第六连接板与第二滑动轴承外圈固连,第一滑动轴承外圈与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之间设有滚珠和保持架,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与第三长轴固定连接,第一滑动轴承内圈为旋转运动,第一滑动轴承外圈为往复摇摆运动,同理,第二滑动轴承内圈为旋转运动,第二滑动轴承外圈为往复摇摆运动;当灯芯处于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之间时,第一气缸的往复运动控制第三圆盘刷、四圆盘刷的开合运动,旋转结构通过齿轮的设计,使得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夹住排气管,第三圆盘刷、第四圆盘刷将导丝缠绕在排气管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