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用电放线工具

申请号 CN201610114173.5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731174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申请人 刘伟华; 发明人 高锐;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单人用电 力 放线工具,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中 心轴 转动安装有转盘,中心轴上滑动套装有 手柄 ,手柄与中心轴之间设有 锁 紧装置,手柄通过 连杆 机构 上下驱动连接有能在转盘中部和边部之间移动的至少两个 支撑 件,底座上还安装有间隔设置在线缆输出轨迹两侧的矫正轮,底座上安装有与矫正轮配合的行程 传感器 ,底座上还安装有与行程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器。采用这种结构的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结构合理,能够辅助线缆放线,放出线缆的线型较直,一人就能操作,省时省力,且能对放出线缆的长度进行计数,特别适合对硬质线缆放线时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单人用电放线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中心轴(2)转动安装有转盘(3),中心轴(2)上滑动套装有手柄(4),手柄(4)与中心轴之间设有紧装置,手柄(4)通过连杆机构(5)上下驱动连接有能在转盘(3)中部和边部之间移动的至少两个支撑件(6),底座(1)上还安装有间隔设置在线缆(7)输出轨迹两侧的矫正轮(8),底座(1)上安装有与矫正轮(8)配合的行程传感器(9),底座(1)上还安装有与行程传感器(9)电连接的处理器(10),处理器(10)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器(11),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轴向设置在中心轴(2)外壁的滑槽(12),滑槽(12)与中心轴(2)的内腔(13)连通,滑槽(12)两侧的内腔壁上均布有定位齿(14),手柄(4)上安装有延伸进内腔(13)中的按钮(15),按钮15内端设有与定位齿(14)配合的定位爪(16),手柄(4)上安装有将定位爪(16)压紧定位齿(14)的弹簧(17),矫正轮(8)和转盘(3)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将在线盘上高度不同而输出方向不同的线缆自动调整到与矫正轮(8)对应线缆轨迹一致的调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其特征是:线缆左右两侧设有矫正轮,线缆上下两侧也设有矫正轮。

说明书全文

单人用电放线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架设或铺设各种供电线路并保证各供电线路的正常供电,供电线路主要由各种供电线缆连接的各种电力控制设备构成。其中,电力控制设备中也架设有各种供电线缆,这种供电线缆从材质硬度上,可以大致分为硬质线缆和软质线缆。软质线缆就是线缆的绝缘皮及线芯都比较柔软,不易成型,一般适合多股线缆扎定型后进行电力连接。相反的,硬质线缆就是线缆的绝缘皮和线芯都相对较硬,一般受力后才能弯曲变向,容易成型,一般单股硬质线缆即可独立进行电力连接。正是由于上述区别,目前,在电力控制设备中,硬质线缆已基本取代软质线缆。无论使用哪种线缆,在架设或铺设线缆时一般都是从沿线盘盘线方向对线缆进行放线。由于没用专用的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放线时都是由工人手动进行放线,至少一人拉住线缆线头,另外至少一人转动线缆线盘,这样不但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而且拉出的硬质线缆不但不直,而且并不知道实际放出了多少长度的线缆,不便于使用。在实际使用中,有的工人图省事,会采用将线缆线盘轴向平固定放置,然后拉动线缆线盘内圈外圈线头沿线盘轴向前进,从而实现快速放线的目的。这种放线方式的弊端在于放出的线缆是螺旋状的,在架设或铺设时不但不利于高空架设,也会阻碍在管道内顺利穿线,在铺设或架设后,会导致硬质线缆扭曲(俗称扭劲),不但不利于线缆的结构强度和寿命,也不利于电力的顺利传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辅助线缆放线,放出线缆的线型较直,一人就能操作,省时省力,且能对放出线缆的长度进行计数的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中心轴转动安装有转盘,中心轴上滑动套装有手柄,手柄与中心轴之间设有紧装置,手柄通过连杆机构上下驱动连接有能在转盘中部和边部之间移动的至少两个支撑件,底座上还安装有间隔设置在线缆输出轨迹两侧的矫正轮,底座上安装有与矫正轮配合的行程传感器,底座上还安装有与行程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0005] 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是通过可调式内支撑竖向旋转进给结构和两侧滚动式矫正结构来实现能够辅助线缆放线,放出线缆的线型较直,一人就能操作,省时省力,且能对放出线缆的长度进行计数的。
[0006] 可调式内支撑竖向旋转进给在原理上,主要是指硬质线缆线盘是通过内支撑方式进行支撑固定,其支撑力度可调,也就是可以支撑不同内径的线盘,并且线盘轴向竖直设置并通过旋转方式进行线缆进给,也就是放线的。在结构上主要包括通过竖直中心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转盘,这样,转盘就可以在中心轴的支撑下,在底座上方绕中心轴自由转动。中心轴上滑动套装有手柄,手柄可以沿中心轴上下自由滑动。手柄和中心轴之间设有锁紧装置,通过操作锁紧装置,可以将手柄定位在所经过中心轴的任意位置。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支撑件可以在转盘中部和边部之间滑动。转盘和手柄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这样,当手柄沿中心轴上下滑动时,手柄将通过连杆机构推动支撑件从转盘中部向转盘边部移动,简称为外张,反之,则拉动支撑件由转盘边部向中部移动,简称为内缩。因此,通过调整手柄在中心轴上的高度,就可以控制或调整支撑件在转盘径向上的位置,也就是控制支撑件外张或内缩的程度。将支撑件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在移动手柄时,手柄将驱动各支撑件同步动作,这样可以保证外张或内缩进给量的一致。
[0007] 在使用时,先将硬质线缆线盘沿中心轴套装到所有支撑件外部,然后将解锁手柄和中心轴,并沿中心轴向下推动手柄。此时,手柄会通过连杆机构推动支撑件向线盘内壁靠近。当支撑件顶在线盘内壁上并压紧时,将手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中心轴上即可,此时,线盘因为支撑件的支撑式夹紧而固定在转盘或中心轴上。因为各支撑件在手柄驱动下的动作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保证线盘被夹紧后与中心轴同轴。即使各支撑件的移动不是完全一致,在受力外张后,可以保证对线盘的支撑式夹紧固定。此时线盘与中心轴不同轴,但不影响线缆放线。需要放线时,将线盘外侧的线缆头向外牵拉,即可通过线盘驱动线盘绕中心轴转动,这样线盘在受力旋转的同时就会带动外侧的线缆向外进给,也就是向外放线。
[0008] 放线完毕,解除手柄锁定,并沿中心轴向上拉动手柄,此时各支撑件在手柄带动下向中心轴移动,也即开始内缩。当支撑件远离线盘内壁时,将手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中心轴上,此时可以轻松将剩余线盘从转盘上取下。下次使用时,直接将线盘沿中心轴套装到所有支撑件外侧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操作非常简单。因为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对线盘采用了可外张可内缩的夹紧固定结构,因此可以对各种内径的线盘进行夹紧固定及放线,通用性较好。
[0009] 两侧滚动式矫正结构是指从线盘输出的线缆两侧设置有滚动式矫正结构,在输出线缆的同时对线缆进行滚动式挤压,从而实现矫正输出线缆线型,使输出线缆保持直线型或接近直线型的作用。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矫正轮,矫正轮分别位于线缆输出轨迹的两侧,每侧的矫正轮负责对该侧的线缆部分进行挤压矫正。当线缆从两侧矫正轮之间穿过时,如果线缆出现弯曲或变形,对应侧的矫正轮就会对该部分线缆进行挤压以纠正其形状,相当于有一双滑动的手在时刻捋直线缆,有助于线缆输出较直的线型。
[0010] 底座上还安装有行程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矫正轮进的转动里程进行监测,也就是对输出线缆的长度进行检测,并将里程数传送给处理器处理。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器,处理器通过显示器将里程数显示出来,也就是放出线缆的长度,非常直观。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在使用时,只需将线缆从圆锥管、矫正轮上拉出即可,操作非常简单,一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轴向设置在中心轴外壁的滑槽,滑槽与中心轴的内腔连通,滑槽两侧的内腔壁上均布有定位齿,手柄上安装有延伸进内腔中的按钮,按钮内端设有与定位齿配合的定位爪,手柄上安装有将定位爪压紧定位齿的弹簧
[0012] 因为滑槽沿中心轴轴向延伸,因此可以保证手柄沿中心轴轴向移动的同时,手柄上延伸进滑槽内的按钮也能同时沿中心轴轴向移动。滑槽两侧内腔壁上的定位齿和按钮内端的定位爪是本锁紧装置的关键部件,两者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压紧在一起,也就是相对固定在一起。定位爪和定位齿固定后,与定位爪连接的按钮也就将手柄固定在了中心轴上,也就实现了对手柄和中心轴的锁紧定位作用。需要解锁时,只需向中心轴方向按压按钮,按钮即可克服弹簧弹力而驱动定位爪远离定位齿,此时定位爪与定位齿没有任何力的相互作用,处于自由状态,也即锁定解除,操作非常简单。
[0013]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端与手柄铰接下端与支撑件铰接的主动杆,主动杆上端靠近中心轴、下端远离中心轴倾斜设置。
[0014] 因为主动杆两端与手柄和支撑件都是铰接关系,因此不但可以使手柄通过主动杆将力传递给支撑件,还可以通过铰接配合关系实现手柄竖直上下的力向驱动支撑件在转盘中部和边部水平移动的水平方向力的转变,也即力的变向。将主动杆作上述倾斜设置,可以保证手柄只能驱动支撑件在主动杆的上铰接点外围移动,避免了因主动杆垂直时,也即上下铰接点垂直对齐时,因没有倾斜分力而无法驱动支撑件移动,也即进入驱动死,还有效避免了主动杆上端向外倾斜、下端向内(中心轴)倾斜,而导致只能驱动支撑件内缩不能驱动支撑件外张的弊端,也即是不能夹紧固定线盘的弊端。
[0015] 作为改进,转盘上设有与支撑件水平移动轨迹对应的滑道,滑道内设有只能沿滑道滑动且与支撑件下部固接的滑杆。
[0016] 因为滑杆只能沿滑道轴向滑动,而滑道由于支撑件原本的移动轨迹相对应,因此滑杆与支撑件固接后,不但可以为支撑件提供稳固的支撑,也就保证了支撑件对线盘的稳定支撑,而且可以使支撑件沿着固定的方向外张或内缩,也即不易偏向,保证了整个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的使用可靠性。
[0017] 作为改进,矫正轮和转盘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将在线盘上高度不同而输出方向不同的线缆自动调整到与矫正轮对应线缆轨迹一致的调向装置。
[0018] 线盘一般都是圆环状的,都是有厚度的,安装到转盘上后线盘就具有了一定高度,这就导致每个高度上的线缆向外输出时的方向或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中具有对线缆线型进行调整的矫正轮,因此为了使矫正轮纠正后的线缆具有较直的线型,在转盘和矫正轮之间的线缆轨迹上必须设置对线缆轨迹进行调向的装置。调向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不同高度线盘位置上输出的线缆,也即输入方向各不相同的线缆进行调向,使之在输出时都能以相同或接近相同的输入方向或角度输入到矫正轮之间,有助于输出较直线型的线缆。很明显,当调向装置输出线缆的方向与矫正轮之间线缆的方向同向时,辅助效果最好。
[0019]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调向装置包括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喇叭状圆锥管,圆锥管内壁中部均匀环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调向辊。
[0020] 因为圆锥管呈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喇叭状,因此圆锥管内壁是逐渐内缩且圆滑过渡的。当线盘上的线缆经圆锥管穿入矫正轮之间时,即使线盘上不同高度线缆的输出方向或角度不同,经过圆锥管圆滑过渡内壁的引导或调整,都会变成同一方向或角度从圆锥管出口输出,也即与矫正轮之间的线缆轨迹方向一致。这样,即使线盘直径、高度不同,经过圆锥管调向后,可以保证各线盘线缆以同样的方向或角度输入矫正轮之间,不但通用性更强,也起到了对线缆的初步整形,使矫正轮对线缆的二次矫正更加轻松和顺畅,有助于最终输出线型更直的线缆。因为圆锥管呈圆滑过渡的喇叭状,因此圆锥管内壁中部(沿轴向)对线缆调向的施力最大,此处对线缆的摩擦力也最大,不利于线缆表层绝缘的完整性。在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中,圆锥管内壁中部安装有调向辊,调向辊的数量为多个,沿圆锥管内壁中部环形设置,且调向辊的转动方向与线缆移动方向相配合。这样,线缆在经过圆锥管中部时,调向辊将通过滚动方式与线缆接触并进行调向,大大减小了调向时对线缆的摩擦力,不但线缆移动更顺畅,也保证了线缆绝缘层的完整性。
[0021] 作为改进,圆锥管入口和出口的内壁上也均匀环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调向辊。
[0022] 在圆锥管入口和出口内壁上设置调向辊后,可以大大减小圆锥管入口和出口对线缆的摩擦力,工作原理及作用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细述。
[0023]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向辊中间较细两端较粗,各相邻调向辊首尾对接成内圈为圆形的环。
[0024] 将调向辊设置得中部较细两端较粗且圆滑过渡,也就是将调向辊的轴向轮廓线设置成中间凹两端凸的弧线或弧段。因为相邻的调向辊都是依次对接且环设在圆锥管内壁上,因此,各调向辊内侧轴向轮廓线能够衔接成一圈,也就是说各弧段能够连接成一环体,且该环体为圆形。这样,对于各调向辊构成的环体内圈而言,就相当于一个无缝衔接的辊环。因此,无论从哪个方向或角度进入圆锥管的线缆,都有对应的一个或两个调向辊与之转动配合,保证了线缆移动的顺畅性和绝缘表层的完整性。
[0025]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行程传感器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霍尔传感器和固设在矫正轮转轴上与霍尔传感器对应的磁
[0026] 矫正轮转动时,与矫正轮同轴转动的磁块每转一周会向霍尔传感器触发一次,这样处理器就可以通过霍尔传感器记录矫正轮的圈数,然后乘以矫正轮的周长就可以计算出矫正轮转动的行程,也就是线缆放出的长度。霍尔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细述。
[0027] 作为改进,线缆左右两侧设有矫正轮,线缆上下两侧也设有矫正轮。
[0028] 线缆左右两侧的矫正轮可以对线缆在左右方向上的弯曲或变形进行纠正,线缆上下两侧的矫正轮可以对线缆上下方向上的弯曲或变形进行纠正,这样可以保证线缆能够输出较直的线型。
[0029]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结构合理,能够辅助线缆放线,放出线缆的线型较直,一人就能操作,省时省力,且能对放出线缆的长度进行计数,特别适合对硬质线缆放线时使用。附图说明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锥管和调向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所示,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主要包括一个可调式内支撑竖向旋转进给结构和一个两侧滚动式矫正结构。其中,可调式内支撑竖向旋转进给结构在原理上,是指硬质线缆线盘是通过内支撑线盘内圈的方式进行支撑固定,其支撑力度可调,也就是可以支撑不同内径的线盘,并且线盘轴向竖直设置并通过旋转方式进行线缆7进给,也就是放线的。在结构上主要包括通过竖直中心轴2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的转盘3,这样,转盘3就可以在中心轴2的支撑下,在底座1上方绕中心轴2自由转动。中心轴2上滑动套装有手柄4,手柄4为圆管状,可以沿中心轴上下自由滑动。手柄和中心轴之间设有锁紧装置,通过操作锁紧装置,可以将手柄4定位在所经过中心轴2的任意位置。转盘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图中只显示了其中的两个。支撑件6可以在转盘3中部和边部之间滑动,也就是从靠近中心轴方向向远离中心轴方向滑动。转盘3和手柄4通过连杆机构5连接在一起,这样,当手柄4沿中心轴2上下滑动时,手柄将通过连杆机构5推动支撑件从转盘中部向转盘边部移动,简称为外张,反之,则拉动支撑件由转盘边部向中部移动,简称为内缩。因此,通过调整手柄在中心轴上的高度,就可以控制或调整支撑件在转盘径向上的位置,也就是控制支撑件外张或内缩的程度。将支撑件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在移动手柄时,手柄将驱动各支撑件同步动作,这样可以保证外张或内缩进给量的一致,也就是保证固定后的线盘与中心轴同轴。
[0032] 转盘3上设有与支撑件6水平移动轨迹对应的滑道19,滑道19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或倒梯形。滑道19内设有只能沿滑道滑动且与支撑件下部固接的滑杆20。因为滑杆20只能沿滑道19轴向滑动,而滑道19由于支撑件6原本的移动轨迹相对应,因此滑杆与支撑件固接后,不但可以为支撑件6提供稳固的支撑,也就保证了支撑件对线盘的稳定支撑,而且可以使支撑件6沿着固定的方向外张或内缩,也即不易偏向,保证了整个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的使用可靠性。
[0033] 在使用时,先将硬质线缆线盘沿中心轴2套装到所有支撑件6外部,然后将解锁手柄4和中心轴2,并沿中心轴2向下推动手柄4。此时,手柄会通过连杆机构5推动支撑件向线盘内壁靠近。当支撑件顶在线盘内壁上并压紧时,将手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中心轴上即可,此时,线盘因为支撑件6的支撑式夹紧而固定在转盘3或中心轴2上。因为各支撑件在手柄驱动下的动作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保证线盘被夹紧后与中心轴同轴。即使各支撑件的移动不是完全一致,在受力外张后,可以保证对线盘的支撑式夹紧固定。此时线盘与中心轴2不同轴,但不影响线缆7放线。需要放线时,将线盘外侧的线缆头向外牵拉,即可通过线盘驱动线盘绕中心轴转动,这样线盘在受力旋转的同时就会带动外侧的线缆向外进给,也就是向外放线。
[0034] 放线完毕,解除手柄4锁定,并沿中心轴2向上拉动手柄4,此时各支撑件6在手柄带动下向中心轴移动,也即开始内缩。当支撑件远离线盘内壁时,将手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中心轴2上,此时可以轻松将剩余线盘从转盘上取下。下次使用时,直接将线盘沿中心轴套装到所有支撑件外侧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操作非常简单。因为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对线盘采用了可外张可内缩的夹紧固定结构,因此可以对各种内径的线盘进行夹紧固定及放线,通用性较好。
[0035] 两侧滚动式矫正结构是指从线盘输出的线缆7两侧设置有滚动式矫正结构,在输出线缆7的同时对线缆7进行滚动式挤压,从而实现矫正输出线缆线型,使输出线缆保持直线型或接近直线型的作用。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矫正轮8,矫正轮8分别位于线缆7输出轨迹的两侧,每侧的矫正轮8负责对该侧的线缆部分进行挤压矫正。当线缆从两侧矫正轮之间穿过时,如果线缆出现弯曲或变形,对应侧的矫正轮就会对该部分线缆进行挤压以纠正其形状,相当于有一双滑动的手在时刻捋直线缆,有助于线缆输出较直的线型。在本实施例中,线缆7左右两侧设有矫正轮8,线缆7上下两侧也设有矫正轮8。线缆左右两侧的矫正轮可以对线缆在左右方向上的弯曲或变形进行纠正,线缆上下两侧的矫正轮可以对线缆上下方向上的弯曲或变形进行纠正,这样可以保证线缆能够输出较直的线型。
[0036] 底座1上还安装有行程传感器9,行程传感器9的主要作用是对矫正轮进的转动里程进行监测,也就是对输出线缆的长度进行检测。底座1上还安装有与行程传感器9电连接的处理器10,行程传感器9会将里程数传送给处理器10处理。处理器10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器11,处理器通过显示器将里程数显示出来,也就是放出线缆的长度,非常直观。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在使用时,只需将线缆从圆锥管、矫正轮上拉出即可,操作非常简单,一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7]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包括轴向设置在中心轴2外壁的滑槽12,滑槽12与中心轴2的内腔连通,滑槽12两侧的内腔壁上均布有定位齿14。手柄4上安装有延伸进内腔13中的按钮15,按钮15内端设有与定位齿14配合的定位爪16,手柄4上安装有将定位爪压紧定位齿的弹簧17。因为滑槽12沿中心轴轴向延伸,因此可以保证手柄沿中心轴轴向移动的同时,手柄4上延伸进滑槽12内的按钮15也能同时沿中心轴轴向移动。滑槽12两侧内腔壁上的定位齿14和按钮内端的定位爪16是本锁紧装置的关键部件,两者在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压紧在一起,也就是相对固定在一起。定位爪和定位齿固定后,与定位爪连接的按钮也就将手柄固定在了中心轴上,也就实现了对手柄和中心轴的锁紧定位作用。需要解锁时,只需向中心轴方向按压按钮,按钮即可克服弹簧弹力而驱动定位爪远离定位齿,此时定位爪与定位齿没有任何力的相互作用,处于自由状态,也即锁定解除,操作非常简单。
[0038]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5包括上端与手柄4铰接下端与支撑件6铰接的主动杆18,主动杆18上端靠近中心轴、下端远离中心轴倾斜设置。因为主动杆18两端与手柄4和支撑件6都是铰接关系,因此不但可以使手柄通过主动杆将力传递给支撑件,还可以通过铰接配合关系实现手柄竖直上下的力向驱动支撑件在转盘中部和边部水平移动的水平方向力的转变,也即力的变向。将主动杆18作上述倾斜设置,可以保证手柄4只能驱动支撑件6在主动杆
18的上铰接点外围移动,避免了因主动杆18垂直时,也即上下铰接点垂直对齐时,因没有倾斜分力而无法驱动支撑件6移动,也即进入驱动死角,还有效避免了主动杆18上端向外倾斜、下端向内(中心轴)倾斜,而导致只能驱动支撑件内缩不能驱动支撑件外张的弊端,也即是不能夹紧固定线盘的弊端。
[0039] 在本实施例中,矫正轮8和转盘3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将在线盘上高度不同而输出方向不同的线缆自动调整到与矫正轮对应线缆轨迹一致的调向装置。线盘一般都是圆环状的,都是有厚度的,安装到转盘上后线盘就具有了一定高度,这就导致每个高度上的线缆7向外输出时的方向或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中具有对线缆线型进行调整的矫正轮8,因此为了使矫正轮8纠正后的线缆7具有较直的线型,在转盘3和矫正轮8之间的线缆轨迹上必须设置对线缆轨迹进行调向的装置。调向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不同高度线盘位置上输出的线缆7,也即输入方向各不相同的线缆进行调向,使之在输出时都能以相同或接近相同的输入方向或角度输入到矫正轮之间,有助于输出较直线型的线缆。很明显,当调向装置输出线缆的方向与矫正轮之间线缆的方向同向时,辅助效果最好。
[0040] 调向装置包括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喇叭状圆锥管21,圆锥管21内壁中部均匀环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调向辊22。因为圆锥管21呈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喇叭状,因此圆锥管21内壁是逐渐内缩且圆滑过渡的。当线盘上的线缆经圆锥管21穿入矫正轮之间时,即使线盘上不同高度线缆的输出方向或角度不同,经过圆锥管21圆滑过渡内壁的引导或调整,都会变成同一方向或角度从圆锥管21出口输出,也即与矫正轮8之间的线缆轨迹方向一致。这样,即使线盘直径、高度不同,经过圆锥管21调向后,可以保证各线盘线缆以同样的方向或角度输入矫正轮之间,不但通用性更强,也起到了对线缆7的初步整形,使矫正轮对线缆7的二次矫正或整形更加轻松和顺畅,有助于最终输出线型更直的线缆。因为圆锥管呈圆滑过渡的喇叭状,因此圆锥管内壁中部(沿轴向)对线缆调向的施力最大,此处对线缆的摩擦力也最大,不利于线缆表层绝缘的完整性。在本单人用电力放线工具中,圆锥管内壁中部安装有调向辊22,调向辊22的数量为多个,沿圆锥管21内壁中部环形设置,且调向辊的转动方向与线缆移动方向相配合。这样,线缆在经过圆锥管中部时,调向辊将通过滚动方式与线缆接触并进行调向,大大减小了调向时对线缆的摩擦力,不但线缆移动更顺畅,也保证了线缆绝缘层的完整性。
[0041] 圆锥管入口和出口的内壁上也均匀环设有与线缆滚动配合调向辊22,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圆锥管入口和出口对线缆的摩擦力,工作原理及作用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细述。
[0042] 如图2所示,调向辊22中间较细两端较粗,各相邻调向辊22首尾对接成内圈为圆形的环。将调向辊设置得中部较细两端较粗且圆滑过渡,也就是将调向辊的轴向轮廓线设置成中间凹两端凸的弧线或弧段。因为相邻的调向辊都是依次对接且环设在圆锥管内壁上,因此,各调向辊内侧轴向轮廓线能够衔接成一圈,也就是说各弧段能够连接成一环体,且该环体为圆形。这样,对于各调向辊构成的环体内圈而言,就相当于一个无缝衔接的辊环。因此,无论从哪个方向或角度进入圆锥管的线缆,都有对应的一个或两个调向辊与之转动配合,保证了线缆移动的顺畅性和绝缘表层的完整性。
[0043] 在本实施例中,行程传感器9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霍尔传感器23和固设在矫正轮转轴上与霍尔传感器23对应的磁块24。矫正轮8转动时,与矫正轮8同轴转动的磁块24每转一周会向霍尔传感器23触发一次,这样处理器10就可以通过霍尔传感器23记录矫正轮的圈数,然后乘以矫正轮的周长就可以计算出矫正轮转动的行程,也就是线缆放出的长度。霍尔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细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