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896968.6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6270292A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申请人 福州大学; 发明人 陈功振;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侧设置有U型弯曲冲头,所述弯曲冲头两侧之间的宽度由下往上渐变小,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底座,底座中部具有与弯曲冲头下部相配合的凹槽,底座上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 块 ,所述滑块靠近凹槽一端设置有用以顶着U型栓两端的滚轮,所述滑块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楔形面;上模上还设置有一对位于两侧的垂直插板,垂直插板下端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滑块楔形面相配合的斜面以使垂直插板下行时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本发明U型栓冲弯模具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加工时将U型栓的两侧向中间 挤压 变形 一定 角 度,使其回弹后恰好保持垂直状态,保证产品 精度 。
权利要求

1.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侧设置有U型弯曲冲头,所述弯曲冲头两侧之间的宽度由下往上渐变小,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底座,底座中部具有与弯曲冲头下部相配合的凹槽,底座上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所述滑块靠近凹槽一端设置有用以顶着U型栓两端的滚轮,所述滑块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楔形面;上模上还设置有一对位于两侧的垂直插板,垂直插板下端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滑块楔形面相配合的斜面以使垂直插板下行时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冲头两侧的斜度为1~
3°,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于滑块外侧的支撑块,垂直插板下行时支撑块顶着垂直插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周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滑块上侧面设置有用以放置待冲弯直型栓的半圆槽,所述弯曲冲头的外缘也设置有防止冲弯时U型栓跑偏的限位槽,其中一个滑块的半圆槽内设置有顶着直型栓对应端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底面设置有一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伸入滑槽中的止动销,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一端顶着止动销、另一端顶着滑槽侧壁的压簧以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始终顶着U型栓下部的压垫,所述凹槽底部具有用以容纳压垫的沉槽,所述下模中穿设有用以驱动压垫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弯曲冲头中部穿设有用以向下顶出U型栓的顶出杆。
6.一种U型栓的加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长度已截好,两端攻好螺牙的直型栓放入滑块上的半圆槽内,直型栓的一端顶着定位销;(2)上模向下运动,弯曲冲头向下顶压直型栓中部,滚轮顶着直型栓的两端迫使其两端向上弯折以将其压弯成U型栓;(3)在弯曲冲头接近达到下限位置时,垂直插板顶着滑块外端,随着上模继续向下运动垂直插板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使滚轮推动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向中间弯折并贴着弯曲冲头两侧面;(4)加工完成,上模上行,滑块复位。

说明书全文

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U型栓产品生产中中,制品的弯曲回弹不可避免,加工完成后的U型栓回弹后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会外张一定度(一般为1~3°),使得U形栓的精度不足,不利于以后的装配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U型栓产品精度的U型栓冲弯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0004]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侧设置有U型弯曲冲头,所述弯曲冲头两侧之间的宽度由下往上渐变小,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底座,底座中部具有与弯曲冲头下部相配合的凹槽,底座上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所述滑块靠近凹槽一端设置有用以顶着U型栓两端的滚轮,所述滑块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楔形面;上模上还设置有一对位于两侧的垂直插板,垂直插板下端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滑块楔形面相配合的斜面以使垂直插板下行时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冲头两侧的斜度为1~3°,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于滑块外侧的支撑块,垂直插板下行时支撑块顶着垂直插板的外侧。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周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滑块上侧面设置有用以放置待冲弯直型栓的半圆槽,所述弯曲冲头的外缘也设置有防止U型栓冲弯时跑偏的限位槽,其中一个滑块的半圆槽内设置有顶着直型栓对应端的定位销。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底面设置有一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伸入滑槽中的止动销,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一端顶着止动销、另一端顶着滑槽侧壁的压簧以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复位。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始终顶着U型栓下部的压垫,所述凹槽底部具有用以容纳压垫的沉槽,所述下模中穿设有用以驱动压垫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弯曲冲头中部穿设有用以向下顶出U型栓的顶出杆。
[0009] 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U型栓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包括以下步骤:(1)将长度已截好,两端攻好螺牙的直型栓放入滑块上的半圆槽内,直型栓的一端顶着定位销;(2)上模向下运动,弯曲冲头向下顶压直型栓中部,滚轮顶着直型栓的两端迫使其两端向上弯折以将其压弯成U型栓;(3)在弯曲冲头接近达到下限位置时,垂直插板顶着滑块外端,随着上模继续向下运动垂直插板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使滚轮推动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向中间弯折并贴着弯曲冲头两侧面;(4)加工完成,上模上行,滑块复位。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U型栓冲弯模具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加工时将U型栓的两侧向中间挤压变形一定角度,使其回弹后恰好保持垂直状态,保证产品精度。
[001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构造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模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模、2-下模、3-弯曲冲头、4-底座、5-凹槽、6-滑块、7-滚轮、8-垂直插板、9-支撑块、10-半圆槽、11-限位槽、12-定位销、13-滑槽、14-止动销、15-压簧、16-压垫、17-顶出杆、18-U型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2所示,一种U型栓冲弯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下侧设置有U型弯曲冲头3,所述弯曲冲头3两侧之间的宽度由下往上渐变小,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底座4,底座中部具有与弯曲冲头下部相配合的凹槽5,底座4上位于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可往复滑动的滑块6,所述滑块6靠近凹槽一端设置有用以顶着U型栓两端的滚轮7,所述滑块6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楔形面;上模上还设置有一对位于两侧的垂直插板8,垂直插板8下端设置有与对应侧的滑块楔形面相配合的斜面以使垂直插板8下行时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上模下行时,滚轮顶着直型栓的两端,弯曲冲头将直型栓中部下压以形成U型栓,同时垂直插板挤压滑块外端推动滑块向内滑动使得滚轮向中间挤压U型栓的两端,使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向中间变形1~2°,加工完成的U型栓两侧直杆部回弹后均能够保持垂直,两侧直杆部相平行,以保证U型栓的精度。
[00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冲头3两侧的斜度为1~3°,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位于滑块外侧的支撑块9,垂直插板下行时支撑块顶着垂直插板8的外侧。
[00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7周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滑块6上侧面设置有用以放置待冲弯直型栓的半圆槽10,所述弯曲冲头3的外缘也设置有防止U型栓冲弯时跑偏的限位槽11,其中一个滑块的半圆槽内设置有顶着直型栓对应端的定位销12,定位销用以限制直型栓放置的左右位置。
[00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底面设置有一滑槽13,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伸入滑槽13中的止动销14,所述滑槽13内设置有一端顶着止动销14、另一端顶着滑槽侧壁的压簧15以推动滑块6向外滑动复位。
[00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始终顶着U型栓18下部的压垫16,所述凹槽底部具有用以容纳压垫的沉槽,所述下模中穿设有用以驱动压垫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弯曲冲头中部穿设有用以向下顶出U型栓的顶出杆17,加工完成后,上模上行,顶出杆17向下顶出脱料。
[0018] 本发明U型栓冲弯模具的工作过程:(1)将长度已截好,两端攻好螺牙的直型栓放入滑块上面的半圆槽内,直型栓的一端顶着定位销;(2)上模向下运动,弯曲冲头向下顶压直型栓中部,滚轮顶着直型栓的两端迫使其两端向上弯折以将其压弯成U型栓;(3)在弯曲冲头接近达到下限位置时,垂直插板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使滚轮推动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向中间弯折顶着弯曲冲头两侧面;(4)加工完成,上模上行,滑块复位。
[0019] 一种U型栓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U型栓冲弯模具,包括以下步骤:(1)将长度已截好,两端攻好螺牙的直型栓放入滑块上的半圆槽内,直型栓的一端顶着定位销;(2)上模向下运动,弯曲冲头向下顶压直型栓中部,滚轮顶着直型栓的两端迫使其两端向上弯折以将其压弯成U型栓;(3)在弯曲冲头接近达到下限位置时,垂直插板顶着滑块外端,随着上模继续向下运动垂直插板推动滑块向中间滑动,使滚轮推动U型栓的两侧直杆部向中间弯折并贴着弯曲冲头两侧面;(4)加工完成,上模上行,滑块复位,U型栓两侧直杆部回弹至垂直状态。
[0020]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