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线弯线工具

申请号 CN201410732233.0 申请日 2014-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4399842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1
申请人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思新; 谢康; 刘西沉; 陈润新; 周卫兵; 邹嵘; 胡菊香; 秦建春;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电机 转子 扁 铜 线弯线工具,包括上片和下片,上片的上手杆一端的侧面固定有压 块 ,并设有轴孔;下片的下手杆一端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另一侧面固定有 转轴 ,且该端的一边设有凹槽,凹槽与压块对应;下片的转轴装于上片的轴孔内。本发明改进了以前弯线费时、费料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扁铜线弯线线圈形状的 角 度均一致,且不损坏线圈表面绝缘层,提升了转子的制作、修理 质量 ,经现场试验后,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线圈弯制形状一致。
权利要求

1.电机转子线弯线工具,包括上片和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的上手杆一端的侧面固定有压,并设有轴孔;所述下片的下手杆一端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另一侧面固定有转轴,且该端的一边设有凹槽,凹槽与压块对应;下片的转轴装于上片的轴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扁铜线弯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的转轴与上片的轴孔为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扁铜线弯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呈台阶柱状,其小端套装有活套。

说明书全文

电机转子线弯线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扁铜线弯线工具,特别是大型电机转子扁铜线线圈的制作或弯制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扁铜线的电机转子制作线圈比制作圆铜线线圈难度大,特别是大型电机转子扁铜线的弯线过程一直都是电机转子制作、修理的一个难点,耗时耗而且没有专用工具,鉴于扁铜线型号过多且各型号电机转子铜线规格不一,每台电机均需配置一台专用的简易弯线工具,所需材料人工消耗过大。现有简易的弯线工具为一个卡子形状,在弯线时,将扁铜线卡于弯线工具的卡子内,弯制度完全靠个人手感,无法统一。而且还需根据扁铜线规格制作不同型号的弯线工具。如用扳手、老虎钳等工具进行弯制,则还有可能损伤导线表面绝缘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转子线圈弯制工具,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转子扁铜线的弯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0004]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电机转子扁铜线弯线工具,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的上手杆一端的侧面固定有压,并设有轴孔;所述下片的下手杆一端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另一侧面固定有转轴,且该端的一边设有凹槽,凹槽与压块对应;下片的转轴装于上片的轴孔内。
[0005] 进一步地,所述下片的转轴与上片的轴孔为转动配合。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呈台阶柱状,其小端套装有活套。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以前弯线费时、费料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该工具使用后,弯线可一人操作,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扁铜线弯线线圈形状角度均一致,且不损坏线圈绝缘,提升了转子的制作、修理质量,经现场试验后,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线圈弯制形状一致。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中下片结构的主视图。
[0010] 图3是图1中下片结构的俯视图。
[0011] 图4是图1中上片结构的主视图。
[0012] 图5是图1中上片结构的俯视图。
[0013] 图6是本发明中压块装有活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 图7是本发明中活套的局部剖面结构图。
[0015] 图中:1.上片,10.上手杆,11.压块,12.轴孔,2.下片,20.下手杆,21.第一挡块,22.转轴,23.第二挡块,24.凹槽,3.活套,4.扁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7,电机转子扁铜线弯线工具,包括上片1和下片2,所述上片1的上手杆10一端的侧面固定有压块11,并设有轴孔12;所述下片2的下手杆20一端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第一挡块21和第二挡块23,另一侧面固定有转轴22,且该端的一边设有凹槽24,凹槽24与压块11对应;下片2的转轴22装于上片1的轴孔12内。下片2的转轴22与上片1的轴孔12为转动配合。压块11呈台阶柱状,其小端套装有活套3。
[0017]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上片1、下片2采用板制作,第一挡块21、第二挡块23采用圆钢制作,并排间隔焊接固定在下片2上。压块11用圆钢车成台阶柱状,焊接在上片1上,压块11台阶的大端长度与下手杆20的厚度相对应,大端外径与下手杆20凹槽24相对应;压块11台阶的小端长度与活套3长度相对应,小端的外径与活套3内孔直径相对应。
上片1、下片2之间采用转轴22活动连接。活套3采用钢管制成,结构见图7。在使用时,将上片1与下片2打开,扁铜线4从第一挡块21与第二挡块23之间穿过,再放入压块11下,下片2不动,上片1下压,即可完成对扁铜线4的弯制,且弯制角度一致。如需改变扁铜线4弯制角度,可将活套3套于压块11台阶的小端内(即改变压块11的外径),即可改变扁铜线4压制角度(如图6、图7所示)。
[0018]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缩短弯线时间的1/3。作业人数从原来的2-3人减少到1人,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线圈的扁铜线4弯制成品率高,无需返工,弯制线圈的形状一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