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 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申请号 CN201710866299.2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7520291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9
申请人 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勤华;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了一种提高 车身 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 块 、侧整形刀、 正压 料板、下 水 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上模座上,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下模座上;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驱动块相连;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斜楔滑块相连。在传统的正压料板一侧增加了上侧压料板,上侧压料板进行压料时面的法向受 力 ,压料力会更大,压料效果更好;并且不再采用水平分割,不会出现模具薄弱的情况;侧整形刀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侧压料板进行压料,避免了零件整形起皱和外面 缺陷 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侧整形刀、正压料板、下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所述驱动块相连;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所述斜楔滑块相连;所述侧整形刀介于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压料板与所述正压料板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下固定模仁,所述下固定模仁位于所述下模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退回时,所述水平活动模仁退回到位后所述垂直运动模仁再运动。

说明书全文

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车身侧围是汽车车身上最大的外覆盖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冲压零件。此零件产品质量的好坏及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
[0003] 汽车上的一些零件在拉延的冲压度是负角,无法拉延到位。只能通过后工序侧整形模具来实现。侧整形复动机构在汽车模具中比较常见,结构方式也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零件形状、不同的模具空间要求、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定。
[0004] 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侧围上部与顶盖的搭接面以及侧整形复动机构的活动模仁一般都是采用平回退的方式。
[0005] 具体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身侧围模仁整形设备包括:侧斜楔上的整形刀11、活动模仁12、固定模仁13和正压料板14。可见,固定模仁13和活动模仁12的分界面采用水平切割,分割后模仁十分薄弱强度较差。由于固定模仁13与活动模仁12拼接面很薄弱,在模具制作和生产时容易磕碰产生缺口。一旦产生缺口便会导致板件生产时出现零件面品问题,且采用的是正压料板14在压料效果上没有面的法向理想,并且模具加工、装配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能够解决侧整形模具活动模仁强度不足问题及正压料板压料不足问题,从而来解决零件的产品质量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包括:
[0008] 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块、侧整形刀、正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所述驱动块相连;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所述斜楔滑块相连;所述侧整形刀介于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之间。
[0009]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中,所述上侧压料板与所述正压料板相连。
[0010]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中,还包括一下固定模仁,所述下固定模仁位于所述下模座上。
[0011]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中,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退回时,所述水平活动模仁退回到位后所述垂直运动模仁再运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传统的正压料板一侧增加了上侧压料板,上侧压料板进行压料时面的法向受力,压料力会更大,压料效果更好;并且不再采用水平分割,不会出现模具薄弱的情况;侧整形刀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侧压料板进行压料,避免了零件整形起皱和外面缺陷问题。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技术一中在侧整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复动式侧整形设备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 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包括:上模座7、下模座1、上侧压料板5、下侧压料板2、斜楔滑块3、侧整形刀4、正压料板6、下水平活动模仁8、垂直运动模仁9及驱动块10;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5和正压料板6均位于所述上模座7上,所述下侧压料板2、下水平活动模仁8、垂直运动模仁9及驱动块10均位于所述下模座1上;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8和垂直运动模仁9与所述驱动块10相连;所述上侧压料板5和下侧压料板2均与所述斜楔滑块3相连;所述侧整形刀4介于所述上侧压料板5和下侧压料板2之间。
[0019] 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5与所述正压料板6相连。所述复动式侧整形设备还包括一下固定模仁11,所述下固定模仁11位于所述下模座1上。所述驱动块10带动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8和垂直运动模仁9退回时,所述水平活动模仁8退回到位后所述垂直运动模仁9再运动。
[0020] 如图所示,将待压的模具12放置在所述上模座7和下模座1之间。上模驱动C-C断面处设置下模的驱动块10,所述驱动块10上两个位置安装了楔型导板,分别位于A-A断面处和B-B断面处,由它带动所述垂直运动模仁9和下水平活动模仁8按照箭头方向运动。下模部件到位后,正压料板6才开始压料。上模继续向下运动驱动斜楔滑块3运动,上模继续向下,斜楔滑块3上的下侧压料板2和上侧压料板5陆续进行压料,最后则是侧整形刀4进行整形。
[0021] 其中,待压的模具12被压料时如图3所示;当待压的模具12处理完毕后,可将上模座7和下模座1打开,如图4所示,从而方便去除所述待压的模具12。
[0022]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中,在传统的正压料板一侧增加了上侧压料板,上侧压料板进行压料时面的法向受力,压料力会更大,压料效果更好;并且不再采用水平分割,不会出现模具薄弱的情况;侧整形刀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侧压料板进行压料,避免了零件整形起皱和外面缺陷问题。
[0023] 简单的复动机构也能解决板件整形后负角取料,但由于侧围上部的特殊性很难解决模仁强度问题和压料问题。在一些零件造型简单、产品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模仁不会出现局部特别薄弱(局部只有10mm)的情况,避免了模具在铸造、加工过程中出现报废情况。
[0024] 由于局部太薄模具在高速生产时,在受力和模具发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生产中断,本发明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也能保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模具整形处的外观采用了面的法向压料,压料面研配简单、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
[0025]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