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498145.2 申请日 2017-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741048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发明人 叶明; 苏娜娜; 杨柳青; 李井雷; 杨柳; 黄千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降血糖玫瑰茄 发酵 乳的制备方法,是从玫瑰茄中提取 水 提物,利用混合菌种发酵剂发酵玫瑰茄及复原乳的复合奶料,生产玫瑰茄发酵乳,以提高玫瑰茄的利用率,同时评价玫瑰茄发酵乳的降血糖功能。本发明所得的玫瑰茄发酵乳对高脂 饲料 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降血糖功能显著,其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19302-2010的相关规定,其中活菌数含量略高。本发明发酵乳营养丰富、 香味 浓郁,可平衡肠道菌群。
权利要求

1.一种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玫瑰茄提物的制备
取适量玫瑰茄干花蕾,磨碎,以质量比1:1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100℃下提取3次,每次提取两小时,合并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减压蒸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玫瑰茄水提物,贮存备用;
步骤2:发酵剂的制备
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混合,得混合菌种发酵剂;
步骤3: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
将85-90质量份复原乳、0.1-0.3质量份玫瑰茄水提物、6-7质量份麦芽糖醇、1-3质量份低聚异麦芽糖、1-3质量份低聚果糖以及1-2质量份酪蛋白酸钠稳定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
45℃、30MPa下均质15min得混合料液;将所得混合料液加热至90-95℃并保温杀菌20min,随后冷却至42℃得混合乳液;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混合菌种发酵剂,接种后在42-43℃下发酵4-6h,再于4℃下后熟12-24h,即得玫瑰茄发酵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真空冷冻干燥的干燥温度为-55℃,干燥时间为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嗜热链球菌的活性菌含量≥
100亿cfu/克,青春双歧杆菌菌粉的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混合的质量比为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混合菌种发酵剂的添加量为0.1质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混合菌种发酵剂发酵至pH值为4.3-4.5。

说明书全文

一种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属于乳品及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玫瑰茄的花萼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降压、养颜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玫瑰茄含有类黄素、原儿茶酸、花青素、异黄酮素以及丰富的基酸、维生素、糖类、有机酸、无机盐等化学成分,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化、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栓的形成、减少动脉粥状硬化,可有效地预防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玫瑰茄还有保肝、抗癌的作用。在复原乳中添加玫瑰茄花萼提取物,接入发酵剂发酵制备发酵乳,以及评价其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降血糖功能,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为了避免糖尿病人摄入过多糖分从而造成血糖上升,旨在提供一种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降血糖功能。本发明利用益生菌复合发酵剂发酵玫瑰茄及复原乳的复合奶料,生产玫瑰茄发酵乳,以提高玫瑰茄的利用率,同时评价玫瑰茄发酵乳的降血糖功能。
[0004] 本发明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1:玫瑰茄水提物的制备
[0006] 取适量无霉变,质量好的玫瑰茄干花蕾,磨碎,以质量比1:1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100℃下提取3次,每次提取两小时,合并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减压蒸馏(0.1KPa,55℃),真空冷冻干燥(-55℃,24小时)得到粉末状玫瑰茄水提物,贮存备用;
[0007] 步骤2:发酵剂的制备
[0008] 市购保加利亚乳杆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嗜热链球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以质量比2:2:1的比例混合,得混合菌种发酵剂;
[0009] 步骤3: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
[0010] 将85-90质量份复原乳、0.1-0.3质量份玫瑰茄水提物、6-7质量份麦芽糖醇、1-3质量份低聚异麦芽糖、1-3质量份低聚果糖以及1-2质量份酪蛋白酸钠稳定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45℃、30MPa下均质15min得混合料液;将所得混合料液加热至90-95℃并保温杀菌20min,随后冷却至42℃得混合乳液;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0.1质量份混合菌种发酵剂,接种后在42-43℃下发酵4-6h,至pH值为4.3-4.5,再于4℃下后熟12-24h,即得玫瑰茄发酵乳。
[0011]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 1、本发明利用不可被机体吸收的麦芽糖醇代替蔗糖甜味剂,可以控制糖尿病人糖类代谢。
[0013] 2、本发明的玫瑰茄发酵乳中添加了两种低聚糖,作为益生因子的同时也提高了发酵乳的营养价值。
[0014] 3、本发明添加了对人体有益的青春双歧杆菌,而且添加的低聚异麦芽糖粉是人体肠道内有益健康的双歧杆菌的繁殖因子,能促进有益菌群在肠繁殖。
[0015] 3、本方法发酵所得的玫瑰茄发酵乳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 19302-2010的相关规定,其中活菌数含量和酸度略高(活菌数≥107cfu/mL,酸度≥75°T),且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0016] 4、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制成的玫瑰茄发酵乳具有营养丰富,味独特,色泽诱人、口感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0018] 实施例1:
[0019] 本实施例中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0] (1)玫瑰茄花萼水提物的制备
[0021] 取适量玫瑰茄花萼,按1:10质量比加水,在100℃下水温浸提2h,过滤重复提取3次。将玫瑰茄水提液旋蒸后(0.1kpa,55℃),然后真空冷冻干燥(-55℃,24小时)得到粉末状玫瑰茄水提物贮存备用。
[0022] (2)发酵剂的制备
[0023] 市购保加利亚乳杆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嗜热链球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以质量比2:2:1的比例混合,得混合菌种发酵剂;
[0024] (3)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
[0025] 将85质量份复原乳、0.1质量玫瑰茄水提物、6.8质量麦芽糖醇、3质量低聚异麦芽糖、3低聚果糖、2质量酪蛋白酸钠稳定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45℃、30MPa下均质15min得混合料液;将所得混合料液在90-95℃灭菌20min,随后冷却至42℃得混合乳液;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0.1质量份混合菌种发酵剂,接种后在43℃下发酵6h,至pH值为4.3-4.5,再于4℃下后熟12h,即得玫瑰茄发酵乳。
[0026] 本实施例发酵所得玫瑰茄发酵乳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 19302-2010相关规定。
[0027] 实施例2:
[0028] 本实施例中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 (1)玫瑰茄水提物的制备
[0030] 取适量玫瑰茄花萼,按1:10质量比加水,在100℃下水温浸提2h,过滤重复提取3次。将栀子果水提液旋蒸后(0.1kpa,55℃),然后真空冷冻干燥(-55℃,24小时)得到粉末状玫瑰茄水提物,贮存备用。
[0031] (2)发酵剂的制备
[0032] 市购保加利亚乳杆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嗜热链球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以质量比2:2:1的比例混合,得混合菌种发酵剂;
[0033] (3)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
[0034] 将88质量份复原乳或鲜奶、0.2质量玫瑰茄水提物、6.2质量麦芽糖醇、2质量低聚异麦芽糖、2低聚果糖、1.5质量酪蛋白酸钠稳定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45℃、30MPa下均质15min得混合料液;将所得混合料液加热至90-95℃并保温20min杀菌,随后冷却至42℃得混合乳液;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0.1质量份混合菌种发酵剂,接种后在42-43℃下发酵4-6h,至pH值为4.3-4.5,再于4℃下后熟12-24h,即得玫瑰茄发酵乳。
[0035] 本实施例发酵所得玫瑰茄发酵乳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 19302-2010相关规定。
[0036] 实施例3:
[0037] 本实施例中降血糖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8] (1)玫瑰茄水提物的制备
[0039] 取适量玫瑰茄花萼,按1:10质量比加水,在100℃下水温浸提2h,过滤重复提取3次。将玫瑰茄水提液旋蒸后(0.1kpa,55℃),然后真空冷冻干燥(-55℃,24小时)得到粉末状玫瑰茄水提物,贮存备用。
[0040] (2)发酵剂的制备
[0041] 市购保加利亚乳杆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嗜热链球菌(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青春双歧杆菌菌粉(活性菌含量≥100亿cfu/克),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菌粉以质量比2:2:1的比例混合,得混合菌种发酵剂;
[0042] (3)玫瑰茄发酵乳的制备
[0043] 将90质量份复原乳或鲜奶、0.3质量玫瑰茄水提物、6.6质量麦芽糖醇、1质量低聚异麦芽糖、1低聚果糖、1质量酪蛋白酸钠稳定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在45℃、30MPa下均质15min得混合料液;将所得混合料液加热至90-95℃并保温20min杀菌,随后冷却至42℃得混合乳液;向所得混合乳液中接种0.1质量份混合菌种发酵剂,接种后在42-43℃下发酵4-6h,至pH值为4.3-4.5,再于4℃下后熟12-24h,即得玫瑰茄发酵乳。
[0044] 本实施例发酵所得玫瑰茄发酵乳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 19302-2010相关规定。
[0045] 实施例4:降血糖活性评价
[0046] 1、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立、分组
[0047] STZ和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禁食、不禁水12h,在喂食高脂饮食后的第21天、第28天和第35天分别腹腔注射2%STZ(一次性给药),剂量40mg/kg,注射完成后,空腹12h后,尾尖取血,血糖仪测血糖,血糖值大于11mmol/L的小鼠入选糖尿病模型。
[0048] 取8只正常小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生理盐水10ml/kg)、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对照发酵乳(10ml/kg)、玫瑰茄发酵乳组(10ml/kg)和阳性药物组(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给药30d。灌胃结束后摘眼球取血,3000rpm离心5min取血清,利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血清胰岛素水平(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氨基酸(NEFA)、肝糖原磷酸化酶(PYGL)等有关指标的含量。
[0049] aP<0.05,AP<0.01与正常组相比;bP<0.05,BP<0.01与模型组相比。
[0050] 2、动物实验的结果
[0051] 如表1所示,灌胃结束后,摄食玫瑰茄发酵乳和对照酸奶的小鼠血糖分别下降了20.81%和10.87%。结果说明玫瑰茄酸奶对改善高脂饲料和STZ诱导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
[0052] 表1 各组小鼠的血糖(mmol/L)
[0053]
[0054] 小鼠体重的变化见表2所示。研究表明,糖尿病小鼠的体重在给药后被严重限制,并开始比正常小鼠的低。二甲双胍、发酵乳处理后,小鼠的体重有了上升(P<0.05或P<0.01),但发酵乳效果不如二甲双胍显著(P<0.05)。
[0055] 表2 各组小鼠的体重(g)
[0056]
[0057] 小鼠的器官指数见表3所示。与正常组相比,小鼠的肝、脾、肾和胰腺的器官指数在二甲双胍和发酵乳处理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表3),器官指数增加可能是由于小鼠的体重下降。
[0058] 表3 各组小鼠器官指数(%)
[0059]
[0060] 如表4所示,与正常组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LDL-C、TG、TC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或P<0.05),HDL-C的水平显著降低。二甲双胍和发酵乳处理后,血清LDL-C、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的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对照发酵乳和玫瑰茄发酵乳组LDL-C浓度分别降低46.32%、55.88%,TC浓度分别降低43.55%(P<0.05)、49.10%(P<0.01),TG浓度降低26.49%(P<0.05)、33.96%(P<0.05),HDL-C浓度分别升高
37.72%、42.11%。
[0061] 表4 各组小鼠TC、TG、HDL-C和LDL-C的含量(mmol/L)
[0062]
[0063] 如表5所示,模型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正常组(P<0.01)高。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对照发酵乳和玫瑰茄发酵乳处理组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P<0.01),下降率分别为31.70%、7.67%和15.54%(P<0.01,P<0.05)。模型组小鼠INS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5)。二甲双胍、对照发酵乳和玫瑰茄发酵乳处理组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INS水平(P<
0.01)。另一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表现出肝糖原水平显著下降(P<
0.05)。当二甲双胍、对照发酵乳和玫瑰茄发酵乳处理糖尿病小鼠4周,小鼠糖原含量明显提高了。
[0064] 表5 各组小鼠NEFA、GHb、肝糖原、INS的含量
[0065]
[0066] 如表6所示,与模型组组相比,发酵乳处理组的AMPK表达水平略有增加PYGL表达水平略有下降。同时发酵乳处理组大大促进了骨骼肌GLUT4的表达(P<0.05),这意味着发酵乳加速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并部分促成空腹血糖的降低。发酵乳能使糖尿病小鼠GLUT4表达恢复,与正常小鼠具有相同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发酵乳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GLUT4有关。此外,在脂肪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均略高于模型组而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对照和玫瑰茄发酵乳处理后使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加12.63%和28.67%(P<0.05)。
[0067] 表6 各组小鼠PPAR-γ、GLUT4、AMPK和PYGL的含量(ng/mL)
[0068]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