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249585.4 申请日 2017-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7212329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北京市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木泰华; 鞠栋; 孙红男; 季蕾蕾; 马梦梅; 何海龙; 张苗; 陈井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高 纤维 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薯类 淀粉 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 粉碎 处理及初步脱 水 后,将湿物料通过添加淀粉、蛋白,以及任选添加多酚、食品胶、食品级矿物质盐类、食品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干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初步“回填吸湿”,然后干燥除去上述混合物料中的水分,即得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回填吸湿可使干燥能耗有所降低,且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可根据产品及顾客的要求任意调配,最终调配产品可以与市售薯类全粉营养成分相当甚至营养成分超过市售薯类全粉,但生产过程由于 温度 较低淀粉几乎未发生糊化,加工性能优于市售薯全粉,可用于薯类主食、休闲食品的加工,长期服用可起到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填工艺或非回填工艺;
所述回填工艺是指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及初步脱后,将湿物料通过添加淀粉,以及任选添加蛋白、多酚、食品胶、食品级矿物质盐类、食品级维生素干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初步“回填吸湿”,然后干燥除去上述混合物料中的水分,即得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所述非回填工艺是指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干燥得到薯渣粉,直接向干薯渣粉中添加淀粉,以及任选添加蛋白、多酚、食品胶、食品级矿物质盐类、食品级维生素干粉中的至少一种,即得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优选回填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填工艺中,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得到鲜薯渣,按照每100份鲜薯渣,添加淀粉4~10份、蛋白0~
5份、多酚0~3份、食品胶0~3份、食品级矿物质盐类0~5份、食品级维生素0~5份的比例混合;或者,
在所述非回填工艺中,将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先干燥得到干薯渣粉,然后,按照每100份干薯渣粉,添加淀粉4~10份、蛋白0~5份、多酚0~3份、食品胶0~3份、食品级矿物质盐类0~5份、食品级维生素0~5份的比例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包括高压均质、剪切乳化、均质、超声破碎生物酶解的处理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均质的具体工艺为:将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以1:20-40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高压均质机在60~150MPa、5000~
12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10~30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以上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包括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热干燥、膨化干燥、闪蒸的处理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微波干燥是指在温度40~70℃,微波功率250~1250W,真空度-0.3~-0.9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4~
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食品级淀粉,包括玉米淀粉、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蛋白为食品级蛋白,包括谷朊蛋白、大豆蛋白、马铃薯蛋白、甘薯蛋白、大米蛋白、鹰嘴豆蛋白、花生蛋白、乳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及卵清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酚为植物源多酚,包括茶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籽多酚、甘薯茎叶多酚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包括红薯、甘薯、木薯、马铃薯、山药、脚板薯、芋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10.一种甘薯营养复配粉馒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提取淀粉后的甘薯渣以1:35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剪切乳化机在7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2)称取上述鲜薯渣1kg,再分别称取玉米淀粉75g、卵清蛋白7.5g,将上述物料用和面机搅拌10min至物料混合完全;
3)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在温度60℃,微波功率350W,真空度-0.9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4h;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即得甘薯渣营养复配粉;
4)称取高筋小麦粉140g,上述甘薯渣营养复配粉60g,混匀;
5)称取1g酵母,溶解于35℃的140g水中,配制成酵母溶液,加入海藻糖10g;
6)将上述4)和5)物料放入和面机中中速搅拌5min,即成面团后将上述面团均匀分割成
110g面团并搓圆;
7)上述面团在温度32℃、湿度80%条件下醒发60min,然后蒸制30min,冷却后即得馒头成品。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薯类作物是指一类具有可供食用的根和地下茎的陆生植物,有块根和块茎类,食用部位多含淀粉,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果、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加工、提取淀粉和酿酒等的重要原料。由于其具有高产稳产,以及抗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优点,已在我国及其他国家大量种植。
[0003] 2015年我国提出铃薯主粮化战略,给薯类加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将薯类大比例地添加进主食中以实现其粮食作物的价值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而寻找适合主食加工的薯类原料,也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点。目前,薯类主食产品使用的原料主要为薯类全粉,在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150℃辊筒进行干燥,该环节能耗高(成本高,市场价-1格为1.2~1.3万元·t )、营养损失大;此外,加工过程中淀粉已完全糊化,在采用薯类全粉生产薯类主食产品时存在粘度大、成型整型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薯类主食化的进程。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合适的原料代替市售薯类全粉。
[0004] 薯渣是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平均每吨薯类淀粉会产生6.5~7.5t左右的湿薯渣。一方面,其含水量高、水分活度大,容易滋生生物造成腐败变质,且难于干燥脱水,干燥能耗较高,为薯渣的处理造成一定的麻烦。另一方面,由于薯渣的主要成分包括淀粉、膳食纤维、游离基酸、脂肪和盐类等,尤其是其膳食纤维含量占干基含量的20%~30%,非常适合开发高纤薯类主食专用粉,但其相比全粉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损失。基于上述两方面,我们提出对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及初步脱水,然后与其他营养成分复配,再干燥制粉,不仅可以降低干燥能耗,使薯类淀粉加工副产物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生产出适合薯类主食加工的原料粉提高薯类产业的附加值。此外,与市售薯类全粉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手段与一些干燥脱水工艺,可以使制粉能耗降低的同时,提高该粉的加工性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薯类主食原料在加工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回填工艺或非回填工艺。
[0007] 所述回填工艺是指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及初步脱水后,将湿物料通过添加淀粉,以及任选添加蛋白、多酚、食品胶、食品级矿物质盐类、食品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干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初步“回填吸湿”,然后干燥除去上述混合物料中的水分,即得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0008] 所述非回填工艺是指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干燥得到薯渣粉,直接向干薯渣粉中添加淀粉,以及任选添加蛋白、多酚、食品胶、食品级矿物质盐类、食品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干粉中的至少一种,即得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0009] 为了节约能耗,上述制备方法优选回填工艺。
[0010] 在所述回填工艺中,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得到鲜薯渣,按照每100份鲜薯渣,添加淀粉4~10份、蛋白0~5份、多酚0~3份、食品胶0~3份、食品级矿物质盐类0~5份、食品级维生素0~5份的比例混合。在所述非回填工艺中,将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经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后,先干燥得到干薯渣粉,然后,按照每100份干薯渣粉,添加淀粉4~10份、蛋白0~5份、多酚0~3份、食品胶0~3份、食品级矿物质盐类0~5份、食品级维生素0~5份的比例混合。
[0011] 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份”是指“重量份”。
[0012] 本发明的湿法超微粉碎处理包括高压均质、剪切乳化、均质、超声破碎、生物酶解等处理方式。
[0013] 其中,高压均质的具体工艺为:将薯类淀粉副产物薯渣以1:20-40(优选1:35)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高压均质机在60~150MPa、5000~12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10~30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以上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0014] 鲜薯渣经过高压均质剪切,可以打破原有细胞残壁等成分,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功能性多糖的含量,使得该粉功能性增加;同时降低薯渣的吸水性,以达到易于脱水、降低干燥成本的目的。
[0015] 本发明的干燥工艺包括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热干燥、膨化干燥、闪蒸(闪蒸5~8秒迅速除去水分)等处理方式。
[0016] 其中,所述真空微波干燥是指在温度40~70℃,微波功率250~1250W,真空度0.3~-0.9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4~12h。采用真空微波干燥工艺可最大程度减小薯类营养复配粉的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并且降低干燥能耗。
[0017] 本发明的淀粉为食品级淀粉,包括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小麦淀粉等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成本和不同的适用范围进行选择。
[0018] 本发明的蛋白为食品级蛋白,包括谷朊蛋白、大豆蛋白、马铃薯蛋白、甘薯蛋白、大米蛋白、鹰嘴豆蛋白、花生蛋白、乳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及卵清蛋白等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成本和不同的适用范围进行选择。
[0019] 本发明的多酚为植物源多酚,包括茶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籽多酚、甘薯茎叶多酚等中的至少一种。
[0020] 本发明的食品胶包括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充分水化形成黏稠的大分子物质,在主食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可以起到增稠、增黏、提高持气能等作用。亦可添加矿物元素或维生素及其他功能性成分以增加其功能性。
[0021] 本发明的薯类包括红薯、甘薯、木薯、马铃薯、山药、脚板薯、芋类等。
[0022] 本发明通过向湿物料中添加复配营养成分干粉的回填工艺,一方面可以保证该粉主要营养成分达到薯类全粉的水平,蛋白质氨基酸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含糖量较低,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湿物料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以实现后续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迅速脱水、降低干燥能耗。
[0023] 本发明还提供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
[0024] 与市售全粉相比,该粉具有以下优点:1)淀粉等主要成分未经熟制,加工特性良好;2)高纤维含量,长期服用对降血脂有一定功效,且营养成分可以根据加工和营养要求任意调配;3)采用新技术改善薯渣干燥过程的品质、降低能耗。该粉可以直接用于薯类主食、休闲食品加工,并且有利于解决薯渣利用难等问题。
[002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甘薯营养复配粉馒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将提取淀粉后的甘薯渣以1:35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剪切乳化机在7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0027] 2)称取上述鲜薯渣1kg(水分含量约90%),再分别称取玉米淀粉75g(淀粉含量约90%)、卵清蛋白7.5g(粗蛋白含量约82%),将上述物料用和面机搅拌10min至物料混合完全;
[0028] 3)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在温度60℃,微波功率350W,真空度-0.9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4h;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即得与甘薯全粉基本营养成分接近的甘薯渣营养复配粉;
[0029] 4)利用上述复配粉制作30%甘薯营养复配粉馒头:称取高筋小麦粉140g,上述甘薯渣营养复配粉60g,混匀;
[0030] 5)称取1g酵母,溶解于35℃的140g水中,配制成酵母溶液,加入海藻糖10g;
[0031] 6)将上述4)和5)物料放入和面机中中速搅拌5min,即成面团后将上述面团均匀分割成110g面团并搓圆;
[0032] 7)上述面团在温度32℃、湿度80%条件下醒发60min,然后蒸制30min,冷却后即得馒头成品。
[0033]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4] (一)本发明薯渣的添加量高,可实现薯渣的规模化利用,以解决薯类淀粉行业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
[0035] (二)本发明提供的高纤维低糖薯类营养复配粉,膳食纤维含量高,其他营养成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配,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合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人长期食用。
[0036] (三)本发明采用湿法超微粉碎、干物料回填及干燥脱水工艺连用的特殊薯渣处理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利于干燥能耗的降低。
[0037] (四)该粉低温制得,加工特性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易成型、不粘连,加工特性优于目前市售薯类熟全粉,可以添加到薯类主食产品、休闲食品中。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作的甘薯营养复配粉与小麦粉、市售甘薯全粉的对比照片;其中:a、小麦粉;b、甘薯全粉;c、实施例1的甘薯薯渣营养复配粉。
[003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绘制的布拉班德粉质曲线;其中:a、小麦粉;b、甘薯全粉;c、实施例1中的甘薯薯渣营养复配粉。
[004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作的馒头与小麦粉馒头的对比照片;其中:a、小麦粉馒头;b、甘薯全粉馒头;c、实施例1的甘薯薯渣营养复配粉馒头。
[004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小麦粉、甘薯全粉、实施例1的复配粉消化性测定结果;其中,RDS为快速消化淀粉,SDS为慢速消化淀粉,RS为抗性淀粉。
[004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添加55%高马铃薯复配粉制备的曲奇饼干的照片。
[004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未经处理湿甘薯渣、湿法超微粉碎处理薯渣以及湿法超微粉碎+回填工艺得到的物料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测定结果;其中,SPR为未经处理湿薯渣,WSG-SPR为湿法超微粉碎处理薯渣,FB-SPR为超微粉碎+回填工艺得到的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0045]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甘薯、马铃薯渣是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使用的食品级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使用的食品级蛋白为卵清蛋白、乳清蛋白;使用的食品级维生素为Vc。
[0046] 实施例1甘薯营养复配粉的制备(回填工艺)及其在馒头制作中的应用[0047] 1、鲜甘薯渣以1:35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剪切乳化机在7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0048] 2、称取上述鲜薯渣1kg(水分含量约90%),再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原料:玉米淀粉75g(淀粉含量约90%),卵清蛋白7.5g(粗蛋白含量约82%)。将上述物料用和面机搅拌
10min至物料混合完全。
[0049] 3、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在温度~60℃,微波功率350W,真空度-0.9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4h。
[0050] 4、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即得与甘薯全粉基本营养成分接近的甘薯渣营养复配粉。
[0051] 5、将上述复配粉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成30%甘薯营养复配粉馒头:
[0052] 1)称取高筋小麦粉140g,上述甘薯渣营养复配粉60g,混匀;
[0053] 2)称取1g酵母,溶解于35℃的140g水中,配制成酵母溶液,加入海藻糖10g;
[0054] 3)将上述1)和2)物料放入和面机中中速搅拌5min,即成面团后将上述面团均匀分割成110g面团并搓圆;
[0055] 4)上述面团在温度32℃、湿度80%条件下醒发60min,随后蒸制30min,冷却后即得馒头成品。
[0056] 对比例:
[0057]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将所述薯渣营养复配粉全部用小麦粉或者甘薯全粉代替。
[0058] 测试例1:
[0059] 本测试例对薯渣营养复配粉中基本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如下:
[0060] 水分的测定:常压干燥法103℃,GB5009.3-2010;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5009.5-2010;粗脂肪的测定:索氏提取法,GB5009.6-2010;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8-2008;灰分的测定:GB 5009.4-2010。
[0061] 淀粉的测定:按照AOAC996.11的方法测定,取磨碎的样品(10mg)加入到玻璃试管中(16mm×120mm),轻敲试管,以确保所有的样品都落到试管底部;添加0.2mL 80%乙醇到样品中增加其溶解性,用涡旋混合器混匀;立即加入3mL的耐高温α-淀粉酶(100U/mL),在沸水浴中孵育6min(在第2、4、6min大力震荡试管);加入0.1mL淀粉葡萄糖酶(3300U/mL),用涡旋混合器混匀,50℃下水浴30min;将全部试验的试管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洗瓶彻底冲洗干净,用蒸馏水定容,混匀,等分溶液在3000r下离心10min;转移等分(0.1mL)后的稀释溶液到玻璃试管中;添加3mL的葡萄糖化酶(Glucose oxidase plus peroxidase,GOPOD)试剂到每个试管中(包括D-葡萄糖控制组和空白组),50℃下水浴20min;D-葡萄糖控制组包括0.1mL D-葡萄糖溶液和3.0mL GOPOD试剂,空白组包括0.1mL水合3.0mL GOPOD试剂;在
510nm下测定样品、D-葡萄糖控制组和空白组的吸光度。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0062] 淀粉含量(%)=(A1-A2)×(F/W)×FV×0.9
[0063] A1—样品的吸光度;
[0064] A2—空白组的吸光度;
[0065] F—100/控制组的吸光度
[0066] W—样品重量,g;
[0067] FV—最终定容的体积,mL。
[0068] 注: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所得结果见表1。
[0069] 表1薯粉产品的基本化学成分组成(干重)
[0070]
[0071] 由表1可知,通过复配得到的甘薯渣营养复配粉的淀粉、蛋白、脂肪、灰分等营养成分与市售的甘薯全粉接近,但膳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市售全粉,而总糖含量低于市售甘薯全粉。由此可见,通过营养复配得到的营养复配粉基本成分可以与甘薯全粉基本接近,但是膳食纤维含量明显较高(图1)。
[0072] 测试例2:
[0073] 布拉班德粉质参数的测定根据GB-T 14614-1993的方法。测定结果如图2及表2所示:
[0074] 如图2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添加30%甘薯全粉面团稳定时间非常短,相比较而言,添加30%复配粉的粉质特性与100%小麦粉更为接近。
[0075] 通过表2可以进一步看出与小麦粉相比,30%甘薯全粉馒头面团的稳定时间为下降(2.3min),弱化度升高(273FU);而30%甘薯渣营养复配粉馒头的面团稳定时间提高(2.7min),弱化度降低(79FU)。说明与添加30%甘薯全粉相比,添加了30%甘薯复配粉以后面团的性质明显得到改善。
[0076] 表2薯粉产品的粉质参数
[0077]
[0078] 测试例3:
[0079] 馒头比体积的测定:馒头的体积采用小米法测定,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量,馒头的体积与质量的比值即比体积。
[0080] 馒头高径比的测定:馒头高度和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定,高度与直径的比值即为高径比。
[0081] 色彩色差的测定:用手持色差计来测定L*,a*,b*(CIE L*a*b*.color scale)。仪器*用标准白板外部校准,L表示心理明度,黑色为0,白色为100。
[0082] 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0083] 表3 100%小麦粉、30%甘薯全粉、30%实施例1复配粉的馒头参数[0084]样品名称 高径比 比体积(mL/g) L*
小麦 0.68±0.03 2.63±0.03 83.97±0.63
30%甘薯全粉馒头 0.66±0.02 2.31±0.00 69.46±0.46
30%甘薯复配粉馒头 0.74±0.02 2.04±0.03 74.24±0.17
[0085]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30%复配粉馒头的比体积与小麦粉和30%甘薯全粉馒头的比体积略有差异,但是亮度值有明显的改善(图3)。
[0086] 测试例4:
[0087] 不同样品消化性的测定:准确称取淀粉样品0.20g,加入0.2mol/LpH 5.2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5ml,使用漩涡分散器分散混匀后,于37℃水浴平衡15min,加入5ml混合酶(其中含猪胰α-淀粉酶290U/ml,淀粉葡糖糖苷酶15U/ml)置于37℃恒温水浴孵育,振荡转速170rpm/min。在时间间隔为20min和120min时,分别取0.5ml溶液各加入4ml 80%的无水乙醇终止反应,混匀后于2000rpm下离心10min。取0.5ml上清液转移至圆底玻璃试管中,加入
1.5ml蒸馏水,1.5ml DNS显色剂,沸水浴加热5min显色,然后流水冷却至室温,补加蒸馏水至10ml充分混匀,于540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以蒸馏水和葡萄糖标准液进行相同处理作为对照。公式如下:
[0088] RDS(%)=[(G20-FG)×0.9/TSI×100  (1)
[0089] SDS(%)=[(G120-G20)×0.9/TS]×100  (2)
[0090] RS(%)=100-RDS-SDS  (3)
[0091] 其中,RDS-快速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SDS-慢速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RS-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FG-为游离葡萄糖含量(Free Glucose);TS-淀粉样品质量(g);G20和G120分别为混合酶添加反应20min和120min时葡萄糖的释放量。
[0092] 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与小麦粉和甘薯全粉相比,甘薯复配粉的抗性淀粉的含量最高,说明摄入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血糖指数。
[0093] 实施例2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的制备(非回填工艺)及其在曲奇制作中的应用[0094] 1、将新鲜马铃薯渣以1:20料液比加水混合均匀。采用均质机在12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10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
[0095] 2、将物料在温度40℃,微波功率800W,真空度-0.5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微波干燥,时间为5h。
[0096] 3、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上述薯渣,得到薯渣粉。
[0097] 4、称取上述干燥后的薯渣粉100g(水分含量约8%),再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原料:小麦淀粉55g(淀粉含量约90%),乳清蛋白10g(粗蛋白含量约82%),食品级CaCO3粉末1g。
将上述物料物料混合充分,即得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
[0098] 5、将上述复配粉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成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含量为55%的高钙高纤饼干:
[0099] 1)将75g黄油软化,加入20g糖粉和14g白砂糖用多功能料理搅拌机打匀;
[0100] 2)向1)中加入鸡蛋黄2g继续打匀;
[0101] 3)向2)中加入淡奶油15g拌匀;
[0102] 4)称取低筋小麦粉45g,上述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55g,玉米淀粉10g,奶粉10g混匀后加入3)中,搅拌均匀装入裱花袋;
[0103] 5)挤成想要的形状后,放入烤箱中中层上下火180℃约18min。制作好的曲奇饼干成品照片见图5。
[0104] 对比例:
[0105] 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将所述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全部用低筋小麦粉及马铃薯全粉代替。
[0106] 测试例5:
[0107] 本测试例对高钙马铃薯营养复配粉中基本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如下:
[0108] 水分的测定:常压干燥法103℃,GB5009.3-2010;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5009.5-2010;粗脂肪的测定:索氏提取法,GB5009.6-2010;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8-2008;灰分的测定:GB 5009.4-2010;Ca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0109] 淀粉的测定:按照AOAC996.11的方法测定,取磨碎的样品(10mg)加入到玻璃试管中(16mm×120mm),轻敲试管,以确保所有的样品都落到试管底部;添加0.2mL 80%乙醇到样品中增加其溶解性,用涡旋混合器混匀;立即加入3mL的耐高温α-淀粉酶(100U/mL),在沸水浴中孵育6min(在第2、4、6min大力震荡试管);加入0.1mL淀粉葡萄糖酶(3300U/mL),用涡旋混合器混匀,50℃下水浴30min;将全部试验的试管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洗瓶彻底冲洗干净,用蒸馏水定容,混匀,等分溶液在3000r下离心10min;转移等分(0.1mL)后的稀释溶液到玻璃试管中;添加3mL的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plus peroxidase,GOPOD)试剂到每个试管中(包括D-葡萄糖控制组和空白组),50℃下水浴20min;D-葡萄糖控制组包括0.1mL D-葡萄糖溶液和3.0mL GOPOD试剂,空白组包括0.1mL水合3.0mL GOPOD试剂;在
510nm下测定样品、D-葡萄糖控制组和空白组的吸光度。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0110] 淀粉含量(%)=(A1-A2)×(F/W)×FV×0.9
[0111] A1—样品的吸光度;
[0112] A2—空白组的吸光度;
[0113] F—100/控制组的吸光度
[0114] W—样品重量,g;
[0115] FV—最终定容的体积,mL。
[0116] 注: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所得结果见表4。
[0117] 表4薯粉产品的基本化学成分组成(干重)
[0118]
[0119]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高钙马铃薯渣复配粉中总膳食纤维和Ca的含量明显高于马铃薯全粉,而总糖含量低于马铃薯全粉。该复配粉中添加CaCO3后,Ca的含量明显高于马铃薯全粉,以此达到补钙的功能性。
[0120] 测试例6:
[0121] 本测试例对不同样品粉制备出的曲奇进行分析感官评价,方法如下:
[0122] 选取未经特殊训练的评价员12名(男女各6名),对随机编号的3种不同的曲奇样品进行嗜好性评价,分别从组织结构、酥脆性、色泽和口感四个方面进行评分。上述四项各占25分,其中0~5分为较差,5~10分为一般,10~15分为良好,15~20分为较优,20~25为特优。将上述各项评分结果计算平均值(保留整数,四舍五入),并计算总评分。测定结果如表5所示:
[0123] 表5不同薯粉产品的感官评价结果
[0124]
[0125] 由表5可以看出,小麦粉曲奇的总评分最高,为74分,其次是高钙马铃薯复配粉曲奇,评分接近小麦粉为72分,马铃薯全粉曲奇的评分最低为66分。其中,高钙马铃薯复配粉曲奇在组织结构、酥脆性方面评分较高。高钙马铃薯复配粉曲奇相比马铃薯全粉去具有更加出色的感官性状。
[0126] 实施例3湿法超微粉碎及回填对薯渣物料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0127] 样品制备方法如下:
[0128] 1)未经处理湿薯渣(SPR):模拟工业提取淀粉后得到的新鲜甘薯渣;
[0129] 2)湿法超微粉碎处理薯渣(WSG-SPR):将1)中薯渣用剪切乳化机在7000r/min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采用抽滤装置在双层孔径400目的筛网下抽滤至抽滤完全,收集处理后的鲜薯渣制得;
[0130] 3)回填+湿法超微粉碎物料(FB+WSG-SPR):将步骤2)中薯渣与玉米淀粉、鸡蛋蛋白100:7:2混合得到的物料。
[0131] 测试例7:
[0132] 对上述物料进行水分的测定:常压干燥法103℃,GB5009.3-2010。
[0133] 测试例8:
[0134] 对上述物料的水分活度进行测定:采用水分活度仪。
[0135] 测试例7和8的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与原湿薯渣的水分活度1.0026、水分含量72.71%相比,湿法超微粉碎得到的WSG-SPR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分别降低至0.9612和67.14%,进一步物料回填得到的FB-SPR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仅有0.9037和
48.14%。说明,湿法超微粉碎+物料回填工艺,对薯渣物料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