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数式兜球架

申请号 CN201510842837.5 申请日 2015-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539627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申请人 江山显进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危金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体育器材。一种 电子 计数式兜球架,包括 脚架 、前拦板、网兜、电子计数器和计数 传感器 ,计数传感器用于输入 信号 给电子计数器,网兜的底部设有兜球出孔,计数传感器位于所述兜球出孔的下方,脚架设有拉手杆,拉手杆套设有 套管 ,拉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弹 力 调节机构,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基管、夹持层和预紧力调节结构,夹持层由若干 块 摩擦条构成,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滑杆滑动穿设于基管,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的第三 弹簧 。本发明具有能够电子计数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兜球架需要将兜球装在网兜中进行人工计数所导致的网兜需要大的容积且兜球在同一个人投篮时不能够循环利用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包括脚架、设置于脚架上的前拦板和位于前篮板后方的网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计数器和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用于输入信号给所述电子计数器,所述网兜的底部设有兜球出孔,所述计数传感器位于所述兜球出孔的下方,所述脚架设有拉手杆,所述拉手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拉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拉手杆之间的弹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拉手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第三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计数机构包括计数传感器和显示计数传感器检测到的显示器和所述脚架包括下架、上架、第一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上架包括下连接座和通过第二平铰轴铰接于下连接座的上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通过第一水平铰轴铰接于所述下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水平铰轴和第二水平铰轴垂直,所述前拦板和网兜都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座,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阻止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以所述第二水平铰轴为轴转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阻止所述下连接座和下架以所述第一水平铰轴为轴转动,所述拉手杆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为可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拉手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埋地段,所述埋地段设有抓地结构,所述抓地结构包括压杆、压杆限位件和两根对向设置的曲臂,所述压杆穿设于所述埋地段,所述曲臂的上端同所述压杆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中部同所述埋地段铰接在一起、下端设有刃口,所述两根曲臂的刃口可以合拢在一起形成尖头;所述限位件用于使压杆保持按压在所述曲臂上使得所述一对曲臂的下端呈“八”字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有埋地段安装孔,所述埋地段仅可向上拔出地穿设于所述埋地段安装孔中,所述埋地段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向下挤压所述埋地段的挤压管,所述限位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挤压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上段和上端套设在上段下端的下段,下段内设有支撑所述上段的减振弹簧,所述上段的上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穿设有内环,所述内环通过橡胶环同所述连接环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环设有若干个沿橡胶环周向分布的盲孔,所述盲孔设置于所述橡胶环的内周面或外周面,所述盲孔中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盲孔分割成沿橡胶环的径向分布的两个腔体,所述隔离板设有连通所述两个腔体的主摩擦通道,所述主摩擦通道内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穿设有可沿橡胶环径向滑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设有支摩擦通道,所述盲孔的开口端盖有朝向盲孔内部拱起的弹性盖,所述内环穿设有同所述下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内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将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分合运动转换为内环的单向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棘轮和驱动棘轮的棘爪,所述棘轮同所述内环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棘爪同下段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固接于驱动杆,所述棘爪通过所述驱动杆同所述下段相连接,所述驱动杆连接有驱动所述棘爪合拢到所述棘轮上的啮合弹簧。

说明书全文

电子计数式兜球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计数式兜球架。

背景技术

[0002] 兜球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群参与的新创的体育健身、娱乐项目。由于技术强度适中、运动量缓、易控制等特点,在开展活动中比较安全,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作为一项新创的体育运动项目,兜球具有一定的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和安全性。兜球比赛是个人(团体)在规定的距离外,将球投(抛、掷)进兜内,以进兜数多者获胜的比赛项目。它也可以有多种比赛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比赛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本项目的广泛开展。进行兜球运动时则需要用到兜球架。在中国专利号为2014208253579、授权公告号为CN204352507U、名称为“一种老年人体育运动器具兜球架”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兜球架。兜球架包括脚架、设置于脚架上的前拦板和位于前篮板后方的网兜。现有的兜球架存在以下不足:通过人工数装在网兜中的兜球数量来进行计数,因此不但计数麻烦,而且会导致网兜需要大的容积且兜球在同一个人投篮时不能够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计数的电子计数式兜球架,解决了现有的兜球架需要将兜球装在网兜中进行人工计数所导致的网兜需要大的容积且兜球在同一个人投篮时不能够循环利用的问题。
[0004]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包括脚架、设置于脚架上的前拦板和位于前篮板后方的网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计数器和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用于输入信号给所述电子计数器,所述网兜的底部设有兜球出孔,所述计数传感器位于所述兜球出孔的下方,所述脚架设有拉手杆,所述拉手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拉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拉手杆之间的弹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拉手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第三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使用时,投中的兜球经兜球出孔掉出而被计数传感器检测到,计数传感器每检测到一个兜球则电子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并将检测到的兜球数量显示出。掉出的兜球可以重新捡起而供同一个兜球时循环利用。移动时通过握住住套管进行用力。本技术方案中的拉手杆具有弹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本技术方案中的弹性效果还可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拉手杆弹性的具体的调节过程为,通过预紧力调节结构驱动第三弹簧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摩擦条同套管的正压力改变,从而实现预紧力的改变,使得套管相对于拉手杆晃动的力的大小改变来达到不同的弹性效果。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计数机构包括计数传感器和显示计数传感器检测到的显示器和所述脚架包括下架、上架、第一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上架包括下连接座和通过第二平铰轴铰接于下连接座的上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通过第一水平铰轴铰接于所述下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水平铰轴和第二水平铰轴垂直,所述前拦板和网兜都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座,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阻止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以所述第二水平铰轴为轴转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阻止所述下连接座和下架以所述第一水平铰轴为轴转动,所述拉手杆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座。使用时,通过将下架固定于场地中而实现本发明的安装。然后使网兜一第一水平铰轴和第二水平铰轴为轴转动来调整水平,水平调整到位后则通过第一锁紧机构将下连接座和下架锁紧在一起;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锁紧在一起即可。解决了现有的兜球架只能够通过调整脚架的安装平面的平整度来调整网兜的平整度,导致的调整网兜的水平时不方便的问题。调整过程中抓住套管进行作业。
[0006] 作为优选,所述下架为可升降结构。能够实现高度的调整。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前拦板为沿上下方向可伸缩的伸缩结构。能够调整前拦板的高度到符合投球难度要求。
[0008] 作为优选,作为优选,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拉手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调节时,通过轴向改变锥形头的位置来实现顶杆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顶杆沿基管径向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第三弹簧预紧力的改变。调节时的方便性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通过转动顶块来驱动锥形头实现调节,调节到位则自动定位住,使用时的方便性更好。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脚架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埋地段,所述埋地段设有抓地结构,所述抓地结构包括压杆、压杆限位件和两根对向设置的曲臂,所述压杆穿设于所述埋地段,所述曲臂的上端同所述压杆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中部同所述埋地段铰接在一起、下端设有刃口,所述两根曲臂的刃口可以合拢在一起形成尖头;所述限位件用于使压杆保持按压在所述曲臂上使得所述一对曲臂的下端呈“八”字形分布。使用时,通过将埋地段插在地下而实现本发明的固定。具体为插入时使曲臂下端合拢在一起呈尖头状态而进行插入,插入到位后使曲臂下端呈“八”字形张开,从而使得不容易被拔出,故埋地段的该结构,既能保证插入时省力、又能够具有大的抓地力。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设有埋地段安装孔,所述埋地段仅可向上拔出地穿设于所述埋地段安装孔中,所述埋地段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向下挤压所述埋地段的挤压管,所述限位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挤压管内。使用时通过转动挤压管挤压埋地段而将埋地段插入到地面中。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脚架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上段和上端套设在上段下端的下段,下段内设有支撑所述上段的减振弹簧,所述上段的上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穿设有内环,所述内环通过橡胶环同所述连接环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环设有若干个沿橡胶环周向分布的盲孔,所述盲孔设置于所述橡胶环的内周面或外周面,所述盲孔中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盲孔分割成沿橡胶环的径向分布的两个腔体,所述隔离板设有连通所述两个腔体的主摩擦通道,所述主摩擦通道内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穿设有可沿橡胶环径向滑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设有支摩擦通道,所述盲孔的开口端盖有朝向盲孔内部拱起的弹性盖,所述内环穿设有同所述下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销。能够防止投篮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本发明同地面的连接产生松动。该结构还由于内环和连接环是通过橡胶环连接的,连接环不容易产生变形,变形多产生于内环,所以变形后只需要更换内环即可。本技术方案的隔震过程为:将液体填充在盲孔内,当产生振动时,内环和连接环之间会产生往复的径向位移,该位移会导致盲孔变形时,盲孔变形而驱动位于其内的液体在内腔体和外腔体之间来回流动、摩擦板和摩擦杆的晃动,液体流动以及摩擦板和摩擦杆晃动过程中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变形时,此时只有液体的晃动,液体晃动时摩擦杆产生晃动而吸能,设置摩擦杆能够提高对高频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使得本发明不但能够吸收隔离高振幅的振动能量、还能吸收低振幅的振动能量,因此隔震效果更加好。该结构能够使得一侧的盲孔受到挤压时另一侧的盲孔则产生舒张、而不是同时受压或舒张,使得在振动的正负振幅区间时都能够有效吸振,吸振效率高。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摩擦板,所述摩擦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液体接受到非橡胶垫径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摩擦杆沿橡胶垫径向运行而吸能。吸能隔震效果好。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杆为圆柱形,所述摩擦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摩擦杆周向分布的凹槽。能够提高吸能杆同液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内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将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分合运动转换为内环的单向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棘轮和驱动棘轮的棘爪,所述棘轮同所述内环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棘爪同下段连接在一起。当受到振动时内环能够单向转动,从而避免内环为长期在一个部位受到冲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内环变形,内环不变形则一旦连接环产生变形、内环还能够起到修复连接环的作用。从而有效克服了连接环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0016] 作为优选,所述棘爪固接于驱动杆,所述棘爪通过所述驱动杆同所述下段相连接,所述驱动杆连接有驱动所述棘爪合拢到所述棘轮上的啮合弹簧。动作可靠性好。
[0017] 作为优选,所述上段设有滑孔,所述驱动杆可二维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孔内。能够进一步方便地使棘爪同棘轮进行开合,单向转动时的可靠性好。
[0018]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设有存孔,所述啮合弹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存孔内。能够提高可靠性和连接时的方便性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自动计数。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的拉手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1中的拉手杆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下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4中的连接环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0024] 图6为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 图7为图6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图8为图7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 图9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 图10为埋地段插入到土壤中时的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支撑脚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中:脚架1、下架11、上架12、上连接座121、下连接座122、第二水平铰轴124、拉手杆13、套管131、第一水平铰轴14、前拦板2、网兜3、兜球出孔31、抓地结构4、压杆41、曲臂42、刃口421、铰轴43、尖头44、限位件45、驱动机构6、棘轮61、棘爪62、驱动杆63、存孔64、啮合弹簧65、橡胶环7、盲孔71、内腔体711、外腔体712、隔离板72、弹性盖73、主摩擦通道75、摩擦板76、摩擦杆77、轴向端面771、凹槽772、支摩擦通道78、弹力调节机构8、基管81、夹持层82、摩擦条821、滑杆822、第三弹簧823、预紧力调节结构83、锥形头831、顶杆
832、驱动结构833、顶块8331、支撑脚9、下段91、上段92、连接环921、内环922、铰轴923、滑孔924、减振弹簧93、埋地段94、安装孔95、内翻边951、凸环941、挤压管96。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2]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电子计数式兜球架,包括脚架1、前拦板2、网兜3、电子计数器8和计数传感器81。
[0033] 脚架1包括下架11、上架12、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下架11包括三只支撑脚9和伸缩杆15。三只支撑脚9的上端铰接在一起。下架也可以采用独脚结构(即只设置一只支撑脚)或对比文件中的4中支撑脚的结构。伸缩杆15用于改变下架11的高度。支撑脚9的下端设有埋地段94。上架12包括上连接座121和下连接座122下连接座12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14同下架11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锁紧机构用于将下连接座122同下架11锁紧在一起而阻止上架12和下架11以第一水平铰轴14为轴转动。第一锁紧机构为锁紧螺钉。上连接座121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24铰接于下连接座122。第二锁紧机构13用于将上连接座121和下连接座122锁紧在一起而阻止上连接座121和下连接座122以第二水平铰轴124为轴转动。第二锁紧机构为锁紧螺钉。第二水平铰轴124和第一水平铰轴14垂直。
[0034] 上连接座121设有拉手杆13。拉手杆13外弹性套设有套管131。套管为不锈结构。
[0035] 前拦板2和网兜3都连接在上连接座121的上端。网兜3位于前拦板2的后方。前拦板2为沿上下方向可伸缩的伸缩结构。
[0036] 网兜3的底部设有兜球出孔31。计数传感器81位于兜球出孔31的下方。计数传感器81为感应板,当然用电眼也是可以的。计数传感器81用于输入信号给电子计数器8。
[0037] 参见图2,拉手杆13和套管131之间设有弹力调节机构8。弹力调节机构8包括基管81、夹持层82和预紧力调节结构83。基管81套设在拉手杆13外。基管81穿设在套管131内。夹持层82由若干块摩擦条821构成。摩擦条821沿基管81的周向分布。摩擦条821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轴向分布的滑杆822。滑杆822滑动穿设于基管81。滑杆822的内端设有第三弹簧823。第三弹簧823通过滑杆驱动摩擦条同套管131抵接在一起。外移的预紧力调节结构83包括两个锥形头831和若干顶杆832。锥形头831为管状结构。锥形头831套设在拉手杆13上且穿设在基管81内将基管81同拉手杆13连接在一起。锥形头831仅可滑动地连接于基管81内。顶杆832沿基管81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同一块摩擦条821的所有的滑杆822通过第三弹簧823支撑在同一根顶杆832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滑杆各通过一根顶杆进行支撑。
[0038] 参见图3,两个锥形头831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基管81的两端内。顶杆832的两端搁置在两个锥形头831的锥面上。预紧力调节结构83还包括驱动结构833。。驱动结构833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基管81的两端内的顶块8331。顶块8331套设在拉手杆13上。两个锥形头831位于两个顶块8331之间。
[0039] 参见图1,转动上架调整网兜的水平度时,通过手握持在套管131上进行作业。
[0040] 参见图2和图3,调整套管的弹性效果的过程为:通过转动顶块8331驱动锥形头831沿基管81的轴向进行移动,锥形头831驱动顶杆832沿基管81的径向移动,顶杆832挤压第三弹簧823而改变预紧力即可。
[0041] 使用时,通过将地埋段94插在地面中而实现本发明的固定。然后使上架12以第一水平铰轴14为轴相对于下架11转动、使上连接座121以第二水平铰轴124为轴转动以调整网兜3的水平到符合要求,然后通过第一锁紧机构13将下连接座122和下架11锁紧在一起、通过第二锁紧机构123将上连接座121和下连接座122锁紧。再调整前拦板2的高度到符合投球难度要求即可。投入的兜球经兜球出孔31掉出而被计数传感器81检测到而使得电子计数器8进行计数。
[0042]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4,支撑脚9包括下段91和上段92。下段91的上端可滑动地套设在上段92的下端上。下段81内设有支撑住上段92的减振弹簧93。上段92的上端设有连接环921。连接环921内穿设有内环922。内环922通过橡胶环7同连接环921连接在一起。内环922穿设有铰轴923。铰轴923同下架11连接在一起。
[0043] 下段91设有埋地段安装孔95。埋地段安装孔95的下端设有内翻边951。埋地段安装孔为螺纹孔。埋地段94可向上拔起地穿设在埋地段安装孔95中。埋地段94的上端设有凸环941。通过凸环941配合内翻边951防止埋地段94向下脱落。埋地段安装孔95中螺纹连接有挤压管96。埋地段94的下端设有抓地结构4。抓地结构4包括压杆41、限位件45和两根对向设置的曲臂42。压杆41沿上下方向延伸。压杆41穿设在埋地段94中。限位件45螺纹连接在挤压管96中。曲臂42的上端位于压杆41的下方。压杆41的上端位于限位件45的下方。曲臂42的下端设有刃口421,两根曲臂的刃口可以合拢在一起形成尖头44,图中该图中即为合拢在一起的状态。
[0044] 参见图5,橡胶环7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沿橡胶环的周向分布的盲孔71(盲孔设置在橡胶环的外周面也是可以的)。盲孔71内设有隔离板72。隔离板72将盲孔71分割成两个腔体即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盲孔71的开口端盖有弹性盖73。弹性盖73为朝向盲孔71内部拱起的碗形。
[0045] 参见图6,隔离板72设有若干条主摩擦通道75。主摩擦通道75连通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主摩擦通道75内设有摩擦板76。
[0046] 参见图7,摩擦板76中穿设有若干可沿内腔体和外腔体的分布方向即图中上下方向滑动的摩擦杆77。摩擦杆77为圆柱形。摩擦杆77设有支摩擦通道78。支摩擦通道78连通摩擦板76上下方的空间(即连通内外腔体)。摩擦杆77的两个轴向端面771都为球面。
[0047] 参见图8,摩擦杆77的两个轴向端面771上都设有若干凹槽772。凹槽772沿摩擦杆77周向分布。
[0048] 参见图9,曲臂42的中部通过铰轴43同埋地段191铰接在一起。
[0049] 搬运本发明时,转动到支撑脚9处于竖直的状态(有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在该状态),然后通过支撑脚支撑在车斗中而通过货车进行搬运。
[0050] 本发明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振过程为:参见图5到图8,在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内都装满液体(当然也可以在制作本发明时灌装液体),面板和水平固定板产生振动而挤压到橡胶环7而导致盲孔71变形时,使得液体在内腔体711和外腔体712之间来回流动、摩擦板76和摩擦杆77(参见图8)产生晃动,液体流动以及摩擦板和摩擦杆晃动过程中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变形时,此时只有液体的晃动,液体晃动时摩擦杆产生晃动而吸能。
[0051] 安装本发明时:见图4,使抓地结构4中的两根曲臂42的刃口421合拢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朝下的尖头。
[0052] 参见图10,然后转动挤压管96,挤压管96向下运动而将埋地段94插入到地面5中。然后转动限位件45,限位件45下移而挤压压杆41,压杆41下压曲臂42的上端而使得曲臂42转动到一对曲臂的下端呈“八”字形分布,从而使得曲臂42的下端形成钩头、从而起到增加抓地效果的作用。
[0053]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11,支撑脚9还设有驱动机构6。内环922可转动地连接于橡胶环7中,橡胶环
7同连接环921固接在一起。
[0054] 驱动机构6包括棘轮61、驱动棘轮的棘爪62和驱动杆63。棘轮61同内环922同轴连接在一起。棘轮61同内环922为一体结构。棘爪62固接于驱动杆63的一端。上段92设有滑孔924。驱动杆63的另一端可二维滑动穿设在滑孔924中。驱动杆63的下端沿连接环921的径向可滑动地钩接于下段91(参见图4)固接在一起的。驱动杆63设有存孔64。存孔64有两个。存孔64中穿设有啮合弹簧65。啮合弹簧65为拉簧。啮合弹簧65的一端同驱动杆63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上段92连接在一起。啮合弹簧65处于自由状态时,在啮合弹簧65弹簧的作用下棘爪62能够啮合于棘轮61。
[0055] 使用时,当受到振动而导致支撑脚9产生收缩运动时,驱动杆63朝向连接环921平移(即图中向上方移动)、此时棘爪62能够驱动棘轮61顺时针转动,棘轮61驱动内圈922顺时针转动,当支撑脚伸长时驱动杆63向下移动,此时棘爪62不能够驱动棘轮61转动且当棘爪62触碰到棘轮61上的齿时、驱动杆63远离棘轮61使得驱动杆63能够复位、当棘爪62不触碰到棘轮61上的齿时在啮合弹簧65的作用下棘爪62右移而复位。从而使得每一个振动周期时,内环922所受到的冲击部位是不同的,且内环922沿周向连续地变换位置而承受冲击、从而不容易产生变形而变成椭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