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474418.X 申请日 2017-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58644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申请人 苏州奥特科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卫晓峰; 赵兵;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 框架 ,内设有活动区;腋下 支撑 架,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左右两侧,通过调节螺杆与框架连接;牵引系统,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前后两侧,牵引系统包括,与框架固定连接的驱动装置和穿出驱动装置伸向所述活动区的牵引绳; 控制器 ,根据控制 信号 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停止或改变驱动方向;行走 履带 ,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下部;本发明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患者能够通过腋下支撑架支撑在两侧腋下,从而保证自己站立在行走履带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内设有活动区;
腋下支撑架(2),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左右两侧,通过调节螺杆与框架(1)连接;
牵引系统(3),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前后两侧,牵引系统(3)包括,与框架(1)固定连接的驱动装置和穿出驱动装置伸向所述活动区的牵引绳;
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停止或改变驱动方向;
行走履带(4),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支撑架(2)顶部设有弧形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肌电信号采集装置,通过电极检测人体的肌电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记录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的肌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通过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牵引绳,对人腿部进行活动牵引。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行走履带(4)的启动、停止或改变行走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肌电信号采集装置,通过电极检测人体的肌电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记录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的肌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力,通过控制行走履带(4)的速度,辅助人腿活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下肢损伤患者为恢复肢体功能,需要进行肢体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采用康复训练器械附着在肢体上,带动肢体运动。
[0003] 中国专利文献CN101862255A公开了一种绳索牵引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包括架体和跑步机连杆系统、绳索牵引系统和传感器;通过绳索牵引系统能够对患者进行腿部牵引,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腿部功能。
[0004] 然而,上述方案具有如下缺点:
[0005] 1、绳索牵引系统无法根据患者的意志自动智能的进行腿部牵引;
[0006] 2、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支撑,患者无法自己在跑步机上站立。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患者无法自己进行康复训练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包括:
[0009] 框架,内设有活动区;
[0010] 腋下支撑架,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左右两侧,通过调节螺杆与框架连接;
[0011] 牵引系统,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前后两侧,牵引系统包括,与框架固定连接的驱动装置和穿出驱动装置伸向所述活动区的牵引绳;
[0012] 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停止或改变驱动方向;
[0013] 行走履带,设置在框架活动区的下部。
[00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腋下支撑架顶部设有弧形缓冲装置。
[0015]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肌电信号采集装置,通过电极检测人体的肌电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1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记录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的肌电信号。
[001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通过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牵引绳,对人腿部进行活动牵引。
[001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行走履带的启动、停止或改变行走速度。
[0019]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肌电信号采集装置,通过电极检测人体的肌电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2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记录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的肌电信号。
[002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力,通过控制行走履带的速度,辅助人腿活动。
[0022]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3] 1.本发明提供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患者能够通过腋下支撑架支撑在两侧腋下,从而保证自己站立在行走履带上。
[0024] 2、本发明提供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通过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对患者肌肉电信号的采集,智能判断患者所需的牵引力大小,从而实现根据患者意志进行腿部康复训练。
[0025] 3、本发明提供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通过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对患者肌肉电信号的采集,智能判断患者能够迈出的脚步大小,控制行走履带的转动速度。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器通过肌电信号进行控制的原理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框架;2、腋下支撑架;3、牵引系统;4、行走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4]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5] 实施例1
[0036] 如图1所示,一种绳索牵引下肢康复装置,包括框架1、腋下支撑架2、牵引系统3、肌电信号采集装置、控制器和行走履带4。
[0037] 所述框架1内设有活动区;腋下支撑架2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左右两侧,通过调节螺杆与框架1连接;牵引系统3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前后两侧;行走履带4设置在框架1活动区的下部;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处。
[0038] 所述腋下支撑架2顶部设有弧形缓冲装置,使患者能够舒适的进行支撑。
[0039] 牵引系统3包括驱动装置和牵引绳,驱动装置与框架1固定连接,牵引绳穿出驱动装置伸向所述活动区。
[0040] 如图2所示,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记录大腿和/或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的肌电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控制器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力,通过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牵引绳,对人腿部进行活动牵引;通过控制行走履带4的速度,辅助人腿活动。
[0041]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可以省略,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停止或改变驱动方向;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行走履带4的启动、停止或改变行走速度。
[0042] 工作原理
[0043] 患者站立在行走履带4上,两侧腋下支撑在腋下支撑架2上,将牵引绳拉紧后绑扎在患者小腿部拉伸位置,将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大腿和胯关节与运动相关的肌肉处,并将肌电信号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开启机器后,患者通过控制大腿或胯关节的运动肌肉,牵引系统3的驱动装置智能进行驱动,控制牵引绳辅助患者的腿部活动,同时行走履带4转动,保持患者在框架1的活动区内进行康复训练。
[0044]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