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用来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电路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用电磁波供电或配电的系统 / 可变电容元件、安装电路、谐振电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可变电容元件、安装电路谐振电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380042320.7 申请日 2013-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4520951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管野正喜; 斋藤宪男;
摘要 提供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可变电容元件及包含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 电路 。可变电容元件(10)的结构具备:元件主体部(11)、修正部(12)、第1 信号 用外部 端子 (13)、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16)、控制用外部端子(14)、(15)、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17)、(18)。修正部(12)具有包含用强 电介质 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的第2可变电容器部C9~C11,与元件主体部(11)连接,按照控制 电压 信号电容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电容元件,具备:
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
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
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所述元件主体部与所述修正部串联连接,
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并联连接,各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
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中的1个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
在剩余的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另一个端部的每一个设有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该剩余的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各另一个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串联连接,由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所述串联电路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
在互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连接点的每一个设有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各连接点与对应的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所述元件主体部与所述修正部并联连接,
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
所述修正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串联连接,由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7.一种安装电路,具备:
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
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
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偏压电阻,与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电路,还具备:
外部布线,将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电连接。
9.一种谐振电路,具备:
谐振电容器,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谐振线圈,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
10.一种通信装置,具备:
接收天线部,包含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电压产生电路,向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11.一种通信系统,具备:
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具有发送天线部,所述发送天线部包含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
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接收装置,与所述发送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
12.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具备:
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
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13.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电源供给部,
整流电路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力,以及可变阻抗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通信部,所述通信部由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构成、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电压产生电路,向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15.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
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16.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电源供给部,
整流电路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以及可变阻抗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内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17.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
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以及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3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3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三内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
18.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19.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
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以及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三内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
20.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且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一内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二内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
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3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3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三内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以及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4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4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4元件主体部,具有第7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4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7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7电介质层;第4修正部,具有第8可变电容器部,经由第四内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4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8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8电介质层;第7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8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4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4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4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修正部连接。

说明书全文

可变电容元件、安装电路谐振电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无

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以2012年8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2-176665为基础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在本申请中引用该申请。
[0002] 本公开涉及通过施加控制电压而电容变化的可变电容元件以及含有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谐振电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作为能适用于需要电容调整的系统及装置(电子设备)的可变电容电容器,提出了使用强电介质材料的可变电容电容器。在这样的可变电容电容器中,相对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当电极尺寸、电介质层的膜厚等的值偏离期望值时,从电容值的期望值的偏差也变大。因此,由于制造误差等的影响,每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的偏差也变大。
[0004] 因此,以往,提出了各种用于抑制上述的每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偏差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可变电容电容器,其中,即使夹着电介质层而对置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发生相对位置偏差,将第1电极投影到第2电极的表面时的区域的面积也不变化。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8402号公报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如上所述,以往,在使用强电介质材料的可变电容电容器中,提出了用于减少每电容器的电容偏差的技术。然而,在该技术领域中,谋求对于能进一步抑制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偏差的技术的开发。
[0010] 本公开为了响应上述要求而成。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更进一步降低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可变电容元件以及含有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谐振电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具备:元件主体部、修正部、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控制用外部端子、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各部的结构如下。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电容变化,该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包含第2可变电容器部,连接至元件主体部,按照控制电压信号而电容变化,该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至元件主体部,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至元件主体部或修正部,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连接至元件主体部,输入控制电压信号。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至修正部。
[0013] 另外,本公开的安装电路具备:与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同样的结构的元件主体部、修正部、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控制用外部端子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以及连接至控制用外部端子的偏压电阻
[0014] 另外,本公开的谐振电路具备:包含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谐振电容器的谐振线圈。
[0015] 本公开的通信装置具备:接收天线部,包含含有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谐振电容器的谐振线圈,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以及电压产生电路,向可变电容元件的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控制电压信号。
[0016] 本公开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具备:发送装置、与发送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接收装置。另外,在本公开的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具有发送天线部,该发送天线部包括:包括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谐振电容器的谐振线圈。
[0017] 本公开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具备:供电装置,受电装置。另外,在本公开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供电装置具有供电天线部,该供电天线部由包含上述本公开的第1可变电容元件的第1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第1谐振电容器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而且,在本公开的无线充电系统中,受电装置具有受电天线部,该受电天线部由包含上述本公开的第2可变电容元件的第2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第2谐振电容器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且与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
[0018] 本公开的电源装置的结构具备:电源供给部;将从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而且,在本公开的电源装置中,可变阻抗部包含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并设置于电源供给部与整流电路部之间。
[0019] 本公开的第1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通信部以及电压产生电路,通信部及电压产生电路的结构如下。通信部由包含上述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谐振电容器以及连接至谐振电容器的谐振线圈构成,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电压产生电路向可变电容元件的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控制电压信号。
[0020] 本公开的第2电子设备由上述本公开的无线供电系统的供电装置及受电装置以及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的供电装置部及受电装置部构成。
[0021] 本公开的第3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上述本公开的电源装置的电源供给部、整流电路部及可变阻抗部。
[0022] 本公开的第4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与上述第1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通信装置部;以及与上述第2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供电装置部及受电装置部。
[0023] 本公开的第5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与上述第1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通信装置部;以及与上述第3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电源装置部。
[0024] 本公开的第6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与上述第2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供电装置部及受电装置部;以及与上述第3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电源装置部。
[0025] 本公开的第7电子设备的结构具备:与上述第1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通信装置部;与上述第2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供电装置部及受电装置部;以及与上述第3电子设备同样的结构的电源装置部。
[0026]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中,作为外部端子,不仅设置了第1及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以及控制用外部端子,而且设置了与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修正部连接的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安装于外部电路基板等之后,通过利用例如外部布线等变更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连接状态,能够调整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
[0027] 发明的效果
[0028] 在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中,如上所述,在可变电容元件安装于外部电路基板等之后能够调整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因此,依据本公开,能够降低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结构图。
[0030] 图2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修正部的概略内部结构图。
[0031]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结构图。
[0032] 图4是按照有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33]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特性的关系的图。
[0034]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1修正处理)的图。
[0035] 图7是安装有变形例1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36] 图8是示出变形例1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电容的变化特性的关系的图。
[0037] 图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2修正处理)的图。
[0038] 图1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3修正处理)的图。
[0039] 图11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图。
[0040] 图12是示出修正处理的手法与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分布的关系的图。
[0041] 图13是安装有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42] 图1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特性的关系的图。
[0043] 图15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图。
[0044]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结构图。
[0045] 图17是安装有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46] 图18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1修正处理)的图。
[0047] 图1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2修正处理)的图。
[0048] 图20是安装有变形例4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49] 图21是安装有变形例5-1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50] 图22安装有变形例5-2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51] 图23是安装有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52] 图24是安装有变形例6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
[0053] 图25是包含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通信装置(应用例1)的概略结构图。
[0054] 图26是包含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通信系统(应用例2)的概略块结构图。
[0055] 图27是包含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无线充电系统(应用例3)的概略块结构图。
[0056] 图28是包含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电源装置(应用例4)的概略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以下述顺序说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例。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下述的例子。
[0058] 1. 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要
[0059] 2. 第1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1结构例
[0060] 3. 第2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2结构例
[0061] 4. 第3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3结构例
[0062] 5. 第4实施方式: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例
[0063] 6. 各种应用例
[0064] <1. 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要>
[0065] [电容偏差的影响]
[0066] 首先,在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要之前,对于在该技术领域中谋求进一步抑制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理由简单进行说明。
[0067] 如上所述,在使用强电介质材料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由于其制造误差等的影响,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变大。在将这样的电容偏差较大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例如通信系统等的情况下,可变电容元件中的电容的实质可变范围(可利用范围)是从没有电容偏差的情况下的电容的可变范围减去电容偏差的范围。在该情况下,通信系统等中实质上能够可变的电容的范围变窄。
[0068] 更具体进行说明,现在,例如,考虑将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为±10%(1C±0.1C)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通信系统等的情况。另外,考虑使用在对于可变电容元件施加
3V的控制电压Vc的情况下、电容下降30%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情况。
[0069]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电容为期望的电容(电容的偏差量为0%:电容=1.0C)的可变电容元件中,当使控制电压Vc在0V~3V之间变化时,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的可变范围为1.0C~0.7C(ΔC=0.3C)。另外,例如,在电容为比期望的电容高10%(电容的偏差量为+
10%:电容=1.1C)的可变电容元件中,当使控制电压Vc在0V~3V之间变化时,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的可变范围为1.1C~0.77C。而且,例如,在电容比期望的电容低10%(电容的偏差量为-10%:电容=0.9C)的可变电容元件中,当使控制电压Vc在0V~3V之间变化时,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的可变范围为0.9C~0.63C。
[0070] 因此,在将上述那样的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为±10%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通信系统等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利用的电容的可变范围为上述三个可变范围的重叠部分。即,在上述例子中,能够利用的电容的可变范围为0.9C~0.77C(ΔC=0.13C),与电容没有偏差量的情况(ΔC=0.3C)相比,为一半以下的范围。因此,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变大时,实际上能够利用的电容的可变范围非常小,不能充分发挥将相对介电常数高的强电介质材料用作电介质层的形成材料的优点。
[0071] 因此,在本公开中,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课题,提出了一种可变电容元件,其构成为:即使每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变大,也能在可变电容元件安装于通信系统等之后减少其电容偏差。
[0072] [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的概要]
[0073] 边参照图1(a)及(b)、以及图2(a)及(b),边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要。此外,图1(a)及(b)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块结构图,图2(a)及(b)是后述的修正部4的概略内部结构图。另外,在此,为了简化说明,示出了后述的修正部4由两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的例子。
[0074] 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2具备:电容器主体部3(元件主体部)、以及用于修正电容器主体部3的电容偏差的修正部4。另外,可变电容元件1、2具备:连接至电容器主体部3的信号用外部端子5(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以及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
[0075] 在图1(a)所示的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1中,通过内部端子7串联连接电容器主体部3和修正部4。另外,在将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1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信号用外部端子5连接至交流信号的一个输入端(AC1),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中的至少1个端子连接至交流信号的另一个输入端(AC2)。即,在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1中,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中的至少1个端子还用作信号用外部端子(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076] 另一方面,在图1(b)所示的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2中,通过内部端子7并联连接电容器主体部3(元件主体部)和修正部4。另外,在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2中,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之中,一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至电容器主体部3,另一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至修正部4。此外,在将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2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信号用外部端子5连接至交流信号的一个输入端(AC1),连接至电容器主体部3的一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与交流信号的另一个输入端(AC2)连接。即,在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2中,至少连接至电容器主体部3的一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还用作信号用外部端子。
[0077] 另外,电容器主体部3及修正部4分别由将多个电介质层夹着电极层之间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在图2(a)及(b)所示的例子中,修正部4通过层叠两个电容器而构成。此外,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通过层叠多个电介质膜而构成。
[0078] 如图2(a)及(b)所示,修正部4由第1修正电容器部8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9构成,该两个修正电容器部串联或并联连接而构成。此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8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9之间的连接通过内部布线来进行。
[0079] [电容偏差的修正手法的概要]
[0080] 在本公开中,在将上述结构的可变电容元件1、2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之后,如下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以使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成为期望的范围的电容。首先,将可变电容元件1、2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以该状态(控制电压0V的状态)测定各修正用外部端子6的电容。
[0081] 接着,基于各修正用外部端子6的电容的测定结果,在安装基板上变更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间的连接状态,以使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成为期望的范围的电容。具体而言,在安装时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为以安装基板的外部布线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截断外部布线的布线图案,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另外,在安装时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为没有互相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既定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间用外部布线连接,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
[0082] 使用现有已知的手法,能够容易地实施这样的安装基板上的外部布线的截断技术、连接技术。此外,关于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间的连接状态的变更手法,在以下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083] 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可变电容元件1、2,在安装后能够仅仅在基板上变更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6间的电连接状态而容易地将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调整为既定范围的电容。即,在本公开中,即使可变电容元件1、2在安装前的电容偏差较大,在安装后,也能够降低可变电容元件1、2的电容偏差。因此,在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2中,能够消除由于上述电容偏差而产生的课题,能够充分发挥使用相对介电常数高的强电介质材料的优点。
[0084] <2. 第1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1结构例>
[0085] 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于串联连接电容器主体部和修正部并且并联连接修正部内的多个修正电容器部的可变电容元件、以及具备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0086] [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
[0087] 首先,边参照图3边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此外,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结构图。
[0088] 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具备:电容器主体部11(元件主体部)、以及与该电容器主体部11串联连接的修正部12。另外,可变电容元件10具备: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4个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控制用外部端子)、以及4个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控制用外部端子)。而且,可变电容元件10具备三个修正用外部端子(以下,记为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及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089] 电容器主体部11具备8个可变电容电容器部(以下,分别记为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第1可变电容器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串联连接。而且,由8个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可变电容器部C1侧的端部与信号用外部端子13连接,该串联电路的第8可变电容器部C8侧的端部与修正部12连接。
[0090] 另外,第2可变电容器部C2及第3可变电容器部C3间的连接点、以及第4可变电容器部C4及第5可变电容器部C5间的连接点分别与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连接。而且,第6可变电容器部C6及第7可变电容器部C7间的连接点、以及第8可变电容器部C8及修正部12间的连接点也分别与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连接。
[0091] 另外,第1可变电容器部C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2间的连接点、以及第3可变电容器部C3及第4可变电容器部C4间的连接点分别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而且,第5可变电容器部C5及第6可变电容器部C6间的连接点、以及第7可变电容器部C7及第8可变电容器部C8间的连接点也分别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
[0092] 此外,上述的多个可变电容器部间、以及可变电容器部及对应的外部端子间的连接,通过内部布线进行。而且,如后述的图4所示,当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通过偏压电阻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连接。另外,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通过偏压电阻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连接。
[0093] 另外,图3虽未示出,但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由将8个电介质层(第1电介质层)在其间夹入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此外,构成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由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强电介质材料形成,其电容按照在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及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间施加的控制电压Vc(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具体而言,当施加控制电压Vc时,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容下降。另外,构成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094] 修正部12具备三个修正用可变电容电容器(以下,分别记为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第2可变电容器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并联连接。
[0095] 另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的连接点(并联连接点)与电容器主体部11的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由8个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8可变电容器部C8侧的端部)连接。而且,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的与并联连接点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连接。另外,第2修正电容器部C10的与并联连接点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连接。而且,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的与并联连接点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连接。
[0096] 此外,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外部的电路基板等时,信号用外部端子13与交流信号的一个输入端(AC1)连接,至少,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与交流信号的另一个输入端(AC2)连接。因此,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也用作信号用外部端子(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097] 另外,图3虽未图示,但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由将三个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在其间夹入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另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与上述可变电容器部相同,由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强电介质材料形成,其电容按照施加的控制电压Vc(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具体而言,当施加控制电压Vc时,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下降。另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09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电容器主体部11内部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和构成修正部12内部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用相同强电介质材料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介质层间的电极层也全部用相同材料形成。
[009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和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层叠而构成可变电容元件1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的各电容设为互相相同,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的各电容也设为互相相同。此外,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的各电容设为比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的各电容小,例如,设为1/2左右的电容。
[0100] [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101] 接着,边参照图4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的结构。此外,图4是将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1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安装电路的电路部分。
[0102] 安装电路2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10、以及将可变电容元件1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互相电连接的外部布线21。另外,安装电路20具备:5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5个第2偏压电阻R2。
[0103] 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中,当将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0时,信号用外部端子13与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1)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变电容元件10的全部修正用外部端子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
[010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偏压电阻R1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10的对应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或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另外,各第2偏压电阻R2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10的对应外部端子(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
[0105] 各偏压电阻是为了抑制输入至可变电容元件10的交流端子间(图4中的AC1-AC2间)的交流信号和施加在可变电容元件10的直流端子间(图4中的DC1-DC2间)的控制电压信号的干涉而设置的电阻。因此,各偏压电阻由例如100kΩ等的高电阻值的电阻元件构成。
[0106] [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量的关系]
[0107] 接着,具体说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间的连接状态(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可变电容元件10整体的电容的关系。因此,现在,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的各电容设为“9C”,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的各电容设为“4.5C”。另外,考虑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在-10%~+10%的范围中偏移的情况。
[0108] 此外,在此,如图4所示,将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全部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的状态称为“高电容连接状态”。另外,将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的状态(参照后述的图6(a))称为“中电容连接状态”。而且,将仅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的状态(参照后述的图6(b))称为“低电容连接状态”。
[0109] 在高电容连接状态(第1修正电容器部C9~第3修正电容器部C11全部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成为0.93C~1.14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在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为1.04C。
[0110] 另外,在中电容连接状态(第1修正电容器部C9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10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成为0.90C~1.10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为1.00C。
[0111] 而且,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仅第1修正电容器部C9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成为0.81C~0.99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为0.90C。
[0112] 在此,在下述表1中总结并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的上述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0113] [表1]
[0114]偏差 -10% 0% +10%
低电容连接 0.81C 0.90C 0.99C
中电容连接 0.90C 1.00C 1.10C
高电容连接 0.93C 1.04C 1.14C
[0115] 另外,在图5中示出对上述表1所示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的关系进行制图的情况。此外,图5所示的特性的横轴是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的偏差量,纵轴是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值(相对值)。另外,图5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白色四标记的特性)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图5中的虚线的特性(白色三角标记)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而且,图5中的虚线的特性(叉标记)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此外,图5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后述的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的情况。
[0116] [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
[0117] 接着,边参照图4、5以及6(a)及(b)边说明安装电路20中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此外,图6(a)及(b)是示出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中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的变更工序的情况的图。
[0118] 此外,在该第1修正处理中,例如,考虑用途等,预先决定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在此,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以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以收敛于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1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0时,如图4所示,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全部处于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的状态。即,当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0时,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因此,在图4所示的安装电路20中,从高电容连接状态开始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120] 首先,在图4所示的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测定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的外部端子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在图5中的虚线特性上为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21] 另一方面,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中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6(a)所示,截断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和与其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相连的部分的外部布线21的图案。
[0122] 接着,如图6(a)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或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在图5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23] 另一方面,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低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6(b)所示,进一步截断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和与其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相连的部分的外部布线21的图案。
[0124] 接着,如图6(b)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5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10作为次品而废弃。
[0125] 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20中,这样地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在上述的安装电路20中,在安装后,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从±10%降低至+4%~-7%。
[0126] [各种效果]
[012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20中,在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后,能够降低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消除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外部系统等之后发生的上述课题(由于电容偏差,实际上能够利用的电容的可变范围变小这一课题)。
[01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后,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调整为期望的范围内的电容,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大可变电容元件10的适用范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在安装后,通过改变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间的连接状态(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能够获得电容不同的多种可变电容元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减少可变电容元件10的调试,能够降低可变电容元件的制造成本。
[012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安装有可变电容元件10的系统等出厂前,而且在出厂后的维护等的定时也能够简单地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由于老化等而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变化,也能够容易地将电容调整改正为期望的范围内的电容。
[01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仅通过在外部(安装电路上)变更可变电容元件10的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间的连接状态就能够修正电容偏差,因此,能够增大可变电容元件10及安装电路20的设计自由度
[013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如上所述,修正部12能够与电容器主体部11相同地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与现有的层叠型可变电容电容器同样的制造过程制作可变电容元件1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较大地变更现有的制造过程就能够制作可变电容元件10,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作可变电容元件10。
[0132] [变形例1]
[0133]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以在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0时、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为用外部布线21互相连接的状态(高电容连接状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安装电路的结构也可以设为在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时、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为不用外部布线21互相连接的状态的结构。在变形例1中,说明其一个结构例。
[0134] (1)安装电路的结构
[0135] 图7示出将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的变形例1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7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1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安装电路的电路部分。另外,在图7所示的安装电路25中,对与图4所示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2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的标号而示出。
[0136] 如从图7和图4的比较明显可见的,该例子的安装电路25的结构是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20中改变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时的外部布线21的连接方式的结构。具体而言,在该例子中,在安装时,仅可变电容元件1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即,在该例子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5时,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此外,在该例子中,除外部布线21的连接方式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对应结构同样。
[0137] 此外,安装电路25内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与上述表1所示的关系同样的关系。即,变形例1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关系同样的关系,该情况如图8所示。此外,图8所示的特性的横轴为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的偏差量,纵轴为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值(相对值)。另外,图8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白色四角标记的特性)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白色三角标记)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而且,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叉标记)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此外,图8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后述的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的情况。
[0138] (2)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
[0139] 接着,边参照图7、8以及9(a)及(b)边说明安装电路25中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第2修正处理)。此外,图9(a)及(b)是示出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中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的变更工序的情况的图。
[0140] 此外,在该第2修正处理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1修正处理)相同,例如,考虑用途等,预先决定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在此,作为一个例子,与上述第1修正处理相同,说明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以收敛于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141] 在图7所示的安装电路25中,如上所述,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安装于安装电路25时,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因此,在图7所示的安装电路25中,从低电容连接状态开始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142] 首先,如图7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8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43] 另一方面,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变更外部布线21的图案,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中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通过例如焊料短路电阻等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和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电连接(图案连接)。
[0144] 接着,如图9(a)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或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45] 另一方面,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再次变更外部布线21的图案,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高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9(b)所示,进一步将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和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电连接。
[0146] 接着,如图9(b)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的外部端子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3C以上且不到1.04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10作为次品废弃。
[0147] 在该例子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在安装电路25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安装后,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从±10%降低至+4%~-7%。
[0148]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1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在安装电路上修正(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或电容本身)。因此,在该例子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49] 此外,在上述的第2修正处理中,是将外部布线21进行图案连接的手法,但是考虑成本方面,如上述第1修正处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修正手法)那样将外部布线21的图案截断的手法相对有利。
[0150] [变形例2]
[0151] 在上述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图5)及第2修正处理(图8)中,说明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高电容、中电容及低电容连接状态这三个状态的例子。即,在上述第1修正处理及第2修正处理中,对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以3阶段进行变更。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按照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也可以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在高电容、中电容及低电容连接状态中的两个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变更(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以2阶段进行变更)而修正电容偏差。
[0152] 在此,作为其一个例子(变形例2),说明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在中电容及低电容连接状态这两个连接状态间进行变更而修正电容偏差的手法(第3修正处理)。另外,在第3修正处理中,说明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1的安装电路25中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例子。而且,在第3修正处理中,说明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以收敛于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153] 另外,在此,边参照图7、9(a)及(b)以及图10,边具体说明第3修正处理。此外,图10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10中的各特性是与图8中的对应的特性相同的特性。另外,图10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电容偏差的第3修正处理的情况。
[0154] 首先,在第3修正处理中,如图7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0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55] 另一方面,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变更外部布线21的图案,将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中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和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电连接(图案连接)。
[0156] 接着,如图9(a)所示,测定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或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157] 另一方面,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10作为次品废弃。
[0158] 在第3修正处理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在第3修正处理中,在安装后,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从±10%降低至0%~-10%。
[0159]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2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在安装电路上修正(调整)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或电容自身)。因此,在该例子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60] [修正处理的手法与电容的偏差分布的关系]
[0161] 在此,对于通过上述的第1~第3修正处理所获得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的偏差分布进行说明。通常,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在没有进行挑选的情况下,认为呈大致正则分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在不进行上述的修正处理的情况下,认为修正部12的各连接状态下的电容偏差的分布也呈大致正则分布。
[0162] 图11示出该电容偏差的分布。图11所示的分布特性的横轴为电容,纵轴为分布数。另外,图11中的特性S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偏差的分布,特性M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偏差的分布。而且,图11中的特性L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另外,图11中的特性图的下部所记载的数值为各连接状态下的电容偏差的值。
[0163] 通过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手法,安装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变化。图12(a)~(c)示出修正处理的手法与电容偏差的分布的关系的一个例子。此外,图12(a)~(c)所示的各分布特性的横轴为电容,纵轴为分布数。
[0164] 图12(a)是使用上述第1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图,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以高电容连接状态、中电容连接状态及低电容连接状态的顺序进行变更而修正电容偏差的情况下的分布图。此外,图12(a)中的特性L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5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图12(a)中的特性M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5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另外,图12(a)中的特性S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5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
[0165] 在使用上述第1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图12(a)中的特性L、特性M及特性S叠合的特性是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分布特性。因此,在使用上述第1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如从图12(a)明显可见的,与中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相比,较多制作具有高电容的可变电容元件10。
[0166] 另外,图12(b)是使用上述第2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图,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按低电容连接状态、中电容连接状态及高电容连接状态的顺序变更而修正电容偏差的情况下的分布图。此外,图12(b)中的特性S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8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图12(b)中的特性M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另外,图12(b)中的特性L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
[0167] 在使用上述第2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图12(b)中的特性L、特性M及特性S叠合的特性也是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分布特性。因此,在使用上述第2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如从图12(b)明确可见的,较多制作与中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具有大致相同的电容的可变电容元件10。
[0168] 而且,图12(c)是使用上述第3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的电容偏差的分布图,是修正部12的连接状态按低电容连接状态及中电容连接状态的顺序变更而修正电容偏差的情况下的分布图。此外,图12(c)中的特性S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10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另外,图12(c)中的特性M的电容范围对应于图10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的用粗实线示出的电容的偏差范围。
[0169] 在使用上述第3修正处理的手法的情况下,图12(c)中的特性M及特性S叠合的特性是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偏差的分布特性。因此,在该情况下,较多制作与中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具有大致相同电容的可变电容元件10、或与低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具有大致相同电容的可变电容元件10。
[017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及安装该可变电容元件10的安装电路中,按照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手法,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的产生程度变化。因此,在实际的制品上,按照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值,能适当选择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手法(安装电路的结构)。例如,在安装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需要比中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高的电容的情况下,用如图4所示的安装电路20(第1实施方式)构成安装电路,使用上述第1修正处理即可。另外,例如,在安装后的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需要中电容连接状态下的偏差0%的电容左右的情况下,使用如图7所示的安装电路25(变形例1)构成安装电路,使用上述第2修正处理即可。
[0171] <3. 第2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2结构例>
[017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并联连接三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修正部12并且能以3阶段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的电容的结构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设置于修正部12的修正电容器部的数量(电容的可变级数)及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例如,能够按照需要,考虑电容的修正幅度及可变电容元件10整体的电容等而适当设定。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两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修正部的可变电容元件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173] [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
[0174] 图13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概略结构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30的安装电路40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13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3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电路部分。此外,在图13所示的安装电路40中,对于与图4所示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2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省略这些结构的说明。
[0175] 第2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30具备:电容器主体部31(元件主体部)、以及与该电容器主体部31串联连接的修正部32。另外,可变电容元件30具备: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4个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控制用外部端子)、以及5个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控制用外部端子)。而且,可变电容元件30具备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及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176] 电容器主体部31具备9个可变电容电容器部(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第1可变电容器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串联连接。而且,由9个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侧的端部与信号用外部端子13连接,该串联电路的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侧的端部与修正部32连接。
[0177] 另外,第2可变电容器部C32及第3可变电容器部C33间的连接点、以及第4可变电容器部C34及第5可变电容器部C35间的连接点分别与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连接。而且,第6可变电容器部C36及第7可变电容器部C37间的连接点、以及第8可变电容器部C38及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间的连接点也分别与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连接。
[0178] 另外,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32间的连接点、以及第3可变电容器部C33及第4可变电容器部C34间的连接点分别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另外,第5可变电容器部C35及第6可变电容器部C36间的连接点、以及第7可变电容器部C37及第8可变电容器部C38间的连接点也分别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而且,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及修正部32间的连接点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
[0179] 此外,上述的多个可变电容器部间、以及可变电容器部及对应的外部端子间的连接通过内部布线而进行。而且,如后述的如图13所示,在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通过偏压电阻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连接。另外,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通过偏压电阻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连接。
[0180] 另外,图13虽未图示,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由9个电介质层(第1电介质层)将电极层夹在其间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此外,构成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由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强电介质材料形成,其电容按照在对应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及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间施加的控制电压Vc(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具体而言,当施加控制电压Vc时,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容下降。另外,构成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181] 修正部32具备两个修正用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第2可变电容器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并联连接。
[0182] 另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的连接点(并联连接点)与电容器主体部31的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由9个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侧的端部)连接。而且,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的与并联连接点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连接。另外,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的与并联连接点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连接。
[0183] 此外,如后述的修正处理中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外部基板等时,至少,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与交流信号的另一个输入端(AC2)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还用作信号用外部端子(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184] 另外,图13虽未图示,但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由将两个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在其间夹着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另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与上述可变电容器部相同,由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强电介质材料形成,其电容按照所施加的控制电压Vc(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具体而言,当施加控制电压Vc时,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下降。另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18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电容器主体部31内部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和构成修正部32内部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用相同强电介质材料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介质层间的电极层也全部用相同材料形成。
[018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和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层叠而构成可变电容元件3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的各电容设为互相相同,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的各电容也设为互相相同。此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的各电容设为比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的各电容小,例如,设为1/2左右的电容。
[0187] [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188] 如图13所示,安装电路4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30、以及将可变电容元件3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电连接的外部布线21。另外,安装电路40具备:6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5个第2偏压电阻R2。
[01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中,在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安装电路40时,信号用外部端子13与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1)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变电容元件30的全部修正用外部端子,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连接。
[019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偏压电阻R1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3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或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和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另外,各第2偏压电阻R2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30的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和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
[0191] [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量的关系]
[0192] 接着,具体说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的连接状态(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与可变电容元件30整体的电容的关系。现在,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30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的各电容设为“10C”。另外,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的各电容设为“5C”。而且,考虑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在-10%~+10%的范围偏移的情况。
[0193] 在该情况下,在高电容连接状态(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41全部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为0.90C~1.10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为
1.00C。
[0194] 另外,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仅第1修正电容器部C40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为0.82C~1.00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为0.91C。
[0195] 在此,在下述表2中总结并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30中的上述的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0196] [表2]
[0197]偏差 -10% 0% +10%
低电容连接 0.82C 0.91C 1.00C
中电容连接 0.90C 1.00C 1.10C
[0198] 另外,图14示出将上述表2所示的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的关系制图的情况。此外,图14所示的特性的横轴为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的偏差量,纵轴为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值(相对值)。另外,图14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白色四角标记的特性)是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图14中的虚线的特性(白色三角标记)是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图14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后述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情况。
[0199] [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200] 接着,边参照图13、14及15边说明安装电路40中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手法。此外,图15是示出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中的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的变更工序的情况的图。
[020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修正处理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例如,考虑用途等,也预先确定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在此,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以收敛于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安装电路40时,如图13所示,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成为通过外部布线2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的状态。即,将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安装电路40时,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因此,在图13所示的安装电路40中,从高电容连接状态开始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203] 首先,在图13所示的高电容连接状态中,测定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中的任一个的外部端子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4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204] 另一方面,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低电容连接状态。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和与其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相连部分的外部布线21的图案截断。
[0205] 接着,如图15所示,测定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具体而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4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结束修正处理。
[0206] 另一方面,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电容不是0.90C以上且不到1.00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30作为次品废弃。
[0207] 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40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在上述的安装电路40中,在安装后,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从±10%降低至0%~-5%。
[0208]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在安装电路上修正(调整)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或电容自身)。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209] [变形例3]
[0210]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1修正处理相同,说明了将连接修正用外部端子间的外部布线21的图案截断而修正电容偏差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变形例1及2中说明的第2及第3修正处理相同,也可以通过图案连接外部布线21而修正电容偏差。
[0211] 在该情况下,将安装电路的结构设为在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安装电路时、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的外部布线21的布线图案与图15所示的布线图案同样的结构。即,设为在可变电容元件30安装于安装电路时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的安装电路。而且,在这样的结构的安装电路中,修正部32的连接状态从低电容连接状态向高电容连接状态进行变更(通过外部布线21连接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修正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偏差。
[0212] <4. 第3实施方式: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第3结构例>
[0213] 在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并联连接多个修正电容器部而构成修正部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公开中,也可以串联连接多个修正电容器部而构成修正部(图2(a)参照)。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其一个例子。
[0214] [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
[0215] 在图16中示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16所示的可变电容元件50中,对与图3所示的可变电容元件1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省略这些结构的说明。
[0216] 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50具备:电容器主体部11(元件主体部)、以及与该电容器主体部11串联连接的修正部52。另外,可变电容元件50具备: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4个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控制用外部端子)、以及4个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控制用外部端子)。而且,可变电容元件50具备三个修正用外部端子(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及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将图16与图3比较明显可见,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50是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中改变了修正部的结构的结构。因此,在此,仅说明修正部52的结构。
[0217] 修正部52具备三个修正用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第2可变电容器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串联连接。
[0218] 另外,由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侧的端部与电容器主体部11的第8可变电容器部C8连接。而且,由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侧的端部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连接。另外,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及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间的连接点与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连接。而且,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间的连接点与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连接。
[021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相同,构成电容器主体部11内部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第1电介质层)与构成修正部52内部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用相同强电介质材料形成。此外,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第1可变电容器部)与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层叠而构成可变电容元件5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及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的各电容互相相同。
[0220] [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221] 在图17示出将图16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外部系统的电路基板等时的安装电路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17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5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电路部分。另外,在图17所示的安装电路60中,对与图4所示的安装电路2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省略这些结构的说明。
[0222] 安装电路6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50、选择部61、6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6个第2偏压电阻R2。另外,安装电路60具备将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间的连接点与选择部61的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的第1外部布线62。安装电路60具备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及第1偏压电阻R1间的连接点与选择部61的第2选择端子
61b相连接的第2外部布线63。而且,安装电路60具备将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及第2偏压电阻R2间的连接点与选择部61的第3选择端子61c相连接的第3外部布线64。
[02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60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60时,信号用外部端子13与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1)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通过外部布线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偏压电阻连接。
[02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偏压电阻R1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5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另外,各第2偏压电阻R2设置于可变电容元件5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此外,各偏压电阻能够以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各偏压电阻同样地构成。
[0225] 此外,选择部61是变更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的电路部,例如能够由设置于安装电路60的基板的连接盘(land)图案、切换开关等构成。另外,如后述那样,在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时,选择部61改变第1选择端子61a~第3选择端子61c间的连接状态,从而变更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
[0226] [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量的关系]
[0227] 接着,具体说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间的连接状态(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与可变电容元件50整体的电容的关系。现在,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50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1~第8可变电容器部C8及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的各电容设为“10C”。另外,考虑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在-10%~+10%的范围偏移的情况。
[0228] 在该情况下,在低电容连接状态(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全部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0.82C~1.00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在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0.91C。
[0229] 另外,在中电容连接状态(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则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0.90C~1.10C的范围的值。此外,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1.00C。
[0230] 而且,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仅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有助于修正处理的状态)下,若考虑上述偏差量,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1.00C~1.22C范围的值。此外,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偏差量为0%时,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为1.11C。
[0231] 在此,在下述表3中总结并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50中的上述的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0232] [表3]
[0233]偏差 -10% 0% +10%
低电容连接 0.82C 0.91C 1.00C
中电容连接 0.90C 1.00C 1.10C
高电容连接 1.00C 1.11C 1.22C
[0234] 另外,图18及19示出将上述表3所示的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与电容相对于偏差量的变化的关系制图的情况。此外,在图18及19所示的特性的横轴为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的偏差量,纵轴为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值(相对值)。另外,图18及19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白色四角标记的特性)是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图18及19中的虚线的特性(白色三角标记)是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为中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而且,图18及19中的虚线的特性(叉标记)是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为高电容连接状态时的电容变化特性。此外,图18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后述的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的情况,图19中的粗实线及虚线箭头示出后述的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的情况。
[0235] [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处理]
[0236] 接着,边参照图17及18边说明安装电路60中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第1修正手法。此外,在该第1修正处理中,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相同,例如,考虑用途等,也预先决定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在此,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以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收敛于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23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60时,选择部61的第1选择端子61a~第3选择端子61c是不互相连接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修正部52内的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全部为有助于可变电容元件50整体的电容值的状态,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
[0238] 在第1修正处理中,首先,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将选择部61的第3选择端子61c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即,电短路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间。而且,在该情况下,以选择部61的第3选择端子61c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的状态结束修正处理。
[0239]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8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将选择部61的第2选择端子61b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即,电短路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而且,在该情况下,以选择部61的第2选择端子61b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的状态结束修正处理。
[0240]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8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在选择部61的各选择端子不互相连接的情况下就结束修正处理。
[0241] 此外,在所测定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50作为次品废弃。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修正处理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
[0242] [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
[0243] 在上述第1修正处理中,说明了以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及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顺序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在第2修正处理中,说明以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及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的顺序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的例子。
[0244] 边参照图17及19边说明安装电路60中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第2修正处理。此外,在该第2修正处理中,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相同,例如,考虑用途等,也预先决定需要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在此,作为一个例子,与上述第1修正处理相同,说明以修正后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收敛于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的方式进行修正的例子。
[0245] 在第2修正处理中,首先,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9中的单点划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在选择部61的各选择端子不互相连接的情况下就结束修正处理。
[0246]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9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将选择部61的第2选择端子61b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即,电短路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而且,在该情况下,以选择部61的第2选择端子61b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的状态结束修正处理。
[0247]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的电容。接着,在所测定的电容为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即,所测定的电容为图19中的虚线的特性上用粗实线示出的区域的电容的情况下,将选择部61的第3选择端子61c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即,电短路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间。而且,在该情况下,以选择部61的第3选择端子61c与第1选择端子61a相连接的状态结束修正处理。
[0248] 此外,在所测定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的电容不是0.94C以上且不到1.05C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50作为次品废弃。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修正处理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
[024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安装后,也能够将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降低至期望的范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安装电路上修正(调整)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或电容自身)。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2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有助于可变电容元件50整体的电容的串联连接的电容器部的数量变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可变电容元件50的耐压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与耐压的关系,适当设定修正电容器部的数量(电容的可变级数)、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及电容器主体部11的结构等。
[0251] 另外,在上述的电容偏差的第1及第2修正处理中,说明了依次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各修正用外部端子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同时测定可变电容元件50的全部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容,基于其测定结果,选择第1选择端子61a~第3选择端子61c间的适当的连接状态,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
[0252] [变形例4]
[0253]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能三个修正电容器部串联连接而构成修正部52、并且以3阶段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的结构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考虑例如需要的电容的修正幅度、可变电容元件整体的电容等而适当设定在修正部设置的修正电容器部的数量(电容的可变级数)及各电容器部的电容。在变形例4中,示出了串联连接两个修正电容器部而构成修正部的可变电容元件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254] (1)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
[0255] 在图20中,示出变形例4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70的概略结构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70的安装电路80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20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7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电路部分。另外,在图20所示的该例子的安装电路80中,对与图17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6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省略这些结构的说明。
[0256] 可变电容元件70具备:电容器主体部31(元件主体部)、以及与该电容器主体部31串联连接的修正部72。另外,可变电容元件70具备: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4个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控制用外部端子)、以及5个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控制用外部端子)。而且,可变电容元件70具备两个修正用外部端子(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及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
[0257] 电容器主体部31具备9个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图13)的可变电容元件30的电容器主体部同样的结构。
[0258] 修正部72具备两个修正用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串联连接。
[0259] 另外,由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侧的端部与电容器主体部31的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连接。而且,由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侧的端部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连接。而且,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的连接点与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连接。
[0260] 此外,图20虽未图示,但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由将两个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在其间夹着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另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261] 另外,在该例子中,构成电容器主体部31内部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第1电介质层)与构成修正部72内部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用相同强电介质材料形成。而且,在该例子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和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层叠而构成可变电容元件70。而且,在该例子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31~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第1修正电容器部C7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72的各电容互相相同。
[0262] (2)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263] 安装电路8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70以及选择部81。另外,安装电路80具备:将可变电容元件7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选择部81间电连接的第1外部布线82、以及将可变电容元件70的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及选择部81间电连接的第2外部布线83。而且,安装电路80具备:6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6个第2偏压电阻R2。
[0264] 此外,各第1偏压电阻R1在可变电容元件7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设置。另外,各第2偏压电阻R2在可变电容元件7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第
2控制用外部端子15及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设置。此外,各偏压电阻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偏压电阻相同地构成。
[0265] 另外,在安装电路80中,如图20所示,第1外部布线82将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间的连接点与选择部81的第1选择端子81a相连接。另一方面,第2外部布线83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间的连接点与选择部81的第2选择端子81b相连接。此外,选择部81是对修正部7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进行变更的电路部。具体而言,在可变电容元件70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时,选择部81改变第1选择端子81a及第2选择端子81b间的连接状态,变更修正部7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
[0266] 在上述结构的安装电路80中,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安装后,也能够通过选择部81将可变电容元件70的电容偏差的范围降低至期望的范围。即,在该例子中,也能够在安装电路上修正(调整)可变电容元件70的电容偏差(或电容自身),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267] [变形例5]
[0268]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设置于安装电路的选择部,变更修正部的连接状态,从而修正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通过截断或连接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间的外部布线的图案,从而修正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偏差。在变形例5中,说明其一个例子。
[0269] (1)变形例5-1
[0270] 在图21中,示出该例子中的可变电容元件50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50的安装电路的第1结构例(变形例5-1)。另外,在图21所示的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0中,对与图17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6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此外,从图21与图17的比较明显可见,该例子的可变电容元件50的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为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可变电容元件50的结构的说明。
[0271] 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50、5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5个第2偏压电阻R2。
[0272] 此外,各第1偏压电阻R1在可变电容元件5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及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设置。另外,各第2偏压电阻R2在可变电容元件5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设置。此外,各偏压电阻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偏压电阻相同地构成。
[0273] 而且,如图21所示,安装电路90具备:将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间短路、并且将各修正用外部端子与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之间电连接的外部布线91。即,在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0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90时,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为用外部布线91互相连接的状态(高电容连接状态)。
[0274] 而且,在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0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上述第1修正处理)相同,通过边测定各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容、边适当截断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从而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
[0275]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在图21所示的连接状态下,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的两端子及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的两端子在交流上和在直流上都是相同电位,因此,该两个修正电容器部不作为电容元件动作。因此,在图21所示的连接状态下,在修正部52内,仅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用作电容元件,因此,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最大(高电容连接状态)。然而,当截断了将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18与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相连的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时,在修正部52内,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用作电容元件(中电容连接状态)。而且,在中电容连接状态下,仅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不作为电容元件动作。
[0276]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52串联连接后的电容器的合成电容用作修正部52处的可变电容。此外,此时,实际上施加于各修正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是施加于电容器主体部11内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的1/2。即,在该例子的结构中,修正部52处的修正电容值及偏压依赖性(电容变化)与图17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修正电容值及偏压依赖性不同。
[0277] 而且,当截断将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与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相连的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时,在修正部52内,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用作电容元件(低电容连接状态)。在该情况下,将第1修正电容器部C51~第3修正电容器部C53串联连接后的电容器的合成电容用作修正部52处的可变电容。此外,此时,实际上施加于各修正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是施加于电容器主体部11内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的1/3。
[0278] 如上所述,在该例子的结构中,通过截断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来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的情况下,根据在修正部52内用作电容元件的修正电容器部的级数,修正电容值变化。另外,在该例子的结构中,通过增加在修正部52内用作电容元件的修正电容器部的级数而减少修正部52中的修正电容的可变幅度。然而,在变形例5-1中,能够通过变更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来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初始电容,因此,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279] (2)变形例5-2
[0280] 在图22中,示出该例子中的可变电容元件50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50的安装电路的第2结构例(变形例5-2)。此外,在图22所示的变形例5-2的安装电路95中,对与图21所示的上述变形例5-1的安装电路9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
[0281] 从图21与图22的比较明显可见,在该例子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95时的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与上述变形例5-1的布线图案不同。因此,在此,仅对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进行说明。
[0282] 在该例子中,构成为:在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95时,仅可变电容元件5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通过外部布线91与对应的第2偏压电阻R2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连接。即,在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5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50安装于安装电路95时,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为低电容连接状态。
[0283] 在该例子的安装电路95中,与上述变形例1(上述第2修正处理)相同,边测定各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容,边用外部布线91适当连接(图案连接)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间,从而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电容偏差。
[0284] 此外,在该情况下,通过变更外部布线91的布线图案,从而在修正部52内用作电容元件的修正电容器部的级数变化。因此,在该例子中,与上述变形例5-1相同,修正部52处的修正电容值及偏压依赖性(电容变化)也与图17所示的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修正电容值及偏压依赖性不同。然而,在变形例5-2中,也能够通过变更修正部52的连接状态而修正可变电容元件50的初始电容,因此,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285]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是在可变电容元件50的修正部52内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两端子连接偏压电阻的结构,因此,与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无关,施加于各修正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固定。即,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与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无关,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的可变量固定。
[0286] 相对于此,在上述变形例5中,是仅在由修正部52内的多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连接偏压电阻的结构,因此,按照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施加于各修正电容器部的控制电压变化。即,在上述变形例5中,按照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的可变量不同。因此,在上述变形例5中,能考虑修正部52内的修正电容器部的连接状态与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的可变量的关系,而适当设定修正电容器部的数量、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及电容器主体部11的结构等。
[0287] <5. 第4实施方式: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例>
[0288] 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器主体部与修正部并联连接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b))。
[0289] [可变电容元件的结构]
[0290] 在图23中,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00的概略结构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的安装电路110的概略结构。此外,在图23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可变电容元件100的各外部端子连接的电路部分。另外,在图2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0及安装电路110中,对与图4所示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电容元件10及安装电路2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省略这些结构的说明。
[0291] 可变电容元件100具备:电容器主体部101(元件主体部)以及修正部102。另外,可变电容元件100具备: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两个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以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
[0292] 电容器主体部101具备两个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第1可变电容器部)。此外,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串联连接。另外,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与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的连接点,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
15连接。
[0293] 而且,由两个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侧的端部与信号用外部端子13连接,该串联电路的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侧的端部与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连接。此外,多个可变电容器部间以及可变电容器部及对应的外部端子间的连接通过内部布线来进行。
[0294] 修正部102具备两个修正用可变电容电容器(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第2可变电容器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串联连接。
[0295] 另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的连接点与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连接。而且,由两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侧的端部与信号用外部端子13连接,该串联电路的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侧的端部与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连接。此外,多个可变电容器部间以及可变电容器部及对应的外部端子间的连接通过内部布线来进行。
[0296] 此外,图23虽未图示,但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由将两个电介质层(第1电介质层)在其间夹着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另外,构成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
[0297] 另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由将两个电介质层(第2电介质层)在其间夹着电极层并层叠的层叠型电容器构成。此外,构成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按照其制法,可以由1个电介质膜构成,也可以将多个电介质膜层叠而构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电容器主体部101内部的各可变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与构成修正部102内部的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介质层用相同强电介质材料形成。
[0298]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与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层叠而构成可变电容元件10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的各电容互相相同。另外,第1修正电容器部C93及第2修正电容器部C94的各电容能够设为比第1可变电容器部C91及第2可变电容器部C92的各电容小,例如,设为1/10左右的电容。
[0299] 此外,例如能够考虑需要的电容的修正幅度、可变电容元件整体的电容等而适当设定设置于修正部102的修正电容器部的数量及各修正电容器部的电容。
[0300] [安装电路的结构例]
[0301]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110具备:可变电容元件100、以及将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电连接的外部布线111。另外,安装电路110具备两个第1偏压电阻R1、以及两个第2偏压电阻R2。
[0302] 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110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0时,信号用外部端子13与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1)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而且,此时,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双方通过外部布线111与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及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连接。
[0303] 各第1偏压电阻R1在可变电容元件100的对应的外部端子(信号用外部端子13、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中的任一个)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设置。另一方面,各第2偏压电阻R2在可变电容元件100的对应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与控制电压用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子(DC2)之间设置。
[0304]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0时,成为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通过外部布线111与第1偏压电阻R1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连接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0时,安装电路110成为高电容连接状态。
[0305] [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306] 如下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110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首先,在图23所示的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一个端子的电容。而且,在所测定的电容为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维持图23所示的高电容连接状态并结束修正处理。
[0307]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电容不是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截断将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电连接的外部布线111的布线图案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的连接状态变更为低电容连接状态。接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
[0308] 而且,在所测定的电容为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维持低电容连接状态并结束修正处理。此外,在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不是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100作为次品废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电容偏差。
[030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通过边测定各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容边适当截断外部布线111的布线图案来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电容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310] [变形例6]
[0311] (1)安装电路的结构
[0312] 在图24中,示出变形例6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100及安装有该可变电容元件100的安装电路的结构例。此外,在图24所示的该例子的安装电路115中,对与图23所示的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安装电路110同样的结构给予相同标号并示出。
[0313] 从图24与图23的比较明显可见,在该例子中,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5时的外部布线111的布线图案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布线图案不同。因此,在此,仅对外部布线111的布线图案进行说明。
[0314] 在该例子中,构成为: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5时,仅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通过外部布线111与对应的第1偏压电阻R1及另一个交流信号端子(AC2)连接。即,在该例子的安装电路115中,在将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于安装电路115时,安装电路115成为低电容连接状态。
[0315] (2)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
[0316] 如下进行该例子的安装电路115中的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首先,在图24所示的低电容连接状态下,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的电容。而且,在所测定的电容为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维持图24所示的低电容连接状态并结束修正处理。
[0317] 另一方面,在所测定的电容不是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用外部布线111将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及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间电连接(图案连接),将可变电容元件100的连接状态变更为高电容连接状态。
[0318] 接着,测定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6或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7的电容。而且,在所测定的电容为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维持高电容连接状态并结束修正处理。此外,在高电容连接状态下所测定的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电容不是既定电容偏差的范围内的值的情况下,将进行过修正处理的可变电容元件100作为次品废弃。在该例子中,通过这样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电容偏差。
[0319]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6中,通过边测定各修正用外部端子的电容、边用外部布线111适当连接多个修正用外部端子间,从而能够修正可变电容元件100的电容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320] [变形例7]
[0321] 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说明了用多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修正部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1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修正部。
[0322] 此外,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图4、13、17)所示出的串联型可变电容元件(安装电路)中,与电容器主体部的修正部侧的端部连接的控制用外部端子用作修正用外部端子。更具体而言,在上述第1及第3实施方式(图4及图17)中,与电容器主体部11的第8可变电容器部C8连接的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4用作修正用外部端子。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图13)中,与电容器主体部31的第9可变电容器部C39连接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用作修正用外部端子。
[0323] 另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图23)所示出的并联型可变电容元件100(安装电路110)中,在由1个修正电容器部构成修正部102的情况下,省略与修正部102连接的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5即可。
[0324] <6. 各种应用例>
[0325] 只要是需要对可变电容元件施加直流控制电压而调整其电容的系统及装置(电子设备),上述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及电容偏差的修正处理的技术就能适用于任意的系统及装置。以下,对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的各种应用例(适用例)进行说明。
[0326] [应用例1:通信装置]
[0327] 首先,在应用例1中,说明在具备例如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终端等通信装置中适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例子。
[0328] 在图25中,示出应用例1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概略电路结构。此外,在图25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通信装置200的接收系统(解调系统)的电路部的结构。包含信号的发送系统(调制系统)的电路部的其他结构能够与现有的通信装置同样地构成。
[0329] 通信装置200具备:接收部201、信号处理部202、以及控制部203。
[0330] 接收部201具有:谐振天线210(谐振电路、接收天线部、通信部)、对谐振天线210施加直流控制电压Vc的电压产生电路211、以及线圈212。此外,该例子的接收部201用谐振天线210接收从例如外部R/W装置(未图示)通过非接触通信所发送的信号,将其接收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部202。
[0331] 谐振天线210具有谐振线圈213和谐振电容器214。谐振线圈213由例如螺旋线圈等元件构成。另外,谐振线圈213的等效电路用谐振线圈213的电感成分213a(Ls)及电阻成分213b(rs:数欧姆程度)的串联电路来表示。
[0332] 谐振电容器214由电容Co的恒电容电容器215、可变电容器216、与可变电容器216的两端子分别连接的2个去偏压用电容器217而构成。而且,由恒电容电容器215、可变电容器216及2个去偏压用电容器217构成的串联电路,与谐振线圈213并联连接。
[0333] 即,该例子的谐振天线210是用可变电容器216构成谐振电容器214的一部分的可调谐谐振天线。另外,该例子的谐振天线210的谐振频率从谐振线圈213整体的电感L及谐振电容器214整体的电容C用(LC)1/2而计算。此外,谐振线圈213整体的电感L由设置于例如螺旋线圈(天线)及螺旋线圈上的磁片(未图示)的特性来决定。另外,谐振电容器214整体的电容C主要由恒电容电容器215的电容Co和可变电容器216的电容Cv来决定。但是,在用螺旋线圈构成谐振线圈213的情况下,也考虑其线间电容。
[0334] 另外,可变电容器216的双方的端子与电压产生电路211的两个输出端子(DC1及DC2)分别连接。此外,在该例子中,可变电容器216的一个端子通过线圈212与电压产生电路211的一个输出端子(DC1)连接。
[0335] 可变电容器216由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上述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构成。此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中,用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强电介质材料形成,其电容Cv按照从电压产生电路211施加的控制电压Vc(电压信号)而变化。具体而言,在从电压产生电路211施加控制电压Vc时,可变电容器216的电容Cv下降。因此,当施加控制电压Vc时,谐振天线210的谐振频率变更。
[0336] 线圈212在可变电容器216的一个端子与电压产生电路211的一个输出端子(DC1)之间设置。而且,在该例子中,适当设定线圈212的电感Ln,以使由线圈212及可变电容器216构成的电路用作噪声滤波器
[0337] 信号处理部202对由接收部201接收的交流信号施加既定处理,解调交流信号。
[0338] 控制部203由用于控制通信装置200的全部动作的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电路构成。另外,在该例子中,基于从CPU(控制部203)输入至电压产生电路211的控制信号,调整施加于可变电容器216的控制电压Vc,从而调整接收部201(谐振天线210)的谐振频率。
[0339] [应用例2:通信系统]
[0340] 接着,说明对于以非接触通信进行信息收发的通信系统适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的例子(应用例2)。
[0341] 在图26中,示出应用例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概略块结构。此外,在图26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非接触通信有关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另外,在图26中,用实线箭头示出与在各电路块间信息的输入输出有关的布线,用虚线箭头示出与电力供给有关的布线。
[0342] 通信系统220具备:发送装置221和接收装置222。在通信系统220中,在发送装置221及接收装置222间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信息收发。此外,作为图26所示的结构的通信系统220的例子,例如,举出以Felica(注册商标)为代表的非接触IC卡规格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规格相组合的通信系统。以下,对各装置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343] (1)发送装置
[0344] 发送装置221是具有对于接收装置222非接触地进行数据读写的读写器功能的装置。发送装置221具备:一次侧天线部(发送天线部)223、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发送信号生成部225、调制电路226、解调电路227、收发控制部228及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而且,发送装置221具备用于控制发送装置221的全体动作的控制部230。
[0345] 发送装置221内的各部间的电连接关系如下。一次侧天线部223与可变阻抗匹配部224连接,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另外,一次侧天线部223的一个控制端子与收发控制部228连接,另一个控制端子与控制部230连接。可变阻抗匹配部224的输入端子与发送信号生成部225的输出端子连接,可变阻抗匹配部224的输出端子与解调电路227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可变阻抗匹配部224的一个控制端子与收发控制部228连接,另一个控制端子与控制部
230连接。
[0346] 发送信号生成部225的输入端子与调制电路226的输出端子连接。另外,调制电路226的输入端子与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解调电路227的输出端子与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收发控制部228的一个输入端子与发送信号生成部225的输出端子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子与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的另一个输出端子连接。
[0347] 接着,对发送装置221的各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一次侧天线部223与上述应用例1(图25)的接收部201(谐振电路部)具有同样的结构,具有:由谐振线圈及谐振电容器构成的谐振电路(谐振天线210)、以及调整谐振电容器的电容的电压产生电路。一次侧天线部223,通过谐振电路发送期望的频率的发送信号,并且接收来自后述的接收装置222的响应信号。此时,电压产生电路调整谐振电容器的电容,以使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期望的频率。而且,在该例子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一次侧天线部223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未图示)。
[0348] 可变阻抗匹配部224是获取发送信号生成部225与一次侧天线部223之间的阻抗的匹配的电路。此外,图26虽未图示,但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具有:可变电容器、以及用于调整该可变电容器的电容的电压产生电路。在该例子中,通过用电压产生电路调整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实现发送信号生成部225及一次侧天线部223间的阻抗匹配。此外,在该例子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也适用于可变阻抗匹配部224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
[0349] 发送信号生成部225根据从调制电路226输入的发送数据而调制期望的频率(例如13.56MHz)的载波信号,该调制后的载波信号通过可变阻抗匹配部224输出至一次侧天线部
223。
[0350] 调制电路226对从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该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输出至发送信号生成部225。
[0351] 解调电路227通过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取得在一次侧天线部223接收的响应信号,对该响应信号进行解调。而且,解调电路227将解调后的响应数据输出至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
[0352] 收发控制部228监视从发送信号生成部225向可变阻抗匹配部224送出的载波信号的发送电压、发送电流等的通信状态。而且,收发控制部228按照通信状态的监视结果,向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及一次侧天线部223输出控制信号。
[0353] 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依照来自外部的指令、内置的程序,生成各种控制用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输出至调制电路226及收发控制部228,从而控制两电路部的动作。另外,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生成与控制信号(指令信号)对应的发送数据,并将该发送数据供给至调制电路226。而且,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基于用解调电路227解调的响应数据进行既定处理。
[0354] 控制部230由例如CPU等电路构成。CPU(控制部230)的多个输出端与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及一次侧天线部223内的电压产生电路的对应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而且,控制部230将从收发控制部228向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及一次侧天线部223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输出。基于该控制信号,调整施加于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及一次侧天线部223内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的控制电压。另外,此时,调整控制电压,以使发送信号生成部225与一次侧天线部223之间的阻抗匹配及一次侧天线部223的谐振频率成为最佳。
[0355] 此外,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在发送装置221中,说明了分别独立设置收发控制部228、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及控制部230(CPU)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控制部230包含收发控制部228及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的结构。
[0356] (2)接收装置
[0357] 接着,对接收装置222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接收装置222由非接触IC卡(数据载波)构成的例子。另外,在该例子中,对接收装置222具备调整自身的谐振频率的功能的例子进行说明。
[0358] 接收装置222具备:二次侧天线部(接收天线部)231、整流部232、恒压部233、接收控制部234、解调电路235、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调制电路237以及电池238。
[0359] 接收装置222内的各部间的电连接关系如下。二次侧天线部231的输出端子与整流部232的输入端子、接收控制部234的一个输入端子及解调电路235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二次侧天线部231的输入端子与调制电路237的输出端子连接,二次侧天线部231的控制端子与接收控制部234的输出端子连接。整流部232的输出端子与恒压部233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恒压部233的输出端子与接收控制部234、调制电路237及解调电路235的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
[0360] 接收控制部234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解调电路235的输出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调制电路237的输入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的另一个输出端子连接。而且,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的电源输入端子与电池238的输出端子连接。
[0361] 接着,对接收装置222的各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虽未图示,但二次侧天线部231具有由谐振线圈及谐振电容器构成的谐振电路,该谐振电容器包含通过施加控制电压而电容变化的可变电容器。二次侧天线部231是与发送装置221(一次侧天线部223)通过电磁耦合进行通信的部分,接受一次侧天线部223所产生的磁场,接收来自发送装置221的发送信号。此时,调整可变电容器的电容,以使二次侧天线部231的谐振频率成为期望的频率。
此外,在该例子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二次侧天线部231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
[0362] 整流部232由半波整流电路构成,该半波整流电路由例如整流用二极管与整流用电容器构成,将在二次侧天线部231接收的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将该整流后的直流电力输出至恒压部233。
[0363] 恒压部233对从整流部232输入的电信号(直流电力)施加电压变动(数据成分)的抑制处理及稳定化处理,将该处理后的直流电力供给至接收控制部234。此外,通过整流部232及恒压部233输出的直流电力用作用于使接收装置222内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动作的电源。
[0364] 接收控制部234例如由IC等构成,监视在二次侧天线部231所接收的接收信号的大小、电压/电流的相位等。而且,接收控制部234基于接收信号的监视结果而控制二次侧天线部231的谐振特性,谋求接收时的谐振频率的最佳化。具体而言,向二次侧天线部231内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施加控制电压而调整其电容,由此,调整二次侧天线部231的谐振频率。
[0365] 解调电路235对在二次侧天线部231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将该解调后的信号输出至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
[0366] 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基于在解调电路235解调的信号,判断其内容并进行需要的处理,控制调制电路237及接收控制部234。
[0367] 调制电路237依照在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判断的结果(解调信号的内容)而调制接收载波,生成响应信号。而且,调制电路237将所生成的响应信号输出至二次侧天线部231。此外,将从调制电路237输出的响应信号,通过非接触通信,从二次侧天线部231发送至一次侧天线部223。
[0368] 电池238向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供给电力。向该电池238的充电是通过将其充电端子与外部电源239连接而进行的。如该例子那样,在接收装置222构成为内置有电池238的情况下,能够将更加稳定的电力供给至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能进行稳定的动作。此外,在该例子中,也可以设为不使用电池238,而使用通过整流部232及恒压部233而生成的直流电力来驱动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36的结构。
[0369] 在上述结构的通信系统220中,在发送装置221的一次侧天线部223及接收装置222的二次侧天线部231之间,通过电磁耦合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此,为了在发送装置221及接收装置222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构成为一次侧天线部223及二次侧天线部231的各谐振电路以相同载波频率(例如13.56MHz)进行谐振。
[0370] 在该例子中,如上所述,使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说明的在安装后能对电容进行修正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一次侧天线部223、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及二次侧天线部231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因此,在该例子的通信系统220中,能够将谐振频率及阻抗匹配特性双方保持最佳,能够提高通信特性。
[0371] 此外,在该例子中,示出了用非接触IC卡(数据载波)构成接收装置222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接收装置222,也可以使用在上述应用例1说明的具备例如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终端等通信装置。另外,在非接触IC卡(数据载波)具备与具备例如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终端等通信装置所搭载的系统CPU具有相等性能的CPU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也能够适用于那样的非接触IC卡。
[0372] 在该情况下,能够用电压产生电路单独地调整一次侧天线部223及二次侧天线部231的各谐振频率。因此,在这样的结构的通信系统220中,即使由于各种因素而接收谐振频率和/或发送谐振频率偏移,也能够在各装置内容易地调整各谐振频率的偏差,能够获得稳定的通信特性。
[0373] [应用例3:无线充电系统]
[0374] 接着,说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用非接触通信进行电力收发(传输)的无线充电系统的例子(应用例3)。
[0375] 图27示出应用例3所涉及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概略块结构。此外,在图27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与非接触通信有关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另外,在图27中,用实线箭头示出与在各电路块间信息的输入输出有关的布线,用虚线箭头示出与电力供给有关的布线。
[0376] 无线充电系统240具备:供电装置241(供电装置部)和受电装置242(受电装置部)。在无线充电系统240中,在供电装置241及受电装置242之间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电力收发(传输)。此外,在该例子的无线充电系统240中,作为用于以非接触方式进行供电(充电)的充电方式,能够适用电磁感应、磁场共振等方式。以下,对各装置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377] (1)供电装置
[0378] 供电装置241向期望的电子设备(受电装置242)非接触地供给电力的装置。供电装置241具备:一次侧天线部243(供电天线部)、可变阻抗匹配部244、发送信号生成部245、调制电路246、解调电路247、收发控制部248、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及控制部250。
[0379] 供电装置241的一次侧天线部243及可变阻抗匹配部244分别与上述应用例2的发送装置221的一次侧天线部223及可变阻抗匹配部224同样地构成。即,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可变电容器)的任一个也设置在该例子中的供电装置241的一次侧天线部243及可变阻抗匹配部244中。
[0380] 另外,供电装置241的发送信号生成部245、调制电路246及解调电路247分别与上述应用例2的发送装置221的发送信号生成部225、调制电路226及解调电路227同样地构成。而且,供电装置241的收发控制部248、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及控制部250分别与上述应用例2的发送装置221的收发控制部228、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29及控制部230同样地构成。此外,供电装置241内的各部的电连接关系也与上述应用例2的发送装置221内的电连接关系同样。
[0381] 此外,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在供电装置241中分别单独设置收发控制部248、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及控制部250(CPU)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控制部250包含收发控制部248及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的结构。
[0382] (2)受电装置
[0383] 受电装置242由具有例如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便携设备等装置构成。受电装置242具备:二次侧天线部(受电天线部)251、整流部252、充电控制部253、接收控制部254、解调电路255、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调制电路257、电池258及控制部259。
[0384] 受电装置242内的各部间的电连接关系如下。二次侧天线部251的输出端子与整流部252的输入端子、接收控制部254的一个输入端子及解调电路255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二次侧天线部251的输入端子与调制电路257的输出端子连接。而且,二次侧天线部251的一个控制端子与接收控制部254的输出端子连接,另一个控制端子与控制部259的输出端子连接。
[0385] 整流部252的输出端子与充电控制部253的输入端子连接。充电控制部253的输出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另外,充电控制部253的一个电源输出端子与接收控制部254、调制电路257及解调电路255的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另一个电源输出端子与电池258的充电端子连接。接收控制部254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解调电路255的输出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另一个输入端子连接。另外,调制电路257的输入端子与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另一个输出端子连接。
而且,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电源输入端子与电池258的输出端子连接。
[0386] 接着,对受电装置242的各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此外,在该例子中,除二次侧天线部251、充电控制部253及控制部259以外的结构,是与上述应用例2的通信系统220的接收装置222的对应各部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仅说明二次侧天线部251、充电控制部253及控制部259的结构。
[0387] 二次侧天线部251具有与上述应用例1(图25)的接收部201(谐振电路部)同样的结构,具有:由谐振线圈及谐振电容器构成的谐振电路(谐振天线210)、以及调整谐振电容器的电容的电压产生电路。此外,在该例子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二次侧天线部251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未图示)。
[0388] 另外,二次侧天线部251是通过与供电装置241(一次侧天线部243)电磁耦合而进行电力传输的天线部,接受一次侧天线部243所产生的磁场,从而接收来自供电装置241的发送电力。此时,将利用电压产生电路控制的控制电压施加至可变电容器,调整可变电容器的电容,以使二次侧天线部251的谐振频率成为期望的频率。此外,电压产生电路的动作控制(控制电压的控制)基于从控制部259输入的控制信号来进行。
[0389] 充电控制部253在将从整流部252输入的电信号(直流电力)供给至电池258而对电池258充电的同时,将其作为接收控制部254的驱动电力供给至接收控制部254。另外,充电控制部253监视充电状况,将该监视结果输出至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而且,充电控制部253能与外部电源260连接。在充电控制部253与外部电源260连接的情况下,从外部电源260输出的电力通过充电控制部253供给至电池258,由此,对电池258充电。此外,在用外部电源
260对电池258充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外部电源260与电池258直接连接的结构。
[0390] 控制部259由例如CPU等电路构成。CPU(控制部259)的输出端分别与二次侧天线部251内的电压产生电路的对应的输入端连接。而且,控制部259对从接收控制部254输入至二次侧天线部251的控制信号进行输出。基于该控制信号,能调整施加至二次侧天线部251内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的控制电压。另外,此时,调整控制电压,以使二次侧天线部251的谐振频率为最佳。
[0391] 此外,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在受电装置242中分别单独设置接收控制部254、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及控制部259(CPU)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控制部259包含接收控制部254及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的结构。
[0392] 在上述结构的无线充电系统240中,基于从供电装置241的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输出的信号,从一次侧天线部243发送用于电力传输的电磁波,用受电装置242的二次侧天线部251接受该电磁波。而且,用整流部252将用二次侧天线部251接收的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力,该直流电力通过充电控制部253而对电池258充电。
[0393] 另外,在该例子的无线充电系统240中,通过解调电路255对用受电装置242的二次侧天线部251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接着,用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判断解调后的数据内容,依据该结果,调制电路257对接收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而且,调制电路257将调制后的接收载波信号作为响应信号,通过二次侧天线部251,发送至供电装置241。
[0394]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识别处理,能够避免向方式以外的设备、金属等的电力传输。另外,在该识别处理中,在判断为正确的传输的情况下,发送信号为了电力传输而成为无调制的输出。另外,此时,为了进行长时间的充电,间歇性地进行上述识别处理从而确保安全性。
[0395] 而且,在该例子的无线充电系统240中,如上所述,用受电装置242的充电控制部253监视充电状况。而且,为了获得最佳的充电状况,通过接收侧系统控制部256、调制电路
257及二次侧天线部251将充电状况的信息发送至供电装置241。另一方面,通过供电装置
241的解调电路247解调从受电装置242返回的充电状况的信息,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判断该解调数据的内容。而且,发送侧系统控制部249基于其判断结果而执行适当需要的处理。
[0396] 在上述的无线充电系统240的动作中,通过各部内的电压产生电路适当调整可变阻抗匹配部244、一次侧天线部243及二次侧天线部251的谐振频率。因此,在这样的结构的无线充电系统240中,即使由于各种因素接收谐振频率和/或发送谐振频率偏移,也能够在各装置内容易地调整各谐振频率的偏差,能够实现稳定的电力的传输动作。
[0397] [应用例4:电源装置]
[0398] 接着,说明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可变电容元件(可变电容器)适用于电源装置的例子(应用例4)。
[0399] 图28中示出应用例4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概略块结构。此外,在此,举出通过电源变压器271将商用电源280的电压(AC100V)进行降压的电源装置270为例进行说明。
[0400] 电源装置270具备:电源变压器271(电源供给部)、可变阻抗部272、整流电路273(整流电路部)、恒压电路274、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误差放大器276、第2基准电压电源277、以及控制部278。
[0401] 电源装置270内的各部间的电连接关系如下。如图28所示,电源变压器271内的后述的一次侧变压器271a与商用电源280连接。另一方面,电源变压器271内的后述的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输出端子与可变阻抗部272的输入端子连接,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输入端子与整流电路273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
[0402] 可变阻抗部272的输出端子与整流电路273的输入端子连接。另外,可变阻抗部272的一个控制端子与误差放大器276的输出端子连接,可变阻抗部272的另一个控制端子与控制部278连接。整流电路273的另一个输出端子与恒压电路274的一个输入端子及误差放大器276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
[0403] 另外,如图28所示,恒压电路274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与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连接,恒压电路274的输出端子与负载281连接。而且,误差放大器276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与第2基准电压电源277连接。
[0404] 接着,对电源装置270的各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电源变压器271具有:一次侧变压器271a和二次侧变压器271b。电源变压器271以与一次侧变压器271a和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圈数比对应的比例对商用电源280的电压进行降压,将该降压后的电压输出至可变阻抗部272。
[0405] 图28虽未图示,但可变阻抗部272具有:可变电容器、以及用于调整该可变电容器的电容的电压产生电路。此外,在该例子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一个所说明的可变电容元件适用于可变阻抗部272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
[0406] 增减可变电容器的电容,从而使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变化。由此,可变阻抗部272使从二次侧变压器271b输入的交流电压增减,将该增减后的交流电压供给至整流电路273。
[0407] 整流电路273由半波整流电路构成,该半波整流电路由例如整流二极管和整流电容器构成。整流电路273将从可变阻抗部272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将该直流电压供给至恒压电路274及误差放大器276。
[0408] 恒压电路274将从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供给的基准电压Vref1与从整流电路273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比较并生成电压值一定的直流电压,将该电压值一定的直流电压供给至负载281。具体而言,恒压电路274对自身的电路内输入电压的电压下降量进行增减,以使对负载281施加的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1相同。
[0409] 误差放大器276将从整流电路273输入的直流电压与从第2基准电压电源277供给的基准电压Vref2进行比较,基于该比较结果,控制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此外,通常,将从第2基准电压电源277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2设定得比从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1高2[V]左右。
[0410] 控制部278由例如CPU等电路构成。CPU(控制部278)的输出端与可变阻抗部272内的电压产生电路的对应的输入端连接。而且,控制部278对施加至可变阻抗部272内的可变电容器的控制电压进行调整并输出。在该例子中,由此,调整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
[0411] 此外,此时,调整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以使输入至恒压电路274的直流电压与从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1为大致相同的值。更具体而言,在负载电流变大,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交流电压下降的情况下,控制部278使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下降。另外,在商用电源280的电压变大,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交流电压上升的情况下,控制部278增加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由此,输入至整流电路273的交流电压稳定,其结果是,也能够稳定地控制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
[0412] 在上述结构的电源装置270中,用整流电路273将以与电源变压器271的一次侧变压器271a和二次侧变压器271b的圈数比对应的比例降压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且,电压下降型恒压电路274基于从整流电路273输出的直流电压生成电压值一定的直流电压,将该电压值一定的直流电压供给至负载281。
[0413] 以往,在上述电源装置270中,根据负载电流的增减、一次侧变压器271a的电压变化,从整流电路273输出的直流电压、即、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变化。通常,对于这样的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的变化,电压下降型恒压电路274,如上所述,以施加至负载281的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1相同的方式,使输入电压的电压下降量增减,从而谋求供给至负载281的电压的稳定化。在该情况下,在恒压电路274中的输入电压的电压下降量成为恒压电路274的电力损失。即,输入电压的电压下降量越大,恒压电路274处的电力损失越大。因此,理想情况是,如果能够将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控制为恒压电路274的最小动作电压(基准电压Vref1),则能够使恒压电路274处的电力损失最小。
[0414] 相对于此,在该例子的电源装置270中,在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减、一次侧变压器271a的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部278调整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具体而言,控制部278调整可变阻抗部272的阻抗,以使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成为与从第1基准电压电源275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1大致相同的值。因此,在该例子的电源装置270中,能够将恒压电路274的输入电压值控制为恒压电路274的最小动作电压(基准电压Vref1)的值,能够使恒压电路274处的损失最小。
[0415] 另外,在现有的一般的电压下降型电源装置,通过可变电阻使恒压电路的输入电压稳定化,因此,在可变电阻中,发生电力损失。相对于此,在该例子中,使可变阻抗部272所包含的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变化而使电压下降,因此,电阻成分处的电力损失不发生。因此,在该例子的电源装置270中,与现有的电源装置相比,能够降低电力损失。
[0416] 此外,在该例子中,说明了可变阻抗部272的电力输入侧的电路由商用电源280及电源变压器271构成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用开关电源构成可变阻抗部272的电力输入侧的电路。例如,通过使用以100kHz的开关频率使输出导通/截止(ON/OFF)的开关电源,能够实现进行与图28所示的电源装置270同样的动作的电源装置。
[0417] 另外,在该例子的电源装置270中,输出设为一个系统,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通过设置多个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子,能够构成具有多个输出系统(电源系统)的电源装置。
[0418] [应用例5:其他的各种电子设备]
[0419] 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也能适用于对分别在上述应用例2~4说明的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及电源装置进行适当组合而构成的各种电子设备。此外,在该情况下,装入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的发送装置(通信装置部)及接收装置的结构是与在上述应用例2(图26)说明的发送装置221及接收装置222分别相同的结构,但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
[0420] 作为包含通信系统及无线充电系统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举出便携电话、智能电话、平板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PC、遥控器、无线扬声器等设备。另外,作为包含通信系统及无线充电系统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举出便携式摄像机、数码相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3D眼镜、便携型游戏设备等设备。
[0421] 作为包含通信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举出平板型PC、笔记本型PC、台式PC、打印机、投影仪、液晶电视、家庭用游戏设备、箱等设备。另外,作为包含通信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举出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盘)/BD(Blu-ray Disc:注册商标,蓝光盘)播放器、DVD/BD记录器等设备。进一步而言,包含通信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也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
[0422] 作为包含无线充电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举出笔记本型PC、便携式电视、收音机、盒式收录机、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器、熨斗等设备。另外,包含无线充电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也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
[0423] 作为包含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举出笔记本型PC、便携式电视、收音机、盒式收录机等设备。另外,包含通信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及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部)的电子设备也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
[0424] 本公开的技术也能够适用于上述各种电子设备,并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用于控制各装置(系统)的各种控制部,可以对每个装置设置,在存在着装置间能够共同使用的多个控制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控制部一体构成。
[0425] 另外,本公开的可变电容元件也能够适用于例如在非接触通信装置出厂前用于进行频率调整而使用的调整装置。但是,在该情况下,电压产生电路的动作控制能够由调整装置内的例如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等处理电路部进行控制。
[0426] 此外,本公开也能够采取以下的结构。
[0427] (1)
[0428] 一种可变电容元件,具备:
[0429] 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
[0430] 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
[0431] 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0432] 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0433] 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0434] 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0435] (2)
[0436] 如(1)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0437] 所述元件主体部与所述修正部串联连接,
[0438] 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0439] (3)
[0440] 如(1)或(2)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0441]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并联连接,[0442] 各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
[0443] 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中的1个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
[0444] 在剩余的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另一个端部的每一个设有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该剩余的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各另一个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0445] (4)
[0446] 如(1)或(2)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0447]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串联连接,[0448] 由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
[0449] 所述串联电路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
[0450] 在互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的连接点的每一个设有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各连接点与对应的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0451] (5)
[0452] 如(1)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0453] 所述元件主体部与所述修正部并联连接,
[0454] 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
[0455] 所述修正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0456] (6)
[0457] 如(1)或(5)所述的可变电容元件,其中,
[0458] 所述修正部具有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该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串联连接,[0459] 由所述多个第2可变电容器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连接。
[0460] (7)
[0461] 一种安装电路,具备:
[0462] 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
[0463] 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
[0464] 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0465] 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输入交流信号;
[0466] 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0467] 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0468] 偏压电阻,与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连接。
[0469] (8)
[0470] 如(7)所述的安装电路,还具备:
[0471] 外部布线,将所述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电连接。
[0472] (9)
[0473] 一种谐振电路,具备:
[0474] 谐振电容器,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0475] 谐振线圈,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
[0476] (10)
[0477] 一种通信装置,具备:
[0478] 接收天线部,包含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0479] 电压产生电路,向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0480] (11)
[0481] 一种通信系统,具备:
[0482] 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具有发送天线部,所述发送天线部包含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0483] 接收装置,与所述发送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
[0484] (12)
[0485]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具备:
[0486] 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
[0487] 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0488] (13)
[0489] 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0490] 电源供给部,
[0491] 整流电路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以及[0492] 可变阻抗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0493] (14)
[0494]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495] 通信部,所述通信部由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连接的谐振线圈构成、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谐振电容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以及
[0496] 电压产生电路,向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所述控制用外部端子输出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0497] (15)
[0498]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499]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
[0500]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0501] (16)
[0502]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503] 电源供给部,
[0504] 整流电路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以及[0505] 可变阻抗部,包含可变电容元件,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或所述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修正部连接。
[0506] (17)
[0507]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508]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0509]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2谐振线圈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以及
[0510]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3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3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
[0511] (18)
[0512]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513]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以及
[0514] 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0515] (19)
[0516]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517]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0518]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以及
[0519] 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
[0520] (20)
[0521]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0522] 通信装置部,具有接收天线部,所述接收天线部包含第1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1谐振线圈、并且与外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1谐振电容器包含第1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1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1元件主体部,具有第1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1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1电介质层;第1修正部,具有第2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2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层;第1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1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1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1修正部连接,
[0523] 供电装置部,具有供电天线部,所述供电天线部由第2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2谐振线圈构成,所述第2谐振电容器包含第2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2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2元件主体部,具有第3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3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3电介质层;第2修正部,具有第4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4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4电介质层;第3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2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2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2修正部连接,
[0524] 受电装置部,具有受电天线部,所述受电天线部由第3谐振电容器和与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的第3谐振线圈构成、并与所述供电天线部进行非接触通信,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包含第3可变电容元件,所述第3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3元件主体部,具有第5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5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5电介质层;第3修正部,具有第6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6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6电介质层;第5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6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3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3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3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3修正部连接,以及
[0525] 电源装置部,具有电源供给部、将从所述电源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整流电路部、以及可变阻抗部,所述可变阻抗部包含第4可变电容元件、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源供给部与所述整流电路部之间,所述第4可变电容元件具有:第4元件主体部,具有第7可变电容器部,并且电容按照从外部施加的第4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7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7电介质层;第4修正部,具有第8可变电容器部,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电容按照所述第4控制电压信号而变化,所述第8可变电容器部包含由所述强电介质材料形成的第8电介质层;第7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8信号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或所述第4修正部连接,并且输入交流信号;第4控制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元件主体部连接,并且输入所述第4控制电压信号;以及第4电容修正用外部端子,与所述第4修正部连接。
[0526] [标号说明]
[0527] 1、2、10、30、50、70、100 可变电容元件,3、11、31、101 电容器主体部,4、12、32、52、72、102 修正部,5、13 信号用外部端子,6 修正用外部端子,7 内部端子,8 第1修正电容器部,9 第2修正电容器部,14 第1控制用外部端子,15 第2控制用外部端子,16 第1修正用外部端子,17 第2修正用外部端子,18 第3修正用外部端子,20、25、40、60、80、90、95、100、
110、115 安装电路,21、91、111 外部布线,61、81 选择部,62、82 第1外部布线,63、83 第2外部布线,64 第3外部布线,200 通信装置,201 接收部,210 谐振天线,211 电压产生电路,213 谐振线圈,214 谐振电容器,215 恒电容电容器,216 可变电容器,217 去偏压用电容器,220 通信系统,221 发送装置,222 接收装置,240 无线充电系统,241 供电装置,242 受电装置,270 电源装置,271 电源变压器,272 可变阻抗部,C1~C8、C31~C38 第1~第8可变电容器部,C39 第9可变电容器部,C9、C40、C51、C71 第1修正电容器部,C10、C41、C52、C72 第2修正电容器部,C11、C53 第3修正电容器部,C91 第1可变电容器部,C92 第2可变电容器部,C93 第1修正电容器部,C94 第2修正电容器部,R1 第1偏压电阻,R2 第2偏压电阻,Vc 控制电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