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与电子组件

申请号 CN200910002943.7 申请日 2009-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1640356A 公开(公告)日 2010-02-03
申请人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志炜; 廖宇靖; 庄益诚;
摘要 揭示一种用于一第一接头与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器以及具有此连接器的一 电子 设备与一电子组件,此连接器包括一座体、至少一第一接脚以及至少一第二接脚。座体包含一第一连接面以及一第二连接面。第一接脚配置于第一连接面,且第一接脚的数量与第一接头的接脚数相同。此外,第二接脚配置于第二连接面,且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与第二接头的接脚数相同。此座体包含两个凸接部和一个凹接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分别配置于两个凸接部,凹接部容纳两个凸接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第一接头与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器,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以及一第二连接面,该座体包括:
一第一凸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一凸接部的一表面;
一第二凸接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二凸接部的一表面;以 及
一凹接部,其用以容纳该第一凸接部与该第二凸接部;以及
多个第一接脚,配置于该第一连接面,且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与该第一接头 的接脚数相同;以及
多个第二接脚,配置于该第二连接面,且该第二接脚与该第一接脚的总数 量与该第二接头的接脚数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包括二凹部,其 位于该凹接部的二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接部、该第二凸接 部与该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该第一接头或该第二接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符 合微型通用串行总线尺寸规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与该第一接脚的 总数量为12个,而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为5个,该第二接脚的数量为7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括两个辨识接 脚,且该第二接头的类型由该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一电压决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括一电源输出 接脚,且该第二接头的类型由该两个辨识接脚所得的一检测信号决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面面对该第二连 接面。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接头与一第二接头,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
多个第一接脚,配置于该第一连接面,且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与该第一 接头的接脚数相同;以及
多个第二接脚,配置于该第二连接面,且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 量与该第二接头的接脚数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
一第一凸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一凸接部的一表面;
一第二凸接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二凸接部的一表面;以及
一凹接部,其用以容纳该第一凸接部与该第二凸接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包括二凹角部, 其位于该凹接部的二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接部、该第二 凸接部与该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该第一接头或该第二接头。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面面对该第 二连接面。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 符合micro USB尺寸规格。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与该第一接脚 的总数量为12个,而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为5个,该第二接脚的数量为7个。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括两个辨识 接脚,且该第二接头的类型由该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一电压决定。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含至少一音 源接脚,用以传输该电子设备与一音源信号接收器之间的音源信号,此时该音 源信号接收器借由该第二接头与该电子设备连接。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括一电源输 出接脚,其用以当至少一装置借由该第二接头连接至该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 备输出电供给该装置。
19.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至少一装置,具有一第一接头或是一第二接头;以及
一电子设备,可用以连结该至少一装置,包含:
一连接器,用以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一接头或该第二接头,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
多个第一接脚,配置于该第一连接面,且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与该第一 接头的接脚数相同;以及
多个第二接脚,配置于该第二连接面,且该第二接脚与该第一接脚的 总数量与该第二接头的接脚数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
一第一凸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一凸接部的一表面;
一第二凸接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面配置于该第二凸接部的一表面;以及
一凹接部,用以容纳该第一凸接部与该第二凸接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包括二凹角部, 位于该凹接部的二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接部、该第二 凸接部与该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该第一接头或该第二接头。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面面对该第 二连接面。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 头符合micro USB尺寸规格。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与该第一接 脚的总数量为12个,且该第一接脚的数量为5个,该第二接脚的数量为7个。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包括两个辨 识接脚,且该第二接头的类型由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一电压决定。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该第二接头, 且该连接器的该第二接脚包含至少一音源接脚,用以传输该电子设备与该装置 之间的音源信号,此时该装置借由该第二接头与该电子设备连接。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该第二接头, 且该连接器的该第二接脚包括一电源输出接脚,当该装置借由该第二接头连接 至该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输出电力供给该装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连接器、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组件。且特别是关于一 种共用不同接脚数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连接器、一种具有此连接器的电子 设备、以及此电子设备与外接装置(例如是一个配件)的结合。

背景技术

一些简单的配件,如机、喇叭等,常常是借由不同的连接器以区分外接 装置的种类来传输不同的资料。常见的连接器的界面连接接头(或端子)包括 AV影音接头、S-Video视频接头、USB接头、iLINK接头、耳机接头以及麦克 接头等。但对于讲求轻、薄、短、小的手持装置而言,如移动电话、个人数 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智能手机、播放器、游戏机笔记本电脑(Notebook PC),具备多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不仅提高成本,同时 也会造成体积的增加。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USB)是目前广被使用做为 配件与主机之间资料传输的界面或接口,也是一种利用差动传输技术来达成资 料传输与协定的通用界面。当配件透过USB传输线连接到主机时,可透过USB 端子来自动检测新增的硬件,并寻找可驱动此配件最适当的驱动程序。常见的 USB界面包括有5接脚MINI A型态的公接头/母接头的连接器、5接脚MINI B 型态的公接脚/母接脚的连接器及可共用MINI A型态及MINI B型态的公接头 的一MINI AB型态母接头。
请参考图1,其绘示现有多个USB接脚110平行排列于一MINI AB型态 的连接器100内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USB接脚110的数量只有5 个,因此只能适合于MINI A或MINI B型态的连接器(参见图2及图3)使用, 且功能有限。若配件的接脚数量与USB接脚110数量不同时,必须再装设不同 的连接器及传输线连接至主机,同样会造成手持装置的制作成本提高,也会造 成体积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用于不同接脚数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 连接器,以提高设备之间的相容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用于不同接脚数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连接器的 电子设备,用以改善设备之间的相容性。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含一电子设备以及至少一外接装置。电子 设备具有用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连接器,两种接头具有不同的接脚总数。 外接装置具有第一接头及/或第二接头,用以改善设备之间的相容性。
本发明提供一连接器,用于一第一接头与一第二接头。此连接器包括一座 体、多个第一接脚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座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以及一第二连接 面。座体包含一第一凸接部、一第二凸接部以及一凹接部,凹接部用以收纳第 一凸接部与第二凸接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凸接部与第 二凸接部的表面上。第一接脚配置于第一连接面,且第一接脚的数量与第一种 接头的接脚数相同。第二接脚配置于第二连接面,且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 数量与第二接头的接脚数相同。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座体包括二凹部,位于凹接部的两个 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凸接部、第二凸接部与凹接部之间 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与第二接头包括符合micro通用串 行总线(USB)尺寸规格的接头。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为12个。第一 接脚的总数量为5个。第二接脚的总数量为7个。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符合micro A或micro B通用串 行总线(USB)尺寸规格的接头。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头包含12个接脚并符合micro USB尺 寸规格的接头。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脚的数量符合micro A或micro B通用 串行总线(USB)规格的接脚的数量。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二接脚可包括两个辨识接脚,并且第 二接头的类型由此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电压决定。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可包括一电源输出接脚,并且第二接 头的类型决定于此两个辨识接脚的辨识信号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面面对于第二连接面。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一用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连接器。此 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多个第一接脚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座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面 以及一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配置第一接脚,且第一接脚的数量与第一种接 头的接脚数相同。第二连接面配置第二接脚,且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 与第二种外接装置的接脚数相同。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座体包含一凸接部与一用来容纳凸接部 的凹接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分别设置于凸接部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同 时,前述的凸接部与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此外,座体更包括一凹角部,位于凹接部的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座体包含一第一凸接部、一第二凸接部 与一用来容纳第一与第二凸接部的凹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分别 设置于第一凸接部与第二凸接部的表面上。同时,第一凸接部、第二凸接部与 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此外,座体更包括 两个凹角部,位于凹接部的两个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再者,第一连接 面面对于第二连接面。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脚的数量符合micro A或micro B通用 串行总线(USB)规格的接脚数量。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符合micro通用串行总线 (USB)的尺寸规格。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为11个。第一 接脚总数为5个,第二接脚总数为6个。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为12个。第一 接脚总数为5个,第二接脚总数为7个。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述第二接脚可包含两个辨识接脚,并且第二 接头的类型由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电压决定。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包含至少一个音源接脚,用以在电子 设备与音源接收器之间传输音源信号,此时音源信号接收器与电子设备以第二 接头连接。此外,音源接收器可选自于耳机、喇叭与麦克风所组成的族群。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包含一电源输出接脚,由电子设备输 出电源供给至少一个装置,此时这装置与电子设备以第二种接头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装置为一种安装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的电子设 备或是一种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含至少一装置与一电子设备。装置有一第一接 头或第二接头。电子设备包含一连接器可选用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连结此装 置。连接器包含一座体、多个第一接脚与多个第二接脚。座体包含一第一连接 面与一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接脚,第一接脚的接脚总数与第 一种接头的接脚总数相同。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接脚,第一接脚与第二接 脚的接脚总数与第二接头的接脚总数相同。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述座体包含一凸接部与一用来容纳凸接部的 凹接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分别设置于凸接部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同时, 凸接部与凹接部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此外,座 体更包括一凹角部,位于凹接部的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述座体包含一第一凸接部、一第二凸接部与 一用来容纳第一与第二凸接部的凹接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分别设置于 第一凸接部与第二凸接部的表面上。同时,第一凸接部、第二凸接部与凹接部 之间形成一插入口,用以容置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此外,座体更包括两个凹 角部,位于凹接部的两个角落处,以形成一防呆结构。此外,第一连接面面对 于第二连接面。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脚的数量符合micro A或是micro B USB 规格的接脚数量。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符合micro USB的尺寸规 格。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为11个。第一 接脚总数为5个,第二接脚总数为6个。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脚与第一接脚的总数量为12个。第一 接脚总数为5个,第二接脚总数为7个。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述的第二接脚可包含两个辨识接脚,并且第 二接头的类型由两个辨识接脚之间的电压决定。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装置具有第二接头,连接器的第二接脚包含 至少一个音源接脚,用以在电子设备与此装置之间传输音源信号,此时此装置 与电子设备以第二接头连接。此外,此装置可选自于耳机、喇叭与麦克风所组 成的族群。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装置具有第二接头,连接器的第二接脚包含 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脚,由电子设备供给此装置电,此时此装置与电子设备 以第二接头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其中此装置为一种安装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的电 子设备或是一种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此装置为一充电器。
在本发明中,增加一组独立的功能性接脚于原先的连接器结构中,以使不 同接脚数的外接装置均可共用此相容性高的连接器结构。因此,本发明的连接 器与具有此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不仅可达到功能扩充与省电的需求,更可达到产 品设计上共用连接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现有多个USB接脚平行排列于一MINI AB型态的连接器内的示 意图;
图2及图3分别绘示现有的MINI A及MINI B型态的公接头的连接器;
图4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绘示适用图4的连接器的双面11个接脚通用串行总线(USB)尺寸 规格的公接头;
图6A及图6B绘示公接头与母接头的正插示意图;
图7A及图7B绘示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反插示意图;
图8A~图8C绘示本发明的公接头不适用原来MINI A型态、MINI B型态 与MINI AB型态的母接头的防呆示意图。
图9~图11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三视图。
图1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13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电子设备与至少一装置的组合。
图14绘示图13的外接装置的第二种接头的正面放大视图。
图15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图13的组合的另一装置。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连接器
110、210、310:USB接脚
100B、200B、300B:母接头
200A、300A:公接头
400、600:连接器
410、610:座体
412:凸接部
414、616:凹接部
416:凹角部
420、620:第一接脚
430、630:第二接脚
500、812:连接器
510:USB接脚
520:USB接脚
612:第一凸接部
612a:第一连接面
614:第二凸接部
614a:第二连接面
618:凹角
700:电子设备
710:连接器
720:显示器
730:按键
800:电子组件
810:装置
812a、812b:接脚
813a、813b:开孔
820:充电器
S 10:插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及图3,其分别绘示常用的MINI A及MINI B型态的公接头 的连接器。图2的USB端子(或接脚)210排列在MINI A型态的连接器200 上,数量为5个,可作为信号传递及协定之用,而图3的USB端子(或接脚) 310排列在MINI B型态的连接器300上,数量也是5个,但接口的尺寸及外型 上稍有不同,以避免误插或反插而造成误判断或失效。也由于MINI A型态的 连接器与MINI B型态的连接器200、300在外型上有防呆的设计,只适用各自 的公接头或母接头。
图4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400的示意图,而图5绘示适用图4的 连接器的双面11个接脚的通用串行总线(USB)尺寸规格的连接器500。请参 考图5,与上述MINI A型态与MINI B型态的连接器200、300不同的是,图5 的公接头连接器500具有5个位于接口上层表面的USB端子(或接脚)510以 及6个位于接口下层表面的USB端子(或接脚)520,总端子数量为11个。其 中,位于接口上层表面的5个USB端子510可作为第一组信号端子,而位于接 口下层表面的6个USB端子520可作为第二组信号端子。由于第一组信号端子 的数量与原本MINI A或MINI B型态的USB端子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作为原 本配件的USB端子,不用更改其电路设计。至于新增设的第二组信号端子,可 与第一组信号端子共同使用,以作为新一代开发的配件的USB端子,以符合功 能扩充的需求。
请参考图4,为了能共用具有不同USB端子的公接头,本发明提出的连接 器400包括一座体410、多个第一接脚420及多个第二接脚430。其中,座体 410可焊接或组装于一电子装置(未绘示)上,而座体410的插入口用以容置 与插入口的尺寸相当的公接头,例如是MINI A型态或MINI B型态的公接头连 接器200、300(第一接头),亦可以是双面11个接脚的公接头连接器500(第 二接头),以使此新一代开发的连接器400可适用不同型态的USB端子。
如图4所示,座体410包括一凸接部412以及容置凸接部412的一凹接部 414,其中凸接部412的上表面配置有多个第一接脚420,而第一接脚420平行 排成一列以形成一第一连接面。此外,凸接部412的下表面则配置有多个第二 接脚430,且第二接脚430平行排成一列以形成一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 第二连接面相互叠置。当双面11个接脚的公接头连接器500插置于由座体410 的凸接部412与凹接部414所形成的插入口时,第一接脚420与公接头连接器 500内一侧的端子510对应接触而导通,而第二接脚430可与公接头连接器500 内另一侧的端子520对应接触而导通。若以MINI A型态或MINI B型态的连接 器200、300插置于座体410的插入口时,仅有第一接脚420与连接器200、300 的端子对应接触而导通,而第二接脚430则不作用。由此可知,第一接脚420 的数量符合MINI A或MINI B通用串行总线(USB)尺寸规格的接脚的数量, 而第一与第二接脚420、430的总数量符合双面11个接脚的通用串行总线(USB) 尺寸规格的数量,即第一接脚420的总数量为5个,而第二接脚430的总数量 为6个,且第二种接头(双面11个接脚USB)的接脚的总数量大于第一种接 头(MINI A或MINI B USB)的接脚的总数量。当然,第一与第二接脚420、 430的数量虽以此实施例作为范例说明,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6A及图6B的正插示意图与图7A及图7B的反插示意图。在本 实施例中,为避免MINI A型态及MINI B型态的公接头200A、300A反插时误 接触上述连接器400的第二接脚430,因而在连接器400的外型上作防呆设计, 即设计一凹角部416,以防止设备失效或造成误判断。如图6A的MINI A型态 的公接头200A与图6B的MINI B型态的公接头300A可正插入双面11个接脚 的母接头连接器400中,但因尺寸干涉而无法反插入双面11个接脚的母接头 连接器400中,如图7A及图7B所示,以达到防呆的功效。
接着,请参考图8A~图8C,其绘示双面11个接脚的公接头连接器500 不适用原来MINI A型态、MINI B型态与MINI AB型态的母接头的防呆示意 图。为避免新一代开发的公接头500误插入原本既有规格的母接头200B、300B、 100B中,故在外型上刻意与原本既有规格的母接头有所区隔,以使新一代开发 的公接头500无法插入旧有的主机中,避免误接触而导通,以达到防呆的功效。
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连接器400、500保有原本5个接脚的USB界面的功 能,以供原本5个接脚MINI A型态及MINI B型态的配件使用,另外新增的6 个接脚的USB介面可为功能扩充的需求,以供新一代开发的配件使用,即第一 接脚与新增的第二接脚的总数量符合接脚数较高的配件使用。
由于新增的第二接脚430设有至少一组辨识接脚,其可经由第一辨识电压 与第二辨识电压的电位变化来判断第二接头的种类,即借由二导线短路状 态、阻抗状态以及开路状态的组合来判断预先分类的第二种接头,以使主机能 与第二接头相互接通。此外,新增的第二接脚430更可设有与第二接头的接地 端子相对应的一接地接脚,以产生一共用的接地端。另外,当判断第二接头连 接一音源信号接收器时,例如是耳机、喇叭、麦克风或其他多媒体电子装置时, 第二接脚亦设有至少一组音源线接脚,以传输音频信号。上述的辨识接脚、接 地接脚以及音源线接脚可根据电路设计做适当的排列及组合,在此不一一详 述。
图9~11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三视图。请参考图9~11,连 接器600包含一座体610、多个第一接脚620与多个第二接脚630。座体610 包含一第一凸接部612、一第二凸接部614与一用以容纳第一凸接部612与第 二凸接部614的凹接部616。第一凸接部612具有一第一连接面612a,第二凸 接部614具有一第二连接面614a。第一接脚620配置于第一连接面612a,且第 一接脚620的数量和第一接头(未绘示)的接脚数量相同。第一接头符合micro USB的尺寸规格,例如micro A或micro B的USB的尺寸规格。第二接脚630 配置于第二连接面614a,且第一接脚620与第二接脚630的总数量和第二接头 (未绘示)的接脚数量相同。第二接头符合micro USB尺寸规格,且包含符合micro USB尺寸规格的12个接脚的接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脚620与第二接脚 630的总数量为12个,第一接脚620接脚总数为5个,第二接脚630接脚总数 为7个。第一接脚620的数量与原先的micro USB的端子数量相同,第一接脚 620可用于原本具有micro USB端子的配件且不需要更改原先的电路设计。新 增加的第二接脚630可与第一接脚620一起用于新型配件的micro USB端子, 以扩充功能。此实施例的连接器600当然可符合micro USB、标准USB或是其 他尺寸规格。此外,第一接脚的数量符合micro A或是micro B USB的规格。
连接器600的外型上可设计具有防呆结构。亦即是,在凹接部616的两个 角落处设计两个凹角618,以防止不正确的插入造成设备失效或误判断。第一 凸接部612、第二凸接部614与凹接部616之间形成一插入口S10,用以容纳 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类似图4的连接器400,第二接脚630可包含两个辨识 接脚,第二接脚的类型由两辨识接脚之间的电压来决定。即借由两个辨识接脚 间短路状态、阻抗状态以及开路状态的组合来判断预先分类的第二接头,以使 主机能与第二接头相互接通。此外,新增的第二接脚630更可设有与第二接头 的接地端子相对应的一接地接脚,以产生一共用的接地端。另外,当第二接脚 630连接一音源信号接收器,例如是耳机、喇叭、麦克风或其他多媒体电子装 置时,第二接脚630亦设有至少一组音源线接脚,以传输音频信号(左声道或是 右声道)。第二接脚630还可包含用于麦克风音源信号输入以及配件电源输出的 接脚。特别是,当外接配件以第二接头连接(插入)电子设备时,电源输出接脚 可由电子设备对至少一个外接配件输出电力。此外,两个辨识接脚可从配件抓 取检测信号,而用以判断配件是否需要更多电力。举个例子,如果插入的配件 为一耳机,并不需要额外供给更多电力以使其工作。因此,电子设备不会经由 电源输出接脚传送电力给配件。反过来说,如果连接的配件是装有微处理器的 新型遥控器,它需要电子设备额外供应电力来使其工作。当然,更多电力可透 过电源输出接脚供应给配件。因此,第二接头的类型决定于两个辨识接脚的检 测信号。此外,有这种电力需求的电子装置可以是安装有微处理器的电子装置 或是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这些装置需要更 多额外供给的电力来发挥它们要达到的功能。新的3C产品,像是遥控器、通 话座(speaking cradle)、携型电脑坞(docking station)等等,都能利用此实施例的 连接器连接。前述的辨识接脚、接地接脚、音源线接脚、麦克风声音信号输入 接脚、以及配件电源输出接脚等可根据电路设计做适当的排列及组合,在此不 一一详述。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612a面对于第二连接面614a。
图1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参考图12,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700包含一可相容的连接器710。此连接器710可以是图4中的连接器400、图 9中的连接器600或是本发明的其他类型连接器。既然连接器710加装第二接 脚(如图9中的第二接脚),电子设备700便可连接新型配件来扩充功能。电子 设备700更包含一显示器720以显示各种讯息以及多个按键730以输入资料。
图13绘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电子设备与至少一装置的组合。图14绘示图 13的外接装置的第二接头的正面放大视图。参考图13与图14,本实施例的电 子组件800包含可连接至少一项的装置的电子设备700(如图12所示),以及至 少一个拥有第一接头(未绘示)或是第二接头(如图14)的装置810。在本实施例 中,装置810为一个设有第二接头812的耳机。一般来说,装置810可为常见 的配件,像是耳机、充电器、通话座、传输线等等。参考图14,有两个开孔 813a和813b设置在第二接头812中,并且接脚总数为12个。特别的,如图14 所示,5个接脚812a设置于第二接头812的开孔813a内,7个接脚812b设置 于第二接头812的开孔813b内。当装置810的第二接脚812(如图14所示)插入 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的连接器600中的插入口S10时,第二接头812的开孔 813a容纳连接器600的第一凸接部612,而开孔813b容纳连接器600的第二凸 接部614。因此,5个接脚812a和第一接脚620电性接触,同样7个接脚812b 和第二接脚630电性接触。除此之外,电子设备700的连接器600可选择性地 连接第一接头或是第二接头。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810可为一装有微处理器 的电子装置、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CPLD)、喇叭、麦克风、充电器(如图15所 示)或是其他种类配件的配件。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810可具有第一接头以取 代第二接头812。第一接头可以为micro A、micro B或是其他类型的接头,并 且第一接头的接脚总数为5。由于连接器710加装第二接脚(此第二接脚如图9 所示),电子设备700就能连接具有第二接头的新型设备810或是其他只具有第 一接头的配件来扩充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增加一组独立的功能性接脚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结构 中,以使不同接脚数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均可共用此相容于mini USB与 micro USB的高相容性的连接器结构。因此,本发明的连接器、电子设备与电 子组件不仅可达到功能扩充与省电的需求,更可达到产品设计上共用连接器的 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