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601577.1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7275857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申请人 益福光(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陈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新 能源 汽车 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左侧的吊钩,充电桩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口部朝右的插孔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与所述插孔互通的 滑行 槽,所述滑行槽顶端部中设置有导位槽,所述滑行槽中设置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顶端插进到所述导位槽中且与所述导位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底部处配合连接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滑行槽左端部中的 电动机 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供电安全稳定,有效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充电槽的通电以及断电、插孔的封闭和打开均是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左侧的吊钩,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口部朝右的插孔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与所述插孔互通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顶端部中设置有导位槽,所述滑行槽中设置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顶端插进到所述导位槽中且与所述导位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底部处配合连接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滑行槽左端部中的电动机连接,所述螺形杆右端与所述滑行槽右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右端面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电联孔,所述滑行槽右端部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电联孔相对的电联柱,所述滑行架右端面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固定连接且向右延展的推臂,所述滑行架右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插孔相对的充电快,所述充电快右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槽,所述插孔底端部中设置有向下延展且与所述插孔互通的槽,所述锁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的锁,所述锁块底端面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锁块向上推行的弹性件,所述锁槽与所述滑行槽之间设置有供所述推臂穿过且滑行配合连接的穿孔,所述锁块左端面中设置有斜形槽,所述斜形槽中设置有斜形面,所述推臂穿过所述穿孔并插进到所述斜形槽中与所述斜形面接碰,所述推臂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斜形面滑行配合连接的主动斜形面,所述锁块顶端面中还设置有可拆除的压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形面与所述主动斜形面倾斜度相同,所述滑行架右端面到所述滑行槽右端部的长度与所述插孔的高度相同,在所述推臂顶端面与所述斜形槽顶端部接碰时,所述锁块全部回缩在所述锁槽中,所述锁块顶端面与所述插孔底端部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快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所述插孔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联孔右端口部处设置有第一导位面,所述充电快右端面外周设置有第二导位面,所述电联孔与所述电联柱体积相同,所述电联柱与市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件包括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连接推顶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头是直接插进到充电桩体的充电槽中连接通电的,虽然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但是现有的充电桩体是直接与电源连接而使得充电槽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未充电时,充电插头往往是从充电桩体中拔出的,这样就会造成充电槽的裸露,充电槽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这样就会意外造成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左侧的吊钩,充电桩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口部朝右的插孔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且与所述插孔互通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顶端部中设置有导位槽,所述滑行槽中设置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顶端插进到所述导位槽中且与所述导位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底部处配合连接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滑行槽左端部中的电动机连接,所述螺形杆右端与所述滑行槽右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右端面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电联孔,所述滑行槽右端部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电联孔相对的电联柱,所述滑行架右端面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固定连接且向右延展的推臂,所述滑行架右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插孔相对的充电快,所述充电快右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槽,所述插孔底端部中设置有向下延展且与所述插孔互通的槽,所述锁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的锁,所述锁块底端面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锁块向上推行的弹性件,所述锁槽与所述滑行槽之间设置有供所述推臂穿过且滑行配合连接的穿孔,所述锁块左端面中设置有斜形槽,所述斜形槽中设置有斜形面,所述推臂穿过所述穿孔并插进到所述斜形槽中与所述斜形面接碰,所述推臂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斜形面滑行配合连接的主动斜形面,所述锁块顶端面中还设置有可拆除的压顶件。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形面与所述主动斜形面倾斜度相同,所述滑行架右端面到所述滑行槽右端部的长度与所述插孔的高度相同,在所述推臂顶端面与所述斜形槽顶端部接碰时,所述锁块全部回缩在所述锁槽中,所述锁块顶端面与所述插孔底端部对齐。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联孔与所述电联柱均为圆柱体状,所述充电快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所述插孔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联孔右端口部处设置有第一导位面,所述充电快右端面外周设置有第二导位面,所述电联孔与所述电联柱体积相同,所述电联柱与市电连接。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顶件包括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连接推顶板。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弹性件的顶压而使得锁块伸出锁槽并插进到插孔中与插孔顶端部接碰,此时,插孔处于封闭状态,充电槽处于断电状态,这样就避免造成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10] 2.通过一个电动机驱动滑行架向右滑行时,推臂被驱动向右滑行使得锁块克服弹性件的顶压力而向下滑行回缩到锁槽中,以将插孔打开,充电快插进到插孔中,电联柱则插进到电联孔中配合连接以使得充电槽通电,从而在插孔处于打开状态时,充电槽才通电,以便于实现充电插头的通电连接,方便充电插头的插头插进到充电槽中通电,通电连接操作方便。
[0011] 3.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供电安全稳定,有效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充电槽的通电以及断电、插孔的封闭和打开均是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槽处于通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 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1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11左侧的吊钩32,通过吊钩32从而方便将充电桩体11吊挂起,充电桩体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11中且口部朝右的插孔12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11中且与所述插孔12互通的滑行槽13,所述滑行槽13顶端部中设置有导位槽14,所述滑行槽13中设置有滑行架17,所述滑行架17顶端插进到所述导位槽14中且与所述导位槽14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17底部处配合连接有螺形杆15,所述螺形杆15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滑行槽13左端部中的电动机16连接,所述螺形杆15右端与所述滑行槽13右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架17右端面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电联孔18,所述滑行槽13右端部贴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电联孔18相对的电联柱31,所述滑行架17右端面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17固定连接且向右延展的推臂23,所述滑行架17右端面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架17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插孔12相对的充电快20,所述充电快20右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槽21,所述插孔12底端部中设置有向下延展且与所述插孔12互通的锁槽26,所述锁槽26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的锁块27,所述锁块27底端面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锁块2向上推行的弹性件29,所述锁槽26与所述滑行槽13之间设置有供所述推臂23穿过且滑行配合连接的穿孔25,所述锁块27左端面中设置有斜形槽28,所述斜形槽28中设置有斜形面30,所述推臂23穿过所述穿孔25并插进到所述斜形槽28中与所述斜形面30接碰,所述推臂23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斜形面30滑行配合连接的主动斜形面24,通过所述主动斜形面24用以与所述斜形面30接碰,而使得所述斜形面30承受来自所述推臂23的推压力,所述锁块27顶端面中还设置有可拆除的压顶件。
[0016] 其中,所述斜形面30与所述主动斜形面24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滑行架17右端面到所述滑行槽13右端部的长度与所述插孔12的高度相同,在所述推臂23顶端面与所述斜形槽28顶端部接碰时,所述锁块27全部回缩在所述锁槽26中,所述锁块27顶端面与所述插孔12底端部对齐。
[0017] 其中,所述电联孔18与所述电联柱31均为圆柱体状,所述充电快20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所述插孔12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0018] 其中,所述电联孔18右端口部处设置有第一导位面19,通过所述第一导位面19方便所述电联柱31快速插进到所述电联孔18中配合连接,所述充电快20右端面外周设置有第二导位面22,通过所述第二导位面22方便所述充电快20快速插进到所述插孔12中,所述电联孔18与所述电联柱31体积相同,所述电联柱31与市电连接。
[0019] 其中,所述压顶件包括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连接推顶板,所述压顶件用以在充电插头的插头插进到所述充电槽21中通电连接时,可将推顶板顶出以对将充电插头的插头的底端面施加顶压力,从而将充电插头的插头顶住在为位置,避免充电插头的插头由于误踢而断开与所述充电槽21的通电连接。
[0020] 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电动机16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滑行架17位于所述滑行槽13的最左端位置,所述电联孔18与所述电联柱31相对,所述充电快20与所述插孔12相对,所述锁块27由于所述弹性件29的顶压力而伸出所述锁槽26并插进到所述插孔12中与所述插孔12顶端部接碰而处于将所述插孔12处于封闭状态,所述推臂23右端的所述主动斜形面24与所述斜形槽28中的所述斜形面30处于接碰配合状态,当需要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控制所述电动机16工作,所述电动机16工作通过所述螺形杆15驱动所述滑行架17向右滑行,所述滑行架17向右滑行而使得所述电联孔18逐渐贴近所述电联柱31,所述充电快20逐渐贴近所述插孔12,所述推臂23向右滑行而使得所述锁块
27克服所述弹性件29的顶压力而逐渐向下滑行回缩到所述锁槽26中,当所述滑行架17位向右滑行到所述滑行槽13的最右端位置时,所述锁块27克服所述弹性件29的顶压力而全部回缩在所述锁槽26中,所述电联孔18与所述电联柱31通电配合连接,所述充电快20则插进到所述插孔12中,此时所述插孔12被打开,而所述充电槽21处于通电状态,此时便可以将连接充电插头的插头从所述插孔12插进而与所述充电槽21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充电插头通电使用。
[0021] 当不需要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控制所述电动机16工作反转,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以便于下一次充电插头的插头插进通电连接。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弹性件的顶压力而使得锁块伸出锁槽并插进到插孔中与插孔顶端部接碰,此时,插孔处于封闭状态,充电槽处于断电状态,这样就避免造成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23] 2.通过一个电动机驱动滑行架向右滑行时,推臂被驱动向右滑行使得锁块克服弹性件的顶压力而向下滑行回缩到锁槽中,以将插孔打开,充电快插进到插孔中,电联柱则插进到电联孔中配合连接以使得充电槽通电,从而在插孔处于打开状态时,充电槽才通电,以便于实现充电插头的通电连接,方便充电插头的插头插进到充电槽中通电,通电连接操作方便。
[0024] 3.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供电安全稳定,有效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充电槽的通电以及断电、插孔的封闭和打开均是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