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开关

申请号 CN201310657172.1 申请日 2013-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4701058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0
申请人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春雨; 毛雄天; 王世来;
摘要 一种切换 开关 ,包括: 转子 组件、连接器、驱动机构及壳体;其中,转子组件具有刀体,在刀体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有至少二个 接触 头;连接器具有外接插头及与外接插头连接的接触座;接触头能够切入接触座并保持于接触座;位于同一刀体上的至少二个接触头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的接触座,将不同的连接器连接起来;驱动机构与转子组件的旋 转轴 连接;转子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外;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上,其外接插头位于壳体外,接触座位于壳体内;驱动机构驱动转子组件相对于壳体转动,使刀体旋转至不同 位置 ,并且在不同位置处,通过刀体的接触头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的接触座将不同的连接器连接起来,实现刀体在不同连接器间的切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组件(10)、连接器(20)、驱动机构(30)以及壳体(40);其中,
所述转子组件(10)具有刀体(11),在所述刀体(11)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有至少二个接触头(12);
所述连接器(20)具有外接插头(21)及与所述外接插头(21)连接的接触座(22);所述接触头(12)能够切入所述接触座(22)并保持于所述接触座(22);其中位于同一所述刀体(11)上的至少二个所述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20)的所述接触座(22),将不同的所述连接器(20)连接起来;
所述驱动机构(30)与所述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
所述转子组件(10)设置于所述壳体(40)内;所述驱动机构(30)设置于所述壳体(40)外;所述连接器(20)设置于所述壳体(40)上,且所述外接插头(21)位于所述壳体(40)外,所述接触座(22)位于所述壳体(40)内;
所述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所述转子组件(10)相对于所述壳体(40)转动,使所述刀体(11)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在不同的位置处,通过所述刀体(11)的所述接触头(12)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20)的所述接触座(22)将不同的所述连接器(20)连接起来,实现所述刀体(11)在不同连接器(20)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子组件(10)具有二个所述刀体(11),二个所述刀体(11)是围绕所述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对称的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的两侧;其中在每一所述刀体(1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接触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壳体(40)上围绕所述转子组件(10)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连接器(20);其中位于同一所述刀体(11)两端的所述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相邻的二个所述连接器(20)的所述接触座(22),将相邻的二个所述连接器(20)连接起来;
并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刀体(11)将二个相邻的所述连接器(20)连接起来时,另一个所述刀体(11)将另二个相邻的所述连接器(20)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子组件(10)还具有屏蔽隔离结构,所述屏蔽隔离结构将所述壳体(40)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二个完全屏蔽的腔体,二个所述刀体(11)是分别位于二个完全屏蔽的所述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电机(31)及氏轮机构;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所述马氏轮机构与所述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驱动所述转子组件(1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马氏轮机构包括:拨轮(32)及马氏轮(33),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马氏轮(33)的旋转轴与所述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在所述马氏轮(33)上设有径向槽(331),在所述拨轮(32)上设有圆柱销(321);当所述拨轮(32)的所述圆柱销(321)进入所述马氏轮(33)的所述径向槽(331)时,所述拨轮(32)的外凸止弧(322)脱离所述马氏轮(33)的内凹锁止弧(332),所述马氏轮(33)在所述圆柱销(321)的驱动下转动;当所述拨轮(32)的所述圆柱销(321)脱离所述马氏轮(33)的所述径向槽(331)时,所述马氏轮(33)的所述内凹锁止弧(332)被所述拨轮(32)的所述外凸锁止弧(322)锁住,所述马氏轮(33)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拨轮(32)为双圆柱销拨轮;
其二个所述圆柱销(321)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的两侧,并位于以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二个所述圆柱销(321)之间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的两侧围绕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所述外凸锁止弧(322),二个所述外凸锁止弧(322)位于以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二个所述外凸锁止弧(322)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二个所述圆柱销(321)所在的圆周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马氏轮(33)为外槽轮;在所述马氏轮(33)上围绕所述马氏轮(33)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径向槽(331),四个所述径向槽(331)的开口位于以所述马氏轮(33)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四个所述径向槽(331)之间围绕所述马氏轮(33)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内凹锁止弧(332),所述内凹锁止弧(332)与所述外凸锁止弧(322)对应匹配;当一个所述外凸锁止弧(322)与一个所述内凹锁止弧(332)配合锁住时,所述内凹锁止弧(332)与所述外凸锁止弧(322)重合于以所述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所述外凸锁止弧(322)所在的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二个所述圆柱销(321)之间的夹为180度,四个所述径向槽(331)中相邻二个所述径向槽(331)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所述拨轮(32)围绕其旋转轴旋转180度时,所述马氏轮(33)围绕其旋转轴旋转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40)与一支架(41)固定,所述驱动机构(30)是设置于所述支架(41)上的一支柱(42)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切换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备机与天线或假负载间自动切换的切换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广播通讯用中、短波发射系统的主、备机需要在天线或假负载之间进行切换,通常广播通讯用中、短波发射系统的主、备机是通过切换开关在天线或假负载之间进行切换,将主、备机的发射功率关送至天线或假负载。目前,常用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备机与天线或假负载间自动切换的切换开关其内部主要是采用区域簧片摩擦式,即以主轴带动两个刀臂转动,在两个刀臂的两端各设有一特定的平面区域,上面安装有若干组簧片,同时在开关的顶盖上设有4块平面导体区域。当主轴转动时,刀臂上的簧片分别轮流与顶盖上的平面导体接触,实现切换功能。这种形式的切换开关要求加工精度高,安装调试繁琐,易出现由于簧片接触不实或接触簧片数少而产生的电气故障。
[0003]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切换开关,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切换开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主体部分采用闸刀切入式结构,接触面大,纠错能强,可靠性高,非常适于实用。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切换开关,其包括:转子组件、连接器、驱动机构以及壳体;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具有刀体,在所述刀体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有至少二个接触头;所述连接器具有外接插头及与所述外接插头连接的接触座;所述接触头能够切入所述接触座并保持于所述接触座;其中位于同一所述刀体上的至少二个所述接触头是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的所述接触座,将不同的所述连接器连接起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外接插头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接触座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使所述刀体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在不同的位置处,通过所述刀体的所述接触头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的所述接触座将不同的所述连接器连接起来,实现所述刀体在不同连接器之间的切换。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具有二个所述刀体,二个所述刀体是围绕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对称的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的两侧;其中在每一所述刀体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接触头。
[0008]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在所述壳体上围绕所述转子组件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连接器;其中位于同一所述刀体两端的所述接触头是同时分别切入相邻的二个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接触座,将相邻的二个所述连接器连接起来;并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刀体将二个相邻的所述连接器连接起来时,另一个所述刀体将另二个相邻的所述连接器连接起来。
[0009]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具有屏蔽隔离结构,所述屏蔽隔离结构将所述壳体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二个完全屏蔽的腔体,二个所述刀体是分别位于二个完全屏蔽的所述腔体内。
[0010]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氏轮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所述马氏轮机构与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连接,驱动所述转子组件转动。
[0011]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马氏轮机构包括:拨轮及马氏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拨轮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马氏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连接;在所述马氏轮上设有径向槽,在所述拨轮上设有圆柱销;当所述拨轮的所述圆柱销进入所述马氏轮的所述径向槽时,所述拨轮的外凸止弧脱离所述马氏轮的内凹锁止弧,所述马氏轮在所述圆柱销的驱动下转动;当所述拨轮的所述圆柱销脱离所述马氏轮的所述径向槽时,所述马氏轮的所述内凹锁止弧被所述拨轮的所述外凸锁止弧(322)锁住,所述马氏轮静止。
[0012]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拨轮为双圆柱销拨轮;其二个所述圆柱销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拨轮的旋转轴的两侧,并位于以所述拨轮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二个所述圆柱销之间所述拨轮的旋转轴的两侧围绕所述拨轮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所述外凸锁止弧,二个所述外凸锁止弧位于以所述拨轮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二个所述外凸锁止弧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二个所述圆柱销所在的圆周的直径。
[0013]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马氏轮为外槽轮;在所述马氏轮上围绕所述马氏轮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径向槽,四个所述径向槽的开口位于以所述马氏轮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四个所述径向槽之间围绕所述马氏轮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所述内凹锁止弧,所述内凹锁止弧与所述外凸锁止弧对应匹配;当一个所述外凸锁止弧与一个所述内凹锁止弧配合锁住时,所述内凹锁止弧与所述外凸锁止弧重合于以所述拨轮的旋转轴为圆心的所述外凸锁止弧所在的圆周上。
[0014]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二个所述圆柱销之间的夹为180度,四个所述径向槽中相邻二个所述径向槽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所述拨轮围绕其旋转轴旋转180度时,所述马氏轮围绕其旋转轴旋转90度。
[0015] 前述的切换开关,其中所述壳体与一支架固定,所述驱动机构是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一支柱上。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切换开关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切换开关通过主体部分采用闸刀切入式结构,使接触头切入接触座与接触座接触,可以使接触头与接触座的接触面大,接触头在与接触座接触后的纠错能力强,可靠性高,从而可安全可靠的用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备机与天线或假负载间的自动切换。
[0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马氏轮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切换开关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4]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25] 本发明的切换开关主要由转子组件10、连接器20、驱动机构30和壳体40组成。其中,转子组件10具有刀体11,在刀体11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有至少二个接触头12。连接器20具有外接插头21及与外接插头21连接的接触座22。接触头12能够切入接触座22并保持于接触座22。其中位于同一刀体11上的至少二个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将不同的连接器20连接起来。驱动机构30与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转子组件10设置于壳体40内。驱动机构30设置于所述壳体40外。连接器20设置于壳体40上,且连接器20的外接插头21位于壳体40外,接触座22位于壳体40内。
[0026] 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转子组件10相对于壳体40转动,使刀体11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在不同的位置处,通过刀体11的接触头12同时分别切入不同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将不同的连接器20连接起来,实现刀体11在不同连接器20之间的切换。
[0027]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子组件10具有二个刀体11,二个刀体11是围绕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对称的设置于其旋转轴13的两侧。其中在每一刀体11的两端均设有接触头12。在壳体40上围绕转子组件10对称的设有四个连接器20。其中位于同一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相邻的二个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将相邻的二个连接器20连接起来。并且当其中一个刀体11将二个相邻的连接器20连接起来时,另一个刀体11将另二个相邻的连接器20连接起来
[0028]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切换开关在使用时,可以将切换开关的四个连接器20的外接插头21分别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主机、备机、天线及假负载连接,通过驱动机构30驱动转子组件10转动使二个刀体11旋转至一第一位置,并在此第一位置通过二个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同时分别切入四个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并保持于接触座22,而将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主机与天线、备机与假负载分别连接起来。其中,一个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主机及天线连接的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另一个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备机及假负载连接的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
[0029] 当主机发生故障时,再一次通过驱动机构30驱动转子组件10转动,使二个刀体11旋转至不同于第一位置的一第二位置,并在此第二位置通过二个刀体11两端的的接触头12同时分别切入四个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而使得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主机与假负载、备机与天线分别连接起来。其中,一个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主机及假负载连接的连接器20的接触座22,另一个刀体11两端的接触头12是同时分别切入与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备机及天线连接的连接器20的接触座
22。
[0030] 本发明的切换开关的转子组件10还可具有屏蔽隔离结构,该屏蔽隔离结构可以将壳体40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二个完全屏蔽的腔体,二个刀体11可以是分别位于这二个完全屏蔽的腔体内,以避免二个腔体内的信号相互干扰。
[0031] 请再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切换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马氏轮机构的示意图。本发明切换开关的驱动机构30可以采用马氏轮机构,以使开关的动作可靠,结构及调试简单,克服现有的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备机与天线或假负载间自动切换的切换开关其驱动部分主要采用行程开关来控制到位信号,动作范围小,结构复杂,调试难度高的缺点。其中,本发明的驱动机构3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31和马氏轮机构,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可以是通过马氏轮机构与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驱动转子组件10转动。马氏轮机构可以包括:拨轮32和马氏轮33。其中,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拨轮32的旋转轴连接,马氏轮33的旋转轴与转子组件10的旋转轴13连接。在马氏轮33上设有径向槽331,在拨轮
32上设有圆柱销321。当拨轮32的圆柱销321进入马氏轮33的径向槽331时,拨轮32的外凸锁止弧322脱离马氏轮33的内凹锁止弧332,马氏轮33在圆柱销321的驱动下转动。
当拨轮32的所圆柱销321脱离马氏轮33的径向槽331时,马氏轮33的内凹锁止弧332被拨轮32的外凸锁止弧322锁住,马氏轮33静止。
[0032]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拨轮32为双圆柱销拨轮,其二个圆柱销321对称的设置于拨轮32的旋转轴的两侧,并位于以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二个圆柱销321之间拨轮32的旋转轴的两侧围绕拨轮32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外凸锁止弧322,二个外凸锁止弧322位于以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二个外凸锁止弧322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小于二个圆柱销321所在的圆周的直径。
[0033] 马氏轮33为外槽轮。在马氏轮33上围绕马氏轮33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径向槽331,四个径向槽331的开口位于以马氏轮33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在四个径向槽331之间围绕马氏轮33的旋转轴对称的设有四个内凹锁止弧332,内凹锁止弧332与外凸锁止弧322对应匹配。当一个外凸锁止弧322与一个内凹锁止弧332配合锁住时,内凹锁止弧332与外凸锁止弧322重合于以拨轮3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外凸锁止弧322所在的圆周上。
[0034] 其中,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二个圆柱销3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四个径向槽331中相邻二个径向槽331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驱动电机31通过马氏轮机构驱动转子组件10转动时,拨轮32在驱动电机31的作用下围绕其旋转轴每旋转180度时,马氏轮33则围绕其旋转轴旋转90度。
[0035] 请再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切换开关的壳体40可以与一支架41固定,驱动机构30可以是设置于支架41上的一支柱42上。其中,本发明的切换开关的外壳40可以是采用精密铸造的技术制造,以使其造型美观,重量轻,克服现有的中、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备机与天线或假负载间自动切换的切换开关壳体笨重,加工工作量巨大的缺点。
[00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