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式隔离开关

申请号 CN200510056435.9 申请日 2005-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0356492C 公开(公告)日 2007-12-19
申请人 王光顺; 发明人 王光顺;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储能式隔离 开关 ,尤其是一种 剪刀 式 隔离开关 。本发明利用 弹簧 储能的原理在储能弹簧箱中设置储能弹簧,需要隔离开关动作的时候释放弹簧,利用弹簧的 能量 操纵开关的动作,满足了电 力 开关快速启动的要求。
权利要求

1、储能式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 的传动箱体(2)、齿轮箱(3),传动箱体(2)与齿轮箱(3)之间连 接有绝缘支柱(4)和绝缘转轴(6),齿轮箱(3)中安装有左齿轮(31)、 右齿轮(32),左齿轮(31)、右齿轮(32)分别连接左曲臂(51)和 右曲臂(52),绝缘转轴(6)的下端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 上端安装有伞齿轮并与齿轮箱(3)中的左齿轮(31)或右齿轮(32) 啮合,其特征在于:传动箱体(2)包括与驱动装置(735)传动连接 的储能弹簧箱(7)、双稳态换向器(8),储能弹簧箱(7)中设置有 支架(71),支架(7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轴(72),横轴(72)的 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动盘(73),另一端固定安装弹簧内支撑盘(74), 另有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架(71)上,盘式弹簧(76) 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74)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支撑盘(75) 上;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储能蜗轮蜗杆装置(77)与驱动装置(735) 传动连接;横轴(72)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 (81),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出轴(82)通过换向蜗轮蜗杆装置(9) 与绝缘转轴(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左齿 轮(31)与右齿轮(32)之间安装有过渡齿轮(33),过渡齿轮(33) 的数量为偶数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 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81)、输出轴(82)、过渡轴(83)通 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其中输入轴(81)上固定安装有输入轴合闸齿 轮(84)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输出轴(82)上通过花键键槽 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86),过渡轴(83)上固定安装有 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和过渡轴分闸齿轮(88),输入轴常啮合齿 轮(85)与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 输出轴(82)上滑移的时候分别与输入轴合闸齿轮(84)或过渡轴分 闸齿轮(88)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拨叉(8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输出 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的拨叉(89)固定连接在拨叉杆(90)上, 拨叉杆(90)与双稳态永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双稳态永磁机构的 外壳(101)中设置有输出轴(102),输出轴(102)穿过外壳(101) 两端的端盖外伸,其前端与拨叉杆(90)连接,输出轴(102)上固 定有芯(103),铁芯(103)的外侧设置有永磁体(104),永磁体 (104)与外壳(101)固定连接,永磁体(104)的两端各设置一组 脉冲线圈(105),输出轴(102)与外壳(101)的接触部位套装有防 磁轴套(1011),防磁轴套(1011)周围的外壳(101)上带有向内凸 起的端盖磁靴,位于两脉冲线圈(105)之间的外壳(101)的中间部 位带有向内凸起的外壳磁靴。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式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离开关都是利用电机一类的动装置直接带动绝缘转 轴操作高压侧曲臂动作,从而通过曲臂实现分合闸动作。例如:阿尔 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ALSTOM)生产的123——550KV剪刀 式隔离开关,就是这种结构。这种隔离开关由于采用的是电机直接驱 动的方式,电机在启动开始的时候速度相对较慢,逐渐提高速度,而 电力开关在分合闸的时候要求有较高的刚分速度。无论是电机直接驱 动式还是其他形式的机械直接驱动式隔离开关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以 上缺陷。另外,这种剪刀式隔离开关的两个曲臂是通过直接啮合的两 个齿轮同步相对旋转来实现曲臂的相对运动,由于两齿轮之间的间距 太小,两曲臂的最大旋转度为90°,两曲臂夹紧母线的时候在重 力的作用下仍会有向两边张开的趋势,并且在曲臂顶端的动触头接触 静触头的时候会向上冲击母线,长期使用也影响操作机构的机械寿命 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刚分速度、能够手动分合 闸、合闸后触头不会自然松动的储能式隔离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的 传动箱体、齿轮箱,传动箱体与齿轮箱之间连接有绝缘支柱和绝缘转 轴,齿轮箱中安装有左齿轮、右齿轮,左齿轮、右齿轮分别连接左曲 臂和右曲臂,绝缘转轴的下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上端安装有伞齿 轮并与齿轮箱中的左齿轮或右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传动箱体包括 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储能弹簧箱、双稳态换向器,储能弹簧箱中设 置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轴,横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 动盘,另一端固定安装弹簧内支撑盘,另有弹簧外支撑盘通过轴承套 装在支架上,盘式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弹 簧外支撑盘上;弹簧外支撑盘通过储能蜗轮蜗杆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 连接;横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的输入轴,双稳态换向器的 输出轴通过换向蜗轮蜗杆装置与绝缘转轴传动连接。换向蜗杆上安装 有分合闸制动盘。
左齿轮与右齿轮之间安装有过渡齿轮,过渡齿轮的数量为偶数 个。
双稳态换向器的输入轴、输出轴、过渡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 其中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输入轴合闸齿轮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输出 轴上通过花键键槽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过渡轴上固定安 装有过渡轴常啮合齿轮和过渡轴分闸齿轮,输入轴常啮合齿轮与过渡 轴常啮合齿轮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在输出轴上滑移的时候分别与输 入轴合闸齿轮或过渡轴分闸齿轮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上连接拨叉。
输出轴双连齿轮上连接的拨叉固定连接在拨叉杆上,拨叉杆与双 稳态永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双稳态永磁机构的外壳中设置有输出 轴,输出轴穿过外壳两端的端盖外伸,其前端与拨叉杆连接,输出轴 上固定有芯,铁芯的外侧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与外壳固定连接, 永磁体的两端各设置一组脉冲线圈,输出轴与外壳的接触部位套装有 防磁轴套,防磁轴套周围的外壳上带有向内凸起的端盖磁靴,位于两 脉冲线圈之间的外壳的中间部位带有向内凸起的外壳磁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驱动曲臂动作的直接动力来自于储存在弹簧中的能量,由于 弹簧的特性是刚被释放时能量最大,因此本发明满足了隔离开关刚分 速度的要求。克服了电机直接驱动隔离开关刚分速度慢的缺点。
2、又由于储能弹簧动作后剩余弹力始终作用于绝缘转轴,所以 合闸后触头能保持足够的压力,保证接触良好。
3、由于在齿轮箱中增加了过渡齿轮,拉大了左齿轮与右齿轮之 间的距离,两曲臂旋转角度可扩展到120°左右,当曲臂转过垂直点 后,上支点开始下降,与剪刀夹角缩小形成的上升作用基本抵消,所 以在动触头接近静触头时,动触头由上下运动变为横向运动,避免了 两触头接触时对母线的向上冲击;使隔离开关在机械稳定性方面明显 提高。
4、合闸后,曲臂在剪刀重力的作用下,两曲臂有更加夹紧的趋 势,有利于克服普通隔离开关合闸后触点容易松动的缺陷。
5、采用弹簧储能后,可以在驱动装置上安装手动储能手柄,当 电机出现故障不能储能时,可用手动储能,分合闸速度不受影响。
6、当隔离开关表面覆时,可利用弹簧机构初始能量大的特点, 反复操作冲击覆冰,从而有效实施覆冰后的分合闸动作,扩大该隔离 开关的适用环境。这是电机直接驱动装置无法做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能弹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稳态换向器的剖视图;
图4是双稳态永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动触头运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固定安 装在底座1顶端的传动箱体2和齿轮箱3,传动箱体2与齿轮箱3之 间连接有绝缘支柱4和绝缘转轴6,齿轮箱3中安装有左齿轮31、右 齿轮32,左齿轮31和右齿轮32分别连接左曲臂51和右曲臂52,左 齿轮31与右齿轮32之间安装有2个过渡齿轮33。当然,根据需要 过渡齿轮33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6个或8个。由于在齿轮箱3中 增加了过渡齿轮33,拉大了左齿轮31与右齿轮32之间的距离,两 曲臂旋转角度可扩大到120°左右,当曲臂转过垂直点后,上支点开 始下降,与剪刀夹角缩小形成的上升作用基本抵消,所以在动触头接 近静触头时,动触头由上下运动变为横向运动,避免了两触头接触时 对母线的向上冲击;动触头的运动轨迹图5所示,图中横轴X表示 曲臂旋转角度,纵轴Y表示动触头的高度。另外,合闸后,曲臂在 剪刀重力的作用下,两曲臂有更加夹紧的趋势,有利于克服普通隔离 开关合闸后触点容易松动的缺陷。
绝缘转轴6的下端与传动箱体2传动连接,上端安装有伞齿轮并 与齿轮箱3中的左齿轮31啮合。当然,根据需要绝缘转轴6上端的 伞齿轮也可以与齿轮箱3中右齿轮32啮合。传动箱体2包括与驱动 装置735传动连接的储能弹簧箱7、双稳态换向器8以及分合闸制动 盘733。如图2所示,储能弹簧箱7中设置有支架71,支架71上通 过轴承安装有横轴72,横轴72的一端固定安装储能制动盘73,储能 制动盘73上带有盘式制动装置78;横轴7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弹簧 内支撑盘74,另有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架71上,盘 式弹簧76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内支撑盘74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支 撑盘75上;弹簧外支撑盘75通过储能蜗轮蜗杆装置77与驱动装置 735传动连接;横轴72通过连轴器连接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入轴81, 双稳态换向器8的输出轴82通过连轴器连接转向蜗杆734,转向蜗 杆734的一端固定安装分合闸制动盘733,分合闸制动盘733上带有 盘式制动装置,转向蜗杆734的另一端与绝缘转轴6下端的蜗轮连接。
如图3所示,双稳态换向器8带有输入轴81、输出轴82、过渡 轴83,该三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其中输入轴81上固定安装有 输入轴合闸齿轮84和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输出轴82上通过花键 键槽机构滑动安装有输出轴双连齿轮86,过渡轴83上固定安装有过 渡轴常啮合齿轮87和过渡轴分闸齿轮88,输入轴常啮合齿轮85与 过渡轴常啮合齿轮87啮合,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输出轴82上滑移 的时候分别与输入轴合闸齿轮84或过渡轴分闸齿轮88啮合,输出轴 双连齿轮86上连接拨叉89。由于隔离开关的工作要求不能出现空挡 的中间状态,即输出轴双连齿轮86在任何时候必须与合闸齿轮84或 过渡轴分闸齿轮88其中之一啮合,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除在齿轮的 设计和安装上进行改进外(这些设计和改进是机械设计行业的常规, 在此不再详细叙述),配合采用本人发明的双稳态永磁机构(中国专 利98220417.5)作为拨叉的操纵机构,彻底杜绝人工操作拨叉可能不 到位的问题。
输出轴双连齿轮86上连接的拨叉89固定连接在拨叉杆90上, 拨叉杆90与双稳态永磁机构传动连接,如图4所示的双稳态永磁机 构的外壳101中设置有输出轴102,输出轴102穿过外壳101两端的 端盖外伸,其前端与拨叉杆连接,输出轴102上固定有铁芯103,铁 芯103的外侧设置有永磁体104,永磁体104与外壳101固定连接, 永磁体104的两端各设置一组脉冲线圈105,输出轴102与外壳101 的接触部位套装有防磁轴套1011,防磁轴套1011周围的外壳101上 带有向内凸起的端盖磁靴,位于两脉冲线圈105之间的外壳101的中 间部位带有向内凸起的外壳磁靴。
上述驱动装置735可以采用电动机配合蜗轮蜗杆减速器使用,该 驱动装置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式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如下:
驱动装置735通过弹簧储能蜗轮蜗杆装置77带动弹簧外支撑盘 75旋转,而此时由于储能盘式制动器78将储能制动盘73卡死,横 轴72和弹簧内支撑盘74不能转动,弹簧外支撑盘75旋转时将储能 弹簧76拧紧待用。当需要左曲臂51和右曲臂52动作时,首先通过 电器控制装置操纵双稳态换向器8到工作位置,然后操纵制动装置松 开储能制动盘73和分合闸制动盘733,横轴72在弹簧76的作用下 快速旋转,并通过双稳态换向器8驱动转向蜗杆734旋转,并最终带 动绝缘转轴6旋转,绝缘转轴6旋转时带动齿轮箱3中的左齿轮31 和右齿轮32相向旋转,从而使曲臂降低或升高,实现分合闸动作。 曲臂动作到位时,电器控制装置启动刹车装置卡紧储能制动盘73和 分合闸制动盘733,横轴72和转向蜗杆734、绝缘转轴6停止转动, 分合闸动作结束。电器控制装置操纵驱动装置735重新启动,为储能 弹簧储能,当储能到达设定值时驱动装置735停止工作,等待下一工 作循环。
双稳态换向器8的作用是使横轴72单一方向的扭力通过换向作 用到绝缘转轴6的时候产生两种不同的方向。
另外,由于双稳态换向器8的动力输出端与绝缘转轴6之间是通 过蜗轮蜗杆连接的。因此,在工作时绝缘转轴6的旋转角度可以不超 过360度,能够很方便地在绝缘转轴6的下端安装定位开关736,通 过检测绝缘转轴6旋转的角度判断曲臂是否到位,为电器控制装置提 供数据。
另外,可以在驱动装置735上安装手动储能手柄,当电机出现故 障,不能储能时,可用手动储能,能保证分合闸速度不受影响。储能 制动盘和分合闸制动盘能有效保证换向器8换向时隔离开关的分合 闸状态和储能弹簧的状态暂不改变,使换向器可靠换向。
储能式隔离开关能有效改善分、合闸特性,实际应用时可设计成 双剪刀式、中央断开式、垂直开启式、双侧断开式储能式隔离开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