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摇把

申请号 CN201610905644.4 申请日 2016-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6356207A 公开(公告)日 2017-01-25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发明人 郑晓琼; 焦震; 江海升; 张超; 储贻道; 王鹏辉; 戚矛; 邱曼曼; 王守明; 余青松; 熊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摇把,包括把手部和把头部,所述把头部包括套筒及安装在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配合的把芯,所述把芯的形状与套筒内部开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把芯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把手相配合实现把芯长度调节的调节孔及用于固定调节把手位移 位置 的固定件。本发明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通过调节把手实现摇把的深度和长度可调节,以适用于大部分手车 开关 、手摇式闸刀等设备中,避免了工作过程需携带多个摇把的情况,大大减轻所需携带工具的重量和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式摇把,包括把手部(1)和把头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头部(2)包括套筒(21)及安装在套筒(21)内且与套筒(21)滑动配合的把芯(22),所述把芯(22)的形状与套筒(21)内部开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把芯(22)上设有调节把手(23),所述套筒(21)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把手(23)相配合实现把芯(22)长度调节的调节孔(211)及用于固定调节把手(23)位移位置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把手(23)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卡环(231)及固定在卡环(231)外侧的卡(232),所述把芯(22)的端部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延伸的转轴(24),所述转轴(24)与卡环(231)间隙配合,且转轴(24)的端部设有阻挡卡环(231)脱落的固定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内还设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套筒(21)及把芯(22)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由多个沿所述套筒(21)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槽(26)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6)为折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芯(22)为矩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调节式摇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把,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摇把。

背景技术

[0002] 摇把主要用于变电站内手车开关、手摇式闸刀,也可用于其他行业如机床、手摇启动式柴油机等。目前变电站内摇把没有统一标准,由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要求的摇把不一致,所以部分设备对母头摇把的深度要求不同、对公投摇把的长度要求不同,在工作过程中需同时携带多个摇把,由于摇把的体积大重量重,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体负担,而且经常会出现带错摇把的现象,导致工作进度拖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摇把,适用于大部分手车开关、手摇式闸刀,大大减轻所需携带工具的重量和体积。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摇把,包括把手部和把头部,所述把头部包括套筒及安装在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配合的把芯,所述把芯的形状与套筒内部开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把芯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把手相配合实现把芯长度调节的调节孔及用于固定调节把手位移位置的固定件。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把手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卡环及固定在卡环外侧的卡,所述把芯的端部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卡环间隙配合,且转轴的端部设有阻挡卡环脱落的固定块。
[0006] 所述套筒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及把芯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
[0007] 所述固定件由多个沿所述套筒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槽构成。
[0008] 所述卡槽为折弯形。
[0009] 所述把芯为矩形。
[001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可调节式摇把,通过调节把手实现摇把的深度和长度可调节,以适用于大部分手车开关、手摇式闸刀等设备中,避免了中工作过程需携带多个摇把的情况,大大减轻所需携带工具的重量和体积。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把头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把头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弹簧与调节把手及把芯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把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调节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处于母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处于公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处于公头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式摇把,包括把手部1和把头部2,把头部2包括套筒
21及安装在套筒21内且与套筒21滑动配合的把芯22,把芯22的形状与套筒21内部开孔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把芯22为矩形,如图5所示,在把芯22上设有调节把手23,在套筒21上设有与调节把手23相配合实现把芯22长度调节的调节孔211及用于固定调节把手23位移位置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是卡扣或者是挡板之类能够使调节把手23固定在套筒上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是由多个沿套筒21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槽26构成,该卡槽26为折弯形,能够提高调节把手23的固定效果,卡槽26的结构如图2、3所示。
[0013]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调节把手的固定,在套筒21内还设有弹簧25,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套筒21及把芯22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该弹簧25主要用于提高把芯22的反向拉力,以使调节后的把芯22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套筒21上的卡槽26中。
[0014] 如图6所示,该调节把手23由中空圆柱形的卡环231及固定在卡环231外侧的卡块232组成,把芯22的端部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延伸的转轴24,在安装时,调节把手23通过卡环
231套在转轴24上,在转轴24的端部设有阻挡卡环231脱落的固定块27。本实施例中,转轴24与卡环231间隙配合,所以安装后的调节把手23可在转轴24上转动,以方便调节把手23的固定。
[0015] 摇把的初始状态为母头状态,如果7所示,可通过调节把手23来调整母头的深度;当调整到内部把芯22凸出把头时,摇把为公头状态,如图8、9所示,可通过调节把手23来调整公头的长度。
[0016]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