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

申请号 CN201610190824.9 申请日 2016-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5761959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岱山县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发明人 虞伟; 贺伟军; 王建军; 赵瑜; 戴浩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的用于 开关 柜内 断路器 的操作工具, 转轴 上套设有 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套筒和均布在套筒横截面圆周上的支脚,所述支脚与套筒轴线的夹 角 为30度到60度,在运用操作工具对断路器进行操作时,通过支架可以方便地将操作工具 定位 在开关柜上,并且保证在旋转操作工具过程,转轴与断路器的操作结构同轴,以避免旋转操作工具时,由于操作工具受 力 不均匀而使操作工具与断路器脱开,操作工具使用方便且提高了断路器的操作效率。
权利要求

1.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包括手柄(1)和与手柄(1)平行的转轴(2),所述手柄(1)与转轴(2)之间设有连杆(3),所述转轴(2)一端与连杆(3)相接,所述转轴(2)另一端设有与断路器配合的操作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上套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与转轴(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5)包括套设在转轴(2)上的套筒(6)和均布在套筒(6)横截面圆周上的支脚(7),所述支脚(7)与套筒(6)轴线的夹为30度到60度,操作工具工作时,所述支脚(7)与开关柜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支板(8),所述支板(8)所在平面与转轴(2)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板(8)与开关柜接触的面上设有增大支板(8)与开关柜摩擦的花纹;所述转轴(2)端部设有安装操作部(4)的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操作部(4)上设有与安装孔(9)配合的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与操作部(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孔(9)内固定有吸附操作部(4)的磁(11),所述磁铁(11)粘接在安装孔(9)的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与转轴(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12)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2)上设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连接孔(13),所述连杆(3)上设有与连接孔(13)配合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与连接孔(13)配合后由连接螺钉(1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与转轴(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8)与支脚(7)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7)转动连接在套筒(6)上,所述套筒(6)上设有固定支脚(7)的凸(15),所述支脚(7)与套筒(6)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在一起,所述支脚(7)上设有将支脚(7)紧在凸耳(15)上的锁紧螺钉(17),所述凸耳(15)上设有与锁紧螺钉(17)配合的锁紧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8)与支脚(7)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7)焊接在套筒(6)上。

说明书全文

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小车断路器为一种配电部件,在电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 现有技术中操作断路器时,技术人员操作断路器具有两种方法,一、直接进行操作;二、借助相应的工具进行操作,由于断路器在操作过程需要经过储能阶段,因此,技术人员直接操作断路器时很难一次性将断路器操作到位,一般都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将断路器操作到位,此过程中,断路器的触点频繁接触,很容易造成断路器的触点损坏,甚至会损坏断路器;借助工具操作断路器时,现有技术中操作断路器的操作工具为“Z”字形,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断路器的工具结构简单,具体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具与断器配合困难,并且转动操作工具时,操作工具与断路器容易脱开,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断路器的操作工具使用不方便的不足。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包括手柄和与手柄平行的转轴,所述手柄与转轴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转轴一端与连杆相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与断路器配合的操作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套筒和均布在套筒横截面圆周上的支脚,所述支脚与套筒轴线的夹为30度到60度,操作工具工作时,所述支脚与开关柜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支板,所述支板所在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板与开关柜接触的面上设有增大支板与开关柜摩擦的花纹;所述转轴端部设有安装操作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操作部上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操作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孔内固定有吸附操作部的磁,所述磁铁粘接在安装孔的底壁上。
[0006]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架可以方便地将操作工具固定在开关柜上,并且保证旋转操作工具时操作部与断路器的操作结构完好配合,断路器操作工具使用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断路器的操作效率。
[0007]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转轴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上设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连接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与连接孔配合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配合后由连接螺钉固定。连杆与转轴可以拆开,操作工具便于携带。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转轴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连杆与转轴之间连接可靠、结构简单。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与支脚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转动连接在套筒上,所述套筒上设有固定支脚的凸,所述支脚与套筒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支脚上设有将支脚紧在凸耳上的锁紧螺钉,所述凸耳上设有与锁紧螺钉配合的锁紧螺孔。支脚在携带时可以收拢,操作工具携带方便。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与支脚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焊接在套筒上。支脚与套筒之间连接可靠、结构简单。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具有如下优点:转轴上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套筒和均布在套筒横截面圆周上的支脚,所述支脚与套筒轴线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在运用操作工具对断路器进行操作时,通过支架可以方便地将操作工具定位在开关柜上,并且保证在旋转操作工具过程,转轴与断路器的操作结构同轴,以避免旋转操作工具时,由于操作工具受力不均匀而使操作工具与断路器脱开,操作工具使用方便且提高了断路器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1是本发明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用于开关柜内断路器的操作工具,包括手柄1和与手柄1平行的转轴2,所述手柄1与转轴2之间设有连杆3,所述手柄1与连杆3之间可以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使操作工具使用更加方便,所述转轴2一端与连杆3相接,所述转轴2另一端设有与断路器配合的操作部4,所述转轴2上套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与转轴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5包括套设在转轴2上的套筒6和均布在套筒6横截面圆周上的支脚7,
[0014] 参见图1,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使操作工具受力更加均匀,所述支脚7的数量应至少为三个,所述支脚7与套筒6轴线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所述支脚7与套筒6轴线之间的夹角优先选择45度,操作工具的操作部4与断路器配合后,三个支脚7均与开关柜30接触,从而使操作工具在工作时可以与断路器完好配合,操作工具工作时,所述支脚7与开关柜30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支板8,所述支板8所在平面与转轴2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板8与开关柜30接触的面上设有增大支板8与开关柜30摩擦力的花纹;
[0015]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具有多种规格,为了使操作工具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断路器,操作工具的操作部4可以具有多个,为了使于操作部4与转轴2装配,所述转轴2端部设有安装操作部4的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操作部4上设有与安装孔9配合的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与操作部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孔9内固定有吸附操作部4的磁铁11,所述磁铁11粘接在安装孔9的底壁上。
[0016] 参见图1,所述连杆3与转轴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12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2上设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连接孔13,所述连杆3上设有与连接孔13配合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与连接孔13配合后由连接螺钉12固定,所述连接螺钉12的轴线可以与转轴2平行或者与转轴2垂直,由于在旋转操作工具时,连接螺钉12并不受力,因此,连接螺钉12的设置方式可以自由设置。所述连杆3与转轴2之间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0017] 参见图1,由于支脚7与转轴2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因此,操作工具在携带时十分不方便,为使操作工具便于携带,所述支板8与支脚7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7转动连接在套筒6上,所述套筒6上设有固定支脚7的凸耳15,所述支脚7与套筒6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在一起,所述支脚7上设有将支脚7锁紧在凸耳15上的锁紧螺钉17,所述凸耳15上设有与锁紧螺钉17配合的锁紧螺孔。
[0018] 参见图1,所述支脚7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所述支板8与支脚7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一起,所述支脚7焊接在套筒6上。
[001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支脚7与开关柜30接触,从而对转轴2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使转轴2在旋转过程中能与断路器的良好的配合,避免在转动转轴2时转轴2上的操作部4与断路器脱开,使断路器操作工具使用时十分方便。
[002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