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强制操作的电磁开关装置

申请号 CN97192816.9 申请日 1997-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78961C 公开(公告)日 2002-02-06
申请人 金钟-默勒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克劳斯·迪特尔·吕恩伯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以强制操作的电磁 开关 装置(2),在这种开关装置中,在常闭触点被 熔焊 或者被固定时,常开触点不 接触 。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不用附加结构元件并且在平行安置电磁系统的 衔 铁 (8)和载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触头载体(12)时实现强制操作。为此,设置一个可弹性 变形 的传递杆(10),这个传递杆在衔铁(8)和与衔铁(8)平行间隔布置的触头载体(12)之间产生作用连接。
权利要求

1.可以强制操作的电磁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个(8)的 电磁系统,一个可运动的触头载体(12),在该触头载体中固定有同固 定触点一起构成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的可运动触点部分,并且该触头载 体占具一个通过弹作用的初始位置,该开关装置还包括一个在衔铁 (8)和触头载体(12)之间的弹性连接,通过此达到,在常闭触点被熔 焊时,也能使衔铁(8)继续运动而不操作常开触点,其特征是,衔铁(8) 和触头载体(12)的运动是平行有间距的,并且设置一个可弹性变形的 传递杆(10),传递杆在衔铁(8)和触头载体(12)之间产生作用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装置,其特征是,传递杆(10) 支承在开关装置壳体(4)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开关装置,其特征是,传递杆(10) 的一个自由端(14)与衔铁(8)相联接,另一个自由端(16)支承在容 纳触头载体(12)的壳体部分上,并且在两端部(14,16)之间同触头 载体(12)相联。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磁开关装置,其特征是,在常闭 触点被熔焊时,在触头载体(12)上的反作用力通过变形传递杆(10) 的最大传递力被限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开关装置,其特征是,传递杆(10) 具有一条在超过临界载荷时突然变化的弹簧特性曲线。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强制操作的电磁开关装置,其中,在常闭触点 被固定时,常开触点不接触

这种由DE 35 40 460 A1公知的电磁开关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个 的电磁系统,一个活动的触头载体,在该触头载体中固定有同固定 触点一起构成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的可活动触点部分,而且该触头载体 点具一个通过弹作用的初始位置,该开关装置还包括一具在衔铁和触 头载体之间以一个弹簧形式的附加的弹性连接,该弹簧支承在触头载体 上并通过一卡箍支承在衔铁上,由此达到,在常闭触点熔焊时,不操作 常开触点也能使衔铁继续运动,即所谓的强制操作。按照EP 358 050 B1 所述的电磁开关装置是这样另外构造的,在常闭触点熔焊时,附加弹性 支承在开关装置壳体上的电磁系统的磁轭可以相对而来,直到电磁系统 闭合为止。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为了达到强制操作,需要附加的弹性 部件。如果衔铁和触头载体安置在平行的平面中,它们的运动方向不是 前后顺序的,而是沿平行的或者反向平行的指向,如在小接触器上经常 是这种情况,例如参见DE 31 46 780 C2,在这种情况下,在电磁开关 装置上应该怎样实现强制操作,从现有技术中不能得到。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不用附加结构元件并且在衔铁和触头载体 平行安置的情况下达到强制操作。

按照本发明,这个任务这样解决,衔铁和触头载体的运动方向平行 且有间隔,设置一个可弹性变形的传递杆,它在铁心和触头载体之间产 生作用连接。通过此,不用附加结构元件也可达到,在常闭触点由于焊 接或者由于机械定而固定住时,可以保证使衔铁继续运动而不操纵常 开触点。

有利的构造是,传递杆支承在开关装置壳体上,对要传递力的传动 比产生有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传递杆的一个自由端同衔铁连接时,其 另一个自由端支承在容纳触头载体的壳体部分上,并且在两端之间同触 头载体相联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构造中,虽然由于常闭触点被固定住而使得 触头载体不再能继续运动,但使用具有一个最大传递力的传递杆,特别 是通过突然的变形,可以保证电磁系统的安全闭合。这种突然变形的传 递元件作为迅动元件已公知,例如见DE 39 27 219 A1。

下面借助于一个优选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从这个实施例中可以 获悉其它细节和优点。在所属的图中示出了:

图1:按照本发明的电磁开关装置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按照本发明的电磁开关装置在接通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按照本发明的电磁开关装置在接通状态被锁定时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电磁开关装置2被一个开关装置壳体4包围着。 作为触头驱动机构,在开关装置壳体4内安装了一个电磁系统,电磁系 统由一个固定的电磁件6和一个运动的衔铁8组成。在电磁系统励磁时 产生的衔铁8朝着固定的电磁件6的方向的直线运动,被一个传递杆10 传递到可与衔铁8平行运动的触桥12上。没有示出的可运动的触点部分 固定在触头载体12上,它们与同样没有示出的、固定在开关装置壳体4 上的固定触点一起,构成了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在按照图1的断开状 态下,常闭触点闭合并且常开触点打开,其中,没有详细示出的复位弹 力作用在衔铁8和/或者触点载体12上。

在按照图2的接通状态下,常闭触点打开并且常开触点闭合。传递 杆10的一个自由端14同衔铁8联接。传递杆的另一个自由端16支承在 支承点18上,这个支承点位于开关装置壳体4的壳体部分上,在壳体内 安置了触头载体12。传递杆在其两端部14和16之间同触头载体12相 联,这样,在电磁系统去励磁或者励磁时,衔铁8的运动以有利的力传 递比传给触头载体的相应平行运动,以进入断开状态(图1)或者进入 接通状态(图2)。

在图3中示出了这种情况,至少一个常闭触点被熔焊,或者触头载 体12通过一个没有示出的机械式锁闭被锁定。由此,在电磁系统励磁 时,一个反作用力F对触头载体12起作用。在通常情况下,衔铁8不能 再朝固定的电磁件6运动。这可能会导致电磁系统超负荷,特别是会导 致其没有示出的励磁线圈烧坏,或者导致常闭触点弯曲并且接着导致常 开触点闭合。有利的是,在此传递杆10作为可弹性变形的杆(迅动杆 Schnapphebel)构成,在超过临界负荷时,该杆突然变形。通过此,一 方面,电磁系统通过衔铁8与固定的电磁件6磁性接触而闭合,另一方 面,在触头载体12上的反作用力F被限制。因此,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电 磁路过载,而且也避免了常开触点的闭合,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 可保证电磁开关装置2的强制操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