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开关装置

申请号 CN200520011850.8 申请日 2005-04-26 公开(公告)号 CN2783517Y 公开(公告)日 2006-05-24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发明人 角田浩二;
摘要 一种 开关 主体,包括开关机构和调节机构,在从上方连接在所述开关主体上的开关盖上提供开口以露出操作按钮的一部分,并允许操作按钮摆动。通孔被设在开关主体上,以在开关主体的与所述开口连通的 位置 处垂直穿过所述开关主体。因此,从开口进入的细沙可被排至外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摆动开关装置,包括:开关主体;容纳在所述开关主体中的开关机构;覆盖所述开关主体并设有开口部分的开关盖;设在所述开关主体处、并在所述开口部分露出的操作按钮;以及设在所述开关机构和操作按钮之间的、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操作按钮的调节机构,其中,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基本垂直地形成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盖和所述开口中的操作按钮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下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具有凹陷,使得所述操作按钮可容易地被摆动;并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陷的最下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大于所述通孔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6.一种汽车的车窗调节器,包括:车窗;具有所述车窗的车面板;和用来打开和关闭车窗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以基本平的方向被安装在所述车门面板的内侧上,所述摆动开关装置包括:开关主体;容纳在所述开关主体中的开关机构;覆盖所述开关主体并设有开口部分的开关盖;设在所述开关主体处、并在所述开口部分露出的操作按钮;以及设在所述开关机构和操作按钮之间的、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操作按钮的调节机构,其中,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基本垂直地形成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盖和所述开口中的操作按钮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下方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具有凹陷,使得所述操作按钮可容易地被摆动;并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陷的最下部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大于所述通孔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多个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说明书全文

摆动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摆动开关装置,尤其是用作汽车的车窗调节开关的防尘摆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技术,汽车的动窗系统包括多个设在驾驶员座位一侧的车上的车窗调节开关。这种类型的车窗调节开关包括所谓的具有摆动机构的摆动开关装置,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通过调节机构支撑的操作按钮,从而使得它能从一侧摆动到另一侧,并且操作按扭总是返回并处于备用状态,以及电路板,在其上根据所述操作按钮的摆动,活动件接触或离开固定接解件(参见专利文件1)。
图3是显示这种类型开关装置的例子中的主要部件的示意结构的截面图。开关主体1具有设置在两侧的、组成开关机构A的固定接触件2和3,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方的、接触和离开所述固定接触件2和3的活动件4。所述开关主体还具有可摆动地支撑活动件4的枢轴支撑部分,该枢轴支撑部分还用作公共接触件5。
开关盖6设在开关主体1上,以从上方将其覆盖。所述盖6形成有开口6a,开口6a的一部分位于开关机构A的上方,并且操作按钮7被安装,以便部分地暴露在开口6a处。操作按钮7采用矩形容器的形式,其底部开口。所述按钮具有中空的圆柱形部分7a,其从底侧突出到开关主体1内部的位置。所述操作按钮7在其两侧被可转动地支撑,以使其可被设在开关主体1上的轴8摆动。
推杆10被设在圆柱形部分7a的中空部分中,推杆被压缩卷簧9向外(向下)驱动以与活动件4的上表面弹性接触。所述活动件4设有凸轮状表面,其中部凹陷,并在凹陷部分两侧弯曲形成隆起部分。因此,开关机构A被形成,其中推杆10从一侧转动到另一侧(所谓的摆动),并与活动件4弹性接触,以驱动活动件4接触或不接触固定接触件2和3,其中推杆通常自动地返回位于凹陷部分处的备用位置,并保持在那个位置。具有凸轮状表面的活动件4用作调节机构B,其中推杆10由压缩卷簧9滑动,并与接触件弹性接触,这样操作按钮7通常在其中间位置保持备用状态,其中操作按钮能以预定的度从一侧摆动至另一侧。
弧形手指接合部分7b被形成在操作按钮7的一侧(图3中的左侧),以允许操作按钮的操作。从弧形部分延续的凹部6b形成在和手指接合部分7b相连的开关盖6的开口6a的边缘处,以防止对手指接合的任何干扰,这提供了好的操作性。操作按钮7的圆柱形部分7a被从开关主体1向上凸起的圆柱形壁1a环绕,并且所述壁的开口端位于操作按钮7内部的高处,这有效地防止了和外部物质的进入。
专利文件1:JP-A-2001-297648(见图2和4)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摆动开关装置中,灰尘和细沙能进入位于盖的开口6a处的开关盖6和操作按钮7之间的间隙S,并且它们可以从圆柱形壁1a顶部的开口进入开关主体1,如虚线箭头D指示。尤其在汽车车窗调节开关的情况下,当车窗或车门被打开和关闭时,灰尘和细沙可能进入,并可能堆积在盖6上的凹部6b中。在打开和关闭车门时产生的空气压力变化和震动下,灰尘和细沙能从凹部中向内落入,然后被吹起以进入开关主体1。
当因此进入的细沙到达开关机构A内部,并且沉积在活动件4上时,它与推杆10滑动接触的操作感觉变坏。当推杆10的滑动变得更糟时,操作按钮7摆动到备用位置可能失败。显然,当细沙沉积在固定接触件2和3上时,会引起导电失败。即使仅少量细沙进入时上述问题也值得关注,因为沙子被堆积而没被清除,并且被打开和关闭车门引起的震动吹动,这使得需要长时间稳定操作的开关的环境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提供一种摆动开关装置,通过环绕操作按钮的间隙进入开关盖的细沙可从其中被排出,以减少进入开关主体的细沙的数量,因此能够期待开关稳定地操作,而不会在调节机构的操作感觉和开关功能方面产生任何问题。
1.一种摆动开关装置,包括:开关主体;容纳在所述开关主体中的开关机构;覆盖所述开关主体并设有开口部分的开关盖;设在所述开关主体处,并在所述开口部分露出的操作按钮;以及设在所述开关机构和操作按钮之间、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操作按钮的调节机构,其中: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基本垂直地形成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2)根据(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中,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盖和所述开口中的操作按钮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下方的位置处。
(3)根据(2)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中,所述开关盖具有凹陷,以使得所述操作按钮能够容易地摆动;并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陷的最下部。
(4)根据(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中,所述通孔的上部大于通孔的下部。
(5)根据(1)所述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中,多个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6)一种汽车的车窗调节器,包括:车窗;具有所述车窗的车门面板;和用来打开和关闭车窗的摆动开关装置,其以基本水平的方向被安装在所述车门面板的内侧,所述摆动开关装置包括:开关主体;容纳在所述开关主体中的开关机构;设在车门面板上以覆盖所述开关主体并设有开口部分的开关盖;设在所述开关主体处,并在所述开口部分露出的操作按钮;以及设在所述开关机构和操作按钮之间的、可摆动地支撑所述操作按钮的调节机构,其中,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基本垂直地设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7)根据(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中,所述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盖和所述开口中的操作按钮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下方的位置处。
(8)根据(7)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中,所述开关盖具有凹陷,以使得所述操作按钮能被容易地摆动;并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陷的最下部。
(9)根据(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中,所述通孔的上部大于通孔的下部。
(10)根据(6)所述的车窗调节器,其中,多个与所述开口部分连通的通孔被设在所述开关主体中。
根据上述特征,因为通过所述开关盖的开口进入的部分细沙被立即从通孔排至外部,所以沙子的堆积量被减少。因此,可以抑制细沙侵入开关主体,并有效防止堆积的沙子在空气压力变化和震动作用下被吹起,并进入内部开关机构部分。因此,相关技术中遇到的操作感觉变差和开关导电失败的问题可被消除,从而提供能够期待其长时间稳定工作的摆动开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它是本实用新型在车窗调节开关中的应用。
图2A是图1中的实施例的部分剖切侧视图。
图2B是图2A中箭头E指示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与图1类似的相关技术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A和图2B描述摆动开关装置,它是本实用新型被用作车窗调节开关的实施例。
图1是显示车窗调节开关21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2A是其侧视图。图2B是沿图2A箭头E指示方向的示意图。车窗调节开关21被安装在图中未显示的汽车门上车门面板(未显示)的内侧。所述开关调节器具有一对按照单个操作按钮22的操作进行操作的开关机构A,并且它利用电机的通电或断电通过车窗调节开关来打开和关闭期望的车窗。
关于车窗调节开关21的总体结构,它具有可摆动地设置的操作按钮22,允许操作按钮22在预定角度摆动并允许按钮被正常地保持在备用位置(大致在其中间位置)的调节机构B,以及按照操作按钮22的摆动进行操作的开关机构A。调节机构B和开关机构A被设在下文将描述的开关主体23中。而按照操作按钮22操作的一对开关机构A按上述描述设置,开关机构(A1表示)之一和调节机构B的结构将被描述。
开关主体23被设置以从车门内侧凸出,操作按钮22被设在开关主体的顶侧。组成开关机构A1的固定接触件24和25被设在开关主体23中的矩形空间下部的两侧,所述矩形空间在其顶部开口。接触和离开固定接触件24和25的活动件26被设在固定接触件的上方。此外,所述结构还包括枢轴支撑部分28,它在其中心附近可摆动地支撑活动件26,并被用作公共接触件27。
因此,与机构A1相邻的未显示的另一个开关机构(A2表示)包括类似的接触机构,并与机构A1以并排关系设置,它们之间设有适当的隔板。然而,开关机构A1具有闭合的回路结构,其中活动件26接触固定接触件24,如图1所示,然而在另一个开关机构A2中活动件是与固定接触件25接触的。结果,车窗调节开关21保持对于未显示的电机的导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除了在大致中间部位凸出的圆柱壁23a的孔23b之外,这种开关机构A在其顶侧是封闭的。
关于活动件26的特定结构,它被枢轴支撑部分28摆动地悬置和支撑,并且与公共接触件27电导通。活动件在其中部设有凹部26a,在凹部的左侧和右侧连续地形成隆起,并且其左端和右端分别对应固定接触件24和25而设置,这样它们能接触和离开所述接触件。类似所谓凸轮的表面是由活动件26的上表面限定的,它们是从活动件中间的凹部26向左右以隆起(山峰)的形式上升的倾斜表面。推杆30是由下文描述的压缩卷簧29驱动,它保持与上述表面弹性接触,并且推杆30通常保持凹部26的中部,以保持车窗调节开关2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结构还被用作调节机构B1,当操作按钮22被操作时,它允许活动件以预定的角度从一侧摆动至另一侧。
操作按钮22被可摆动地安装在结合这种摆动机构A1的开关主体23的上部。操作按钮22是矩形容器的形式,它在其底部开口,按钮具有中空的圆柱形部分22a,向下延伸至其底部空间。操作按钮与开关主体23组装在一起,方式是将圆柱形部分22a插入开关主体23的圆柱壁23a的孔23b中,并用轴31枢轴支撑按钮的中间部分,以使其能转动。
压缩卷簧29和由卷簧29驱动以向外(向下)突出的推杆30被设在圆柱形部分22a的中空部分中。因此,推杆30被保持与活动件26的上表面弹性接触,以构成上述的调节机构B1。推杆从一侧摆动至另一侧,以接触和离开固定接触件24或25,在自由状态下推杆总是自动转回凹部26a以保持在那个位置。车窗调节开关21就是这样构造的。
操作按钮22设有手指接合部分22b,它是外部前壁(图1中左侧壁)上的弧形凹部,并且当按钮按图1所示箭头C1方向摆动时,所述部分可被手指钩住以提高可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图1所述箭头C2方向的摆动操作可通过按压操作按钮22前端的弓形部分来执行。
开关盖32被连接并固定,以覆盖具有上述结构的开关主体23的顶部。开关盖32设有开口32a,在此处操作按钮22的顶部被暴露。特别是,在面对操作按钮22的手指接合部分22b的开口的边缘处,设有凹部32b,这样它构成了手指接合部分22b的弧形延伸部分,以在手指接合时排除插入手指的障碍。
结果,框状间隙S环绕着被允许摆动的操作按钮22形成在开口32a中。在本实施例中,开关主体23在其上设有圆锥形通孔23c,位于凹部32b底部处的间隙S的部分的正下方的部位,所述通孔垂直延伸,并且其直径朝向其顶部逐渐增大。这种通孔23c被类似地形成在另一个开关机构A2的一侧,并且两个孔并排设置,如图2B所示。显然,孔可以其它方式形成,所需要的是孔与开口32a连通,并设在开关主体23上离开开关机构A1(A2)的位置处。
现在描述上述结构提供的效果。
首先,在图1显示的备用状态中,推杆30被保持在活动件26的凹部26a中,与其弹性接触,车窗调节开关21保持关闭状态。也就是,未显示的电机电路是断开的。在这种状态下,当使用操作按钮22前侧上的手指接合部分22b使操作按钮22按箭头C1的方向摆动预定的角度时,推杆30也绕轴31以相同方向摆动,从而与活动件26的凸轮状表面滑动接触。
活动件26的左端处于压缩卷簧29的弹力(推力)作用下,它保持与固定接触件24接触。相反,接触转换发生在未显示的另一个开关机构A2一侧的相应固定接触件处。结果,电机的前向转动电路被闭合,以建立通过电机的导电回路,接着电机工作,例如通过未显示的车窗调节器打开车窗。
当凹陷的手指接合部分22a在操作过程中被手指钩住时,手指可容易地插入而没有障碍,因为与手指接合部分22a延续的凹部32b被设置在覆盖车窗调节开关21的大部分的开关盖32上。
当作用在操作按钮22上的力去除时,推杆30转回到凹部26a,与同时用作调节机构B1的活动件26的顶表面滑动接触,这样恢复关闭状态,以停止车窗的操作。相反,当操作按钮22被相反地按箭头C2方向摆动时,或当操作按钮22前端的弓形部分被按压时,活动件26被以相同方向摆动的推杆30的驱动力驱动,接触图中的固定接触件25,并离开固定接触件24。此时,与邻近的或者另一开关机构A2的接触状态不被切换,而保持原样。因此电机的反向转动电路被闭合,以建立通过电机的导电回路,接着电机工作,例如通过未显示的车窗调节器关闭车窗。
允许操作按钮22摆动的开口32a,不可避免地具有环绕操作按钮22的间隙S,并且灰尘和细沙能通过间隙S进入。尤其,细沙可能在凹部32b处堆积,并可能通过间隙S在其底部进入开关主体23。还有可能细沙从手指落入凹部。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开关主体23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延伸的通孔23c,所以至少部分细沙可被按图中虚线箭头F指示方向立刻向下排出至外部,从而可以减少沙子数量,并抑制开关主体23上沙子的堆积。这有利于防止在打开或关闭车门或车窗时空气压力变化和震动时细沙被吹起,从而通过圆柱壁23a的孔23b进入装置的内部。
此外,因为通孔23c被设在凹部32b底部处的间隙S部分的正下方,所以通过凹部32b进入的大部分细沙能立刻被排出,以有效地减少沙子数量。此外,还因为通孔23c具有上部23cu和下部23cl,且上部23cu在直径上大于下部23cl,尤其通孔23c是锥形的,从而直径向其顶部增大,所以,即使在由于空间限制,具有大直径的通孔不能被提供的情况下,细沙也能容易地被收集并有效地排出。
因此,可有效地减少进入间隙S后,通过圆柱壁23顶端的孔23b进入的细沙数量,并抑制细沙沉积在构成内部开关机构A和调节机构B的活动件26和固定接触件24和25的上表面上。例如,这排除了因推杆30的滑动变差而使得操作按钮22返回备用位置的摆动失效、按钮操作感觉变差,以及不稳定操作,例如开关导电失败。因此,车窗调节开关21能长时间稳定地进行适当的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见,实施例提供了下述优点。
至少进入开关盖32的开口32a与操作按钮22之间间隙S的部分细沙被直接从通孔23c沿箭头F指示方向排至外界。因此,堆积的细沙数量也被减少了,这有利于抑制沙子侵入开关主体23的现象。尤其是,通孔23c被设在间隙S正下方的位置,且设在细沙可能被堆积的凹部32b底部处的间隙S部分的正下方。因此,可以更有效地从通孔23c排出沙子至外界,并防止沙子在为可操作性而设置的凹部32b处堆积。
此外,因为通孔是锥形的,从而直径朝向其顶部增大,所以细沙能有效地被收集并排出,这样,即使在由于空间限制,具有大直径的通孔不能被提供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排出大量的细沙。结果,进入开关主体23的细沙数量被减少了。因此,可以去除例如因沙子沉积在活动件26顶部表面引起的推杆30的操作感觉和滑动性能降低,结果使操作按钮22返回备用位置的摆动失败的问题。还可以防止因沙子沉积在固定接触件24和25顶部表面引起的导电失败。因此,摆动开关装置可被配备能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开关机构A和调节机构B,即使当所述装置被应用在容易受细沙入侵的车窗调节开关21中也一样。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中的图示,例如它不仅可被应用在车窗调节开关上,还可以应用在更大范围的摆动开关装置中。尽管活动件被描述为同时用作调节机构,作为选择也可以使用这样的配置,其中专门的调节机构被独立地设置。
参见特定配置,被设置为通过开关主体垂直地延伸的通孔不需要被制成锥形,代替圆孔,所述孔可以是狭缝。所需要的是适当数量的这种孔被设在开关主体上,位于与开关盖开口连通的部分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多种改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