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046754.0 申请日 2014-02-10 公开(公告)号 CN103996553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申请人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森幸治; 藤井雄一; 西井宗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开关 装置。可以防止 水 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而且可以防止排出的水浸入到壳体内。开关装置(100)具备:操作钮(21~26);上壳体(1),在该上壳体(1)上形成有支承这些操作钮(21~26)的中空的筒部(10~12);以及下壳体(9),其与该上壳体(1)配合。在上壳体(1)的筒部(10)的附近设有向上方开口的排水孔(30),在下壳体(9)的与第1排水孔(30)对应的 位置 设有向下方开口的排水孔(32)。排水孔(30)和排水孔(32)通过中空的 排水管 (33)连通。从上方落下的水通过排水孔(30)、排水管(33)和排水孔(32)向下方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装置,其具备:
操作部;
上壳体,在该上壳体上形成有支承所述操作部的中空的筒部;以及下壳体,其与所述上壳体配合,
所述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筒部的附近设有向上方开口的第1排孔,
在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第2排水孔,所述第2排水孔与所述第1排水孔连通并向下方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将水引导至所述第1排水孔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着所述第1排水孔设置有1对所述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排水孔和所述第2排水孔通过中空的排水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形成为一体,该排水管的末端部延伸至所述第
2排水孔或所述第1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装置还具备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收纳于由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设有供所述排水管贯穿的贯穿孔。

说明书全文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于防止从外部浸入的防水结构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上配备有用于进行窗户的开闭控制的动车窗开关。通常,动力车窗开关具备:用手操作的操作钮;将该操作钮支承成能够摆动的壳体;以及收纳于该壳体的内部的电路基板。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在上壳体的上侧设有操作部,上壳体的下侧敞开。下壳体以封闭上壳体的下侧的方式与上壳体配合。在电路基板上设有根据操作钮的操作而切换的触点部、和构成电路的电子部件等。
[0003] 对于这样的动力车窗开关,存在这样的情况:从敞开的窗户进入的雨水或洒出的饮料等(下面,将它们统称为“水”)浸入到壳体内。而且,浸入到壳体内的水附着在电路基板上,导致电路的短路或触点部的腐蚀等,成为开关的错误动作的原因。特别是,当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将操作钮支承成能够摆动的中空的筒部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从上方落下的水从操作钮的下侧通过操作钮和筒部之间的间隙上升,并从筒部的上部开口浸入到壳体内。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防止水以这样的路径浸入的开关装置。
[0004] 在专利文献1的开关装置中,在支承操作钮的筒部的附近设有凹部,并且在该凹部的筒部侧设有覆盖该凹部的一部分的帽檐状的盖。由此,流到操作钮的下侧的水进入凹部,利用盖阻止了水朝向操作钮和筒部之间的间隙上升。并且,凹部内的水被从凹部的敞开的一个端部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部。
[0005] 在专利文献2的开关装置中,在壳体上表面上的操作钮的附近设有向左右方向倾斜的引导部。由此,即使水落到操作钮的附近,该水也会沿着引导部的斜面流动,并向壳体的左右两旁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部。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51443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42328号公报
[0008] 在专利文献1中,凹部的一个端部是敞开的,进入到凹部的水从该一个端部排出到壳体的侧方。在专利文献2,在引导部流动的水也被排出到壳体的侧方。这样,如果仅使水向壳体的侧方排出,则排出的水顺着壳体的侧壁流下,从而有可能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部等意外浸入到壳体内。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而且能够防止排出的水浸入到壳体内。
[0010]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具备:操作部;上壳体,在该上壳体上形成有支承该操作部的中空的筒部;以及下壳体,其与该上壳体配合,其中,在上壳体的筒部的附近设有向上方开口的第1排水孔,在下壳体设有与第1排水孔连通并向下方开口的第2排水孔。
[0011] 根据上述这样的结构,由于设置于上壳体的第1排水孔与设置于下壳体的第2排水孔连通,因此能够使从上方落下的水通过第1排水孔和第2排水孔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操作部的下侧通过筒部浸入到开关装置的内部。并且,由于将水从设置于开关装置的背侧的第2排水孔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排出的水顺着壳体的侧壁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部等意外浸入到壳体内。
[0012]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上壳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将水引导至第1排水孔的倾斜面。
[0013] 在本发明中,可以夹着第1排水孔设置1对上述倾斜面。
[0014] 在本发明中,第1排水孔和第2排水孔可以通过中空的排水管连通。
[0015]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排水管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形成为一体,且该排水管的末端部延伸至第2排水孔或第1排水孔。
[0016]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还设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收纳于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在该电路基板上设有供排水管贯穿的贯穿孔。
[001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开关装置,其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而且能够防止排出的水浸入到壳体内。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9] 图2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组装图。
[0020] 图3是从背侧观察图2的开关装置的图。
[0021] 图4是下壳体的立体图。
[0022] 图5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0023] 图6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0024] 图7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0025] 图8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0026] 图9是图8中的D部的放大剖视图。
[0027] 标号说明
[0028] 1:上壳体;
[0029] 1m、1n:倾斜面;
[0030] 1u:上表面;
[0031] 6:电路基板;
[0032] 9:下壳体;
[0033] 21~26:操作钮(操作部);
[0034] 30:排水孔(第1排水孔);
[0035] 31:贯穿孔;
[0036] 32:排水孔(第2排水孔);
[0037] 33:排水管;
[0038] 33a:末端部;
[0039] 100:开关装置;
[0040] S: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的部分或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用箭头示出的X表示前后方向,用箭头示出的Y表示左右方向,用箭头示出的Z表示上下方向。并且,X方向的F表示前方向,X方向的B表示后方向,Y方向的L表示左方向,Y方向的R表示右方向,Z方向的U表示上方向,Z方向的D表示下方向。
[0042] 图中所示的开关装置100是车辆用的动力车窗开关,例如安装于在驾驶席的的内侧设置的扶手(省略图示)上。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装置100具备:多个操作钮21~26;上壳体1,在该上壳体1上安装着这些操作钮21~26;下壳体9,其与该上壳体1配合;
以及电路基板6,其收纳于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9形成的内部空间S(参照体8)中。操作钮21~26是本发明的“操作部”的一个例子。
[0043] 上壳体1形成为箱状,并具有4个侧壁1a~1d(参照图3)。上壳体1的下侧(D方向侧)开口。下壳体9形成为盘状,且通过与上壳体1配合而封闭上壳体1的下侧。上壳体1与下壳体9的配合例如可以通过使形成于下壳体9的突起部(省略图示)与形成于上壳体1的缺口部(省略图示)卡合等公知的手段来进行。
[0044] 操作钮21~24分别安装于4个中空的筒部10,这4个中空的筒部10设置在上壳体1的上表面。详细地说,使形成于操作钮21~24的孔20a与在上壳体1的筒部10上形成的轴部10c配合,由此,操作钮21~24被支承成能够以轴部10c为中心摆动。这些操作钮21~24例如在对驾驶席、副驾驶席、左后部座席、右后部座席的各个窗户进行开闭的情况下被操作。
[0045] 操作钮25是按压式的钮,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在上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的中空的筒部11中。该操作钮25例如在禁止副驾驶席和后部座席的窗户的开闭的情况、或者解除禁止的情况下被操作。
[0046] 操作钮26是跷跷板式的钮,其安装于在上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的中空的筒部12中。详细地说,使形成于操作钮26的孔20c与在上壳体1的筒部12上形成的轴部12a配合,由此,操作钮26被支承成能够以轴部12a为中心摆动。该操作钮26例如在对各座席的门上或解锁的情况下被操作。
[0047] 如图1所示,在各筒部10的前方侧(F方向侧)的侧壁设有向前方突出的肋10a,在后方侧(B方向侧)的侧壁的上端设有V字状的槽10b。槽10b的两端是敞开的。与该槽10b相对应,在操作钮21~24的后部如图8所示那样设有倒V字状的槽20b。
[0048] 在上壳体1的上表面,在支承操作钮21~24的筒部10的附近设有矩形的排水孔30(第1排水孔)。详细地说,在支承操作钮21、22的后侧的筒部10和支承操作钮23、24的前侧的筒部10之间,设有在左右方向Y上排列的2个排水孔30。并且,在支承操作钮23、
24的前侧的筒部10和支承操作钮25、26的筒部11、12之间,也设有在左右方向Y上排列的
2个排水孔30。
[0049] 电路基板6由印刷配线基板构成,在电路基板6背侧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器8。连接器8由与电路基板6连接的连接器端子81、和收纳该连接器端子81的连接器盒82构成。如图3所示,连接器盒82具有开口部8a,开口部8a在与下壳体9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向(X方向)上开口。在该开口部8a插入有用于将电路基板6与外部的控制装置等连接起来的电缆的端子(省略图示)。在电路基板6上,除了连接器8以外还安装有根据操作钮21~26的操作而切换的开关触点(省略图示)、和构成电路的电子部件(省略图示)等。并且,在电路基板6的与上壳体1的排水孔30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矩形的贯穿孔31。
[0050] 如图1所示,在下壳体9的与连接器8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开口形成的窗口部91。连接器8从该窗口部91在下壳体9的背侧露出。并且,在下壳体9的、与上壳体1的排水孔30和电路基板6的贯穿孔31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矩形的排水孔32(第2排水孔)。如图8所示,排水孔32位于排水孔30的正下方。
[0051] 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9的下表面,以覆盖连接器盒82的3个侧面(除开口部8a以外的侧面)的方式设有向下方(D方向)突出的突出壁92。该突出壁92利用树脂而与下壳体9成型为一体。在突出壁92上形成有壁部95、壁部96和槽部93。并且,在下壳体9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94,在凹部94中收纳与连接器8连接的电缆(省略图示)。
[0052] 如图8所示,排水孔30向上方开口,排水孔32向下方开口。并且,排水孔30和排水孔32通过中空的排水管33连通。排水管33与上壳体1形成为一体,并贯穿电路基板6的贯穿孔31。排水管33的末端部(下端部)33a延伸至下壳体9的排水孔32,并嵌入于该排水孔32中。
[0053] 图9是图8中的D部的放大图。在图9中,在上壳体1的上表面1u形成有用于将水W1、W2引导至排水孔30的倾斜面1m、1n。倾斜面1m设置在排水孔30的前方(F方向侧),倾斜面1n设置在排水孔30的后方(B方向侧)。即,以夹着排水孔30的方式设有1对倾斜面1m、1n。如图5所示,倾斜面1m、1n在上壳体1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延伸。
[0054] 另外,对于在支承操作钮23、24的前侧的筒部10和支承操作钮25、26的筒部11、12之间设置的排水孔30,也同样地设置有图9所示的倾斜面1m、1n。(参照图5)。
[0055]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上壳体1的筒部10的附近设有排水孔30,在下壳体9的与上述排水孔30对应的位置也设有排水孔32,排水孔30和排水孔32通过排水管33连通。因此,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能够使从上方落下的水W1、W2通过排水孔30、排水管33和排水孔32向下方排出。
[0056] 因此,能够防止水从操作钮21~24的下侧通过筒部10而浸入到开关装置100的内部。并且,由于在筒部10设有肋10a,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从操作钮21~24的下侧蔓延的水浸入到筒部10内。
[0057]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水从设置在开关装置100的背侧的排水孔32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排出的水顺着上壳体1的侧壁1a~1d从上壳体1与下壳体9的配合部等意外浸入到壳体内。
[0058]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排水孔30的前后设有倾斜面1m、1n,因此,能够沿着倾斜面1m、1n将水W1、W2顺畅地引导至排水孔30。而且,由于在排水孔30和排水孔32之间设有排水管33,因此进入了排水孔30的水直至从排水孔32流出为止不会漏到壳体内。由此,能够避免水附着在电路基板6上而发生短路等。
[005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盒82的附近设有壁部95、96,在壁部95、96之间形成有槽部93。因此,即使在上壳体1的侧壁1a上流下的水欲顺着连接器盒82的下表面流动,该水的流动也会在槽部93处被截断。因此,水不会蔓延到连接器盒82的开口部8a,从而能够阻止水从开口部8a浸入到连接器8的内部或开关装置100的内部。
[006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10上设有两端敞开的V字状的槽10b(图1),在操作钮21~24上设有与槽10b对应的倒V字状的槽20b(图8)。因此,能够以槽10b、20b接收欲从操作钮21~24的后方浸入筒部10内的水,并将其从该槽的两端排出。
[0061] 在本发明中,除以上叙述的实施方式之外,还能够采用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利用排水管33使上壳体1的排水孔30和下壳体9的排水孔32连通起来的例子,但根据排水孔30、32的位置或壳体内部的部件配置,也可以省略排水管33。
[0062]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下壳体9的排水孔32设在上壳体1的排水孔30的正下方位置的例子,但排水孔32的位置也可以不是排水孔30的正下方。例如,在图8中,也可以将排水孔30和排水孔32在X方向上错开地设置,并利用倾斜地设置的排水管33使各排水孔30、32连通。并且,排水管33也可以在中途弯曲。
[0063]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使排水管33与上壳体1形成为一体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排水管33与下壳体9形成为一体,并且排水管33的末端部(上端部)延伸至上壳体1的排水孔30。另外,排水管33不必一定与上壳体1或下壳体9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使用由中空的筒状体构成的分体部件的排水管。
[0064]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设有矩形的排水孔30、32的例子,但排水孔30、32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可以是圆或椭圆等。对于电路基板6的贯穿孔31也是同样。
[0065]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排水管33的末端部33a嵌入到排水孔32中的例子,但末端部33a也可以不嵌入到排水孔32中。例如,在图9中,也可以使排水管33的末端部33a的下表面与下壳体9的上表面共面。另外,在图9中,排水管33的末端部33a的下表面从下壳体9的下表面稍微退避,但也可以使它们的下表面彼此共面。或者,也可以使排水管33的末端部33a从排水孔32稍微突出。
[006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列举了具备6个操作钮21~26的开关装置100为例,但操作钮的个数也可以是6个以外。并且,操作钮的结构也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例如,对于具备旋转式的操作钮的开关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0067]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开关装置100,列举了车辆用的动力车窗开关为例,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在车辆以外的用途中使用的开关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