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器单元

申请号 CN201480041647.7 申请日 2014-07-03 公开(公告)号 CN105408981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申请人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桥纪弘; 松村记夫;
摘要 熔断器单元(1)包括熔断器单元主体(3)、独立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其他部件即保持部件(5)。熔断器单元主体(3)包含:具有 铰链 部(13)的 导电性 的熔断器元件(7);以铰链部(13)为界设置的第1和第2 树脂 体部(9、11),熔断器单元主体(3)能够在铰链部(13)处弯曲。保持部件(5)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在铰链部(13)处弯曲时,卡合在第1和第2树脂体部(9、11),保持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熔断器单元,包括熔断器单元主体和保持部件,
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包含:导电性的熔断器元件,其具有铰链部;第1树脂体部,其在以所述铰链部为界的第1侧设于所述熔断器元件;第2树脂体部,其在以所述铰链部为界的所述第1侧的相反的第2侧设于所述熔断器元件,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能在所述铰链部处弯曲,
所述保持部件是独立于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其他部件,在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在所述铰链部处弯曲时,所述保持部件卡合在所述第1树脂体部和所述第2树脂体部,保持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弯曲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单元,
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包括:
第1部位,其由所述熔断器元件的所述第1侧的部位和所述第1树脂体部形成为第1厚度的板状;以及
第2部位,其由所述熔断器元件的所述第2侧的部位和所述第2树脂体部形成为第2厚度的板状,
所述保持部件是第3厚度的板状,
在利用所述保持部件来保持着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所述弯曲状态时,所述第1厚度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2厚度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3厚度的厚度方向互相正交,从所述铰链部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成为L形,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的交叉度中的劣角侧的部位卡合在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断器单元,
所述保持部件包含第1被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
所述第1树脂体部包含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的第1卡合部,
所述第2树脂体部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向与所述第1部位相同侧突出并具有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
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1卡合部,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2卡合部,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2部位的厚度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所述保持部件被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断器单元,
所述第1卡合部具有第1平板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1平板状部的细长的第1缺口,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第2平板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2平板状部的细长的第2缺口,所述第1被卡合部具有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
所述第2被卡合部具有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
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所述第1缺口,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所述第1平板状部,从而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1卡合部,
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所述第2缺口,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所述第2平板状部,从而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2卡合部,
所述保持部件被构成为:在所述第1缺口和第2缺口的长边方向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和第2被卡合部的H形的所述部位的长边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被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
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所述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中,在为了将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而进行移动时最初卡合到所述第2卡合部的一侧较宽,随着去往最后卡合到所述第2卡合部的一侧而逐渐变窄。

说明书全文

熔断器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熔断器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提出了图1所示的熔断器单元301。熔断器单元301包括:具有铰链部303的汇流条305;将铰链部303置于其间地设在汇流条305一侧的第1树脂体部307;以及将铰链部303置于其间地设在汇流条305另一个侧的第2树脂体部309。
[0003] 熔断器单元301在铰链部303处将汇流条305弯曲为直,从而形成为L形。
[0004] 通过将设在第1树脂体部307的被卡止部卡止在设置于第2树脂体部309的卡止部,从而保持L形的弯曲状态。
[0005] 专利文献2提出了图2A、2B所示的熔断器单元351。熔断器单元351也与熔断器单元301同样,通过将被卡止部353卡止在卡止部355,从而保持L形的弯曲状态(参照图2B)。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9171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19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顺便提及,在相关的熔断器单元中,由于需要提高耐热性,因此树脂体部由耐热性高的合成树脂制成。耐热性高的合成树脂存在坚硬而脆的倾向。由于卡止部(卡合部)、被卡止部(被卡合部)与树脂体部一体地成形而设在树脂体部,因此,卡止部、被卡止部的材质也与树脂体部相同。
[0011] 另外,在相关的熔断器单元中,在铰链部处将汇流条弯曲并形成为L形的中途的状态下,被卡止部弹性变形,在将汇流条弯曲为直角而形成为L形时,被卡止部会复原,被卡止部会卡止在卡止部。
[0012] 在被卡止部弹性变形时,由耐热性高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被卡止部的挠曲量的容许值小。为了增大挠曲量的容许值,考虑将被卡止部(例如弹性臂)的突出长度延长,但例如由于熔断器单元被设置在车辆与该车辆所搭载的电池主体之间的狭小的空间来使用,因此不能随意增大被卡止部。
[0013] 因此,在相关的熔断器单元中,被卡止部的挠曲量的容许值较小,从而在铰链部处将汇流条弯曲并将熔断器单元做成为L形等形状时,用于保持L形等形状的保持波动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断器单元,在铰链部处将汇流条弯曲来使用,具有耐热性,不会导致大型化,能够抑制用于保持弯曲时的形状的保持力的偏差。
[001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断器单元包括熔断器单元主体和保持部件,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包含:导电性的熔断器元件,其具有铰链部;第1树脂体部,其在以所述铰链部为界的第1侧设于所述熔断器元件;第2树脂体部,其在以所述铰链部为界的所述第1侧的相反的第2侧设于所述熔断器元件,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能在所述铰链部处弯曲,所述保持部件是独立于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其他部件,在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在所述铰链部处弯曲时,所述保持部件卡合在所述第1树脂体部和所述第2树脂体部,保持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弯曲状态。
[0016]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包括:第1部位,其由所述熔断器元件的所述第1侧的部位和所述第1树脂体部形成为第1厚度的板状;以及第2部位,其由所述熔断器元件的所述第2侧的部位和所述第2树脂体部形成为第2厚度的板状,所述保持部件是第3厚度的板状,在利用所述保持部件来保持着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的所述弯曲状态时,所述第1厚度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2厚度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3厚度的厚度方向互相正交,从所述铰链部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成为L形,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的交叉角度中的劣角侧的部位卡合在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
[0017] 另外,所述保持部件包含第1被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所述第1树脂体部包含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的第1卡合部,所述第2树脂体部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向与所述第1部位相同侧突出并具有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1卡合部,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2卡合部,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2部位的厚度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所述保持部件被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
[0018]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卡合部具有第1平板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1平板状部的细长的第1缺口,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第2平板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2平板状部的细长的第2缺口,所述第1被卡合部具有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所述第2被卡合部具有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所述第1缺口,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所述第1平板状部,从而所述第1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1卡合部,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所述第2缺口,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所述第2平板状部,从而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在所述第2卡合部,所述保持部件被构成为:
在所述第1缺口和第2缺口的长边方向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和第2被卡合部的H形的所述部位的长边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被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所述部位的H形中的所述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中,在为了将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到所述熔断器单元主体而进行移动时最初卡合到所述第2卡合部的一侧较宽,随着去往最后卡合到所述第2卡合部的一侧而逐渐变窄。
[0019] 根据上述构成,在铰链部处将汇流条弯曲而被使用的具有耐热性的熔断器单元,不会导致大型化就能够抑制用于保持弯曲时的形状的保持力的波动。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示出相关的熔断器单元的图。
[0021] 图2A是示出相关的熔断器单元的图。
[0022] 图2B是示出相关的熔断器单元的图。
[0023]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断器单元的熔断器单元主体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0024]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断器单元的弯曲状态保持部件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0025] 图5是熔断器单元的主视图。
[0026] 图6是图5的VI向视图。
[0027]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0028] 图8是图6的VIII向视图。
[0029] 图9是示出将铰链部弯曲前的熔断器单元主体的立体图。
[0030] 图10A是图4的XA向视图。
[0031] 图10B是图4的XB向视图。
[0032] 图10C是图4的XC向视图。
[0033] 图11A是图4的XIA向视图。
[0034] 图11B是图4的XIB向视图。
[0035] 图11C是图4的XI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断器单元1例如设置在未图示的汽车等车辆所搭载的电池上来使用。如图5等所示,熔断器单元1包括熔断器单元主体3、以及弯曲状态保持部件(也称为弯曲状态增强部件、或者保持部件)5。图中,分别以HD、LD、TD表示高度方向、纵向、横向。另外,图中分别以UP、DN表示上侧、下侧,分别以OS、TOS表示一端侧、另一端侧。
[0037] 如图3等所示,熔断器单元主体3包括熔断器元件(汇流条)7、第1树脂体部9、和第2树脂体部11。
[0038] 熔断器元件7是通过将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薄的平板状的母材形成为预定形状从而形成的。在具有导电性的熔断器元件7的中间部设有铰链部(弯曲部)13。铰链部13在与所述母材的厚度方向正交的预定方向(横向)呈直线状延伸。
[0039] 如图3、图9等所示,第1树脂体部9在以铰链部13为界(夹在中间)的熔断器元件7的一侧,以从铰链部13例如略微离开、并将熔断器元件7的一部分的部位覆盖的方式,与熔断器元件7一体地设置。另外,第1树脂体部9例如利用嵌入成形设于熔断器元件7。
[0040] 第2树脂体部11在以铰链部13为界的熔断器元件7的另一侧,与第1树脂体部9同样地,以从铰链部13例如略微离开、并将熔断器元件7的一部分的部位覆盖的方式,与熔断器元件7一体地设置。另外,第2树脂体部11例如也利用嵌入成形设于熔断器元件7。
[0041] 如图4等所示,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由独立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其他部件构成,被相对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装拆。如图5等所示,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在铰链部13处(铰链部13的曲线处)弯曲为90°等预定的角度时(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时),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卡合在第1树脂体部9和第2树脂体部11,将熔断器单元主体3保持为弯曲的状态(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
[0042] 熔断器单元主体3包括第1部位15和第2部位17。第1部位15由以铰链部13为界的熔断器元件7的一侧的部位和第1树脂体部9(例如第1树脂体部9的一部分),形成为预定厚度(第1厚度)的板状(平板状)。如图3等所示,在第1部位15设有端子19、肋21,但如果除去这些,则被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0043] 第2部位17由以铰链部13为界的熔断器元件7的另一侧的部位和第2树脂体部11(例如第2树脂体部11的一部分),形成为预定厚度(第2厚度)的板状(平板状)。第
2部位17也设有端子23、肋25、电池连接部27,但如果除去这些,则被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0044] 各端子19、23经由设于熔断器元件7的可熔部(熔断器部;未图示)与电池连接部27电连接。各端子19、23经由未图示的布线与搭载在车辆中的电气设备连接。
[0045] 如图4、图10A~10C、图11A~11C等所示,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也被形成为预定厚度(第3厚度)的板状平板状。而且,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对在铰链部13处弯曲的熔断器单元主体3进行了保持的状态(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如图5~图8所示,第1部位15的预定厚度(第1厚度)的厚度方向、和第2部位17的预定厚度(第2厚度)的厚度方向、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预定厚度(第3厚度)的厚度方向互相正交(也可以在接近90°的角度70°~110°的范围内交叉)。
[0046] 另外,从铰链部13的延伸方向(横向)观察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时,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成为L形,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在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的交叉角度中的劣角侧的部位,卡合并固定于第1部位15和第2部位17。
[0047] 由此,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大致填充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的交叉角度中的劣角侧的部位的象限,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位于铰链部13的延伸方向(横向)的一端部的附近。换言之,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第1部位15和第2部位17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处于与从长方体的1个角展开且互相正交的3个平面彼此的关系同样的关系。
[0048] 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平板状的第1部位15的厚度方向为纵向(与横向正交的预定的一个方向),平板状的第2部位17的厚度方向为高度方向(与横向及纵向正交的预定的一个方向),平板状的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厚度方向为横向。
[0049] 第1树脂体部9与第2树脂体部11由非导电性的并且具有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另外,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例如也由非导电性的并且具有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制成。
[0050] 熔断器单元1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被设置在汽车等的电池上而被使用。在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电池上的状态下,熔断器单元1覆盖电池上侧的1个角部和从该角部展开的3个平面(电池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和1个侧面的一部分和另1个侧面的一部分)。
[0051] 如图4、图10A~10C、图11A~11C等所示,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上设有第1被卡合部29和第2被卡合部31。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第1树脂体部9设有与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第1被卡合部29卡合的第1卡合部33。在第2树脂体部11设有向与第1部位15相同侧突出的突出部37,在突出部37设有与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第2被卡合部31卡合的第2卡合部35。
[0052] 而且,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第1被卡合部29卡合在第1树脂体部9的第1卡合部33,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第2被卡合部31卡合在设置于第2树脂体部11的第2卡合部35,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在第2部位17的厚度方向(高度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被设置并固定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
[0053] 第1卡合部33包括平板状部(第1平板状部)39、和在平板状部39形成的细长的缺口(将平板状部39在该厚度方向贯通的第1缺口、未图示)。第2卡合部35包括平板状部(第2平板状部)43、和在平板状部43形成的细长的缺口(将平板状部43在该厚度方向贯通的第2缺口、未图示)。
[0054] 第1被卡合部29由与长边方向(高度方向)正交的平面所截断的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第1H形部位)47形成。第2被卡合部31也由与长边方向(高度方向)正交的平面所截断的截面的形状为H形的部位(第2H形部位)49形成。
[0055] 而且,第1被卡合部29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第1卡合部33的缺口(未图示),第1被卡合部29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第1卡合部33的平板状部39,从而第1被卡合部29卡合在第1卡合部33。
[0056] 另外,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横线的部位进入第2卡合部35的缺口(未图示),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夹住第2卡合部35的平板状部43,从而第2被卡合部31卡合在第2卡合部35。
[0057] 另外,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在各缺口(未图示)的长边方向和各H形部位的长边方向相对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直线地移动(在高度方向朝上侧直线地移动),被设置并固定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
[0058] 在为了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固定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而进行移动时,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在最初卡合在第2卡合部35的一侧(上侧)变宽,随着去往最后卡合在第2卡合部35的一侧(下侧)而逐渐变窄。
[0059] 换言之,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随着去往在为了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固定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而进行移动的方向的前侧而逐渐变宽。即,图10A所示的尺寸LB大于尺寸LA。
[0060] 第1被卡合部29设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纵向的一端部。第2被卡合部31设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纵向的另一端部。
[0061] 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第1树脂体部9与第2树脂体部11除了经由铰链部13外还经由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连接,第1树脂体部9和第2树脂体部
11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一体化,维持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即,铰链部13的弯曲角度保持为一定的值(例如90°)。
[0062] 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纵向的一端部设有被卡止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的被卡止部)51。在第1树脂体部9设有与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被卡止部51卡合而被卡止的卡止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的卡止部)53。
[0063] 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被设置并固定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状态下,通过被卡止部51卡止在卡止部53,从而防止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脱离。即,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被设置并固定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状态下,阻止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向为了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设置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而进行移动的方向(上方)的相反方向移动(向下方的移动)。
[0064] 也可以不将卡止部53设在第1树脂体部9,取而代之、或者在此基础上,设在第2树脂体部11。在该情况下,被卡止部51也与卡止部53对应地设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纵向的另一个端部。
[0065] 另外,也可以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第1部位15(例如第1树脂体部9)设有卡止部(不同于卡止部53的其他第1部位卡止部),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第2部位17(例如第2树脂体部11)设有被卡止部(不同于被卡止部51的其他第2部位被卡止部),在铰链部13弯曲时,第2部位被卡止部卡止在第1部位卡止部,即使不设置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熔断器单元主体3也能够维持L形的弯曲状态。
[0066] 并且,也可以不使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如上所述地变化,取而代之、或者在此基础上,使第1被卡合部29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与第2被卡合部31的情况同样地在上侧校宽并随着去往下侧而逐渐变窄。
[0067] 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如图5等所示,L形的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第1部位15的厚度方向为纵向,直线状的铰链部13在第1部位15的上端沿横向延伸。L形的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第2部位17的厚度方向为高度方向,第2部位17从铰链部13向纵向的另一端侧延伸。
[0068] 第1卡合部33在横向的一端部形成于第1树脂体部9。第1卡合部33的平板状部39的厚度方向为纵向。平板状部39的缺口(未图示)在平板状部39的下端开口,被形成为从平板状部39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U形。
[0069] 卡止部53由突起55构成。突起55在平板状部39的缺口(未图示)的附近设在平板状部39的下端部。另外,突起55从平板状部39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纵向的一端侧的面)突出,并且在横向与缺口(未图示)相比位于另一端侧。
[0070] 突出部37与第2树脂体部11一体地形成。突出部37在横向位于第2部位17的一端部处,在纵向位于第2部位17的另一端部处,从第2部位17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下侧)向下方而从第1部位15离开并沿着第1部位15突出。
[0071] 突出部37的平板状部43的厚度方向也为纵向。平板状部43的缺口(未图示)也在平板状部43的下端开口,被形成为从平板状部43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U形。
[0072] 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卡合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并在高度方向移动时,用平板状部39和缺口(未图示)和平板状部43与缺口(未图示)形成引导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导轨
[0073] 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平板状的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该厚度方向为横向。第1被卡合部29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下端部,设在纵向的一端部。第1被卡合部29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的厚度方向为纵向。第2被卡合部31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下端部,设在纵向的另一端部。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的厚度方向也为纵向。
[0074] 如图10C等所示,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被卡止部51包括弹性臂57和突起59。而且,在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设置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中途的状态下,被卡止部51的突起59抵接在卡止部53的突起55且弹性臂57弹性变形,在结束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设置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状态下,弹性臂57复原,被卡止部51的突起59抵接在卡止部
53的突起55,防止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脱离(参照图8)。
[0075] 此外,弹性臂57为双支梁的形态,但弹性臂57也可以是悬臂梁的形态。
[0076] 另外,如图5等所示,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上侧做出了2个斜倒角61,但也可以将该斜倒角61去掉或者使其最小,以便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不会如图5所示形成有三角形的空隙63。
[0077] 接下来,说明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的熔断器单元1的成形步骤。
[0078] 首先,将在铰链部13处不弯曲的熔断器单元主体3(参照图9)在铰链部13处弯曲为直角(参照图3)。
[0079] 接下来,从在铰链部13处弯曲为直角的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下方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移动至上方,使第1被卡合部29卡合在第1卡合部33,使第2被卡合部31卡合在第2卡合部35,并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相对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进一步移动至上方。由此,弹性臂57弹性变形。
[0080] 通过将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进一步移动至上方,从而维持第1被卡合部29卡合在第1卡合部33且第2被卡合部31卡合在第2卡合部35的状态,弹性臂57复原,被卡止部51卡止在卡止部53。
[0081] 根据熔断器单元1,利用由独立于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其他部件构成的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保持熔断器单元主体3在铰链部13处弯曲的状态。因此,不需要设置较长的弹性臂来作为被卡合部,避免大型化。另外,由于不需要由脆的材质制成的被卡合部,能够抑制用于保持弯曲时的形状的保持力的波动。
[0082] 另外,根据熔断器单元1,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被独立地构成,不是在各树脂体部9、11上一体地设有卡止部、被卡止部的构成。因此,不需要调整卡止部、被卡止部卡合量。
[0083] 另外,在相关的熔断器单元中,由于使硬且脆的材料制成的较短的被卡止部弹性变形,因此当重复几次进行在将被卡止部卡止在卡合部后,解除卡止部对被卡止部的卡止,之后,将被卡止部卡止在卡合部的操作时,被卡止部有可能疲劳破坏等。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熔断器单元1中,即使重复进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设置、取下,也能够避免产生这样的不良状况。
[0084] 另外,根据熔断器单元1,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弯曲状态的保持状态下,第1部位15的厚度方向和第2部位17的厚度方向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厚度方向互相正交,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为L形,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在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的交叉角度中的劣角侧的部位卡合在第1部位15和第2部位17。因此,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填充到第1部位15与第2部位17之间的开口部(横向的一侧),由此,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作为绝缘壁而起作用。
[0085] 即,在将熔断器单元1设置在电池上时,在从熔断器单元1的端子延伸的布线与电池之间存在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作为绝缘保护壁而起作用。
[0086] 另外,根据熔断器单元1,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通过在高度方向直线地移动,从而被设置并固定在熔断器单元主体3。因此,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容易设置到熔断器单元主体3,例如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中,也能够容易进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向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设置。
[0087] 另外,根据熔断器单元1,第2被卡合部31的H形中的一对纵线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在上侧较宽,并随着去往下侧而逐渐变窄。因此,在进行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向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能够略微改变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的姿势(绕在横轴方向延伸的轴的转动角度),弯曲状态保持部件5向熔断器单元主体3的设置变得更加容易。
[0088] 这样,本发明当然包含此处没有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根据上述说明由适当的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特定事项而决定。
[0089] 日本特愿2013-152461号(申请日:2013年7月23日)的全部内容引用在本文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