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感测装置

申请号 CN201380069729.8 申请日 2013-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4919558B 公开(公告)日 2017-03-08
申请人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发明人 神山直久; 吉冈宏起;
摘要 本 发明 主要是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双金属件的 变形 性,并能够进行双金属件的准确的 位置 限制,由此提高双金属件的反应速度(热响应性)。本发明涉及具有双金属件(3)、壳体部(4)、以及盖状部件(6)的热感测装置(2)。在上述盖状部件(6)与上述双金属件(3)之间设置有按压保持部(21),上述按压保持部(21)用于将上述双金属件(3)向上述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上述按压保持部(21)能够随着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感测装置,具有:
双金属件,其能够受热变形
壳体部,用于收容上述双金属件,并向上述双金属件传递外部的热;以及盖状部件,用于阻塞为了插入上述双金属件而设置于上述壳体部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状部件与上述双金属件之间设置有按压保持部,上述按压保持部利用比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弱的力将上述双金属件向上述壳体部的底部按压赋能,并且上述按压保持部能够随着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而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操作杆,随着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而移动;以及
开关部,随着上述操作杆的移动而开关,
上述按压保持部和上述操作杆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保持部具有多个脚部,上述多个脚部从上述盖状部件的一侧向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延伸,
上述脚部具有按压部,上述按压部与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的附近的上述盖状部件一侧的面相接触,并将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向上述壳体部的底部直接按压赋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双金属件为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
上述脚部设置为能够针对圆板形的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均等地按压赋能于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状部件在上述双金属件的一侧的面上具有突出部,
上述按压保持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突出部卡合的盖卡合部,
上述按压保持部具有能够与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相抵接的端缘部抵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保持部由比上述双金属件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形成。
7.一种热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双金属件,其为能够受热变形的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
壳体部,用于收容上述双金属件,并向上述双金属件传递外部的热;
盖状部件,用于阻塞为了插入上述双金属件而设置于上述壳体部的开口部;
操作杆,接触于上述双金属件的中央部分,并随着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而移动;
开关部,随着上述操作杆的移动而开关;以及
按压保持部,设置于上述盖状部件与上述双金属件之间,利用比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力弱的力将上述双金属件向上述壳体部的底部按压赋能,
上述按压保持部具有多个脚部,上述多个脚部从上述盖状部件的一侧向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延伸,并能够随着双金属件的变形而变形,
上述脚部具有按压部,上述按压部接触于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的附近的上述盖状部件一侧的面,并将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向上述壳体部的底部直接按压赋能,上述脚部设置为能够针对圆板形的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均等地按压赋能于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热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简单的结构来确保双金属件(bimetal)的变形性,并能够进行双金属件的准确的定位,由此来提高双金属件的反应速度(热响应性)的热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电加热器等的发热设备等中,作为安全装置使用了热敏开关等的热感测装置,其用于感测高于预定的温度的情况而使发热设备停止工作,或者产生异常检测信号等。
[0003] 在这种热感测装置的内部,使用了受热而能够变形的双金属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在这种热感测装置中,例如,存在有这样的结构,即:将上述双金属件的边缘部或周缘部夹入于壳体部与用于阻塞该壳体部的开口部的盖状部件之间,据此来保持双金属件。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10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 然而,如上所述,在将双金属件的边缘部夹入于壳体部与盖状部件之间来保持双金属件的情况下,存在若不能精密地管理双金属件的边缘部与壳体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则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的问题。
[0010] 即,例如,在使上述间隙变窄来将双金属件准确地定位的情况下,存在当双金属件要反转时,双金属件的边缘部与壳体部的内表面发生干涉而不能正常反转的担忧。
[0011] 相反,在使上述间隙变宽的情况下,虽然双金属件能够反转,但由于间隙宽而不能使双金属件准确地定位,因而会由于双金属件的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在反应速度上发生偏差。另外,也存在双金属件在壳体部的内部剧烈动作而发出异响或者发生磨损的担忧。
[0012] 因此,双金属件的边缘部与壳体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实际上是微妙而细微的,且精密地管理这种间隙是成为提高热感测装置的质量、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存在产品误差等,因而严格地管理上述间隙比想象的要难,由此会成为热感测装置的质量、性能发生偏差等的原因。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热感测装置具有:
[0015] 双金属件,其能够受热变形;
[0016] 壳体部,用于收容上述双金属件,并向上述双金属件传递外部的热;以及[0017] 盖状部件,用于阻塞为了插入上述双金属件而设置于上述壳体部的开口部,[0018]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状部件与上述双金属件之间设置有按压保持部,上述按压保持部用于将上述双金属件向上述壳体部的底部按压赋能,并且
[0019] 上述按压保持部能够随着上述双金属件的变形而变形。
[0020] (发明的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取得以下的作用效果。即,介于盖状部件与双金属件之间而安装的按压保持部发挥将双金属件向壳体部的底部按压赋能的功能。
[0022] 由此,双金属件以所需的按压与壳体部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在双金属件与壳体部的底部之间获得使接触热阻减少的必要表面压,因而能够经由壳体部的底部可靠且有效地将来自外部的热源的热向双金属件传递。由此,能够提高双金属件的反应速度(热响应性)。
[0023] 当双金属件发生变形时,按压保持部在双金属件的变形力的作用下强制性地发生弹性变形。
[0024] 由此,能够使双金属件抵抗按压保持部的按压赋能力而可靠地发生变形。即,能够确保双金属件的变形性。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基本的热感测装置的整体纵剖视图(开放状态)。
[0026] 图2为与图1同样的整体纵剖视图(闭合状态)。
[0027] 图3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1的热感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4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2的热感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5为表示接触热阻与表面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30] 图6为图3的按压保持部的俯视图。
[0031] 图7为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1的热感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8为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2的热感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利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及将本实施方式具体化了的实施例。
[0034] 图1~图8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及其变形例。
[0035] 实施例1
[0036] 结构:以下,对结构进行说明。
[0037] 如图1、图2的基本结构图所示,例如,针对发热设备等热源1,作为安全装置使用了热敏开关等的热感测装置2,其用于感测发热设备(热源1)达到预定的温度以上的情况而使发热设备停止工作、或者产生异常检测信号等。
[0038] 该热感测装置2具有:双金属件3,其能够受热变形;壳体部4,用于收容该双金属件3,并向上述双金属件3传递外部的热;以及盖状部件6,用于阻塞为了插入上述双金属件3而设置于上述壳体部4的开口部5。
[0039] 补充说明
[0040] 在这里,若补充说明上述内容,则在此情况下,上述“发热设备等的热源1”被假定为在电动汽车空调装置所使用的热加热器中,用于加热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电加热器等。但热源1并不局限于此。
[0041] 上述“热感测装置2”如字面含义,是用于感测热的装置。热感测装置2,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可一体地具备开关部7或开关和操作杆8或杆,上述操作杆8或杆随着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移动,从而使开关部7开关(接通或断开)。由双金属件3和操作杆8构成用于自动操作开关部7的开关驱动机构。
[0042] 此外,在图中,虽然热感测装置2设置在发热设备(热源1)的上部,并使其操作杆8在朝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能够上下移动,但热感测装置2的设置位置、设置朝向、移动方向等并不局限于此。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对操作杆8朝着上下方向的情况进行说明。
[0043] 例如,开关部7具有:一对端子板11、12,固定于上述盖状部件6的外表面或图中上表面;固定接点13,设置在一个端子板11上;以及可动接点15,经由可动板14设置在另一个端子板12上。
[0044] 例如,上述开关部7的一对端子板11、12在盖状部件6的外表面的边缘部的位置处,朝向盖状部件6的直径方向配置于一条直线上,并在该状态下固定于盖状部件6。上述固定接点13设置于一个端子板11的内侧端的上表面。
[0045] 另外,上述可动板14的基端部通过铆接(カシメ)等方式而固定于另一个端子板12的内侧端的上表面(铆接部14a)。可动板14为朝向固定接点13而向盖状部件6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状板,并为了使可动板14的前端部从固定接点13向图中上方隔开而向盖状部件6的面外方向例如图中的上方适当地弯曲形成。
[0046] 上述可动接点15以从固定接点13分离的状态安装于可动板14的前端部的固定接点13一侧的面上。构成开关部7的这些一对端子板11、12、固定接点13、可动板14、以及可动接点15分别具有导电性
[0047] 另外,例如,上述操作杆8穿过壳体部4及盖状部件6的轴线方向、即壳体部4或盖状部件6的中心而向壳体部4或盖状部件6的厚度方向延伸。操作杆8为非导电性部件。操作杆8沿着轴线方向以移动自如、此时为升降自如的方式贯通盖状部件6的中心位置。为此,在盖状部件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引导操作杆8的移动的导孔16(参照图3)等。该导孔16具有与操作杆8的外径大致相同或稍微大的内径尺寸。
[0048] 操作杆8的配置设定成:上述开关部7在平时处于断开或开放状态,而工作时处于接通或闭合状态。但是,还可将上述开关驱动机构的结构变更为:开关部7在平时处于接通或闭合状态,而作时处于断开或开放状态。
[0049] 上述“双金属件3”由热膨胀率不同的多个金属板贴合而成,因由热引起的伸长差而发生变形。
[0050] 如图3所示,上述“壳体部4”为具有底部17或底面和侧部18或侧面的有底容器状,并且在上述“壳体部4”的上面设有上述开口部5。上述底部17成为针对发热设备(热源1)的受热面。该受热面可以是平坦的,但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也可作为受热面积增大形状部,例如,设置如虚线所示的突出形状部17a等。该突出形状部17a是根据发热设备(热源1)的形状而定。
[0051] 该壳体部4由金属制成,以便能够有效地传递来自外部的热源1的热。在此情况下,壳体部4为圆筒容器状,但也可以为方筒容器状或其他形状的容器等。
[0052] 如上所述,上述“开口部5”形成于壳体部4的上部或上面、即与底部17的受热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在此情况下,开口部5为具有与上述壳体部4的侧部18的上缘部相同的大小及形状的圆形状。但是,开口部5并不局限于圆形状,例如,也可为与方筒容器状或其他形状的壳体部4相对应的形状等。
[0053] 上述“盖状部件6”如字面含义,用于阻塞开口部5。盖状部件6由树脂制成。盖状部件6具有与开口部5相同的形状及大小,并具有所需的厚度而嵌合安装于开口部5。
[0054] 此外,为了确保作为用于在壳体部4的内部收容双金属件3的空间的双金属件收容空间19并将该空间规定为恒定大小,如图1所示,也可在壳体部4的侧部18设置用于使底部17一侧缩窄为小口径的台阶部18a,而使盖状部件6卡合保持在台阶部18a的图中上侧的台阶面处。
[0055] 针对以上基本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使其具有以下的结构。
[0056] 结构1
[0057] 如图3、图4的实施例1所示,在上述盖状部件6与上述双金属件3之间设置有按压保持部21,上述按压保持部21用于将该双金属件3向上述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
[0058] 该按压保持部21能够随着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发生变形。
[0059] 补充说明1
[0060] 在这里,上述“按压保持部21”如字面含义,是用于在向底部17的受热面按压双金属件3的状态下能够在按压方向上保持双金属件3的部件。按压保持部21的详细说明见后述内容。
[0061] 上述“能够随着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发生变形”如字面含义,是指按压保持部21根据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按压保持部21积累弹性变形力、或者释放弹性变形力,并继续保持按压状态。优选地,按压保持部21变形为与双金属件3的变形相对应的形状。
[0062] 结构2
[0063] 如上所述,上述热感测装置2还具有:操作杆8,随着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移动;以及开关部7,随着上述操作杆8的移动而开关。
[0064] 上述按压保持部21和操作杆8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0065] 补充说明2
[0066] 在这里,上述“不同的部件”是指按压保持部21和操作杆8分别由单独的部件、即独立部件构成,且上述按压保持部21和操作杆8可分别能够独自地发生变形、移动等。
[0067] 结构3
[0068] 如图3、图6所示,上述按压保持部21具有多个脚部23,上述多个脚部23从上述盖状部件6一侧向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延伸。
[0069] 脚部23具有按压部25,上述按压部25与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附近的上述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相接触而将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向上述壳体部4的底部17直接按压赋能。
[0070] 补充说明3
[0071] 在这里,上述“脚部23”如字面含义,是呈脚形状的部分。
[0072] 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附近”如字面含义,是指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附近。在此情况下,是指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附近,进而指能够确保双金属件3的变形性的按压位置或按压范围内的位置。
[0073] 上述“与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相接触”优选为,对双金属件3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例如图3中上表面以接近于点接触或线接触的状态相接触。即,在上述能够确保双金属件3的变形性的按压位置或按压范围内的位置处,与双金属件3局部地接触。
[0074] 上述“按压部25”是指向着双金属件3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例如图3中向下方突出且侧视时呈大致U字状或V字状的部件即按压形状部等。侧视时呈大致U字状或V字状的按压部25具有对双金属件3按压赋能所需的弹力。由此,该按压部25的U字状或V字状的顶部或其周边大致线接触于双金属件3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
[0075] 结构4
[0076] 上述双金属件3为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
[0077] 如图6所示,上述脚部23设置成能够针对作为圆板形的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周缘部均等地按压赋能于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
[0078] 补充说明4
[0079] 在这里,在此情况下,关于上述“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如图3所示,平时具有“向上凸出”的弯曲形状,并且如图4所示,工作时发生变形而反转为“向下凸出”的弯曲形状。但是,与此相反,平时具有“向下凸出”的弯曲形状,而工作时发生变形而反转为“向上凸出”的弯曲形状也可。
[0080] 上述“脚部23”以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所需的间隔的方式均等地设置于多处。在此情况下,以在圆周方向上具有120度的间隔的方式均等地设置于三处,但例如,也可以以在圆周方向上具有90度的间隔的方式均等地设置于四处,或者,以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所需的间隔的方式均等地设置于四处以上的位置处。
[0081] 上述“均等”包括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等同的含义、以及各脚部23的按压赋能力等同的含义。此外,上述均等也可以具有少许的误差。
[0082] 对此,有关脚部23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例如,在双金属件3不为圆板形的情况下,脚部23无需如上所述那样对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均等地按压赋能,而当然可以根据双金属件3的形状来适当地变更设置数量、设置位置。
[0083] 结构5
[0084] 如图3、图4所示,上述盖状部件6的上述双金属件3一侧的面(下表面)形成有突出部27。
[0085] 上述按压保持部21具有能够与上述突出部27卡合的盖卡合部28。
[0086] 进而,上述按压保持部21具有能够与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相抵接的端缘部抵接部29。
[0087] 补充说明5
[0088] 在这里,上述“突出部27”如字面含义,是从盖状部件6突出的部分。该突出部27与盖状部件6设置为一体。突出部27可以为任何形状,但为了能够利用多个脚部23来均等地按压赋能或保持,优选地,突出部27在盖状部件6的中心部设置为与盖状部件6同心。
[0089] 在此情况下,突出部27为圆柱状。为了容易与盖卡合部28卡合,并且,为了防止突出部27不必要地过大,突出部27的突出量大致与盖卡合部28的壁厚相同或稍大。但是,突出部27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状,例如,也可呈方柱状或其他形状等。
[0090] 上述“盖卡合部28”具有与盖状部件6的双金属件3一侧的面、例如图3的下表面的突出部27之外的部分大致平行的面,并成为能够外嵌于上述突出部27的环状。环状的盖卡合部28的内周面具有与上述突出部27的外周面大致相同的直径。利用该盖卡合部28,相对于盖状部件6的半径方向等能够将按压保持部21位置限制。
[0091] 优选地,盖卡合部28在接近于点接触或线接触的状态下与突出部27或盖状部件6相接。在此情况下,盖卡合部28的上表面仅以盖卡合部28的宽度尺寸相当的量面接触于盖状部件6的双金属件3一侧的面。优选地,盖卡合部28的宽度应尽可能窄。另外,盖卡合部28的内周面与突出部27的外周面线接触。由此,盖卡合部28以更小的接触面积与盖状部件6相接触。
[0092] 在此情况下,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为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端部或端面即双金属件3的端缘部。
[0093] 上述“端缘部抵接部29”如字面含义,是与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端部或端面相抵接的部分,是在大致半径方向上与双金属件3卡合的部分。优选地,端缘部抵接部29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方式与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相接触。在此情况下,端缘部抵接部29为上述脚部23的前端部大致向着壳体部4的底部17一侧与双金属件3的厚度相当的量弯曲而成的爪形状部等。
[0094] 由此,如图6所示,按压保持部21的多个脚部23从环状的盖卡合部28的外缘部向双金属件3的半径方向而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突起设置,并且按压保持部21具有分别形成在各脚部23上的上述按压部25和端缘部抵接部29的复合形状。上述按压保持部21例如对一个金属板进行冲压(press)成形而形成。上述按压保持部21发挥弹簧部件(金属弹簧)的功能。
[0095] 结构6
[0096] 或者,如图7、图8的实施例2所示,上述按压保持部21也可以由比上述双金属件3热传导率低的材料来形成。
[0097] 补充说明6
[0098] 在这里,“热传导率低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树脂等。在使用树脂作为按压保持部21的情况下,可以将按压保持部21与树脂制的盖状部件6成形为一体。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来节减成本,并如上所述地提高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或热响应性。
[0099] 在此情况下,按压保持部21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从盖状部件6的双金属件3一侧的面、例如图7的下表面的边缘部一体地延伸的脚部23。上述脚部23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设置于三处以上。像这样,通过使脚部23从盖状部件6一体地延伸,能够确保按压保持部21的相对于盖状部件6的位置限制功能,其结果,能够提高双金属件3的位置限制功能。
[0100] 在上述脚部23上形成有向操作杆8一侧或壳体部4的内侧突出且侧视时呈大致U字状的弯曲部,该弯曲部的下侧的部分成为针对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的上述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的上述按压部25。该按压部25成为具有对双金属件3按压赋能所需的弹力的例如树脂弹簧等。另外,按压部25大致线接触于双金属件3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
[0101] 另外,也可以在脚部23的前端部设置上述端缘部抵接部29。像这样,通过使设置于脚部23的端缘部抵接部29与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或端缘部相抵接,能够经由与盖状部件6一体的按压保持部21,而将双金属件3相对于盖状部件6高精度地定位保持。
[0102] 结构7
[0103] 上述按压保持部21借助于比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弱的力而对双金属件3按压赋能。
[0104] 补充说明7
[0105] 上述“比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弱的力”如字面含义,是有意图地将按压保持部21的按压赋能力设定为比作为双金属件3变形时所产生的力的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或反转力小的按压赋能力。
[0106] 但是,按压保持部21的按压赋能力比获得必要表面压A的力大的力,该必要表面压A为在表示图5的接触热阻与表面压的关系的图中由点A所表示的表面压。此外,根据图5的图表,接触热阻与表面压大致成反比例关系,上述必要表面压A为双金属件3与壳体部4的底部17之间的接触热阻成为最小值的表面压或实质上大致接近于最小值时的表面压。
[0107] 结构8
[0108] 另外,提供一种热感测装置2,具有:双金属件3,其为能够受热变形的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壳体部4,用于收容双金属件3,并向双金属件3传递外部的热;盖状部件6,用于阻塞为了插入上述双金属件3而设置于上述壳体部4的开口部5;操作杆8,接触于上述双金属件3的中央部分,并随着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移动;开关部7,随着操作杆8的移动而开关;以及按压保持部21,设置于上述盖状部件6与上述双金属件3之间,用于将上述双金属件3向上述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
[0109] 上述按压保持部21具有多个脚部23,上述多个脚部23从上述盖状部件6的一侧向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延伸,并能够随着上述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变形,
[0110] 上述脚部23具有按压部25,上述按压部25接触于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附近的上述盖状部件6的一侧的面24,并将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向上述壳体部4的底部17直接按压赋能。
[0111] 进而,上述脚部23设置为能够针对圆板形的上述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均等地按压赋能于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
[0112] 作用:以下,对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0113] 将双金属件3从开口部5插入壳体部4内,并利用盖状部件6来阻塞开口部5而使按压保持部21介于盖状部件6和双金属件3之间,据此将双金属件3收容于壳体部4的内部,并利用按压保持部21来保持。然后,将壳体部4设置成使其底部17朝向外部的热源1或者直接接触于外部的热源1。由此,能够利用外部的热源1所产生的热来使热感测装置2工作。
[0114] 若外部的热源1发热,则来自外部的热源1的热经由壳体部4的底部17而传递给壳体部4内的双金属件3。双金属件3在来自外部的热源1的热的作用下达到预定的温度时发生变形。通过双金属件3的变形,可感知温度异常上升等情况。此时,例如,利用基于双金属件3的变形而发生的操作杆8的移动,开关部7从开放状态变为闭合状态,从而能够产生异常检测信号,或者切断向热源1的电力供给等。
[0115] 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0116] 效果1
[0117] 介于盖状部件6和双金属件3之间而被安装的按压保持部21以将双金属件3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的方式发挥功能。由此,双金属件3以所需的按压力与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接触或压接,从而双金属件3与壳体部4的底部17之间获得使接触热阻减小的必要表面压,因而能够经由壳体部4的底部17可靠且有效地向双金属件3传递来自外部的热源1的热。由此,能够提高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或热响应性。
[0118] 另外,利用按压保持部21而将双金属件3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据此能够在壳体部4内主要在按压方向上对双金属件3进行位置限制,并防止双金属件3的剧烈动作,以此防止异响的产生或磨损的发生等。
[0119] 当双金属件3发生变形时,按压保持部21在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的作用下强制性地向与按压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等发生弹性变形。
[0120] 由此,能够抵抗按压保持部21的按压赋能力而使双金属件3可靠地发生变形。即,能够确保双金属件3的变形性。
[0121] 另一方面,即使按压保持部21在双金属件3的变形的作用下强制性地发生弹性变形,也保持不变地继续将双金属件3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因而即使双金属件3发生变形,也能够使由按压保持部21的保持状态不消失。即,在双金属件3发生变形的前后,上述必要表面压得以保持。由此,可将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保持为恒定并可实现稳定化。另外,即使在双金属件3发生少许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反应速度的偏差。
[0122] 通过利用按压保持部21来将双金属件3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从而进行壳体部4内的双金属件3的保持、位置限制,因而如上所述,无论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与壳体部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如何,都能够确保双金属件3的变形性,并同时实现双金属件3的准确的位置限制。
[0123] 由此,例如,可以消除由于与壳体部4的内表面的干涉而造成的双金属件3未发生变形、或因双金属件3的位置不恒定而发生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偏差等问题。
[0124] 因此,例如,如将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夹在壳体部4与盖状部件6之间来保持双金属件3的情况那样,能够排除误差影响的同时无需对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与壳体部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精密管理,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简化、易于制造等,并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
[0125] 效果2
[0126] 通过利用不同的部件构成按压保持部21和操作杆8,从而按压保持部21和操作杆8分别作为单独的部件即独立部件,分别能够独自地发生变形、移动。由此,能够使按压保持部21自如地追随双金属件3的变形。
[0127] 效果3
[0128] 利用从盖状部件6的一侧向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延伸的按压保持部21的多个脚部23,能够将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附近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在多处且局部地向壳体部4的底部17直接按压赋能。
[0129] 由此,例如,与在壳体部4与盖状部件6之间以遍及全周的方式夹入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并保持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小按压保持部21与双金属件3的接触面积。由此,向按压保持部21逃逸的热变少,因而能够将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提高与之相应的量。
[0130] 进而,上述脚部23的按压部25接触于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附近的盖状部件6一侧的面24,从而将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向壳体部4的底部17直接按压赋能,由此即使接触面积小,也能够有效地保持双金属件3并进行位置限制。
[0131] 效果4
[0132] 通过使双金属件3呈具有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的圆板形,从而能够形成为最适于利用脚部23而对双金属件3均等地按压赋能的形状。
[0133] 另外,通过将脚部23设置为能够针对圆板形的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均等地按压赋能于圆周方向的三处以上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可靠且稳定地保持壳体部4内的双金属件3。
[0134] 由此,能够稳定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
[0135] 效果5
[0136] 通过使按压保持部21的盖卡合部28卡合于形成在盖状部件6的双金属件3一侧的面上的突出部27,从而能够将按压保持部21相对于盖状部件6高精度地定位保持。
[0137] 另外,通过使按压保持部21的端缘部抵接部29与双金属件3的边缘部22相抵接,从而能够经由按压保持部21使双金属件3相对于盖状部件6高精度地定位保持。
[0138] 效果6
[0139] 通过在按压保持部21的材料方面下工夫,从而能够减少从双金属件3向按压保持部21传递的热、即向按压保持部21逃逸的热而提高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或者,能够防止双金属件3的反应速度下降。
[0140] 尤其是,将按压保持部21当作从树脂制的盖状部件6一体地延伸的树脂制的脚部23,据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提高双金属件3的相对于盖状部件6的位置限制功能。
[0141] 效果7
[0142] 按压保持部21利用比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弱的力来将双金属件3向壳体部4的底部17按压赋能,据此当双金属件3发生变形时,按压保持部21能够在双金属件3的变形力的作用下强制性地向与按压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等弹性变形。
[0143] 效果8
[0144] 根据上述结构8,能够取得与上述效果1至效果7大致相同的效果。
[0145] 以上,通过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例示。由此,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的结构,在不脱离该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的变更等当然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例如,在各实施例中包括多个结构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特别的记载,当然也包括这些结构的可能的组合。另外,在多个实施例或变形例公开为属于本发明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特别的记载,当然也包括这些实施例或变形例之间的组合中的可能的组合。另外,即使没有特别的记载,当然也包括图中所示的结构。进而,在使用“等”这一术语的情况下,使用的是包含等同的含义。另外,在使用“大致”、“约”、“程度”等这些术语的情况下,使用的是包含常识性地认定的范围或精度的含义。
[0146]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47] 2:热感测装置;3:双金属件;4:壳体部;5:开口部;6:盖状部件;
[0148] 7:开关部;8:操作杆;17:底部;21:按压保持部;22:边缘部;
[0149] 23:脚部;24:双金属件的盖状部件一侧的面;25:按压部;27:突出部;
[0150] 28:盖卡合部;29:端缘部抵接部
[0151]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152] 本申请主张2013年1月10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特愿2013-2417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完全包含于本说明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