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

申请号 CN201480073274.1 申请日 2014-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917433A 公开(公告)日 2016-08-31
申请人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发明人 篠原贤二; 高滨建治; 鸟饲直树; 古株启充; 近藤克敏;
摘要 一种 开关 ,包括 基座 (10)、多个固定触点 端子 (20,30,40)、滑动体(50)、操作杆(60)、 螺旋 弹簧 (80)、罩体(70),其中,从基座(10)的上方,将固定触点端子(20,30,40)、滑动体(50)、操作杆(60)及 螺旋弹簧 (80)安装在基座(10)上,并且在操作杆(60)上抵接滑动体(50)来进行 定位 。然后,通过从上方将罩体(70)安装在基座(10)上,利用罩体(70)的按压部(76)按压操作杆(60),使操作杆(60)旋转到初始 位置 。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包括:
基座
多个固定触点端子,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隔着间隔至少排成一列且使固定触点凸出;
滑动体,具有用于使相邻的所述固定触点导通的可动接触片,并且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配置成能够沿着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列滑动;
操作杆,能够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按压所述滑动体使该滑动体滑动;
螺旋弹簧,组装于所述滑动体,由所述操作杆使所述滑动体移动时,对所述滑动体施而使所述滑动体朝向所述操作杆复原;
罩体,具有用于操作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孔、用于按压所述操作杆的按压部,该罩体覆盖所述基座;
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座的上方,将所述固定触点端子、所述滑动体、所述操作杆及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对所述操作杆抵接所述滑动体而使所述操作杆定位
通过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由所述罩体的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操作杆,使所述操作杆旋转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具有:
杆本体,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基座;
按压臂部,以与该杆本体形成恒定度的方式延伸,用于按压所述滑动体使该滑动体滑动;
通过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由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按压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在所述杆本体的转动轴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能够维持与所述滑动体压接的状态进行转动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体具有按压凸起,该按压凸起具有所述滑动体与所述操作杆抵接时圧接的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弹簧收纳部,所述螺旋弹簧收纳部具有开口的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体的内面凸出地设置有支撑筋,该支撑筋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压接而使所述螺旋弹簧压缩,得到使所述滑动体朝向所述操作杆复原的复原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且所述支撑筋的下方面位于从所述螺旋弹簧的上方面离开所述螺旋弹簧的1/3直径以上的位置时,所述支撑筋与所述螺旋弹簧抵接。

说明书全文

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开关,特别是涉及生产率高的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实开昭63-2033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现有的开关。在该开关中设置有移动体27,通过对杆32进行操作来使移动体27移动,切换第一、第二端子12,13之间的导通状态,所述移动体27在形成于基板17的公用端子11及第一、第二端子12,13上移动。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JP实开昭63-20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开关中,从基板17的上方安装移动体27,并将该基板17从形成于壳体25的一侧面的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在壳体内部的规定位置,其中公用端子11及第一、第二端子12,13从下方压入基板17。经由所述开口部,将杆32等其他部件配置在壳体25内部的规定位置之后,通过堵塞所述开口部来进行组装。这样,在上述现有的开关中,需要从多个方向安装部件,因此组装费时费,特别是部件在组装中途容易脱落,导致产生生产率降低的问题。
[0008]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以提供组装容易且生产率高的开关为课题。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开关包括:基座;多个固定触点端子,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隔着间隔至少排成一列且使固定触点凸出;滑动体,具有用于使相邻的所述固定触点导通的可动接触片,并且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配置成能够沿着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列滑动;操作杆,能够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的上方面,按压所述滑动体使该滑动体滑动;螺旋弹簧,组装于所述滑动体,由所述操作杆使所述滑动体移动时,对所述滑动体施力而使所述滑动体朝向所述操作杆复原;罩体,具有用于操作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孔、用于按压所述操作杆的按压部,该罩体覆盖所述基座;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基座的上方,将所述固定触点端子、所述滑动体、所述操作杆及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对所述操作杆抵接所述滑动体而使所述操作杆定位;通过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由所述罩体的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操作杆,使所述操作杆旋转到初始位置。
[0011] 发明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由于能够从一方向即从基座的上方,将各个部件安装在基座上,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组装。所以,例如容易实现生产自动化,并且得到生产率高的开关。
[0013]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杆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基座的杆本体和以与该杆本体形成恒定度的方式延伸且用于按压所述滑动体使该滑动体滑动的按压臂部,并且通过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由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按压臂部。
[0014]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按压部与杆本体形成恒定角度,因此在将罩体从基座的上方安装在基座上时,能够利用按压部可靠地按压按压臂部。
[0015]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杆在所述杆本体的转动轴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能够维持与所述滑动体压接的状态进行转动的曲面。
[0016]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操作杆具有能够维持与滑动体压接的状态进行转动的曲面,因此在所期望的位置维持滑动体的情况下,能够将罩体安装在基座上。由此,得到容易组装的开关。
[0017]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体具有按压凸起,该按压凸起具有所述滑动体与所述操作杆抵接时压接的锥面。
[0018]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按压凸起具有锥面,因此操作杆在维持与滑动体压接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转动。由此,得到容易组装的开关。
[0019]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构成为,在所述滑动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弹簧收纳部,所述螺旋弹簧收纳部具有开口的箱状。
[0020]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从基座的上方安装螺旋弹簧,因此得到容易组装的开关。
[0021]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罩体的内面凸出地设置有支撑筋,该支撑筋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压接而使所述螺旋弹簧压缩,得到使所述滑动体朝向所述操作杆复原的复原力。
[0022]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使滑动体向复原位置复原的高复原力。
[0023]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构成为,在所述基座上从上方安装所述罩体,且所述支撑筋的下方面位于从所述螺旋弹簧的上方面离开所述螺旋弹簧的1/3直径以上的位置时,所述支撑筋与所述螺旋弹簧抵接。
[0024] 根据该实施方式,将罩体安装在基座上时,不会对收纳在螺旋弹簧收纳部的螺旋弹簧施加除压缩方向外的较大的力。因此,能够防止螺旋弹簧从螺旋弹簧收纳部脱落、浮起或者咬入。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6] 图2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1的开关的立体图。
[0027] 图3是图1的开关的纵剖面图。
[0028] 图4是图1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0029] 图5是图2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0030]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1] 图7是接着图6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2] 图8是接着图7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3] 图9是接着图8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4] 图10是接着图9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5] 图11是接着图10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6] 图12是接着图11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7] 图13是接着图12说明图1的开关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38] 图14是更详细地说明图13所示的开关的组装状态的纵剖面图。
[0039] 图15是接着图14更详细地说明图14所示的开关的组装状态的纵剖面图。
[0040] 图16是接着图15更详细地说明图14所示的开关的组装状态的纵剖面图。
[0041] 图17是接着图16更详细地说明图14所示的开关的组装状态的纵剖面图。
[0042] 图18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开启关闭的时间图。
[0043] 图19是表示图18中处于FP状态的开关的侧面的透视图。
[0044] 图20是表示图18中处于OP1(RP1)状态的开关的侧面的透视图。
[0045] 图21是表示图18中处于OP2(RP2)状态的开关的侧面的透视图。
[0046] 图22是表示图18中处于TTP状态的开关的侧面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参照图1至图22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开关的实施方式。
[0048]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包括:基座10、设置在该基座10上的滑动体50、以覆盖基座10的方式设置的罩体70。在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操作杆60和三组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另外,如图3所示,在所述滑动体50上设置有螺旋弹簧80。
[0049] 如图4所示,基座10在俯视时呈方形,在其上方面,具有用于压入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的端子孔列11、用于引导滑动体50的导向槽12、用于支撑操作杆60的一对支撑部13。
[0050] 如图3所示,端子孔列11与基座10的相对的边平行地且等间隔地设置有三列。所述端子孔列11由用于压入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的公用端子孔11a、用于压入第一固定触点端子30的第一端子孔11b和用于压入第二固定触点端子40的第二端子孔11c构成。在公用端子孔11a及第一、第二端子孔11b,11c中,公用端子孔11a被配置成位于第一、第二端子孔11b,11c之间。因此,在压入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时,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整齐地排列成一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端子孔11b,11c以公用端子孔11a为中心对称地配置。
[0051] 如图4所示,导向槽12在基座10的上方面设置有两个,在相邻的端子孔列11之间,分别配置成与端子孔列11平行。滑动体50沿着该导向槽12的延伸方向X能够滑移。也就是说,导向槽12的延伸方向X成为滑动体50的滑动方向X。
[0052] 如图4所示,一对支撑部13分别是前端的角部被倒角的板状,并且在基座10的相对边的上方面边缘部以相对的方式凸出设置。如图4所示,该支撑部13具有用于使操作杆60可转动地支撑的支撑孔14、在支撑部13的内向面从前端与支撑孔14连通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底面为从支撑部13的前端朝向支撑孔14槽逐渐变浅的锥面。因此,操作杆60不仅容易被安装且难以脱落。
[0053] 在基座10的位于一对所述支撑部13之间的上方面缘部,凸出地设置有凸起19。另外,如图4所示,在基座10的上方面的外周缘部,设置有与罩体70的形状相对应的凹凸。
[0054] 另外,如图5所示,基座10在其底面的所述支撑部13的各背侧,具有一对用于将所述开关定位在基板等上的定位凸部16。在定位凸部16的周围设置有槽16a,该槽16a用于储存将定位凸部16嵌插在基板等时所产生的切削。另外,在基座10底面的端子孔列11的基部,排列设置有防焊剂凹部(フラックス防止用凹所)17。
[0055]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基座10在其侧面中与导向槽12的延伸方向X平行的侧面,分别具有两个安装凸起18。通过将该安装凸起18与后述的罩体70的安装孔72嵌合,能够使罩体70与基座10实现一体化。
[0056] 如图4所示,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在上端具有公用固定触点21,在其下端具有公用固定端子部22。该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从基座10的上方压入公用端子孔11a,公用固定触点21露出在基座10的上方面,并且公用固定端子部22从基座10的底面凸出。另外,在公用固定触点21的上部,设置有组装滑动体50时所使用的用于导向的锥面。
[0057] 如图4所示,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在其上端具有第一、第二固定触点31,41,在其下端具有第一、第二固定端子部32,42。该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从基座10的上方分别压入第一、第二端子孔11b,11c,第一、第二固定触点31,41露出在基座10的上方面,并且第一、第二固定端子部32,42从基座10的底面凸出。另外,在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的上部,与公用固定触点21同样地,分别设置有组装滑动体50时所使用的用于导向的锥面。
[0058] 如图4和图5所示,滑动体50由本体部51、用于收纳螺旋弹簧80的螺旋弹簧收纳部52、插入导向槽12用以引导滑动体50的导向凸条53、与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中的任一方接触而进行导通的可动接触片54构成。
[0059] 如图4所示,本体部51在俯视时呈方形,在滑动体50的与滑动方向X平行的边缘,分别具有用于保持可动接触片54的保持凸出部58。该保持凸出部58以与导向凸条53相对的方式凸出设置,在其基部具有卡止孔58a,该卡止孔58a用于卡止后述的可动接触片54的卡止部54b。该卡止孔58a配置在保持凸出部58的长度方向的的两端。
[0060] 如图4所示,螺旋弹簧收纳部52设置在本体部51的上方面大致中央,形成为沿着所述滑动体50的滑动方向X开口的箱状。在该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上部开口缘部,设置有组装时防止螺旋弹簧80浮起的凸起55。另外,螺旋弹簧收纳部52在其一个长度方向端面,具有用于按压操作杆60的按压凸起59。如图3所示,按压凸起59在其前端上侧具有锥面。另外,在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另一个长度方向端面设置有嵌合槽56,该嵌合槽56能够供后述的设置在罩体70的内面上的支撑筋71嵌合。
[0061] 如图5所示,导向凸条53为板状,在本体部51的底面,沿着滑动体50的滑动方向X平行地设置有两个导向凸条53,该导向凸条53分别能够嵌入导向槽12并且能够滑动。另外,导向凸条53在设置有按压凸起59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具有按压壁57。该按压壁57构成为能够被后述的操作杆60的按压臂部62按压。另外,在导向凸条53的两侧面,设置有用于卡止后述的可动接触片54的卡止部54b的卡止部53a。该卡止部53a与保持凸出部58的卡止孔58a相对。
[0062] 如图4和图5所示,可动接触片54由两端的卡止部54b和两个可动触点54a构成。该可动接触片54在本体部51的底面的保持凸出部58与导向凸条53之间以及导向凸条53,53之间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所述可动触点54a,54a以与公用固定触点21和第一固定触点31(第二固定触点41)之间的间隔相等的间隔配置。因此,通过使滑动体50移动,能够同时切换三列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的导通状态。
[0063] 如图5所示,可动触点54a具有能够同时与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和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中的任一方接触的形状。另外,如图5所示,卡止部54b构成为能够与保持凸出部58的卡止孔58a和与该卡止孔58a相对的导向凸条53的卡止部53a卡止,并且能够使可动接触片54保持在本体部51的底面侧。
[0064] 如图3所示,操作杆60在剖视图中大致呈“く”形,由杆本体61和从该杆本体61的一端部延伸的按压臂部62构成。
[0065] 如图3所示,杆本体61为板状,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沿着操作杆60的转动方向形成的曲面。另外,如图5所示,该杆本体61在其一端部,具有用于使操作杆60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0的支撑部13上的轴部63和用于使滑动体50的螺旋弹簧收纳部52与杆本体61抵接的按压槽66。也就是说,所述操作杆60不仅以杆本体61的轴部63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并且在轴部63周围(转动轴周围)具有沿着操作杆60的转动方向形成的曲面。
[0066] 如图4所示,轴部63为大致圆柱状,在其基部侧具有挤入平面64,轴部63在杆本体61的两侧面以能够嵌入基座10的支撑孔14的方式凸出设置。挤入平面64构成为在将操作杆
60安装于支撑部13时能够按压操作杆60。因此,通过使基座10的支撑部13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容易使轴部63嵌入支撑部13的支撑孔14。
[0067] 另外,如图5所示,按压槽66配置在杆本体61的一端部中能够与按压凸起59抵接的位置。
[0068] 按压臂部62从杆本体61以与杆本体61形成恒定角度的方式延伸,在其前端具有用于按压滑动体50的按压壁57的凸部65。
[0069] 如图4和图5所示,罩体70形成为可安装在所述基座10上的箱状,其具有用于使罩体70安装在基座10上的安装孔72、用于操作操作杆60的操作孔73、用于加强基座10的支撑部13的支撑孔75。
[0070] 安装孔72配置在罩体70的两侧开口缘部,并且设置成能够与基座10的安装凸起18嵌合。
[0071] 操作孔73配置在罩体70的上方面角部,并且设置成使罩体70的上方面及侧面的一部分开口。在操作孔73的下方侧设置有切口部74,该切口部74设置成基座10的定位凸起19能够与其嵌合。另外,在操作孔73与切口部74之间设置有按压部76。
[0072] 支撑孔75配置在罩体70的上方面的操作孔73的两侧。如图1所示,该支撑孔75构成为在将罩体70安装于基座10时,支撑部13的上端嵌插于该支撑孔75,以使支撑部13得到支撑。因此,在组装后的开关中,支撑部13能够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杆60的定位精度
[0073] 另外,如图3所示,在罩体70的内面设置有支撑筋71。该支撑筋71配置在罩体70的与操作孔73相对的一侧的宽度方向中央,组装完开关时,该支撑筋71嵌合在滑动体50的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嵌合槽56。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筋71的两侧设置有未图示的加强筋。
[0074] 螺旋弹簧80具有比滑动体50的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稍长的自然长度。在组装完开关时,该螺旋弹簧80被罩体70内部的支撑筋71挤压而压缩,以对滑动体50朝向操作杆60施力。
[0075] 接着,参照图6至图17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开关的组装方法。
[0076] 首先,如图6所示,从基座10的上方面,向基座10的端子孔列11压入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形成三组开关部SW1,SW2,SW3。此时,如图7所示,公用固定触点21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31,41从基座10的上方面露出,并且公用固定端子部22及第一、第二固定端子部32,42从基座10的底面凸出。
[0077] 需要说明的是,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对基座10的安装不限于压入,也可以采用嵌件成型。
[0078]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将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端子30,40压入之后,在三组开关部SW1,SW2,SW3上安装预先组装有可动接触片54的滑动体50。此时,将滑动体50的导向凸条53插入基座10的导向槽12,滑动体50的可动接触片54配置成能够与公用固定触点21及第一、第二固定触点31,41接触。
[0079]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安装完滑动体50后,将操作杆60安装在基座10的支撑部13上。操作杆60的安装通过例如将夹具挤压挤入平面64来进行。
[0080] 通过这样在基座10上安装操作杆60,与将操作杆安装在罩体70上时相比,能够提高操作杆60的定位精度。因此,能够提高开关的组装精度,并且能够降低动作特性的不平衡
[0081] 接着,如图12所示,从滑动体50的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上部开口插入螺旋弹簧80,在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内部收纳螺旋弹簧80。此时,利用在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上部开口设置的凸起55,防止组装中的螺旋弹簧80从螺旋弹簧收纳部52弹出。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55是在组装中用于临时固定螺旋弹簧80的凸起,在组装完的开关中,凸起55与螺旋弹簧80并不接触。因此,在组装完的开关中,凸起55不会阻碍螺旋弹簧80的动作,能够保证螺旋弹簧80良好的动作。
[0083] 最后,如图13所示,在基座10上安装罩体70。
[0084] 在基座10上安装罩体70时,首先,如图14所示,使滑动体50的按压凸起59与操作杆60的按压槽66抵接。然后,使操作杆60旋转,直到操作杆60的杆本体61位于相对基座10形成正交的位置,由此进行定位。
[0085] 然后,如图15所示,从基座10的上方,以使操作杆60的杆本体61穿过罩体70的操作孔73且操作杆60的按压臂部62穿过罩体70的切口部74的方式,使罩体70接近基座10。此时,由于操作杆60被定位成操作杆60的杆本体61位于相对基座10正交的位置,因此在不改变罩体70的朝向并且杆本体61不与罩体70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罩体70接近基座10。
[0086] 如图16所示,使罩体70接近基座10时,操作杆60的按压臂部62的上部与罩体70的按压部76接触。进一步使罩体70接近基座10时,如图17所示,按压部76按压按压臂部62,使操作杆60旋转。由此,按压臂部62向罩体70内部移动,按压臂部62的凸部65与滑动体50的按压壁57接触。
[0087] 此时,操作杆60的靠轴部63侧的端部具有沿着转动方向形成的曲面,并且滑动体50的按压凸起59具有锥面,因此,在操作杆60保持与滑动体50压接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转动。也就是说,滑动体50不因操作杆60的转动而在滑动方向(图17的横向)上发生位移。
[0088]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阶段,罩体70的支撑筋71不与螺旋弹簧80抵接。
[0089] 然后,进一步使罩体70接近基座10时,滑动体50的按压壁57被按压臂部62的凸部65按压,滑动体50进行滑动。此时,如果支撑筋71的下方面位于从螺旋弹簧80的上方面离开螺旋弹簧80的1/3直径以上,优选为1/2直径以上的位置时,支撑筋71与螺旋弹簧80有可能抵接。由此,在将罩体70安装于基座时,不会对收纳在螺旋弹簧收纳部52的螺旋弹簧80施加除压缩方向以外的较大的力。因此,能够防止螺旋弹簧80从螺旋弹簧收纳部52脱落、浮起或者咬合。
[0090] 然后,基座10的安装凸起18嵌入罩体70的安装孔72而罩体70安装在基座10上时,在如图3所示的开关的状态(组装时的初始(复原)位置)下,操作杆60被定位。此时,由于支撑筋71与螺旋弹簧80的一端压接,因此螺旋弹簧80以稍微压缩的状态收纳在螺旋弹簧收纳部52。这样,由支撑筋71压缩螺旋弹簧80,因此能够提高使滑动体50朝向操作杆60复原的复原力。
[0091] 如上所述,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开关中,将各个部件都能够从一方向即从基座10的上方安装在基座10上,因此容易进行组装。所以,例如容易实现生产自动化,并且得到生产率高的开关。
[0092] 接着,参照图18至图22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开关的动作。
[0093] 如前所述,所述开关具有三组开关部SW1,SW2,SW3,如图18所示,利用操作杆60大致同时切换这些开关部SW1,SW2,SW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中,将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作为(1)、将第一固定触点端子30作为(3)、将第二固定触点端子40作为(2)表示在纵轴上。另外,横轴FP表示操作杆60处在图19所示位置的状态的开关,OP1(RP1)表示操作杆60处在图20所示位置的状态的开关,OP2(RP2)表示操作杆60处在图21所示位置的状态的开关,TTP表示操作杆60处在图22所示位置的状态的开关。需要说明的是,图19所示的FP状态是操作杆
60的初始位置(复原位置)。
[0094] 首先,当按压操作杆60而使处在图19所示的FP状态的开关的操作杆60按下时,由操作杆60的按压臂部62的凸部65按压滑动体50,可动触点54a向Y1方向移动。在FP状态下,可动触点54a与公用固定触点21和第二固定触点41接触,使各开关部SW1,SW2,SW3的公用固定触点21与第二固定触点41处于导通状态。
[0095] 然后,当操作杆60按压到图20所示的OP1状态时,可动触点54a从第二固定触点41分开,各开关部SW1,SW2,SW3的公用固定触点21与第二固定触点41之间大致同时处于非导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可动触点54a不从公用固定触点21分开。
[0096] 进一步将操作杆60按下,操作杆60达到图21所示的OP2状态时,可动触点54a与公用固定触点21和第一固定触点31接触,使各开关部SW1,SW2,SW3的公用固定触点21和第一固定触点31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各开关部SW1,SW2,SW3的导通需要高同步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由于开关部SW1,SW2,SW3中的任一开关部处于导通状态,所以,直到所有开关部SW1,SW2,SW3都处于导通状态为止,滑动体50的移动距離在0.5mm以内。由此,能够使最先导通的开关部(SW2)与最后导通的开关部(SW3)之间的时间差控制在1/100秒以内,三组开关部SW1,SW2,SW3能够大致同时导通。
[0097] 之后,操作杆60按压到图22所示的TTP状态而停止。然后,解除对操作杆60的按压时,利用螺旋弹簧80的弹簧力,使滑动体50沿着Y2方向按压返回,经过图21所示的RP2状态、图20所示的RP1状态,复原到图19所示的FP状态。
[0098] 在所述开关中,通过等间隔地配置端子孔列11的公用端子孔11a及第一、第二端子孔11b,11c而使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30以及公用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40之间间隔相等,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开关的设计等适当变更。
[0099] 另外,在基座10上设置了三组开关部SW1,SW2,SW3,但是不限于此,开关部可以设置一组或者二组,或者四组以上。
[0100] 操作杆60的杆本体61与按压臂部62所成角度为在组装开关时能够由罩体70的按压部76按压按压臂部62的角度即可,可以根据开关设计等适当变更。
[0102]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开关,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方式的开关。
[0103] 符号説明
[0104] 10 基座
[0105] 11 端子孔列
[0106] 11a 公用端子孔
[0107] 11b 第一端子孔
[0108] 11c 第二端子孔
[0109] 12 导向槽
[0110] 13 支撑部
[0111] 14 支撑孔
[0112] 15 安装槽
[0113] 16 定位凸部
[0114] 17 防焊剂凹部
[0115] 18 安装凸起
[0116] 19 定位凸起
[0117] 20 公用固定触点端子
[0118] 21 公用固定触点
[0119] 22 公用固定端子部
[0120] 30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
[0121] 31 第一固定触点
[0122] 32 第一固定端子部
[0123] 40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
[0124] 41 第二固定触点
[0125] 42 第二固定端子部
[0126] 50 滑动体
[0127] 51 本体部
[0128] 52 螺旋弹簧收纳部
[0129] 53 导向凸条
[0130] 53a 卡止部
[0131] 54 可动接触片
[0132] 54a 導通部
[0133] 54b 卡止部
[0134] 55 凸起
[0135] 56 嵌合槽
[0136] 57 按压壁
[0137] 58 保持凸出部
[0138] 58a 卡止孔
[0139] 59 按压凸起
[0140] 60 操作杆
[0141] 61 杆本体
[0142] 62 按压臂部
[0143] 63 轴部
[0144] 64 挤入平面
[0145] 65 凸部
[0146] 66 按压槽
[0147] 70 罩体
[0148] 71 支撑筋
[0149] 72 安装孔
[0150] 73 操作孔
[0151] 74 切口部
[0152] 75 支撑孔
[0153] 76 按压部
[0154] 80 螺旋弹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