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安全组合

申请号 CN96198278.0 申请日 1996-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63574C 公开(公告)日 2001-03-21
申请人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欧文·弗莱尔; 理查德·弗赖塔格;
摘要 一种 接触 器安全组合,其由两个接触器(1,3)和一个耦合在这两个接触器之间的机械联 锁 部件(5)组成,在此安全组合中可以采用商业上通用的任意尺寸的接触器,也就是说也可连接大功率的用电器。与此同时该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省去常规联锁方式所应用的第三只接触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接触器安全组合,其带有两个接触器(1,3)和一个使这两个接触 器(1,3)相互间联的重合闸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重合闸联锁通过联锁部件(5)来实现,该部件与接触器(1,3)的触点支 撑(2,4)可拆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 接设计为插接连接。
3.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 触点支撑(2,4)具有各自的用于与联锁部件(5)耦合的边缘突起形状(6),该突 起形状(6)通过接触器(1,3)壳壁(8)上的空隙(7)突出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锁部件(5)具有一个与两个边缘突起形状(6)耦合的耦合件(9),当 接触器(1,3)在无故障接通时,该耦合件的鼻形突起(10)下沉到由联锁机构(12, 13)构成的开口(11)里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11)由两根呈剪刀状十字交叉的,可转动支承的杠杆(12)所组 成,这两根杠杆通过一拉簧(13)相互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体(9)通过转动支承(17,18)保持在边缘突起形状(6)上。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体(9)在触点(15或16)熔结后,接触器(1,3)断开时,绕其重心 从开口(11)中向外转动从而卡在两根杠杆(12)之一的后面,由此闭锁合闸动 作。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于触点支撑(2,4)上的边缘突起形状(6)穿过接触器(1,3)的壳侧壁 (8)突出来,并与位于两个接触器(1,3)之间的联锁部件(5)耦合。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器(1,3)通过位于前面的联锁部件(5)相互耦合。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安全组合,其带有一个使接触器相互联的重合 闸联锁装置。

接触器安全组合作为一种电路已为人们所公知。它主要由三个辅助接触 器或继电器组成。按照图8所示的电路图,在接通之前通过前置接触器K1 问询接触器K2和K3的状态。在无故障运转时释放回路由常闭触点K1接通, 释放回路由常闭触点K1,常开触点K2和常开触点K3组成串联电路。在故 障情况下的可靠断开通过常开触点K2和K3的串联电路来保证。这种结构的 高效性通过电的联锁和接触器K1,K2和K3的状态问询来保证。对于这种实 施形式最突出的是高昂的接线费用。为避免接线错误,必要接线的主要部分 通过印刷线路板来实现。印刷线路板上释放电流路径的品质决定了许可电 流。在已有接触器安全组合中的这一许可电流比单个接触器的许可电流低。

DE 24 40361 B2公开了一种使两个接触器通过其接头相互连接的联锁 部件,在此,该联锁部件在两个接触器中的一个发生故障时,并不用作重合 闸联锁装置,而是用于保证在正常工作时当其中一个接触器位于开关状态 “接通”时,强迫另一个接触器处于“断开”的开关状态。

此外由DE 36 02692 A1还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重合闸联锁。重合闸联 锁是通过一个固定触销同时接合继电器的两个触点装置来实现的。一共同的 开关元件作用于触点装置的两个动触点,在此开关元件上构成一个指针。当 两个动触点处于同一状态时,其自由端位于固定触销的运动轨道上。指针和 固定触销设计得细长,以至当此开关元件由于两个动触点位于不同状态,即 因其中一个触点粘合而发生偏转时,指针的控制面位于固定触销运动轨道之 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上述类型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其造价低廉 且结构简单,可用于任意尺寸的接触器,且只要两个接触器就够用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得以实现。

这一技术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接通任意尺寸的接触器,也可以用 于大功率耗电器的接通。在此可以将市场上常见的接触器与用户的联锁组件 装配在一起构成一个接触器安全组合。这一技术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交流接 触器,也适用于直流接触器。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改进设计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

下面借助一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所示为在无故障状态下接触器接通前的两个接触器和一个将此两个 接触器耦合的联锁组件;

图2为在无故障状态下接触器接通后的两个接触器用一个联锁组件原则 上耦合的状况,

图3为在故障状态下在断开过程中两个接触器与联锁组件原则上耦合的 状况,

图4为在故障状态下在断开过程结束后两个接触器与联锁组件原则上耦 合的状况,

图5为接触器安全组合的电路图,

图6为图1至图4所示联锁组件布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示图,

图7为图1至图4所示联锁组件布置在两个接触器前面的示图。

在图1中示出了一联锁组件5以及简略示出的第一接触器1和第二接触 器3,两个接触器通过联锁组件5被耦合在一起,由此构成接触器安全组合。 图1示出在无故障状态下接通前接触器1和3的位置。这两个接触器1和3 都具有各自的第一触点支撑2和触点支撑4,通过这些支撑可使简略示出的 常开触点15和16接通。触点支撑2和4上各有一个边缘突起形状6,其穿 过接触器1和3各自壳壁8上的空隙7而突出来,在其尾端有一圆柱销17。 空隙7的大小应使触点支撑2和4上的边缘突起形状6在常开触点15和16 接通时能在空隙内自由运动。联锁组件5包括一个心形的耦合件9,其尖端 部构成一鼻形突出体10,以及两个呈剪刀形十字交叉状,可转动支承的杠 杆12,其朝着耦合件9的一端呈尖锐状,而另一端通过一个拉簧13相互连 接。联锁部件9,12,13装在一个长方形壳体19里面。通过两根杠杆12 构成一个开口11,当接触器1和3接通时耦合件9的鼻形突起10浸没在开 口里。位于开口11上部的耦合体9在两侧有开槽18,两个接触器1和3的 边缘突起形状6上的圆柱销17插在开槽里面。由此实现转动支承,通过这 一支承使耦合体9固定并可绕其重心转动。在面向联锁组件5的壳体19的 两侧面靠近杠杆尖端处有止挡20,其作用另外表述。

图2示出了在无故障状态下在此未示出的常开触点接通以后,接触器1 和3或触点支撑2和4的状况。与触点支撑2和4的接触路径相适应,在接 通过程中耦合体9也以相同的方向向下运动,进入十字交叉状杠杆12所构 成的开口11里面。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可以同样的方法应用于带有常闭触 点的待联锁的接触器。

图3示出在断开过程中接触器安全组合的故障状态。该故障状态是由于 常开触点15或16的熔结造成的,在此假设第二个接触器3的常开触点16 被熔结,使得其触点支撑4粘住,另一无故障的第一接触器1的第一触点支 撑2向上自由运动。耦合体9通过转动支承17,18来支承实现这样的运动, 即耦合体9自身转动,其鼻形突起10沿着杠杆12的内侧滑行。在此向杠杆 12施加的压由于与拉簧13连接的该杠杆12的可转动支承而顺利地,即不 会产生伤害应力地得以接收。

图4示出断开过程结束以后触点支撑2和4以及耦合体9的位置状况。 鼻形突起10卡在面向无故障的第一接触器的杠杆12的尖锐端的后面,同时 位于其中一止挡20上。用这种方法闭锁的耦合体9防止第一接触器1重新 接通。当第一接触器1的其中一常开触点15熔结以后,相应的也导致第二 接触器3的联锁。这就意味着,释放只有在无故障时才产生,即常开触点15 及16没有熔结而被接通的时候。

图5给出了接触器安全组合的电路图。接触器1和3的常开触点15和 16是串联的。因此当接触器1或3中的一个常开触点在接通中间或接通后熔 结时可以被断开。联锁被设计成这样,即接触器可以相互独立地断开。错误 在下一次接通时被可靠地识别出。接线费用限至在线圈的直接控制和释放回 路的接线。由于接触器恰当合理的接线,对于用于这一组合的单个仪器的参 数限制不再是必要的。

联锁组件5不仅可以位于接触器之间(如图6),位于接触器前面(如图 7),也可位于接触器的下面。

所述的接触器安全组合还有这样的优点,即当一个接触器产生轻微熔结 时,第二个接触器在接通试验中可消除该熔结。用于接触器的辅助开关,闭 锁件和其它附件还可以如同以前一样被应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