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562261.6 申请日 2017-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7240294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0
申请人 合肥东恒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齐慧;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停车时,移动终端向 云 服务器 发起停车 请求 ;步骤2: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停车请求向 停车场 控制中心获取车位信息和停车场路线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步骤3:出车时,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找车请求;步骤4: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步骤5: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 费用 ;步骤6: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结束停车。本发明通过云服务器为停车场提供数据统计分析,解决了目前在停车场找车位难,找车难,交停车费等待等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停车时,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起停车请求
步骤2: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停车请求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位信息和停车场路线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3:出车时,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找车请求;
步骤4: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5: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
步骤6: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结束停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电脑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信息为车辆停车位置信息、车辆停车时间以及车辆停车费用信息,所述的云服务器根据停车位置信息线上计算出最短找车路线,并反馈至移动终端,用户根据最短找车路线找到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发起找车请求,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设置车牌号码,将用户信息和车牌号信息进行绑定,该绑定可在移动终端发起停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或者在移动终端发起找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其中用户信息为用户姓名和用户手机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
云服务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如果已设置,则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如果未设置,则通过移动终端提醒用户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再根据该车牌号码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牌号码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为微信服务器或者APP服务器或者支付宝服务器,该云服务器提供移动端的接口以及停车场控制中心的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进一步包括:
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费用支付请求;
云服务器根据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计算出停车费用,并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支付停车费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软件包括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网、NFC支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车辆识别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计算;
停车场控制中心根据移动终端的支付结果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验证,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相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开启关卡,对车辆进行放行;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不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不开启关卡,对车辆不放行,用户进行停车费用补充支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为车位数量在500个以上的地下停车场。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成本越来越低廉,车辆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当车主需要开车到人群较为密集和车流量较大的地方或者车主不熟悉的地方时,停车的问题更是严重。车主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需找车位,甚至会因为车位跟其他的车主发生冲突,这对广大的车主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
[0003] 随着交通压的增加,各个领域开始着手研究城市停车问题,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开始逐步利用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来缓解停车难题。但目前各个城市运营的停车诱导系统分属不同的城区,分别由不同的公司各自独立运营、管理,系统间没有信息共享,覆盖停车场偏少,不能实现规模和集群效应;并且大多数停车场采取车辆进入停车场时刷卡,或者是车牌识别,然后刷卡信息或者识别内容发送至服务器端,车辆离开停车场时,通过卡片或车牌识别结果计算车辆的停放时间,然后再把信息反馈回来,由工作人员向车主收取车辆停车费用,收费以人工收现金为主,收费速度慢,导致停车场进出口经常堵车,驾驶者与停车场经营者或管理方无法实现双向互动,停车场的管理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而且容易发生核算漏洞,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时代格格不入。
[0004] 而且目前的地下停车场比较大,有时候难免会出现找车位难,以及找车难。在停车费用缴纳过程中,通常以人工收费为主,这样人们就需要在缴费关卡停车1 5分钟,不紧耗~油费时,有时候还容易造成停车场出口的拥堵,给人们造成麻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停车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用户使用更方便。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停车时,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起停车请求
步骤2: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停车请求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位信息和停车场路线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3:出车时,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找车请求;
步骤4: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5: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
步骤6: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结束停车。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电脑移动终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停放信息为车辆停车位置信息、车辆停车时间以及车辆停车费用信息,所述的云服务器根据停车位置信息线上计算出最短找车路线,并反馈至移动终端,用户根据最短找车路线找到车辆。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发起找车请求,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设置车牌号码,将用户信息和车牌号信息进行绑定,该绑定可在移动终端发起停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或者在移动终端发起找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其中用户信息为用户姓名和用户手机号码。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
云服务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如果已设置,则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如果未设置,则通过移动终端提醒用户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再根据该车牌号码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牌号码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为微信服务器或者APP服务器或者支付宝服务器,该云服务器提供移动端的接口以及停车场控制中心的接口。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费用支付请求;
云服务器根据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计算出停车费用,并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支付停车费用。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方支付软件包括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网、NFC支付。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车辆识别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计算;
停车场控制中心根据移动终端的支付结果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验证,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相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开启关卡,对车辆进行放行;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不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不开启关卡,对车辆不放行,用户进行停车费用补充支付。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场为车位数量在500个以上的地下停车场。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通过云服务器为停车场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利用网络技术打破停车场信息封闭现状,并以云服务器作为移动终端和停车场控制中心之间的桥梁,解决了目前在停车场找车位难,找车难,交停车费等待等问题,提高了停车场资源利用率,并且节省了车主的时间,在另一程度上减少交停车费停车等待这一环节,不仅避免了停车场出口的拥堵还能够减少尾气排放,省油环保。
[0017] 通过该自助停车缴费及找车方法,用户使用更方便,且停车场控制中心最终再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使得云服务器的负载较低,运行速度快,并且便于各个停车场的独立管理。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智能化的停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停车时,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停车请求;
步骤2: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停车请求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位信息和停车场路线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3:出车时,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找车请求;
步骤4: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
步骤5: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
步骤6: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结束停车。
[0022] 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电脑移动终端。
[0023] 所述车辆停放信息为车辆停车位置信息、车辆停车时间以及车辆停车费用信息,所述的云服务器根据停车位置信息线上计算出最短找车路线,并反馈至移动终端,用户根据最短找车路线找到车辆。
[0024] 所述步骤3中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发起找车请求,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设置车牌号码,将用户信息和车牌号信息进行绑定,该绑定可在移动终端发起停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或者在移动终端发起找车请求之前进行设置,其中用户信息为用户姓名和用户手机号码。
[0025] 所述步骤4中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向所述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车辆信息以及该车辆停放信息并反馈至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的找车请求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
云服务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如果已设置,则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如果未设置,则通过移动终端提醒用户设置车辆对应的车牌号码,再根据该车牌号码向停车场控制中心获取车牌号码对应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并最终反馈到手机用户客户端。
[0026] 所述云服务器为微信服务器或者APP服务器或者支付宝服务器,该云服务器提供移动端的接口以及停车场控制中心的接口。
[0027] 所述步骤5中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在线支付停车费用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起费用支付请求;
云服务器根据车辆信息以及车辆停放信息计算出停车费用,并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支付停车费用。
[0028] 所述第三方支付软件包括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网银、NFC支付。
[0029] 所述步骤6中云服务器将费用支付结果反馈至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停车场控制中心进行车辆识别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计算;
停车场控制中心根据移动终端的支付结果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验证,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相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开启关卡,对车辆进行放行;若支付费用和最终车辆停车时间不一致,则停车场控制中心不开启关卡,对车辆不放行,用户进行停车费用补充支付。
[0030] 所述停车场为车位数量在500个以上的地下停车场。
[003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的停车方法,其通过云服务器为停车场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利用网络技术打破停车场信息封闭现状,并以云服务器作为移动终端和停车场控制中心之间的桥梁,解决了目前在停车场找车位难,找车难,交停车费等待等问题,提高了停车场资源利用率,并且节省了车主的时间,在另一程度上减少交停车费停车等待这一环节,不仅避免了停车场出口的拥堵还能够减少尾气排放,省油环保。本实施例通过该自助停车缴费及找车方法,用户使用更方便,且停车场控制中心最终再进行放行判断和放行控制,使得云服务器的负载较低,运行速度快,并且便于各个停车场的独立管理。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