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能光源制造微型构造的方法

申请号 CN02105093.7 申请日 2002-02-20 公开(公告)号 CN1291274C 公开(公告)日 2006-12-20
申请人 学校法人浦项工科大学校; 发明人 李承燮; 李成根; 李光哲;
摘要 一种应用 X射线 制造微型构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感光材料的一个部位暴露于高能 光源 中,该选择暴光步骤通过一个用于限定微型构造的图形的光掩模来完成,以及进行仅使感光材料暴光部分的上部 熔化 和 变形 的一个 热处理 步骤,当感光材料暴光部分的上部被暴露于X射线中时,它受到大约1kJ/cm3-20kJ/cm3的能级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高能光源制造一个或多个微透镜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
选择感光材料的一个部位暴露于高能光源中;以及
进行热处理以便仅使感光材料的暴光部分的上部熔化变形
其中,热处理在50℃到250℃的温度之间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能光源是X射 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 微透镜以阵列形式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应用一个光 掩模以限定微透镜的图形,选择暴光步骤被实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感光材料暴光部 分的上部被暴露于X射线中时,被暴光在1kJ/cm3和20kJ/cm3的能 级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能光源是一个 激光。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具有一 个2.4mJ/脉冲到180mJ/脉冲之间的能级和一个10Hz的频率的激光 来进行选择暴光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进行热处理步骤 之后,制造微型模具,以及通过应用微型模具并采用微型模制或热 模压工艺生产许多具有相同形状的微透镜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高能光源制造微型构造的方法;具体地说, 一种应用同步加速辐射制造一个微透镜或具有一个预定图形的微 型构造的方法。

现有技术的说明

目前,高能同步加速器辐射在半导体工业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X 射线光刻领域,以及用在以所谓LIGA(X射线深蚀刻成型技术)制 造微型构造的工艺中,该工艺首先在德国发展起来,用在制造一个 用来切开同位素的缝式喷嘴中。

同步加速器辐射是一个高能光源,其强度比其它光源强几万倍。 由于良好的平行光束,它具有低散射性,并且还具有连续的能量频 谱,同时在高真空下是一个高清洁度的辐射光源。从而,光刻的暴 光时间通过采用同步加速器辐射能比采用其它光源显著地减少。由 于同步加速器辐射的低散射特性,其可以被用来制造具有高纵横比 的微型构造。由于同步加速器辐射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从而 在光掩模的选择方面增加自由度,所以它也可能是LIGA方法中最适 宜的X射线光源。

LIGA工艺的应用之一是在微透镜领域中。微透镜在光学系统中 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元件使用,其中微透镜的构造需要被控制,以便 获得所需的光学特性。

现在将参照图1A到1D对由N·Moldovan在电器与电子工程师 学会(IEEE)杂志1997年期第149页至第152页上发表的《用于微 光学元件的LIGA和替代技术》一文中提出的一种传统的微透镜制造 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一种感光材料(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 被涂在基片10上。此后,用一个X射线光掩模14完成X射线暴光 过程。PMMA通常被用作感光材料12,这是由于由PMMA制造的镜头 的透明度大约比其它现有技术的塑料镜头好90%,而其它光学特性 也同样接近于玻璃镜头。

此后,如图1B所示,应用一个显影工艺,通过去掉经X射线暴 光的PMMA的一部分而获得一个圆柱图形16。

然后,如图1C所示,整个圆柱图形16在一个低强度的第二X 射线中暴光,第二X射线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一个隔膜滤光器(图 中未示出)提供。

通过将圆柱图形16在较弱的第二X射线暴光,仅圆柱图形16 的一个表面部分16a受到影响,使该部分具有一个比未暴光部分低 的璃态转变温度(Tg)。

最后,如图1D所示,圆柱图形16在一个预定的温度下被进行 热处理,使得只有暴光后具有低Tg的圆柱图形16的受暴光影响的 表面部分16a熔化变形,以便通过表面张来形成一个具有半球 状顶部的微透镜16b。在此,微透镜16b的直径由原始图形16的直 径所确定。同时其高度由热处理温度以及图形16的高度和直径所决 定。

上述传统的微透镜制造方法具有一些缺点,其中制造方案需要 两个X射线暴光过程以及一个显影过程,使得整个工艺复杂化。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只使用一次X射线暴光过程、 并不须经过显影过程的简单的微型构造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用一个高能光源制造微型构造的方法包括 有选择地将感光材料的一部分在高能光源下暴光的步骤和进行仅使 感光材料的暴光部分的上部熔化并变形的热处理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的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 的和特征成为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A到1D显示一个传统的微透镜制造工序;
图2A到2B描绘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微透镜的制造工 序;
图3A到3C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微型模具的制作 工序;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用制作的微型模具制造的 微透镜的一个立体图;
图5A至5F显示了本发明的X射线光掩模制造工艺;以及
图6A到6B描述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采用激光制 造微透镜的工艺。
最佳实施例的说明
现在参照图2A至6B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个微透镜能够通过具有高能光源特 性的X射线制造出来。
图2A和2B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微透镜的制造工 序。单个或许多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微透镜能够被本发明制造出来。 然而,为简明起见,仅一个微镜头在图2A和2B中被显示。
参见图2A,X射线暴光过程通过采用一个X射线光掩模1来完 成,其中光掩模1具有确定出用来成型微透镜的一个预定区域的不 透明图形114。附图标记110、100b、102、100a分别表示一个金属 层、一个顶部层、一个绝缘层和一个底部硅层。其详细说明将在 后面参照附图5A至5F进行。
由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感光材料116通过光掩模1的一 个透明部分而被X射线暴光。最好用PMMA作为感光材料116。 Zeonex、光可定义玻璃或类似材料也能等同地用来替代PMMA,只要 它能被光刻限定并具有所需的光学特性。在X射线暴光过程中,感 光材料116的暴光部分118暴露于X射线中。
由本发明的第一最佳实施例,仅暴光部分118的上部显著地受 到由一个粒子加速器发出的X射线的影响,该粒子加速器具有能量 级别1KJ/CM3到20KJ/CM3,最好是2.4KJ/CM3。通过上述暴光过程, 暴光的部分118的分子重量与感光材料116剩余的仍未暴光部分的 不同。具体地说,暴光部分118上部的聚合体的分子重量变得比未 暴光部分的小;而且相应地,其Tg变得比感光材料116未暴光部分 的低。
然后,如图2B所示,暴光部分118的上部通过热处理被熔化并 变形以形成一个半球状的微透镜118a,同时感光材料116的未暴光 部分保持原样。所述热处理是在一个温度范围50℃到250℃下,最 好在110℃到120℃下经过5到10分钟时间完成的。由于除去其边 缘,仅暴光部分118的中心受表面张力而变形,所以可获得半球状 的微透镜118a。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制造其它类型的微型构造, 所述微型构造可通过一个X射线暴光过程来制作。
图3A到3C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微型模具的制作 工序和模制过程。
参见图3A,一个层200首先被沉积在微透镜118a的顶部和 感光材料116的未暴光部分上。钛层200大约300厚,而且作为 随后的镍工艺的基层。然后,一个镀镍层202在基磺酸盐-氯化 物镀镍溶液(55℃,pH4)中通过镀镍工艺被成型在钛层200上。
此后,如图3B所示,微透镜118a、暴光部分118和感光材料116 通过一个有机溶剂被溶解和被移走,由此获得一个微型模具2,例 如一个用于大量生产微型结构的镍微型模具。
然后如图3C所示,一种透明材料,如PMMA或类似的材料被涂 覆在微型模具2上,并在其上进行一个微型模压或一个热模压工艺, 以能够大量生产统一形状的微透镜构造117。
图4显示出一个用上述微透镜生产方法制造的微透镜构造117 的立体图。微透镜构造117包括一个微透镜117a和一个基座部分 117b。
图5A至5F显示了本发明的X射线光掩模制造工艺。
首先参见图5A,X射线光掩模制造步骤开始于一个具有一个插 入到底部硅层110a和顶部硅层100b之间的绝缘层102的覆硅绝缘 层(SOI)基片。最好顶部硅层100b、绝缘层102和底部硅层110a 各自的厚度为20μm、1μm和400μm。
然后通过进行干化或湿氧化或两者的结合而将各自厚1μm的 第一和第二氧化层104、106成型在SOI基片的上下表面上。例如, 氧化层104、106都以如下方式成型:首先,SOI基片都被设置在一 个例如大约700℃的炉子里。然后,炉子的温度被上升到大约例如 1050℃,并且在这一温度进行15分钟的干氧化,然后湿氧化4小时, 然后在该温度下再干氧化15分钟。
而后,炉子的温度下降到大约例如700℃并且将基片从炉子中取 出。
然后,图5C所示的一个X射线的辐射区域108通过如下过程被 成型。首先,氧化层106上形成一个图形,以使底部硅层100a的下 表面的中心部分暴露。然后,通过大量的微加工工艺,利用起保护 层作用的图形化的氧化层而使底部硅层100a被蚀刻。在这种情况 下,20%的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能够被用来作为蚀刻溶液, 而大约400μm厚的底部硅层100a由此被蚀刻7小时,以将绝缘层 102的中间部分暴露。随后,保留的第一和第二氧化层104、106和 暴露的绝缘层102的中间部分以稀释的氢氟酸(BHF)蚀刻30分钟, 最终形成如图5C所示的X射线辐射区域108的形状。
如图5D所示,然后,一个金属层110被沉积在顶部硅层100b 的顶部。例如,一个用于随后的AU电镀的基层的铬/金属层110 通过一个热蒸发器而沉积大约300厚度。然后通过例如在2000rpm 下旋转涂覆光致抗蚀剂60秒并进行传统的光刻法工艺而成型一个具 有大约10μm厚度的圆柱形感光图形层112。此后,在例如90℃下 缓慢烘干100秒。
随后,通过例如在基部金属层110上电镀一个金属层,使一个X 射线吸收膜114被成型为具有圆柱形感光图形层112的高度。例如, X射线吸收膜114通过在5.5mA的电流密度下电镀一个AU层2小时 而形成。
然后,圆柱形感光材料图形层112通过在丙、甲醇和DI中 被顺序地处理而被去除。此后,通过一个适当的蚀刻溶液将处于被 去除的感光图形层112底部的金属层110的暴光部分去除,从而获 得如图5F所示的X射线光掩模。
微透镜也可以用一个不采用光掩模的激光源来制造。图6A到6B 描述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采用激光制造微透镜的工 艺。
首先,如图6A所示,感光材料116,例如PMMA没有任何光掩模 而暴露在一个激光束132下。这样经过例如3至180分钟,激光暴 光被完成,其中激光具有一个2.4mJ/脉冲到180mJ/脉冲的能级和一 个10Hz的频率。由此暴光部分118的PMMA的分子重量变得小于感 光材料116未暴光部分的分子重量。
暴光部分118的顶部区域然后通过热处理而被熔化和变形以形 成一个如图6B所示的微透镜118a。热处理是在大约50℃到250℃ 的较佳的温度之间进行的。由于除了边缘部分,仅暴光部分118的 中间部分受表面张力而变形,因而获得了半球型的微透镜118a。
至此,通过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已经被展示和说明,对 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限定 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许多的变化和改造。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