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离

申请号 CN96104330.X 申请日 199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135596A 公开(公告)日 1996-11-13
申请人 英国氧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T·拉思邦;
摘要 经压缩的空气流在单元4中除去二 氧 化 碳 和 水 蒸气,空气流过 热交换器 6被冷却到适于精馏的 温度 。在高压精馏器12中空气被分离成富氧液体和氮蒸气。使富氧液流减压并将其送入装有再 沸腾 器22的相分离器42,结果进一步分离而形成更浓的液流和中间蒸气。在低压精馏器34中更浓的液流被分离成氧和氮。中间蒸气流在 冷凝器 46中被冷凝并被送入低压精馏器34中。通过与来自精馏器34的中间传质区的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精馏器12中分离出的氮蒸气冷凝而形成精馏器12和34的部分液氮回流。通过与来自精馏器34的氮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在冷凝器—再沸腾器72中使精馏34的不纯氧产品 蒸发 而形成另一部分液氮回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分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在高压精馏器中将经预冷却和纯化的空气分离 成富液体和氮蒸气:
(b)在高压精馏器顶部压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 之间的压力下分离上述富氧液流,从而形成更浓的富氧 液流和中间蒸气;
(c)在低压精馏器中将上述更浓的液体分离成氧和 氮;
(d)向高压和低压精馏器提供液氮回流;
(e)冷凝上述中间蒸气流,至少将所产生的冷凝物 的一部分送入低压精馏器;
其中,通过与来自低压精馏器中间传质区的液体进 行间接热交换,使上述氮蒸气令凝而形成液氮回流的一 部分;通过与低压精馏器的蒸气氮产品进行间接热交换 蒸发低压精馏器的不纯氧产品形成上述液氮回流的另一 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另一精馏 器中精馏来实现步骤(b)中的富氧液流的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中间蒸 气是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高压精馏器 顶部压力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之间的压力下使富氧液 流闪蒸以形成液体-蒸气混合物;再将所形成的液体-蒸 气混合物分离成液相和蒸气相以便形成更浓的液体和中 间蒸气,借此完成步骤(b)中富氧液流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上述更浓的液 体的一部分再沸腾
6.如权利要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与来自高压 精馏器的另一股氮蒸气流进行间接热交换完成上述部分 再沸腾,同时使氮冷凝。
7.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与 上述更浓液流进行间接热交换实现中间蒸气的冷凝,上 述更浓液流在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前被减压。
8.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 再沸腾器-冷凝器中与冷凝的预冷和纯化后的原料空气进 行间接热交换而使低压精馏器底部再沸腾。
9.空分装置,包括:
a)一台将预冷和纯化后的空气分离成富氧液体和氮 蒸气的高压精馏器;
b)一台生产氧和氮的低压精馏器;
c)在高压精馏器顶部压力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之 间的压力下分离上述富氧液流以便形成更浓的富氧液体 和中间蒸气的设备;
d)将更浓的液流送入低压精馏器以便分离出氧和氮 的设备;
e)一台冷凝上述中间蒸气流的第一冷凝器,该第一 冷凝器有一个使所生成的冷凝物流入低压精馏器的出 口;以及
f)向高、低压精馏器提供液氮回流的设备,该设备 包括将氮蒸气流与来自低压精馏器中间传质区的液体进 行间接热交换的第二冷凝器,以及通过与低压精馏器的 冷凝蒸气产品进行间接热交换蒸发低压精馏器的不纯液 体产品的第三冷凝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分离设备 包括另一台精馏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分离设备 包括一个减压和一个位于该减压阀下游的相分离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台位于相分 离器上游或位于相分离器中的再沸腾器。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 括一台和低压精馏器底部相通的再沸腾器-冷凝器。该再 沸腾器-冷凝器包括与预冷、纯化后的空气源相通的冷凝 通道。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分离方法和装置。

工业上最重要的空分方法是精馏。最常用的空分循 环包括下述几步:压缩空气流;通过除去蒸汽和二纯化已压缩的空气流,以及通过与回流的产品流进 行热交换将已压缩的空气流预冷到适于精馏的温度。在 所谓“双精馏塔”中进行精馏,上述双精馏塔包括一个高 压和一个低压精馏塔,也就是说,两个塔中的一个塔的 工作压高于另一塔,将大部分空气而并非全部空气导 入高压塔并使之分离成富氧液空气和液氮蒸气。再将氮蒸 气冷凝。将一部分冷凝物用作高压塔的回流液。从高压 塔底部抽取富氧液体使之过冷,并经节流或减压阀将 其送入低压塔的中部区域。在低压塔中,将富氧液体分 离成大体为纯净的氧和氮产品。从低压塔以蒸气形式抽 取上述产品。并将它们再作为回流液与流入的空气流进 行热交换。从高压塔中抽取剩余冷凝物作为低压塔的回 流液,使其过冷,再经过节流阀或减压阀将其送入低压 塔的顶部。

通常,低压塔的工作压力范围为1-1.5巴。(除非指 明意思相反,此处给出的全部压力为绝对压力,而不是 标准压力。)将低压塔底部的液氧用在高压塔顶部起冷凝 的作用。据此,使来自高压塔顶部的氮蒸气与低压塔底 部的液氧进行热交换。因而可使液氧充分蒸发以满足低 压塔再沸腾的需要,并提高气态氧产品的产率。使高压 塔顶部的压力和经压缩的输入空气的压力值能满足冷凝 氮的温度比低压塔中沸腾氧的温度高1-2K的要求。由 于这些关系,通常,高压塔的工作压力不低于约5巴。

低压塔也可能在较高的压力下运行。如果低压精馏 塔的工作压力升高,高压塔的工作压力亦随之升高。

为了产生不纯的氧产品,比方说,按体积计杂质的 含量占3%-20%,曾有人建议,通过调整高压塔和低压 塔之间的压力比来改进空分过程。在US-A-4410343中 曾提出,如果需要纯度较低的氧,高低压塔之间不必保 持上述关系。为了使低压塔再沸腾和蒸发氧产品,可以 采用空气以使低压塔底部氧沸腾。然后将所形成的冷凝 空气送入高压塔和低压塔中,从高压塔抽取富氧液流, 使其流过节流阀,其中一部分用于冷凝高压塔顶部的 氮。

US-A-3210951也公开了一种生产不纯氧的工艺流 程,其中采用空气使低压塔底部的氧沸腾,以使低压塔 再沸腾并蒸发氧产品。可是,在该例中,从低压塔的中 部区域抽取富氧液流以完成冷凝高压塔中生产出的氮蒸 气的功能。该工艺过程可将高压塔的工作压力降至4巴 左右。

若低压塔的工作压力高于约1.5巴,US-A-3210951 和US-A4410343所披露的方法就不太适用了。

EP-A-0538118公开了一种在通常的压力范围以上 而不影响氧回收并能降低能源消耗的双塔工艺操作方法。 在一个实例中,从高压精馏塔的底部抽取富氧液空,在 高于另一塔的所有液体-蒸气转变表面之处将其引入该 另一塔中。上述另一塔的工作压力为高压塔工作压力和 低压塔工作压力的中间压力,从所述另一塔将液体和蒸 气输入到低压塔的中部。

公布于l995年1月11日、公开号为 EP-A-0633438的欧洲专利申请94302953.8结合其附图 2公开了一种工艺流程,该流程除通过与从高压精馏塔 中抽取的氮进行热交换蒸发不纯氧产品外,其它部分大 体与本申请附图所示相似。这种流程的缺点是如果低压 精馏器的工作压力此5巴高得多的话,产品的回收(也 就是产氧率)就下降,在所谓的综合气化联合循环 (IGCC)工艺中对高压氮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因为氮 气被送入通过燃料气体燃烧发电的气体涡轮机的燃烧室 或膨胀机中,而上述燃料气体是一种气化产品。空气分 离的氧产品本身还用作生产燃料气的反应物。因此,这 种循环的优点是低压精馏器的工作压力范围为5-10巴时 也不降低氧气产率。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具有这种优 点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空分方法分括以下步骤:

a)使经预冷却和纯化的空气在高压精馏器中分离成 富氧液体和氮蒸气;

b)在高压精馏器顶部压力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之 间的压力下分离上述富氧液流,从而形成更浓的富氧液 流和中间蒸气;

c)在低压精馏器中将更浓的液流分离成氧和氮;

d)向高压和低压精馏器提供液氮回流;

e)冷凝上述中间蒸气流,至少将所产生的冷凝物的 一部分送入低压精馏器中;

其中,通过与来自低压精馏器中间传质区的液体进 行间接热交换使上述氮蒸气冷凝,而形成液氮回流的一 部分,通过与低压精馏器的蒸气氮产品进行间接热交换 蒸发低压精馏器的不纯氧产品,形成上述液氮回流的另 一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空分装置,该装置包括:

a)一台将预冷却和纯化后的空气分离成富氧液体和 氮蒸气的高压精馏器:

b)一台生产氧和氮的低压精馏器:

c)在高压精馏器顶部压力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之 间的压力下分离上述富氧液流以便生成更浓的富氧液体 和中间蒸气的设备:

d)将更浓的富氧液流送入低压精馏器以便分离成氧 和氮的设备:

e)一台冷凝上述中间蒸气流的第一冷凝器。该第一 冷凝器有一个使所生成的冷凝物流入低压精馏器的出 口;以及

f)向高、低压精馏器供给液氮回流的设备,该设备 包括将氮蒸气流与来自低压精馏器的中间传质区的液体 进行间接热交换的第二冷凝器以及通过与低压精馏器的 冷凝的蒸气产品进行间接热交换蒸发低压精馏器的不纯 的液体产品的第三冷凝器。

由于中间蒸气通常含氮量按体积计高于80%,可以 采取将上述冷凝物的上述部分送入低压精馏器,以消除 低压精馏器工作压力提高时低压精馏器中回流不足的倾 向。如上面所提到的,这种回流不足的趋势在低压精馏 器工作压力高于5巴时变得尤其明显。但是,根据本发 明,低压精馏器的部分液氮回流液是通过从低压精馏器 抽取氧产品使之在与低压精馏器的氮蒸气产品进行间接 热交换的过程中蒸发而得到的,用于低压精馏器的液氮 回流液可以比蒸发流体源高压精馏器顶部时的多。因为 在后面的实例中,需要将所得到的氮冷凝物的一部分返 送到高压精馏器中以用作高压精馏器的回流,因此,降 低了用于低压精馏器的氮冷凝物的比例。

既可以通过(i)在另一精馏器中精馏(下面往往称 之为“中间精馏”),也可以通过(ii)在高压精馏器顶部 压力和低压精馏器底部压力之间的压力下使富氧液流闪 蒸以形成液体-蒸气混合物再将所形成的液体-蒸气混合 物分离成液相和蒸气相以便形成更浓的液体和中间蒸气 (这些步骤总起来称之为“中间闪蒸分离”)来实现本发明 方法的步骤(b)中富氧液流的分离。为了提高中间蒸气 的形成速率,最好使一部分更浓的液体再沸腾。

如果采取中间精馏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步骤(b),最 好在该另一精馏器的所有液体-蒸气变换装置的下方输入 富氧液流。最好使上述液体与来自高压精馏器的另一股 氮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使部分上述液体再沸腾,同时使 氮冷凝。(此种氮冷凝提供另一回流源,此回流源最好用 于高压精馏器中。)为此,上述另一精馏器最好装有一个 再蒸发器,以便使此精馏器底部的液体部分地再沸腾。 上述另一精馏器最好生产作为中间蒸气的氮气。

如果采用中间闪蒸分离来完成本发明方法的步骤 (b),可以在相分离器的上游或相分离器中实现部分再沸 腾。通过与来自高压精馏器的另外的氮蒸气流进行间接 热交换可实现上述部分再沸腾,同时使氮冷凝。上述氮 冷凝物可作为高压精馏器和/或低压精馏器的另一回 流源。

不管用什么方式完成步骤(b),最好通过与更浓的 液流进行间接热交换完成中间蒸气的冷凝,上述更浓的 液流在间接热交换之前压力被降低。借此常使上述更浓 液流部分蒸发,同时最好将所得到的流体输入低压精馏 器。(如果需要,可将更浓液流送入低压精馏器,使之与 中间蒸气进行间接热交换。)此外,也可通过与从低压精 馏器的中间传质区抽取的液体进行间接热交换使中间蒸 气冷凝,从而使从低压精馏器的中间传质区抽出的液体 至少部分再沸腾。最好使再沸腾的液体再返回到低压精 馏器的传质区。

通常,通过在再沸腾器-冷凝器中与经预冷和纯化的 原料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可使低压精馏器底部再沸腾, 从而使原料空气流至少部分冷凝。

最好高压精馏器和上述另一精馏器各包括一个精 馏塔低压精馏器也可以包括一个独立的精馏塔,或者可 以包括两个分离的塔。后一种安排的优点是可以将使氮 蒸气流与来自低压精馏器中间传质区的液体进行间接热 交换的第二冷凝器置于一个塔的底部区,因此,第二冷 凝器可以是一种传统的温差环流型冷凝器-再沸腾器。

最好使低压精馏器中分离出的氧的纯度达 85%-96%。最好使低压精馏器中分离出的氮纯度至少为 98%。

通过或使原料空气流或使氮流对外作功膨胀的性能 可以使本发明方法进行制冷。

下面结合附图用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 进行描述,所示附图为本发明的空气分离装置的流程示 意图,该附图没有按比例绘制。

参见附图,原料空气流由压缩机2压缩,然后使被 压缩的原料空气流经过纯化单元4,有效地除去空气流 中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压缩机2通常构成气体透平 (未示出)的一部分,在气体透平中,例如原料空气流只 是压缩机2输出的一小部分,该部分原料空气流在位于纯 化单元4上游的单独的热交换器(未示出)中被冷却到 约为环境温度

为了有效地除去水蒸气、二氧化碳及如碳氢化合物 之类的其它杂质,纯化单元4采用若干吸附剂床(未示 出)。上述若干床彼此不连续运行,因此,当一个或几个 床对原料空气流进行纯化时,其余的床处于再生阶段, 例如用热氮流进行吹洗。这类纯化单元及其运行情况均 是公知的,此处无需进一步描述。

将纯化后的原料空气流分第一和第二空气流。使第一 空气流流过主热交换器6,从其热端8流到其冷端10, 从而使第一空气流从约为环境温度冷却到其饱和温度 (或者适于用精馏对其进行分离的其他温度)。使被冷却 的第一空气流流过冷凝器-再沸腾器16的冷凝通道而部 分冷凝,将所得到的部分冷凝空气经入口18送入高压精 馏塔12。高压精馏塔12包括液体-蒸气接触设备(未示 出),借助该设备使下行的液相与上升的蒸气相直接接 触,因而在两相之间出现传质。

上述下行的液相逐渐地富含氧,而上升的蒸气相逐 渐地富含氮。上述液体-蒸气接触设备可以包括液体-蒸 气接触盘构件和相关的下行管。或者可以包括网格填料 或不规则填料。通常将富氧液空气(未示出)收集在高压 精馏塔12的底部。

为使从液体-蒸气接触设备的顶部流出的蒸气馏分基 本上是纯氮,上述液体一蒸气接触设备(未示出)应具有 足够的塔盘数或足够高度的填料,通过出口20从高压精 馏塔12的顶部抽出的氮蒸气流在另一个再沸腾器-冷凝 器22中被冷凝。冷凝物再通过入口24返回到处于高压 精馏塔12的顶部的收集器30中。使从高压精馏塔12顶 部抽出的另一股氮蒸气流在又一个冷凝器-再沸腾器28 中冷凝。再将从凝器-再沸腾器28流出的冷凝物返回到 收集器30中。将流入收集器30的液氮的一部分用作高 压精馏塔12的液氮回流;如下面将要描述的那样,将冷 凝物的另一部分用作低压精馏器(即精馏塔)34的回流 液。

使通过出口36从高压精馏塔12底部抽取的富氧液 流(通常以氧体积含量计含氧30-35%)在热交换器38 中过冷。使过冷的富氧液流经第一减压阀40闪蒸,形成 含氧贫乏的闪蒸气(“中间蒸气”)和含氧更浓的剩余液体 的混合物。通过入口44将上述含氧更浓的液体和中间蒸 气的混合物送入相分离器42的底部区域。相分离器42 装有冷凝器-再沸腾器28。该冷凝器-再沸腾器适用于沸 腾部分液相。这种再沸腾过程提高了中间蒸气形成的速 率。另一个冷凝器-再沸腾器46将从相分离器42的顶部 抽出的蒸气冷凝。将所形成的冷凝物的一部分经节流阀 35送入低压精馏器34,以用作在其中分离的第一股流 体。将所得到的冷凝物的另一部分由43返送到高压精 馏塔12的中部传质区。

通过出口48从中间精馏塔42的底部连续地抽取剩 余的更浓的液流(通常,按体积计约含氧40%)使其中 的一部分通过节流阀或减压阀49,致使其压力降至约 为低压精馏器34的工作压力。所形成的降压后的更浓液 体(通常含部分蒸气)流过冷凝器-再沸腾器46,从而 冷却该冷凝器-再沸腾器中的氮蒸气冷凝物。使上述更浓 液流在冷凝器-再沸腾器46中至少部分蒸发,将所形成 的富氧流作为第二原料流在中部经入口50送入低压精馏 器34中。剩余更浓的液氧经节流阀51减压,并作为第 三原料流通过位于入口50上方的入口53被送入低压精 馏器34。

借助于来自纯化单元4的第二股已纯化的空气流来 满足附图中所示装置的制冷要求。并使该股空气流经压 缩机80进一步压缩,通过使压缩后的第二股空气流与第 一空气流同向流动将第二空气流冷却到介于热交换器6 的冷端10和热端8的温度之间的中间温度。从主热交换 器6的中部区域抽取第二空气流,并使其在透平膨胀机 82中对外作功膨胀。再使所得到的膨胀后的气流返回到 热交换器6中。使之流过该热交换器后温度进一步降 低。膨胀后的第二空气流流出热交换器6的冷端10后经 入口84流入低压精馏器34,此股气流作为第四原料流 与其它三股原料流一道被分离。

四股原料流在低压精馏器34中分离生成氧产品和氮 产品低压精馏器34包含液体-蒸汽接触设备(未示出), 在该设备中下行的液相与上行的蒸气相直接接触,因此 在两相之间发生传质。此液体-蒸气接触设备(未示出) 可以与高压精馏塔12中所用的液体-蒸气接触设备相 同,也可以与其不同。可从两处向低压精馏器34供应液 氮回流。第一处为收集器30的出口66,从收集器30抽 取液氮流,使之在热交换器38中过冷,已过冷的液氮流经 减压阀68再经入口70流入低压精馏器34的上部区域。 从低压精馏器34的顶部抽取氮蒸气流。使其在冷凝器- 再沸腾器72中冷凝,将所形成的氮冷凝物返回到精馏器 34的顶部。这就构成了第二股液氮回流,故而形成了向 下流过低压精馏器34的液体。借助于使该精馏器底部液 体再沸腾的冷凝器-再沸腾器16的运行可形成朝上流过 低压精馏器34的蒸气。通过使该精馏器34中部流体再 沸腾的冷凝器-再沸腾器22的运行可以增加流过低压精 馏器34上部区域的蒸气流。

通过出口76从低压精馏器34底部区域抽取氧产 品,通常其纯度达90%-95%。再使此氧产品流过热交 换器38而过冷,然后使上述氧产品流过节流阀77并在 冷凝器-再沸腾器72中蒸发,使所形成的氧蒸气先流过 热交换器38,再从主热交换器6的冷端10流到其热端8 而复热。可以使所得到的约为环境温度的氧产品经压缩 机84压缩到适于气化反应的压力。从低压精馏器34的 顶部抽取气氮产品流,使其流过热交换器38,从而可为 其它流过该热交换器的流体过冷提供令量。从热交换器 38流出的氮气流入热交换器6,从其冷端10流到热端 8,此股氮气流离开热交换器6时接近环境温度。还可以 使氮气流经压缩机86压缩到压力范围为15至20巴,然 后送入气体涡轮机的燃烧室(未示出)。

此外,可从高压精馏塔12顶部抽取高压气氮产品, 并使其流入主热交换器6从该热交换器的冷端10流到热 端8而复热。还可使该氮产品经压缩机88压缩。附图所 示装置最显著的优点是:即使精馏器34工作在6巴压力 而且从高压精馏塔12抽取高达20%的氮产品也能向低 压精馏器34供给足够的回流。

在附图所示装置运行的典型实例中,高压塔12的工 作压力约13.5巴,低压精馏器34的压力约6巴,相分 离器42的工作压力约为9巴,冷凝器-再沸腾器72的压 力约1.8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