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式离合放气结构

申请号 CN201410041278.3 申请日 2014-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790995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申请人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国明; 徐德胜; 高洁; 黄作风; 林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快插式离合 泵 放气结构。包括分别用于放气 阀 与离合泵的缸体之间密封装配、轴向限位和径向旋转限位的快插密封机构、轴向限位机构与径向限位机构; 密封圈 呈被斜切的圆筒形,密封圈装在缸体孔内的台阶上,位于密封圈最短长度一侧的缸体孔的台阶上设有作为缸体放气通道的方形槽; 卡簧 穿过卡簧槽将放气阀卡在缸体上进行轴向限位,位于卡簧同一平面的放气阀圆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限制放气阀在无外 力 下自由旋转的凸起;放气阀上部设有突出杆,缸体上端侧面设有用于与突出杆配合的限位槽,限制放气阀在180度范围内转动。本发明快插式结构使得离合泵放气操作更加方便可靠,整车布置更加灵活,适用于塑料 离合器 工作缸。
权利要求

1.一种快插式离合放气结构,包括放气(1)和离合泵的缸体(2),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密封装配的快插密封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径向旋转限位的径向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插密封机构包括位于放气阀(1)与缸体(2)密封配合之间的密封圈(3),密封圈(3)呈被斜切的圆筒形,密封圈(3)装在缸体(2)孔内的台阶上,位于密封圈(3)最短长度一侧的缸体(2)孔的台阶上设有作为缸体放气通道(e)的方形槽,放气阀(1)通过密封圈(3)插入缸体(2)孔中进行密封,密封圈(3)中部的放气阀(1)圆周一侧面上设有小孔(b),小孔(b)与放气阀(1)内部的排气通道(a)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放气时,转动放气阀(1),小孔(b)旋转到正对缸体(2)的缸体放气通道(e)一侧;当密封时,转动放气阀(1),小孔(b)旋转到正对密封圈(3)最长长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的中部之间连接的卡簧(4),卡簧(4)穿过离合泵的缸体(2)两侧的缸体卡簧槽卡在放气阀(1)的圆环凹槽上,放气阀(1)的圆环凹槽(d)内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在无外下自由旋转的圆弧凸台(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2)上的径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1)上部径向伸出的突出件(g),缸体(2)上端面沿圆周设有用于与突出件(g)配合的圆弧形的限位(h),将放气阀(1)限制在180度范围内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气阀(1)采用工程塑料PA66-GF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3)采用橡胶EPD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簧(4)采用弹簧丝。

说明书全文

快插式离合放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泵放气结构,尤其是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塑料离合器工作缸的放气结构,采用螺纹连接方式,通过螺纹拧紧矩产生的压紧力实现接触面密封,螺纹连接方式经反复使用后,容易产生螺纹磨损,导致螺纹划牙失效,可靠性差。
[0003] 随着整车设计趁于紧凑,离合器工作缸所处的发动机仓空间越来越狭小,采用传统螺纹连接的放气阀结构,在整车布置时不得不考虑放气阀拧紧和释放的扳手空间,从而给整车布置带来很多不便,阻碍了整车设计更加紧凑的步伐。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传统放气阀可靠性差、需预留扳手空间等弊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快插式离合泵放气结构,使得放气操作更加方便可靠,整车布置更加灵活,适用于塑料离合器工作缸。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放气阀和离合泵的缸体,包括用于放气阀与离合泵的缸体之间密封装配的快插密封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与离合泵的缸体之间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与离合泵的缸体之间径向旋转限位的径向限位机构。
[0006] 所述的快插密封机构包括位于放气阀与缸体密封配合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呈被斜切的圆筒形,密封圈装在缸体孔内的台阶上,位于密封圈最短长度一侧的缸体孔的台阶上设有作为缸体放气通道的方形槽,放气阀通过密封圈插入缸体孔中进行密封,密封圈中部的放气阀圆周一侧面上设有小孔,小孔与放气阀内部的排气通道相通。
[0007] 当放气时,转动放气阀,小孔旋转到正对缸体的缸体放气通道一侧;当密封时,转动放气阀,小孔旋转到正对密封圈最长长度一侧。
[0008] 所述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与离合泵的缸体的中部之间连接的卡簧,卡簧穿过离合泵的缸体两侧的缸体卡簧槽卡在放气阀的圆环凹槽上,放气阀的圆环凹槽内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在无外力下自由旋转的圆弧凸台。
[0009] 所述的缸体上的径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上部径向伸出的突出件,缸体上端面沿圆周设有用于与突出件配合的圆弧形的限位,将放气阀限制在180度范围内转动。
[0010] 所述的放气阀采用工程塑料PA66-GF35。
[0011] 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EPDM。
[0012] 所述的卡簧采用弹簧丝。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快插式的放气结构操作更加方便,无需借用任何工具,即可轻松完成放气操作;
性能更加可靠,避免传统螺纹结构出现因螺纹损坏或者密封面磨损产生的失效;整车布置更加灵活,只要手能够到,即可完成放气操作,无需太多空间;充分利用了塑料的可注塑性和结构的随意性,降低单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放气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放气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放气结构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放气阀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放气阀结构的侧视结构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放气阀结构的正视结构图。
[0020] 图7为本发明缸体部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为本发明缸体部分的侧视结构图。
[0022] 图9为本发明缸体部分的俯视结构图。
[0023] 图中:1.放气阀,2.缸体,3.密封圈,4.卡簧,a、排气通道,b、小孔,c、径向限位机构,d、圆环凹槽,e、缸体放气通道,f、圆弧凸起,g、突出件,h、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放气阀1和离合泵的缸体2;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密封装配的快插密封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包括用于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之间径向旋转限位的径向限位机构。放气阀1通过快插密封机构与离合泵的缸体2装配,并通过轴向限位机构和径向限位机构进行限位和固定。
[0026] 如图1、图2所示,快插密封机构包括位于放气阀1与缸体2密封配合之间的密封圈3,密封圈3呈被斜切的圆筒形,斜切的度为40度,密封圈3装在缸体2孔内的台阶上,位于密封圈3最短长度一侧的缸体2孔的台阶上设有作为缸体放气通道e的方形槽,放气阀1通过密封圈3插入缸体2孔中进行密封,密封圈3中部的放气阀1圆周一侧面上设有小孔b,小孔b与放气阀1内部的排气通道a相通。
[0027] 如图1、图2所示,当放气时,转动放气阀1,小孔b旋转到正对缸体2的缸体放气通道e一侧;当密封时,转动放气阀1,小孔b旋转到正对密封圈3最长长度一侧,通过180度旋转,使得小孔b在缸体放气通道e和密封圈3最长长度一侧之间转换。
[0028] 轴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1与离合泵的缸体2的中部之间连接的卡簧4,卡簧4穿过离合泵的缸体2两侧的缸体卡簧槽卡在放气阀1的圆环凹槽上,放气阀1的圆环凹槽d内两侧各设有用于防止在无外力下自由旋转的圆弧凸台f。卡簧4两侧的中部为圆弧段,圆弧段同侧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卡簧4两侧中部的圆弧段卡在在放气阀1的圆环凹槽d上,圆弧凸台f位于圆环凹槽d未与卡簧4卡接的两侧上。
[0029] 如图4、图5、图6所示,缸体2上的径向限位机构包括放气阀1上部径向伸出的突出件g,如图7、图8、图9所示,缸体2上端面沿圆周设有一段圆弧形且用于与突出件g配合的限位块h,如图1、图2所示,限位块h阻挡住突出件g的旋转位置,将放气阀1限制在180度范围内转动。突出件g可为一个侧向为U形结构的突出杆。
[0030] 放气阀1采用工程塑料PA66-GF35。
[0031] 密封圈3采用橡胶EPDM。
[0032] 卡簧4采用弹簧钢丝,具有良好的弹性。
[0033] 进行排气操作时,不需要拆下放气阀1,只需要对放气阀1旋转180度,就可以实现开启或关闭。
[0034] 本发明快插式离合泵放气阀结构利用一个空心的放气阀,与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密封圈,通过放气阀与密封圈之间接触部位的转换,来实现放气和密封,再通过弹性卡簧来实现放气阀与离合器工作缸本体的连接。
[0035] 本发明的放气阀1由工程塑料(PA66-GF35)注塑成型,局部表面经特殊处理,达到密封级粗糙度要求;缸体2同样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密封圈3由特殊橡胶制成,主要成份为三元乙丙胶(EPDM)。
[0036]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作过程:本发明的排气操作非常方便,如图1所示,为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为开启状态。关闭状态时,放气阀小孔b被密封圈3堵住,此时缸体内的排气通道e与放气阀内排气通道a隔离,开启时,放气阀小孔b转向另一侧,绕开密封圈3,此时缸体内空气可沿缸体放气通道e到小孔b到排气通道a向外排出。缸体上的径向限位机构c限制了放气阀1只能在180度范围内转动,从而实现0度时关闭,180度时开启。在放气阀1两侧的圆环凹槽d处位置各设计有一段圆弧凸起f,可防止放气阀在无外力作用下时的自由旋转,避免在关闭状态下,因车辆震动导致放气阀1旋转而错误开启。
[0037]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