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调速千斤顶

申请号 CN03261824.7 申请日 2003-05-13 公开(公告)号 CN2632055Y 公开(公告)日 2004-08-11
申请人 范群; 发明人 范群;
摘要 多级调速千斤顶,其至少包括输入油缸、输出油缸和串接于输入油缸与输出油缸之间的液压线路,所述的输出油缸包括设有至少一环形空间的油缸本体和设有至少一与环形空间对应的管状周壁的 活塞 ,该活塞的每一管状周壁滑动套设于油缸本体对应的环形空间内,于每一活塞的管状周壁端面和油缸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进油腔,并于该活塞最内层的管状周壁与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中央进油腔,所述的液压线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分别导通于中央进油腔和导通于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并于其中一液压支路上串接有控制该液压支路连通状态的控制 阀 。该调速千斤顶以 载荷 大小为 信号 ,自动调换不同的提升速度,从而提高千斤顶的顶举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至少包括输入油缸、输出油缸和串接于输入油 缸与输出油缸之间的液压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油缸包括设有至少一 环形空间的油缸本体和设有至少一与环形空间对应的管状周壁的活塞,该活塞 的每一管状周壁滑动套设于油缸本体对应的环形空间内,于每一活塞的管状周 壁端面和油缸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进油腔,并于该活塞最内层的管状周壁与油缸 本体之间形成中央进油腔,所述的液压线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分别导通于中 央进油腔和导通于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并于其中一液压支路上串接有控制 该液压支路连通状态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 本体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空间,其活塞设有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管状周壁,该活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周壁滑动套置于对应的环形空间内 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形进油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 环形进油腔均通过相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输入油缸,并于每一液压支路上设 有开启压顺序设置的控制阀,该些控制阀以负载大小为信号控制该些液压支 路的启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 进油腔可为一个,所述的控制阀可设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连通于 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并且还有至少一输入油缸通过液压支路单向导通于 环形进油腔或中央进油腔,该液压支路上并接有连通于油箱的控制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 进油腔为一个,所述的控制阀可设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连通于环 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该两条液压支路于输入油缸的一端为公共油路,于该 油路上设有控制阀,控制该公共油路的连通状态,还有至少一与上述两条液压 支路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环形进油腔或中央进油腔,该液压支路上设有调速 油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速 油缸设有弹性复位机构,该调速油缸的输出腔通过单向阀连通于油箱,该调速 油缸可由两级油缸构成,前级油缸的活塞截面积小于后级油缸的活塞截面积, 前级活塞与后级活塞间通过活塞杆连接;或者该调速油缸可由单级油缸构成, 其活塞杆由输入腔中伸出。
7、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设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的控制阀可为 顺序阀或液控方向阀,该方向阀的液控口连通于环形进油腔或中央进油腔。
8、如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油缸的环形进油腔和中央进油腔可通过卸荷阀连通于油 箱。
9、如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油缸的环形进油腔和中央进油腔中,除最先连通工作的进 油腔外,其他进油腔均可分别连通于一吸油回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 油缸和液压线路可设置于一个组合阀体内,该所述的输出油缸套设于油箱内形 成组合套体,该组合套体与所述的组合阀体密封连接。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预定的升距提升载荷的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调速 千斤顶。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是日常生活中用较小的以预定的升距提升载荷的最常用的工 具。它的工作原理是,以较小的力迫使具有小面积截面的输入活塞运动,推动 液压油进入输出油缸中,推动具有较大截面面积的输出活塞举升负荷。根据功 能守恒原理,输入活塞的行程远大于输出活塞的行程,因此,需反复压输入 活塞才能将负载抬升一段升程。在此过程中,每次泵压输入活塞,输出活塞的 升程相同,其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因此,无论空载、轻载或是重载,都需要同 样的反复多次泵压,使输出活塞举升非常慢,既费时又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以解决上述现有千斤顶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以载荷大小为信号, 自动调换不同的提升速度,从而提高千斤顶的顶举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级调速千斤顶, 其至少包括输入油缸、输出油缸和串接于输入油缸与输出油缸之间的液压线 路,所述的输出油缸包括设有至少一环形空间的油缸本体和设有至少一与环形 空间对应的管状周壁的活塞,该活塞的每一管状周壁滑动套设于油缸本体对应 的环形空间内,于每一活塞的管状周壁端面和油缸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进油腔, 并于该活塞最内层的管状周壁与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中央进油腔,所述的液压线 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分别导通于中央进油腔和导通于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 路,并于其中一液压支路上串接有控制该液压支路连通状态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缸本体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空间,其 活塞设有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周壁,该活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 周壁滑动套置于对应的环形空间内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形进油腔。
进一步,于上述的每一环形进油腔均通过相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输入油 缸,并于每一液压支路上设有开启压力顺序设置的控制阀,该些控制阀以负载 大小为信号控制该些液压支路的启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环形进油腔可为一个,所述的控制阀可设于连通 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连通于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并且还有至少一 输入油缸通过液压支路单向导通于环形进油腔或中央进油腔,该液压支路上并 接有连通于油箱的控制阀。
作为一种可选择方式,所述的环形进油腔可为一个,所述的控制阀可设于 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连通于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该两条液压 支路于输入油缸的一端为公共油路,于该油路上设有控制阀,控制该公共油路 的连通状态,还有至少一与上述两条液压支路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环形进油 腔或中央进油腔,该液压支路上设有调速油缸。
所述的调速油缸设有弹性复位机构,该调速油缸的输出腔通过单向阀连通 于油箱,该调速油缸可由两级油缸构成,前级油缸的活塞截面积小于后级油缸 的活塞截面积,前级活塞与后级活塞间通过活塞杆连接;或者该调速油缸可由 单级油缸构成,其活塞杆由输入腔中伸出。
所述的设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或环形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的控 制阀可为顺序阀或液控方向阀,该方向阀的液控口连通于环形进油腔或中央进 油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出油缸的环形进油腔和中央进油腔可通过卸荷阀连通 于油箱。所述的输出油缸的环形进油腔和中央进油腔中,除最先连通工作的进 油腔外,其他进油腔均可分别连通于一吸油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输入油缸和液压线路可设置于一个组合阀体内,该所述的输 出油缸套设于油箱内形成组合套体,该组合套体与所述的组合阀体密封连接。
下面采用输出油缸具有一个环形进油腔,控制阀设置在连通于中央进油 腔,并且还有一个输出油缸通过液压支路单向连通于环形进油腔,并于该液压 支路上并联有连通于邮箱的控制阀的调速模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调速工作原 理。
当液压千斤顶空载时,压下输入油缸的活塞,两个输入油缸分别通过各自 的液压支路将液压油泵送给环形进油腔,推动输出活塞管状周壁的环形端面, 向前移动,此时输出油缸的活塞杆以第一种速度V1顶举重物,并且同时中央 进油腔通过吸油回路吸油。由于在此过程中,有两个输入油缸提供的液压油推 动输出油缸较小截面积的环形端面移动,因此,该第一种速度V1的速度最快。
当液压千斤顶负载逐渐增大,输出油缸的压力逐渐升高时,输入油缸泵送 的液压油压力升高,足以开启与液压支路并联的控制阀,该输入油缸的液压油 通过该控制阀回到油箱,此时输出油缸的活塞杆以速度V2顶举重物,顶举负 载。同时中央进油腔通过吸油回路吸满液压油。由于此次只有一个输入油缸供 给环形进油腔液压油,因此,此次顶举速度V2<V1,但此时顶举负载的能力增 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随着液压千斤顶顶举的负载进一步增加,输出油缸的压力也在进一步增 大,千斤顶的工作进入高载荷范围。高载荷情况下,输入油缸输出的液压油压 力大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的液压支路上的控制阀设定压力,此时控制阀被打 开,输入油缸中的部分液压油通过控制阀阀进入输出油缸的中央进油腔,输出 油缸的活塞杆以速度V3运动,顶举负载。由于输入油缸泵送的液压油同时推 动输出活塞中央的截面积和周围的环形截面积,输出油缸的推力面增加,该顶 举速度V3<V2。但根据功能守恒原理,在同样的压力作用下,此时举升负载的 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整个举升重物的过程中,各种顶举速度的变换是随着负 载的变化自动调节的,并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提升 重物的效率,其操作又简单快捷,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调速千斤顶还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进油 腔,每一环形进油腔均通过相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输入油缸,并于每一液压支 路上设有开启压力顺序设置的控制阀,该些控制阀以负载大小为信号控制该些液 压支路的启闭。每一增加一个环形进油腔,将至少增加一种速度级,使该千斤顶 在工作工程中可进行多级调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环形进油腔没有增加的情况 下,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油缸,每增加一个输入油缸,也将增加一种速级, 使该千斤顶在工作工程中可进行多级调速。在设计时,可根据举升负载的大小设 计有多种规格,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取不同规格的千斤顶,举升较小负载时, 选取速度级相对较少的千斤顶,举升较大负载时,选取速度级相对较多的千斤顶。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每一个速级工作时,其负载能力都不相同,因此实际上,每个 速度级在工作时,都相当于一台具有相应负载能力的普通千斤顶在工作。其多级 并联后的工作效果,相当于,在举升重物时,随着负载的增加,更换多个不同规 格的普通千斤顶,在不同负载段内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在不改变千斤顶的 基本结构前提下,将多台不同规格的普通千斤顶的功能综合在一台千斤顶中来实 现,并通过负载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使举升重物的操作简单方便,举升重物的 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液压线路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种液压线路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液压线路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另一种液压线路图;
图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液压线路图;
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液压线路图;
图7  本实用新型组合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a  图7的A-A剖视图;
图7b  图7的B-B剖视图;
图7c  图7的C-C剖视图;
图7d  图7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调速千斤顶,其至少包括输入油缸 1、输出油缸2和串接于输入油缸1与输出油缸2之间的液压线路,所述的输 出油缸2包括设有至少一环形空间的油缸本体21和设有至少一与环形空间对 应的管状周壁的活塞22,该活塞22的每一管状周壁滑动套设于油缸本体21对 应的环形空间内,于每一活塞22的管状周壁端面和油缸本体21之间形成环形 进油腔23,并于该活塞22最内层的管状周壁与油缸本体21之间形成中央进油 腔24,所述的液压线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的分别导通于中央进油腔24和导通 于环形进油腔2 3的液压支路31、32,并于其中一液压支路上串接有控制该液 压支路连通状态的控制阀4。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控制阀根据负载大小为信 号,调节每一液压支路的连通状态和输出油缸2的液压油的实际推力面的变化, 即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调速千斤顶,自动调换不同的顶举速度,从而提高 千斤顶的顶举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出油缸1的环形进油腔23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或 两个以上,每一环形进油腔23均通过相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输入油缸1,并 于每一液压支路上设有开启压力顺序设置的控制阀,该些控制阀以负载大小为 信号控制该些液压支路的启闭。每一增加一个环形进油腔23,将至少增加一种 速度级,使该千斤顶在工作工程中可进行多级调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环形 进油腔23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油缸1,每增加一个 输入油缸1,也将增加一种速级,使该千斤顶在工作工程中可进行多级调速。 在设计时,可根据举升负载的大小设计有多种规格,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取 不同规格的千斤顶,举升较小负载时,选取速度级相对较少的千斤顶,举升较 大负载时,选取速度级相对较多的千斤顶。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每一个速级工作 时,其负载能力都不相同,因此实际上,每个速度级在工作时,都相当于一台 具有相应负载能力的普通千斤顶在工作。其多级并联后的工作效果,相当于, 在举升重物时,随着负载的增加,更换多个不同规格的普通千斤顶,在不同负 载段内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在不改变千斤顶的基本结构前提下,将多台 不同规格的普通千斤顶的功能综合在一台千斤顶中来实现,并通过负载的变化 自动进行调节,使举升重物的操作简单方便,举升重物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 的提高,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进油腔23可为一个,所述的控 制阀4可设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1上,负载压力为信号控制该 液压之路31的连通状态。当空载或轻载时,控制阀4关闭,压下输入油缸1 的活塞杆11,该输入油缸1的输出腔12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支路32被泵送到 环形进油腔23内,以输出油缸2的活塞22的环形端面为推力面,以速度V1 推动输出活塞移动。由于此次液压油推动输出油缸2的活塞22推力面较小, 因此,该速度V1较大,活塞22较快的运动,以提高顶举效率。当负载增大时, 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增大,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打开液压之路31上的 控制阀4,被泵送到中央进油腔24,此时输出油缸2的活塞22同时以中间面 积和环形端面的面积作为推力面,被液压油推动,活塞以速度V2顶举重物。 由于此时的推力面为整个输出活塞22的面积,大于环形端面的面积,因此该 速度V2<V1,根据功能守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力增加, 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并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中央进油腔24可连通于一吸油回路36,该吸油回路36 包括连通于油箱5的单向阀361,在控制阀4关闭时,仅液压支路32工作推动 活塞22移动时,中央进油腔24内的体积逐渐增大,该吸油回路36也同时工 作,油箱中的液压油5通过单向阀361进入中央进油腔24,将其充满,以便在 控制阀4开启时,液压油能够快速作用于活塞22的中央面上,提高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选择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阀4可设于 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2上,以负载压力为信号控制该液压之路32 的连通状态。当空载或轻载时,控制阀4关闭,压下输入油缸1的活塞杆11, 该输入油缸1的输出腔12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支路31被泵送到中央进油腔24 内,以输出油缸2的活塞22的中央为推力面,以速度V1推动输出活塞移动。 由于此次液压油推动输出油缸2的活塞22推力面较小,因此,该速度V1较大, 活塞22较快的运动,以提高顶举效率。当负载增大时,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 增大,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打开液压之路32上的控制阀4,被泵送到环 形进油腔23,此时输出油缸2的活塞22同时以中间面积和环形端面的面积作 为推力面,被液压油推动,活塞以速度V2顶举重物。由于此时的推力面为整 个输出活塞22的面积,大于活塞22中央的面积,因此该速度V2<V1,并且根 据功能守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 的负载,并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同样,在该例子中,也可进一步,于环形进油 腔23连通吸油回路37,同样可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阀4可如图1所示为顺序阀,也可如图2所示, 为液控方向阀,该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41连通于输入油缸1的输出腔12,该 液控方向阀在常态下为关闭状态,当负载增大液压油的压力升高时,该液控方 向阀换位到打开状态,从而打开该液控方向阀所在的液压支路,达到调速的目 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油缸2的环形进油腔23和中央进油 腔24可通过卸荷阀6连通于油箱5。当该千斤顶工作完成后,打开该卸荷阀5 卸荷,输出油缸的活塞22回到原位。并且于常规千斤顶一样,本实用新型的 多级调速千斤顶于输入油缸1的输出腔12也并接有用于过载保护安全回路, 通过安全阀7连通于油箱5,当过载时安全阀7打开输入油缸1内的液压油通 过安全阀7回到油箱。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出油缸2的环形进油腔23为一个, 所述的控制阀4设置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1上,并且还有至少 一输入油缸1′通过液压支路33单向导通于环形进油腔23,该液压支路33上 并接有连通于油箱5的控制阀42。该输入油缸1′可为一个,也可为一个以上, 每增加一个输入油缸1′就相应的增加一种速级。下面以只有一个输出油缸1′ 为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调速原理。
当液压千斤顶空载时,压下输入油缸1的活塞11,两个输入油缸1、1′ 分别通过各自的液压支路32、33将液压油泵送给环形进油腔23,推动输出活 塞22管状周壁的环形端面,向前移动,此时输出油缸2的活塞杆22以第一种 速度V1顶举重物,并且同时中央进油腔24通过吸油回路36吸油。由于在此 过程中,有两个输入油缸1、1′提供的液压油推动输出油缸2较小截面积的环 形端面移动,因此,该第一种速度V1的速度最快。
当液压千斤顶负载逐渐增大,输出油缸2的压力逐渐升高时,输入油缸1、 1′泵送的液压油压力升高,足以开启与液压支路33并联的控制阀42,该输入 油缸1′的液压油通过该控制阀42回到油箱5,此时输出油缸2的活塞杆22 以速度V2顶举重物,顶举负载。同时中央进油腔24通过吸油回路36吸满液 压油。由于此次只有一个输入油缸1供给环形进油腔23液压油,因此,此次 顶举速度V2<V1,但此时顶举负载的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随着液压千斤顶顶举的负载进一步增加,输出油缸2的压力也在进一步增 大,千斤顶的工作进入高载荷范围。高载荷情况下,输入油缸1输出的液压油 压力大于连通于中央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1上的控制阀4设定压力,此时控 制阀4被打开,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通过控制阀4进入输出油缸1的中 央进油腔24,输出油缸2的活塞杆22以速度V3运动,顶举负载。由于输入油 缸1泵送的液压油同时推动输出活塞22中央的截面积和周围的环形截面积, 输出油缸2的推力面增加,该顶举速度V3<V2。但根据功能守恒原理,在同样 的压力作用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整个举升重物的过程中,各种顶举速度的变换是随着负 载的变化自动调节的,并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提升 重物的效率,其操作又简单快捷,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择例子,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 控制阀4也可设置于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3的液压支路32上,并且还有至少一 输入油缸1′通过液压支路33单向导通于中央进油腔24,该液压支路33上并 接有连通于油箱5的控制阀42。其工作工程与调速原理与如图3所示上述例子 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阀4同样可为顺序阀也可为液控方向阀,在此 不做限制。
如图7-图7d为图3所示的液压线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输入油缸1和 液压线路可设置于一个组合阀体内,该所述的输出油缸2套设于油箱5内形成 组合套体,该组合套体与所述的组合阀体密封连接构成多级调速千斤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出 油缸2的油缸本体21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空间,其活塞22设有对应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周壁,该活塞22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周壁滑动 套置于对应的环形空间内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形进油腔23。所述的每一环形 进油腔23均通过相并联的液压支路连通于输入油缸1,并于每一液压支路上设 有开启压力顺序设置的控制阀,该些控制阀以负载大小为信号控制该些液压支 路的启闭。每一增加一个环形进油腔23,将至少增加一种速度级,使该千斤顶 在工作工程中可进行多级调速。下面以两个环形进油腔23为例详细说明本实 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如图5所示,该两个环形进油腔分别为23、23′,该环形进油腔23′通过 液压支路34与输入油缸1连通,该液压支路34上设有控制阀43,该控制阀43 的开启压力大于控制阀4的开启压力。
当空载或轻载时,控制阀4、43关闭,压下输入油缸1的活塞杆11,该输 入油缸1的输出腔12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支路31被泵送到中央进油腔24内, 以输出油缸2的活塞22的中央为推力面,以速度V1推动输出活塞移动。由于 此次液压油推动输出油缸2的活塞22推力面较小,因此,该速度V1较大,活 塞22较快的运动,以提高顶举效率。
当负载增大时,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增大,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打 开液压之路32上的控制阀4,被泵送到环形进油腔23,此时输出油缸2的活塞 22同时以中间面积和环形端面的面积作为推力面,被液压油推动,活塞以速度 V2顶举重物。由于此时的推力面为活塞22中央的面积加上环形进油腔23端面 的面积,显然,大于活塞22中央的面积,因此该速度V2<V1,并且根据功能守 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当负载再次增大,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增大,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 打开液压之路34上的控制阀43,被泵送到环形进油腔23′,此时输出油缸2 的活塞22同时以中间面积和两个环形端面的面积作为推力面,被液压油推动, 活塞以速度V3顶举重物。由于此时的推力面为整个输出活塞22的面积,因此 该速度V3<V2,并且根据功能守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 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达到省力的目的。
同样为提高顶举效率,与本实施例中,最先连通工作的中央进油腔24外, 其他两个环形进油腔23、23′均连通有吸油回路36。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效果可参照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 通于中央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1和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3的液压支路32于输 入油缸1的一端为公共油路35,于该油路35上设有控制阀44,控制该公共油 路35的连通状态,还有至少一与上述两条液压支路31、32并联的液压支路37 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3或中央进油腔24,该液压支路37上设有调速油缸8。如 实施例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阀4可如图1所示设置于连通于中 央进油腔24的液压支路31上,这样,液压支路37将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3; 控制阀4也可以设置于连通于环形进油腔23的液压支路32上,相应的液压支 路37将连通于中央进油腔24,构成另外的一种可选择方案。如图6所示,下 面以前一种方案作为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原理,后一种方案的工作 过程与原理与前一种相类似,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如图6所示,当空载或轻载时,控制阀4关闭,压下输入油缸1的活塞杆 11,该输入油缸1的输出腔12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支路37推动调速油缸8的 活塞81移动,经调速油缸8调速后调速油缸8的活塞81推动液压油进入到环 形进油腔23内,以输出油缸2的活塞22的环形端面为推力面,以速度V1推 动输出活塞移动。由于此次液压油推动输出油缸2的活塞22推力面较小,并 且经过了调速油缸8的调速作用,因此,该速度V1较大,活塞22较快的运动, 以提高顶举效率。
当负载增大时,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增大,输入油缸1中的部分液压油打 开公共油路35上的控制阀44,但控制阀4仍然关闭,部分液压油通过液压支路 32被泵送到环形进油腔23,此时活塞以速度V2顶举重物。由于此时的有部分 液压油直接通过液压支路32进入环形进油腔23,而没有调速油缸8的调速作 用,因此该速度V2<V1,但根据功能守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 载的能力增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
当负载再次增大,液压油的压力也相应增大,部分液压油打开控制阀4通 过液压支路31进入中央进油腔24,输出油缸2的活塞22以整个活塞的面积作 为推力面被推动,活塞22以速度V3顶举重物。由于此时的推力面增大,因此 速度V3<V2,但根据功能守恒原理,用同样的压力下,此时举升负载的能力增 加,足以顶举此时的负载,并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速油缸8可采用现有任何一种结构。如图6所示, 所述的调速油缸8设有弹性复位机构84,该调速油缸8的输出腔83通过单向 阀连通于油箱5。所述的调速油缸8可由两级油缸构成,前级油缸的活塞截面 积小于后级油缸的活塞截面积,前级活塞与后级活塞间通过活塞杆固定连接, 这样,当液压油从较小截面积的进油腔82推动活塞81移动时,活塞81以较 大的活塞面积从输出腔泵送液压油,实现了调速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调速油 缸8也可由单级油缸构成,其活塞杆由输入腔82中伸出,这样由于在输入腔82 内的活塞推力面积为除了活塞杆的面积以外的环形面积,而输出腔83的活塞 推力面积为整个活塞的截面积,因此大于输入腔82的活塞推力面积,从而实 现了调速作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效果可参照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出油缸的所有环形进油腔23和中央进油腔24 均可通过卸荷阀连通于油箱5,以进行卸荷。所述的输出油缸2的环形进油腔 23和中央进油腔24中,除最先连通工作的进油腔外,其他进油腔均可分别连 通于一吸油回路,以提高顶举效率,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