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

申请号 CN201410509921.0 申请日 2014-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4314908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申请人 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凌; 王琰; 任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包括液压腔,在液压腔的一端设置有 活塞 系统,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单向 阀 结构;所述活塞系统包括活塞和 牵引杆 ,所述活塞位于液压腔内,所述牵引杆贯穿液压腔一端连接活塞;所述两个 单向阀 结构的进口方向相反;靠近牵引杆处设置环形轨道 框架 ,所述环形轨道框架分为外框和内架,所述内架靠近牵引杆的一面上固定设置内架 齿轮 条,在牵引杆靠近内架的一面上固定设置牵引杆齿轮条,在内架齿轮条和牵引杆齿轮条之间具有用于滚动抬起牵引杆的活动齿轮。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利用活动齿轮手工操作带动牵引杆进行运动,实现小规模、低速率的液压动 力 输出操控。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腔(1),在液压腔(1)的一端设置有活塞系统,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单向结构;所述活塞系统包括活塞(2)和牵引杆(3),所述活塞(2)位于液压腔(1)内,所述牵引杆(3)贯穿液压腔(1)一端连接活塞(2);所述两个单向阀结构的进口方向相反;靠近牵引杆(3)处设置环形轨道框架,所述环形轨道框架分为外框(41)和内架(42),所述内架(42)靠近牵引杆(3)的一面上固定设置内架齿轮条(5),在牵引杆(3)靠近内架(42)的一面上固定设置牵引杆齿轮条(6),在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之间具有用于手动驱动后滚动抬起牵引杆(3)的活动齿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系统位于液压腔(1)的上部,而两个单向阀结构位于液压腔(1)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腔(1)内的活塞(2)与液压腔(1)内端面接触处设置有弹簧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齿轮条(6)的长度是内架齿轮条(5)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42)上背离内架齿轮条(5)一侧的活动齿轮(7)滑动轨道为S型结构,该滑动轨道的最下部位置具有一个钩状迂回结构,在迂回结构内还设置有防撞保护垫(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齿轮(7)的两侧具有用于提升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活动齿轮(7)活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进回程液压系统,特别是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中,液压控制系统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各个生产车间里,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大功率的液压系统,这些液压控制系统往往是机械化运作,流线式操作,这些液压控制系统的进程和回程都达到最大位移,以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以适应一些大产量的生产,但是在一些小规模生产和一些手工操作强的生产活动中,这种大型大功率的液压控制系统就显得大材小用,而且不能满足可人工对微调的效果,对一些细节操作的控制差。
[0003] 在一些小型的工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工业产品的生产通常由机器和手工共同完成,甚至一些较为精细的工艺,手工加工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这时用到液压控制设备,就需要根据特殊生产状况和规格要求来制定,也就不能按照通常液压控制系统的固定的运作形式,而更多的需要人工操作控制液压输入和输出的液压量,以强化人为控制的主观性,脱离机械化的工艺步骤,这样的操作形式也更加省电节能,能耗损失也更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手动调节进回程速率和液压量的双向液压系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包括液压腔,在液压腔的一端设置有活塞系统,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单向结构;所述活塞系统包括活塞和牵引杆,所述活塞位于液压腔内,所述牵引杆贯穿液压腔一端连接活塞;所述两个单向阀结构的进口方向相反;靠近牵引杆处设置环形轨道框架,所述环形轨道框架分为外框和内架,所述内架靠近牵引杆的一面上固定设置内架齿轮条,在牵引杆靠近内架的一面上固定设置牵引杆齿轮条,在内架齿轮条和牵引杆齿轮条之间具有用于手动驱动后滚动抬起牵引杆的活动齿轮。
[0006]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系统位于液压腔的上部,而两个单向阀结构位于液压腔的下部。
[0007]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腔内的活塞与液压腔内端面接触处设置有弹簧装置。
[0008]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杆齿轮条的长度是内架齿轮条的两倍。
[0009]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架上背离内架齿轮条一侧的活动齿轮滑动轨道为S型结构,该滑动轨道的最下部位置具有一个钩状迂回结构,在迂回结构内还设置有防撞保护垫。
[0010]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齿轮的两侧具有用于提升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活动齿轮活动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主要利用活动齿轮在环形轨道框架内的往复驱动控制,对活塞的收压缩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有效的运用两个单向阀结构的液压进出量控制整个液压控制系统的可变操作,灵活度高,人工调节适应性强,适合手工要求高的生产作业,脱离了大功率驱动设备的电力消耗,但依然保持这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掌控活塞在液压腔内的进回程位移尺度的把握就可以大大提高对任何形式的加工的准确度,而且生产成本低廉,结构连接精巧,适合中小规模的机加工企业的使用。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液压腔;
2,活塞;
3,牵引杆;
41,外框;
42,内架;
5,内架齿轮条;
6,牵引杆齿轮条;
7,活动齿轮;
8,弹簧装置;
9,防撞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0014]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手动式进回程双向液压系统,包括液压腔1,在液压腔1的一端设置有活塞系统,另一端设置至少有两个单向阀结构,也可以多个,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制定,活塞系统和两个单向阀结构在液压腔1的两端分别设置,以保证活塞2运动时提供最大的输出液压量和两个单向阀结构同比例量的液压输送;所述活塞系统包括活塞2和牵引杆3,所述活塞2位于液压腔1内,所述牵引杆3贯穿液压腔1一端连接活塞2,牵引杆3处于液压腔1的外部,以方便外部动力设备对牵引杆3进行驱动;所述两个单向阀结构的进口方向相反;靠近牵引杆3处设置环形轨道框架,所述环形轨道框架分为外框41和内架42,外框41和内架42可以形成的环形的轨道,为活动齿轮在轨道内的进行回装运动提供方便,外框41和内架42组成的是一个供活动齿轮在其中移动的载体,这种载体也可以用通道,链传动或其他传动方式代替,所述内架42靠近牵引杆3的一面上固定设置内架齿轮条
5,在牵引杆3靠近内架42的一面上固定设置牵引杆齿轮条6,在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之间具有用于滚动抬起牵引杆3的活动齿轮7,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形成的轨道部分为活动齿轮7主要提供牵引力的一部分轨道,活动齿轮7在轨道内移动到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之间时就自然扣上了相应的齿,活动齿轮7是一种较为高效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也是一种易于把握活塞2移动的传导工具,必要情况下,可以加入一些其他施力工具。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系统位于液压腔1的上部,而两个单向阀结构位于液压腔1的下部,这是相对人性化的位置关系设计,这就保证了活塞系统中的活塞2在被活动齿轮7提升至上部后,在没有后继的提升力的情况下,根据活塞2的自身重力,可以自由往下坠落,这可以给操作人员省力,也提高了活塞2的灵活性,操作人员也可以直接将活塞2下压,加快液压出入量和出入速率,同样当两个单向阀结构和活塞系统处于其他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依然保持本发明原有的技术效果。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腔1内的活塞2与液压腔1内端面接触处设置有弹簧装置8,这种设置在活塞2与液压腔1之间的弹簧,可以在活塞2在朝向弹簧装置8方向移动后,对活塞2施加一个反作用力,有助于活塞2在液压腔内1进行往复运动,同时也给予活塞2一个初始的启动力,帮助操作人员更方便的使用活动齿轮7进行操作,弹簧装置8是一种回弹动力装置,有助于提高活塞2在液压腔1内的移动灵活性,可以由其他驱动装置代替。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齿轮条6的长度是内架齿轮条5的两倍,由于内架齿轮条5是固定在内架42上的,因此,活动齿轮7在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之间活动时,就驱动着牵引杆3活动,所以活动齿轮7的位移长度与牵引杆3的位移长度比为1:2,为了牵引杆3在活动齿轮7的控制下移动不超程,牵引杆齿轮条6的长度至少是内架齿轮条5的两倍,内架齿轮条5的长度一般控制在40cm-100cm 之间,要符合人体操作的便捷性。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内架42上背离内架齿轮条5一侧的活动齿轮7滑动轨道为S型结构,S型结构的轨道只是利用物理方法减缓活动齿轮7下降速度,在S型的轨道内滑落,可以大大减缓下降带来的冲击力,防止活动齿轮7在落到最低处时的损坏,从而达到减小撞击力的效果,也可以在滑动轨道内添加摩擦表面,设置回弹装置,同样具有减小撞击力的效果,该滑动轨道的最下部位置具有一个钩状迂回结构,在迂回结构内还设置有防撞保护垫9,防撞保护垫9也起到了减缓冲击力的作用,便于活动齿轮7在完全落下后继续提入内架齿轮条5和牵引杆齿轮条6形成的轨道内进行下一轮的回转。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齿轮7的两侧具有用于提升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活动齿轮7活动连接,把手与活动齿轮7活动连接可以使操作人员直接提升活动齿轮7就可以实现活动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牵引杆3移动,把手可以有助于人工控制活动齿轮7进行往复运动,也方便双侧的共同施力,主要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有效而省力的操作环境,同时也不失去对活塞2的控制效果。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