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申请号 CN200910171818.9 申请日 2009-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1666314A 公开(公告)日 2010-03-10
申请人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上田健史; 两角尚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 压缩机 ,其能够降低连接高压侧压缩部件和中间吸入管的中间联络管内的压 力 损耗,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其包括:压缩机壳体;低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高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低压侧压缩部件的附近; 电动机 ,其驱动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压缩部件;蓄压器,其保持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部;低压联络管,其连接蓄压器和低压侧压缩部件;中间联络管,其在压缩机壳体的外侧连接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压缩部件;中间吸入管,其将中间压力喷射冷媒导入到中间联络管中;其特征在于:中间吸入管的出气口朝向中间联络管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的流动方向,并且中间吸入管与中间联络管相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其用于采用了喷射 制冷循环的系统中,其包括:
密闭的圆筒形压缩机壳体,其在外周壁的轴方向上相互隔开地 依次设置着第1、第2、第3连通孔;
低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并且低压侧吸 入孔通过所述第2连通孔连接着低压侧吸入管的其中一端,低压侧消 音器喷出孔通过所述第1连通孔连接着低压侧喷出管的其中一端;
高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的所述低压侧压 缩部件的附近,并且高压侧吸入孔通过所述第3连通孔连接着高压侧 吸入管的其中一端,高压侧消音器喷出孔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相连 通;
电动机,其驱动所述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压缩部件;
蓄压器,其为密闭的圆筒形,保持在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外侧部;
低压联络管,其连接所述蓄压器的底部连通孔和所述低压侧吸 入管的另一端;
中间联络管,其连接所述低压侧喷出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高压侧 吸入管的另一端;
中间吸入管,其将所述喷射制冷循环侧的湿冷媒即中间压喷 射冷媒导入到所述中间联络管中;所述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 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吸入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中间联络管的中间压力气体 冷媒的流动方向,并且所述中间吸入管与所述中间联络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第3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圆筒形压缩机壳体的大致相同 的周向位置处,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在与所述第2、第3连通孔不同 的周向位置处,所述蓄压器保持在与所述第2、第3连通孔大致相同 的周向位置处,使分别弯折成2维而形成的所述低压联络管和中间联 络管互不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第3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圆筒形压缩机壳体的大致相同 的周向位置处,
所述第2连通孔设置在与所述第1、第3连通孔不同的周向位置 处,
所述蓄压器保持在与所述第2连通孔大致相同的周向位置处,
使分别二维地弯曲而形成的所述低压联络管和中间联络管互不 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 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其为转速可变的规格。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采用了喷射制冷循环的系统中的喷 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具体而言,是关于一种将制冷循环 侧的高干燥度的湿冷媒即中间压喷射冷媒导入至中间压力气体冷 媒环境中的中间联络管内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具备: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 压缩部件,其设置在密闭的圆筒形压缩机壳体内部;电动机,其驱动 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压缩部件;蓄压器,其设置在压缩机壳体的 侧面。
在压缩机壳体上在旋转轴方向上序列状地设置着第1连通孔、 第2连通孔和第3连通孔,在第2连通孔上配置着与低压侧压缩部件 的吸入侧相连接并将低压冷媒吸入的低压侧吸入管。
另外,在第1连通孔上配置着与低压侧压缩部件的喷出侧相连 接并将低压侧喷出冷媒喷出到压缩机壳体外部的低压侧喷出管,在第 3连通孔上配置着与高压侧压缩部件的吸入侧相连接并将低压侧喷 出冷媒吸入的高压侧吸入管。
低压侧吸入管和蓄压器下部由低压联络管连接,低压侧喷出管 和高压侧吸入管由中间联络管连接。由制冷循环的气液分离器所分离 的喷射冷媒通过中间吸入管注入到中间联络管中。中间吸入管的出气 口垂直朝向中间联络管内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52931号公报(第5、6页, 图6至图8)

发明内容

通常,在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中间联络管中,因为来自低 压侧压缩部件的喷出冷媒变成中间压力之后,此中间压力由高压侧压 缩部件吸入,从而压力逐渐减小,并以与压缩机的转速相对应的周期 产生压力脉动
因为在低压侧压缩部件的喷出步骤结束后的阶段中,低压侧压 缩部件和中间联络管被中断,高压侧压缩部件错开180度相位,所以 此阶段属于吸入过程。在此阶段中,向中间联络管增添高压侧压缩部 件的体积为最小体积,因此在该阶段中间联络管内的压力变为最大。 如果进一步错开相位,则因为高压侧压缩部件的吸入步骤开始而体积 增加,所以随着滚子旋转运动中间联络管内的压力减小。因此,中间 联络管内的压力脉动增大。
当中间吸入管的出气口垂直地朝向中间联络管而连接时,因为 中间联络管内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流和从中间吸入管喷出的喷射冷 媒流保持直行,所以中间联络管内的压力脉动进一步增大,并且此压 力脉动传播到喷射配管内,导致喷射冷媒的压力损耗增大,其结果出 现压缩机的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连接高压侧 压缩部件和中间吸入管的中间联络管内的压力损耗,从而提高压缩机 的压缩效率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 旋转式压缩机用于采用了喷射制冷循环的热泵系统中,其具有:密闭 的圆筒形压缩机壳体,其在外周壁的轴方向上互相隔开地依次设置着 第1、第2、第3连通孔;低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 体内,并且低压侧吸入孔通过所述第2连通孔连接着低压侧吸入管的 其中一端,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通过所述第1连通孔连接着低压侧喷 出管的其中一端;高压侧压缩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的所 述低压侧压缩部件的附近,并且高压侧吸入孔通过所述第3连通孔连 接着高压侧吸入管的其中一端,高压侧消音器喷出孔与所述压缩机壳 体内相连通;电动机,其驱动所述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侧压缩部件; 蓄压器,其为密闭的圆筒形,保持在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外侧部;低压 联络管,其连接所述蓄压器的底部连通孔和所述低压侧吸入管的另一 端;中间联络管,其连接所述低压侧喷出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高压侧吸 入管的另一端;中间吸入管,其将所述喷射制冷循环侧的湿冷媒即中 间压力喷射冷媒导入到所述中间联络管中;所述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 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吸入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中间联 络管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流动方向,并且所述中间吸入管与所述中间 联络管相连接。
因为在本发明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中,中间联 络管内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流和从中间吸入管的出气口所喷出的喷 射冷媒流相平行,因此中间联络管内的压力脉动减小,高压侧压缩部 件的吸入损耗降低,从而发挥出提高压缩机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1是表示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基本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 缩机的实施例1的纵截面图。
图1-3是表示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压 侧压缩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沿图1-2的A-A线的横截面图。
图1-5是表示低压侧端板的横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沿图1-5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压缩机壳体的正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 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 变形例的纵截面图。
图1-10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 其他变形例的纵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 机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 机的实施例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对本发明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1是表示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基本结构的图,图1-2是表示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实施例1的纵 截面图,图1-3是表示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低压侧压缩部件和高 压侧压缩部件的横截面图,图1-4是表示沿图1-2的A-A线的横截面 图,图1-5是表示低压侧端板的横截面图,图1-6是表示沿图1-5的 B-B线的截面图,图1-7是表示压缩机壳体的正视图,图1-8是表示 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侧视图,图1-9是表 示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变形例的纵截面 图,图1-10是表示实施例1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的 其他变形例的纵截面图。
如图1-1所示,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热泵系统)具 备: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以下略称为“压缩机”)1; 冷凝器(散热器)4;第一膨胀机构部件7A;第二膨胀机构部件7B; 蒸发器(吸热器)9;基本循环配管2,其按照环形连接这些器械。
压缩机1是具备低压侧压缩部件12L和高压侧压缩部件12H的 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将中间吸入管108(参照图1-2) 与中间联络管23相连接,此中间吸入管108吸入压力为冷凝器压力 和蒸发器压力的中间压力的喷射冷媒,此中间联络管23联络低压侧 压缩部件12L和高压侧压缩部件12H。另外,压缩机1为根据电源 频率而电动机的转速可改变的变频压缩机。
第一膨胀机构部件7A是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设定温度而将冷 凝器(散热器)4的压力和蒸发器(吸热器)9的压力控制为最佳状 态的可调光阑结构。另外,第二膨胀机构部件7B是用于将喷射冷媒 量控制为最佳状态的可调光阑结构(动态光阑)。基本循环配管2 将所述器械依次连接,并使冷媒循环。
另外,此空调机的热泵系统具备:分支管5;喷射配管6;内部 换热器8。分支管5配置在基本循环配管2的冷凝器(散热器)4和 第一膨胀机构部件7A之间,并将冷媒分支为基本循环和喷射循环。
喷射配管6通过第二膨胀机构部件7B连接分支管5和中间吸入 管108。内部换热器8在基本循环配管与2a喷射配管6a之间进行热 交换,该基本循环配管2a位于分支管5和第一膨胀机构部件7A之 间,该喷射配管6a位于第二膨胀机构部件7B和中间吸入管108之 间。
另外,在此空调机的热泵系统中,为了与制冷和制暖相对应, 用于使基本循环的冷媒流动方向逆转的四通3与压缩机1相连接。 逆转四通阀3之后,冷凝器(散热器)4和蒸发器(吸热器)9的功 能反转。在图1-1中,在四通阀3的状态中,将四通阀3和分支管5 之间所连接的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因此如果将此配置在室内空调中则 可以进行制暖运作。
另外,在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热泵系统中,是将四通阀3和分 支管5之间所连接的换热器配置在室内空调中,是仅能实现制暖运作 时的喷射的例,如果在此结构中,对于基本循环上的第一膨胀机构部 件7A和内部换热器8以及分支管5,增加将冷凝器(散热器)4和 蒸发器(吸热器)9相反连接的切换配管,则制冷时也能实现喷射。 另外,在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热泵系统中,内部换热器8的基本循环 冷媒流和喷射冷媒流为并行流动,也可以进行配管以实现倒流。
以下,参照图1-1,对实施例1中的空调机的热泵系统的制暖运 作时的冷媒流动加以说明。从压缩机1中喷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 在冷凝器(散热器)4中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放热并液化。然后, 一部分液化后的冷媒在分支管5中进行分支后成为在喷射配管6中流 动的喷射冷媒,其他冷媒成为在基本循环配管2中流动的基本循环冷 媒。
流向喷射配管6中的喷射冷媒在第二膨胀机构部件7B中减压到 中间压力Pm为止后,达到中间温度的二相状态,并且当在内部换热 器8内的喷射配管6a中流动时,通过与在内部换热器8内的基本循 环配管2a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吸热并提高干燥度。然后,喷 射冷媒和来自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喷出气体合流之后,整体以气 化状态吸入至高压侧压缩部件12H中。
另一方面,当在基本循环配管2中流动的冷媒在内部换热器8 内的基本循环配管2a中流动时,通过与在同一内部换热器8内的喷 射配管6a中流动的中间温度的喷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放热并提高过 冷度。然后,在基本循环配管2中流动的冷媒在第一膨胀机构部件 7A中减压成为低温低压二相状态,并通过在蒸发器(吸热器)9中 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吸热达到过热状态。
并且,处于过热状态的冷媒通过四通阀3和压缩机1的低压联 络管31被吸入到低压侧压缩部件12L中。吸入到低压侧压缩部件12L 中的冷媒在低压侧压缩部件12L中被压缩,并以从低压侧压缩部件 12L喷出的状态与喷射冷媒合流并吸入到高压侧压缩部件12H中。
吸入到高压侧压缩部件12H中的冷媒在高压侧压缩部件12H中 压缩为最终喷出压力的高压,并喷出到压缩机1的压缩机壳体10内。 喷出到压缩机1的压缩机壳体10内的冷媒通过喷出管107喷出到压 缩机壳体10外。
下面,对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 机1加以说明。如图1-2所示,实施例1的压缩机1在密闭圆筒形的 压缩机壳体10的内部具备压缩部件12以及驱动压缩部件12的电动 机11。
电动机11的定子111热装固定在压缩机壳体10的内周面上。 电动机11的转子112配置在定子111的中央部,并热装固定在旋转 轴15上,此旋转轴15将电动机11和压缩部件12机械连接。
压缩部件12具备:低压侧压缩部件12L;高压侧压缩部件12H, 其与低压侧压缩部件12L串联,并设置在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上 侧。如图1-2和图1-3所示,低压侧压缩部件12L具备低压侧汽缸 121L,高压侧压缩部件12H具备高压侧汽缸121H。
在低压侧汽缸121L和高压侧汽缸121H中,分别形成与电动机 11同心的低压侧、高压侧汽缸膛123L、123H。在分别形成的汽缸膛 123L、123H内,分别配置外径小于膛径的圆筒形的低压侧、高压侧 活塞125L、125H,在分别形成的汽缸膛123L、123H和低压侧、高 压侧活塞125L、125H之间,形成对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空间。
在汽缸121L、121H内,形成从汽缸膛123L、123H向着径向且 跨度为整个汽缸高度的槽,在此槽内嵌合着板状的低压侧、高压侧叶 片127L、127H。在叶片127L、127H的压缩机壳体10的侧面,安装 着低压侧、高压侧弹簧129L、129H。
通过此弹簧129L、129H的斥力,叶片127L、127H的前端抵接 活塞125L、125H的外周面,通过叶片127L、127H,压缩空间被划 分为低压侧、高压侧吸入室131L、131H和低压侧、高压侧压缩室 133L、133H。
在汽缸121L、汽缸121H中设置着将冷媒吸入到吸入室131L、 131H中的低压侧、高压侧吸入孔135L、135H,此低压侧、高压侧吸 入孔135L、135H与吸入室131L、131H相连通。
另外,在低压侧汽缸121L和高压侧汽缸121H之间,设置着中 间隔板140,其划分出低压侧汽缸121L的压缩空间和高压侧汽缸 121H的压缩空间。在低压侧汽缸121L的下侧设置着低压侧端板 160L,其封闭住低压侧汽缸121L的压缩空间的下方。另外,在高压 侧汽缸121H的上侧设置着高压侧端板160H,其封闭住高压侧汽缸 121H的压缩空间的上部。
在低压侧端板160L上,形成有下轴承部件161L,并且下轴承 部件161L旋转自如地支持着旋转轴15的下部151。另外,在高压侧 端板160H上,形成有上轴承部件161H,并在上轴承部件161H上嵌 合着旋转轴15的中间部153。
旋转轴15具备彼此错开180°相位偏心的低压侧曲轴部件152L 和高压侧曲轴部件152H,低压侧曲轴部件152L旋转自如地保持着 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低压侧活塞125L,高压侧曲轴部件152H旋 转自如地保持着高压侧压缩部件12H的高压侧活塞125H。
旋转轴15旋转时,低压侧、高压侧活塞125L、125H一边在低 压侧、高压侧汽缸膛123L、123H的内周壁滚动一边进行回旋运动, 低压侧、高压侧叶片127L、127H随着高压侧活塞125L、125H的运 动进行往复运动。通过此低压侧、高压侧活塞125L、125H和低压侧、 高压侧叶片127L、127H的运动,低压侧、高压侧吸入室131L、131H 和低压侧、高压侧压缩室133L、133H的容积连续变化,压缩部件 12连续将冷媒吸入、压缩然后喷出。
在低压侧端板160L的下侧,设置着低压侧消音罩170L,在低 压侧消音罩170L和低压侧端板160L之间形成低压侧消音室180L。 而且,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喷出部件向低压侧消音室180L开口。 也就是说,在低压侧端板160L上设置着将低压侧汽缸121L的压缩 空间和低压侧消音室180L连通的低压侧喷出孔190L,在低压侧喷出 孔190L上设置着防止压缩后的冷媒倒流的低压侧喷出阀200L。
如图1-4和图1-5所示,低压侧消音室180L是一个连通成环形 的腔室,是将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喷出侧和高压侧压缩部件12H 的吸入侧连通的中间连通通路的一部分。
另外,如图1-5和图1-6所示,将用于限制低压侧喷出阀200L 的开阀量的低压侧喷出阀压紧器201L和低压侧喷出阀200L一起用 铆钉203固定在低压侧喷出阀200L上。而且,在低压侧端板160L 的外周壁部,设有将低压侧消音室180L内的冷媒喷出的低压侧消音 器喷出孔210L。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210L和高压侧吸入孔135H是 朝向同一周向而设置。
在高压侧端板160H的上侧,设置着高压侧消音罩170H,在高 压侧消音罩170H与高压侧端板160H之间形成高压侧消音室180H。 在高压侧端板160H上,设有将高压侧汽缸121H的压缩空间和高压 侧消音室180H连通的高压侧喷出孔190H,在高压侧喷出孔190H上, 设置着防止压缩后的冷媒倒流的高压侧喷出阀200H。另外,为限制 高压侧喷出阀200H的开阀量,将高压侧喷出阀压紧器201H和高压 侧喷出阀200H一起用铆钉固定在高压侧喷出阀200H上。
低压侧汽缸121L、低压侧端板160L、低压侧消音罩170L、高 压侧汽缸121H、高压侧端板160H、高压侧消音罩170H以及中间隔 板140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紧固为一体。通过螺栓紧固为一体的压缩部 件12中,高压侧端板160H的外周部通过点焊固着在压缩机壳体10 上,从而将压缩部件12固定在压缩机壳体10上。
如图1-7所示,在圆筒形的压缩机壳体10的外周壁上,在轴方 向上相互隔开地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着第1连通孔101、第2连通孔 102、第3连通孔103。第1连通孔101、第2连通孔102、第3连通 孔103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0的同一周向位置处。
如图1-2和图1-8所示,为了避免后述配管之间的干扰,从压缩 机壳体10的外侧部的正面(设置着第1连通孔101、第2连通孔102 和第3连通孔103的周向位置)向右侧错开相位的周向位置处,通过 蓄压器支架251和蓄压器套环253保持着由独立的圆筒形密闭容器所 构成的蓄压器25。
在蓄压器25的顶部中心连接着与制冷循环侧相连接的系统连接 管255,设置在蓄压器25的底部中心的底部连通孔257连接着低压 联络管31,此低压联络管31的其中一端一直延伸到蓄压器25的内 部上方为止,另一端与低压侧吸入管104的另一端相连接。
低压侧消音室180L的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210L通过第1连通 孔101连接着低压侧喷出管105的其中一端,高压侧汽缸121H的高 压侧吸入孔135H通过第3连通孔103连接着高压侧吸入管106的其 中一端,以U形弯折成2维而形成的中间联络管23连接着低压侧喷 出管105的另一端和高压侧吸入管106的另一端。为了避免低压联络 管31和U形的中间连接管23互相干扰,低压联络管31在2处形成 直三维地弯折而形成。
联络低压侧压缩部件12L的喷出侧和高压侧压缩部件12H的吸 入侧的中间联络通路由低压侧消音室180L、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 210L、中间联络管23、高压侧压缩部件12H的吸入孔135H构成。 另外,在中间联络管23的U形的上部(下游侧)连接着后述中间吸 入管108。
另外,在比中间联络管23与中间吸入管108相连接的部分更上 游的位置,也就是靠近低压侧压缩部件12L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用 于测定从低压侧消音室180L中喷出的冷媒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0。
高压侧压缩部件12H的喷出部件通过高压侧消音室180H与压 缩机壳体10内相连通。也就是说,在高压侧端板160H上设置着将 高压侧汽缸121H的压缩空间和高压侧消音室180H连通的高压侧喷 出孔190H,在高压侧喷出孔190H上设置着防止压缩后的冷媒倒流 的高压侧喷出阀200H。高压侧消音室180H的喷出部件与压缩机壳 体10内相连通。在压缩机壳体10的顶部连接着将高压冷媒喷出到制 冷循环侧的喷出管107。
向压缩机壳体10内封入润滑油到大约高压侧汽缸121H的高度 为止,润滑油通过插入到旋转轴15下部的未图示的叶轮泵在压缩部 件12内循环,并将由于滑动零件的润滑以及微小间隙而划分出的压 缩冷媒的压缩空间密封起来。
如图1-2和图1-8所示,作为实施例1的压缩机1的特征性结构, 将形成为L形的中间吸入管108的前端部插入直径大于中间吸入管 108的中间联络管23的上部并与此中间联络管23的上部相连接(溶 接)。中间吸入管108的前端部的出气口朝向与中间联络管23内的 中间压力气体冷媒流大致相同的方向。因此,虽然要视条件而定,但 是能够喷出流速快于中间压力气体冷媒的喷射冷媒,从而能够发挥出 喷射效果。
也就是说,从中间吸入管108吐出的喷射冷媒吸引来自低压侧 压缩部件12L的中间压力气体冷媒,从而易于被高压侧压缩部件12H 吸入。其结果能降低中间压力气体冷媒的压力损耗,提高高压侧压缩 部件12H的吸入压力,从而提高压缩机1的效率。
图1-9表示实施例1的压缩机1的变形例。在此变形例中,将 插入到中间联络管23上部的中间吸入管108前端部的出气口与中间 联络管23的内壁保持平行地倾斜着切除。由于将插入到中间联络管 23的中间吸入管108的前端部切除,因此能够将中间压力气体冷媒 的流道阻力减小,并进一步降低压力损耗,从而能够将压缩机1的效 率进一步提高。
图1-10表示实施例1的压缩机1的其他变形例。在此变形例中, 将形成L形的中间吸入管108前端部的出气口向上插入中间联络管 23的下部,并将中间吸入管108和中间联络管23连接(溶接)。中 间吸入管108前端部的出气口朝向与中间联络管23内的中间压力气 体冷媒流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从而发挥出喷射效果。这样也能达到与 所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 机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作为实施例2的压缩机1B的特征性结构, 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210L(参照图1-5)设置在压缩部件12的低压 侧吸入孔135L(参照图1-3)和高压侧吸入孔135H在压缩机壳体10 的周向上的相位向左侧错开的位置处,且设置在径向上。
如图2所示,在圆筒形的压缩机壳体10的外周壁上,在轴方向 上相互隔开地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着第1连通孔101、第2连通孔102、 第3连通孔103。第2连通孔102和第3连通孔103设置在压缩机壳 体10的同一周向位置(正面)上,第1连通孔101设置在与第2连 通孔102和第3连通孔103不同周向位置(向左侧错开的位置)上。
通过蓄压器25将制冷循环的低压冷媒导入到低压侧压缩部件 12L中的低压联络管31通过第2连通孔102和低压侧吸入管104与 低压侧汽缸121L的低压侧吸入孔135L相连接。低压联络管31在低 压侧吸入管104和蓄压器25的底部连通孔257之间的部分呈1/4圆 弧状二维地弯折而形成。
低压侧消音室180L的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210L通过第1连通 孔101连接着低压侧喷出管105的其中一端,高压侧汽缸121H的高 压侧吸入孔135H通过第3连通孔103连接着高压侧吸入管106的其 中一端,呈U形二维地弯折而形成的中间联络管23连接着低压侧喷 出管105的另一端和高压侧吸入管106的另一端。
为使低压联络管31和中间联络管23互不干扰,将第1连通孔 101设置在与第2、第3连通孔102、103不同的周向位置(向左侧错 开的位置)上。中间吸入管108和中间联络管23的连接方法与实施 例1(包括变形例、其他变形例)相同。
实施例2的压缩机1B能够使低压联络管31仅在一处弯曲且呈 圆弧状二维地弯折而形成,从而能够使低压联络管31易于加工且成 本降低。而且,能使低压联络管31的管道阻力减小,吸入压力损耗 降低,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B的压缩效率。
(实施例3)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 机的实施例3的侧视图。作为实施例3的压缩机1C的特征性结构, 压缩部件12的低压侧吸入孔135L(参照图1-3)设置在低压侧消音 器喷出孔210L(参照图1-5)和高压侧吸入孔135H在压缩机壳体10 的周向上的相位向右侧错开的位置处,且设置在径向上。
如图3所示,在圆筒形的压缩机壳体10的外周壁,在轴方向上 相互隔开地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着第1连通孔101、第2连通孔102、 第3连通孔103。第1连通孔101和第3连通孔103设置在压缩机壳 体10的大致同一周向位置(正面)上,为使后述低压联络管31和中 间联络管23互不干扰,第2连通孔102设置在与第1连通孔101和 第3连通孔103不同的周向位置(向右侧错开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在从压缩机壳体10的外侧部的正面向右侧错离的 位置(与第2连通孔102大致同一周向位置)处,通过蓄压器支架 251和蓄压器套环253保持着由独立的圆筒形密闭容器构成的蓄压器 25。在蓄压器25的顶部中心连接着与制冷循环侧相连接的系统连接 管255,设置在蓄压器25的底部中心的底部连通孔257与低压联络 管31相连接,此低压联络管31的其中一端一直延伸到蓄压器25的 内部上方为止,另一端与低压侧吸入管104的另一端相连接。
通过蓄压器25将制冷循环的低压冷媒导入到低压侧压缩部件 12L中的低压联络管31通过第2连通孔102和低压侧吸入管104与 低压侧汽缸121L的低压侧吸入孔135L相连接。低压联络管31在低 压侧吸入管104和蓄压器25的底部连通孔257之间的部分呈1/4圆 弧状二维地弯折而形成。
低压侧消音室180L的低压侧消音器喷出孔210L通过第1连通 孔101连接着低压侧喷出管105的其中一端,高压侧汽缸121H的 高压侧吸入孔135H通过第3连通孔103连接着高压侧吸入管106的 其中一端,呈U形二维地弯折形成的中间联络管23连接着低压侧喷 出管105的另一端和高压侧吸入管106的另一端。为使低压联络管 31和中间联络管23互不干扰,将第2连通孔102设置在与第1、第 3连通孔101、103不同周向位置(向右侧错开的位置)上。
如以上所说明,在实施例3的旋转式压缩机1C中,压缩机壳体 10的第1连通孔101和第3连通孔103配置在压缩机壳体10的大致 同一周向位置(正面)上,为使低压联络管31和中间联络管23互不 干扰,将第2连通孔102配置在与第1、第3连通孔101、103不同 周向位置(向右侧错开的位置)上。
因此,与实施例2相同,能够使低压联络管31仅在一处弯曲并 且呈U形二维地弯折而形成,从而使低压联络管31易于加工并且成 本降低。而且,能够使低压联络管31的管道阻力减小,吸入压力损 耗降低,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C的压缩效率。
因为通过转速可变型的电动机11进行高速旋转运作时,也就是 说,当循环冷媒流量较大时,低压联络管31的压力损耗变大,如果 像实施例2、3一样使低压联络管31的弯曲处变为1处从而降低压力 损耗,则能够提高压缩机1B、1C的效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喷射对应型2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适用于 空调机的制冷循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