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节油器 |
|||||||
申请号 | CN201610883810.5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申请人 | 南京超旭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东; 孙俊杰;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车载节油器,包括筒体,筒体一端为开口端,与开口端相对的为封闭端,开口端安装有 管接头 ,管接头上装有节油芯体,节油芯体在筒体内朝封闭端延伸,通过管接头进入的油与节油芯体 接触 后排出;节油芯体的材质为节油 合金 ,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45%-65%、Ni:6%-18%、Zn:11%-33%、Sn:1%-15%、Pb:1%-30%、Fe:0.01%-5%、Sb:0.1%-8%、Ag:1%-30%、Mn:0.1%-5%,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本发明在不改变溶液组成成分和 发动机 的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燃油与合金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燃油系统的分子大小, 净化 其中的杂质的方式,达到自然减少发动机积 碳 形成保护发动机、减少发动机维修 频率 的目的。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载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一端为开口端,与开口端相对的为封闭端,开口端安装有管接头,管接头上装有节油芯体,节油芯体在筒体内朝封闭端延伸,通过管接头进入的油与节油芯体接触后排出;节油芯体的材质为节油合金,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45%-65%、Ni:6%-18%、Zn:11%-33%、Sn:1%-15%、Pb:1%- |
||||||
说明书全文 | 车载节油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节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节油器。 背景技术[0002] 油耗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输油管路系统中的流体均为混合溶液状态,其中溶液分子大小状态又与溶液组成成分、聚合物浓度、温度、气体分压等众多因素相关。一旦溶液系统中的条件发生变化,溶质分子大小也会随之改变。当溶液的活性增加,会使得溶液中的分子结构细小化,溶液分子就参与充分燃烧,达到节油和提升动力的目的。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汽车的重量、车身的风阻系数、发动机技术、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其中汽车的重量和车身的风阻系数改变会导致汽车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只能改变发动机技术和驾驶者的习惯了。而发动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一个器件不能随意更改,但可以提高其效率。当燃油分子发生变化时,一方面,燃油分子结构细小从而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另一方面,燃油烯烃的含量过高,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胶状物质,聚积在进气歧管及气门导管部位。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时,无异常现象;而当发动机熄火冷却一段时间后,这些胶质会把气门粘在气门导管内。这时起动发动机,就会发生顶气门现象。燃油分子发生变化将会避免发生顶气门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进行科研,寻找具有能够节油的新型产品。 发明内容[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载节油器,包括筒体,筒体一端为开口端,与开口端相对的为封闭端,开口端安装有管接头,管接头上装有节油芯体,节油芯体在筒体内朝封闭端延伸,通过管接头进入的油与节油芯体接触后排出;节油芯体的材质为节油合金,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45%-65%、Ni:6%-18%、Zn:11%-33%、Sn:1%-15%、Pb:1%-30%、Fe:0.01%-5%、Sb:0.1%-8%、Ag:1%-30%、Mn:0.1%-5%,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05] 进一步的,所述节油芯体包括节油芯片,所述节油芯片为圆形饼状物,在节油芯片的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轴线与节油芯片的端面垂直,所有节油芯片通过中心孔等间距套装在中间管外壁上,相邻两块节油芯片之间由隔套隔开,节油芯片与筒体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包括三通接头;管接头下端与筒体旋接;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挡板,挡板下端往封闭端方向延伸一突环,所述中间管连接在突环上,突环内径与中间管外径相同,中间管通过突环连通进口。由于挡板以及突环的作用,进口进入的油不能直接通过出口排出,而是通过中间管进入筒体内,筒体内的油将节油芯片浸渍。 [0007] 优选的,所述节油芯片为6片。经反复多次试验,6片节油效果最明显且最安全。 [0008] 优选的,所述节油芯片的间距为3.0m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节油芯片在中心孔周围设有滤孔,滤孔的轴线与节油芯片的端面呈10°~90°夹角。 [0010] 优选的,所述每片节油芯片滤孔为22个,该设置在最大接触面下不影响流速。 [0011] 优选的,所述节油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52%-62%、Ni:8%-16%、Zn:12-22%、Sn:1.5%-6%、Pb:3%-10%、Fe:0.1%-2%、Sb:0.2%-2%、Ag:3%- 30%、Mn:0.2%-2%,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12] 优选的,所述节油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55.6%、Ni:13.5%、Zn:15.6%、Sn:2.7%、Pb:6.5%、Fe:0.7%、Sb:0.8%、Ag:3.8%、Mn:0.7%,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节油合金按如下步骤制成: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材3 料,原材料纯度为99.9%以上的块状物,其体积小于或等于3cm ;在感应炉坩埚内铺入2cm~3cm厚的木炭,按重量计将Cu料的一半均匀铺在木炭上,然后在Cu料上均匀铺入全部Ni块,再铺入2cm~3cm厚的木炭,加入全部Pb、Sb块体后开炉升温至1000℃-1100℃,待全部金属熔化后,加入全部Fe块体,搅拌至金属全部溶化后再加入全部Mn块体,保温3分钟~5分钟,使熔体金属脱气;然后按照Zn、Sn、Ag和剩余的Cu顺序加入,慢速搅拌,待金属全部熔化后,去浮渣,使熔体温度降低至1100℃~1200℃,将熔体金属注入浇筑型模具中,冷却10分钟~15分钟至金属表面结壳形成金属锭,然后油冷至室温,取出金属锭。 [0014] 工作原理:使用时,油从管接头进口进来,流经和浸渍筒体内节油芯体,通过油与节油芯体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燃油系统的分子大小,净化其中的杂质,经节油芯体处理后的油受压向上运动,直到达到节油芯体上端,经由出口形成的出油通道排出。节油芯体采用的合金,其中Cu-Ni二元合金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各种环境中耐腐蚀性能非常出色,冷热加工性能优异,成本适中。Cu-Ni合金系虽然电负性小于溶液,但由于化学稳定性很好,又在Cu-Ni二元合金基础上,选择Zn作为合金元素进行添加,其中,Zn是电负性最小的金属元素之一,能够与Cu-Ni合金形成稳定的Cu-Ni-Zn三元合金。加入的金属Pb、Sb,使得合金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好,易于浇铸成型,能减少自放电和提高耐腐蚀性,减少副产物氢气的生成,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爆缸几率。考虑到燃油中含有一定的硫元素,还加入金属Ag,Ag是除了稀土和放射性元素以外电负性最大的合金元素之一,Ag在Cu-Ni-Zn合金中几乎不溶,主要以游离态出现,通过合理的成分控制和热加工工艺能够获得理想的分布状态。随着Ag含量的增加,活化性逐渐增大,能够增强抗硫化性能,减少尾气的硫含量,同时还能强化、耐磨以及改善合金硬度的性能。因此,本发明既能优化尾气排放,还能优化气缸爆缸几率,同时由于合金的硬度得到提高,改善了合金耐磨性能、导热性能。单位流量的合金用量越少,整体成本更具优势。当燃油流经该合金时,经过高温加热,体积膨胀,并且受到合金的催化作用,使得燃油分子结构变成结构相对小的燃油单分子,使得燃烧更加的充分;合金芯片也具有净化燃油的功能,使得发动机内部积碳减少,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0015]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不改变溶液组成成分和发动机的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燃油与合金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燃油系统的分子大小,净化其中的杂质的方式,达到自然减少发动机积碳形成保护发动机、减少发动机维修频率的目的。运行过程不需要额外维护,无磁无电,不需要外加电源添加药剂,安全环保,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中管接头、筒体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节油芯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9]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车载节油器,包括筒体1、管接头2、节油芯体,筒体1一端为开口端,与开口端相对的为封闭端,管接头2安装在开口端,管接头2上装有节油芯体,节油芯体在筒体1内朝封闭端延伸,通过管接头2进入的油与节油芯体接触后排出;节油芯体的材质为节油合金。 [0021] 管接头2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下端接头与筒体1旋接;三通接头左右接头分别为出口21和进口22,进口22与出口21之间设有挡板,挡板下端往筒体1封闭端方向延伸一突环23,突环23内径与中间管4外径相同,且突环23与出口21相连通。安装后,中间管4上端套置在突环23内,中间管4通过突环23连通进口22。由于挡板以及突环23的作用,进口22进入的油不能直接通过出口21排出,而是通过中间管4进入筒体1内。 [0022] 节油芯体包括节油芯片3,所述节油芯片3为圆形饼状物,在节油芯片3的中心设有中心孔311,在中心孔311周围设有22个滤孔312,相邻滤孔312间距为1.5mm;中心孔311的轴线与节油芯片3的端面垂直,滤孔312的轴线与节油芯片3的端面呈90°夹角,所有节油芯片3通过中心孔311等间距3.0mm套装在中间管4外壁上,相邻两块节油芯片3之间由隔套5隔开,节油芯片3与筒体1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节油芯片3厚度为2.0mm, [0023] 节油芯体的材质为节油合金。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Cu:45%-65%、Ni:6%-18%、Zn:11%-33%、Sn:1%-15%、Pb:1%-30%、Fe:0.01%-5%、Sb:0.1%-8%、Ag: 1%-30%、Mn:0.1%-5%,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它在不改变溶液组成成分和发动机的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燃油与合金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燃油系统的分子大小,净化其中的杂质的方式,达到自然减少发动机积碳形成保护发动机、减少发动机维修频率的目的。单位流量的合金用量越少,整体成本更具优势。 当燃油流经该合金时,经过高温加热,体积膨胀,并且受到合金的催化作用,使得燃油分子结构变成结构相对小的燃油单分子,使得燃烧更加的充分;合金芯片也具有净化燃油的功能,使得发动机内部积碳减少,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0024] 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u:45%、Ni:6%、Zn:15%、Sn:4%、Pb:10%、Fe:5%、Sb:5%、Ag:5%、Mn:5%,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25] 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u:55.6%、Ni:13.5%、Zn:15.6%、Sn:2.7%、Pb:6.5%、Fe:0.7%、Sb:0.8%、Ag:3.8%、Mn:0.7%,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26] 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u:52%、Ni:8%、Zn:22%、Sn:1.5%、Pb:6%、Fe:2%、Sb:0.2%、Ag:6.3%、Mn:2%,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27] 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u:57%、Ni:9%、Zn:14%、Sn:2%、Pb:4%、Fe:1.5%、Sb:0.5%、Ag:12%、Mn:1%,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28] 节油合金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u:55%、Ni:8.1%、Zn:14%、Sn:2%、Pb:7%、Fe:1.5%、Sb:1.2%、Ag:10%、Mn:1.2%,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 [0029] 节油合金按如下步骤制备,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材料,原材料纯度为99.9%以上的块状物,其体积小于或等于3cm3;在感应炉坩埚内铺入2cm~3cm厚的木炭,按重量计将Cu料的一半均匀铺在木炭上,然后在Cu料上均匀铺入全部Ni块,再铺入2cm~3cm厚的木炭,加入全部Pb、Sb块体后开炉升温至1000℃-1100℃,待全部金属熔化后,加入全部Fe块体,搅拌至金属全部溶化后再加入全部Mn块体,保温3分钟~5分钟,使熔体金属脱气;然后按照Zn、Sn、Ag和剩余的Cu顺序加入,慢速搅拌,待金属全部熔化后,去浮渣,使熔体温度降低至1100℃~1200℃,将熔体金属注入浇筑型模具中,冷却10分钟~15分钟至金属表面结壳形成金属锭,然后油冷至室温,取出金属锭。 [0030] 使用时,油从进口22进来,由于挡板以及突环23的作用,进口22进入的油不能直接通过出口21排出,而是经由中间管4进入筒体1内,筒体1内的油将节油芯片3浸渍,油流经节油芯片3的节油合金表面时,通过油与节油芯体1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燃油系统的分子大小,净化其中的杂质,经节油芯片3处理后的油受压向上运动,直到达到节油芯片3上端,经由出口21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