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371526.4 申请日 2017-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7269431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申请人 张家港海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德翠;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 汽油 计量回流装置,包括计量机构、回流机构;计量机构包括与油箱连通的进液口、与 发动机 连通的出液口、输液管道、设于输液管道中的流量计;发动机上设有回油口;回流机构包括第一腔体、设于第一腔体上的与回油口连通的回液口、设于第一腔体下方的与输液管道连通的通孔、设于第一腔体上方的出气口、设于第一腔体中的位于回液口下方的挡油机构、设于第一腔体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第一腔体中的 转轴 、设于转轴一端的位于第一腔体中的浮子、设于转轴另一端的位于输液管道中的塞球;挡油机构位于浮子上方。本发明装置在浮子上方设置挡油机构,对通入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汽油进行缓冲,回流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量机构、设于所述计量机构上方的回流机构;
所述计量机构包括与油箱连通的进液口、与发动机连通的出液口、设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输液管道、设于所述输液管道中的流量计;所述发动机上设有回油口;
所述回流机构包括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液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下方的与所述输液管道连通的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位于所述回液口下方的挡油机构;
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并堵塞所述进液口;
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使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并堵塞所述通孔;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浮子、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位于所述输液管道中的塞球;所述塞球,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向下运动阻隔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体低于第二设定值时向上运动阻隔在所述通孔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所述挡油机构位于所述浮子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回液口和所述挡油机构之间的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机构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壁的位于所述浮子上方的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之间设有用于让气体通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通孔之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在进入发动机的汽油中,一成左右的汽油会被烧掉,九成左右的汽油会通过发动机的回油口回流,回流的汽油为高压,其中含有空气,一般是通过设备对其进行降压排气处理后,再将剩下的汽油继续输送至发动机中。
[0004] 由于现有的回流腔体中的控制机构中含有浮子,回流的汽油使液面上升,浮子升起,使回流腔体中的汽油流出;当高压汽油通入回流腔体中时,会直接冲击在浮子上,使其无法随着液面的上升而浮起,影响回流腔体中汽油的流出。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对通入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汽油进行缓冲,防止其直接冲击浮子。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包括计量机构、设于所述计量机构上方的回流机构;
所述计量机构包括与油箱连通的进液口、与发动机连通的出液口、设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输液管道、设于所述输液管道中的流量计;所述发动机上设有回油口;
所述回流机构包括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的与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液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下方的与所述输液管道连通的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位于所述回液口下方的挡油机构;
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并堵塞所述进液口;
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使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并堵塞所述通孔;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浮子、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位于所述输液管道中的塞球;所述塞球,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向下运动阻隔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液体低于第二设定值时向上运动阻隔在所述通孔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所述挡油机构位于所述浮子上方。
[0007] 优选地,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回液口和所述挡油机构之间的过滤网。
[0008] 优选地,所述挡油机构为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壁的位于所述浮子上方的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之间设有用于让气体通过的间隙。
[0009] 优选地,所述流量计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通孔之间。
[001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通过在浮子上方设置挡油机构,对通入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汽油进行缓冲,防止其直接冲击浮子,影响浮子上浮,使控制机构能够持续的正常运行,使第一腔体中汽油的回流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1] 附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其中:1、进液口;2、出液口;3、输液管道;4、流量计;5、第一腔体;6、回液口;7、通孔;8、出气口;9、转轴;10、浮子;11、塞球;12、安装座;13、连接杆;14、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挡油板;1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4] 参见图1所示,上述一种具有挡油机构的汽油计量回流装置,包括计量机构、设于计量机构上方的回流机构,该计量回流装置用于准确计量燃油发动机的加油量。油箱出油,经过粗滤过滤器后,进入进液口1,再通过出液口2进入精滤过滤器,过滤出的油送入发动机中燃烧,剩下的油通过发动机上的回油口和第一腔体5上的回液口6进入第一腔体5中。
[0015] 计量机构包括与油箱连通的进液口1、与发动机连通的出液口2、设于进液口1和出液口2之间的输液管道3、设于输液管道3中的流量计4;发动机上设有回油口。为了防止重复计量,该流量计4位于进液口1和通孔7之间。
[0016] 回流机构包括第一腔体5、设于第一腔体5上的与回油口连通的回液口6、设于第一腔体5下方的与输液管道3连通的通孔7、设于第一腔体5上方的出气口8、设于第一腔体5中的位于回液口6下方的挡油机构。
[0017] 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腔体5中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在第一腔体5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使第一腔体5通过通孔7和出液口2连通,并堵塞进液口1;该控制机构还用于在第一腔体5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使进液口1和出液口2连通,并堵塞通孔7。
[0018] 该控制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第一腔体5中的转轴9、设于转轴9一端的浮子10、设于转轴9另一端的位于输液管道3中的塞球11,该塞球11的直径大于该通孔7的直径。该控制机构还包括固设于第一腔体5底部的安装座12、设于该转轴9另一端和塞球11之间的连接杆13,该转轴9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座12上。该连接杆13穿设于该通孔7中。该转轴
9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部14,该浮子10固设于该第一连接部14上方;该转轴9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部15,该连接杆13的上端设于该第二连接部15上。
[0019] 该塞球11用于在第一腔体5中的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在连接杆1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阻隔在进液口1和出液口2之间,使油从第一腔体5进入出液口2;该塞球11还用于在第一腔体5中的液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在连接杆13的带动下向上运动阻隔在通孔7和出液口2之间,使油从进液口1进入出液口2。
[0020] 挡油机构位于浮子10上方。通过这个设置,对通入第一腔体5中的高压汽油进行缓冲,防止其直接冲击浮子10,影响浮子10上浮,使浮子10能够正常工作,即控制机构能够持续的正常运行,使第一腔体5中汽油的回流效率高。
[0021] 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油机构为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腔体5内壁的位于浮子10上方的挡油板16,该挡油板16的另一端和第一腔体5内壁之间设有用于让气体通过的间隙。该出气口8位于该间隙上方。
[0022] 该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回液口6和挡油机构之间的过滤网17。该过滤网17用于将高压高速含气回油气泡打散,并初步缓冲油速,并使回油减速后落至挡油板16上。由于过滤网17带有网孔,对高压高速汽油的缓冲效果较差,汽油还是能以较高的速度落至浮子10上,影响浮子10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浮子10下方加设一挡油板16,以更进一步的对高压高速的汽油起阻挡缓冲的作用,确保浮子10能够持续正常的工作。
[0023]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油箱出油,经过粗滤过滤器后,进入进液口1,再通过出液口2进入精滤过滤器,过滤出的油送入发动机中燃烧,剩下的油通过发动机上的回油口和第一腔体5上的回液口6进入第一腔体5中,当液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汽油通过第一腔体5流向出液口2;当液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汽油通过进液口1流向出液口2;回流至回液口6中的汽油经过过滤网17和挡油板
16的双重缓冲后进入第一腔体5中。
[0024]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