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

申请号 CN201610783903.0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6192182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浙江棉田针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水清;
摘要 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由远红外发热面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发热面料包括两层,其中包括一远红外 纤维 层面料内层和一 近红外 纤维层面料外层,其中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按 质量 份数计为:为60S抗菌纤维35-40份,softwarm发热纤维40-90份,粘胶混 纺纱 20-25份,竹纤维8-15份, 棉 纤维30-35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经向 密度 为551-964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708根/10cm。
权利要求

1.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由远红外发热面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发热面料包括两层,其中包括一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和一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其中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按质量份数计为:为60S抗菌纤维35-40份,softwarm发热纤维40-90份,粘胶混纺纱20-25份,竹纤维8-15份,纤维30-35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经向密度为551-964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708根/10cm;所述的远红外纤维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50%掺入陶瓷粉末的聚丙烯腈和50%棉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由10%-100%的远红外丙纶纤维和0%-90%的普通面料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材料由50%的掺入化锆的聚丙烯腈和50%的棉混纺而成;所述的普通面料为羊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
100重量份丙纶、1-3重量份远红外陶瓷粉末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20-40份三化二钇、20-40份二氧化锆、30-50份二氧化;所述偶联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20-40份1,2-硬脂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锆和二氧化钛混合,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2-0.8微米的远红外陶瓷粉末;
(2)将偶联剂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与丙纶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所述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针织:在纬编针织大园机上,编织成平针、罗纹、棉毛或其它纬编花色组织的针织坯布;
2)精练漂白:将坯检合格的坯布浸于精练漂白液中进行精练漂白处理,处理温度60~
80℃,处理时间50~70min,浴比为1∶10~20,PH值7~9;所述精练漂白液中含有15~25g/L的双氧,1.5~2.5g/L的碳酸钠,1.5~2.5g/L的硅酸钠,0.5~1.5g/L的渗透剂,0.5~
1.5g/L的精练剂;
3)染色:将经过精炼漂白处理后的坯布浸染于2±0.5% o.w.f的阳离子染液中染色,染色温度为80~100℃,浴比为1∶15~30,PH值为4~6,染色时间为40~60min;将经过阳离子染色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再浸染于1±0.2% o.w.f的活性染液中,染色温度为30-50℃,浴比为1∶15~30,染色时间为20~40min,固色时间20~40min;所述阳离子染液中含有1~2% o.w.f的1227匀染剂;所述活性染液中含有20~30g/L的氯化纳、5~15g/L的碳酸钠;
4)后整理:将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浸于1-2%o.w.f.的柔软剂中,浴比为1∶15-25,常温处理15-25min,脱水后在80~100℃温度下烘干;
5)定型:采用蒸汽定型,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3min。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属于衣物用品领域,涉及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

背景技术

[0002] 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已为公知,一般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织造、精练漂白、染色整理和定型等步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平提高,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迎合竞争激烈的市场,求得一席发展之地,各面料生产商都把目光投向于利用新的功能性原料开发具有一定功能性的面料,因此近几年各种各样新的功能性面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纳米抗菌面料、防水透湿面料、具有远红外与发射负离子功能的竹炭纤维面料以及发热保暖面料等。
[0003]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一种发热纤维内衣面料(CN101235573)”,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热纤维3-25%、抗起球腈纶纤维30-52%、兰精莫代尔纤维35-40%、锦纶纤维4-6%、莱卡弹性纤维0.5-1.5%。其加工工艺为,先将发热纤维、抗起球腈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混纺纱线,再与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交织而形成的针织内衣面料,经染色、皂洗、非离子柔软整理剂、立式烘干、定型处理形成最终成品发热针织内衣面料。其优点是该发热纤维内衣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亲肤性、低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缺点是面料中含有5种不同纤维,导致织造、染色及后整理工艺较为复杂,且面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由远红外发热面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发热面料包括两层,其中包括一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和一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其中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按质量份数计为:为60S抗菌纤维35-40份,softwarm发热纤维40-90份,粘胶混纺纱20-25份,竹纤维8-15份,纤维30-35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经向密度为551-964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708根/10cm;所述的远红外纤维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50%掺入陶瓷粉末的聚丙烯腈和50%棉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由10%-100%的远红外丙纶纤维和0%-90%的普通面料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材料由50%的掺入化锆的聚丙烯腈和50%的棉混纺而成;所述的普通面料为羊毛。
[0005] 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1-3重量份远红外陶瓷粉末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20-40份三化二钇、20-40份二氧化锆、30-50份二氧化;所述偶联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脂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烷。
[0006] 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1)将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锆和二氧化钛混合,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2-0.8微米的远红外陶瓷粉末;
(2)将偶联剂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与丙纶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所述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0007] 所述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针织:在纬编针织大园机上,编织成平针、罗纹、棉毛或其它纬编花色组织的针织坯布;
2)精练漂白:将坯检合格的坯布浸于精练漂白液中进行精练漂白处理,处理温度60~
80℃,处理时间50~70min,浴比为1∶10~20,PH值7~9;所述精练漂白液中含有15~25g/L的双氧水,1.5~2.5g/L的碳酸钠,1.5~2.5g/L的硅酸钠,0.5~1.5g/L的渗透剂,0.5~
1.5g/L的精练剂;
3)染色:将经过精炼漂白处理后的坯布浸染于2±0.5% o.w.f的阳离子染液中染色,染色温度为80~100℃,浴比为1∶15~30,PH值为4~6,染色时间为40~60min;将经过阳离子染色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再浸染于1±0.2% o.w.f的活性染液中,染色温度为30-50℃,浴比为1∶15~30,染色时间为20~40min,固色时间20~40min;所述阳离子染液中含有1~2% o.w.f的1227匀染剂;所述活性染液中含有20~30g/L的氯化纳、5~15g/L的碳酸钠;
4)后整理:将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浸于1-2%o.w.f.的柔软剂中,浴比为1∶15-25,常温处理15-25min,脱水后在80~100℃温度下烘干;
5)定型:采用蒸汽定型,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3min。
[0008] 一、发明根据纤维的发热理论,从提高化纤发热功能的度出发,发明新型保健面料设有两层,其中包括一层由50%掺入陶瓷粉末的聚丙烯晴和50%棉混纺而成的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和一层由50%掺入碳化锆的聚丙烯晴和50%棉混纺而成的近红外纤维层面料;二、碳化锆具有高效吸收可见光,反射红外线的特性,当它吸收占太阳光中95%的2μm以下的短波长能量后,通过热转换,可将能量储存在材料中,同时还具有反射超过2μm波长的红外线特性。而人体产生的红外线波长约10μm左右,所以反射到皮肤表面,不会向外散射。碳化锆具有理想的吸热、蓄热的特性。
[0009] 三、掺入陶瓷粉末的聚丙烯晴可以吸收人体发射出的远红外线,同时向人体辐射红外线。此外,它还具有吸收太阳光,把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及阻止人体上所产生的远红外线放热等功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人体产生体感升温的效果。
[0010] 四、本发明双层面料中加入纶进行编织,以增强面料的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2] 实施例1一种红外自发热保暖内衣,由远红外发热面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发热面料包括两层,其中包括一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和一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其中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层面料内层按质量份数计为:为60S抗菌纤维35-40份,softwarm发热纤维40-90份,粘胶混纺纱20-25份,竹纤维8-15份,棉纤维30-35份,超细旦涤纶8-18份,经向密度为551-964根/
10cm,纬向密度为472-708根/10cm;所述的远红外纤维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50%掺入陶瓷粉末的聚丙烯腈和50%棉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层面料外层由10%-100%的远红外丙纶纤维和0%-90%的普通面料混纺而成;所述的近红外纤维材料由50%的掺入碳化锆的聚丙烯腈和50%的棉混纺而成;所述的普通面料为羊毛。
[0013] 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1-3重量份远红外陶瓷粉末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20-40份三氧化二钇、20-40份二氧化锆、30-50份二氧化钛;所述偶联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脂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4] 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1)将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锆和二氧化钛混合,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2-0.8微米的远红外陶瓷粉末;
(2)将偶联剂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与丙纶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所述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0015] 所述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针织:在纬编针织大园机上,编织成平针、罗纹、棉毛或其它纬编花色组织的针织坯布;
2)精练漂白:将坯检合格的坯布浸于精练漂白液中进行精练漂白处理,处理温度60~
80℃,处理时间50~70min,浴比为1∶10~20,PH值7~9;所述精练漂白液中含有15~25g/L的双氧水,1.5~2.5g/L的碳酸钠,1.5~2.5g/L的硅酸钠,0.5~1.5g/L的渗透剂,0.5~
1.5g/L的精练剂;
3)染色:将经过精炼漂白处理后的坯布浸染于2±0.5% o.w.f的阳离子染液中染色,染色温度为80~100℃,浴比为1∶15~30,PH值为4~6,染色时间为40~60min;将经过阳离子染色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再浸染于1±0.2% o.w.f的活性染液中,染色温度为30-50℃,浴比为1∶15~30,染色时间为20~40min,固色时间20~40min;所述阳离子染液中含有1~2% o.w.f的1227匀染剂;所述活性染液中含有20~30g/L的氯化纳、5~15g/L的碳酸钠;
4)后整理:将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坯布水洗并甩干后,浸于1-2%o.w.f.的柔软剂中,浴比为1∶15-25,常温处理15-25min,脱水后在80~100℃温度下烘干;
5)定型:采用蒸汽定型,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3min。
[0016]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