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1610484755.2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5951285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1
申请人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沛飞; 董勤霞; 袁昂; 程凯朋; 乐风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调节 温度 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该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为由15‑25wt% 棉 纤维 、20‑30wt%粘胶纤维、20‑25wt%弹性纤维、3‑10wt%丙纶和20‑30wt%智能 调温 新型纤维以双面纬编结构交织而成,其包括外层、空气层和内层,外层由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组成;内层由弹性纤维和智能调温新型纤维组成;丙纶组成的丙纶线圈横列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并与外层和内层纬编连接,丙纶线圈横列将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区域分割成空气层,空气层与丙纶线圈横列交替循环分布。本发明面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高吸湿性,蓬松保温性,轻便导湿性,双向护肤健肤性,穿着舒适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由15-25wt%纤维、20-30wt%粘胶纤维、20-25wt%弹性纤维、3-10wt%丙纶和20-30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以双面纬编结构交织而成,包括外层、空气层和内层,所述外层由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棉纤维纱线和两股粘胶纤维纱线间隔编织;所述内层由弹性纤维和智能调温新型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弹性纤维和一股智能调温新型纤维间隔编织;所述丙纶组成的丙纶线圈横列位于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并与所述外层和内层纬编连接,所述丙纶线圈横列将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区域分割成所述空气层,所述空气层与所述丙纶线圈横列交替循环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由18-22wt%棉纤维、20-25wt%粘胶纤维、22-24wt%弹性纤维、6-8wt%丙纶和24-
27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纶线圈横列为4或6个连续的丙纶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丙纶线圈横列之间形成的空气层长度为6或8个连续的丙纶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为包裹有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储能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MS舒弹纤维、莱卡纤维或纶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的聚丙烯腈或再生纤维素纤维或奶蛋白复合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离子型发热纤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料;
(2)采用变换三的多跑道双面圆纬机编织成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坯布;
(3)将坯布经煮练、漂白、染色和定形后处理,即制得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煮练、漂白工艺为采用少于15g/L纯、10g/L烧碱、双20%(o.w.f)、稳定剂10%(o.w.f)、渗透剂10g/L以内的溶液进行煮漂预处理,pH小于11,预处理温度为80-95℃;所述染色采用两浴两步法,染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时采用配伍性好的活性染料,于40-65℃下染色;染弹性纤维时,采用阳离子常温常压染色,染色温度最高在80-90℃;所述步骤(3)中定形过程中定形机轧槽的轧辊小于1kg,定形温度为120℃-150℃。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平的提高,功能性纺织品呈现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应用领域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人们对纺织品性能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趋向多功能、高功能、复合功能、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调温产品要么功能单一,要么功能有限,距离人们的期待有较大差距,市场接受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该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为人体提供舒适“微气候环境”机理的全新保温、透气、可呼吸的面料,能够根据人体舒适的温度进行微环境的调节,而不仅仅是将热隔绝在需要保暖的体内,而且可制得冬暖夏凉的服装,使用者穿着感觉非常舒适、透气、不闷。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为由15-25wt%纤维、20-30wt%粘胶纤维、20-25wt%弹性纤维、3-10wt%丙纶和20-30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以双面纬编交联结构编制而成。包括外层、空气层和内层,所述外层是由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棉纤维纱线和两股粘胶纤维纱线间隔编织;
所述内层,由弹性纤维的智能调温新型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弹性纤维和一股智能调温新型纤维间隔编织;所述丙纶组成的丙纶线圈横列位于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并与所述外层和内层纬编连接,所述丙纶线圈横列将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区域分割成所述空气层,所述空气层与所述丙纶线圈横列交替循环分布。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由18-22wt%棉纤维、20-25wt%粘胶纤维、22-24wt%弹性纤维、6-8wt%丙纶和24-27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交织而成。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由22wt%棉纤维、23wt%粘胶纤维、23wt%弹性纤维、7wt%丙纶和25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交织而成。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丙纶线圈横列为4或6个连续的丙纶线圈。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丙纶线圈横列之间形成的空气层长度为6或8个连续的丙纶线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粘胶纤维为包裹有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储能纤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纤维为MS舒弹纤维、莱卡纤维或纶纤维,XLA舒弹纤维。
[0012]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替代方案,所述内层由腈纶纤维的智能调温新型纤维组成,所维腈纶纤维为包裹有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储能纤维。
[0013]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奶蛋白复合纤维。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离子型发热纤维。
[001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按照配方准备原料;
[0017] (2)采用变换三的多跑道双面圆纬机编织成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坯布;
[0018] (3)将坯布经煮练、漂白、染色和定形后处理,即制得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煮练、漂白工艺为采用或采用少于15g/L纯、10g/L烧碱、双水20%(o.w.f)、稳定剂10%(o.w.f)、渗透剂10g/L以内的溶液进行煮漂预处理,pH小于11,预处理温度为80-95℃;所述染色采用两浴两步法,染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时采用配伍性好的活性染料,于40-65℃下染色;染弹性纤维时,采用阳离子常温常压染色,染色温度最高在80-90℃。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煮练、漂白处理溶液中还包含0.01-0.03wt%的表面活性剂,所述活性剂为纳米氧化钡。
[002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定形过程中定形机轧槽的轧辊小于1kg,定形温度为120℃-150℃。
[0022]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 本发明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采用的棉纤维、胶粘纤维回潮率远远大于腈纶纤维,所以制得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高吸湿性,穿着舒适性;采用的腈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蓬松性、保温性;采用比重最轻的丙纶纤维,即轻便又导湿;为人体提供舒适“微气候环境”的全新保温机理,能够根据人体舒适的温度进行微环境的调节,而不仅仅是将热隔绝在需要保暖的人体内。可制得冬暖夏凉的服装,使用者穿着感觉非常舒适、透气、不闷。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1-外层,2-空气层,3-丙纶线圈横列,4-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
[0027]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针织面料为由15-25wt%棉纤维、20-30wt%粘胶纤维、20-25wt%弹性纤维、3-10wt%丙纶和20-30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以双面纬编结构交织而成,包括外层1、空气层2和内层4,外层1由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棉纤维纱线和两股粘胶纤维纱线间隔编织;内层4由弹性纤维和智能调温新型纤维组成,其采用一股弹性纤维和一股智能调温新型纤维间隔编织;丙纶组成的丙纶线圈横列3位于外层1和内层4之间并与外层1和内层4纬编连接,丙纶线圈横列3将外层1和内层4之间的区域分割成空气层2,空气层2与丙纶线圈横列3交替循环分布。
[0028]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针织面料由18-22wt%棉纤维、20-25wt%粘胶纤维、22-24wt%腈纶、6-8wt%丙纶和24-27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交织而成;更为优选地,所述针织面料由22wt%棉纤维、23wt%粘胶纤维、23wt%腈纶、7wt%丙纶和25wt%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交织而成。丙纶线圈横列为4或6个连续的丙纶线圈;相邻两个丙纶线圈横列之间形成的空气层长度为6或8个连续的丙纶线圈。
[0029]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粘胶纤维为包裹有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储能纤维;弹性纤维为MS舒弹纤维、莱卡纤维或氨纶纤维;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的聚丙烯腈或再生纤维素纤维或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所述智能调温新型纤维为智能调温离子型发热纤维。
[0030]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 (1)按照配方准备原料;
[0032] (2)采用变换三角的多跑道双面圆纬机编织成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坯布;
[0033] (3)将坯布经煮练、漂白、染色和定形后处理,即制得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
[0034] 其中,步骤(3)中煮练、漂白工艺为采用15g/L纯碱、10g/L烧碱、双氧水20%(o.w.f)、稳定剂10%(o.w.f)、渗透剂10g/L以内的溶液进行煮漂预处理,pH小于11,预处理温度为80-95℃;所述染色采用两浴两步法,染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时采用配伍性好的活性染料,于40-65℃下染色;染弹性纤维时,采用阳离子常温常压染色,染色温度最高在80-90℃。
[0035] 所述步骤(3)中定形过程中定形机轧槽的轧辊压力小于1kg,定形温度为120℃-150℃。
[0036]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煮练、漂白处理溶液中还加入0.1-1g/L的钡的氧化物作为活性改性剂。
[0037] 本发明制得的自调节温度的三维立体结构针织面料,采用智能调温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该蛋白质纤维具有双向智能调温功能和负离子抗菌功能,以及双向护肤健肤的功能;采用智能调温离子型发热纤维,具有远红外不断地发热功能;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38]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