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911920.8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6400497A 公开(公告)日 2017-02-15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发明人 位威; 田灿灿; 魏昂;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抑制 经纱 上浆 吸湿再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上浆、涂覆、烘燥过程,其中上浆过程中选用 丙烯酸 脂浆料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对 纱线 进行上浆;所述涂覆过程采用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的 水 溶液或 乙醇 —水溶液。本发明在传统上浆处理后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过程,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且处理后,经纱表面更加光洁,孔隙减少,有效抑制了传统经纱上浆后的吸湿再粘。
权利要求

1.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上浆、涂覆、烘燥过程,其中上浆过程中选用丙烯酸脂浆料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对纱线进行上浆;所述涂覆过程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或乙醇—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F127,分子式为EO106PO70EO106,或P123,分子式为EO20PO70EO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2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的使用温度为2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燥的温度为50~10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改进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经纱上浆是纺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上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即增加经纱的耐磨性和贴伏毛羽,对于直径非常细的纱还需要考虑适宜的增强与保伸。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面料多元化的需求,因此现代织造对经纱上浆提出了新的要求。纺织加工过程是将纤维纺纱再织布的过程。在纺织成布之前,大多数经纱需要上浆,除了一些粗织股线、强捻丝和变形丝等。未上过浆的经纱,强和伸长性能差,表面毛羽突出,摩擦阻力较大,纤维之间抱合力不够,经过纺织机械过程后,纱容易松散、断裂。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的粘结和包覆,可有效提高纺织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产品中的疵点。我国每年浆料的用量超过25万吨,而且需求量仍然在高速递增,可以说浆料已经是现代纺织的第二耗用材料。目前用于经纱上浆的浆料种类繁多,按照其化学成分主要可分为淀粉类浆料、聚乙烯醇(PVA)类浆料和丙烯酸脂类浆料。
[0003] 虽然经纱上浆的浆料经过多年的发展,但经纱上浆后仍然存在对环境湿度敏感,吸湿性大,经纱再粘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缺陷,获得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经纱上浆后吸湿再粘,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
[0005] 技术方案:一种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上浆、涂覆、烘燥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0006] (1)以丙烯酸脂浆料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对纱线进行上浆操作。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07] (2)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乙醇—水溶液。
[0008] (3)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对步骤(1)所得的经纱进行涂覆包裹。
[0009] (4)最后将涂覆后的经纱进行烘燥。
[0010]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F127,分子式为EO106PO70EO106,或P123,分子式为EO20PO70EO20。
[0011]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2g/mL。
[0012] 优选的,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1。
[0013]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的使用温度为25~50℃。
[0014] 优选的,所述烘燥的温度为50~100℃。
[0015]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传统上浆处理后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过程,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且处理后,经纱表面更加光洁,孔隙减少,有效抑制了传统经纱上浆后的吸湿再粘。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17]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18]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19]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20] 图5为实施例5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21] 图6为实施例6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0022] 图7为实施例7制备的经纱样品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4] 实施例1
[002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26]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27] 40℃条件下,将25g F127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F127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80℃烘燥。
[0028] 实施例2
[002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30]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31] 40℃条件下,将50g F127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F127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80℃烘燥。
[0032] 实施例3
[0033]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34]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35] 40℃条件下,将100g F127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F127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80℃烘燥。
[0036] 实施例4
[003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38]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39] 40℃条件下,将30g P123溶于1000mL乙醇—水溶液中,其中乙醇与水体积比10:1,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P123乙醇—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80℃烘燥。
[0040] 实施例5
[004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42]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43] 50℃条件下,将50g F127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F127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100℃烘燥。
[0044] 实施例6
[004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46]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47] 50℃条件下,将100g F127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F127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100℃烘燥。
[0048] 实施例7
[004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经纱上浆吸湿再粘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50] 首先以丙烯酸脂浆料做为经纱上浆浆料,通过单纱上浆的方法对纱线(T/C(65/35)45s细纱)进行上浆。单纱上浆条件:浆纱速度60m/min,上浆温度90℃,烘燥温度80℃。
[0051] 50℃条件下,将30g P123溶于1000mL乙醇—水溶液中,其中乙醇与水体积比10:1,搅拌60min。然后将单纱上浆后的纱线经过P123乙醇—水溶液进行涂覆包裹。最后将纱线进行100℃烘燥。
[0052] 采用扫描电镜检测实施例1~7制备获得的经纱样品,结果如图1~7所示。从图中可见,在传统上浆处理后,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处理,经纱表面更加光洁,孔隙减少,有效抑制了传统经纱上浆后的吸湿再粘现象。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