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莫代尔混纺纱仔布的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723674.3 申请日 2016-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6120087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枣庄海扬王朝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振波; 孙勇; 张峰; 马秀霞; 吕显峰; 王祥银; 陈崇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棉 /粘胶/莫代尔混 纺纱 弹 力 牛 仔布的生产方法,为了解决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 纤维 混纺不匀,容易造成手感不一致及后续易导致 染色 不匀等问题我们根据纺纱设备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工艺优化,解决了在纺纱过程中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的问题;采用弹性稳定的英威达莱卡 氨 纶丝,固定牵伸倍数,杜邦T400同步喂入的纺纱方法等措施保障双丝包芯纱的弹性一致,进一步确保牛仔布弹性伸长与弹性回复的稳定;织布时通过合理的筘号与上机纬密优化选择,使牛仔布成品弹性伸长与弹性伸长回复率得到兼顾。
权利要求

1.一种/粘胶/莫代尔混纺纱仔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纱采用赛络纺棉/粘胶/莫代尔50/30/20混纺纱,使用55.5tex普通纱与52.9tex竹节纱按1∶3的比例搭配,纬纱采用赛络纺棉36tex(T8.3tex+Pu4.4tex)双丝包芯纱,其中T8.3tex长丝即杜邦T400,规格为8.3tex/36F,4.4tex纶长丝,在弹力纱的牵伸倍数上,采用3.0倍的牵伸倍数,以满足纬纱兼具优异伸长与回复性能的要求;
2)球经工序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温湿度,以保证在球经过程中张力的稳定;要求在球经前,每根纱线都要进行纱线动态张力的测试,必须保证每根纱线在球经速度200米/分的车速下,动态张力保持在0.030±0.005N;断头后不得随头,必须进行挽接;
3)束状染色时为了解决由于张力不一致,导致从前到后张力差异的现象,采用重锤加压,要求各部位张力要偏小掌握,要求控制在20±5N范围内,以此来弥补张力差异,染色工艺采用低含量靛蓝多道染缸染色工艺,以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
4)分经工序采用小张力,在纱线伸直的前提下,使纱线低伸长或不伸长,一般张力表指针在1~2欧姆之间,在分经过程中,要求分经工调节到不超过1~1.5欧姆范围内;分经机台尽量固定生产,降低由于机台间张力差异造成的轴间张力差异;
5)浆纱采用低粘低浓的上浆工艺,粘度控制在6~7秒之间,掌握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争取上浆小的目的,
6)织布采用喷气织机高后梁、大张力、小开口的上机工艺,使布面平整光洁,纹路清晰;
上机工艺参数:总经根数5064根,筘号68齿/10厘米,穿筘筘幅186.2厘米,上机幅宽178~
179厘米,上机张力3800~4000牛,上机纬密185根/10厘米,后梁采用110毫米,地组织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纹组织,边组织采用二上二下经重平开口在满足梭口清晰的前提下,减小开口的上机工艺;
7)整理采用退浆预缩的整理工艺:退浆酶10~12克/升,渗透剂2.5克/升,温度75~80℃,进布车速为50米/分钟,出布车速为40米/分钟,使用双槽退浆,在预缩第二槽打开喷淋,冲洗干净从经纱上脱落的浆;
8)具体成布三洗三干后进行指标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染色工艺具体如下:
干纱经过煮练去除纱线表面的蜡质及棉籽壳,使纱线充分舒展膨胀,便于染色时染液的渗透,煮练配方为:渗透剂6克/升,煮练8~10克/升,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80℃;然后经过热洗: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60℃,使附着在纱线上的退化后的蜡质、油剂完全从纱线上去除,然后经过三道常温水洗,轧辊压力为0.5MPa,以保证纱线上的杂物彻底去除,为后道的染色奠定基础;为了使纱线获得充分均匀上色,使用10缸靛蓝染色,以便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靛蓝染液的配方为:靛蓝含量:2.0~2.2克/升,保险粉含量:0.8~
1.0克/升,烧碱含量为2.5~3.0克/升,pH值控制在11.0~12.0,电位值控制在-780~-860毫伏,靛蓝补充液流量为3000毫升/分钟,各轧辊压力为0.5MPa,车速18米/分钟;靛蓝补充液配方:靛蓝75公斤,保险粉100公斤,烧碱75公斤,渗透剂6公斤,体积1000升;为了提高染色性能,染色后要进行多道常温水洗,以便去除纱线浮色,轧辊压力为0.5MPa,然后对染后的纱线进行柔软处理,轧辊压力为0.3MPa,温度60℃,柔软处理的配方为柔软剂100克/升,氨基油5克/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的浆纱工艺如下:

说明书全文

一种/粘胶/莫代尔混纺纱仔布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属牛仔布生产工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平的不断提高,高端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渐增加,于是功能优、服用性能好的双组份、三组分及三组分以上的多组分纱线便得到用户的青睐。并且近年来弹力牛仔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弹力牛仔面料穿着舒适、紧致有型、行动自如,在牛仔面料中占有很大比重。消费者在要求弹性的同时,对穿着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开发弹性好、回复性优良、穿着舒适的多组分弹力牛仔面料成为了牛仔生产企业必然的选择。由于该面料采用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混纺做经纱,弹力双丝包芯纱做纬纱,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三种组分经纱的均匀与弹力双丝双芯纱的弹性稳定是生产的难点。由于三种纤维的上色性能有差异,如果混纺不匀会造成纱线染色差异,颜色不容易稳定的缺点;纬纱采用双丝包芯纱,在纺纱时需要纶丝的牵伸倍数稳定,且氨纶的质量和弹性要稳定,避免断丝及弹性不稳定问题的出现。由于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采用了三种手感与吸色等物理性能不同的纤维作为经纱使用,为了避免后续面料生产手感不均匀一致,上色不稳定等问题的产生,如何控制棉/粘胶/莫代尔纤维混纺纱三组分混纺均匀一致是关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容易造成手感不一致及后续易导致染色不匀等问题,提供一种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生产方法,为了解决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容易造成手感不一致及后续易导致染色不匀等问题我们根据纺纱设备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工艺优化,解决了在纺纱过程中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的问题;采用弹性稳定的英威达莱卡氨纶丝,固定牵伸倍数,杜邦T400同步喂入的纺纱方法等措施保障双丝包芯纱的弹性一致,进一步确保牛仔布弹性伸长与弹性回复的稳定;织布时通过合理的筘号与上机纬密优化选择,使牛仔布成品弹性伸长与弹性伸长回复率得到兼顾。牛仔布弹性性能的稳定主要是由弹力纱线的稳定弹性决定的,纺制纬纱时使用杜邦T400弹力涤纶长丝与莱卡氨纶丝同步喂入,合理制定莱卡氨纶丝牵伸倍数使纬纱得到稳定的弹性。弹力牛仔布的弹性伸长与弹性伸长回复率是一对矛盾体,通过筘号与布机纬密的优化选择使弹性伸长与回复得到兼顾。
[0006]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经纱采用赛络纺棉/粘胶/莫代尔50/30/20混纺纱,使用55.5tex普通纱与52.9tex竹节纱按1∶3的比例搭配,纬纱采用赛络纺棉36tex(T 8.3tex+Pu4.4tex)双丝包芯纱,其中T8.3tex长丝即杜邦T400,规格为8.3tex/36F,4.4tex氨纶长丝,在弹力纱的牵伸倍数上,采用3.0倍的牵伸倍数,以满足纬纱兼具优异伸长与回复性能的要求。
[0008] 2.球经工序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温湿度,以保证在球经过程中张力的稳定;要求在球经前,每根纱线都要进行纱线动态张力的测试,必须保证每根纱线在球经速度200米/分的车速下,动态张力保持在0.030±0.005N;断头后不得随头,必须进行挽接。
[0009] 3.束状染色时为了解决由于张力不一致,导致从前到后张力差异的现象,我们采用了重锤加压。要求各部位张力要偏小掌握,要求控制在20±5N范围内,以此来弥补张力差异。染色工艺采用低含量靛蓝多道染缸染色工艺,以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具体工艺如下:
[0010] 干纱经过煮练去除纱线表面的蜡质及棉籽壳,使纱线充分舒展膨胀,便于染色时染液的渗透,煮练配方为:渗透剂6克/升,煮练8~10克/升,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80℃;然后经过热水洗: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60℃,使附着在纱线上的退化后的蜡质、油剂完全从纱线上去除,然后经过三道常温水洗,轧辊压力为0.5MPa,以保证纱线上的杂物彻底去除,为后道的染色奠定基础;为了使纱线获得充分均匀上色,使用10缸靛蓝染色,以便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靛蓝染液的配方为:靛蓝含量:2.0~2.2克/升,保险粉含量:0.8~1.0克/升,烧碱含量为2.5~3.0克/升,pH值控制在11.0~12.0,电位值控制在-780~-860毫伏,靛蓝补充液流量为3000毫升/分钟,各轧辊压力为0.5MPa,车速18米/分钟;靛蓝补充液配方:靛蓝75公斤,保险粉100公斤,烧碱75公斤,渗透剂6公斤,体积1000升。
[0011] 为了提高染色性能,染色后要进行多道常温水洗,以便去除纱线浮色,轧辊压力为0.5MPa,然后对染后的纱线进行柔软处理,轧辊压力为0.3MPa,温度60℃,柔软处理的配方为柔软剂100克/升,氨基油5克/升。
[0012] 4.分经工序采用小张力,在纱线伸直的前提下,使纱线低伸长或不伸长,一般张力表指针在1~2欧姆之间,在分经过程中,要求分经工调节到不超过1~1.5欧姆范围内;分经机台尽量固定生产,降低由于机台间张力差异造成的轴间张力差异。
[0013] 5.浆纱采用低粘低浓的上浆工艺,粘度控制在6~7秒之间,掌握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争取上浆小的目的,具体浆纱工艺如下:
[0014]
[0015] 6.织布采用喷气织机高后梁、大张力、小开口的上机工艺,使布面平整光洁,纹路清晰。上机工艺参数:总经根数5064根,筘号68齿/10厘米,穿筘筘幅186.2厘米,上机幅宽178~179厘米,上机张力3800~4000牛,上机纬密185根/10厘米,后梁采用110毫米,地组织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纹组织,边组织采用二上二下经重平开口在满足梭口清晰的前提下,减小开口的上机工艺。
[0016] 7.整理采用退浆预缩的整理工艺:退浆酶10~12克/升,渗透剂2.5克/升,温度75~80℃,进布车速为50米/分钟,出布车速为40米/分钟,使用双槽退浆,在预缩第二槽打开喷淋,冲洗干净从经纱上脱落的浆。
[0017] 8.具体成布三洗三干后进行指标测试。
[0018] 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在纺纱过程中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的问题;进一步确保牛仔布弹性伸长与弹性回复的稳定;使牛仔布成品弹性伸长与弹性伸长回复率得到兼顾。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解决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容易造成手感不一致及后续易导致染色不匀问题的出现,我们根据纺纱设备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工艺优化,解决了在纺纱过程中棉/粘胶/莫代尔三组分纤维混纺不匀的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0020] 1.经纱采用赛络纺棉/粘胶/莫代尔50/30/20混纺纱,使用55.5tex普通纱与52.9tex竹节纱按1∶3的比例搭配,纬纱采用赛络纺棉36tex(T 8.3tex+Pu4.4tex)双丝包芯纱,其中T8.3tex长丝即杜邦T400,规格为8.3tex/36F,4.4tex氨纶长丝,在弹力纱的牵伸倍数上,根据大量的生产实践,我们采用了3.0倍的牵伸倍数,以满足纬纱兼具优异伸长与回复性能的要求。
[0021] 2.球经工序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温湿度,以保证在球经过程中张力的稳定;要求在球经前,每根纱线都要进行纱线动态张力的测试,必须保证每根纱线在球经速度200米/分的车速下,动态张力保持在0.030±0.005N;断头后不得随头,必须进行挽接。
[0022] 3.束状染色时为了解决由于张力不一致,导致从前到后张力差异的现象,我们采用了重锤加压。要求各部位张力要偏小掌握,要求控制在20±5N范围内,以此来弥补张力差异。染色工艺采用低含量靛蓝多道染缸染色工艺,以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具体工艺如下:
[0023] 干纱经过煮练去除纱线表面的蜡质及棉籽壳,使纱线充分舒展膨胀,便于染色时染液的渗透,煮练配方为:渗透剂6克/升,煮练碱8~10克/升,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80℃;然后经过热水洗:轧辊压力为0.5MPa,温度60℃,使附着在纱线上的退化后的蜡质、油剂完全从纱线上去除,然后经过三道常温水洗,轧辊压力为0.5MPa,以保证纱线上的杂物彻底去除,为后道的染色奠定基础;为了使纱线获得充分均匀上色,使用10缸靛蓝染色,以便增加染色的牢度和透芯度,靛蓝染液的配方为:靛蓝含量:2.0~2.2克/升,保险粉含量:0.8~1.0克/升,烧碱含量为2.5~3.0克/升,pH值控制在11.0~12.0,电位值控制在-780~-860毫伏,靛蓝补充液流量为3000毫升/分钟,各轧辊压力为0.5MPa,车速18米/分钟;靛蓝补充液配方:靛蓝75公斤,保险粉100公斤,烧碱75公斤,渗透剂6公斤,体积1000升。
[0024] 为了提高染色性能,染色后要进行多道常温水洗,以便去除纱线浮色,轧辊压力为0.5MPa,然后对染后的纱线进行柔软处理,轧辊压力为0.3MPa,温度60℃,柔软处理的配方为柔软剂100克/升,氨基硅油5克/升。
[0025] 4.分经工序采用小张力,在纱线伸直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使纱线低伸长或不伸长,一般张力表指针在1~2欧姆之间,在分经过程中,要求分经工调节到不超过1~1.5欧姆范围内;分经机台尽量固定生产,降低由于机台间张力差异造成的轴间张力差异。
[0026] 5.浆纱采用低粘低浓的上浆工艺,力争做到粘度在6~7秒之间,掌握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争取上浆小的目的,具体浆纱工艺如下:
[0027]
[0028] 6.织布采用喷气织机高后梁、大张力、小开口的上机工艺,使布面平整光洁,纹路清晰。上机工艺参数:总经根数5064根,筘号68齿/10厘米,穿筘筘幅186.2厘米,上机幅宽178~179厘米,上机张力3800~4000牛,上机纬密185根/10厘米,后梁采用110毫米,地组织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纹组织,边组织采用二上二下经重平开口在满足梭口清晰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口的上机工艺。
[0029] 7.整理采用退浆预缩的整理工艺:退浆酶10~12克/升,渗透剂2.5克/升,温度75~80℃,进布车速为50米/分钟,出布车速为40米/分钟,使用双槽退浆,在预缩第二槽打开喷淋,尽量冲洗干净从经纱上脱落的浆。
[0030] 8.具体成布三洗三干后进行指标测试,指标测试结果如下:
[0031]
[0032] 经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棉/粘胶/莫代尔混纺纱弹力牛仔布的标准。
[0033]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